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季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 据元代陈孚《题管仲井》诗中记载:“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诗中说明周朝( )
A. 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 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 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 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私田合法化的现象破坏了井田制度,维系分封制的经济基础遭到破坏,说明当时分封制度受到冲击,D项正确;“礼乐制度不复存在”说法过于绝对,礼乐制度依然存在,排除A项;当时王位世袭制始终存在,并没有消亡,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宗法血缘关系,不能说明宗法关系开始解体,排除C项。故选D项。
2.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写道:(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秦的“独制”所体现的秦朝制度是( )
A. 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B. 创立了皇帝制度和郡县制
C. 实施分割相权的制度 D. 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本题材料“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可知很明显指的是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两千多年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础,为后世所沿用,D项正确;郡县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出现,不是秦始皇创立的,排除A项;皇帝制度和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内容,排除B项;秦始皇设置丞相掌握行政权,没有分割相权,排除C项。故选D项。
3. 宋初的统治者按照交通路线划分行政区,分为转运司、刑狱司、常平司和安抚司四个机构,隶属中央,各部分别负责地方事务。据此可知,路的设立
A. 体现重文轻武理念 B. 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 对后世体制影响深远 D. 削弱地方割据的基础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宋初每路设四个机构,分别有不同职能,旨在通过分化事权的方式削弱地方割据的基础,加强中央集权,这一定程度上削弱地方割据的基础,D项正确;这不能说明重文轻武的理念,排除A项;这一方式可能会降低行政效率,排除B项;这对后世体制影响较小,排除C项。故选D项。
4. 在皮里安德(科林斯的僭主)的时代,科林斯的经济达到空前繁荣,获得了声誉以及地位。皮里安德与雅典有权势的氏族,与米利都僭主,甚至与埃及的法老王,皆维持着友好关系。皮里安德不但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留名于史册,而且是科学及艺术的奖励者。这说明( )
A. 僭主政治可以平衡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B. 早期僭主政治客观上有一定进步作用
C. 经济上的繁荣能促使统治者奖励学术 D. 地中海地区的统治者维持者和亲关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时期(欧洲)。据材料可知,在僭主时代,科林斯经济繁荣,再结合基础知识,僭主政治在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描述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排除A项;题干中只是提到科林斯僭主的功绩,经济上的繁荣能促使统治者奖励学术,在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C项;和亲关系,材料未提及,排除D项。故选B项。
5.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属合众国的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材料体现出美国政体的重要原则是( )
A 君主专制 B. 封建独裁 C. 联邦政体 D. 三权分立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美国。依据材料《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几条及其条款可以看出美国体制下,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各司其职,互不干涉,体现三权分立的特点,D项正确;美国是民主共和制国家,排除AB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政体的横向特点,未涉及纵向原则,排除C项。故选D项。
6. 秦始皇三十二年,秦朝在今内蒙古包头一带设置了九原郡,又从内地迁移大批罪犯;三十六年,下令迁移内地民众3万户,到北河、榆中定居,号此地为“新秦”。以上政策的影响是( )
A. 为秦的统一扫除了后顾之忧 B. 成为大泽乡起义的直接导火线
C. 遏制匈奴南下,促进北部边疆开发 D. 有利于五尺道的修凿和贯通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秦朝在今内蒙古包头一带设置了九原郡,又从内地迁移大批罪犯;三十六年,下令迁移内地民众3万户,到北河、榆中定居”及所学可知,秦始皇使蒙恬北击匈奴,控制河套,并移民实边,有利于阻挡匈奴南下进攻,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C项正确;此时秦朝已经完成统一,排除A项;大泽乡起义的直接导火索是秦二世时期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并因大雨失期,排除B项;五尺道是西南地区的通路,排除D项。故选C项。
7.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古典时代便出现了一众历史学家,如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塔西佗、李维等。但是至中世纪,大学里没有历史学这一独立的学科,当时认为史学涉及的工作就是文本的最表层的含义或字面意义,只要完成对现象的描述就可以了。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日耳曼人入侵造成文化的倒退 B. 中世纪的经济社会一直不如古典时代发达
C. 神学是主要学科,历史为其辅助工具 D. 上层人士皆无心于历史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据题意可知,这一现象是指中世纪欧洲大学里没有历史学这一独立的学科,结合所学可知其主要原因是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会控制了欧洲的文化教育,《圣经》是主要课程,C项正确;“日耳曼人入侵造成文化的倒退”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经过中世纪早期秩序的逐渐重建,中世纪中后期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排除B项;在当时书写历史的主要是上层人物,如贵族、教士等,排除D项。故选C项。
8.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认为,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着国家”。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着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体现的是人民当家主做,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项正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排除A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排除B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首次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文件是( )
A. 《共同纲领》 B. 《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C. 《五四宪法》 D. 《民族区域自治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通过,首次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A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于1952年通过,《五四宪法》于1954年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通过,均晚于《共同纲领》,排除BCD项。故选A项。
10. 《十二铜表法》中第三表第五条有这样的表述:“当债务人在拘禁期间,他有权与原告人谋求和解,但若双方不能和解,则这些债务人应继续拘禁60天。在此期间,他们须在市集口连续三次被带到会议场最高判官前,并宣布其所判决的钱额。至第三个市集日,他们则被处以死刑,或售之于国外,于第伯河以外。”第十表第一条则“批准以最残忍的法律禁止平民与贵族通婚”。据此可知该法典( )
A. 实质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利益 B. 管辖内容涵盖公民生活的所有方面
C. 属于制定法而非习惯法的汇编 D. 未能起到限制贵族司法权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据本题材料“批准以最残忍的法律禁止平民与贵族通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它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实质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利益,A项正确。“所有方面”描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十二铜表法》是习惯法的汇编,排除C项;该法律限制贵族随意解释法律,排除D项。故选A项。
11. 元封五年,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各设刺史一人,以诏书规定的“六条问罪”为工作范围,又于近畿七郡置司隶校尉,职权与各州部刺史相等。武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增设州级行政机构,完善国家机构 B. 便于遴选优秀儒生从政
C. 强干弱枝,弹压豪强,纠举地方官 D. 加强对北边军事威胁的防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各设刺史一人,又置司隶校尉,这些都是武帝加强对地方监察的措施,C项正确;武帝并未将州作为正式行政机构,州只是作为监察单位存在,排除A项;武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不是为了选官,排除B项;材料与军事问题无关,也不是针对北部边防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2. 下述材料不能体现出的是( )
《英国文官制度及其改革》中《诺思科特—屈维廉报告》规定
(1)文官的遴选实行公开考试制度。
(2)文官不能有政治偏向,不能有党派色彩。
(3)文官的晋升依据工作实绩,而非资历,高级文官从文官内部提拔产生,停止从外部任命的做法。
(4)文官的工作和服务实行统一的标准和做法。
(5)文官按工作性质分为智能类和体力类(即白领和蓝领)。
A. 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B. 革除党派色彩
C. 官员分类,科学管理 D. 实现政治与管理的结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西方文官制度的特征可知,政治中立是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实现政治与管理的结合无法在材料中体现,D项正确。根据材料“文官的遴选实行公开考试制度”“文官不能有政治偏向”“文官按工作性质分为智能类和体力类(即白领和蓝领)”可知公开考试,择优录用、革除党派色彩、官员分类、科学管理都是西方文官制度的特征,排除A、B、C项。故选D项。
13. 从中央组织部出台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提醒、函询和诫勉实施细则印发到2019年3月18日,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共开展提醒、函询和诫勉139.6万人次,其中提醒110.8万人次,函询16.9万人次,诫勉11.9万人次。这体现了党的
A. 严惩腐败原则 B. 甄别审查机制
C. 党管干部原则 D. 干部任用改革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共开展提醒、函询和诫勉139.6万人次,其中提醒110.8万人次,函询16.9万人次,诫勉11.9万人次”可知,党的组织部门对领导干部提醒、函询和诫勉,体现了党管干部原则,C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提醒、函询和诫勉的党管干部原则,没有涉及严惩腐败原则,A项错误;材料所述提醒、函询和诫勉是党管干部原则,而不是审查机制,B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党管干部原则,没有涉及干部任用改革,D项错误。
14. 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办法。这说明( )
A. 改革开放进入全面深化新时期 B. 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C. 公务员考录进入法制化轨道 D.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答案】C
【解析】
【详解】用专门立法来规范公务员考试录取工作,说明公务员考录进入法制化轨道,故选C项;2005年我国尚未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时期,排除A项;材料并未说明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排除B项;材料与市场经济体制无关,排除D项。
15. 1866年,奕 接受了赫德的建议,上奏说:“自各国换约以来,洋人往来中国,于各省一切情形日臻熟悉,而外国情形,中国未能周知,于办理交涉事件,终虞隔膜。臣等久拟奏请派员前往各国,探其利弊,以期稍识端倪,借资筹计。”这说明清政府( )
A. 外交开始走向近代化 B. 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
C. 顽固势力异常强大 D. 尝试派遣驻外使节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中国不熟悉外国情形的现状,进而主张派遣驻外使节,D项正确;总理衙门的建立标志着清政府外交开始走向近代化,排除A项;奕 虽然接受了赫德的建议,但赫德的主张不代表西方列强意志,且派遣驻外使节于中国近代化有利,排除B项;材料并不涉及顽固势力阻碍改革举措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16. 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武帝下诏:“今遣博士大六人分循行天下……谕三老孝悌以为民师,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朕嘉贤者,乐知其人。广宣厥道,士有特招,使者之任也……郡国有所以为便者,上丞相、御史以闻。”这种情况表明( )
A. 察举制成为正式的选官制度 B. 征召制是西汉重要的选官渠道
C. 刺史巡行郡国的制度正式建立 D. 武帝的执政趋向转变为“守文”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题干材料表明武帝以博士大等六人为使,前往被举荐为“独行之君子”之人处,特别征召其为官,这是征召制作为重要选官渠道的表现,B项正确。察举制也在武帝时期完全确立,但是由郡国定期举荐孝廉各一人为官,是自下而上的,并非皇帝遣人自上而下的征召,题干材料表现的并非察举制,排除A项;博士巡行与刺史巡察无关,排除C项;武帝的执政方向转变在征和四年(前89年)轮台罪己诏之后,排除D项。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7.
史料一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
史料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各国要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思想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是当代中国外交重大创新成果,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已多次被联合国文件引用,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摘自顾保国《新时代新发展理念要览》
[探究]
(1)根据史料一,指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及主要目的。
(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外交理念变化的表现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
【答案】(1)变化:我国新时期的主要外交政策是继续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推行和平外交、不结盟政策。
主要目的: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祖国统一,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表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构建和谐世界等。
意义:反映了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了世界繁荣进步。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对比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中国。
变化:根据材料“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可知,我国新时期的主要外交政策是继续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推行和平外交、不结盟政策。
主要目的:根据材料“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祖国统一,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中国。
表现:根据材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各国要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思想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构建和谐世界等方面分析表现。
意义:根据材料“这一思想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可知,反映了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了世界繁荣进步。
18. 官员的选拔体现一个国家的治理水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地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的作用。结合所学,从选官的标准和方式两个角度说明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材料二 1906年,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创刊纪念会上,首次公开提出“五权分立”的思想……所谓“五权分立”是指在统一的“治权”之下实行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弹劾五权分治。他在不同场合曾对弹劾权和考试权进行过论述。 1916年7月20日,孙中山先生在发表演说时指出:“立法、司法、行政固可弗论,其他二权,各国之所无者,我国昔已有之。其一为御史弹劾,即皇帝亦莫能干涉之者;其二为考试,即尽人之所崇拜者也。此弹劾权及考试权实我国之优点,吾人采取外国良法,对于本国优点亦殊不可抛弃。
——《孙中山全集》(第三卷)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孙中山关于选拔官员的主张,并概述其积极影响。
材料三 19世纪中叶,不列颠傲然成为“世界工厂”。工业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从当时最有影响的功利主义观点出发,要求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两党制度形成后,某党一旦掌权,极力安排本党骨干分子,占据要害职位,编织关系网络,而另一政党上台后如法炮制。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持政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成为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备加关注的问题。恰巧,19世纪前期印度殖民政府和牛津、剑桥两所大学先后进行改革,如实行公开竞争考试选拔人才、奖优汰劣等,为全面实行文官制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一场多国战争成了文官制改革的催化剂。
——摘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指出西方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共同特点。
【答案】(1)作用:选拔了优秀人才;扩大了用人范围;稳定了封建国家政权
趋势: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到德才,趋向科学、开放;
选拔方式:从世袭、推荐到考试,趋向公平公正。
(2)主张:以考试制度为主;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之中,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
影响:进一步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对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3)背景:工业革命的推动;政党政治的发展;原先官吏制度存在缺陷;印度殖民政府和牛津、剑桥大学的改革;克里米亚战争。
共同特点:面向社会各阶层、公开竞争、考试录用、择优录取。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影响、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隋唐时期。第一问作用,根据材料“其选拔范围在不断地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可得出扩大了用人范围;根据材料“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可得出选拔了优秀人才;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稳定了封建国家政权。第二问趋势,根据材料“其选拔范围在不断地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及所学可知,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到德才,趋向科学、开放;根据材料“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及所学可知,选拔方式从世袭、推荐到考试,趋向公平公正。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第一问主张,根据材料“此弹劾权及考试权实我国之优点”可得出以考试制度为主;根据材料“所谓‘五权分立’是指在统一的‘治权'之下实行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弹劾五权分治”及所学可知,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之中,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第二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关于官员选拔的主张可从进一步奠定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
小问3详解】
本题是背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19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英国。第一问背景,根据材料“19世纪中叶,不列颠傲然成为‘世界工厂’”可知,文官制度的发展受到工业革命的推动;根据材料“工业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从当时最有影响的功利主义观点出发,要求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及所学可知,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政党政治发展的需要;原先官吏制度存在缺陷;根据材料“19世纪前期印度殖民政府和牛津、剑桥两所大学先后进行改革”可知,印度殖民政府和牛津、剑桥大学的改革为文官制度的建立准备了条件;根据材料“一场多国战争成了文官制改革的催化剂。”可知,克里米亚战争成为文官制度建立的催化剂。第二问共同特点,根据材料“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如实行公开竞争考试选拔人才、奖优汰劣等,为全面实行文官制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及所学可知,面向社会各阶层、公开竞争、考试录用、择优录取。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律规定,皇亲国戚、皇帝故旧、高级官僚贵族等八类人犯罪时,处罚“轻重不在刑书”。唐律还规定“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答三十。”“诸犯死罪非十恶,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且近亲中又无成年男丁者,须奏报裁决。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对妇女犯罪有些可依律酌情而处。
——据《唐律疏议》
材料二 清入关初,曾依照《明律》并参酌关外旧制,制定法律;至乾隆时期,修成了集历代封建法律之大成的《大清律例》。乾隆在《大清律例》序文中说,法律“非徒示之禁令,使知所畏惧”,更在于“弼成教化,以治其好生之德”。清代还制定了《蒙古律例》《回疆则例》等,使司法管辖深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维护了法律政令的统一。
——据《大清律例》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在法律制定方面出现的变化及其历史意义。
【答案】(1)特点:体现封建等级制度;要求规范执法;礼、法、孝结合;对老弱妇孺及情况特殊的罪犯酌情论处。
评价:是礼法结合的典范;维护封建统治;继承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对后世影响深远。
(2)变化:从依照明律和旧制到融历代封建法律于一体;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制定专门法律.
意义:法律与教化并重的传统得到继承与发展;维护法律政令统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是封建法典集大成者;是有力的统治工具。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唐律规定,皇亲国戚、皇帝故旧、高级官僚贵族等八类人犯罪时,处罚‘轻重不在刑书’”可知,体现封建等级制度;根据材料“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答三十。”可知,要求规范执法;根据材料“诸犯死罪非十恶,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近亲中又无成年男丁者,须奏报裁决”可知,礼、法、孝结合;根据材料“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对妇女犯罪有些可依律酌情而处。”可知,对老弱妇孺及情况特殊的罪犯酌情论处。评价:根据材料“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律疏议》继承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是礼法结合的典范,其维护了封建统治,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2)变化:根据材料“曾依照《明律》并参酌关外旧制,制定法律......乾隆时期,修成了集历代封建法律之大成的《大清律例》”可知,从依照明律和旧制到融历代封建法律于一体;根据材料“制定了《蒙古律例》《回疆则例》等,使司法管辖深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维护了法律政令的统一。”可知,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制定专门法律。历史意义:根据材料“法律‘非徒示之禁令,使知所畏惧’,更在于‘弼成教化,以治其好生之德’。”可知,法律与教化并重的传统得到继承与发展;根据材料“使司法管辖深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维护了法律政令的统一。”可知,维护法律政令统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根据材料“修成了集历代封建法律之大成的《大清律例》”可知,《大清律例》是封建法典集大成者,是有力的统治工具。
20.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中国古代中枢行政机构的演变示意图
根据两则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标题,写一篇小论文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史论结合,思维清晰,格式正确)
【答案】观点:政治制度应该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政治制度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古代政治制度演变但本原精神不变;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体现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完善
阐述:秦朝开始开创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汉初,吸取秦灭亡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其本质也是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随着时代发展,王国问题出现,汉武帝适时调整实行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宋代吸取唐末割据教训,在地方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分化事权,有效了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针对版图辽阔,地方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实行行省制,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
综上所述,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这样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稳定了社会秩序,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根据材料一“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归纳出观点(例如:政治制度应该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然后根据材料二中国古代各朝代中枢行政机构的演变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最后从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影响角度进行简单总结。做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观点:政治制度应该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
阐述:秦朝开始开创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汉初,吸取秦灭亡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其本质也是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随着时代发展,王国问题出现,汉武帝适时调整实行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宋代吸取唐末割据教训,在地方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分化事权,有效了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针对版图辽阔,地方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实行行省制,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
综上所述,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这样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稳定了社会秩序,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2023年秋季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 据元代陈孚《题管仲井》诗中记载:“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诗中说明周朝( )
A. 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 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 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 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2.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写道:(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秦的“独制”所体现的秦朝制度是( )
A. 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B. 创立了皇帝制度和郡县制
C. 实施分割相权的制度 D. 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 宋初的统治者按照交通路线划分行政区,分为转运司、刑狱司、常平司和安抚司四个机构,隶属中央,各部分别负责地方事务。据此可知,路的设立
A. 体现重文轻武的理念 B. 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 对后世体制影响深远 D. 削弱地方割据的基础
4. 在皮里安德(科林斯僭主)的时代,科林斯的经济达到空前繁荣,获得了声誉以及地位。皮里安德与雅典有权势的氏族,与米利都僭主,甚至与埃及的法老王,皆维持着友好关系。皮里安德不但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留名于史册,而且是科学及艺术的奖励者。这说明( )
A. 僭主政治可以平衡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B. 早期僭主政治客观上有一定进步作用
C. 经济上的繁荣能促使统治者奖励学术 D. 地中海地区的统治者维持者和亲关系
5.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属合众国的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材料体现出美国政体的重要原则是( )
A. 君主专制 B. 封建独裁 C. 联邦政体 D. 三权分立
6. 秦始皇三十二年,秦朝在今内蒙古包头一带设置了九原郡,又从内地迁移大批罪犯;三十六年,下令迁移内地民众3万户,到北河、榆中定居,号此地为“新秦”。以上政策的影响是( )
A. 为秦的统一扫除了后顾之忧 B. 成为大泽乡起义的直接导火线
C. 遏制匈奴南下,促进北部边疆开发 D. 有利于五尺道的修凿和贯通
7.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古典时代便出现了一众历史学家,如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塔西佗、李维等。但是至中世纪,大学里没有历史学这一独立的学科,当时认为史学涉及的工作就是文本的最表层的含义或字面意义,只要完成对现象的描述就可以了。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日耳曼人入侵造成文化的倒退 B. 中世纪的经济社会一直不如古典时代发达
C. 神学是主要学科,历史为其辅助工具 D. 上层人士皆无心于历史
8.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认为,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着国家”。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首次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文件是( )
A. 《共同纲领》 B. 《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C. 《五四宪法》 D. 《民族区域自治法》
10. 《十二铜表法》中第三表第五条有这样的表述:“当债务人在拘禁期间,他有权与原告人谋求和解,但若双方不能和解,则这些债务人应继续拘禁60天。在此期间,他们须在市集口连续三次被带到会议场最高判官前,并宣布其所判决的钱额。至第三个市集日,他们则被处以死刑,或售之于国外,于第伯河以外。”第十表第一条则“批准以最残忍的法律禁止平民与贵族通婚”。据此可知该法典( )
A. 实质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利益 B. 管辖内容涵盖公民生活的所有方面
C. 属于制定法而非习惯法的汇编 D. 未能起到限制贵族司法权的作用
11. 元封五年,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各设刺史一人,以诏书规定的“六条问罪”为工作范围,又于近畿七郡置司隶校尉,职权与各州部刺史相等。武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增设州级行政机构,完善国家机构 B. 便于遴选优秀儒生从政
C. 强干弱枝,弹压豪强,纠举地方官 D. 加强对北边军事威胁的防范
12. 下述材料不能体现出的是( )
《英国文官制度及其改革》中《诺思科特—屈维廉报告》规定
(1)文官的遴选实行公开考试制度。
(2)文官不能有政治偏向,不能有党派色彩。
(3)文官的晋升依据工作实绩,而非资历,高级文官从文官内部提拔产生,停止从外部任命的做法。
(4)文官的工作和服务实行统一的标准和做法。
(5)文官按工作性质分为智能类和体力类(即白领和蓝领)。
A. 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B. 革除党派色彩
C. 官员分类,科学管理 D. 实现政治与管理的结合
13. 从中央组织部出台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提醒、函询和诫勉实施细则印发到2019年3月18日,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共开展提醒、函询和诫勉139.6万人次,其中提醒110.8万人次,函询16.9万人次,诫勉11.9万人次。这体现了党的
A. 严惩腐败原则 B. 甄别审查机制
C. 党管干部原则 D. 干部任用改革
14. 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办法。这说明( )
A. 改革开放进入全面深化新时期 B. 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C. 公务员考录进入法制化轨道 D.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15. 1866年,奕 接受了赫德的建议,上奏说:“自各国换约以来,洋人往来中国,于各省一切情形日臻熟悉,而外国情形,中国未能周知,于办理交涉事件,终虞隔膜。臣等久拟奏请派员前往各国,探其利弊,以期稍识端倪,借资筹计。”这说明清政府( )
A. 外交开始走向近代化 B. 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
C. 顽固势力异常强大 D. 尝试派遣驻外使节
16. 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武帝下诏:“今遣博士大六人分循行天下……谕三老孝悌以为民师,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朕嘉贤者,乐知其人。广宣厥道,士有特招,使者之任也……郡国有所以为便者,上丞相、御史以闻。”这种情况表明( )
A. 察举制成为正式选官制度 B. 征召制是西汉重要的选官渠道
C. 刺史巡行郡国的制度正式建立 D. 武帝的执政趋向转变为“守文”
二、非选择题
17.
史料一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
史料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各国要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思想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是当代中国外交重大创新成果,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已多次被联合国文件引用,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摘自顾保国《新时代新发展理念要览》
[探究]
(1)根据史料一,指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及主要目的。
(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外交理念变化的表现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
18. 官员的选拔体现一个国家的治理水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地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的作用。结合所学,从选官的标准和方式两个角度说明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材料二 1906年,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创刊纪念会上,首次公开提出“五权分立”的思想……所谓“五权分立”是指在统一的“治权”之下实行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弹劾五权分治。他在不同场合曾对弹劾权和考试权进行过论述。 1916年7月20日,孙中山先生在发表演说时指出:“立法、司法、行政固可弗论,其他二权,各国之所无者,我国昔已有之。其一为御史弹劾,即皇帝亦莫能干涉之者;其二为考试,即尽人之所崇拜者也。此弹劾权及考试权实我国之优点,吾人采取外国良法,对于本国优点亦殊不可抛弃。
——《孙中山全集》(第三卷)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孙中山关于选拔官员主张,并概述其积极影响。
材料三 19世纪中叶,不列颠傲然成为“世界工厂”。工业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从当时最有影响的功利主义观点出发,要求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两党制度形成后,某党一旦掌权,极力安排本党骨干分子,占据要害职位,编织关系网络,而另一政党上台后如法炮制。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持政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成为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备加关注的问题。恰巧,19世纪前期印度殖民政府和牛津、剑桥两所大学先后进行改革,如实行公开竞争考试选拔人才、奖优汰劣等,为全面实行文官制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一场多国战争成了文官制改革的催化剂。
——摘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指出西方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共同特点。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律规定,皇亲国戚、皇帝故旧、高级官僚贵族等八类人犯罪时,处罚“轻重不在刑书”。唐律还规定“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答三十。”“诸犯死罪非十恶,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且近亲中又无成年男丁者,须奏报裁决。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对妇女犯罪有些可依律酌情而处。
——据《唐律疏议》
材料二 清入关初,曾依照《明律》并参酌关外旧制,制定法律;至乾隆时期,修成了集历代封建法律之大成的《大清律例》。乾隆在《大清律例》序文中说,法律“非徒示之禁令,使知所畏惧”,更在于“弼成教化,以治其好生之德”。清代还制定了《蒙古律例》《回疆则例》等,使司法管辖深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维护了法律政令的统一。
——据《大清律例》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在法律制定方面出现变化及其历史意义。
20.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中国古代中枢行政机构的演变示意图
根据两则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标题,写一篇小论文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史论结合,思维清晰,格式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