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广西三新学术联盟2023-2024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答案)

2023年广西三新学术联盟高二年级12月联考
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
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
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每道3分,共48分)
1.战国时期,法家著作中对农业耕作多有记载,《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如是耕者且深,
耨(除草)者熟耘也”。《吕氏春秋·任地》载:“其褥六寸,所以间稼…地可使肥”。这反
映了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重农抑商思想形成
C.井田制遭到破坏
D.中央集权制度出现
2.北魏时期,佛教造像基本是秀骨清像,似乎褪去了人世间的一切凡俗。唐朝时期,佛教造
像逐渐从苦修的形象中解放出来,体态丰腴健实,面带笑容,庄严中又带有人间气息。这
一变化
图1(北魏)麦积山第81窟如来坐像
图2(盛唐)敦煌第194窟菩萨像
A.说明造像艺术起步
B.反映市民文化发展
C.推动了佛教的盛行
D.源于社会环境改变
2023年广西三新学术联盟高二年级12月联考(历史)第1页共6页
3.中国自古有“为富不仁”的说法,但宋代商人逐渐成为社会救济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多的
商人“富而能仁”、“富而好仁”。苏辙在奏疏中曾言:“坊郭人户虽号兼并,然而缓急之际,
郡县所赖,饥馑之岁,将劝之分以助民,盗贼之岁,将借其力以捍敌。”这主要是由于
A.社会动荡不安
B.土地兼并严重
C.理学思想影响
D.商品经济繁荣
4.清代魏源在论及元代省区时说,“合河南河北为一,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长江
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洞庭之险失。合渐东浙西为一,钱塘之险失。”由此可知,元朝
行省划分
A.沿袭了前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原则
B.扩大了地方管辖范围
C.加强了区域经济文化的内在联系
D.降低了地方割据隐患
5.在中国古代赋税征收中,原定征收的实物称为“本色”,改征其他实物或货币称为“折色”。
下表为明朝不同时期折色物品一览,这可用来说明
年号
折色物品
洪武
金、银、钞、钱、绢、布、贝、漆、丹砂
永乐
绢、漆、苏木、翠羽、纸扇、沉、速、安息诸香
宜德
棉布、黄豆
正统一天顺
金花银、马草折银、钞、布、青红纻丝
成化
绢、布、丝、银
弘治
绢、布、丝、钞、银
嘉靖
绢、丝、银
万历一崇祯

表1
A.折色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B.明朝赋税征收来源比较丰富
C.白银货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D.商品经济导致实物交易锐减
6.右图为1898年《点石斋画报》刊登的时政画《时文鬼》。画中大批守旧的士子正在击鼓上
书官府,画中作者配文:“国家以制艺取士,历二百余年,
一旦忽改为策论,士子半生学力尽付东流,不免同深扼
腕。且不问其学习与否,骤以新法强令率尔操觚,其事
之难,固不待言。”这幅画反映了
A.守旧士子反对废除科举
B.改革措施激进遭遇阻力
C.东西文化产生激烈碰撞
D.中体西用思想得到延续
图3
7.毛泽东在总结民主革命的经验时指出:“有先生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要先生,自己读书,
自己写字,自己想问题。这也是一条真理。我们过去就是由先生抓着手学写字。从1921年
党成立到1935年,我们就是吃了先生的亏。”这一认识旨在
A.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B.肯定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C.借鉴苏俄革命的成功经验
D.重视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2023年广西三新学术联盟高二年级12月联考(历史)第2页共6页2023 年广西三新学术联盟高二年级 12 月联考
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1. 【答案】A
【解析】“如是耕者且深,耨(除草)者熟耘也”“其溽六寸,所以间稼……地可使肥”反映了精耕细作的方式,
体现出小农经济得到发展,故选 A项;材料中未体现抑商思想,故排除 B项;材料没有体现井田制遭
到破坏,故排除 C项;材料反映的农业耕作情况,与中央集权无关,故排除 D项。
2. 【答案】D
【解析】佛教造像由秀骨清像的苦修形象发展到面带笑容的人间形象,主要是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
从社会动荡到社会稳定,故选 D项;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成熟时期,故排除 A项;佛像艺
术的发展不属于市民文化,故排除 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人们需要精神慰藉,
佛教开始盛行,故排除 C项。
3. 【答案】C
【解析】宋代众多商人富而“能仁”、“好仁”主要是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故选 C项;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
并严重会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生活状况恶化等,需要救济,但不是商人“能仁”、“好仁”的原因,故
排除 A、B两项;商品经济繁荣为商人开展救济活动奠定了经济基础,但不是商人“能仁”、“好仁”
的主要原因,故排除 D项。
4. 【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合河南河北为一,黄河之险失”,可知元朝“犬牙相入”的区划方式打破各种地方的天险,
使得省区无法完全掌握一形胜之地以据险而成割据之势,降低了地方割据的隐患,故 D项正确;元代
的地方行政区划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山川形便”的原则,排除 A项;材料中未涉及地方的管辖范围,
排除 B项;“犬牙相入”的区划方式使区域内部的存在较多的天险隔阂,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区域经济、
文化的内在联系,排除 C项。
5. 【答案】C
【解析】如表中所示,明代折色物品多数都有银,且折色物品总体呈现减少的趋势,从多种实物与货币到万历-
崇祯期间只折银,可以看出明代赋税征收中,实物折银的趋势日益凸显,这反映了白银货币化的进程,
故 C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推出百姓的赋税负担加重,排除 A项;材料强调的是折色物品的变化,而
非赋税征收的来源,排除 B项;仅从材料无法判断实物交易锐减,排除 D项。
6. 【答案】B
【解析】根据“画中大批守旧的士子正在击鼓上书官府”、“一旦忽改为策论”、“骤以新法强令率尔操觚,其事之
难,固不待言”可知,1989年的戊戌变法改革措施较为激进,激起了守旧士子的反对和抵制,故 B项正
确。守旧士子反对的是科举考试中废除八股改试策论的行为,而非废除科举,且 1989年戊戌变法尚未
废除科举制,排除 A项;材料中未体现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中体西用思想,排除 C和 D项。
7.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从 1921年党成立到 1935年,我们就是吃了先生的亏"可知,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遵义会议之前,
党受到共产国际的帮助与指导,但是由于共产国际的决定不符合中国国情,因此早期的革命遭受了较多
挫折,因此毛泽东强调不要迷信先生,要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故选 A项,
排除 C项;武装斗争与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B、D两项。
8. 【答案】A
【解析】由"三家银行无限制购售外汇等一系列改革政策"可知,国民政府通过币制改革放弃了银本位制,法币由
国家银行发行,以国家信用保证,使货币与贵金属价格脱钩,并且提高统一货币在市场流通中的地位,
这推动了中国货币近代化进程,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币制改革的过程,未体现对国内市场的影响,B
项错误。从料看不出法币改革奠定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C项错误。法币改革统一了国内货币,法币发
行的控制权和国白银等贵金属掌握在国民政府手中,一定程度巩固了国民政府统治,D项错误。
9. 【答案】B
【解析】从新中国成立到 20世纪 50年代的社会主义法制初创时期,材料说明新中国法律建设取得较大成就,
故选 B项。题干中的时间点非常明确,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法律体系并未完善,因此 A选项错误;
题干中并未涉及对苏联法律的移植,因此 C选项错误;依据题干内容和整体性分析,立法保障工业发
展过于窄化这一时期的法治建设,因此 D选项错误。
10.【答案】C
【解析】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我国大力推进外贸
{#{QQABKQCAogCAABAAABhCQQH6CgKQkAECAAoGAEAAoAAAgANABAA=}#}
体制改革。1980年 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均与材料时间"1976-1978
年"不符,A、B两项错误。由"1976-197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迅速增长。1977年进出口总额比 1976
年增长 12%……其对外贸易方式有补偿贸易、生产协作、来样加工、进料和来料加工以及展卖和寄售
等"可知,这一时期中国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结合 1976-1978年处于历史转折时期可知,1978年前的
外贸发展取得的成就,为对外开放奠定了实践基础,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了 1976-1978年中国进出
口贸易的发展情况,未涉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项错误。
11.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亚历山大东征期间……”“用自己的名字将这些城市统一命名”“让希腊、马其顿人……”“修
建体育馆、运动场和剧场等建筑”等并结合所学可知,亚历山大在被征服地区建立城市并用自己的名
字命名,让希腊人、马其顿人修建带有希腊化色彩的建筑,这些举措有利于扩大希腊文化的影响,扩
展了希腊化世界,故选 B项;这些城市的建设主要传承的是古希腊的城市建设理念,排除 A项;据材
料“用自己的名字将这些城市统一命名”可知彰显了君主权力但无法体现君主权力的至高无上,只体
现了材料的部分内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 C项;据材料“修建体育馆、运动场和剧场等建筑”
可知这些措施客观上会带来丰富民众文化生活的影响,但未能全面体现材料信息,排除 D项。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基督徒俗世的权力应该无阻地行使它的职务……要顺服人的一切制度,因为这是上帝的旨
意’。”可知,马丁·路德借助上帝权威强化世俗权力,D项正确;材料主旨在于强化世俗权力,而非
基督教会的精神控制,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到人的自我意识解放,B项错误;德国政治上的大一统
更多是靠三次王朝战争促成的,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13.【答案】C
【解析】据材料乔治三世安插亲信布特控制内阁,建立起“国王之友”政府可知,当时国王仍有较大权力,英
国代议制民主有待完善,C项正确;1761年英国已建立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权力中心不符合史实,
A项错误;布特内阁是“国王之友”,国家与内阁斗争激烈说法不符合材料信息,B项错误;《权利法
案》本身规定英国国王拥有行政权,因此国王做法并没有违背《权利法案》,D项错误。
14.【答案】B
【解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
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
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排除 A项;根据材料“各国之间的力量均衡”“大国之间的相互牵
制”“以防止某一国家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并结合所学可知,维也纳体系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
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故选 B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法国、美国、
日本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建立的体系,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
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体系,排除 C项;雅尔塔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强重新划定势力范围而
形成的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排除 D项。
15.【答案】C
【解析】材料未能体现英国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排除 A项。机器制造业包含广泛,材料仅仅提及英国蒸
汽绳索牵引犁,不能代表整个机器制造业迅速发展,排除 B项。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为蒸汽
绳索牵引犁提供了动力,提高了田间农具的生产效率,故选 C项。规模化生产指有组织、有秩序、按
照固定模式进行大批量的生产,与材料无关,排除 D项。
16.【答案】C
【解析】二战后世界逐渐形成对立的两极格局,为了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西方大力发展了
福利国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故选 C项。对抗社会主义阵营是目的之一,但并非
根本目的,排除 A项。资本主义的本质是资本家剥削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缓和当时社会矛盾,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只是手段,最终目的还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排除 B项与 D项。
17.【答案】
(1)史料类型:银饼为考古文物,属一手史料,可与文献所记载的”租庸调制“互相印证,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
价值。(2分)
研究价值:银饼中的“庸调银”信息,可用于研究唐代赋役征收的方式,庸调除征收布帛外,亦可折纳银饼;
银饼须署上相关人员名字、缴交须验明成色和重量,说明银饼铸造和赋役缴交有严格规范的管理。
(任答 1点得 2分)
(2)趋势:征收标准:由人丁为主转向以土地、财产为主,人头税逐渐减少直至废除;征收方式:由劳役、实物
向货币过渡;征收项目:由复杂到简单;征收时间:由不定时到定时;征收依据:赋税制度与户籍制
度逐渐分离。(每点 2分,任答 2点得 4分)
意义: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扩
大税源,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每点 2分,任答 2点得 4分)
{#{QQABKQCAogCAABAAABhCQQH6CgKQkAECAAoGAEAAoAAAgANABAA=}#}
18.【答案】
(1)措施:调整土地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减租减息);兴修水利工程;推广农业技术,培育良种;开
垦荒地,开展大规模生产运动。(每点 2分,三点 6分)
(2)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增长。(2分)
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党和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的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
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每点 2分,三点 6分)
19.【答案】
(1)特征:历时久;范围广;主要产区由非洲转向拉美;日益大众化、普及化。(每点 2分,三点 6分)
(2)看法:咖啡传播到世界各地,深刻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2分)
示例: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人口迁徙,人口迁徙促进物种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传播。新航路开辟之前,原产
于非洲的咖啡传入阿拉伯半岛,新航路开辟后,咖啡伴随着欧洲人的殖民扩张、商贸往来等逐步在世
界广泛种植、加工与消费。咖啡的传播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促进了世界各地区文明的
交流,改变了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生态环境状态。(6分)
(可以从背景+影响谈看法,也可单从背景或影响等角度谈看法,但至少需要答出三个要点。)
20.【答案】
参考示例
论题:唐代国家治理措施逐步完备。(2分)
阐述:政治制度方面,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体系完善,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
家的不同职能,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地方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 10道,后增
至 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逐渐形成道、州、县三级行政制度,对地方进行有效治理。民族关系
方面,唐朝设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等边疆管理机构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
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因地制宜与中央集权相结合,使唐政府与边疆
各族保持密切联系。基层治理方面,唐朝对户籍进行严格管理,户籍三年一造;并建立乡里制度和邻保制度
等基层组织对社会进行治理;政府还设有养病坊等专门机构对弱势群体进行救济。(三个角度 9分)
结论:唐代是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国家治理上多有建树,为后世国家治理留下宝贵经
验。(1分)
{#{QQABKQCAogCAABAAABhCQQH6CgKQkAECAAoGAEAAoAAAgANABAA=}#}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广西三新学术联盟2023-2024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