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高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表所示为明朝在贵州推广科举后的相关记载摘要。由此可见,科举制在贵州的推广和实施( )
地区 记载
平坝 卫自开建以来,百年于兹,渐被王化,风俗渐移,而登科入仕者累有其人。
贵阳 礼宗考亭,不随夷俗,文教丕扬,人才辈出。
安顺 务本兴行,渐洗蛮陋。
A.完成了少数民族汉化 B.推动了文化重心南移
C.加速了西南改土归流 D.促进了文化的大一统
2.1811年英国年通过的《工作日程法》规定,每周星期一和星期五只讨论政府政策和内阁提出的“公议案”。1835年又把此类工作日增至每周3日。为使议会的工作依照内阁日程表进行,执政党又提议建立议会委员会,淘汰那些被认为无关紧要的“私议案”。每逢议会讨论政府事务的日子,执政党领袖便要求本党议员尽量到会,参加辩论和投票,以助政府议案顺利通过。材料说明( )
A.责任内阁颠覆了英国政党政治的成果
B.议会制君主制维护了国王为主的政治传统
C.内阁成了维系英国最高行政权力的核心
D.民众热情拥护着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情
3.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而不断调整政策。朱德总司令曾就某一时期的形势变化指出: “我们正以全力与敌人进行决战。二十年来的革命战争,向来是敌人找我们决战。今天形势变了,是我们集中主力找敌人决战。东北决战已把敌人消灭了,现在,正在徐州地区进行决战。”据此判断,此时期中国共产党( )
A.开展大生产运动,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B.建立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
C.置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 D.进行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探索与尝试
4.明初洪武年间,天下文职官吏数目不过5480名,武职官数在国初也不过为28000员。世宗嘉靖朝时,有大臣上书指出:“本朝自成化五年,武职已逾八万。合文职,盖十余万。”至武宗正德年间,文官24683员,武官100000员。明代官僚系统不断扩张的原因是( )
A.专制制度不断走向强化 B.官僚机构的持续扩大
C.国家监察体制日趋严密 D.边境防御压力不断加强
5.下表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英国政府文官数量。据下表可知,英国政府文官数量的变化( )
年份 1891 1901 1911 1914 1922 1939 1943
文官数量 79241 116413 172352 280900 317721 387400 710600
A.适应了政府职能的扩大 B.缓和了社会的阶级矛盾
C.扩大了执政党的阶级基础 D.强化了政府对经济的主导
6.清末新政开始后,改革传统选官制度成为共识,其中规定凡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给与贡生、举人、进士等出身,对成绩优秀者进行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此项制度正式设立于( )
A.清政府学部的设立 B.《奏定学堂章程》颁布
C.科举制在全国废除 D.《公务员任用法》颁布
7.《通典》记载:“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子。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匿乙,甲当何论?仲舒断曰:甲无子,振活养乙,虽非所生,谁与易之……《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诏不当坐。”这体现了汉代( )
A.董仲舒以礼制教化民众 B.儒家思想融入法律法规
C.司法实践广泛援引秦律 D.儒家学者促进法律发展
8.古罗马人马勒奥洛因弑母被判死刑后,将他的朋友指定为遗产继承人,其弟弟提出异议。最终,法官认为如果尊重遗嘱自愿原则而剥夺其弟弟的继承资格是不公正的。于是法官推定马勒奥洛为“精神病人”,从而认定其拟定的遗嘱是无效遗嘱。这表明罗马法(  )
A.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 B.可随意更改遗嘱的法律效力
C.程序公正兼顾创新性 D.缺乏对法官权力的制衡措施
9.1689年《尼布楚条约》签订之时,清朝有一些加强东北边防、设立中俄界碑、绘制实测舆图等边界观念。之后,议政王大臣等将中俄平等的划界订约修饰成清朝对俄国的一种恩惠;乾隆要求沙皇对其臣服,对俄政策重回“朝贡礼”路线。这表明( )
A.传统边界因中俄订约划界而动摇 B.天下观念的持续稳固与强化
C.中国近代国界观念的形成受制约 D.清朝疆土频遭割让藩属丧失
10.和约对德条款非常苛刻,这是法国对外政策的胜利。法国从和约中获得了大片领土,这为以后法德之间的争端埋下了战争的种子。和约规定了许多在主权国家互相交往中必须遵守的规范,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材料所述“和约”是( )
A.《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B.《维也纳和约》
C.《凡尔赛条约》 D.《非战公约》
11.为促进少数民族全面发展,新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等等。这些政策有利于( )
A.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B.消除各少数民族发展差异
C.形成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D.推动基层自治的创新完善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英国表示要给予中国法律上的承认,毛泽东希望利用英国这一态度促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中苏缔约在即,毛泽东提出中英建交谈判暂时延后。中英最终于1954年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这体现了新中国( )
A.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放弃.一边倒,方针 D.外交受到意识形态的严重束缚
13.1887年,张之洞奏准在广东设局铸造银币,银元正式流入市场。1890年后各省先后仿效广东设局铸造银元。由于意见不一、标准各异,各省所铸银元的分量、成色甚至单位均参差不齐,并且都标明本省省名,很难在全国通行。该现象反映出( )
A.银元已经成为法定货币 B.清末新政激化社会矛盾
C.清末中央集权弱化 D.货币流通较为紊乱
14.“IMF份额”决定了成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项决定中的投票权。2010年12月IMF理事会会议上,通过了第十四次份额改革,金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份额从9.8%提高到14.3%,中国的份额上升至6.39%,成为第三大会员国。这反映出( )
A.欧美丧失国际金融主导地位 B.全球治理民主化趋势加强
C.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亟待改革 D.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15.如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后期的历史叙述。对此解读准确的是,唐后期( )
白居易《重赋》 租庸者,谷帛而已……(今)国家定两税(指户税和地税),本意在爱人。厥初防其淫,明教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旧唐书·宪宗传》 元和六年(811年),注意维护宣官神策中尉之权,但拒绝接受处州刺史进贡的助军钱绢,并颁布抚恤百姓德音以革弊立防。
《南郊赦文》 唐文宗(809—840年)(时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文宗领诏令)天下除二税外,不得辄有科配,其擅加杂榷率,一切宜停。
A.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 B.政府重视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C.政治斗争加剧农民起义 D.土地兼并盛行威胁租庸调制
16.古有名臣评论道:“据令村坊,加之保伍,随其土断,不问侨居,应是浮浪之徒,悉归版籍。然后按其人数,授以土田。四家为邻,伍邻为保,递相检察,责以农桑。”此评论所及的基层治理机制实施于( )
A.秦汉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20分)
材料一 孔子认为社会治理需要等级秩序的建立和巩固,唯有兴礼治法的刑罚功能才能发挥,才能将国家、社会、家庭中的长幼、遵卑关系延续下去而不致亲乱。《论语子路》云:“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这一思想经汉代儒家学说代表董仲舒吸收改造为具有神秘主义倾向的“德主刑辅”论。《汉书董仲舒传》云:“阳为德,阴为刑。”董仲舒既重视德的教化,也主张在“大德小刑”原则指导下刑罚的适用,德刑并举、重德轻刑的正统“礼治”思想由此发展形成。理学将儒家纲常理论提升至具有先验性特质的“天理”高度,将礼法结合的共同体思想贯彻于“德礼政刑”“相为表里”的治国策略.可以说,中国古代法治观是以“礼法合一”为核心范畴的“混合法”的思想理论与实践活动的集合。
——摘编自李墨《儒家伦理法:中国古代法治观的核心范畴》
材料二 西方法治意识理念是建立在自由主义基础上的,强调的是维护和保障个人的权利。法治的核心理念,就是“确信法律能够提供可靠的手段来保障每个公民自由合法地享用属于自己的权利”。作为西方法治史上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英国1215年颁布的《自由大宪章》,就是一部权利自由的宣言书。法国1789年颁布的《人权宣言》在第二条 中规定:“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杭压迫。”作为西方法治文明精髓的宪政制度,就是建立在防止国家权力侵犯个人自由的理念之上的。美国国学者萨托利说过:自由主义“在英国的宪政实践中得到发展,在美国宪法中可以看到最成功的书面表达,并且在宪法保障——因而也就在法治国家——理论中得到了详尽的阐发”。自由主义“发明了从制度上平衡人治与法治的方法”。
——据柯卫《中西方法治意识的差异及启示》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法治观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历史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法治观与古代中国法治观的主要不同。(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法治观的认识。(4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22分)
材料一 古代儒家论述的“天下”,其实往往关键在“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内,所共尊者一人耳”。……随着核心区域逐渐扩大,一些原本的四夷渐渐融入中国,而渐渐膨胀的中国拥有了更遥远的四夷,人们口中的“天下”,有时候指的是“中国”,有时候则包括了“中国”和“四夷”。汉代之后特别是到了隋唐,“天下”越来越兼带“中国”与“四夷”。此后,在“天下”观念里始终有“内”“外”的区别,有“华”“夷”的不同,也有“尊”“卑”的差异。
——据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对殖民侵略的反抗过程,也是从“华夷之辩”到中华民族的建构过程,正是同仇敌忾的反抗侵略斗争,成就了中华民族;对满族王权的反抗过程,同时也是“新民”的建构过程,将大清皇帝的子民改造为中华民国的国民。因此;正如“民族国家”这个合成词所表达的那样,“民”标示着这个新国家的政治属性,她不再是一家一姓之国家,而是人民之国家;“族”标示着这个新国家的文化属性,她是中华民族之国家。
——据翟志勇《中华民族与中国认同——论宪法爱国主义》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天下观”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前期推动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背景。(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的意义。(4分)
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时期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演变
1870—1914年间,古典金本位时期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915—1945年间,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
1945—1973年间,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据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根据材料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国际货币体系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科学,阐述需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C C A A B B A C A A B C B B B
二、非选择题:(52分)
17.(共20分)【答案】(1)特点:以礼为核心,礼法合一(或德主刑辅,重德轻刑);强调家国一体和等级秩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6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影响:对古代中国的司法制度、政治体制等建设有积极影响,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巩固小农经济,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但本质上是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服务。(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2)不同之处:以自由主义作为基础;以维护和保障个人权利为核心;有相应的法律基础。(6分,每点2分。)
(3)认识:法治观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主流思想的反映;不同国家的国情影响到不同国家法治观的形成;法治观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漫长的历程,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法治观的发展完善对社会政治、经济、社会主流思想的发展有积极影响。(4分,任答两点即可。)
18.(共22分)【答案】(1)特点:以中华文明为核心;强调等级秩序;范围不断扩大;未形成明确的民族观念。(6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原因:高度发达的中华文明;传统儒学思想;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民族融合的不断发展;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形态。(6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2)背景: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封建统治腐朽。各阶级、阶层积极进行反侵略斗争;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掀起反封建反侵略的民族民主运动。近代西方民族民主观念传人。(6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3)意义: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了民族平等与团结;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4分,任答两点即可。)
19.【答案】(10分)
论题:世界货币体系的变迁以国家实力为基础,它反映了国家实力的消长。
论证:19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完善,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殖民霸主,形成了以英镑为主导地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两次世界大战,英国经济遭到战争破坏而相对衰落,国际金融领域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迅速膨胀,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推动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发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元的国际地位不断遭到削弱。这一变化既反映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也体现了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综上所述,从英国、美国先后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不仅反映了国家实力的增长,也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体现,反映了货币的国际化和经济的全球化。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材料中的“渐被王化,风俗渐移;不随夷俗;渐洗蛮陋”等信息可得出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渐与中原接近,这就从文化上巩固了统一,D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并非所有少数民族都“完成”汉化,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贵州并不是文化重心,排除B项;西南改土归流“加速”说法错误,清代才在西南大规模改土归流,排除C项。故选D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811至1835年的英国。根据材料“为使议会的工作依照内阁日程表进行,执政党又提议建立议会委员会,淘汰那些被认为无关紧要的‘私议案’。……执政党领袖便要求本党议员尽量到会,参加辩论和投票,以助政府议案顺利通过。”及所学可知,19世纪以后,英国内阁的权力显露出迅速扩张的趋势,其中内阁首相要求本党议员要帮助政府议案顺利通过,说明内阁逐渐成为了维系英国最高行政和立法机构的核心,C项正确;责任内阁制是英国政党政治的具体体现,并未颠覆英国政党政治的成果,排除A项;议会内阁制是指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政权组织形式,破坏了国王为主的政治传统,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民众热情与重大政治事件之间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据材料“我们正以全力与敌人进行决战”和“东北决战已把敌人消灭了,现在,正在徐州地区进行决战”可知,此时期正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阶段,结合所学可知,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C项正确;开展大生产运动,实行减租减息政策是全面抗战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建立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排除B项;进行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探索与尝试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排除D项。故选C项。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本朝自成化五年,武职已逾八万。合文职,盖十余万。”“至武宗正德年间,文官24683员,武官100000员。”可知,明朝自建立之后官僚队伍呈现出不断壮大的趋势,说明官僚集团内部的权力分化更加细化,这符合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要求,A项正确;“官僚机构的持续扩大”属于题干反映的现象,并不是原因,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明朝监察体制日趋严密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涉及明代整个官僚集团数量变化的情况,未突出明代边境防御压力不断加强的信息,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期的英国。据题干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官数量增多。结合所学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以来,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英国政府需要增加许多专业性的文官来更好地治理国家,因此扩大了文官数量,A项正确;文官数量的增加有利于英国政府治理能力的提高,与阶级矛盾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扩大阶级基础无关,排除C项;二战后英国强化了政府对经济的主导,排除D项。故选A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末(中国)。根据材料“凡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给与贡生、举人、进士等出身,对成绩优秀者进行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可知,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正式建立,B项正确;1905年12月6日,清政府设立学部,科举制度结束,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1905年,光绪帝决定自1906年起,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抓紧于城乡各处遍设学堂,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 0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材料介绍了“甲藏匿乙”的案由及处置建议。根据当时名儒董仲舒的断语:“《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诏不当坐”可知,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儒家思想融入法典,B项正确;因“以礼制教化民众”与本题材料主要结论“儒家思想融入法律法规”不一致,排除A项;“广泛援引秦律”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融入法律法规,而不是儒家学者促进法律发展,D项偷换概念,排除D项。故选B项。
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根据材料“法官认为如果尊重遗嘱自愿原则而剥夺其弟弟的继承资格是不公正的。于是法官推定马勒奥洛为‘精神病人’,从而认定其拟定的遗嘱是无效遗嘱”等信息分析可知,法官认定马勒奥洛为“精神病人”,最终推翻了他的遗嘱,体现了罗马法的实用性和灵活性,A项正确;据材料“如果尊重遗嘱自愿原则而剥夺其弟弟的继承资格是不公正的”可知,法官考虑的是公正问题,并非随意更改遗嘱的法律效力,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程序公正,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法官行使司法权,没有涉及对法官权力的制衡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题干“议政王大臣等将中俄平等的划界订约修饰成清朝对俄国的一种恩惠;乾隆要求沙皇对其臣服,对俄政策重回‘朝贡礼’路线。”可分析出,中国近代国界观念的形成会受到之前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传统边界因中俄订约划界而动摇,排除A项;天下观念的持续稳固与强化与题干信息和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频遭割让”,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本题属于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可知本题为正向题,时空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象征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1648 年欧洲爆发的大规模国际战争)结束而签订的一系列和约,建立起来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近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国际关系体系 ,A项正确;《维也纳和约》是奥地利被迫与法国签订的丧权辱国条约,排除B项;《凡尔赛条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其主要目的是削弱德国的势力。排除C项; 《非战公约》指1928年8月签订的《关于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当代中国。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新中国实行一系列民族政策,团结少数民族,促进少数民族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A项正确;“消除”说法绝对,排除B项;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特征,而材料只提到少数民族的多元,排除C项;材料提到少数民族的政策,而不是基层自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毛泽东希望利用英国这一态度促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中英最终于1954年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及所学可知,中国在中苏结盟的同时又注重改善中英关系,并与英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既坚持原则又兼顾灵活的方针,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表现,B项正确;20世纪80年代,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排除A项;新中国初期采取了“一边倒”方针,倒向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选项表述有误,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新中国初期建立外交关系的灵活性特点,并不是强调意识形态对外交的严重束缚,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世纪末中国。清末各省设局铸造银元,造成银元制度混乱,影响流通,未建立统一的银元制度与清朝中央政府对地方事务的控制力减弱有关,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清朝中央政府正式将银元作为法定货币,排除A项;1901年初,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排除B项;材料仅反映银元的情况,不能代表整个货币流通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
1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材料“金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份额从9.8%提高到14.3%,中国的份额上升至6.39%,成为第三大会员国”可知,金砖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中国份额的提高,决定了其在IMF投票中的权力,这有利于打破发达国家控制国际金融组织的局面,反映了全球治理民主化趋势加强,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欧美仍旧主导国际金融,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向更公正化、合理化方向发展,而非强调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亟待改革,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解体,排除D项。故选B项。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唐德宗到唐文宗时期,皇帝多次颁布诏令,禁止两税(指户税和地税)之外滥征赋税。这反映了两税法的实施防范重复以前赋税滥增现象,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藩镇割据与中央集权削弱的状况,排除A项;材料虽有政治斗争,但没有农民起义问题,排除C项;材料虽涉及租庸,但未涉及土地兼并,排除D项。故选B项。
1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四家为邻,伍邻为保”及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符合材料描述,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在基层治理上实行乡里制度,没有邻保制度,排除A项;明朝在基层治理上实行里甲制,没有邻保制度,排除C项;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改为推行保甲制,没有邻保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17.【解析】
【分析】
【详解】(1)特点:根据“礼法合一”得出以礼为核心,礼法合一;根据“将国家、社会、家庭中的长幼、尊卑关系延续下去而不致紊乱”得出强调家国一体和等级秩序;根据材料可知,古代中国法治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影响:根据“德主刑辅”,得出对古代中国的司法制度建设有积极影响,有利于社会稳定;还可从有利于巩固小农经济,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分析其积极影响;从本质上是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等分析其局限性。
(2)不同之处:根据“西方法治意识理念是建立在自由主义基础上的”得出以自由主义作为基础;根据“强调的是维护和保障个人的权利”得出以维护和保障个人权利为核心;根据“确信法律能够提供可靠的手段来保障每个公民自由合法地享用属于自己的权利”得出有相应的法律基础。
(3)认识:综合材料,可从法治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国情影响国家法治观;法治观需要与时俱进;法治观的发展完善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等角度分析总结。
18.【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天下’越来越兼带‘中国’与‘四夷’”、“始终有“内”“外”的区别”、““尊”“卑”的差异”可以提炼出古代中国天下观的特点。 原因:从地理位置上看,中国因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与之匹配的天下观;从政治角度看,由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从思想方面看,是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
(2)背景:根据材料“正是同仇敌忾的反抗侵略斗争”、“对满族王权的反抗过程”,可以从政治角度得出当时的清政府的腐朽;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看,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力推动民族民主运动;可以提炼出此题的历史背景。
(3)意义:根据所学,可从民族认同感、凝聚力,民族的团结,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概括意义。
【解析】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根据材料“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及所学可得出论题:世界货币体系的变迁以国家实力为基础,它反映了国家实力的消长。结合英国的殖民扩张、日不落帝国的建立、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货币体系的破坏、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瓦解等内容展开阐述。例如:19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完善,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殖民霸主,形成了以英镑为主导地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两次世界大战,英国经济遭到战争破坏而相对衰落,国际金融领域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迅速膨胀,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推动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发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元的国际地位不断遭到削弱。这一变化既反映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也体现了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注意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最后得出结论,英国、美国先后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世界货币体系发生演变不仅反映国家实力的增长,也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体现,反映了货币的国际化和经济的全球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