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朝鲜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
1.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 )
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 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 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2.西周时期,周王以五等爵制为原则确立对诸侯的统治秩序。如表为关于春秋时期五等爵制的相关记述。这说明春秋时期( )
《左传》 僖公四年,许君卒于齐桓公伐楚军中,葬之以侯,礼也。
《吴语》 吴王对晋人说:“孤欲守吾先君之班爵,进则不敢,退则不可。”
A.政治传统仍有约束力量 B.礼崩乐坏形势日趋严峻
C.诸侯争霸成为社会趋势 D.五等爵制推动社会转型
3.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勇力崇拜与“士”阶层道德属性相结合,形成了“勇士”“壮士”等对英雄的称谓;刘邦在《大风歌》中提出了效命忠顺的“猛士”英雄形象。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人才需求文武兼备 B.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C.英雄观念根深蒂固 D.社会政治发生变动
4.唐代通过科举者,要想步入仕途,还得通过吏部的选官考试。吏部选官有四条标准;“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证;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这反映出唐朝选官( )
A.重视官员的综合素养 B.以科举考试为主
C.确保了行政效率的提高 D.加强了中央集权
5.如表为唐中后期主要纳税物品折钱数量变化表(单位:文)。据此推知( )
贞元初年 (785年) 贞元八年 (792年) 贞元九年 (793年) 长庆四年 (824年)
米(1斗) 200 70—80 40—70 50
绢(1匹) 4000 1500—1600 800—900 800
注:数据为当年各地多数地区大致数值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货币税已获得普及 D.土地兼并日趋严重
6.郑思肖,宋末元初著名画家,南宋灭亡后改名“思肖(‘肖'为繁体‘赵’字的一部分)”。其笔下的兰花疏而不空、无根无土,意境深远。他在其代表作《墨兰图》(如图)上自题“一国之香,一国之殇”。这反映出当时
A.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浓厚 B.艺术创作受到时代影响
C.以兰花为重的文人意趣 D.世俗绘画的迅速兴起
7.明清国家礼制中的一个重要祭祀内容是四海祭祀,分设西海(陆地)、北海(陆地)、东海和南海四海坛庙,用国家吉礼中最高级的天地配祀。国家对四海祭祀意在( )
A.强化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 B.巩固国家统一的现实需要
C.增强海权意识和海防建设 D.强化礼制的基层教化作用
8.梁启超对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有过精辟的阐述:“他们对于明朝之亡,认为是学者社会的大耻辱大罪责,于是拋弃明心见性的空谈,专讲经世致用的实务。他们不是为学问而做学问,是为政治而做学问。”据此可知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学
A.推动理学主体地位确立 B.对传统秩序进行了反思
C.促进维新变法运动发展 D.改变了社会主流价值观
9.鸦片战争后,魏源认为老子的“无为”思想中也有“作者之所忧患”,体现了“革虚而致实”的理念。这反映出魏源( )
A.践行中体西用的主流价值理念 B.引领了近代社会变革的方向
C.唤醒国人革新政治的忧患意识 D.根植传统探求救亡图存之道
10.19世纪中后期,开平煤矿面值100两的股票在投产时已涨至150两左右,上海电报局100两面额的股票突破了200两大关,上海机器织布局的股票价格也溢出原价的15%左右。这表明当时( )
A.洋务运动推行的阻力已逐渐消除 B.民族资本主义迎来初步发展
C.经营形式创新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D.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日益扩大
11.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主要财源是各省的协饷。各省督抚对此态度不一,有的想方设法拖延和减少协饷,有的与中央讨价还价,还有的则尽其所能援助,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与左宗棠的私人关系。这反映出当时( )
A.国家权力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B.地方督抚力量削弱清王朝统治根基
C.社会矛盾尖锐统治危机加深 D.政府内部未达成对收复新疆的共识
12.1879年,广东端州人卫省轩创办巧明火柴厂,其雇佣的员工多是附近村民。为方便村民收种庄稼,企业规定夏秋时节可以放假,也可以外发火柴盒在家加工;又为女工方便照顾孩子,规定允许工人携带年幼的孩子一起上工。这些规定( )
A.推动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B.体现了传统文明与工业文明的融合
C.反映了技术创新推动阶级关系变动 D.保证了近代妇女社会地位逐步提高
13.据统计,梁启超所办的《时务报》在1896年销量达到7000多份,次年销量高达12000份,最高时竟然达到17000份,出现了“举国趋之,如饮狂泉”的局面,连《万国公报》的主笔林乐之都称赞其“议论明通,识解超卓”。《时务报》的畅销
A.使宣传西方思潮成为主流 B.为维新变法的开展创造了舆论氛围
C.推动了民主共和思想传播 D.使维新运动具备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14.1904年在成都成立的官办川汉铁路公司,其股本主要来源于“田亩加赋”,-般是随粮征收,值百抽三,四川的贩夫走卒,大都被迫参与,不足部分基本是靠外债弥补。迫于民间收回利权运动的压力,该公司于1907年改为商办。1908年.清政府又委派军机大臣加以督办,进而在1911年突然宣布“国有”。清末川汉铁路公司的变迁
A.折射出国内社会矛盾的复杂尖锐
B.反映了清政府对铁路建设的重视
C.印证了国人对近代化的积极探索
D.表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走向破产
15.辛亥革命发生后,各省对县官职位的称呼都未能统一,如陕西、贵州及未独立的8省仍保留“知县”旧称,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等省在独立后将县官称为“县知事”,广东、广西称“县长”,浙江则称“县民事长”。直到1912年11月,袁世凯下令县级行政长官均称县知事才逐渐统一。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
A.瓦解了原有的选官秩序 B.冲击州县官群体
C.造成中央政府权力分散 D.埋下失败的隐患
16.袁世凯死后,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在英美支持下,控制了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据有皖、浙、闽、鲁、陕各省;奉系的张作霖也以日本为靠山,占据东北三省……各军阀之间争权夺利,先后爆发直皖、直奉等军阀的混战。这反映了当时( )
A.日本在中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B.北洋各军阀在实力上处于势均力敌
C.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D.北洋政府在中国的统治已名存实亡
二、材料分析题(17题12分,18题1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70、80年代,清政府向美国和欧洲分批派遣留学生,总计200余人。留学生侧重学习军事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各门专业知识。多数人回国后凭借西学专长,得到了清政府的重视和任用……这一时期官费留学生回国以后成为著名人物的有:留美的詹天佑、唐绍仪等,留欧的严复、萨镇冰、刘步蟾等。这批人在新兴的邮电、铁路、矿业等工业和教育、外交、海军建设中做出较大贡献。
——摘编整理自《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
材料二 甲午战后,经历重创的清政府开始把眼光从“泰西各国”转向小国日本。1898年光绪皇帝发布上谕,“自以派人出洋游学为要”“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此后又令各省督抚遴选在职官员及学生送日游历游学,并颁布了有关的鼓励章程,赴日留学之风骤然兴起。除了清政府派出大量的官费留日学生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自费出国的留学生。在长达16年(1896—1911年)的留学热潮中,留日学生多达45000多人,60%的留日学生在留学科目选择法政科和师范科。留日学生中的一些先进分子,如黄兴、宋教仁、陈独秀、蔡元培、蒋志清(蒋介石)等成为中国同盟会的成员和骨干,跟随孙中山为推翻清朝腐败政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摘编自彭洁《简论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甲午战后的留学活动较之洋务运动时期留学活动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8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留学活动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4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时,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古代中国在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方面,包含着众多的矛盾和问题。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其中的主要矛盾。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4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原则?在近代法制建设中有何意义?(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两次鸦片战争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刺激,传统的自然经济在沿海沿江口岸地区逐步瓦解,六七十年代清政府开始了举办求富求强的洋务运动。在这些因素的交织作用下,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通商口岸的一些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摘编自徐国利《中国近代儒商的形成和近代儒商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材料二 据北京政府农商部统计,1914年工业企业注册的资本是六千两百多万,1920年增为一亿五千五百万元,增加125%;资本在5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1914年只占总数4%,1920年增加为14%。1914年到1920年,中国资本的纱厂由35家增至63家,纱锭由687900多锭增至1354500多锭,即增加了97%。同时期面粉厂增加了84家,面粉的出口由7万担增至396万担,并由入超转为出超。
——摘编自孙长斌《一战时期中国经济变化与民主革命新因素的成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8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认识(4分)。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下面为我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851年 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98年 戊戌变法运动
1900年 义和团运动达到高潮
1906年 清政府预备立宪
1911年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1915年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 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任选材料中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为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
1.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发现的战国中期墓葬,融合了越文化、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其形制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等,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B项正确;战国时期的墓葬不能印证“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排除A项;材料不足以证明中频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排除C项;战国中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尚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葬之以侯,礼也”“孤欲守吾先君之班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实行宗法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周王以五等爵制为原则确立对诸侯的统治秩序,显示了西周政治的血缘和等级色彩,春秋时期,五等爵制在一些国家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这说明春秋时期政治传统仍有约束力量,A项正确;材料并未呈现礼崩乐坏形势的日趋严峻,排除B项;诸侯争霸成为社会趋势并非材料主旨,排除C项;因“五等爵推动了社会转型”与本题材料主要结论“政治传统仍有约束力量”,排除D项。故选A项。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汉朝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士”形象作为勇力与道德属性的结合,形成了“勇士”“壮士”等对英雄的称谓;而刘邦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大风歌》中将“猛士”英雄形象定义为效命忠顺。从道德到忠顺的变化反映了社会政治发生变动,即封建制度的建立,D项正确;“士”形象原来即包括文武兼备的内容,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需求,排除A项;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是在汉武帝时期,与本题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强调的是“士”形象的变化,而非汉朝的“士”形象源自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4.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唐朝时期科举考试,除了正式的进行中央考试以外,如果要出任官吏,还需要通过吏部的选官考试,标准主要是有身、言、书、判,考察官吏的行政能力,说明唐朝选官重视官员的综合素养,A项正确;题干表明唐朝选官,通过考试后,还得通过吏部的选官考试,无法体现以科举考试为主,排除B项;C项表述太绝对,且材料中唐朝选官方法与行政效率的提高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题干无法体现加强中央集权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可知,从785—824年,1斗米的价格逐渐降低,从表面看是物价的降低,而表格的主题确是唐中后期主要纳税物品折钱数量,即农民用同样物资所换取的货币在减少,结合两税法部分赋税收取货币的社会现实,可以推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人民负担日益加剧,也反映出两税法施行和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农民的负担,B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松弛并非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排除A项;两税法收取部分赋税,但货币税并未获得普及,排除C项;材料未呈现地主兼并自耕农土地的内容,也无法推知土地兼并日趋严重,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根据材料“南宋灭亡后改名‘思肖’”、“其笔下的兰花疏而不空、无根无土,意境深远”、“一国之香,一国之殇”及所学知识可知,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无根的兰花,寓意南宋失去国土根基,反映了其艺术创作受到时代影响,B项正确;郑思肖的《墨兰图》体现了艺术创作受到时代影响,没有体现“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浓厚”,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为郑思肖的《墨兰图》,不代表全体文人意趣,排除C项;根据材料可知,郑思肖的代表作《墨兰图》属于文人画,不属于世俗绘画,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明清国家礼制中的一个重要祭祀内容是四海祭祀,分设西海(陆地)、北海(陆地)、东海和南海四海坛庙,用国家吉礼中最高级的天地配祀。国家通过对四海祭祀,强调“东南西北”边疆对国家的重要意义,意在巩固国家统一的现实需要,B项正确;强化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并非国家做法的根本目的,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措施体现清政府增强海防建设,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措施体现清政府强化礼制的基层教化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材料体现朝代变迁造成明清之际思想家思想变动,由倡导实学并上升到政治层次,体现对传统秩序的反思,B项正确;理学主体确立于南宋,排除A项;未体现维新变法,排除C项;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学未能达到社会效应,只是个别思想的反映,排除D项。故选B项。
9.D
【详解】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后,有识之士开始探索救亡图存的救国之路,魏源作为“开眼看世界”的先行者应该被历史铭记。魏源认为老子的“无为”思想中也有“作者之所忧患”,体现了“革虚而致实”的理念。这反映出魏源阐释传统文化观念为现实服务,D项正确;“中体西用”思想是1860年代开始的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即是在当时也不能称其为主流价值理念,魏源“践行中体西用的主流价值理念”属于历史错误,排除A项;本题强调的是魏源从传统思想中汲取智慧,并非“引领了近代社会变革的方向”,排除B项;开眼看世界主要强调“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既不属于政治领域,更不可能唤醒天朝上国的“国人革新政治的忧患意识”,排除C项。故选D项。
10.C
【详解】本根据材料“19世纪中后期,开平煤矿面值100两的股票在投产时已涨至150两左右,上海电报局100两面额的股票突破了200两大关,上海机器织布局的股票价格也溢出原价的15%左右。”可知,洋务运动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起到了诱导作用,洋务运动出现的股份公司等新的经营形式也影响到了整个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中不能体现“洋务运动推行的阻力已逐渐消除”,排除A项;材料中的内容并未体现“民族资本主义迎来初步发展”,其属性、时间均不正确,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经济,排除B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日益扩大属于无中生有,洋务运动在客观上起到了抵制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根据材料,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主要财源是各省的协饷,本身就表明清政府中央权力的衰弱和财政的枯竭。而各省督抚对此态度不一,表明地方督抚力量增强,削弱中央集权(清王朝统治根基),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国家权力结构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社会矛盾尖锐是指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日益加深,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与本题表明的“中央—地方”关系不相符,排除C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政府内部未达成对收复新疆的共识,材料中表明的是清政府财政的来源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9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为方便村民收种庄稼,企业规定夏秋时节可以放假,也可以外发火柴盒在家加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柴厂雇佣的员工多是附近村民,这既看到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同时也看到了农业传统与现代工业的结合,B项正确;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呈现技术创新的相关内容,也不能反映技术创新推动阶级关系变动,排除C项;近代妇女地位的提高,工业发展是其重要因素,但一个企业的发展不能保证了近代妇女社会地位逐步提高,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时务报》销量长期居高不下,结合1898年变法维新运动的开始,根据“举国趋之,如饮狂泉”“议论明通,识解超卓”等息可知,《时务报》的畅销使维新思想得到传播,为维新变法的开展创造了舆论氛围,B项正确;“主流”一词表述夸大了,排除A项;梁启超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主要宣传君主立宪思想,排除C项;变法维新运动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
14.A
【详解】川汉铁路原本是官办,但是其股本主要来自田亩加赋,基层百姓多为被迫加入,但是随着收回利权运动的压力,公司改为商办,但是政府通过督办依然想要控制该公司,在1911年突然宣布为“国有”,结果引发危机,最终导致清王朝灭亡,川汉铁路的整个过程体现了清末社会矛盾的尖锐复杂,A项正确;清政府收回川汉铁路是为了满足列强的需要,而非重视铁路建设,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出国人对近代化的积极探索,排除C项;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排除D项。故选A项。
15.C
【详解】辛亥革命后,各省县官职位称谓不统一,这意味着当时中央政府的控制力有限,即辛亥革命造成中央权力分散,C项正确;县官职位不统一不等于原有的选官秩序瓦解,排除A项;县官职位称呼不统一,但是依然有县官,说明县官群体依然存在,并未受到冲击,排除B项;通过材料信息无法看出辛亥革命有失败隐患,排除D项。故选C项。
16.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北洋各军阀是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代言人,他们之间的纷争也是列强在中国竞争的外在表现,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列强在华势力强弱对比,排除A项;北洋军阀之间存在着一定实力差距,B项与史实相悖,排除B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推翻了北洋政府在中国的统治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
17.(1)变化:地点:赴欧美留学为主转为赴日留学。方式:官派留学转为官派和自费并举。规模:留学规模扩大,人数大幅增加。内容:以学习技术为主转为政法、教育为主。原因: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并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取胜;清末开展戊戌维新运动,实施“清末新政”,官方鼓励留学;甲午战后民族危机严重,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2)影响:培养近代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军事的发展;促成辛亥革命的兴起,加速清王朝的灭亡;推动西学的传播,促进思想的启蒙解放。
【详解】(1)变化:地点:根据材料一“19世纪70、80年代,清政府向美国和欧洲分批派遣留学生”,根据材料二“甲午战后,经历重创的清政府开始把眼光从‘泰西各国’转向小国日本”可得出由赴欧美留学为主转为赴日留学。方式:根据材料一“官费留学生”,根据材料二“除了清政府派出大量的官费留日学生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自费出国的留学生”可得出官派留学转为官派和自费并举。规模:根据材料一“19世纪70、80年代,清政府向美国和欧洲分批派遣留学生,总计200余人”,根据材料二“在长达16年(1896—1911年)的留学热潮中,留日学生多达45000多人”可得出留学规模扩大,人数大幅增加。
内容:根据材料一“留学生侧重学习军事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各门专业知识”,根据材料二“60%的留日学生在留学科目选择法政科和师范科。”可得出以学习技术为主转为政法、教育为主。
原因:根据材料二“甲午战后”和所学知识,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并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取胜;根据材料二“1898年光绪皇帝发布上谕”,“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颁布了有关的鼓励章程”可得出清末开展戊戌维新运动,实施“清末新政”,官方鼓励留学;根据所学知识,甲午战后民族危机严重,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2)影响:根据材料一“这批人在新兴的邮电、铁路、矿业等工业和教育、外交、海军建设中做出较大贡献。”可得出培养近代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军事的发展;根据材料二“留日学生中的一些先进分子,如黄兴、宋教仁、陈独秀、蔡元培、蒋志清(蒋介石)等成为中国同盟会的成员和骨干,跟随孙中山为推翻清朝腐败政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可得出促成辛亥革命的兴起,加速清王朝的灭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推动西学的传播,促进思想的启蒙解放。
18.(1)矛盾:君权和相权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或皇权不断加强
(2)原则:主权在民;三权分立(或权力制衡);自由平等;责任内阁。
意义: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详解】(1)根据材料一内容可知反映了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当时中国还存在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由西汉皇帝待丞相以礼,到宋代丞相只能站着议事,再到明清“众官皆跪”,可知体现了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趋势。
(2)根据“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分权制衡、自由平等和责任内阁等原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它的颁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19.(1)列强侵略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自然经济的瓦解。
(2)特点:资本总额增加;大企业数量增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沿海、沿江地区发展快,内地发展慢。
成因: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民国政府大力提倡使用国货;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轻工业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低;沿海和沿江地区自然经济瓦解程度高。
(3)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外界环境和社会性质的影响;只有国家独立才能实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
【详解】(1)背景:依据材料“两次鸦片战争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刺激”,得出列强侵略的刺激;依据材料“六七十年代清政府开始了举办求富求强的洋务运动”,得出洋务运动的诱导;依据材料“传统的自然经济在沿海沿江口岸地区逐步瓦解”,得出自然经济的瓦解。
(2)特点:依据材料“1914年工业企业注册的资本是六千两百多万,1920年增为一亿五千五百万元,增加125%”,得出资本总额增加;依据材料“资本在5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1914年只占总数4%,1920年增加为14%”,得出大企业数量增多;依据材料“中国资本的纱厂由35家增至63家”,得出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从地理位置分析,得出沿海、沿江地区发展快,内地发展慢。
成因:从国际因素分析,得出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民国的作用分析,得出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民国政府大力提倡使用国货;从群众角度分析,得出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从轻工业的特点分析,得出轻工业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低;从自然经济的角度分析,得出沿海和沿江地区自然经济瓦解程度高。
(3)认识:从中国的社会性质分析,得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外界环境和社会性质的影响;从国家独立的角度分析,得出只有国家独立才能实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
20.示例一:
论题: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历程具有渐进性。
阐述:两次鸦片战争后,“师夷长技以制夷”逐渐获得部分官僚及士人的认可,并被洋务派付诸行动,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派主张通过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进行“器物”变革。但是,甲午战争的失败则宣告了通过“器物”以救亡图存道路的失败。在此背景下,维新派提出了效法日本,推行“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走上“制度”救国之路,但在封建顽固势力的绞杀下夭折。虽然这条道路诞生了中华民国,但民主共和的果实最终被军阀所窃取。1915年,袁世凯欲恢复帝制、复辟登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意识到国民仍深陷于专制与愚昧的束缚中,于是积极引进西方启蒙思想,宣传民主、科学理念,以启迪民智、实现国人的思想变革。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爆发,中国的救亡图存道路上升到了“思想”层面。
总而言之,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中国的救亡图存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这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
示例二:
论题:阶级局限影响了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
阐述:自鸦片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剧,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社会各阶级纷纷发起了救亡图存的斗争。其中农民阶级爆发了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前者虽然制定了推翻清王朝的斗争目标,但其过于理想化的平均主义思想和部分领导阶层的腐化堕落,难逃夭折的命运;后者则盲信清政府,在封建势力及西方列强的联合绞杀下失败,虽然彰显了朴素的爱国思想,但盲目排外的愚昧思想也违背了历史发展趋势。封建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通过学习西方“器物”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在封建制度上的修修补补无法改变封建专制的腐朽性,在甲午战争中,洋务运动最终破产。资产阶级则选择改变制度以救亡图存,先后进行了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但由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使资产阶级具有明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维新派向专制皇权的妥协得到的是快速的失败,而革命派向封建军阀的妥协,使得民主共和名存实亡。
总而言之,虽然近代中国各阶级进行了各类的救亡图存的斗争,但都因其自身的局限性而相继失败,没能改变中国的现实。
(以上“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详解】该题是一个开放性试题,首先要注意设问的要求,需要任选材料中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事件,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为主题来阐述,然后观察这些材料总结规律。
示例一:我们观察材料中的这些事件,发现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主动向西方学习,如洋务运动主要学习器物,戊戌变法运动主要学习制度,新文化运动主要学习思想文化,中国对西方的学习是在逐渐深化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历程具有渐进性”,接下来就可以梳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这三个事件的背景、过程及影响来进行阐述,最后可总结出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中国的救亡图存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这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
示例二:我们观察材料中的这些事件,还可发现可以根据领导阶级来进行划分,如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属于农民阶级的运动,洋务运动和预备立宪属于地主阶级的努力,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属于资产阶级领导的运动,五四运动虽然是资产阶级运动但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了,中国共产党属于无产阶级政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地主阶级,或是资产阶级,他们的救亡图存运动最终都失败了,因此我们可得出阶级局限影响了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接下来就梳理这三类阶级领导的运动失败原因有哪些,最后可总结出虽然近代中国各阶级进行了各类的救亡图存的斗争,但都因其自身的局限性而相继失败,没能改变中国的现实。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