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汉时期,简册书写不便,更因形体繁重,运输保管不易,户籍只能在乡制作,最高仅呈报至县。魏晋之际,纸张代替简册后,户籍上移至县廷制作,造好的户籍需要上报郡、州,直至中央政府。这反映了( )
A.书写载体已发生革命性变化 B.书写载体与户籍制度相伴相生
C.书写载体变化推动人口流动 D.技术进步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据东汉《曹全碑》记载,曹氏家族从曹敏至曹全历五代,几乎全以孝廉入仕,从县令起步,逐步高升;曹氏族人“或在安定,或处武都,或居陇西,或家敦煌,枝叶分布,所在为雄”。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地方势力膨胀动摇中央集权 B.门第家世成为选官主要依据
C.自上而下的选拔机制遭破坏 D.察举制度在实施中弊端显现
3、汉代名臣黄霸在任职颍川太守期间“力行教化而后诛罚”。治颍川八年“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穷,狱或八年亡重罪囚”。据此可知,汉代( )
A.社会治理渗透德治教化思想 B.重视家训,强化基层教化
C.地方治理形成了统一的标准 D.社会道德伦理水平普遍提高
4、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唐初,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了( )
A.中央的控制力逐渐减弱 B.农民徭役负担逐渐加重
C.农民人身控制逐渐放松 D.土地兼并之风逐渐杜绝
5、唐代在中书省和门下省下设有起居舍人和起居郎,专门随侍皇帝,如实记录皇帝各种言行,皇帝不许查看,称为《起居注》。“记注制度”的成熟反映出唐代( )
A.中枢机构互相制约 B.政制蕴含理性因素
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宰相权力超越皇权
6、唐律以丧服礼中的五服作为量刑定罪的重要参考标准,将亲属关系由近及远分为五等。犯罪连坐,先亲后疏。亲属间犯罪,虽行为相同,而视其亲疏关系量刑大异。这说明唐律( )
A.注重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B.总结了前代法律的实践经验
C.深受儒家宗法伦理影响 D.体现了量刑定罪的公正原则
7、洪武年间,朱元璋下令天下置预备仓,并购粮储存以备救荒;设置营田司,专掌水利,使“遇旱涝,民不为病”。此外,朱元璋也重视对灾区的赈济,措施主要有调粟、养恤、除害等。这些措施( )
A.有效地维持了社会长期安定 B.成效取决于皇帝的个人权威
C.重在防救结合化解灾荒风险 D.是休养生息重视农业的表现
8、明朝前期,在北方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但蒙古军队多次南下掳掠,甚至俘虏皇帝,威逼北京。明朝后期,明王朝与蒙古达成协议,恢复通贡,边镇开设互市,听边民自行贸易。从此蒙古基本不再构成边境威胁。这一变化反映出( )
A.中原经济是蒙古政权的生存基础 B.诸王守边削弱了边地的防御力量
C.明朝对蒙古采取堵疏并用的政策 D.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
9、1941年以后,中共中央、陕甘宁边区政府按照边区少数民族(主要是回族)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提出了民族自治区的性质、任务、构成等,并逐步建立起五个回民自治区、乡。这表明我国(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有经验可循
B.抗战时期已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共一直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民族区域自治已是当时的基本政治制度
10、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曾告诫全党:“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国家还没有办法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毛泽东在当时说这句话的目的在于( )
A.惩治干部贪污腐败,恢复国民经济
B.提高干部素质,推行政治体制改革
C.加强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治国水平
D.加强干部廉政建设,巩固新生政权
11、2013年新修订的《老年人权保障法》第14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第18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这一修订,突出了( )
A.道德关怀和精神赡养 B.福利国家建设的目标
C.公平正义和保障人权 D.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
12、1311年,英王爱德华二世统治时期,“贵族立法团”制定法令,其中第四条规定“国王应该靠自己过活”,即国王应该像其他封建主那样依靠自己的习惯收入,维持王室的生活和国家正常的行政开支,只有在战争时期才能向全国臣民征税。这一规定表明,英国( )
A.君主立宪制正式确立 B.议会成为权力中心
C.王室影响力仍然较大 D.国王权力受到压缩
13、有学者认为,从维也纳会议召开到体系运转前期,大国的行为方式背离了传统的“权力政治”原则。大国在该体系中,并没有追求本国权力最大化,也没有经常利用他国的暂时脆弱;相反,大国做出了更多的退让,而没有选择通过战争或者武力威胁的方式来处理危机。该学者意在说明维也纳体系的特点是( )
A.大国主导、利益优先 B.保持克制、寻求共识
C.集体安全、欧洲均势 D.协调矛盾、强权政治
14、《查士丁尼学说汇纂》中指出,“即使是非典型契约(或称之为协议),若一方当事人已履行主要义务,则该协议就是契约,且可以获得法律上的保障”。这表明罗马法在发展过程中体现的特征是( )
A.形式主义重于实际内容 B.违约案件数量不断上升
C.强调重视法律契约精神 D.法庭只按照契约来宣判
15、近代英国宪法包括为数众多的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以及宪法判例,没有统一的宪法法典。这些以普通法律、政治习惯等方式表达出来的宪法与普通的法律和政治习惯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并没有区别,但是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却具有宪法的效力。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英国宪法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 B.英国缺乏建立法治国家的意愿
C.尊重传统是英美法系的突出特点 D.英国人对宪法的理解存在差异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分)
材料一 秦朝开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地方行政体制是郡、县两级制……秦有四十多个郡,中央直接管理问题不大,西汉时疆域逐渐开拓,郡国的设置日益增多。一汉武帝时这到了二百多不,中央直接管理就有些麻烦。于是,武帝时全国设十三部(后亦称州),设部刺史,再加上京城的司隶校尉,共十四个……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州刺史或州牧成了地方割据势力,从此,魏晋南北朝的地方行政机构变成了州、郡、县三级……机构重叠,人员膨胀,所谓“十羊九牧”,十分不便。
——摘编自宁可《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材料二 晚清以来,流民大量涌入东北,清政府也逐渐放宽封禁政策,招民开垦,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开发。日俄战争后,边疆局势急剧恶化。面对“外有强邻逼处,内有马贼横行”的危局,从封疆大吏到普通知识分子,纷纷呼吁清政府改革东北地区的军府制度。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廷裁三省将军,设立东三省总督,总督之下设三巡抚,分管奉天、吉林、黑龙江行省,行省下分设道、府、厅、州、县等地方民治机构。其中,东三省所设之道,多数为分巡道兼兵备衔,道员兼辖招民招垦、旗民交涉以及蒙务、商务、税收等。道本身具有监察职能,部分道还受理中外交涉事务。道的设置有益于东三省由军府制向行省制过渡及开发边疆、缓解危机。
——摘编自王景泽等《试论清末东三省道的设置与作用》
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时期地方管理机制变动的主要原因,并说明汉代及之后地方行政机构层级增多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政府改革东北地区行政制度的原因,并简析晚清政府在东三省设置道的作用。(12分)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地方行政体制变革的认识。(3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49—2008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简表
时间 立法
1949—195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这一时期,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或者批准的法律共23件,包括政务院及所属各机构组织通则、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等
1954.9—1958 1954年,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此后,通过的法律共60件,包括全国人大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兵役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
1959—1978 1966年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停止工作,除1975、1978年,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别通过了新中国第二、三部宪法外,全国人大共通过法律6件,包括商标管理条例等
1979—1992 除宪法修改3件和1982年宪法外,共通过法律126件,包括选举法、地方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
1993—2003 除宪法修改2件外,共通过法律153件,包括立法法、行政复议法、公司法、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拍卖法、票据法等
2003—2008 除宪法修改1件外,共通过法律72件,包括劳动合同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企业破产法、物权法、行政许可法、监督法等
——摘编自陈斯喜《新中国立法60年回顾与展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中某一时段或若干时段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18、(22分)
自古以来我国非常重视民族关系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羁縻制度既是唐王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一项重大政策,又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行政制度。依据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特点而实行不同的行政制度,“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是我国中原王朝统治周边少数民族的传统政策。唐朝立国之初就在西南、东北诸沿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但是,大规模地普遍设立羁縻府州则是在贞观四年(630年)平定东突厥以后,到开元年间设置黑水都督府于黑水靺鞨部为止。百余年间,唐朝先后在东北、北方、西方、西南、南方设置了八百五十六个羁縻府州。
——摘编自林超民《羁縻府州与唐代民族关系》
材料二 民国时期的政府对蒙古、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的事务日益重视,设置了对应的事务机构,并且在中央设立了专门机构来进行管辖。例如,北洋军阀政府于1912年在内务部设立了蒙藏事务处,专门管辖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事务。
——朱敏《试论我国近代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对边疆地区稳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952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全国先后建立了省级自治区5个,地区级自治州30个,县级自治县117个。
——摘编自杨秀珍《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羁縻府州设置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12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国时期政府设立专门管辖少数民族地区机构的历史背景。(4分)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6分)
历史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材料“户籍只能在乡制作,副本仅皇报至县”到“造好的户籍需要上报郡、州,直至中央户部”反映的是中国对地方户籍管理的加强,体现的是因造纸术的发明而使户籍管理更加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正确;造纸术的进步使书写载体发生革命性变化,但不是材料主旨,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不能体现相伴而生,排除B项;书写载体变化与推动人口流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答案:D
解析:根据“曹氏家族从曹敏至曹全历五代,几乎全以孝廉入仕,从县令起步,逐步高升”最终“枝叶分布,所在为雄”可得出察举制逐步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弊端突显,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是地方势力,排除A项;B项是指九品中正制,排除;察举是自下而上,排除C项。
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力行教化而后诛罚”、“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穷,狱或八年亡重罪囚”可知,黄霸利用儒家思想进行社会治理,体现了汉代社会治理的德治教化思想,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家训,B项排除;材料只论述了儒家思想对社会治理的影响,不能体现地方治理形成了统一的标准,C项排除;社会道德伦理水平普遍提高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排除。故选A项。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变化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利于保证农民的劳动时间,故C项正确。
5、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代。据材料“专门随侍皇帝,如实记录皇帝各种言行,皇帝不许查看”,可知,通过对皇帝言行的如实记录,一定程度能规范皇帝的言行,说明政制蕴含理性因素,B项正确;
材料突出的是对皇帝言行的记录,并未提及中枢机构的互相制约,排除A项;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标志是军机处的设立,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皇权与相权之间权力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唐律依据儒家宗法伦理量刑定罪,故C项正确;“将亲属关系由近及远分为五等”“犯罪连坐,先亲后疏”,体现的是宗族血缘关系而非社会等级关系,A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观点本身正确,但材料并无体现;亲属关系由近及远推行“犯罪连坐”,不能体现公正原则,D项错误。
7、答案:C
解析:材料“令天下置预备仓”重在预防,“重视对灾区的赈济”重在灾害发生后的救济,体现出防救结合化解灾荒风险,故选C项;这些措施只是有利于维持社会安定,A项的效果无法得出,排除A项;皇帝的个人权威影响成效,并非决定性因素,排除B项;材料强调防灾救灾,与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无关,排除D项。
8、答案:D
解析:经贸往来与民族交融,材料“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蒙古军队……威逼北京”“恢复通贡,边镇开设互市”“蒙古基本不再构成边境威胁”,说明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故D项正确。
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941年以后”“提出了民族自治区的性质、任务、构成等,并逐步建立起五个回民自治区、乡”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一些地区就已实践民族区域自治,这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式建立提供了经验,A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尚未正式建立,排除BD两项;材料反映的是1941年以后中共探索民族区域自治,没有涉及1941年以前的民族政策,无法得出“一直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A项。
10、答:D
解析:从材料时间“20世纪50年代初”及“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天下一定大乱”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亟须加强干部廉政建设,以此维护国家的稳定,从而巩固新生政权,故选D项。
11、答案:A
解析:由《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4条、第18条内容可知,其体现了在生活和精神上对老年人的关照,突出了道德关怀和精神赡养,故A项正确;“福利国家建设”与题目无关,排除B项;“公平正义和保障人权”不是主旨,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12、 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11年(英国)。根据材料可知,“贵族立法团”制定法令要求“国王应该靠自己过活”,不能随意向臣民征税,说明国王的征税权被控制压缩,D项正确;
17世纪的光荣革命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也使得议会成为权力中心,排除A,B两项;材料中看不出王室的影响力,排除C项。故选D项。
1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大国做出了更多的退让,而没有选择通过战争或者武力威胁的方式来处理危机”可得出保持克制、寻求共识,选B项;根据材料“并没有追求本国权力最大化,也没有经常利用他国的暂时脆弱”可得出并不一味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故排除A项;从材料看不出集体安全,也看不出欧洲均势,故排除C项;根据材料“大国的行为方式背离了传统的‘权力政治’原则”可得出并没有实行强权政治,排除D项。
1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特征。由材料可知,即使是非典型契约,在一方当事人已履行主要义务后,该契约便具备法律效力,这体现了罗马法重视法律契约精神的特点,故选C项;材料没有提及罗马法的法律程序,无法体现形式主义的特征,排除A项;该法律规定有助于减少违约案件的发生,排除B项;法庭的判决依托多种因素,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1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英国人重视习惯和政治传统,所以其宪政体系,是一系列历史法律的总和,没有统一的宪法法典。美国等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形成英美法系。由此可知,尊重传统是英美法系的突出特点,C项正确。
16、(21分)
答案:(1)主要原因:高级政区过多,中央难以直接管理。(2分)
不利影响:中央控制力减弱,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地方行政机构重叠,人员膨胀,行政效率低。(每点2分,共4分)
原因:流民大量涌入;清政府开发东北地区的需要;边疆局势的逐渐恶化;有识之士的推动;原有军府制度不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任答3点,每点2分,共6分)
作用:有利于内肃治安,外固边防;有利于开发边疆,发展经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监察官吏,缓解了社会矛盾;发挥了一定的外交职能,有助于中外交流及维护国家权益;有益于推动地方行政管理的近代化。(任答3点,每点2分,共6分)
(3)认识: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应与实际情况相适应;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应注重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统筹中央和地方利益);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任答2点,一点2分,两点3分)
解析:(1)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一“郡国的设置日益增多……中央直接管理就有些麻烦”可得出高级政区过多,中央难以直接管理。不利影响:根据材料一“军阀割据,州刺史或州牧成了地方割据势力”可得出中央控制力减弱,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根据材料一“机构重叠,人员膨胀,所谓‘十羊九牧’,十分不便”可得出地方行政机构重叠,人员膨胀,行政效率低。
(2)原因:根据材料二“流民大量涌入东北”可得出流民大量涌入;根据材料二“清政府也逐渐放宽封禁政策,招民开垦,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开发”可得出清政府开发东北地区的需要;根据材料二“日俄战争后,边疆局势急剧恶化。面对‘外有强邻逼处,内有马贼横行’的危局”可得出边疆局势的逐渐恶化;根据材料二“从封疆大吏到普通知识分子,纷纷呼吁清政府改革东北地区的军府制度”可得出有识之士的推动,原有军府制度不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作用:根据材料二“道的设置有益于……缓解危机”等可得出有利于内肃治安,外固边防;有利于开发边疆,发展经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根据材料二“道本身具有监察职能”可得出监察官吏,缓解了社会矛盾。根据材料二“部分道还受理中外交涉事务”可得出发挥了一定的外交职能,有助于中外交流及维护国家权益。根据材料二“道的设置有益于东三省由军府制向行省制过渡”可得出有益于推动地方行政管理的近代化。
(3)认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地方行政体制变革,从变革与实际相适应、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对国家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分析。
17、(12分)
答案:示例一:
看法:我国宪法的制定与修改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
说明: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通过的《共同纲领》带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对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1954年,为了从政治上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用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国体与政体,也指明了全国人民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制定了1982年宪法,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人大又对宪法进行了多次修改,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使之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实践证明,只有不断与时倶进、自我完善,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国际、国内社会,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示例二:
看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说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国家立法工作全面展开。1982年宪法的颁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了根本依据,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刑事、民事、诉讼程序和国家机构等方面的一系列法律,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992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法律件数大为增加。一方面我国加强了经济立法,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另一方面,国家针对立法、行政、司法等制定了相关法律,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而保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顺利进行。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吸取经验教训,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促进了民主政治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法律制定的背景和影响,可得出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进行着的。如《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作用,对新中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写入宪法,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法律保障,改革开放后,形成了以1982年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为新时期的建设保驾护航等。
18、(22分)
答案:(1)特点:涉及地区逐步扩大;体现因俗而治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承认中央王朝统治的前提下,具有高度的自治性;设置时间长,规模大。(任答3点,每点2分,共6分)
积极作用:加强民族联系,稳定边疆社会秩序;促进民族融合,促进边疆经济发展;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区域,巩固了国防,维护了唐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地位。(任答3点,每点2分,共6分)
(2)答案:历史背景: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帝国主义势力渗透;社会动荡,边疆分裂势力猖獗;民国成立,民族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整体意识不断深化。(任答2点,每点2分,共4分)
(3)答案: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平等的民主权利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促进了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巩固了国家统一。(每点2分,共6分)
解析:(1)依据材料一“依据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特点而实行不同的行政制度”“百余年间,唐朝先后在东北、北方、西方、西南、南方设置了八百五十六个羁縻府州”等信息从涉及地区、设置时间和规模以及设置的特点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加强民族联系,稳定边疆社会秩序、促进民族融合、促进边疆经济发展以及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区域,巩固了国防等角度分析作答。
(2)依据材料二“民国时期”“北洋军阀政府”等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民族危机、社会动荡、边疆分裂势力猖獗以及民国成立后民族意识强烈等角度分析作答。
(3)依据材料三“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以及民族凝聚力等角度分析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