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11月测试历史(学考班)试题(答案)

泉州科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测试 (
班级
座号
姓名
............................................................................................................................................................................................................................................................................................................................
)
历史试卷(学考)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 下列对一战以后形势的判断不够准确的是( )
A. 华盛顿会议以前帝国主义国家在中东和欧洲的统治秩序是稳定的
B. 美国倡议建立国联并没有加入国联,国联为英、法控制
C. 《凡尔赛和约》标志着一战后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开始建立
D. 国联的“全体一致”原则不可能制止侵略、制止战争
2. 《凡尔赛条约》和随后签订的各项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列宁曾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这表明凡尔赛体系( )
A. 维持了战后的世界和平 B. 构建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
C. 内部矛盾重重势必崩溃 D. 确定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格局
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质上是( )
A. 战后建立的新国际关系格局 B.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C. 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 D. 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
4. 有俄罗斯学者把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和“10月阶段”,认为“它们不是相互矛盾的”。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两者都( )
A. 着力推翻沙皇专制 B. 推进俄国民主进程
C. 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D.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5. 1921年苏俄政府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某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这表明苏俄政府正在实施(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社会主义工业化 D. 农业集体化
6. 1933年与1928年相比,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4%,德国下降45%,法国下降25%,英国下降20%。而同时期的苏联从1929年的5%迅速跃升为18%。更令人惊奇的是,苏联境内毫无失业现象。导致苏联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促进苏联腾飞 B. 新经济政策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
C. 反法西斯战争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D. 充分发挥了战时共产主义的优越性
7. 一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得到深入发展的原因是( )
A.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B. 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
C.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D. 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
8. 右图中“?”应填( )
A. 提拉克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
B. 扎格鲁尔领导的护宪运动
C. 尼赫鲁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
D.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9. 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的转折点是(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D.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10. 体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成果的重要国际组织是 ( )
A. 北约 B. 世界贸易组织 C. 联合国 D. 亚太经合组织
11. “二战后成立的联合国吸取了国际联盟的教训,在国际联盟基础上对联合国的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使联合国具有了一定的行动能力。”“使联合国具有了一定的行动能力”是由于(  )
A. 会员国采取了“全体一致”的原则 B. 实行民族自决原则
C. 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 D. 实行集体防御原则
12. 1947年2月英国外交部就希腊、土耳其发生的危机照会美国国务院,希望美国能够承担起援助的责任以避免这两国落入非英美势力的控制之中。于是,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了重要演讲,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这指的是(  )
A.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 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13. 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非洲国家的纷纷独立说明(  )
A.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 美苏争霸进入紧张阶段
C. 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D. 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
14. 二战后西欧国家逐步组建起一个经济联合体,希望通过它来避免战争重新爆发。“它”应该是( )
A. 关贸总协定 B. 欧洲共同体 C. 马歇尔计划 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5. 下图是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他曾领导美国黑人掀起民权运动。该运动取得的成果是( )
A. 美国国会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
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等权利
C. 基本上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D. 总体上实现了社会收入平等
16. 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各国采取的对策是( )
A. 反对国家鼓励消费 B. 学习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策
C. 主张经济自由放任 D. 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17. 二战后初期,法国通过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集中巨额资金对优先发展部门给予财政支持。在第一个经济计划中,法国政府把重点放在基础产业部门,将煤炭、电力、钢铁等行业确定为优先发展对象。这表明,当时法国( )
A. 建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B.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 成为福利发达的国家 D. 借鉴苏联经济发展模式
18. 分析1987年至1994年527所美国企业数据,发现计算机化在短期内提升了生产率,并在长期产生更大的正向效应。进一步分析179所大型上市公司的商业实践与信息技术投资调查数据,发现由数据驱动决策的公司的生产率更高。材料反映(  )
A. 经济全球化正面效应显著 B. 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建立
C. 工业产值取决于信息技术 D. 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生产率
19. 关于苏联改革的评述,有观点认为:“赫鲁晓夫把苏联搞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搞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搞垮了。”苏联“垮了”的根本原因是( )
A. 戈尔巴乔夫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改革失败 B. 西方的“和平演变”
C. 片面强调重工业发展的恶果 D.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0. 以史为鉴,20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  )
A. 彻底改变原有的一切 B. 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
C. 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D. 必须改变国家的政体
21. 帕尔默指出:“在1991年,一场几乎是不流血的革命在世界共产主义的心脏发生了,毁灭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成果。”这里的“革命”指的是( )
A. 苏联解体 B. 北约东扩 C. 东欧剧变 D. 两德统一
22. 某同学在活动课上制作了一个大事年表(见表),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他所探究的主题是( )
时间 时间
1947年 印度独立
1956年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1959年 古巴革命
A. 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B. 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C. 不结盟运动兴起 D. 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23. 阿联酋迪拜是中东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被称为中东北非地区的“贸易之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促进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 建立计划经济 B. 发展石油经济 C. 实行自由主义 D. 国家干预经济
24. 有人认为,全球化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环境的破坏、不断加剧的贫富差距,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同质化。他这是在强调全球化(  )
A. 带来了高效运作的市场经济体 B. 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C. 伴随着较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D. 给全人类带来的机遇远大于挑战
25. 1973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就巴拿马从美国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问题召开会议。会上第三世界国家对巴拿马的要求一致表示支持,没有一个国家的代表为美国的立场辩护,但美国行使了否决权。后经美巴谈判,巴拿马最终于1982年4月收回运河主权。巴拿马成功收回运河主权得益于(  )
A. 美国身陷越战,国力严重衰退 B. 第三世界对美国霸权的冲击
C. 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全力支持 D. 巴拿马运河地位作用的下降
26. 习近平主席来到某著名国产手机公司英国伦敦分公司参观,听取了该公司在英发展情况汇报,肯定其理念创新和组织创新的行为。该公司到海外开办分公司顺应的时代潮流是( )
A. 经济全球化 B. 文化多元化 C. 区域集团化 D. 多极化趋势
27. 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标志着多年的中美对立关系逐步走向缓和,从而改变了世界格局。这是中美关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其中,苏联、越南、日本等国固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超越民族国家的世界性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由材料可推知( )
A. 和平与发展的主题逐渐显现 B. 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时代潮流
C. 世界多极化趋势已初现端倪 D. 联合国使美国改变对华政策
28. 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人类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如“9·11”、“巴以冲突”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材料旨在说明当今世界( )
A. 暂时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B. 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C. 恐怖主义成为人类最大敌人 D. 霸权主义造成区域性冲突不断
29.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世界各国在抗击疫情中有着共同的利益,这个共同利益应当反映在超越特殊的国家利益的共同政策之上。为此,各国政府应( )
A. 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B. 反对世界经济全球化
C. 推行单边主义政策 D.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0.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建立初期,其资金主要在美国筹措,且该银行贷款必须由贷款国政府担保,贷款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由此可知,该机构(  )
A. 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B. 标志着美国经济霸权的建立
C. 阻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D. 使贷款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摘编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 ——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冲击”“围攻”所对应的政策,分别指出这两种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举措并对此作简要评价。(8分)
(2)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2分)
32.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伴随着各种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世界形势呈现紧张与缓和、动荡与和平交替变换的局面。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6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的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合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二美国人正在丧失他们习惯于向世界发号施令的力量。……到 70年代,美国的无所阻拦的威力已经受到一些限制。
——[美]沃尔特·拉弗背《美苏冷战史话1945—14975》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
①美、欧、日△是基础;②美、俄、日△是关键;③美、欧、俄△是欧洲一翼;④美、日、中△是亚洲一翼;⑤美国位于正五边形的顶端。
——冯特君《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丘吉尔……号召英、美……联合起来对付俄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此,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70年代哪些国际力量限制了当时美国的“威力”?进入到90年代,世界格局呈现出了怎样的变化。(6分)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代亚非拉人民经历了四个多世纪的反殖反帝斗争的历程。 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就整个亚非拉地区来说,民族解放运动处于自发斗争的发展阶段。19世纪晚期,亚非拉人民的斗争开始走上自觉的民族民主运动道路。其主要标志是: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壮大,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和传播。在这一基础上,亚非拉兴起了以资产阶级政治运动为中心的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
——摘编自薛源官《试论近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十月革命开辟了 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主要表现在:十月革命唤醒了沉睡的东方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开始了;十月革命给被压迫民族和人民送来了马列主义,正如毛泽东说的,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这种过程,在亚、非、拉的许多国家也都相继出现;十月革命以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孤立无援的状态从此被打破,在共产国际的号召下,殖民地半殖民地无产阶级政党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之间的团结和联系加强了。总之,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安然剥削和压迫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开始了。
——摘编自穆英 (十月革命开辟了 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期》
(1)根据材料一, 指出近代亚非拉人民反殖反帝斗争的发展趋势。(2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十月革命后民族解放运动进入新时期的主要表现。(4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发展的意义。(4分)
三、开放性试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角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英国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50年代 德、美逐渐取代英国作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角
20世纪40、50年代~70年代 先是美苏两强对峙,继而走向多极化发展态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际政治多极化发展速度加快
——摘编自肖建杰《新科技革命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20世纪40、5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主角变化的关键性事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对上表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自拟论题,并予以说明。(要求:写明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A 13.【答案】D
14.【答案】B 15.【答案】A 16.【答案】D 17.【答案】B 18.【答案】D 19.【答案】D
20.【答案】C 21.【答案】A 22.【答案】D 23.【答案】B 24.【答案】C 25.【答案】B
26.【答案】A 27.【答案】A 28.【答案】B 29.【答案】D 30.【答案】A
31.【答案】【小题1】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举措: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评价: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固定粮食税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小题2】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政府主导(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强调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32.【答案】(1)原因: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不同。举措: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
(2)力量: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中国振兴。变化:由原来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世界五大力量相互制衡。
33.(1)趋势:自发斗争发展到自觉斗争。(2)表现:民族意识的高涨,走俄国人的路;无产阶级在革命中掌握领导权;反帝革命阵线的形成。(3) 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
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34.【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解体
(2)论题:新科技革命加快了国际政治格局的变革周期。阐述:国际政治格局的变革周期与科技革命紧密相联,从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其间经历了约110年。英国作为国际政治中心称霸全球。从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到20世纪40、50年代的第三次新科技革命,其间约70年,德、美取代英国作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角。从20世纪40、50年代的第三次新科技革命,时间大大缩短,约30年,新技术革命前后两段在时间上的短暂性导致了国际政治格局变革的快速性。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先是美苏两强对峙,继而因西欧、日本等科技实力的崛起而走向政治多极化发展的态势。90年代,苏联解体后,国际政治格局的“两极体制”全面瓦解;高新科技在全球的竞争有增无减,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速度加快。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11月测试历史(学考班)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