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四川省平乐县2023-2024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平乐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吉林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铁镰与河北兴隆的燕国铁镰范形制相似;燕国遗址出土的“V”形铁型铧与河南辉县出土的魏国铁犁铧形制相同;齐都临淄故城出土的铁犁铧断面呈“V”字形,也与燕国所出相同。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
A.精耕细作的农业体系形成 B.燕国成为先进生产力推广中心
C.铁农具的生产走向规范化 D.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
2、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3、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知,西汉刺史的设置( )
A.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D.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
4、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己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式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
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
5、唐代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僚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 )
A.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 B.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
C.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 D.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6、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异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璃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湖南南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赣江兰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泊澐墓纺织品60余件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 )
A.海上丝绸贸易兴盛 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
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 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
7、北宋为加强中央对地方州、县官僚的管理,在中央与州之间设置了“路”。路级官僚机构的办公署地或同置一处,或分殊它处,对州级长官也无直接的统领之权,州府上表奏事可越过路级直通朝廷。据此可知,宋代的“路”( )
A.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B.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不掌实权影响效率 D.增加了地方财政负担
8、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9、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赋予“公”“保”等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 )
A.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 B.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
C.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 D.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
10、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11、《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 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12、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赵过选择能工巧匠制作新田器,然后通知各郡派所属县令、地方农官和老农到京城参观、学习,使之在各地推广应用。汉成帝时,氾胜之担任“议郎”,“教田三辅(京城附近)”,他还总结当时农业生产经验,写成农书《氾胜之书》。北魏人贾思勰总结历代经验,写成《齐民要术》。唐朝时,政府大力在南方推行稻麦复种制。宋太祖任命何承矩为河北沿边屯田使,他在河北一带试种水稻并取得成功,水稻种植在北方得到推广。元代永丰(在今江西)县尹王祯在任内推广植棉,总结群众经验写成《农书》。
——摘编自王文玺《世界农业推广之研究》
材料二 从19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通过翻译外国农业著作,聘请外国农业教员,选派学农留学生,以及引进农业科学技术和实物成果等多种途径,推动了我国近代农业科学技术和推广事业的发展。清末在发展近代农业科学技术事业上,主要是兴办农务学堂和创办农事试验场。到1909年,全国共兴办高等农业学堂5所,中等农业学堂31所,学堂体制和教学内容大多仿照日本。第一所综合性的农事试验场是1902年在保定设立的直隶农事试验场,辛亥革命前各地已建农业试验机构20余处。
——摘编自朱宏斌等《和而不同:历史时期域外农业科技的引进及其本土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古代农业技术推广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我国古代和晚清时期农业技术推广的异同,并分析其不同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14、[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战后,阿以之间先后爆发了五次大规模的战争,对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产生了巨大影响。如1967年和1973年的两次中东战争险些引发美苏在中东的直接对抗。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利用石油武器教训西方大国,引发西方二战后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1982年黎巴嫩战争后,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小规模的武装冲突未曾断过,但还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暴力冲突愈演愈烈,但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却集中在伊拉克。伊拉克战后,中东局势发生巨变。美国挟伊战速决之势,谋求单极世界霸权,中东地区成为其建立世界秩序的试验场。在美国新的中东战略中,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以及对中东进行“民主改造”成为几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环节。在这一战略框架下,美国中东战略的重心正在东移。这种变化不仅给阿以冲突的基本格局带来冲击,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阿以双方,使双方进行战略调整。中东地缘政治的巨变,也使外部国际力量调整在阿以问题上的立场。
——摘编自余国庆《伊拉克战争后的中东嬗变与阿以冲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以冲突不断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伊拉克战争对中东局势的影响。
1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甲午战败后光绪帝痛感危亡在即,锐意变法,他曾对庆亲王奕劻说:“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远退让此位,不甘做亡国之君。”1895年6月,光绪帝读康有为的上书深受启发,遂于1895年至1897年间屡颁改革性质的法令,1898年6月11日,慈禧太后面告光绪帝:“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于是,光绪颁布了变法诏书。15日,慈禧太后迫使光绪帝下诏将他的老师翁同龢开缺回籍,并令授任新职的高官大员,须向慈禧太后谢恩。16日,光绪帝在一度“战栗变色”后,仍如期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事宜。9月4日,光绪帝下令将阻止变法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6人革职,后又把阻挠变法的李鸿章逐出总理衙门。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绪帝为变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戊戌变法中光绪帝的作用。
三、论述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为了扩张天主教势力,一批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到中国,他们除了传播西方基督教宗教文化外,也带来了当时西方的一些哲学、科学知识和器物文明,在这次中西文明的相遇和交流中,发生过许多冲突,主要是传统礼仪与宗教观念方面的冲突。随着天主教的发展,一些传教士干涉中国内政,破坏中国风俗,引起人民和清政府官员的不满,1723年,雍正下令禁止传教,驱逐大量的传教士。
材料二 传教士利玛窦在《利玛窦中国札记》“我们通常称呼这个国家为中国或中华,之所以叫这个名称是因为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而中国则叫位于这块平原的中央。”因此,他像中国士人展示世界地图时,不得不做出修改。“抹去了福福岛的第一条子午线,在地图的两边个留下一道边,使中国正好出现在中央。”
材料三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预告资产阶级到来。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下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一个角度,阐明观点,并予以论证。(要求:写出所选择的角度,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由“形制相似”“形制相同”“也与燕国所出相同”(标准的统一)可知,农具生产存在一定的标准,体现了铁农具的生产走向规范化,C项正确;此时精耕细作的农业体系尚未形成,排除A项;从材料看不出这些铁器或铁器制作标准是燕国推广出去的,排除B项;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排除D项。故选C项。
2、【答案】B;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可以得出,由古代把“民之父母”、“爱民如子”等作为褒扬和肯定官员的专用名词可知,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对官员的褒扬借用了家庭关系中常用的概念表达,即形象生动,又得到了普遍的理解和接纳,说明“家天下”观念的影响深远,B选项说法正确;A项中说法和史实不相符,中国古代官员是官僚政治的产物,是君主的奴仆,不是君主的血亲,并且此小题是在分析官员形象,选项A排除;本题没有提供官员考核的内容和思想,C项不符合题意,选项C排除;D项所说“官员之间”、“共同”、“政治诉求”与本题材料中所述的官员评价无关,选项D排除。所以本题答案为B。
3、【答案】B;
【解析】A选项:材料未体现出宰相的不足,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B选项:根据材料“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及所学知识可得,刺史是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官员,位卑权重,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项正确;
C选项:材料强调的中央派下去的刺史监察地方,而没有强调地方,排除C项;
D选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不是说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排除D项。
4、【答案】D;
【解析】A选项:材料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属于君主专制问题,不属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
B选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级别略低的官员”是否是知识分子,排除B项;
C选项: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君权,C项不是最主要目的,排除C项。
D选项: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并且“皇帝又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宰相数量增多,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主权力,故D项正确。
5、【答案】B;
【解析】
由材料“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可知唐朝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充分兼顾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相对落后的现实,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重视对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故选B项;征税属于社会治理的范畴,不是民族交往的表现,排除A项;材料“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强调对边远诸族的统治和国家统一,而非区域发展,排除C项;“因俗而治”侧重尊重当地的传统进行治理,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6、【答案】B;
【解析】
A选项:材料仅涉及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多分布在南方地区,无法判断这些纺织品销往或来自何地以及对外贸易情况,排除A项;
B选项:根据材料可知,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是在福建、江苏、湖南、江西、浙江,这些地点都是在南方,由此可推断出宋代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B项正确;
C选项:宋朝的衣料材质没有发生变化,排除C项;
D选项:材料体现宋代纺织品的地域分布,无法得出南北方纺织技艺的对比,排除D项。
故选B。
7、【答案】A;
【解析】
此小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材料所体现的时间是:北宋(中国)。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置了,但路对州级长官无直接统领权,表明路是宋朝政府为加强地方控制而设置的不同于传统行政区的机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A选项说法正确;路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选项B排除;路有权监管地方军政、财赋、司法、盐铁专卖等事,并非不掌握实权,选项C排除;材料未提及路设置后的财政支出,无法得出“增加了地方财政负担”的结论,选项D排除。所以本题答案为A。
8、【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可以得出,清代中期的商人资本规模动辄百万两甚至千万两,这主要和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商业规模扩大有关,C说法正确。中国古代社会商人地位一直很低,A说法错误。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并没有明显松弛的现象,B说法错误。明中叶后,白银开始在流通中占主导地位,但是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商业规模的扩大,D说法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C。
9、【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明朝君主给予内阁“票拟”职权,给予司礼监“批红”职权,这表明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D选项说法正确;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和史实不相符,选项A排除;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和史实不相符,且与材料无关,选项B排除;材料体现的是监阁共理互相制约,没有体现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选项C排除。所以本题答案为D。
10、【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伴随着每一次分裂之后的统一,专制集权制度旧加强一次,直到清代达到顶峰,C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根据题干可知,先有专制后有分裂,因此分裂并非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排除B;专制制度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其基础是小农经济,排除D。故选C项。
11、【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海国图志》为近代魏源所著。根据所学内容,可以得出,《海国图志》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情况,选项A排除;魏源在书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主要是为了学习西方的军事、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选项C排除;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的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的维新变法思想,选项D排除;根据题干信息“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说明《海国图志》对西方的介绍涉及西方政治体制,因此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开眼看世界”。
12、【答案】C;
【解析】
考查对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结合材料“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运用近代化史观,判断C选项说法正确。材料指领事馆机构的设立,未涉及大使领事制度的建立,选项B排除;A、D项材料无法体现。【考点定位】必修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
13、【答案】
(1)积极影响: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南北农业交流;推动经济重心南移;维护王朝统治秩序和社会稳定。(2)同:政府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异:古代:途径上,主要有示范展示,编写农书;内容上,注重生产经验的总结。晚清时期:途径多样化,尤其重视学堂教育和试验;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主要原因:古代:学校教育主要功能是选官;农耕文明领先世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晚清时期: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兴起;洋务运动及清末新政的进行;近代教育和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
【详解】(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积极影响: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提高农业生产力;根据材料“在南方推行稻麦复种制”可分析出促进南北农业交流;结合南方经济发展可分析出推动经济重心南移:结合所学可分析出维护王朝统治秩序和社会稳定。
(2)本题是对比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和晚清中国。同:根据材料“政府大力在南方推行稻麦复种制”、“清政府通过翻译外国农业著作”可分析出政府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异:古代:根据材料“通知各郡派所属县令、地方农官和老农到京城参观、学习”、“写成农书《氾胜之书》”可分析出途径上,主要有示范展示,编写农书;根据材料“贾思勰总结历代经验”可分析出内容上,注重生产经验的总结。晚清时期:根据材料“翻译外国农业著作,聘请外国农业教员,选派学农留学生,以及引进农业科学技术和实物成果等多种途径”可分析出途径多样化,尤其重视学堂教育和试验,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主要原因:古代:结合选官制度可分析出学校教育主要功能是选官;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农耕文明领先世界;结合重农抑商政策可分析出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晚清时期: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兴起;结合洋务运动可分析出洋务运动及清末新政的进行;结合近代教育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可分析出近代教育和民族工业的发展。
14、【答案】
(1)原因:大国的介入;宗教因素的错综复杂;石油资源的争夺;领土纷争。
(2)影响:改变了中东地区旧有的政治格局;使阿以冲突问题的地位和影响有所下降;推动阿以双方调整战略;客观上缓解了阿以双方的冲突;造成了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
【解析】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中东。原因:据材料“险些引发美苏在中东的直接对抗”“阿拉伯国家利用石油武器教训西方大国”得出大国的介入;结合所学,阿拉伯国家信仰伊斯兰教,以色列主要信仰犹太教,得出宗教因素的错综复杂;结合所学,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得出石油资源的争夺;结合所学,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了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成立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阿拉伯人不满将土地让给犹太人,得出领土纷争。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中东。影响:据材料“中东局势发生巨变”得出改变了中东地区旧有的政治格局;据材料“在美国新的中东战略中,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以及对中东进行‘民主改造’成为几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环节。在这一战略框架下,美国中东战略的重心正在东移”得出使阿以冲突问题的地位和影响有所下降,造成了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据材料“影响阿以双方,使双方进行战略调整”得出推动阿以双方调整战略;结合所学,外来干预的减少和阿以双方战略调整,客观上缓解了双方的冲突。
15、【答案】
(1)重视和采纳维新派的改革建议;颁布变法诏书;重用维新派人士;抵制顽固势力对变法的阻挠。
(2)变法的最高领导者,推动变法实施;争取慈禧太后支持并有所抗争:无力保证变法持续进行。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1)第一问,光绪帝为变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可依据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分析。材料中的“读康有为的上书深受启发,遂于1895年至1897年间屡颁改革性质的法令”表明光绪帝重视维新派的建议,并多次颁布诏书等措施。材料中的“光绪帝在一度“战栗变色”后,仍如期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事宜。9月4日,光绪帝下令将阻止变法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6人革职”等表明光绪帝对反对变法的守旧势力不退缩的变法决心。
(2)第二问,光绪在清末时虽没有实权,但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领导者,他在变法时颁布诏书,维新派依靠他进行变法,这些都说明他是变法的最高领导者,他的一些具体的措施是推动了变法的进程的。但光绪没有实权,他的一些诏令及变法的措施是无法实施的,戊戌变法的失败表明他是无力把变法进行到底的。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光绪帝
16、【答案】
观点:明清时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是一次相互的启蒙。
论述: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传教士东来,他们在传播基督教教义的同时,也将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出现了“西学东渐”的局面。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开明士大夫,积极引进西学,与传教士合译《泰西水法》等西方科技书籍,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新的生机。西学东渐还为中国人打开了观察西方的窗户,冲击了某些传统观念,对中国人认识世界以及明清之际顾炎武等人的早期民主思想具有启蒙的作用。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儒学绍到欧洲。儒学成为启蒙思想家反封建的武器,他们借儒家的理性、道德来抨击欧洲封建制度,宣传启蒙思想。如法国的百科全书派利用儒家的道德观和政治理想批判欧洲基督教的神权统治和君主专制;法国的《人权宣言》也受到孔子思想的影响;中国的科举制度还影响了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可见中学西传对西方思想解放潮流和制度创新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欧洲的近代化。总之,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共同促进了东西方文明进步和思想解放。
【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新航路开辟后的东西方世界。考查了明清时期(新航路开辟后)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首先,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一个角度,阐明观点。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可以从其背景原因、内容特点、影响评价等角度去提炼出具体明确的观点,学生可以选择擅长熟悉的角度。从材料一“他们除了传播西方基督教宗教文化外,也带来了当时西方的一些哲学、科学知识和器物文明”、材料三“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下的最强大的杠杆。”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是一次相互的启蒙。然后结合史实,从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两个方面分层论述。明末清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传教士东来,他们在传播基督教教义的同时,也将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出现了“西学东渐”的局面。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开明士大夫,积极引进西学,与传教士合译《泰西水法》等西方科技书籍,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新的生机。西学东渐还为中国人打开了观察西方的窗户,冲击了某些传统观念,对中国人认识世界以及明清之际顾炎武等人的早期民主思想具有启蒙的作用。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儒学绍到欧洲。儒学成为启蒙思想家反封建的武器,他们借儒家的理性、道德来抨击欧洲封建制度,宣传启蒙思想。如法国的百科全书派利用儒家的道德观和政治理想批判欧洲基督教的神权统治和君主专制;法国的《人权宣言》也受到孔子思想的影响;中国的科举制度还影响了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可见中学西传对西方思想解放潮流和制度创新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欧洲的近代化。最后,进行总结升华,进一步认识到: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共同促进了东西方文明进步和思想解放。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四川省平乐县2023-2024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