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练习(含解析)--2023-2024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练习
一、单选题
1.北魏兰陵长公主遭驸马刘辉殴打致流产,朝廷就如何判处刘辉展开激烈辩论:一方以尚书省官员为代表,坚持以父系家族伦理为标准,以杀子罪判处四至五年徒刑;另一方则是代表灵太后意志的门下省官员,主张以谋反大逆罪判处死刑。最终皇帝下诏支持门下省意见。这一判决表明( )
A.男尊女卑传统被打破 B.法律儒家化过程曲折
C.皇权受门阀士族威胁 D.门下省司法职能增强
2.公元前104年,王温舒任河内太守(治所在今河南武陟县)时,将郡中不法豪族千余家判为死刑。然后他使用事先准备好的五十匹马接力传送,两天就取回了朝廷执行死刑的批文,案件得以迅速执行,郡中居民无不对此感到惊奇。这一事件主要说明( )
A.地方豪族是国家治理的主要威胁 B.信息传递是监察效率的影响因素
C.地方自主能力影响中央决策效能 D.司法审判公正增进民众心理认同
3.阅读如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国家 立法情况
日本 《大宝律令》,分12篇,其篇目、次序与《唐律》一模一样,是日本古代划时代法典
朝鲜 《高丽史·刑法志》记载“高丽一代之制,大抵皆仿乎唐,至于刑法,亦采唐律,参酌时宜而用之”
越南 越南古代的《刑书》、《国朝刑律》等都是源于《唐律》
A.日本、朝鲜和越南皆照搬中国《唐律》
B.唐朝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法律的编纂和修订
C.《唐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D.《唐律》体系完备,在东亚国家广为传播
4.乡饮酒礼是我国古代一种融合礼、乐、诗教于一体的礼仪制度。明代对乡饮酒礼的规定甚为严格:规定了主持乡饮酒礼的人,在乡闾里社为有贤能的长者;宾客分明等级,以贤德和年龄为标准,犯法之人需被单独列出。由此可知明代乡饮酒礼( )
A.以重塑社会秩序为宗旨 B.创新了周礼的基本内容
C.利于推行基层道德教化 D.是基层治理的一种形式
5.北魏律规定:“子孙告父母、祖父母者,死。”唐律规定:“诸告期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虽得实,徒二年。”这些律文( )
A.均以道家思想为依据 B.体现了依法治国理念
C.凸显了礼法合一色彩 D.保证了司法公平公正
6.“善书”是中国古代劝民为善的一类著作。如表是宋至清代公开印行的“善书”数量变化情况。这说明( )
时间 宋 元 明 清
数量 8部 2部 20部 35部
A.社会新价值观逐步形成 B.儒家伦理日益得到强化
C.基层治理模式走向创新 D.民众法律意识空前增强
7.宋代一改唐代《开元礼》以君主、宗室、官僚为对象制定礼仪制度的特点,其修订的宋《政和五礼新仪》多涉及庶人礼仪。宋仁宗时期,陈襄知仙居县,撰制《劝谕文》,劝诫乡民: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是宋代地方官颁布“谕俗文”的开端。这表明宋代统治者( )
A.创新了社会治理体制 B.忽视了法律建设
C.改变了传统道德标准 D.重视社会教化
8.按照宋朝律法,复仇之人应该是“谋故斗杀”,但父母之仇是不能化解的,为父母复仇是尽孝道的一种行为。根据《宋刑统》的规定,若有为父母复仇之事,则由地方法院来决定,对于为父母复仇的人,可以从轻发落。由此可见,宋代刑律( )
A.遵循重罪轻罚原则 B.深受儒家伦理影响
C.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D.开启礼法结合先例
9.战国时期、儒家对于“礼”的认识不断丰富,儒家分支之一的稷下儒家认为“礼”是在既定的社会秩序基础上建立的一套等级制度以及适应于这套等级制度的伦理规范;国家为了维护既定的“礼”,有时必须运用暴力手段强制人们去遵守。这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儒家( )
A.受到法治观念影响 B.成为诸侯争霸的武器
C.完善封建礼乐制度 D.实现了与法家的合流
10.下面是岳麓秦简中部分法律条文。这表明秦朝( )
自今以来,有殴詈(骂)其父母者,辄捕以律论,典智(知)弗告,碧(迁)。乡部啬夫智(知)弗捕论,赀(罚款)二甲而废
黔首或事父母孝,事兄姊忠敬,亲弟(悌)兹(慈)爱,居邑里长老(率)黔首为善,有如此者,牒书(书于简牒)
A.努力创新基层的教化 B.践行外儒内法的治国策略
C.对社会控制逐步增强 D.注重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11.《云梦秦简·语书》中记载:秦朝对私斗、拾遗、私徙、游食、非时砍伐林木,还有投匿名信、巫蛊、户籍报不实,向大街抛秽物、灰烬等各种不良行为,均视为犯罪,并加以严惩。材料可用来说明秦朝法律( )
A.重视犯罪的具体情节 B.形成完备的执法体系
C.具有轻罪重罚的特征 D.维护了社会稳定局面
12.司马迁评价秦代“法令由一统,事皆决于法”,地方必须坚决执行中央下达的政令,即“法令行政”。现代学者通过分析新出土秦简的内容,对秦代县令法令行政和自主决断行政的情况做了如下分类和统计。据此可知当时( )
序号 行政运作内容 竹简总数 法令行政及所占比率 自主行政及所占比率
1 县令处理政务直接下达政令 26 5 19.2% 21 8..8%
2 县令执行上级下达的政令 12 12 100% 0 0
3 县令审判跨境运作的政务申请 10 10 100% 0 0
A.法令行政未能彻底实施 B.地方拥有一定的行政自主权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 D.法令严苛导致地方难以推行
13.公元前2世纪初,西汉皇帝对大臣说:“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今犯法己论,而使毋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及为收架,联甚不取。其议之。”……有司皆曰:“陛下加大惠,德甚盛,非臣等所及也。请奉诏书,除收祭诸相坐律令。”这反映了当时( )
A.皇帝维护百姓的利益 B.法律改进受儒学影响
C.民本思想的贯彻落实 D.礼法并用的施政方针
14.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铸刑鼎”,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这是我国最早的成文法。不久后晋国赵鞅也“铸刑鼎”。而在此以前法律不公开,人们不知道他们触犯哪条法律,也不能预测刑罚的轻重。这现象反映出( )
A.成文法得到普及 B.各诸侯国都以法治国
C.社会结构的变化 D.宗法制度的日渐消亡
15.与殷人不同的是,周人已不再狂热与盲目地崇天敬神,他们逐步将关注的重点由天上转向人间,把“德”作为评判礼制施行的重要标准。由此可知,这一转变( )
A.反映周人宗教意识的淡化 B.受到儒家仁德观念的影响
C.凸显世俗政权的人文关怀 D.为代商而立提供理论基础
16.汉景帝时期,因父亲被继母所杀害,百姓防年杀死了继母。廷尉根据汉律规定判处防年大逆之罪,并上奏景帝。年仅12岁的太子刘彻认为:所谓继母如母,毕竟不同于亲生父母,如今继母亲手杀死防年之父,下手之时,母恩已经断绝,所以防年杀死继母之罪与普通杀人罪同,不应判处大逆之罪,景帝纳其议。这体现出汉代( )
A.依法治国 B.以礼人法 C.外儒内法 D.轻罪重罚
二、材料分析题
17.法律与教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国家进行社会治理的两个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礼记·曲礼》
材料二 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
——《有度》
材料三 《大明律》的许多条文直接来自《唐律》……由于明代社会各阶层的分化和各种新兴社会力量的兴起以及大量社会矛盾的出现,使得新兴的《大明律》必须以“法”的本来面目出现,以规范各种社会势力激烈斗争的政治局面……清末薛允升曾在《唐明律合编》中对两部法典进行了研究后说: “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较《明律》为重,贼盗及有关帑(tǎng,指收藏钱财的府库或钱财)项钱粮等事,《明律》又较《唐律》为重。”
——摘编自徐晓庄《<大明律>之特点琐谈》
材料四 宋代乡约之法: “众推有齿德者一人为都约正,有学行者二人副之。……置三籍,凡愿入约者,书于一籍;过失可规者,书于一籍;德业可劝者,书于一籍。……
清朝前期的乡约可分为村乡约、族约和乡乡约三种形式。村乡约一般大村一村为一约,小村数村为一约;族约一族为一约;乡乡约设于农村各乡,一乡为一约,它们都隶属于州县,对州县负责。乡约辖区的户籍人员必须入约,即使大逆不道之人也不被开除约籍。村乡约和乡乡约分别设约正一名,有的还设约副若干名。约正、约副负责推说义理、宣讲圣谕(康熙“圣谕”及《大清律例》)、举善纠恶,平时负责调节纠纷,投呈佐证,稽查奸究盗逃和应付州县之事。他们由州县官从本乡本里选人担任。
——摘选自段自成《清代前期的乡约》
(1)概括材料一、二的观点不同之处。这两个观点分属哪两个思想派别。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律》和《明律》侧重点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原因。
(3)依据材料四,概括宋代与清代乡约的不同之处;并依据所学,阐述乡约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18.某学习小组在研究中国法制史时,搜集到了部分资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5年在湖北发掘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成书于战国晚期至秦统一初期,其内容详尽丰富,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以下为《徭律》和《效律》的部分内容:《徭律》规定:御中发征(征发徭役),失期三日到五日,谇(责骂);六日到旬,赀一盾(罚一个盾牌的钱);过旬,费一甲(罚一套铠甲的钱)……水雨,除兴(免除处罚)”。《效律》规定:仓(粮仓)漏朽禾粟,及积禾粟而败(腐烂)之,其不可食者不盈百石以下,谇官啬夫(责骂粮仓管理人员);百石以上到千石,费官啬夫一甲……禾粟虽败而尚可食殴(也),程之,以其耗石数论负之。”
——整编自《秦律十八种》等
材料二 西汉张释之说:“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唐太宗李世民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又说:“法者,人君所受于天,不可以私而失信。”在他治国期间,值得大书一笔的就是“志存公道,人有所犯,——于法”。在历史上,汉文帝、隋文帝、金世宗都曾依法惩戒自己的亲属,以维护法律的公道。明末清初,顾炎武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强调说:“法者,公天下而为之者也。”
——张晋藩《法尚公平:中国古代的法治追求》
(1)根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秦朝法治的特点,并简析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法治思想,并简析其意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发生于1873年的浙江省余杭县。小白菜的丈夫患病后不治身死,婆婆怀疑小白菜与杨乃武合谋毒害其子,于是请人写诉状递进余杭县衙。余杭知县刘锡彤徇私报复,便诬指杨乃武“夺妇谋夫”,酷刑逼供、屈打成招,小白菜以“谋杀亲夫”之罪名被拟凌迟处死。杨乃武被污蔑为“通奸杀人”,获罪斩首示众,并报杭州知府定罪。知府以此定罪报浙江按察使署,浙江巡抚草率从事,维持原判上报刑部。《申报》是英国商人于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办的中文报纸。该案发生5个月后,《申报》在1874年1月16日刊登《记余杭某生因奸谋命事细情》。此后连续3年,《申报》都跟踪报道(直到1877年4月11日)该案件,其舆论监督最终促使清朝当局为“杨乃武与小白菜”平反昭雪,制造冤案的各级官员均受到惩处。
——摘编自张艳红、谢丹《近代媒体舆论推促司法公正个案分析——以〈申报〉“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报道为例》
根据“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经过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晚清中国社会的变与不变。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朱熹认为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其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鉴于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薄弱,因此他提出小学教育的内容是“学其事”,主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先入为主,及早施教;要力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以《须知》、《学规》的形式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朱熹认为15岁以后大学教育,其任务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再“加光饰”,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朱熹认为,与重在“教事”的小学教育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对于大学教育方法,朱熹一是重视自学,二是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概括朱熹教育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朱熹的教育思想。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本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公主遭驸马殴打流产,朝廷两方持不同意见,一方坚持以父系家族伦理为标准,以杀子罪判处四至五年徒刑,一方坚持以谋反大逆罪判处死刑,最终皇帝选择判处死刑,说明法律这一时期并没有完全遵从儒家伦理道德,法律儒家化过程曲折,B项正确;男尊女卑传统被打破,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最终的结果依然是皇帝决定,并没有体现皇权受门阀士族威胁,排除C项;皇帝支持门下省意见,只能说明皇帝个人倾向是判处死刑,不能由此说明门下省司法职能增强,排除D项。故选B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104年(中国)。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央拥有对地方豪族判处死刑的决策权,王温舒作为地方太守,事先准备马匹接力传送,使得案件得以迅速执行,说明中央决策的效能受地方自主能力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地方豪族的威胁,排除A项;材料中信息传递影响的是司法审判效率,不是监察效率,排除B项;结合材料可知,民众“惊奇”的是司法审判的效率超出预期,与司法审判是否公正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表格信息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中国法律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体现了《唐律》体系完备,在东亚国家广为传播,D项正确;“次序与《唐律》一模一样”“大抵”“源于”不等于照搬,排除A项;材料主要说的是中外交流,唐朝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法律的编纂和修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出现在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排除C项。故选D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对乡饮酒礼的主持者,宾客等级作了严格的规定,品行不端之人在乡饮酒礼上会被单独列出,充分发挥乡饮酒礼的道德教化作用,C项正确;重塑社会秩序没有体现,排除A项;创新礼制形式没有涉及,排除B项;乡饮酒礼是民间自发组织的一种形式,不属于政府基层治理活动,D项偷换概念,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推断题,时空是北魏至唐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子孙告父母、祖父母者,死。”“诸告期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虽得实,徒二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法律条文渗透着儒家的“亲亲”“尊尊”思想,律法将刑罚制度与儒家经典紧密结合,即“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礼与法、伦理与法律的合一,C项正确;这些律文以儒家思想为依据,与道家无关,排除A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出依法治国的相关历史结论,排除B项;“保证了司法公平公正”表述不准确,且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至清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封建时代的“善”主要以儒家伦理为核心,宋至明清时期“善书”印行数量的大幅增长,说明儒家伦理日益得到强化,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日益强化,而不是社会新价值观逐步形成,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基层教化的加强,而不是治理模式的创新,排除C项;“善书”并非法律,不能说明民众法律意识的增强,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宋朝时期。根据材料“其修订的宋《政和五礼新仪》多涉及庶人礼仪”“劝诫乡民: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及所学可知,宋代门第观念日渐淡薄,礼仪的制定对象多涉及社会下层;宋代理学兴起并取得统治地位,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重视教化,教化不断向基层渗透,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社会治理体制有所创新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统治者重视乡约并不意味着忽视了法律建设,排除B项;宋代的乡约仍以传统道德为标准,表述有误,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根据《宋刑统》的规定,若有为父母复仇之事,则由地方法院来决定,对于为父母复仇的人,可以从轻发落。”,可以看出对孝的犯罪从轻发落的规定是受到了儒家思想影响,B项正确。宋朝的法律重罪轻罚原则不适合所有的犯罪,排除A项;法律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的,排除C项;开启礼法结合先例是在秦汉以后开始的,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由于儒家对“礼”的认识不断丰富,稷下儒家认为有时必须运用暴力手段强制人们去遵守国家既定的“礼”,体现了儒家受到法治观念的影响,A项正确;战国时期儒家并未受到诸侯的重用,因此没有成为诸侯争霸的武器,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儒家被法家的影响,而非完善礼乐制度,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影响,而非合流,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秦朝时期。根据材料“自今以来,有殴詈(骂)其父母者,辄捕以律论,典智(知)弗告,碧(迁)。”可知,秦朝强调法律对传统伦理道德秩序的维护;据材料“黔首或事父母孝,事兄姊忠敬,亲弟(悌)兹(慈)爱,居邑里长老(率)黔首为善,有如此者,牒书(书于简牒)”可知,秦律对基层中的孝、敬、爱、善等作了明确规定。由此可见,秦朝律法对于违背伦理之事主张及时惩戒,并对隐瞒的相关官员予以重罚;对于恪守伦理之人则要求当地官员及时记录上报,秦律中的这些规定反映出秦政府注重维护社会基层秩序的稳定,D项正确;秦律中的这些规定并不属于基层教化的创新内容,先秦时期此种方式及内容就已存在,排除A项;外儒内法是一种中国从汉代到清代长时间内国家政权实行的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内在指导思想。即表面上推崇儒家思想,但是实际操作上也依赖法家的思想,往往是儒法结合、儒法互济。秦始皇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其治国思想是以法治国,排除B项;仅凭材料中的法律条文无法得出秦朝对社会控制在不断增强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时期的中国。材料信息显示,秦朝把民众的一些不良行为视为犯罪并加以严惩,这说明秦朝法律具有轻罪重罚的特征,C项正确;材料信息显示了秦朝法律对民众不良行为的处罚,但没有体现对犯罪具体情节的重视,排除A项;秦朝的法律体系并不完备,排除B项;秦朝严刑峻法并未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秦朝时期。根据材料“法令由一统,事皆决于法”“对秦代县令法令行政和自主决断行政的情况做了如下分类和统计。”及所学可知,县令处理政务时直接下达政令的比率高达80.8%,这说明县令有一定的行政自主权,B项正确;司马迁认为秦代地方坚决执行中央下达的政令,现代学者的研究与其是否存在冲突?县令处理地方事务时自主行政的比率虽然高达80.8%,但存在缺乏中央政令,地方不得不自行决断的可能,所以现代学者的研究并不能否定司马迁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法令严苛的信息,无法得出地方难以推行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材料“而使毋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及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儒学的伦理道德对法律产生了重要影响,体现了律令的儒家化,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皇帝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并非百姓的利益,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皇帝对法律的更改,没有体现其是否落实,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对法律的影响,没有体现礼法并用的施政方针,排除D项。故选B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可知,“铸刑书”是将传统依附于礼的法用成文法的形式肯定下来,这样有利于限制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有利于保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C项正确;材料只提及郑国和晋国,不能说明成文法得到了普及,排除A项;仅根据郑、晋两国对外公布法律的行为不能说各诸侯国都以法治国,排除B项;材料中的现象与法律有关,不能说明宗法制度日渐消亡,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周人将关注重点由天上转向人间,以“德”指导礼制,规范社会秩序,凸显了世俗政权的人文关怀,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周代统治者更重视人,而非宗教意识的淡化,排除A项;据所学,西周时期,儒家思想尚未出现,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商周价值观,并未强调周取代商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排除D项。故选C项。
1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汉朝时期,防年杀死继母,是因为继母杀死其父亲,在案件中,刘彻认为防年与继母的恩情已断,不应判处大逆之罪,体现了以礼入法,律令儒家化的趋势,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以礼入法,而非依法治国,排除A项;外儒内法表面上推崇儒家思想,但是实际操作上也依赖法家的思想,往往是儒法结合、儒法互济,与材料中描述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描述的是以礼入法,律令儒家化的趋势,而非轻罪重罚,排除D项。故选B项。
17.(1)不同之处是:材料一主张德治,用道德礼义教化民众;材料二强调法治,主张君主要赏罚分明。
派别:材料一观点属于儒家学派;材料二观点属于法家学派。
(2)《唐律》侧重礼乐教化,《明律》侧重刑民钱粮。
侧重点不同的原因在于:社会商品经济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传统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各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斗争激烈。
(3)不同之处:宋代乡约形式单一,清代乡约形式多样;宋代乡约自治性强,清代乡约自治性削弱;清代乡约强制性增强;宋代乡约是乡村自治组织,清代乡约具有乡村自治和基层行政组织双重性;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
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详解】(1)本题第一小问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一“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可以看出,主要强调“道德礼义”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材料二“ 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强调“刑、法与赏罚”,因此不同之处是:材料一主张德治,用道德礼义教化民众;材料二强调法治,主张君主要赏罚分明。
本题第二小问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材料一重视“道德礼义”符合儒教学派思想主张,材料二强调法治刑罚,符合法家学派思想主张。
(2)本题第一小问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代与明代(中国)。依据材料三“ 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较《明律》为重,贼盗及有关帑(tǎng,指收藏钱财的府库或钱财)项钱粮等事,《明律》又较《唐律》为重。”可以得出《唐律》侧重礼乐教化,《明律》侧重刑民钱粮。
本题第二小问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代与明代(中国)。根据材料三“明代社会各阶层的分化和各种新兴社会力量的兴起以及大量社会矛盾的出现”可以得出原因有市民阶层壮大;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冲击;社会矛盾尖锐。根据材料三“以规范各种社会势力激烈斗争的政治局面”可以得出政治斗争激烈。据所学明朝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法律的变革。
(3)本题第一小问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与清代(中国)。根据材料四“清朝前期的乡约可分为村乡约、族约和乡乡约三种形式。”得出不同之处在于宋代乡约形式单一,清代乡约形式多样;根据材料四“众推有齿德者一人为都约正,有学行者二人副之。” “乡乡约设于农村各乡,一乡为一约,它们都隶属于州县,对州县负责。”得出不同之处在于宋代乡约自治性强,清代乡约自治性削弱;根据材料四“置三籍,凡愿入约者,书于一籍”“乡约辖区的户籍人员必须入约,即使大逆不道之人也不被开除约籍。”可以得出不同之处在于清代乡约强制性增强;根据材料四“约正、约副负责推说义理、宣讲圣谕(康熙“圣谕”及《大清律例》)、举善纠恶,平时负责调节纠纷,投呈佐证,稽查奸究盗逃和应付州县之事。他们由州县官从本乡本里选人担任。”得出不同之处在于宋代乡约是乡村自治组织,清代乡约具有乡村自治和基层行政组织双重性;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
本题第二小问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与清代(中国)。据所学,从对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总结作用。可以得出乡约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18.(1)特点:以法为本;法律规定细致、具体;法律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或: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具有可操作性)具有实用性。
社会背景:商鞅变法的影响:国家统一与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小农经济的产生及发展;受“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治国思想的影响。
(2)法治思想:法律是所有人都要遵循的(追求法律的公平性)违法者都被追究责任(强调法对所有人的约束作用)。
意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维护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维护地主阶级的总体利益:有利于稳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障民众的生活。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晚期到秦统一初期(中国)。
据材料一“《徭律》规定”“《效律》规定”,可得出以法为本;据材料对征发徭役失期的惩罚规定及对粮仓管理人员的规定,可得出法律规定细致、具体;根据“耗石数”决定应承担的责任,可得出法律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或: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具有可操作性)具有实用性。
背景: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政治上,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重视法家思想治国,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小农经济产生并发展;思想上,受“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治国思想的影响。
(2)本题是影响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
据材料二“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法者,公天下而为之者也”,可得出法律是所有人都要遵循的(追求法律的公平性);据材料“汉文帝、隋文帝、金世宗都曾依法惩戒自己的亲属,以维护法律的公道”,可得出违法者都被追究责任(强调法对所有人的约束作用)。
影响:据所学知识,古代中国传统的法治思想,体现追求法律的公平性,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客观上有利于维护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从阶级利益的角度来讲,有利于维护地主阶级的总体利益: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有利于稳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障民众的生活。
19.不变:传统司法审判程序不变(行政权与司法权依旧合一);司法人治色彩浓厚;部分判案官员道德水平低下,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刑讯逼供;判案官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法制观念);审案技术水平有限;缺乏舆论监督等等。(任答三点即可)
变:外国人在华创办近代报刊,近代媒介出现在近代中国;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日益近代化;近代报刊舆论监督作用日益凸显(重视媒体的监督作用);专制权力受到近代媒介挑战;社会走向公平公正;中国司法走向近代化;民众的人权意识提高等等。(任答三点即可)
【详解】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中国。分析材料内容,材料描述了“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以及近代媒体舆论推促司法公正的分析,结合晚清的史实,根据“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经过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晚清中国社会的变与不变。
不变:根据材料“请人写诉状递进余杭县衙。余杭知县刘锡彤徇私报复”可得出传统司法审判程序不变,司法人治色彩浓厚;根据材料“酷刑逼供、屈打成招”、“知府以此定罪报浙江按察使署,浙江巡抚草率从事,维持原判上报刑部”可得出部分判案官员道德水平低下,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刑讯逼供;判案官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法制观念),审案技术水平有限,缺乏舆论监督;
变:根据材料“《申报》是英国商人于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办的中文报纸”可得出外国人在华创办近代报刊,近代媒介出现在近代中国;根据材料“《申报》都跟踪报道该案件,其舆论监督最终促使清朝当局为‘杨乃武与小白菜’平反昭雪”可得出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日益近代化:近代报刊舆论监督作用日益凸显(重视媒体的监督作用);根据材料“制造冤案的各级官员均受到惩处”可得出制权力受到近代媒介挑战;社会走向公平公正;结合西方法律传入可得出中国司法走向近代化,民众的人权意识提高等等。
20.(1)按照年龄将人的教育分为“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重视伦理道德规范;为国家培养需要的人才;教育方法多样化,践行“格物致知”理论。
(2)朱熹因教育对象年龄不同而将教育阶段划分为“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反映了他遵循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朱熹重视学生的伦理道德规范,以《须知》、《学规》的形式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体现了儒学思想的主流地位;朱熹注重将学生培养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朱熹的教育方法多样化,既践行“格物致知”理论,也有利于学术交流和发展。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南宋(中国)。根据材料“朱熹认为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朱熹认为15岁以后大学教育”可知,按照年龄将人的教育分为“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根据材料“主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先入为主,及早施教;要力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以《须知》、《学规》的形式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可知,重视伦理道德规范;根据材料“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可知,为国家培养需要的人才;根据材料“朱熹认为,与重在‘教事’的小学教育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对于大学教育方法,朱熹一是重视自学,二是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可知,教育方法多样化,践行“格物致知”理论。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根据材料“朱熹认为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朱熹认为15岁以后大学教育”可知,朱熹因教育对象年龄不同而将教育阶段划分为“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反映了他遵循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根据材料“主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先入为主,及早施教;要力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以《须知》、《学规》的形式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可知,朱熹重视学生的伦理道德规范,以《须知》、《学规》的形式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体现了儒学思想的主流地位;根据材料“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可知,朱熹注重将学生培养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根据材料“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先入为主,及早施教;要力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对于大学教育方法,朱熹一是重视自学,二是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可知,朱熹的教育方法多样化,既践行“格物致知”理论,也有利于学术交流和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练习(含解析)--2023-2024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