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卷
九年级综合文科
(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至第二单元历史: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
温馨提示:1.本卷为道德与法治学科、历史学科合卷,全卷共8页,共36小题,满分130分,其中道德与法治学科70分,历史学科6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
2.本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第1-12小题为道德与法治学科试题;第13-32小题为历史学科试题;第33-36小题为道德与法治学科试题。
3.一律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视为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2小题为道德与法治学科选择题,其中第1-8小题,每小题2分,第9-12小题,每小题3分,共28分;第13-24小题为历史学科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
1.绘制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对下图年代尺中A处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个小国家 B.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C.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D.古埃及被波斯帝国所灭
2.金字塔始建于埃及第三王朝时期,到埃及第四王朝时期修建的胡夫金字塔规模最大,后来建造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大约在十七王朝时期,埃及不再修建金字塔。这种变化从侧面说明( )
A.国王胡夫深受人民爱戴 B.古埃及建筑水平不断降低
C.古埃及的版图越来越小 D.古埃及国王的权力逐渐衰落
3.古代这一地区(如图)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 )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古代巴比伦 D.古代中国
4.下图直观反映出古代印度社会( )
A.婆罗门阶层掌管国家祭祀的权力 B.四个不同社会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C.刹帝利掌握国家行政及军事权力 D.首陀罗作为最卑贱阶层受尽压迫
5.“希腊小的城邦公民不过几百人,最大的城邦斯巴达领土也只有8400平方千米”。据此可知,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 )
A.地少人多 B.政治民主 C.小国寡民 D.商业发达
6.罗马共和国初期,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土地问题和债务问题愈加突出,平民为了争取充分的政治权利而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为此,罗马
A.设立元老院 B.设立保民官 C.建立元首制 D.推行万民法
7.西方有一句谚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的时空坐标(部分),其中①处应填写的是( )
A.屋大维成为皇帝 B.罗马称霸地中海
C.西罗马帝国建立 D.西罗马帝国灭亡
8.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制定新的历法,称为儒略历。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后来成为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公历的演变主要强调了( )
A.罗马人推广了历法 B.古埃及文明更高级
C.古罗马历法更先进 D.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9.下面是小杰同学列出的购书清单,据此判断他准备探究的内容是( )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耶稣也说禅》 梁兆康 译林出版社
《我错了:罪魁的悔改》 金贝克 宁夏人民出版社
《圣经故事》 马银春 中国物资出版社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0.公元1300年,埃尔顿庄园法庭依据佃户劳役的惯例,确认茅舍农有义务在草地里或领主庭院中将牧草垛起,但没有义务将牧草装上马车,驳回庄园主对农奴的控诉。该材料说明庄园法庭( )
A.维护了领主的利益 B.起到了维护奴隶主统治的作用
C.始终坚持客观公正 D.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佃户的利益
11.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据此可知,西欧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商业贸易的繁荣 B.人口的增加 C.生产力的发展 D.庄园的瓦解
12.公元532年,君士坦丁堡内部爆发了大规模的自由民起义。这一事件给查士丁尼敲响了警钟,为了防止人民及封建贵族起义,奴隶主阶级就迫切需要用法律对人民及地主阶级加以制裁。这说明《罗马民法大会》的颁布有助于( )
A.稳固社会秩序,保证皇帝专权 B.发展社会经济,推动社会改革
C.缓和社会矛盾,改善奴隶生活 D.促进法学发展,提高皇帝威望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8分)
历史(共36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5-29小题,每空1分,共5分。
13.公元前1500年左右,一支游牧部落出现在印度河中上游地区,并逐渐征服当地居民而居于主导地位。他们称当地居民为“达萨”,意为“敌人”。这支部落是 。
14.与下面大事年表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公元前334年率领3.5万大军,进攻波斯帝国 ·公元前330年灭亡波斯帝国 ·公元前324年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公元前323年病逝于巴比伦
15.希腊神话影响广泛,是古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某班准备开展“研究希腊神话,了解希腊社会”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应查阅的文献资料是《 》。
16.下面是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简易图。其中,序号②对应的国家或王朝是 。
17.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材料评价的是 帝国。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30小题,共10分。
18.世界古代文明丰富而多彩。为帮助同学感受和理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张老师组织了“图说历史”的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辨别历史文物】
(1)历史文物是文明的典型代表。一组同学搜集了如下文物图片,请你将其与对应的古代文明进行匹配(只填写序号)。
古代文明 序号
古埃及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
(2)古代文字是刻画古代文明的符号。二组同学选取了如下图片进行介绍,请你将介绍内容补充完整。
图6象形文字及铭文 介绍:是 ① 人使用的一种文字体系,由图形文字、音节文字和字母构成。其书写正规,图画性强,使用时间是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4世纪。 图7楔形文字 介绍:古代 ② 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他们通常用削成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所以由这种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 图8刻有文字的甲骨 介绍:甲骨文是中国 ③ 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使用 ④ 、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3)上述古代文字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并分析它们出现的共同意义。
(4)通过参与任务二,你发现象形文字和甲骨文具有哪些共同特点?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小题10分,第32小题11分,共21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部法典以苏美尔人的法律为依据,并参酌当时巴比伦人的实际情况草拟而成。大体上说,其中的282条法规,各方面都顾到了。按其顺序,所规定者有“私有财产”“不动产”“商务”“亲属”“伤害”及“劳动”等。这部法典,一般而言是文明的,进步的,就是以之与现代欧洲某些国家的法规相比,亦并不逊色。
——摘编自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十将军委员会由十个部落分别用举手选举的办法各选一名将军组成,每年改选一次,连选连任;执政官由各部落先提出候选人,然后在候选人中抽选出九名执政官……伯里克利说,我们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真正的才能。
——摘编自李琼、段海霞《浅析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材料三 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权力实际上掌握在贵族手中……平民权力有限,奴隶更是无权无势。经过平民与贵族长期的斗争之后,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它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摘编自郭守兰、曹全来《西方法文化史纲》
(1)材料一中“法典”的制定者是谁?概括这一“法典”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民主”的表现,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十二铜表法》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制定的?《十二铜表法》有何历史地位?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封君与封臣关系的形成有明确和规范的仪式,其中行“臣服礼”和“授职礼”是最重要的仪式。完成“臣服礼”和“授职礼”后,双方便明确了彼此间的义务和权利,封君与封臣的关系也就正式结成了。
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仪式
材料二 庄园中的住房、作坊、耕地、草地、林地、荒地、池塘。庄园以农业为主,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
材料三 琅城是法兰西东北部的一个城市。琅城居民募集金钱,赎买了自治权,并建立了自治机构。1112年,琅城市民举行起义,此后又坚持斗争多年,琅城终于取得了自治地位。
材料四 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当时,大学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之后学习专业课程,有法学、医学和神学。
中世纪欧洲的大学分布图
(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制度?概括这一制度下封君与封臣之间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欧庄园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兰西琅城取得自治的手段。
(4)根据材料四,简述中世纪欧洲大学的发展概况。
试卷第2页,共7页
1.B
【详解】根据材料图中年代尺和信息和所学可知,A处时间为公元前3100年左右,此时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B项正确;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个小国家,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公元前525年,古埃及被波斯帝国所灭,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因此材料中这种变化从侧面说明古埃及国王的权力逐渐衰落。D项正确;国王胡夫深受人民爱戴,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古埃及建筑水平不断降低、古埃及的版图越来越小,不符合史实,排除BD项。故选D项。
3.C
【详解】根据题干“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并结合所学可知,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流域平原,在叙利亚东部和伊拉克境内,是世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曾建有古巴比伦等古国,因此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古代巴比伦,C项正确;古代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排除A项;古代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排除B项;古代中国发源于黄河和长江,排除D项。故选C项。
4.B
【详解】依据题干图示信息可知,题干展示的是印度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间等级森严,B项正确;婆罗门阶层掌管祭祀,但在题干信息中没有提及,排除A项;刹帝利阶层掌管国家行政军事,但在题干信息中没有提及,排除C项;首陀罗受尽压迫,但在题干信息中未提及,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几百个城邦。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小的城邦公民甚至不过几千人。最大的城邦斯巴达,领土也只有8400平方千米。故C符合题意,地少人多不是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A不符合题意;政治民主不是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B不符合题意;商业发达不是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D不符合题意;故选C。
6.B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罗马共和国初期,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土地问题和债务问题愈加突出,平民为了争取充分的政治权利而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为此,罗马设立了保民官以维护平民的利益,B项正确;元老院维护的是贵族利益,排除A项;元首制的设立标志着罗马进入帝国时期,排除C项;推行万民法是在罗马帝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B项正确;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排除A项;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排除C项;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8.D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制定新的历法,称为儒略历。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后来成为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可知,这体现出,文明的借鉴、交流与发展,D项正确;材料叙述了历法在古埃及、古罗马、基督教历法的演进过程,体现的是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不是单纯说罗马人推广了历法、古埃及文明、古罗马历法,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9.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耶稣也说禅》和《圣经故事》,耶稣是基督教的创始人,C项正确;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排除A项;道教的创始人是张道陵,排除B项;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穆罕默德,排除D项。故选C项。
10.D
【详解】根据题干“埃尔顿庄园法庭依据佃户劳役的惯例,……驳回庄园主对农奴的控诉。”中法院规定驳回庄园主对农奴的控诉,指出了佃户劳役义务和可以不尽义务。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佃户的利益。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维护了领主的利益、 起到了维护奴隶主统治的作用的内容,排除AB项;庄园法庭“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的说法不正确,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农业技术提高、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都是生产力的发展的体现,C项正确;商业贸易的繁荣并不一定能促进农业技术提高、人口的增加,排除A项;人口的增加是生产力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之一,排除B项;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庄园的瓦解,排除D项。故选C项。
12.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为了防止人民及封建贵族起义奴隶主阶级就迫切需要用法律对人民及地主阶级加以制裁”可知,《罗马民法大全》的颁布有助于稳固社会秩序保证皇帝专权,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发展社会经济,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改善奴隶生活,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促进法学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13.雅利安人
【详解】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500年左右,从中亚侵入印度并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的一支游牧部落自称雅利安人,逐渐征服当地居民而居于主导地位。他们称当地居民为“达萨”,意为“敌人”。这支部落是(雅利安人)。
【点睛】
14.亚历山大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帝国,开始东征,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灭亡,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故该人物是亚历山大。
15.荷马史诗
【详解】根据所学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知识可知,《荷马史诗》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点睛】
16.查理曼帝国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即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843年,繁盛一时的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法兰西、意大利和德意志,故②处为查理曼帝国。
17.拜占庭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所以材料评价的是拜占庭帝国。
18.(1)
古代文明 序号
古埃及文明 2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4
古代中国文明 1
(2)①古埃及②两河③商朝④象形
(3)历史地位: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楔形文字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文字之一。共同意义:古代文字为人们记录历史提供了工具,见证了古代文明的悠久历史,也是研究古代文明的重要资料。
(4)书写材料都是就地取材;产生之初都有图画文字的特点;文字产生后都延续很长时间;都产生于大河流域。
【详解】(1)图1:据所学可知,司母戊鼎是中国殷商时期文明的代表,图1对应古代中国文明。
图2:据所学可知,法老是古代埃及的统治者,故图2法老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属于古埃及文明。
图3: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的代表,故图3对应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图4:据所学可知,“释迦牟尼佛像”是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代表,因为佛教产生于印度河流域,故图4对应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内容补充:据所学可知,图6象形文字是①古埃及尼罗河流域人使用的一种文字体系,由图形文字、音节文字和字母构成。其书写正规,图画性强,使用时间是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4世纪。据图7“楔形文字”可知,是古代②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据图8“刻有文字的甲骨”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③商朝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据所学可知,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使用④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
(3)历史地位:据所学可知,商朝的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尼罗河流域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文字之一。
共同意义:据所学可从古代文字为人们记录历史提供了工具,见证了古代文明的悠久历史,也是研究古代文明的重要资料等方面回答。
(4)共同特点:据材料“尼罗河河流域的象形文字”及材料“甲骨文是商朝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并结合所学可知,象形文字和甲骨文具有的共同特点是书写材料都是就地取材;产生之初都有图画文字的特点;文字产生后都延续很长时间;都产生于大河流域。
19.(1)制定者:汉谟拉比。特点:参酌当时巴比伦人的实际情况草拟而成,具有灵活性;涉及广泛;内容完备;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答出两点即可)
(2)表现:选举产生公职人员;任人唯“才”。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参政的公平性,激发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3)历史背景: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习惯法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历史地位: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4)人类民主法治建设源远流长;民主与法治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答出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制定者:根据材料“这部法典以苏美尔人的法律为依据,并参酌当时巴比伦人的实际情况草拟而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法典”的制定者是汉谟拉比。
特点:根据材料“这部法典以苏美尔人的法律为依据,并参酌当时巴比伦人的实际情况草拟而成”可得出,这一“法典”的特点是参酌当时巴比伦人的实际情况草拟而成,具有灵活性;根据材料“大体上说,其中的282条法规,各方面都顾到了”可得出,这一“法典”的特点是涉及广泛;内容完备;根据材料“这部法典,一般而言是文明的,进步的,就是以之与现代欧洲某些国家的法规相比,亦并不逊色”可得出,这一“法典”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2)表现:根据材料二“十将军委员会由十个部落分别用举手选举的办法各选一名将军组成,每年改选一次,连选连任:执政官由各部落先提出候选人,然后在候选人中抽选出九名执政官……”可知,选举产生公职人员;根据材料“让一个人负担公职有限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真正的才能。”可知,选举任人唯“才”。
积极影响:结合所学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参政的公平性,激发了公民的参政积极性。
(3)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三“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权力实际上掌握在贵族手中……平民权利有限,奴隶更是无权无势。经过平民与贵族长期的斗争之后,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可知,《十二铜表法》制定的历史背景是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习惯法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历史地位:根据材料三“它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结合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4)结论:开放性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从人类民主法治建设源远流长,民主与法治建设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角度作答。如:人类民主法治建设源远流长;民主与法治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20.(1)制度:封君封臣制。特点:具有明确和规范的仪式;封君与封臣之间权利和义务明确,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具有严格的等级性。
(2)庄园中生活设施完备,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
(3)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4)中世纪欧洲大学数量众多,主要分布在西欧地区;大学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利;大学课程设置多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受教会的影响。
【详解】(1)制度:根据所学知识,由“封君与封臣关系的形成有明确和规范的仪式,其中行“臣服礼”和“授职礼”是最重要的仪式。完成“臣服礼”和“授职礼”后,双方便明确了彼此间的义务和权利,封君与封臣的关系也就正式结成了”可知,该制度为封君封臣制。
特点:根据所学知识,由“封君与封臣关系的形成有明确和规范的仪式”可知,封君与封臣之间具有明确和规范的仪式;由“完成“臣服礼”和“授职礼”后,双方便明确了彼此间的义务和权利,封君与封臣的关系也就正式结成了”可知,封君与封臣之间权利和义务明确,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具有严格的等级性。
(2)特点:根据所学知识,由“庄园中的住房、作坊、耕地、草地、林地、荒地、池塘。庄园以农业为主,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可知,庄园中生活设施完备,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
(3)手段:根据所学知识,由“琅城是法兰西东北部的一个城市。琅城居民募集金钱,赎买了自治权,并建立了自治机构。1112年,琅城市民举行起义,此后又坚持斗争多年,琅城终于取得了自治地位”可知,法兰西琅城取得自治的手段是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4)发展:根据所学知识,由“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当时,大学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之后学习专业课程,有法学、医学和神学”可知,大学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利;大学课程设置多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受教会的影响;读图可知中世纪欧洲大学数量众多,主要分布在西欧地区。
答案第6页,共7页
答案第7页,共7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上学期九年级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