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尚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距今约5000年,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反映了( )
A.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 B.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
C.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 D.当时出现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2、商朝中央官职大体可分为文职官、武职官和史官三大类,地方则有侯、甸、男、卫等行政长官。这说明商朝( )
A.国家管理体制正日渐完备 B.摆脱了神权对王权的制约
C.王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D.官职分工已十分细致明确
3、夏商周三代宗法制度的最重要特点是将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这反映了宗法制度( )
A.家国一体化的特征 B.原始宗教的内隐性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维护嫡长子继承制
4、商代,对“四土”并未“授土授民”,但方国“莫敢不来朝”,形成归附臣属关系:西周实行分封,地方诸侯“莫不事王”,周王“授土授民”,形成了政治上的从属关系。这一变化表明,西周分封制( )
A.结束了商代地方割据局面 B.强化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
C.开创了中央集权的新模式 D.消除了“诸侯坐大”的隐患
5、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时代,从西周的“政自天子出”变为了“政自诸侯出”,而后又相继出现了“政自大夫出”、“政自臣宰出”的现象。这表明( )
A.周王室统治广布四方 B.争霸战争日益频繁
C.分封宗法制遭到破坏 D.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6、据史料记载,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前的征兵征粮经常达不到定额,民众对官府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在秦国新法实施之后,秦国百姓踊跃参军入伍,登记入伍的场所常常挤满了人。这一变化主要缘于“新法”中的( )
A.重农抑商 B.奖励军功 C.厉行法治 D.焚烧诗书
7、中国思想的源头基本起自先秦时期,后世各种思想潮流都可以从哪里找到最初的萌芽( )
A.原始社会 B.夏商时期 C.诸子百家 D.六经
8、每年的春节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zhēng”“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C.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D.独断性和随意性
9、一般认为,秦朝时期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其主要标志是郡县制的确立。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血缘为纽带的政治传统被彻底废除 B.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C.在中央设立了三公九卿的政治制度 D.郡县的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10、司马迁《陈涉世家》:“……然后以六合为家,肴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材料认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兼并六国矛盾激化 B.陈胜起义
C.秦的暴政 D.焚书坑儒
11、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
A.利于加强控制地方 B.旨在终结丞相制度
C.有利于加强皇权 D.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12、汉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武帝即位后,对匈奴用兵,采取盐铁官营、告缗等一系列政策,汲取大量社会财富解决财政危机,加强中央集权。这一变化说明( )
A.和亲政策符合发展趋势 B.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统一
C.对外用兵加重人民负担 D.国力变化影响中央政策
13、中国自古以来重视监察制度。汉武帝时期为监察地方官员和豪强势力所采取的措施是( )
A.颁布“推恩令” B.尊崇儒术 C.设置刺史 D.盐铁官营
14、“臣(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臣(董仲舒)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二者的主张( )
A.都使传统文化遭遇灭顶之灾 B.实质都是思想文化专制
C.都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D.实质都是加强中央集权
15、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一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这说明当时( )
A.外戚势力膨胀 B.宦官把持朝政
C.豪强地主横行 D.官僚机构脆肿
16、东汉末年至魏晋之际,关中、中原两大经济区的人口急剧减少,北方士民纷纷背井离乡,举家南迁。此后南方许多荒原变成肥田沃野,荆扬的洞庭、鄱阳、太湖流域成了谷仓地带,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三熟之稻”。这说明当时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造成了南方人多地少的矛盾 B.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
C.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 D.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17、司马迁的《史记》“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和屈原的《离骚》一样,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这说明,司马迁的《史记》( )
A.印证了中华文明起源于黄帝时期 B.具有文学史题材的首创性
C.展现了秦汉时期人民高昂的精神 D.兼具史学和文学双重价值
18、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发展呈现的主要特征是( )
A.国家统一与吏治清明 B.科技落后与经济停滞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社会繁荣与文化开放
19、东晋时期,高门士族琅琊王氏掌权,其代表人物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时称“王与马,共天下”该现象反映了( )
A.高门士族成为东晋政权的重要支柱 B.地方出现众多割据政权
C.门阀政治取代了皇权政治 D.士族与皇权的冲突激烈
20、《孝文帝出行图》(如下图)取自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宾阳洞帝王礼佛浮雕的《北魏帝王出御图》,图中一队朝佛者,以孝文帝为中心,前拥后簇,神情泰然。画面中所有人都是峨冠博带,宽衣大袖。这幅图( )
A.历史久远难以考辨 B.艺术加工不可采信
C.全面展现社会风貌 D.反映北魏改革趋势
21、秦、隋是历史上两个短命的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
A.修筑了规模宏大的军事工程 B.开通了沟通南北的水上运输通道
C.开创了影响后世的政治制度 D.注重强化思想控制巩固政治统一
22、《隋书》认为,隋朝开通大运河,是为了高丽战争运输兵马物资;后世学者认为,其主要是为了满足隋炀帝巡幸江南的娱乐需求;当代史学家认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是根本原因。据此可知,关于隋朝大运河开凿原因的认识(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反映了历史的复杂性、多面性
C.说明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 D.后世学者研究比古代观点可信
23、唐朝中后期,节度使的权力愈发扩大,他们自行任免下属文武官员,地方官吏几乎成了节度使的家臣,士兵几乎成了节度使的私家武装。节度使一旦死去,或由子嗣继任,或由部下接班。朝廷委派的继承人选往往无法立足,朝廷也无可奈何。史学界对以上现象称之为(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朋党之争 D.五代十国
24、隋初,虽确定以三省长官为正式宰相,但已经有以他官参与其事的事情。如“柳述为兵部尚书,参掌机事;又杨素为右仆射与高疑专掌朝政。”炀帝时裴矩、裴蕴也都“知政事”。这一做法( )
A.显示国家用人的科学性 B.意在分散宰相的权力
C.阻碍了阶层之间的流动 D.完善了官吏选拔制度
25、唐代的三省体制相当成熟,在一般情况下,皇帝不能越过三省直接发布“晨高指示”。皇帝下达的诏令、原则上须经宰相邇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这表明( )
A.唐朝时三省掌握了实际统治权 B.唐朝皇帝敏剥夺了最高决策权
C.唐朝时君权与相权矛盾尖锐化 D.店朝皇帝的决策权受到了限制
26、唐朝租庸调制规定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国家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丁税 B.国家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D.唐朝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27、唐朝时,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不需要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正评定,没有出身门第的限制,可以自行报名投考,由此可知,科举制( )
A.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B.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C.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 D.淡化了等级观念
28、黑龙江恒山的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寺庙最高处的三教殿,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这体现了( )
A.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内涵 B.儒家思想走向衰落
C.程朱理学对古建筑的影响 D.大一统思想的渗透
29、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
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30、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以下史实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是( )
①唐蕃和亲会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二、材料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周人的统治在打破旧式部族方国血缘界限的基础上,以周王“授土授民”的名义赐予,建立起一批以周人为统治族的新型国家。一国之内则是各族混居,这就为未来向成熟的地缘国家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就是从这一时代起,中华民族的先民才第一次具有了“天下一体”的观念,而作为中华民族主体民族的华夏民族的生长聚合,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
——摘编自王和《中国早期国家史话》
材料二:“大一统”是汉武帝国家观的核心,其继位之初就提出要效法尧舜,实现“教通四海”“海外肃慎”。汉武帝在位54年,最终实现了“四个统一”,即军事统一、政治统一、思想统一、经济统一,推动西汉王朝开始进入了全盛时期,对后世也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历史影响。
——摘编自徐平华《汉武帝“大一统”的国家观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并概括这些政治制度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四个统一”而采取的主要措施并概括这些措施的历史作用。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东汉以来,匈奴、鲜卑等边疆民族大规模内迁。西晋末年,政治黑暗,汉族大量流向边远地区,从而扩大了汉文化的影响边疆民族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向中原地区展开更大规模的迁徙。晋室东渡,汉族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内迁各族积极推行汉化政策,并以建大一统之功为己任,以华夏正统自居;在政治上逐渐由割据走向统一的同时,文化程度不断提高,大量汉人南迁,促进了汉族与南方各族的交融以及汉文化在南方地区的进一步发展。这些为后来隋唐更大规模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刘正寅《中国历史上华夏认同的演进与升华》
材料二:唐朝对待不同的民族问题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设立军事行政机构针对的是解决北方突厥、回纥民族问题,以及东北秣褐民族问题;册封制度针对的是回纥、韩羁、南诏民族;和亲政策针对的是缓和唐朝和吐蕃的关系。唐朝统治阶级能够从各个民族问题产生原因出发去解决或缓和矛盾,实行开明的政策,在总体原则上依然牢牢把握着“以和为主”这一政策尺度。
——摘编自马晓琳《浅析唐代民族政策的主要措施及其评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方式,并分析民族交融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题干信息“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各具特色”反映了文明的多元性;“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反映了文明的一致性,故选B项;根据所学可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排除A项;中华文明起源于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排除C项;礼乐制度出现于西周(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排除D项。
2、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知,商朝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官僚机构,说明国家管理体制正日益完备,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的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B项错误;商朝王权具有明显的神权色彩而不是宗教色彩,且材料并未体现“浓厚的宗教色彩”,C项错误;“十分细致明确”说法绝对且材料体现不出来,故排除D项。
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夏商周三代宗法制度的最重要特点是将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这反映了宗法制度家国同构的特点,即家国一体化的典型特征,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原始宗教,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族权与政权的结合,未体现神权与王权结合,排除C项:嫡长子继承制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B.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商代虽然对“四土”并未”授土授民”,但是形成了归附臣属关系,而西周实行分封制,周王”授土授民”,形成了政治上的从属关系,这说明西周分封制强化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故B正确。A.西周分封制下,诸侯享有很大的独立性,容易导致地方割据,故A错误。C.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的新模式,故C错误。D.西周分封制下,诸侯享有很大的独立性,容易导致地方割据,故D错误。故选B。
5、答案:C
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各诸侯国服从周天子领导,定期朝贡、提供军赋等而从题目材料可以看出,诸侯国不在听周王室的调遣,并且各诸侯国开始委派官员管理和治理,国家事务,职位也不再世袭,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就表明分封的宗法制遭到破坏,故选C。
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前的征兵征粮经常达不到定额,民众对官府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在秦国新法实施之后,秦国百姓踊跃参军入伍,登记入伍的场所常常挤满了人”可以得出,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的措施发挥了巨大作用,C项正确;“重农抑商”体现不出对材料中“踊跃参军”的内容,排除A项;“废除特权”对题干材料的民众老百姓没有多少吸引力,排除B项;“厉行法治”可以重塑社会秩序,与人们愿意参军纳粮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C。
7、答案:C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后世各种思想潮流都可以从诸子百家找到最初的萌芽。故选C。
8、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时期中国。据所学可知,秦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中皇帝制度是重要内容之一,其突出特点就是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上的所用均为专用,别人不得擅用。根据材料“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可知,古代的避讳制度反映了皇权至上、皇帝独尊,C项正确;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是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材料涉及秦朝,而且材料也不能体现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中央集权,涉及皇权,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秦朝皇帝制度下皇权至上,没有体现皇帝制度的独断性和随意性,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秦朝时期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其主要标志是郡县制的确立”并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下,地方官吏均由皇帝任命且不得世袭,中央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有效的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故D项正确;A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统一集权国家的形成是郡县建立的影响,并非材料观点依据,排除B项;题干与三公九卿的设立无关,排除C项。故选:D。
10、答案:C
解析:材料“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强调的是秦朝灭亡的原因是暴政导致的,C项正确;材料与兼并六国矛盾激化、陈胜起义及焚书坑儒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
11、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材料“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和所学可知,“中朝”又称“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的近臣构成;重要政事,“中朝”在宫廷内先自作出决策,进一步分散和限制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C项正确。中央官制调整不涉及地方管理,排除A项;明朝朱元璋终结丞相制度,时间不符,排除B项;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得以加强,有利于政治稳定,排除D项。故选C项。
12、答案:D
解析:汉代的政策,汉初受经济残破影响,采取与匈奴和亲的政策,休养生息,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于是对匈奴用兵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这说明国力变化影响中央政策,故D项正确;和亲政策是汉初因国力不足而实行的权宜之计,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并未强调对外用兵加重人民负担,排除C项。
13、答案:C
解析:A、“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为了解决王国问题而实施的;B、尊崇儒术是为了加强思想专制而实施的措施;C、根据题意并结合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为监察地方官员和豪强势力所采取的措施是设置刺史制度;D、盐铁官营是汉武帝经济上采取的措施。故选:C。
14、答案:B
解析:材料“臣(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臣(董仲舒)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的实质都体现了思想文化专制,故B项正确,排除D;A中“灭顶之灾”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只符合董仲舒,排除。故选:B。
15、答案:A
解析:据题干可知,题干反映了东汉时期外戚势力膨胀。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A符合题意;B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A。
1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方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及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了南方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未涉及人地矛盾,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材料未体现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排除C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排除D项。故选:B。
17、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既整理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还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材料说明《史记》兼具史学和文学双重价值,D项正确;材料只提到《史记》的记载开始于传说中的黄帝,未说明《史记》印证了中华文明起源于黄帝时期,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史记》首创文学史题材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高度评价了《史记》,但并未展现秦汉时期人民高昂的精神,排除C项。故选D项。
18、答案:C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内迁,在北方建立了众多的民族政权,各民族之间不断交往、交流与交融;北民南迁,南方先后经历了孙吴、东晋和宋、齐、梁、陈等朝代。所以,中国历史发展呈现的主要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故C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分立,国家分裂,故A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得到开发,科技仍有所发展,故排除B;D项中“社会繁荣与文化开放”说的是唐代,而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故排除D。故选:C。
19、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与马,共天下”是说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敌,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反映了门阀士族是东晋政权的重要支柱,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地方出现众多割据政权,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与马,共天下”说明东晋时期门阀士族势力很大,但门阀政治并没有取代皇权政治,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士族与皇权的冲突激烈,排除D项。故选:A。
20、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图片可以看出,孝文帝穿着汉族的服饰,反映出北魏改革的汉化倾向,D正确;ABC选项不符合材料特征,排除。故选:D。
21、答案:C
解析:材料“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秦朝和隋朝开创了影响后世的政治制度,如秦朝的郡县制和隋朝的科举制,C正确;A只符合秦朝的长城,排除;B只符合隋朝修建大运河,排除;D只符合秦朝的焚书坑儒,排除。故选:C。
22、答案:B
解析:解读材料可知,不同时代的历史学家对于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原因有着不同的历史解释,各位历史学家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采用多角度,多元化的方式来分析历史问题,结合史学研究方法可知,关于隋朝大运河开凿原因的认识反映了历史的复杂性、多面性,B项正确;“只能有一种正确观点”不符合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中“《隋书》认为,隋朝开通大运河,是为了高丽战争运输兵马物资;后世学者认为,其主要是为了满足隋炀帝巡幸江南的娱乐需求;当代史学家认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是根本原因”提及的历史学家只是处于不同的时代,无法判断他们的立场是相同还是不同,排除C项;后世学者的研究不一定古代研究观点可信,只是所处的时代不同,判断历史研究观点是否可信,主要依靠历史史料佐证,而不是研究人员所处的时代,D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
23、答案:B
解析:据题意可知,唐代中后期节度使在属地内拥有任免官吏、世袭统治的特点,形成了独立的割据势力,史学界将此现象称为藩镇割据,故选B;安史之乱指的是安禄山为首的叛乱,排除A;朋党之争是不同利益集团间的斗争,排除C;五代十国局面出现在唐朝灭亡以后,排除D。故选:B。
2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隋朝时期,宰相的权力被分割,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分散宰相的权力,加强君主专制,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家用人的科学性,排除A项;科举制阻碍了阶层之间的流动,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官吏选拔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25、答案:D
解析:根据“皇帝下达的诏令,原则上须经宰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可知唐朝的三省体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D项正确;皇帝掌握统治权,排除A项;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排除B项;矛盾尖锐无法得出,排除C项。
26、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租庸调制下每户可以以纳绢或布代役,两税法中人丁税所占的比例下降,主要标准为按照资产和田亩多少征收,这种变化体现了国家对于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B项正确;两税法并没有废除人丁税,排除A项;题干并不能体现对土地兼并的政策,排除C项;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是土地私有制,在封建社会土地兼并只能被抑制不能彻底解决,排除D项。故选B项。
27、答案:C
解析:解读材料“唐朝时,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不需要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正评定,没有出身门第的限制,可以自行报名投考”可知,平民百姓可以通过科举改变命运,跻身官僚行列,在社会的等级之间,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重点强调科举制加强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性,C项正确;中央集权解决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材料未涉及,排除A项;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不是材料主旨,排除B项;只是增强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等级观念并未淡化,排除D项。故选:C。
28、答案:A
解析:山西恒山的悬空寺虽是佛教建筑,但却同时供奉着儒、佛、道三教的圣人,三教主张不同但“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这体现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内涵,故A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虽受到佛道挑战,但并没有走向衰落,故B错误;程朱理学形成于宋代,而不是北魏,故C错误;材料思想并没有统一,体现不出大一统思想的渗透,故排除D。故选:A。
29、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盛唐书法艺术具有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特点,并且米芾认为某书法家的作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结合所学可知,楷书符合上述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提及的是唐代的书法艺术,而小篆主要在秦朝时使用,且具有平衡对称、上松下紧的特点,排除A项;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而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故排除C、D两项。
3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遣唐使来访都体现了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加强了唐朝与日本、印度的相互交流,因此②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蕃和亲会盟”体现的是唐朝的民族关系,因此①与题意不符,排除A、B项。故选:D。
31、答案:(1)制度:分封制;宗法制。影响:打破了部族方国血缘界限;建立以周人为统治族的新型国家;为向成熟的地缘国家发展奠定基础;“天下一体”观念的产生;促进华夏族的形成。
(2)主要措施:军事统一:出击匈奴,设立河西四郡;政治统一:颁布推恩令,设刺史监察地方;思想统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或尊崇儒术)经济统一: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历史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西汉大一统强盛局面的出现;巩固加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解析:(1)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一“周人的统治在打破旧式部族方国血缘界限的基础上,以周王‘授土授民’的名义赐予,建立起一批以周人为统治族的新型国家。”可推出西周对地方的管理实行了分封制。影响:根据材料一“一国之内则是各族混居,这就为未来向成熟的地缘国家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可推出密切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民族间的交往,推动华夏民族的形成;根据材料一“就是从这一时代起,中华民族的先民才第一次具有了‘天下一体’的观念,而作为中华民族主体民族的华夏民族的生长聚合,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可推出有利于推动周文化的传播,形成华夏心理认同;并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有有利于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稳定当时的统治秩序。
(2)主要措施和作用:结合所学可知,“军事统一”即汉武帝打击匈奴,有利于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政治统一”即中央上实行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地方上实行推恩令,附益之法,左官律等,削弱地方诸侯的权力,从而起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思想统一”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思想大一统,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思想的统一有利于巩固政治的统一;“经济统一”即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政策,抑制工商业的发展,这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打击了地方势力,有利于巩固统治。
32、答案:(1)原因:人口迁徙(少数民族内迁/汉人南迁);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汉化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征伐战争。影响:促进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扩大汉文化的影响;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为隋唐统一奠定基础。
(2)特点:政策灵活;因地制宜;政策开明;以和为主。
解析:(1)原因:根据“自东汉以来,匈奴、鲜卑等边疆民族大规模内迁。”得出人口迁徙;根据“内迁各族积极推行汉化政策”得出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汉化改革;根据所学可得出还有征伐战争。影响:根据“在政治上逐渐由割据走向统一的同时,文化程度不断提高,大量汉人南迁,促进了汉族与南方各族的交融以及汉文化在南方地区的进一步发展。这些为后来隋唐更大规模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可得出促进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扩大汉文化的影响;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为隋唐统一奠定基础等。
(2)特点:根据“唐朝对待不同的民族问题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得出政策灵活;根据“设立军事行政机构针对的是解决北方突厥、回纥民族问题,以及东北秣褐民族问题册封制度针对的是回纥、韩羁、南诏民族和亲政策针对的是缓和唐朝和吐蕃的关系。”得出因地制宜;根据“唐朝统治阶级能够从各个民族问题产生原因出发去解决或缓和矛盾,实行开明的政策”得出政策开明;根据“以和为主”得出以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