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外国语学校高2026届一年级上期11月月考
历史试题
时间 75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48分)
1.红山文化的牛河梁遗址祭坛,由直径不同的3个同心圆逐渐升高形成了三层台阶,良渚文化的福泉山祭坛呈阶梯形的上下三重结构。其祭坛周围都埋有大型墓葬,坛上都发现有祭祀遗存。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出现了早期文明曙光 B.形成了早期的国家形态
C.建立了森严等级秩序 D.铸就了一体化文明格局
2.春秋战国时代,各家学派针对社会现实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有一学派被后人评价为“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该派学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3.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下列措施中,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是
A.奖励军功,奖励耕织 B.废井田,开阡陌
C.限制贵族特权 D.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制
4.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东穷燕齐,南极吴楚”的驰道;公元前212年,又命蒙恬开筑直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这些举措
A.加速了国家统一进程 B.彻底解除了匈奴对边境的威胁
C.实现了秦的长治久安 D.有利于促进疆域内地区的交流
5.《九章算术》收录了246个数学问题的运算程序,主要反映的是中国先民在生产劳动、丈量土地和测量容积等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数学知识。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
A.服务于农业生产 B.注意观察与实验
C.已然领先于世界 D.系统总结先代成果
6.如表是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民族迁徙
民族 时间 关于民族迁徙情况
羯 西晋太安年间(302~303年) 并州大旱,人民饥荒,不少羯族东出山西,流入山东、河北
鲜卑 北魏圣武帝(213~218年) 大泽(今胡伦池)多沼泽,不宜游牧,故迁至水草丰美的河套、阴山一带
氐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东汉末年,诸雄争霸,曹操派人将氐人五万余徙居扶风、天水二郡
A.缓和了南北民族矛盾 B.致使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C.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D.丰富了江南人民物质生活
7.隋文帝改革府兵制,实行君主直辖化即禁卫军化——他通过兵部选任军府将领,不再由一家一姓所世袭。同时规定“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隋文帝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打击门阀士族 B.保证充足兵源 C.确保财政收入 D.强化户籍管理
8.唐高祖武德年间户口只有200多万户,即使到太宗贞观年间,户数也不满300万,还不到隋朝强盛时期的三分之一。黄河下游地区更是一片荒凉,“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此种情况导致唐初
A.开始设计租调制 B.继续实行均田制
C.改革推广两税法 D.取消一切杂税杂役
9.宁波保国寺《寺志》记载,东汉世祖时骠骑将军张意之子中书郎张齐芳隐居于灵山,后舍宅为寺,初名灵山寺。唐武宗会昌年间拆毁寺宇,勒令僧尼还俗。唐僖宗广明元年复寺,并赐名为保国寺。该寺的由来与毁建反映了
A.佛教在中国完成了本土化 B.佛教对中国儒家文化的改造
C.佛教融入中国的曲折历程 D.中国文化对外的辐射力增强
10.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王安石制定“贡举新制”,废除明经科,科举考试只保留进士科。进士科考试不再考诗赋、贴经、墨义,而以经义、论时务策为考试内容。王安石的科举改革有利于
A.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 B.选拔并培养实用人才
C.鉴别官员的道德品质 D.提升社会的文化水平
11.以下为“西汉、唐朝到北宋南北方人口(户)的比例表”。表中人户变动主要是因为( )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人口户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40760 62.9% 6624296 37.1%
A.生产关系的发展 B.国家控制的松弛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政治中心的东移
12.元朝一统后,大批散居内地的蒙古、色目人既浸润于汉文化,又热衷与汉族士大夫参加各类游宴雅集;而汉族士大夫不仅认可这些异族士子,甚至还会为异族忠烈撰写悼词。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当时
A.民族矛盾已经消融 B.儒家伦理观受到了强烈冲击
C.民族交融开始出现 D.“华夷一体”观逐渐深入人心
13.元代在地方设立行省,突破了以山川地理划分区域的传统做法,反而尽量做到“‘犬牙交错’,‘以北制南’,从根本上消除了……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其主要意图是
A.防止地方据险割据 B.整合资源发展经济
C.加强边疆地区管理 D.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14.据下表可知
亚非地区来中国朝贡的国家数量变化
时间(年) 1415 1419 1421 1423
国家数量(个) 8 17 16 16
A.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影响深远 B.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非洲各国的交往
C.明朝国际影响力一度得以扩大 D.明朝通过航海扩大了手工产品的国际市场
15.明朝建立之初,太祖将各府、州、县官召至京师,当面训诫:“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之。”这表明明太祖
A.重视吏治建设 B.关注民生需求 C.削弱藩王势力 D.提倡厉行节约
16.明朝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的28年间,郑和七下西洋,访问了当时印度洋周边30多个国家和地区。600多年来,中国与印度洋各国关系的佳话流传不衰。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
A.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推动了明朝政治革新进程 D.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材料二: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引领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
——杰里 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会形成这样的一种局面?并列举出春秋战国时期两例不同流派思想家及其主要主张。(1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两项唐宋时期“引领着全世界”的科技发明,并说说它的影响。(8分)
18.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正是宋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让许多后世的文人知识分子或多或少都有某种“梦回宋朝”的情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税收发展变化情况简表
时间 赋税总额 农业税 商业税
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 约3559万贯 2321万贯 1238万贯
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 约5698万贯 2762万贯 2936万贯
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 约7070万贯 2162万贯 4911万贯
——整理自贾大泉《宋代赋税结构初探》
材料二
在宋代,商人、佃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土地买卖、典当也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对于百姓迁移、更换职业,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松弛。与此同时,瓦肆、勾栏等场所的兴起为市民阶层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文化生活。
——摘编自郭尚武《两宋良贱制度的消亡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税收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社会生活出现的新气象(8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康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康,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据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
材料二:曹魏黄初元年,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通典》
材料三: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1)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汉至唐三种选官制度的选官标准。(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举制的影响。(8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D A C A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A C B A
1.【答案】A【解析】据材料“祭坛”、“墓葬”、“祭祀”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内容可知,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址出现了早期文明的曙光,故选A项;早期国家形态侧重的是国家机构,材料并未对国家机构展开论述,排除B项;商周时期建立起森严的等级秩序,排除C项;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初步形成,材料中提及的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一体化文明格局尚未形成,排除D项。
2.【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法家思想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加强中央集权,适应了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迎合了新兴地主阶级崛起的必然趋势,符合材料“迎合未来之新趋势”的相关表述,故选D项;儒家强调道德教化和民本思想,无法满足诸侯争霸和社会转型的客观需要,排除A项;墨家代表平民阶级的利益,而春秋战国时期地主阶级是新兴阶级的代表,排除B项;道家强调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反映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政治主张,排除C项。
3.【答案】B【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以法律的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故选B项;“奖励军功,奖励耕织”反映了商鞅变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实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与封建土地私有制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限制贵族特权体现在政治方面对贵族特权的限制,与封建土地私有制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什伍连坐制指的是按军事组织把全国吏民编制起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不准擅自迁居,相互监督,相互检举,若不揭发,十家连坐,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4.【答案】D【解析】据材料“东穷燕齐,南极吴楚”“道九原,抵云阳”可知秦始皇修建的驰道、直到连接了统治中心到周边各个统治区域,有利于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故选D项;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已经实现了国家统一,排除A项;秦始皇修筑长城只是对匈奴的被动防御,说明秦朝并未彻底解除匈奴威胁,排除B项;秦朝很快因为暴政短暂而亡,排除C项。
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生产劳动、丈量土地和测量容积”可知《九章算术》中收录的运算程序大多与现实中农业生产的相关实践活动有关,体现了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生产的特点,故选A项;古代科技属于传统科技,实验属于近代科技的特点,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九章算术》与世界其他地区科技成就的对比,无法得知其在国际上的地位,排除C项;“主要反映的是......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数学知识”可知材料认为《九章算术》中的运算程序主要来自劳动人民的日常生产活动,而不是总结先代成果,排除D项。
6.【答案】C【解析】据表格可知,鲜卑族因自然地理环境“不宜游牧”而迁徙到“河套、阴山一带”,氐族因“诸雄争霸”被曹操迁徙到“扶风、天水二郡”,羯族因天灾而“流入山东、河北”,据此可知,该时期的民族迁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故选C项;表格内容述及的是民族迁徙,并没有涉及民族矛盾,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是在南宋时期,排除B项;“山东、河北”“河套、阴山一带”“扶风、天水二郡”都不属于江南地区,排除D项。
7.【答案】A【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隋文帝改革府兵制,实行君主直辖化即禁卫军化,通过兵部选任军府将领,不再由一家一姓世袭,这主要是为了打击门阀士族,故选A项;“不再由一家一姓所世袭”“君主直辖化”体现出目的是打击门阀士族,而非保证充足兵源,排除B项;改革兵制的意图是加强军队战斗力,不是确保财政收入,排除C项;隋文帝通过让军人属州县垦田籍账,即强化户籍管理来实现对军队的控制,强化户籍管理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D项。
8.【答案】B【解析】唐初户口数不如隋朝强盛时期的户口数,且黄河下游作为经济重心所在地也是一片荒凉,这是由于隋末唐初发生的战争和社会动荡破坏了生产力,为此唐初继续推行均田制,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土地,让其耕种,这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故选B项;租调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就已经实行了的,唐初开始设计租调制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也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A项;改革推广两税法发生在唐朝中后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唐朝中后期实施的两税法规定取消一切杂税杂役,与题干时间和主旨都不符,排除D项。
9.【答案】C【解析】据材料“唐武宗会昌年间拆毁寺宇……并赐名为保国寺”可知,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完成中国化,且唐朝武宗灭佛,对佛教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其后僖宗重建体现了佛教尚有一定影响力,体现了国家政策对佛教发展有一定影响,也反映了佛教融入中国的过程较为曲折,故选C项;唐朝时佛教在中国完成了本土化,但武宗灭佛等与佛教的本土化无关,且东汉时佛教尚未完成本土化,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盛行,吸收了儒、道的思想,但材料信息与儒家文化无关,且“改造”说法错误,其只是拿儒家文化改造佛教思想,并非拿佛教思想改造儒家文化,排除B项;佛教是外来文化,体现的是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并非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排除D项。
10.【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王安石变法期间实行科举改革,进士科考试不再考诗赋、贴经、墨义,而以经义、时务策为主,结合所学王安石变法的史实可知,考察时务策是在选拔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即主要是为了选拔并培养实用人才,故选B项;进士科考试内容变化与否,不影响其本身的公平竞争原则,排除A项;科举考试考察才学,并不能鉴别官员道德品质,排除C项;材料体现王安石改革进士科考试的内容,体现出为变法选拔实用人才,与社会文化水平提高无关,排除D项。
11.【答案】C【解析】观察表格可知,自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逐渐增加,至宋代远远超过北方,这是由于经济中心的南移使得人口也相应的向南方转移,故选 C 项;生产关系发展一般指的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改变,而此题数据无法反映生产关系是否发展,只能说明人口增加,也不能说明南方人口为什么超过北方,排除 A 项;从西汉到北宋国家控制松弛说法过于笼统,不能将人口迁移因素简单归结为国家控制,也不能解释南方人口超过北方的原因,排除 B 项;材料所给的数据只能表明人口向南方迁移,无法因此判断政治中心东移,排除 D 项。
12.【答案】D【解析】据材料“蒙古、色目人既浸润于汉文化……汉族士大夫”可知,元朝重新完成了国家统一,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之间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少数民族与汉族平等看待对方,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故选D项;民族交融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民族矛盾已经消融,消融一词过于绝对,排除A项;儒家伦理观念强调个体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努力方向,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五常”观念,这与题中的主旨不符,排除B项;民族交融开始出现于先秦时期,排除C项。
13.【答案】A【解析】据材料“山川地理划分区域的传统做法”、“犬牙交错”、“以北制南”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在地方设立行省,突破了以山川地理划分区域的传统做法,而改为“犬牙交错”、“以北制南”的方式,消除了地方区域赖以自重的自然之险、经济之利、民众之心,其主要的目的是防止地方据险割据,故选A项;虽然设立行省也有整合资源、加强管理的作用,但不是行省设立的主要意图,排除B项和C项;元朝的行省设立并未明确提出促进区域平衡发展的意图,排除D项。
14.【答案】C【解析】据题干并纲要上册可知,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1405——1433年)亚非国家来华国家数量由8个增加到17个左右,可知郑和下西洋一定程度上促进明朝与亚非多国的交流,宣扬了国威,故选C项;“深远影响”不合史实,郑和下西洋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1433年后未能持续,排除A项;“非洲各国”不合逻辑,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并未达到南非、西非、北非,排除B项;“扩大了”不合逻辑,明朝奉行海禁政策,不利于国际市场的开拓,排除D项。
15.【答案】B【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建立之初(中国)。据本题材料“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下刚刚安定下来,明太祖朱元璋强调要与民休息,休养生息,关注民生需求,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明朝初期的吏治建设状况,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削弱藩王势力无关,排除C项;仅凭材料无法判断明太祖是否提倡厉行节约,排除D项。故选B项。
16.【答案】A【解析】据材料“600多年来,中国与印度洋各国关系的佳话流传不衰”可知,郑和下西洋密切了中国与印度洋各国的关系,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故选A项;材料强调郑和下西洋带来了更加频繁的中外交流,并未提及其具体的目的,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主要是与海外的交流,并未涉及明朝政府自身的政治革新,排除C项;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这一时期仍是封建制度的发展时期,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7.
(1)局面:百家争鸣。(2 分)
背景:①铁犁牛耕和小农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②分封宗法制度瓦解,礼崩乐坏;③士阶层的崛起;④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⑤由学在官府走向学在民间,私学兴起。(任4点即可,8分)
儒 家:孔子:①“仁”;②“为政以德”;主张恢复周礼;③“有教无类”。
孟子:①人性善;②提倡“仁政”。
荀子:①人性恶;②隆礼重法。
道 家:老子:①天地万物的本原是道;②朴素辩证法;③“无为而治”。
庄子:崇尚逍遥自由。
阴阳家:邹衍:五行“相生相胜”
墨 家:墨子:①提倡节俭;②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法 家:韩非子:①主张以法管理国家;②体现集权
(任答两个流派各一位思想家及其主张即可)(4 分)
(2)科技发明及影响:①印刷术: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②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远洋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③火药:应用于军事,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任写两点,科技与影响必须一一对应)(8 分)
18. (1)变化:赋税总额不断增加;商业税收不断增加;商业税收逐渐超过农业税收。(共6分)
原因:商品经济(商业)的繁荣发展。(2分)
(2)新气象: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门第观念淡化;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社会生活(娱乐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每点2分,共8分)
19.(1)标准:汉朝以德行为标准;魏晋以门第为标准;唐朝以考试成绩为标准。(6分)
(2)影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繁荣;防止了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发生(有利于公平公正)。(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