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中期学科素养调研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南北方均出现了一些“超级聚落”。这些聚落内有宏伟的宫殿建筑、不同等级的墓葬以及大型工程等。由此可知,该时期( )
A.南北联系不断加强 B.手工技术突飞猛进
C.早期国家雏形显现 D.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2.西周时,各级领主的都城规模以国都为标准,呈递减趋势。天子“戎马四万匹,兵车万乘”,诸侯“戎马四千匹,兵车千乘”,卿大夫“戎马四百匹,兵车百乘”。据此可知,当时( )
A.内外服制度完善了国家管理 B.贵族等级秩序得以强化
C.分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周天子拥有绝对的权力
3.秦国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商鞅利用政权力量抑制其消极落后的内容,发扬其能够服务于新制度的内容,使新制度与文化结合起来。这表明,商鞅变法( )
A.注重对秦文化的改造与整合 B.为秦以后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C.维护了秦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D.使秦国走上穷兵黩武的道路
4.据学者史海念考证,秦直道南起云阳(今陕西淳化县西北),经鄂尔多斯高原,转趋东北,越黄河,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附近)。由此可推知,秦直道( )
A.丰富了对民众的管理手段 B.加强了北方地区的边防
C.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D.形成东北稳固的根据地
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秦统一后,原六国旧贵族仍忠于他们的王室,精英知识分子也对禁锢诸子学说的政策不满,平民百姓不堪远征和大兴土木的负担,秦王朝便分崩离析了。他意在强调( )
A.秦朝统治缺乏文化认同 B.民心是国家兴衰的根本
C.秦朝覆灭原因的多样性 D.精英知识分子的重要性
6.汉武帝派孔仅和东郭咸阳到全国各地盐铁产区,选用有管理经验的盐铁富商充任盐官或铁官,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盐铁专营机构。元狩五年规定:“敢私铸铁器卖盐,钛左趾,没人其器物。”这表明( )
A.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的地位 B.经济发展使市场需求扩大
C.民生问题受到朝廷的日益关注 D.朝廷以经济手段加强集权
7.东汉广陵王刘荆( 一公元67年),其墓中出土的玻璃残片,经检测后与流行于公元50-100年的罗马马赛克玻璃成分相同。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当时( )
A.中原是农耕经济中心 B.丝绸之路上的经济交流
C.开放开明的民族政策 D.西汉对河西地区的治理
8.东汉时期,司空第五伦提出,“贵戚可以封侯以富之,不当以职事以任之”。李固主张“设常禁”,令“中臣子弟不得为吏察孝廉”。他们的这些主张意在( )
A.限制外戚宦官的权力 B.提高官员队伍的素质
C.缓解社会的阶级矛盾 D.加强豪强地主的势力
9.孝文帝改革之后,北魏君臣自称“中国”成为普遍现象,如中书监高闾上表把南朝建立者视为“蛮夷”“非关华夏”。由此可见( )
A.华夷秩序崩溃 B.鲜卑传统消亡 C.北魏制度先进 D.民族交融加强
10.安史之乱后,南方有户184万,垦田162万顷。按相同的标准,如果此时继续推行租庸调制,可得租330万石米,而实行两税法,则可得1620万石米。故当时尽管受到一些人的反对,德宗还是坚决实行了两税法。由此可知( )
A.推行两税法是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实行两税法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南方地区是国家赋税收入主要来源
D.推行实物税收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11.王羲之用笔画线条来表现内心:《兰亭集序》的自足、《丧乱帖》的沉痛、《快雪时晴帖》的欣然,这些不同情怀下写的文字展现出不同的面貌。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
A.艺术风貌呈现地域差别 B.思想解放的时代气象
C.书法融合了宗教与玄学 D.书法重视个性与法度
12.宋辽“澶渊之盟”后,从景德元年(1004年)至宣和三年(1121年)的117年间:贺生辰宋遣使140次,辽遣使135次,共275次;贺正旦宋遣使139次,辽遣使140次,共279次;祭吊等宋遣使46次,辽遣使43次,共89次。材料表明该时期( )
A.使节往来加深宋辽间的交流 B.宋朝与辽朝交往形式的多样
C.宋辽通商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D.宋辽之间利益分歧得到解决
1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说明元代的行中书省( )
A.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B.促使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C.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D.彻底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14.下表反映了北宋时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变动的情况,据此可知( )
时间 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人数 全国农村劳动力人数 江南在全国占比
980年 890 672人 16 367 175人 5.40%
1078年 2 856 844人 42 340 082人 6.70%
1102年 3 227 693人 46 190 560人 6.90%
A.北宋政治军事统治较稳定 B.北方战乱导致劳动力南迁
C.经济重心南移已基本完成 D.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15.据《马可·波罗行纪》记载,元代杭州城内有大市场十所,每星期有三日为市集,有四五万人来此贸易。十大市场周围,建有高屋,屋之下层则为商店,替卖各种货物。这一记载表明。元代杭州( )
A.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B.市场交易活跃繁荣
C.成为南方经济中心 D.海外贸易规模扩大
16.朱熹云:“今缘文字印本多,人不着心读。汉时诸儒以经传相授者,只是暗诵,所以记得牢……以其无本,但记得耳。”朱熹所批评的现象折射出( )
A.大一统的社会局面 B.士大夫思想日益教条
C.重文轻武政策确立 D.南宋印刷业快速发展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2分)
1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封建社会中,知识本为贵族所专有,但因封建制度的渐趋破坏,贵族的后裔降为平民的日渐增加,知识也因而流入民间。加以王室衰微,政治无主,传统的文化渐已不能支配人心,因此独立的思潮开始抬头,这情形在春秋末期已甚显著。……诸夏文化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并吸收相当成分的外族文化。这些新因素,更刺激新思想的产生。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二:作为宗教,佛、道两教虽然具有使人们排遣精神苦闷、消弭死亡恐惧的作用,但是在遇到如何规范现实世界的社会秩序和处理具体社会问题时,则又不能与儒学抗衡了。儒学的尊君、礼制等级和忠孝思想有助于维护君主的权威,其德治教化学说更是君主政治的修饰和补充。……儒学重入世,强调治国安邦、建功立业,倡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这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文化精神,是佛、道两种宗教文化所不具备的。随着社会的不断稳定和统一趋势的形成,这种精神日益显得不可或缺。正因如此,儒学虽然式微,但仍能够生生不息,并在十六国北朝时学术地位不断上升。
——摘编自曹文柱《略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结构的更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新思想产生的原因,并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文化格局呈现的新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光武帝刘秀在尚书台设三公曹、吏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尚书,此为六部前身。到了东汉末年,曹操受封为魏王后,专设秘书令,典尚书奏事。曹丕即位后,改秘书为中书,并设置了监、令各一人,监、令之下又置中书郎若干人,于是便成立了中书省,由士人充任官职。西晋以后,历代都沿袭曹魏设置中书省,中书省最重要的职责是答复皇帝的咨询,负责起草诏敕及阅读臣下的表章。
——摘编自王天有《中国古代官制》
材料二:隋代的中书(内史)令与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仆射并列为宰相之任,地位尊贵。下置内史舍人(中书舍人)八员,专掌诏诰。到了唐代,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同为中央行政部门的总汇。此外,唐太宗设政事堂于门下省(后移至中书省),三省长官共行宰相之职,在此共同参议国政。后来,凡是参加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称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以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亦为宰相。
——摘编自刘文瑞《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形成过程。(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汉至唐代中央政府机构演变的趋势。(6分)
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科举制的兴起有其内部与外部的深层逻辑。就内部而言,它是人类人才选拔活动内在发展规律驱动的必然结果,即由“推(选)举——推(选)举并考察——规范化考试”的不断追求科学、公平与效率的历史选择……到隋朝再次一统天下时,在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来减轻农民的生产压力,另一方面又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的措施,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由此,经济基础的变化与发展,为供养大批脱离生产的官僚队伍提供了物质可能。而为进一步巩固中央集权,吸纳寒族俊才进入统治集团,彻底改变领主经济统治时代世家大族垄断仕官途径的时机已经成熟,符合地主经济发展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应时而生。因此,可以说,科举制是“在士族门阀庄园经济衰落、庶族地主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下,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而产生的”。
——摘编自李木洲《科举制兴起的深层逻辑》
材料二:为了鼓励学子参加科举考试,逐渐取消了唐代以来举士时在品行、职业、服纪等方面的限制,因此,国家取士的范围更加扩大。自隋至清,各代进士录取总数,以宋为最,达36131人,加上诸科等总数达11万多人。宋代统治者为了防范考试作弊,在考试管理上采取了许多较为严格的举措,主要有:避亲嫌、弥封、誊录、锁院等。宋初科举,沿袭了两级考试制度,但在宋太祖开宝六年以后,科举取士变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逐级升考拔录,比较严格。王安石任宰相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废除了进士科以外的其他科目。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宋代,为鼓励读书人,彰显读书的种种好处,只要科举考试及第就可以任官。宋太祖时,官位高低与考试等次还没有直接联系,但这种状况至太宗时发生了很大变化,即特别重视高第。
——摘编自周宝砚《宋代科举考试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科举制兴起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科举制的特点。(8分)
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宋代商业的发展尤为显著,出现了许多与前朝相比不同的特点。北宋的统一,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商业也取得了一席之地,社会环境决定社会意识,在统治者内部,“重农抑商”这个传统现念,有了一定的转变,在“重商”与“抑商”之间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意见,但总的趋势是越来越重视商业的地位,更多的人为商人说话,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在宋代有一个新的变化。
——摘编自邓晓影《宋代商业发展与商人地位的提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材料中的观点,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运用相关史实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礼泉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中期学科素养调研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C 2.B 3.A 4.B 5.C 6.D 7.B 8.A 9.D 10.A
11.B 12.A 13.C 14.D 15.B 16.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2分)
17.(16分)(1)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层关系出现新变化;分封制遭到破坏,学术下移;王室衰微,旧的礼乐文化已不适应时代需要;在争霸战争中,华夏文化不断融合和吸收其他文化。(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历史意义: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2)新特点:儒、佛、道三教并行;(2分)儒家思想一度式微,后期地位逐渐上升。(2分)原因:政局动荡,战乱频繁,儒家伦理遭到破坏;宗教思想有助于精神寄托,佛、道思想盛行;宗教思想不利于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儒家思想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和稳定社会秩序。(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18.(12分)(1)形成过程:东汉时期:六部萌芽,尚书台逐渐成为行政中枢;魏晋时期:秘书令改为中书,成立中书省负责起草诏敕及阅读表章;隋代中书(内史)、门下纳言与尚书仆射并列宰相;唐代中书、门下与尚书的长官均为宰相,三省六部制形成。(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2)趋势:机构设置逐步完善;职权划分日益分明;权力之间相互制约逐渐明显;皇权不断加强;相权逐渐分散。(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19.(12分)(1)原因: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专制集权的需要;封建经济发展,庶族地主地位上升。(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2)特点:减少对考生的资格限制;扩大录取人数;规范管理,确保公平;确立三级考试制度,逐级升迁;考试内容丰富,较注重实用;及第后直接任官,官阶高低与考试等次挂钩。(每点2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得8分)
20.(12分)示例:论题:宋代是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黄金时代。(2分)
阐释:两宋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此基础上,南方更是空前繁荣,工商业的发展加速了城镇化进程,城镇数量大幅增加,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城市管理打破了自汉唐以来严格的坊市制度,商业活动完全突破了时空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城市商业气息愈加浓厚,经济职能空前加强;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交子、会子等纸币的出现,引发货币制度的重大变革;宋朝政府高度重视海外贸易的发展,外贸税收甚至成为国库的重要财源,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海外贸易的兴盛也推动了东南沿海地区的持续开发,使我国经济重心持续南移,至南宋时期,江南地区已成为国家经济重心所在。(8分)
综上所述,宋朝商品经济极其繁荣,其发展规模与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2分)
(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