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题 2023.11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西晋时期在九品中正制外,还有“拔寒素”,即不以出身、门第等“资”为限制,而是以乡论、清议的方式对候选者进行德、才评定,中正官全程参与并主导对“寒素”的选拔。“拔寒素”的实行( )
A.为科举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B.有利于消除士族与寒门差异
C.打破了士族对选官权的垄断 D.旨在弥补九品中正制的不足
2、1685年有地方官员向中央建议把在闽使用前朝铸币的行为定为非法,内阁大学士徐乾学认为,自古以来除隋朝和明朝外,没有任何朝代禁用前朝铸币,新旧钱币可以同时流通。康熙帝最后接受了徐乾学的观点,解除了所有禁止新旧钱币混用的禁令。这表明当时( )
A.采取相对宽松的货币策略 B.满汉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
C.开始实行银铜双本位制度 D.商业发展的环境相对宽松
3、民国初年,“各地货币‘两’的标准有170余种”,各省地方银行如直隶省银行、山西晋胜银行大量发行纸币,英、美、法、日、墨等国铸造的银元也流人中国市场,外国银行还有在中国发行纸币的特权。这一状况( )
A.便利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B.促进了军阀割据局面形成
C.提高了商品贸易经济成本 D.中断了区域间的商贸联系
4、下表为1950—1952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与主要国家比较表。
1950—1952年平均增长速度(%) 环比增长速度(即以上年为100)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中国 34.8 136.4 137.8 130.3
苏联 16.9 122.8 116.5 111.5
美国 8.5 115.5 107.1 103.3
英国 2.2 105.6 103.4 97.7
据此可知( )
A.中国工业化战略实施获得成功 B.苏美英传统工业逐步走向衰落
C.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成效显著 D.冷战制约苏美英传统工业发展
5、古希腊的修昔底德在谈到雅典政治时指出,一个贵族如果在民主政治的选举中失败了,他们能够更好地承受失败的结果,因为这一结果并不是来自贵族同伴的评判;而在寡头制下,这样的拒绝却是一种羞辱。修昔底德意在说明贵族( )
A.成为民主政治的核心力量 B.价值观念与民主政治兼容
C.参加政治选举的意愿减弱 D.面临的政治压力逐渐增大
6、18世纪的一些英国思想家认为,以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理论来描写和设计未来社会的图景,用理性来设计未来的国家体制,是非历史的和荒谬的……未来的社会,应该是每个人都参与到市场交换活动之中,通过市场、法律和道德三大基本要素来实现“文明和改善”的社会。这表明他们( )
A.否定理性的社会变革 B.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
C.倡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D.强调社会分工的主导性
7、有学者指出,西周是以一个“小邦周”的身份灭了“大邦殷”的,武王面临着人多势众的殷遗民的严重威胁,在夜不能寐的情况下而采纳了周公提出的“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政策而始行分封的。由此可见,周初分封制( )
A.深受儒家“仁政”理念的影响 B.借鉴了商王朝统治的经验教训
C.实为收揽民心的安抚怀柔政策 D.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8、辽在上京设国子监,普遍设立府州县学,“勒石能铭,登高能赋,师旅能誓”者不在少数;西夏设立番学和汉学,官学规模不断扩大;进入官学或私学是金朝士子步入官场的主要通道,“士由科第位至宰辅者接踵"。这表明辽夏金的科举实践( )
A.阻碍了政治制度的转型 B.推动了经济文化重心的转移
C.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D.强化了中华一统的发展格局
9、公元前536年,郑国在执政子产主持下“铸刑书”,向全社会公布,此举遭到晋国贤臣叔向的坚决反对,其理由是平民知道法律后就会弃礼从法,不再畏惧贵族,不合先王礼制。而二十多年后晋国也向社会公布了成文法。由此可推知,各国颁布法律( )
A.是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结果 B.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C.消除了郑国、晋国的社会矛盾 D.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形成
10、1928年8月,中国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决定按照孙中山的建国程序结束“军政”,进入“训政”,明确由国民党承担“训政”全责,培养“人民行使政权的能力”。这表明国民党意在( )
A.维护资产阶级民主 B.发扬三民主义理论
C.扩大人民政治权利 D.营造专制的合法性
11、南京国民政府在各级公务员的任用资格上规定,“对民国有勋劳或致力于国民革命7年以上,经证明属实者”可简任文职;在考试科目上,无论高等考试还是普通考试,或是特种考试,均有三民主义这一科目。这表明南京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录用制度( )
A.体现了选拔程序的严谨性 B.激发了革命青年的家国情怀
C.推动了文官体制的近代化 D.具有较强的党派性和政治性
12、1929年,国民政府实行国定进口税则后,关税税款被分为值百抽五的旧税与新增关税两部分,前者照旧存入上海汇丰银行偿付外债,后者则存入上海中央银行。1932年,国民政府彻底取消两种税款的划分,将全部关税存入上海中央银行。这一变化( )
A.有利于国内经济的建设 B.使国民政府完全实现关税自主
C.扩大上海中央银行管理职能 D.为全面抗战胜利提供物质基础
13、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盟誓有鲁隐公元年鲁与宋的“宿之盟”、桓公十一年的“恶曹之盟”和文公二年的“垂陇之盟”等,而诸侯国内君与臣、臣与臣、臣与民之间的盟誓,数量庞大,如襄公十年郑国大夫为了巩固政治地位而与国内诸大夫订立盟约。这反映出当时( )
A.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B.官僚政治最终确立
C.政治权力不断下移 D.国家分裂走向统一
14、战国时期,居住在秦国的墨子学派首领腹醇的独子杀了人,按法当死。秦惠王打算宽大处理,腹醇回答说,“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大王您“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但我“不可不行墨者之法”。腹醇的行为说明( )
A.秦国采用法家思想治理 B.其家庭管理蕴含法治思维
C.墨家思想吸收法家思想 D.君主专制尚未完全形成
15、孔子周游列国而四处碰壁时,其道义曾受到质疑,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义),节民以礼”。相较于孔子,董仲舒的儒学主张( )
A.推动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B.延续了儒学重教育的传统
C.使儒学极大地依附于政治 D.更注重其哲学化和思辨化
16、清朝一入北京就表明要沿袭明朝的政策、制度,称为“法明”。当时明朝政治上常用的制度法令汇编为《大明会典》,成为清廷设置一切制度措施的指南。这种做法说明( )
A.明清两朝建立初期情形类似 B.明朝制度措施适应清朝实际
C.清廷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统治 D.清朝照搬明朝文化进行统治
17、据抗战时期地处苏皖交界的淮宝县的调查报告,1943年根据地的人均产粮比友军区多出近2石,几乎是伪区的2倍,亩产也高于友军区和伪区。由此推知,当时该县( )
A.抗战的总体形势已经趋向好转 B.农业的耕种技术水平相对低下
C.友军区和伪区农业劳动力缺乏 D.农业生产发展得益于政策调整
18、《说文解字》载:“蜀,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娟蚂”,史载嫘祖是成都嫘祖村人。近日三星堆遗址出土了不同形式的丝绸残留物,证明了在三星堆文化时期蜀地就已经开始使用丝绸。由此可知( )
A.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必须互证 B.丝织技术发端于巴蜀地区
C.传世文献真实记载了历史事实 D.蜀地的丝织技术历史悠久
19、汉时,臣子以“子谏父”的方式进言上谏,甚至直指君父的过失,进行辅弼。期望君主“闻其过失而改之,见义而从之,所以永有天下也"。这主要反映出( )
A.汉代儒学是官方正统学说 B.君臣关系渗透儒家伦理
C.士大夫国扶人君维护统治 D.官僚群体践行人本思想
20、唐代,《考课令》将户口增减作为评定州县官员考第的一项重要指标,若“抚育有方、户口增益”,则会升进相应的考第;若“抚养乖方、户口减损”,则会降等。由此可知,唐代( )
A.地方考核的标准化 B.强化户籍管理维护统治
C.注重维护财税基础 D.官员行政能力得到强化
21、如图为公元前3世纪中叶建立在今阿富汗一带的巴克特里亚王国的金币。金币一面为塞琉古王国安条克二世的头像,另一面为正猛掷雷电的古希腊宙斯神像。该金币可用于说明( )
A.亚历山大东征对文化的影响 B.希腊文化中心的东移
C.希腊政治制度在中亚的移植 D.东西方贸易的繁荣程度
22、汉代朝廷颁行为七十岁老人赐杖之制,以法定形式将鸠鸟形象与杖相结合,并将其定为重孝的标志物。杖本身可辅助老人行走,还可防身。《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刻鸠纹:头,可望老者食时防噎。”这说明汉代( )
A.国家生导社会优抚 B.宗法观念得以复兴
C.优抚与教化相结合 D.社会救济体系完备
23、辽代王爵受封者主要是契丹费族,以皇室近亲、皇族疏室和后族成员为主,异族功臣受封者较少。而五等爵受封者则以各族功臣为主,契丹贵族成员较为少见。这( )
A.体现了群体分化的特征 B.实现了疆域版图的治理
C.说明了民族认同的加强 D.反映了因地制宜的策略
24、日本大正天皇政府在一战开始后,只在东亚和太平洋一带有军事活动,根本没出兵欧洲。战期间,北洋政府向德奥宣战,且采取“以工代兵”的形式到欧洲参战。二者的共同点是( )
A.惧怕欧洲资本主义列强 B.采用直接干预战争的方式
C.以争取国家利益为目的 D.瓦解了列强在亚洲的统治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美洲作物向外传播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等
——摘编自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材料二 “在旧世界,没有哪个大规律的人类群体比中国人更快地接纳了美洲的粮食作物”。玉米可以在土质糟糕到令人惊讶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快速生长,其成熟时间比大麦、小麦和粟都短。甘薯则能在连玉米都不能生长的地方种植,它甚至不需要太多阳光。16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是小冰期的两个高峰,福建在这个时候出现了饥荒.陈振龙的儿子陈经纶向福建巡抚展示了甘薯,并受命进行实验性种植,结果“秋收大获,远近食裕,荒不为害”。如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甘薯种植国,产量超过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三。
——摘编自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以来物种交换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及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作物全球化的认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大抵中国自营的民营工业,1870年代有二十几家,以小规模工业为主,至1880年代后陆续增加,且已有若干大型工业出现。截至1894年,全国共有一百多家大小不同的企业。其中,采矿业多与政府的军事工业配合,受政府控制较大,成效较小,其他轻工业因受政府干涉较小,成效较大,但因资本额少,难以与外国企业或外国在华企业相比。清末的民营工业,在1894年以前其资本额仍较官办或官商合办者为少。
——摘编自王建朗等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美各国忙于战争,不得不放松对中国的侵略,中国迎来发展工业的良机。中国工业资本家纷纷集资设厂,引进先进技术,采用蒸汽力和机器。上海、南通、汉口、天津、青岛、广州等城市的资本家率先活跃起来。爱国心的驱使与利润的刺激,使民族工业大为兴旺,财富迅速增长,呈现出一片光明景象。1918年《大公报》上的一篇论文对当时生气勃勃的局面做了真实的描述:“中国工业日见扩充,各种机器势必多用,国家之兵工厂、造币厂、铁路、船厂及制革厂、电灯遍布各处,开矿熔化等事,均需机器。缫丝厂甚多,各处又有织布、织袜、棉线汗衫、纱及机器磨坊、面粉、榨油、锯木、造纸等厂,砂及水泥、烛皂、玻璃、瓷器等厂,年胜一年。”
——摘编自魏宏运《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晚期民营工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与19世纪晚期相比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新发展,并分析其发展的意义。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角抵,亦称角力、相扑,秦时往往同射御等活动一道进行,主要出现在宫廷当中,观赏性较强。到隋唐,角抵从宫廷走向民间,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人戴兽面,男为女服”等新形式。武则天在位时,规定每年十月军中集中习武,主要是练习射箭、武技和角抵。成书于北宋政和年间的《圣济总录》云:“七八月之间,山岚烟雾蛇虺郁毒之气尤甚,故当是时,瘴疾大作。”故在七月中元节,民众多喜角抵,“云秋瘴气也”。两宋时期,在瓦舍、勾栏中出现了专门的角抵表演场地和团体,在上元节等节日中,也有角抵专门演出,“论输赢”已成为宋代相扑比赛的重要形态。《梦粱录》中将女相扑手称为“女占”,赛关索、黑四姐等技艺高超的女艺人名号在宋代广为流传。
材料二 《孟子》中说:“男女授受不亲,礼也”。隋代柳或上书认为(角抵)“内外共观,曾不相避。……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非益于化,实损于民。请颁行天下,并即禁断”。柳或的奏请,得到了当时皇家的认同。开元年间,唐玄宗同样以“伤风害政”为由禁绝广场角抵。角抵运动竞技性的增强,带来了一定的运动伤害,宋代政府也多次以诏令形式予以禁止。元代以后,汉地角抵活动日趋衰微。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曹景川《传统伦理与古代角抵治理研究》等
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唐宋时期角抵运动的兴衰加以历史阐释。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4分)
材料
冷战阶段分期 重要史实
第一阶段 冷战的开始(1945-1949) 雅尔塔体系确立、凯南的“八千字”电报、杜鲁门主义、新中国诞生
第二阶段 冷战的扩展(1950-1962) 华约组织建立、中苏友好合作、朝鲜战争
第三阶段 冷战中的缓和(1963-1979) 西欧和日本的发展、中美关系的解冻与正常化
第四阶 段冷战再现(1980-1984) 中国对外开放并采取独立自主外交、美苏进入新一轮军备竞赛
第五阶段 冷战的结束(1985-1991) 核裁军谈判取得重大进展、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依据刘金质《冷战史》整理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给材料的整体或局部提取三条相互关联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九品中正制是以出身、门第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而“拔寒素”是以德、才为标准,因此“拔寒素”是对九品中正制只看重出身、门第所存在问题的弥补,故D项正确。科举制形成于隋朝,A项时间不符,排除;“拔寒素”本身就是对士庶差异的认可,不可能消除士族与寒门的差异,排除B项;西晋时,士族把持中正官职位,由题干中“中正官全程参与并主导”可知,士族垄断选官权的情况并未改变,排除C项。
2、答案:A
解析:
材料涉及的是前朝货币是否可以流通的问题,这与满汉矛盾的变化没有直接关联,排除B项;材料没有关于清朝货币本位制的信息,排除C项;商业发展环境与社会经济状况、国家的商业政策、政治形势有关,新旧钱币的混用并不能说明清代商业发展环境宽松,且根据所学可知,清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
3、答案:C
解析:民国初,货币种类繁多,不同地区间商品交易需要进行货币换算,这提高了商品流通的经济成本,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民国初货币的不统一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便利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属于以偏概全,偏离了材料主旨,A项排除;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中国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中国货币混乱没有直接导致军阀割据,B项错误;货币混乱不利于商品流通,但“中断了区域间的商贸联系”说法绝对,D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
我国工业化战略实施于“一五”计划时期,A项错误。苏美英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环比增长速度不及中国,是因为其已经确立工业优势地位,与传统工业衰落无关,B项错误。当时苏美英传统工业仍在发展,受到冷战制约材料依据不足,D项错误。
5、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在民主政治和寡头政治两种政治体制下,贵族对于选举中的失败,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古希腊的寡头制,也称为贵族寡头政治,是指奴隶主贵族中的极少数人独揽政权的政体,贵族能否当选来自贵族同伴的评判,故贵族认为在寡头制下落选是“一种羞辱”;古希腊民主政治下全体公民参与政治,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贵族能否当选取决于公民的投票,故贵族在民主政治下落选能够更好地承受失败的结果。据此可以得出贵族的价值观念与民主政治兼容,故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核心力量是公民,不是贵族,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在不同政治体制下贵族对于选举失败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并没有体现贵族参加政治选举意愿的减弱,故C项错误;贵族能够更好地承受选举失败的结果,无法说明贵族面临的政治压力增大,故D项错误。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材料中的思想家认为,用理性设计未来的国家体制,是非历史的、荒谬的,“未来的社会,应该是每个人都参与到市场交换活动之中”,这反映出他们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主张在市场的调节和法律、道德的约束下追求个人利益,自由竞争,故选B项;A项无法完全体现材料意图,且对未来国家体制的设计提出不同观点,不等于否定社会变革,排除;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只是材料所体现的一方面,还应配合市场、法律和道德来实现“文明和改善”的社会,排除C项;材料信息与社会分工的主导性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
7、答案:C
解析:由材料“武王面临着人多势众的殷遗民的严重威胁,在夜不能寐的情况下而采纳了周公提出的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政策而始行分封的”可知,武王的分封既是为了收揽民心,又是对殷贵族的一种安抚政策,目的是为了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政治地位,故选C项。
8、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勒石能铭,登高能赋,师旅能誓”者不在少数;西夏设立番学和汉学,官学规模不断扩大;进入官学或私学是金朝士子步入官场的主要通道、“士由科第位至宰辅者接踵”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政权借用了汉族的文化教育体系以及选官用官制度,促进了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过程,强化了中华一统的发展格局,D符合题干的意思;ABC选项是对材料片面的理解,排除。故选:D。
9、答案:B
解析:春秋时期法律的发展,从材料中的叙述可知,春秋晚期郑、晋等国都颁布了法律,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旧贵族,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故选B项。
10、答案:D
解析:选择D: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所谓的“训政“不过是借孙中山先生的建国理论来为自己的专制统治寻找依据,建构合法性。排除A、B、C:国民党的“训政”主要目的是营造专政合法性,不是维护民主、发扬三民主义和扩大人民政治权利。
11、答案:D
解析:公务员录用制度的特点,
材料涉及的主要是公务员的录用资格问题,而非选拔程序问题,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党派性和政治性,B项与此没有直接关系,排除;材料中制度具有较强的党派性和政治性,不是近代化的表现,排除C项。
12、答案:A
解析:国定进口税则与国内经济建设,
由上述分析可知,A项正确;当时中国并未完全实现关税自主,排除B项;材料与上海中央银行的管理职能变化无关,排除C项;此时全面抗战尚未开始,排除D项。
13、答案:C
解析:选择C: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当时周王室衰微,诸侯国争霸不断,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权力下移至诸侯国,再根据材料中郑国被大夫把持朝政可知权力再次下移,由此得出当时政治权力不断下移。排除A:诸侯国内君与臣、臣与臣等的盟誓是诸侯国君权力受到冲击的体现,而非巩固。排除B:据所学知识可知官僚政治是在秦朝正式确立的。排除D:据材料“春秋时期”可知当时社会处于大动荡时期。
14、答案:B
解析:选择B:据材料,墨家学派首领腹醇面对独子杀人且统治者宽大处理的情况下,没有徇私枉法,而是坚持法律制裁,腹醇的行为说明了其家庭管理蕴含法治思维的倾向。排除A:秦国采用法家思想治理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体现的是秦王法外施恩,打算宽大处理。排除C:材料可以体现墨家思想中也有法治内容,但据此不能得出墨家思想吸收法家思想的结论。排除D:战国时期君主专制尚未完全形成符合时代背景,但不符合材料主旨。
15、答案:C
解析:选择C:根据材料可知,孔子时期的儒学有其学术的相对独立性,其思想言论不受制于统治者,甚至可以对统治者表示蔑视和嘲讽。但是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主张,易使得儒学发展受制于政治的需要,其思想需要满足统治者的目的和要求,一定程度上使儒学蜕变为统治者的工具。排除A:董仲舒的儒学主张推动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符合史实,但体现不出材料对比的意图。排除B:本题两则材料是对比董仲舒与孔子的主张的不同之处,B项不能体现不同点,而且前一则材料也未突出孔子重视教育。排除D:更加注重儒学哲学化和思辨化的是宋明理学。
16、答案:C
解析:选择C:由材料可知,清初大力推崇采用明朝制度,这是因为清军人关后,满汉当时还存在矛盾,清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巩固自身统治,故而采用明朝制度措施以让汉人感觉不到太大变化,这种做法实质上缓和了民族矛盾。排除A:明清两朝建立之初的情形是完全不同的。排除B:清朝采用明朝制度的做法并不代表明朝制度就适应清朝实际,且没有点明该做法的本质问题。排除D:D项“照搬”表述太绝对。
17、答案:D
解析:根据地的粮食产量比友军区多出近2石,几乎是伪区的2倍,亩产也高于友军区和伪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调节了农民和地主的矛盾,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增加,D正确;1943年仍然处于相持阶段,抗战形势尚未好转,排除A;B不是根据地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排除B;C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
18、答案:D
解析:历史文献与三星堆遗址的出土的丝绸残留物印证了蜀地丝织业悠久,答案为D选项;材料体现考古发现证明了蜀地丝织业的悠久,但没有体现考古发现必须与文献记载互证,排除A选项;丝织业悠久不能推断丝织技术发端于蜀地,排除B选项;材料中的文献《说文解字》内容为蜀字的解读,史载嫘祖具有明显的传说色彩,历史的真实性较弱,排除C选项。
19、答案:C
解析:汉代臣子直言进谏辅佐君主,目的是君主闻过而改,以永久地统治天下,主要反映出臣子进谏,目的主要是匡扶人君,维护统治,答案为C选项;臣子辅佐君主与儒学是官方正统学说无关,排除A选项;汉代臣子与君主的辅佐关系体现出儒家伦理,但是B选项未体现材料后半段内容,未全面反映题意,排除B选项;材料体现臣子辅佐君主以更好地统治天下,未涉及人本思想,排除D选项。
20、答案:C
解析:《考课令》以户口的增加与减少作为考核地方官员的重要指标,体现了唐代中央政府对户口数量的重视,结合所学可知,户口是中国古代的财税基础,重视户口的增加本质是重视财政收入,答案为C选项;标准化应强调条条细化的考核标准,排除A选项;增加户口不是强化户籍管理,排除B选项;官员考核制度与官员行政能力强弱不存在必然关系,排除D选项。
21、答案:A
解析:阿富汗一带出土的金币正面刻有塞琉古国王半身像,塞琉古王国是希腊化国家,反面为希腊文化的印记,体现亚历山大东征对文化的影响,故A项正确。希腊文化中心仍在希腊,排除B项。材料只有金币上的头像,无法得出政治制度的推行状况,排除C项。东西方贸易的繁荣程度缺乏材料依据,排除D项。
22、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汉代朝廷将鸠杖作为尊老重孝的标志,赐给老人鸠杖不仅可防身,还希望老人不被噎,这说明汉代不仅优抚老人,同时教化人们要尊老重孝,因此C项正确。材料仅提及汉代朝廷推行为七十岁老人赐杖之制,没有提及其他主体如何进行社会优抚,因此无法体现国家主导社会优抚,因此A项错误。宗法观念以血缘家庭关系为核心,材料未体现,因此B项错误。社会救济指国家和社会对由于各种原因而陷入生存困境的百姓给予财物接济和生活扶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需要的制度。赐杖之制是优待老人,属于社会优抚制度的一部分,不属于社会救济体系,因此D项错误。
23、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出辽代统治者的授爵理念,即利用爵位等级突出皇族、后族等契丹贵族的优越地位,使他们有别于出自其他民族或一般契丹家族的功臣。但为维护统治,辽代统治者又需吸纳其他民族、其他出身背景的优秀人才,于是对其主要授予五等爵,偶授予王爵,借之笼络人心。由此可知,在封爵制度上,辽代统治者实行民族区别对待政策,体现了群体分化的特征,因此A项正确。材料仅体现辽代封爵制度,未提及封爵制度产生的客观效果,因此B项错误。辽代统治者在封爵制度上,实行民族区别对待政策,无法体现民族认同的加强,因此C项错误。因地制宜指的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采取行之适当的措施,材料叙述的是辽代封爵制度的民族差异,而非地域差异,因此D项错误。
24、答案:C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特点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和日本。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北洋政府和日本大正政府的目的都是要实现国家战略,中国北洋军阀“以工代兵”企图废除不平等条约,日本则以扩大在亚太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为目的,因此C项正确:如果“惧怕欧洲资本主义列强”。日本和中国就不会加人协约国对德国宣战,因此A项错误;中国“以工代兵”不属于直接干预战争,因此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一战后,印度支那仍受到法国殖民统治,菲律宾仍受到美国殖民统治,因此D项错误。
25、
(1)答案:特点:种类多;以食物为主;范围广,涉及欧亚非美各洲;双向交流,既有美洲作物品种外传,也有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推广。
解析:特点:根据材料一中“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种类多,以食物为主;根据“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可知,范围广,涉及欧亚非美各洲;根据“美洲作物向外传播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可知,双向交流,既有美洲作物品种外传,也有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推广。
(2)答案:原因:玉米等外来作物产量高,对土地要求低;中国人口大量增长,人地矛盾突出;政府鼓励发展农业;市场扩大,农产品商品化加强;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中外作物交流。影响:促进粮食产量提高;缓解了人口增长压力;优化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促进了人口的迁移和流动;推动了农产品生产商品化;专业化农业区出现,造成地方市场扩大。
解析:原因:根据材料二中“玉米可以在土质糟糕到令人惊讶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快速生长,其成熟时间比大麦、小麦和粟都短。甘薯则能在连玉米都不能生长的地方种植,它甚至不需要太多阳光”可知,外来农作物生命力强,对土地要求低,产量高;根据“16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是小冰期的两个高峰,福建在这个时候出现了饥荒”,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分析可知,明清时期,中国人口大量增长,人地矛盾突出,政府鼓励发展农业,市场扩大,农产品商品化加强,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中外物种交流。影响:根据材料二中“秋收大获,远近食裕,荒不为害”“如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甘薯种植国,产量超过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三”,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分析可知,外来高产农作物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缓解了人口增长压力,优化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促进了人口的迁移和流动,推动了农产品生产商品化,专业化农业区出现,造成地方市场扩大。
(3)答案:认识:农作物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助推全球经济发展;有助于全球化的发展。
解析:认识:综合以上材料和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因果等方面分析可知,农作物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助推全球经济发展,有助于全球化的发展。
26、答案:(1)特点:规模小;数量少;分布不均衡;轻工业为主;受制于政府和外国资本。
(2)新发展:行业和数量都明显增多;分布地域更广;重工业和新兴工业也有一定程度发展。意义: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为革命准备了阶级基础。
解析:第(1)问,解题思路如下: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上海、南通、汉口、天津、青岛、广州等城市的资本家率先活跃起来”并结合所学可知分布的地域比较广;根据材料“缫丝厂甚多,各处又有织布、织袜、棉线汗衫、纱及机器磨坊、面粉、榨油、锯木、造纸等厂”和所学可知行业和数量都明显增多;根据材料“兵工厂、造币厂、铁路、船厂及制革厂、电灯”和所学可知重工业和新兴工业也有一定程度发展。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回击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加速自然经济的瓦解等方面作答。
27、答案:示例:角抵运动逐渐从宫廷走向民间,从练兵习武之术发展为表演性活动、竞技性活动等。两宋时期,甚至还出现了众多广受欢迎的女相扑手。角抵运动之所以获得极大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的兴起、统治者的喜好和提倡、民众的娱乐需要、利于强身健体及练兵习武等都助推了其发展与普及。但角抵运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跟其他体育及娱乐项目一样深受传统礼教的影响,不断受到封建统治阶层的阻扰和干预,封建上层认为角抵有悖礼教,挑战了封建等级伦理,而且随着运动带来的伤害增多,角抵多次被禁止,以至日趋式微。唐宋时期角抵运动的兴衰反映了儒家思想所倡导的礼教行为规范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生活的塑造,统治者所秉持期望的“教化知礼”德育决定了角抵的最终结果。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对唐宋时期的角抵运动加以阐释。考生可从该时期角抵运动的发展状况、受到限制的原因等方面展开。“每年十月军中集中习武,主要是练习射箭、武技和角抵”表明军队中将其作为军事训练的内容以增强士兵体质,“故在七月中元节,民众多喜角抵”“云秋瘴气也”体现的是角抵被民众用来强身健体,“在瓦舍、勾栏中出现了专门的角抵表演”反映的是角抵迎合了民众的娱乐需要。从角抵运动的这几个特点入手,再结合一定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分析其发展。角抵运动衰落的原因可结合材料“男女授受不亲”“伤风害政”“运动伤害”等并结合儒家思想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考生表述成文,逻辑清晰即可。
28、答案:示例1:冷战从开始到结束反映了两极格局从形成到瓦解的历程。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国家利益、意识形态方面的矛盾加剧,逐渐从盟友变为对手。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式开始;随后,北约、华约建立,正式形成两极格局。两极格局下,全面冷战、局部热战,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欧、日本的发展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多极化趋势出现。世界形势的变动,促使冷战出现一定程度的缓和,中美两国逐步实现正常化。这大大缓和了世界紧张局势,利于世界和平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冷战也随之结束。伴随着局势的缓和,核裁军谈判取也得重大进展。这有利于制止军备竞赛,缓和核战争的恐怖阴影,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也使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冷战的历程说明,和平与发展才时代的主题。我们应据弃冷战思维,放弃集团对抗,秉持共建、共商、共享、共赢的理念,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示例2: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不断调整外交政策。
在美苏冷战、两大阵营激烈对峙的国际形势下,新中国宣告成立。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新中国确立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实施三大政策,在建国的第一年里,与十七国建立外交关系;后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欧日本的发展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多极化趋势出现。中国适时调整外交政策,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促成了中美、中日关系的缓和,一举打破了中国面临的外交僵局,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已开始改革开放。同时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中国外交以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目标,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综上,外交政策应以国家利益为中心,随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解析:根据材料中中美苏三个国家的关系可知,冷战的发生发展推动世界格局的演变。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中苏关系以及20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关系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冷战的发展推动世界格局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