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平南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2023.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中,田制改革是重点内容,如鲁国的“初税亩”、齐国的“尽地力之教”、晋国的“作爰田”、秦国的“废井田,开阡陌”等。由此可知,当时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变革生产关系 B.打击旧的贵族 C.实现国家富强 D.推动社会转型
2.西汉诸侯国相由中央任命,其职责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汉高祖时期,侧重于辅助诸侯王国的巩固;惠帝至景帝初,侧重于对诸侯王国兵权的控制;景帝中期至昭帝间,侧重于中央“汉法”在诸侯王国的推行。这些变化
A.服务于国家治理需要 B.助长了地方割据倾向
C.终结了郡国并行制度 D.扩大了诸侯国的权力
3.西晋诗人左思在《咏史诗》中沉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现象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世卿世禄制 D.九品中正制
4.北魏律规定:“子孙告父母、祖父母者,死。”唐宋律法规定:“诸告期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虽得实,徒二年。”这些律文
A.凸显了礼法合一色彩 B.体现了依法治国理念
C.均以道家思想为依据 D.保证了司法公平公正
5.东突厥亡后,唐太宗采纳温彦博的建议,在东起幽州、西至灵州沿长城一线的广大地区,设置了顺、枯、长、化四个都督府,顺其土俗,任用原来的突厥酋长为刺史,以管理当地的突厥部落。由此可见,唐初在民族政策上
A.遵循民族平等的原则 B.实行因俗而治的策略
C.采取胡汉一体化方针 D.忽视中央政府的权威
6.明穆宗时期,内阁首辅高拱“练习政体,负经济才,所建白皆可行”;明神宗即位后,“拱以主上幼冲,惩中官(宦官)专政,条奏请诎司礼权(分列条目奏请皇帝抑制司礼监),还之内阁”。这反映出当时
A.君相矛盾激化 B.宦官专权严重 C.内阁权势膨胀 D.监察机制废弛
7.1898年1月,贵州学政严修奏请开经济特科,被清廷批准,特科要求在已仕官员中荐选人才,“覆试后,带领引见,听候擢用”,“初场试(经济)专门题,次场试时务题,三场仍试四书文”。这一做法
A.配合了戊戌变法的开展 B.意在适应清末新政的需要
C.加强了在职官员的考核 D.反映出官员选任的功利化
8.表1所示为1943年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与会代表占比情况。这反映出当时
表1
代表成分 共产党员 政府人员 少数民族代表 商界和宗教代表 学者代表 民运领袖
占比/% 14.2 13.5 3.1 1.4 18.8 12.8
代表成分 国民党员 军界代表 妇女代表 地主士绅代表 其他代表 —
占比/% 3.8 6.6 5.6 17.4 2.8 —
A.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治得到发展 B.国共合作开始深入政治领域
C.“三三制”原则在党内首次提出 D.边区基层政权组织架构完善
9.1981年2月25日,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9个单位联合发出倡议,开展图1所示的活动。该活动旨在
图1五讲四美
A.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
C.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改善乡村的社会风气
10.中共十八大以后,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后到访12个邻国,同时也先后邀请周边国家元首来华访问,实现了中国同所有周边国家高层交往的“全覆盖”。此外,中国还举行了中国外交史上首次周边外交专题座谈会,提出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倡议。这些活动
A.加深了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合作 B.表明了中国主导不结盟运动发展
C.反映出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D.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睦邻友好关系
11.公元前430年,雅典突然发生了严重的瘟疫。雅典人把大瘟疫归咎于执掌雅典30年的伯里克利的政策失误,于是公民大会剥夺其权力,并对之罚以巨款。材料可用于说明,当时雅典
A.公民掌握国家权力 B.城邦体制趋于解体
C.民主政治走向衰落 D.强化对官员的监督
12.在12世纪初的欧洲,基督教主教可以直接充任法官,也可指派若干名教会的神职人员在教区内任专职教会法官,每个教区设一名大法官,审理上诉案件。教皇在罗马教廷设立教皇法庭,作为最高法院。这说明当时欧洲
A.宗教伦理和法律合为一体 B.司法受基督教会的影响
C.教会法是唯一的法律依据 D.教会法庭审判一切案件
13.《大宪章》第六十一条规定,贵族组成二十五人的常设委员会监督国王恪守此法,如后者背约,即可联合全国人民以压力制止之。这一规定体现了
A.成文法剥夺了国王权力 B.法律维护人民利益
C.阶级对抗助推政制发展 D.“王在法下”的原则
14.19世纪末,欧洲产生了一股泛日耳曼主义思潮。这一思潮致力于德语地区的政治联合,并将其统一为一个国家,其范围主要包括中欧、东欧、尼德兰地区,还包括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这一思潮
A.是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 B.成为德国统一的理论基础
C.实质上是一种扩张主义 D.有利于德意志民族的形成
15.维也纳会议建立了“高级政治”体系,包括维也纳会议建立的全体代表大会、八国委员会、四国委员会。通过各国政府及代表进行外交谈判、商讨并决定处理战后欧洲的一切事务,草拟并通过了《巴黎条约》《最后议定书》等一系列国际条约。这一体系
A.形成了成员国“全体一致”原则 B.创造了用国际会议解决争端的先例
C.加速了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 D.体现了大国协调的国际关系原则
16.表2所示是二战后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公务员法律的规定。这些规定
表2
法律文件 规定
联邦德国《公务员法》 公务员从事商业活动,合伙经营一个企业 必须事先获得批准
法国《公务员总章程》 禁止任何公务员亲自或通过中间人,以某种名义在其行政部门或公共事业部门所管辖的或与之有关的企业中,谋求会损害其本身职务独立性的利益
瑞士《公务员章程》 担任联邦职务的公务员不得兼营副业
日本《国家公务员法》 公务员不得兼任商业、工业、金融业等以营利为目的的私营企业、公司和其他团体的负责人、顾问或评议员,也不得自办赢利企业
A.旨在贯彻政治中立原则 B.缩小了政府文官的职权
C.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 D.保障了文官的清正廉洁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明代官员考核方式主要包括“考满”和“考察”,前者属于对官员个体的个性化考核,后者属于对官员群体的全面性考核。“考满”,是针对每一位任职到一定期限的官员进行的一般性考核,主要是考核官员的从政资历和任期政绩,“考满之法,三年给由,日初考,六年日再考,九年曰通考,依《职掌》事例考核升降”,具体办法是三年一考,三考为满,考满之日,有司量其功过,分出等次,以此为据决定该官员之去留升降。“考察”,是定期对大明王朝所有官员开展考核,可以说是“全覆盖”——“通天下内外官计之”。
——摘编自徐佳《明代官员考核制度及其启示》
材料二
清代对文职官员的考察分为“京察”和“大计”。考察京官叫“京察”,考察外官叫“大计”。“京察”和“大计”皆三年一举,考察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即守(操守,有清、谨、平之分)、才(才能,有长、平之分)、政(政绩,有勤、平之分)、年(年龄、有青、壮、健之分)。经考核后,一般合格者照旧叙用,不合格者则予以处分(罚俸、降级或革职)。此外,还有所谓“六法”:一曰不谨,二曰罢软无力,三曰浮躁,四曰才力不及,五曰年老,六曰有疾。在“京察”和“大计”中,皆根据所属官员的情况,如有上列情形之一者则“按其实而劾之”,经最终复核后则给予不同的处分。贪官和酷吏则不属六法范围,可直接特参。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及主要发展趋势。(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明清时期的官员考核制度。(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英国议会邀请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来英国,共同登上王位。在此之前,议会发布《权利法案》,规定立法、征税等权力归议会所有,同时还规定国王维持常备军的时间不可超过半年,否则无法得到议会拨款。进入18世纪后,国王甚至连内阁事务也不再干预。随着选举制的发展,政党取代个人成为政治生活的主角,两党相互竞争,获胜者可以获得组阁的权力。由多数党组成的内阁,虽然形式上仍由国王任命,实际上听命于议会。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18世纪后期,英国工业发达的西北地区出现了曼彻斯特、伯明翰等新兴城市。然而这些人口众多的城市却没有议员名额,土地贵族集中的东南部各郡的农村地区和旧市镇虽然人口凋零,却仍有选派议员的权利。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扩大议会选举权,激进者主张实行普选、秘密投票。英国工人阶级也不断斗争,要求本阶级代表进入议会。本来不支持改革的首相墨尔本也认为“(改革)不可避免”。1832年,英国议会通过改革法案,将选举财产资格限制降为年收入10镑,租房者年租降为10镑,租地者降为50镑。总计有56个“衰败选区”的选民人数已不足2000,其代表名额被取消,重新分配给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大城市。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光荣革命”后政治制度发生的变化。(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不可避免”的原因,并分析英国议会改革的积极作用。(9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3
颁布时间 法典名称 法典简介
公元前449年 《十二铜表法》 人类存世最早的法典之一
公元529年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世界法律文库中的瑰宝,对后世法律影响至今犹存
1756年 《巴伐利亚民法典》 近代欧洲最早的民法典
1804年 《法国民法典》 大陆法系民法基石,法国自此成为现代民法典的故乡
1896年 《德国民法典》 打破了《法国民法典》近一个世纪的垄断地位,与《法国民法典》并列成为大陆法系民法的代表
1898年 《日本民法典》 近代亚洲第一部民法典
1922年 《苏俄民法典》 第一部社会主义的民法典
202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据徐国栋《世界民法典编纂研究》整理
根据材料,围绕“民法典的发展与演变”选取一个角度,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198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国家基本法律的形式,对民族区域自治作了全面、具体的制度性规范。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国务院常设的民族工作部门。自设立以来,国家民委委员制不断完善。目前,有兼职委员单位32个,委员单位包括了国务院主要职能部门和涉及民族事务管理的重要单位。40年来,我国自治州和自治县(旗)的数量,分别比改革开放前增加了2个和59个,建立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数量也由原来38个增加到44个。《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要求,“各级人民政府民族工作部门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检查,每年将监督检查的情况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提出意见和建议”。2008年,国家民委增设监督检查司。
——摘编自雷振扬等《改革开放40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现。(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善的意义。(6分)
平南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A B C D A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B D C D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答案】
(1)特点:分类考核;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全面(考核内容细致或合理、完整、系统都可);考核范围广泛(覆盖面广);考核标准实绩与品德并重;考核结果作为升降赏罚依据;凸显公正性和灵活性;依据一定的规则进行考核。(每点2分,共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趋势:逐渐强化和严密。(3分,只答到“强化”或“严密”只给1分)
(2)评价:有利于维系官僚队伍秩序,整顿吏治(答到有利于“维系官僚队伍秩序”或“整顿吏治”即可得分;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选贤任能,奖勤罚懒,澄清吏治的作用);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水平;加强了中央集权;于(每点2分,共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得分)本质上是专制皇权不断强化的表现。(2分)
18.【答案】
(1)变化:君主的权力日益受到制约;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议会至上;权力中心由君主转向议会);两党制的政治体制形成;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政治制度日益民主化。(每点2分,共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2)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土地贵族的衰落以及旧选区的衰败;工人阶级的不断斗争。(5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5分)
积极作用:使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分享国家权力(增强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权力;工业资产阶级进一步巩固了统治地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普选权的扩大;工人阶级获得了一定的政治权利;推动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和成熟;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每点2分,共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19.【答案】
示例一
观点:古今民法典一脉相承,各有特色。(2分)
论述:世界民法典历史悠久,在古巴比伦、古罗马诞生了《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 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等,体现了人类对保护产权和规范民事关系的早期探索,为后民法典的制定奠定了基础。(3分)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的进行,在吸收和借鉴古代民法典的基础上,《巴伐利亚民法典》《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先后问世,推动了近代民法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德国民法典》实现了《法国民法典》精神原则的本土化。(3分)在社会主义国家,《苏俄民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民法典,新中国的民法典为社会主义民法典建设树立了新的标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3分)
总之,世界民法典的内核既是一脉相承的,又各具特色。世界各国文明应相互借鉴,又要结合自身实际发展创新。(1分)
示例二
观点:民法典起源早,影响深远。(2分)
论述:世界民法典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449年,就诞生了《十二铜表法》,这是人类存世最早的法典之一。(3分)在古巴比伦、古罗马诞生了《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等,体现了人类对保护产权和规范民事关系的早期探索,为后民法典的制定奠定了基础。(3分)13世纪后,法国建立在罗马法基础上的法律体系日益成熟,后来,逐渐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或“民法系”,为现代民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分)
总之,民法典起源早,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被继承并不断充实,对世界各地的法律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
示例三
观点:罗马法对大陆法系的形成、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观点:《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对后世法律影响至今犹存。
观点:民法典在发展过程中各具特色。
观点:古代民法典对近代以来世界民法典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20.【答案】
(1)表现:推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制化(颁布了《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过了一系列民族区域自治方面的法律制度);加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体制机制建设(重视民族区域自制相关制度的建设;国家民委委员制不断完善;);自治州和自治县(旗)的数量和涉及到的少数民族数量增加;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监督体系。(每点2分,共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2)意义:有利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有利于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每点2分,共6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