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有学者认为,距今约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是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范例。如下表,它以最大的城、最早的坝、最美的玉重新定义了江南的概念。由此可知,良渚古城( )
最大的城 从城址区中心向外,依次有宫城、内城、外郭三重结构,分别被城墙和外郭墙环绕;内城面积290万平方米;外郭内面积为630万平方米
最早的坝 在古城建设之初,规划设计和建造了11条堤坝,分别构成高低两道防护体系;形成13.29平方千米的库区
最美的玉 改进了切制抛光、琢刻、钻孔等制玉工艺,制作了种类各异的良者玉器,创造出了灿烂的良渚玉器文明
A.展现出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 B.已经具备成熟的奴隶制国家形态
C.以手工业和商业为经济支撑 D.证明当时长江流域经济领先北方
2.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群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祥。”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
A.尚法存礼 B.尊法敬天 C.崇德重法 D.外儒内法
3.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4.史学家田余庆先生认为,魏晋南北朝特别是东晋时期出现了“门阀与皇权共治”的现象,但这也仅是“皇权政治的变态”;梁启超认为这一时期与汉代不同,“可谓之有贵族,而不可谓之有贵族政治”。按照他们的看法,该时期的“门阀政治”( )
A.改变了皇权专制模式 B.是对封建贵族政治的回归
C.阻碍了社会发展进步 D.可视为“官僚政治的变态”
5.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农牧分界线图。这两幅图中农牧分界线的变化( )
A.反映出南北经济的不平衡 B.受政治局势的影响
C.表明北方经济结构的优化 D.说明中外交流加快
6.《晋书》记载鲜卑族曾居“洛阳四市”,“改务农业”;同一时期的位于东北集安地区的高句丽墓葬出土了种类较多的铁制农具、工具、车具、锅形生活用具;十六国时期的北燕冯素弗墓出土了文房四宝;孝文帝迁都洛阳,改革中有死后不得归葬平城之法。这反映出当时( )
A.南北方文化的交流和交融 B.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
C.农耕文化已取得主导地位 D.吸取了汉族先进生产方式
7.东晋十六国时期,未南逃的大地主多筑堡自守,聚族而居,拥有很多的依附农民及一定的武装力量。北魏拓跋泰统一北方后,确立了宗主督护制,承认这些宗主的既有利益,任命他们为宗主,以督护百姓。这一制度的实施( )
A.奠定了北魏均田制的社会基础 B.有利于加强基层治安和管理
C.成为后来北魏社会动荡的根源 D.导致了地方割据和北魏灭亡
8.中唐以后,不少高级官僚利用进士科使子孙获得高位,父子、祖孙皆进士及第的多了起来。如元和中进士及第的刘宽夫,其祖刘遁,其父刘伯刍、其子刘允章祖孙四代皆进士及第,均位居五品以上。由此推知( )
A.科举制导致社会阶层固化 B.安史之乱导致门第观念强化
C.门阀士族社会影响力扩大 D.科举选官方式存在一定局限
9.通观东汉迄于唐中叶 600 余年间客与部曲的演变过程,始终以社会生产关系中的基本矛盾呈现出来,即逃亡农民依托豪强充当佃客、佃家、私属等,而国家又企图使他们复归为编户。这一矛盾( )
A.推动了赋税征收标准的变革 B.是国家陷入长期动荡的根源
C.伴随着均田制的推行而消失 D.催生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10.宋朝时,曲辕犁、踏犟、水力简车、脚踏内翻车、秧马等适宜水田劳作的生产工具被大量使用。占城稻被引进、改良和推广,双季稻、稻麦连作制也得到推广。这些做法( )
A.增强了南方经济的优势地位 B.促进了农业劳作方式转变
C.加快了南北方农业经济交流 D.推动了南稻北粟格局出现
11.北宋时,棉花的种植在闽粤一带已渐盛行;南宋时,棉花种植推向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宋代有诗云:“嘉树种木棉,天何厚八闽……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这反映了宋代( )
A.南方经济实力超过北方 B.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C.棉花成为主要衣被材料 D.南方棉花种植已逐渐普遍
12.五代末年,后蜀开始发行铁钱于成都,与铜钱兼行。铁钱与铜钱轻重大小相等,币值却相差十倍或十数倍。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赵安易使蜀,见“市罗一匹,为钱二万”。为克服困境,宋朝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 B.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酝酿发展社会信用制度 D.实行工商皆本经济政策
13.明太祖朱元璋曾多次批评元朝“主荒臣专,威福下移”,认为皇帝怠慢、中书省权重是元朝衰亡的重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他( )
A.废除宰相,加强皇权 B.设置三司,分割相权
C.设置内阁,强化相权 D.设军机处,加强皇权
14.表1反映了( )
表1 清代前期主要财政岁入一览表 单位:万两(银)
年代 总额 地丁银 % 盐课 % 关税 % 杂赋 %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 3424 2823 82.4 388 11.3 122 3.6 91 2.7
1724年(雍正二年) 3649 3028 83.0 387 10.6 135 3.7 99 2.7
1753年(乾隆十八年) 4266 2964 69.5 701 16.4 459 10.8 142 3.3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 4254 2991 70.3 574 13.5 540 12.7 149 3.5
A.繁荣背后潜藏危机 B.近代前夜发展停滞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土地兼并程度加深
15.有学者认为,黄宗羲看待王朝兴替的态度,是应当以万民的苦乐优先于一姓一朝的君臣之义,政治的正义必须以万民的好恶为归依,而决不能以一姓皇权的利益和兴亡作为正义的标尺。黄宗羲观点的思想源于( )
A.推翻君主专制的需要 B.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C.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D.未能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二、非选择题(55分)
16.(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统一皇朝的建立,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形成时期,其主要标志是华夏族出现。以春秋战国时期诸夏与夷、蛮、戎、狄等族深入融合的华夏族为核心,包括中原及周边的各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在秦汉大一统皇朝的历史条件下进入交往、交流、交融的新阶段。
——摘编自瞿林东《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材料二
魏晋时期,北方匈奴、鲜卑、羯、氐、羌各族纷纷南下,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特别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政权实行一系列有助于民族融合的改革后逐渐强大起来。隋唐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取得显著进步。从辽宋夏金时期到元明清时期,各族在大交往、大交流、大交融的过程中,其积极成果是把中华民族从发展阶段推进到壮大、巩固阶段。
——摘编自瞿林东《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材料三
中华民族在长期过程中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56个民族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和实践中凝聚成一个互相依存、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华民族各个民族之间具有一种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
——摘编自谭玮一《论中华民族形成史的几个特点》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族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3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敦煌户籍残卷所见唐代均田户受田情况表
户籍年代 均田户数 受足户数 平均每户应受田亩数 平均每户未受田亩数
高宗时期 1 0 101.0 69.0
武则天时期 4 0 143.5 102.0
玄宗时期 32 2 148.7 106.6
代宗时期 11 2 149.3 89.8
注:唐代上柱国按规定受勋田3000亩,表中是排除了上柱国户后的数据。
——改编自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材料二
白居易的《赠友》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胡(何)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表达了对租庸调法的认同,“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主张“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法实行按户等征税,富人贿赂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他认为要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即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
——改编自付志宇《唐人诗文所见两税法变革补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均田制推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白居易、柳宗元对唐代税制改革的看法(4分)。并分别作简要评价(4分)。
18.(14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7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3分)
19.(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
集权制度的国家。从本质上来说,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从而维护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存在。
从四大基本制度中选出两个,结合秦汉治乱兴衰的历史,简要说明。(要求:明确写出所选的两个基本制度,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沙市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C D B B B D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A A C
1.【答案】A【解析】据材料“最大的城、最早的坝、最美的玉”可知,良渚文明修建有规模庞大的城墙和堤坝来保卫居民的生活,以及大规模制造玉器,体现出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故选A项;国家的基本形态需要有宫殿建筑、文字以及军队和监狱等国家机器,因此,良渚古城并非成熟的奴隶制国家,排除B项;良渚文明处于新石器时代,生产力相对落后,以农业经济支撑,以手工业和商业为经济支撑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此时长江流域经济才领先于北方,排除D项。
2.【答案】A【解析】“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大意是君臣上下无论地位贵贱都服从法律;“君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说明法家主张君臣需要用礼仪来教育百姓,不然则不详,即尚法存礼,故选A项;中国古代流行自然崇拜,以后发展为对最高神天的崇拜,敬天成为古老的自然崇拜仪式之一,材料不涉及敬天,排除B项;崇德指崇尚道德,推崇德行,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外儒内法是一种中国从汉代到清代长时间内国家政权实行的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内在指导思想。即表面上推崇儒家思想,但是实际操作上也依赖法家的思想,往往是儒法结合、儒法互济,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3.【答案】C【解析】分封制通过层层分封确立周王天下共主地位,而受封者在自己的封地内大权独揽,享有较强独立性,A项错在有效控制;土地与人口控制在受封者而非国家手中,D项错误;周王对诸侯缺乏有效的控制,不可能大权独揽,B项不符合事实;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从而把国与家结合起来,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对后世影响深远。
4.【答案】D【解析】据材料“皇权政治的变态”“可谓之有贵族,而不可谓之有贵族政治”可知,田余庆先生认为魏晋时期士族门阀政治只是皇权政治的非正常状态,而梁启超认为这一时期只有贵族,而没有形成贵族政治,体现了秦汉时期确立的官僚政治在这一时期得以延续,并未转变为贵族政治,而这一时期的士族门阀也只是官僚政治的非正常状态,故选D项;材料“皇权政治的变态”表明田余庆先生认为这一时期皇权政治依然存在,只是发生了异变,并未产生根本改变,排除A项;材料“不可谓之有贵族政治”表明梁启超并不认为门阀士族属于贵族政治,且贵族政治在秦朝便已经转变为官僚政治,排除B项;士族的形成是那个时代发展的一个反映,且材料中两位学者并未强调其影响,“阻碍社会发展”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5.【答案】B【解析】据图片信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牧分界线相对汉武帝时期明显呈现收缩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汉武帝时期通过主动对匈奴的战争迫使匈奴西迁,使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被纳入农耕范围,魏晋南北朝时期则因为五胡内迁导致部分中原地区被游牧民族所占领,二者都体现了政治局势对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故选B项;图片中农牧分界线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无明显变化,排除A项;图片中魏晋时期农牧分界线呈现收缩的趋势,说明北方部分地区出现了游牧化的现象,不利于北方农耕区经济结构的优化,排除C项;材料中农牧分界线主要针对的是国内的民族关系问题,不涉及对外关系,排除D项。
6.【答案】B【解析】据题干可知,北方的鲜卑族、东北以及北燕都对汉文化认同,故选B项;材料未涉及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之间的交流,排除A项;由题干内容不能确定农耕文化已经取得主导地位,排除C项;“文房四宝”不属于生产方式,排除D项。
7.【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由于豪族势力强大,北魏统一北方后实行宗主督护制,承认宗主的既得利益,依靠宗主维持基层统治,这有利于加强基层治安和管理,故选B项;北魏均田制的社会基础是三长制,排除A项;宗主督护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根源”一词过于绝对,排除C项;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宗主督护制被三长制取代,并不是导致地方割据和北魏灭亡的原因,排除D项。
8.【答案】D【解析】据材料“进士科......获得高位......祖孙四代”可知,中唐以后,唐代高官利用科举考试的制度设计,使大批高官子弟入仕,违背了公平的原则,体现科举制度的弊端,故选D项;隋唐科举制的实施扩大了选官的范围,打破了门第观念,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科举制导致社会阶层固化的说法绝对,排除A项;安史之乱是唐朝将领同中央争夺统治的内战,其领导者是军事将领而非门阀士族,安史之乱导致门第观念强化的逻辑关系不成立,排除B项;门阀士族形成的原因是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与材料科举进士科的史实不符,排除C项。
9.【答案】A【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豪强希望佃客依附于自身,而国家希望将这一群体编户,这是因为编户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这一矛盾长期难以调和,最终推动两税法出台,国家不再以人丁作为主要的依据,而是以土地、财产作为主要依据,故选A项;东汉至唐中叶并非一直动荡,也有隋唐盛世存在,排除B项;“消失”一词过于绝对,排除C项;宋朝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排除D项。
10.【答案】A【解析】宋朝时适于南方水田劳作的工具被大量使用,且占城稻作为新的品种被引进和推广,双季稻、稻麦连作制的推广,都使得南方农业得以更好发展,从而增强了南方经济的优势地位,故选A项;新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农作物品种都可以增加农业产量,但并不会促使劳作方式转变,二者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B项;题干仅提到了南方农业发展的条件得以改善,这有利于南方农业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但与南北方农业经济交流无关,排除C项;南稻北粟格局出现于原始社会,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11.【答案】B【解析】据材料“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可知,宋代棉花种植逐渐推广,种棉花的效益很好,传统以粮食为主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种经济作物的增多,故选B项;材料反映了南方部分地区的棉花种植,没有与北方进行比较,得不出“超过”的结论,排除A项;明代后期,棉花取代丝、麻、毛成为主要衣被材料,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南方部分地区,而不是南方普遍种植,排除D项。
12.【答案】C【解析】据材料“铁钱与铜钱轻重大小相等,币值却相差十倍或十数倍”“市罗一匹,为钱二万”,结合所学可知金属货币币值小,货币过重,造成商品贸易与流通的不便,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需要建立市易务等金融机构,进行便钱的兑换,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金融机构的建立需要社会信用制度的完善,故选C项;材料“铁钱与铜钱轻重大小相等,币值却相差十倍或十数倍”“市罗一匹,为钱二万”表明所谈及问题是金属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未涉及市场监管相关信息,无法得出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排除A项;材料“铁钱与铜钱轻重大小相等,币值却相差十倍或十数倍”“市罗一匹,为钱二万”表明所谈及问题是金属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未涉及农民的人身控制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B项;宋朝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并非实行工商皆本经济政策,排除D项。
13.【答案】A【解析】据材料“中书省权重是元朝衰亡的重要原因”可知,朱元璋认为元朝中书省权力过重,导致元朝衰亡,因此明朝建立后,废除中书省,废除宰相制度,加强了皇权,故选A项;设置三司,分割相权是在宋朝时期,排除B项;明成祖在位时内阁正式形成,此时宰相已经被废除,排除C项;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排除D项。
14.【答案】A【解析】题干提及从1685年到1753年,清朝财政收入总额增长,而在1766年却下滑,地丁银总体稳定的情况下,关税有增长但比重不大,并结合所学可知,康雍乾时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但增长乏力,未抓住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连为一个整体的时机,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故选A项;“发展停滞”不合史实,与关税收入不断增长相悖,排除B项;“出现”不合时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后期,排除C项;“土地兼并”不合题意,题干未见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信息,排除D项。
15.【答案】C【解析】据材料“以万民的苦乐.......为归依”都体现的是传统“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而产生这一思想的根源在于经济,即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材料能体现对君主专制的抨击,而黄宗羲属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反对君主专制,不反对君主制度,排除A项;这些观点内容是对民本思想继承与发展,但题干黄宗羲思想产生的根源应该是经济方面,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黄宗羲思想的进步性,是明末清初社会动荡背景下思想的活跃,与封建思想束缚无关,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6.【答案】(15分)
(1)(12分)
阶段:①中华民族形成时期: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2分)
说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促进民族交流;秦朝实行“车同轨”“书同文字”等诸多统一措施;汉武帝尊崇儒术,实行思想大一统等。(一点1分,两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阶段:②中华民族发展时期: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2分)
说明:五胡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唐太宗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思想。(一点1分,两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阶段:③中华民族壮大、巩固时期:从辽宋夏金时期到元明清时期。(2分)
说明:元朝回族的出现;明清改土归流;清朝金瓶掣签等。(一点1分,两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2)(3分)
特点:多元一体。(1分)
意义:有利于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团结和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一点1分,两点2分)
【解析】
(1)第一小问阶段,据材料一“从春秋战国到秦汉统一皇朝的建立,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形成时期”可知,①中华民族形成时期: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据材料二“魏晋时期......隋唐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取得显著进步”可知,②中华民族发展时期: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据材料二“把中华民族从发展阶段推进到壮大、巩固阶段”可知,阶段:③中华民族壮大、巩固时期:从辽宋夏金时期到元明清时期。第二小问说明,据材料一“以春秋战国时期诸夏与夷、蛮、戎、狄等族深入融合的华夏族为核心”结合所学可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促进民族交流;据材料一“在秦汉大一统皇朝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实行“车同轨”“书同文字”等诸多统一措施;汉武帝尊崇儒术,实行思想大一统等;据材料二“北方匈奴、鲜卑、羯、氐、羌各族纷纷南下”可知,五胡内迁;从材料二“北魏政权实行一系列有助于民族融合的改革”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由材料二“隋唐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取得显著进步”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思想;据材料二“各族在大交往、大交流、大交融的过程”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回族的出现;明清改土归流;清朝金瓶掣签等。
(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三“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可知,多元一体。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三“凝聚成一个互相依存、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结合所学可知,有利于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国家统一;据材料三“具有一种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可知,有利于民族团结和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17.【答案】(12分)
(1)问题:均田户数较少;受足户数比例低;未受田亩数户数多;政府授田田亩数缺口大。(2分)
原因: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土地兼并;政府掌控的土地减少。(2分)
(2)争论:白居易指出,“两税征钱”使钱的重要性逐渐超过了农产品,导致农民贫穷而力不从心。他主张恢复租庸调法,以人口和土地作为衡量标准,实行合理的租税征收。(2分)
柳宗元认为两税法导致富人隐匿财产,加剧贫富分化和阶级矛盾,主张恢复以人口和土地为基准的租庸调法,将税费合理分摊到每一个家庭。(2分)
评析:两人的观点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只看到了两税法的弊端,忽视了两税法是在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的情况下实施的;也没有认识到税制的演进,表明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我国商品经济在不断地发展。当然,他们对两税法的批评也暗示了这一制度的不完善之处,需要进行调整。(4分)
(注:非官方标准答案)
【解析】
(1)第一小问问题,据材料一中的均田户数少时仅1户,最多才32户得出均田户数较少;据材料一中的受足户数最多时才2户得出受足户数比例低;未受田亩数户数多;据材料一中的“平均每户未受田亩数”最少达到69.0亩,最多达到106.6亩得出政府授田田亩数缺口大。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唐代上柱国按规定受勋田 3000 亩,表中是排除了上柱国户后的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人口、土地等角度分析得出经济—经济发展;人口—人口增长;土地—土地兼并;政府掌控的土地减少。
(2)第一,先明确白居易、柳宗元的观点。据材料二中《赠友》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等信息得出白居易指出,“两税征钱”使钱的重要性逐渐超过了农产品,导致农民贫穷而力不从心。据材料二中白居易表达了对租庸调法的认同,“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得出他主张恢复租庸调法,以人口和土地作为衡量标准,实行合理的租税征收。 据材料二中柳宗元指出两税法实行按户等征税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主张“即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得出柳宗元认为两税法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主张恢复以人口和土地为基准的租庸调法,将税费合理分摊到每一个家庭。第二,对白居易、柳宗元对两税法、租庸调制的观点进行评析,得出白居易和柳宗元都批评了两税法的弊端,都认为租庸调法作为一种以人口和土地为基准的税收制度,能够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平衡和农民的权益,避免贫富差距过大和农民处于困境的局面。第三,将白居易、柳宗元的观点与两税法制度联系进行分析,得出他们对两税法的批评也暗示了这一制度的不完善之处,需要进行调整。
18.【答案】
(1)表现: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4分)
(2)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3分)
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者掠夺美洲白银(贵金属);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4分)
(3)作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3分)
【解析】
(1)据材料一“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得出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据材料一得出“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得出商业发达,商人资本雄厚,出现商帮。
(2)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二“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得出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据材料二“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得出政府开放海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第二小问背景,据材料二“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得出由于中国受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中国在海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外国不得不支付大量金银,结合时代背景,由于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掠夺了美洲大量的金银。
(3)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海外白银流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与世界的经济交往,使得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19.【答案】(14分)
制度:郡县制度、尊儒制度。(2分)
说明:秦朝建立后,实行郡县制度,从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王朝。而汉初奉行郡国并行制度,结果封国的存在导致了七国之乱,威胁了中央集权。(6分)
秦朝建立后,以法家治国,严刑峻法,结果暴政引起人民的反抗,出现了陈胜、吴广起义,秦朝很快灭亡。而汉朝建立后,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出现了汉朝的盛世局面。(6分)
【解析】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四大支柱是郡县制度、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和国有专营制度,这四大制度“维护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存在”。结合秦汉时期的基本史实,在郡县制方面,秦朝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形成的郡县制在全国推广,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的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汉朝初年在地方行政制度上采用郡县与分封并行制,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在汉景帝时期,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七国叛乱,威胁中央集权。在尊儒制度方面,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刑法严苛,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秦朝很快很快灭亡。汉武帝时期,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以思想的统一巩固整治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