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南省巩义市重点中学2023-2024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巩义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2023.11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大汶口文化遗址中,人的葬式一般为仰身直肢葬,男性仰身直肢,女性则侧身曲肢面向男性,随葬品大都在男性一侧,这说明当时( )
A.早期国家特征出现 B.属于父系氏族社会
C.女性地位高于男性 D.尚未出现私有现象
2、1913年,张石川郑正秋合作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难夫难妻》,以潮州的买卖婚姻习俗为题材,讽刺旧式婚姻压抑人性和虚伪丑恶。同一时期,自由恋爱、新式婚礼逐渐在通商口岸的知识阶层和官宦人家出现。这表明( )
A.妇女获得完全解放 B.近代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C.知识分子全盘西化 D.全国婚恋自由非常普遍
3、1987年12月深圳首次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修改宪法草案,删除原宪法中禁止土地“出租”两字,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说明( )
A.土地所有权性质发生了变化 B.宪法修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D.我国正式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4、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等。其历史根源是( )
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全球商品流通 B.三角贸易推动区域资源优势互补
C.亚、非、拉美国家注重发展民族经济 D.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
5、明清时期,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传统手工业从耕织结合的状态下解放出来,成为专门的手工业行业,其中以棉纺织业为典型。此外,在传统技术条件下,手工业者对政府的人身隶属有所削弱,以民间市场为销售对象的专业性手工业兴起。这表明明清时期( )
A.雇佣劳动生产方式成为主流 B.封建经济基础趋于解体
C.商品经济发展加速产业革新 D.重农抑商政策不断弱化
6、上海机器织布局在淮系官僚龚寿图接办后,出台的第一个措施就是把以前投资的“老股”股金一律七折计价,并限期加价,逾期不办者则旧股票作废。这一要求虽经调解暂时缓和,但不久织布局又告亏空,龚寿图还是力图将损失转嫁给股东。商人们不得不认为:“中国尚无商律,亦无商法,专制之下,各股东无如之何。”这一现象( )
A.加剧了外国资本的大量输入 B.加速了中国的法治建设
C.改变了国人守旧的经商观念 D.迟滞了经济近代化进程
7、严复认为:“有一道于此。是以愈愚矣,且由是而疗贫起弱焉,虽出于夷狄禽兽,犹将师之,等而上焉者无论已。何则?神州之陆沉诚可哀,而四万万之沦胥甚可痛也。”这一思想观念( )
A.冲破了华夷观念的藩篱 B.洞察中国落后的历史根源
C.表达了改良政体的诉求 D.饱含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感
8、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传统观念,通过引人市场机制来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第一次使市场调节在经济体制中取得了一席之地。这一原则( )
A.成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B.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C.顺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需求
D.推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9、一位美国驻华记者曾这样记述当时的抗日根据地:“现在,农民们成立了乡、县参议会,参议会都被赋予权力,能解决有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这些都是农民们自孩提时代起就一直面临的问题。农民们第一次进入政府机构,并且发现自己具有不容置疑的管理能力和从未显露的才华。”这一记述表明,根据地( )
A.农民运动激发了革命热情 B.封建的土地私有制得以废除
C.民主政权建设落到了实处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0、1950年4月,中央政府对私营工业扩大加工订货和产品收购,解决它们在原料、资金和产品销售方面的困难,帮助他们维持和恢复生产,并适当调整私营工商业的税收;中国人民银行也逐渐增加对私营工商业的贷款。这些举措旨在( )
A.打击投机商人稳定全国物价 B.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
C.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D.为一五计划实施奠定物质基础
11、11世纪以来,伴随着意大利北部威尼斯、佛罗伦萨工商业城市兴起,查士丁尼《国法大全》原稿的发现,引起法学家们的普遍关注。博洛尼亚大学率先开展研究并进行注释,由此形成注释法学派,他们致力于使罗马法与城市法规、封建法相结合,以便为实际的社会生活服务。这( )
A.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B.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
C.推动了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 D.推动了城市自治的发展
12、8月7日,在2022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话会上,宣布推荐“北京中轴线”作为我国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经过700年的城市发展建设,如今中轴线串起了3处世界遗产、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4处各级文物。可见“中轴线”( )
A.是古代君主专制强化产物 B.承载了中华历史文化
C.是北京城独有的都城模式 D.始建于明朱棣的迁都
13、1798年,弗吉尼亚州和肯塔基州与联邦政府正面交锋,两州议会通过了《弗吉尼亚决议案》和《肯塔基决议案》,并宣布联邦政府制定的《外侨与煽动叛乱法》违宪,在两州范围内无效,且缺乏强制力。这些议案( )
A.扩大了州政府的权力 B.体现了联邦制的原则
C.彰显了各州独立平等 D.革除了邦联体制的弊端
14、有学者指出,在西方多党选举制度下,由于不同政党的存在,整个国家的政治人才被政党切割成几个部分,并随政党共进退。一党获胜,哪怕原来的政务官再有能力,也需统统大换血。这揭示出西方政党政治( )
A.导致了政治人才的匮乏 B.实现了政治理念的多元化
C.影响了国家治理的质量 D.扩大了政治人才的空间
15、15世纪以后,西欧商人用美洲白银换取中国的黄金,由于中国和日本的金银比价不同,再用中国黄金到日本换取更多的白银,用从中赚取的高额利润购买中国、印度等地的商品,然后高价转卖到欧洲和美洲。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价格革命导致物价暴涨 B.全球商品交流网络开始形成
C.工业革命使社会财富增加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16、1953年11月国家银行调整利率后,国营商业放款月息6.9‰,国营工业定额放款月息4.6‰,超定额放款月息4.8%。私营工业放款为月息9‰到16.5‰,私营商业放款为月息13‰到19‰;公私合营工业放款为月息4.8‰到14‰。这一政策( )
A.适应了变革生产关系的需要 B.有利于建立新民主主义制度
C.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D.践行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7、1873年,上海租界管理者在报刊上刊登告示:“租界各处马路,原多车马来往,行人宜走两旁,庶免彼此碰撞,特谕老幼男女,各宜遵守莫忘,切勿中道冲行,临时不急避让。”这一告示反映了当时上海( )
A.现代交通推动社会生活变革 B.最早引进了现代交通工具
C.西式道路频繁发生交通事故 D.殖民统治渗透到交通领域
18、1986年,深圳出台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试验条例,决定在六家大型国有企业进行试点。1987年以后,各地股份制企业的试点迅速增多。截至1988年底,全国已有股份制企业6000家,股份集资额60多亿元。这表明我国(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经济体制改革探索不断深入
C.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建立
19、明中后期,士大夫对“倭患”十分关注,胡宗宪的《筹海图编》记载了抗击倭寇中几次大战争的经过;王在晋的《海防纂要》则全面系统的总结了防御倭寇的策略;此外,《虔台倭纂》也是一部以“防倭御倭”为主要目的的著述。这类著作的出现( )
A.巩固了当时的朝贡体系 B.彰显了士人的海防意识
C.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D.完善了明朝的防御体系
20、1937年12月,中共创办《群众》周刊,并严格遵守国民政府的报刊送审制度,积极宣传孙中山的革命精神,维护蒋介石的抗战领袖地位,揭露和批判不利于团结的妥协投降行为,同时还对敏感政治事件保持适度的缄默。中共这些举措( )
A.增强了国民党全面抗战的决心 B.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壮大
C.加速了全民族抗战时期的到来 D.适应了民族战争发展的需要
21、据《魏晋南北朝史论》统计,道武帝至献文帝90年间共出猎67次,平均1.3年就出猎一次,其中明元帝在位15年其出猎次数就高达22次。而孝文帝在位29年出猎次数为0。这反映出鲜卑族( )
A.传统经济方式有所改变 B.民族性格正在逐渐丧失
C.政权正逐步走向封建化 D.传统生活环境发生改变
22、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 )
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23、明万历时期(1572~1620年),传教士罗明坚、金尼阁等携带了“七千西书入中国”,然而这些来自异域的书籍只是“对于相当敏感的士人”产生了“压迫感”和“异样感”。“中国保持着平静的心情……那些曾经挑战并震撼了中国的西洋文明在蛰伏着。”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传统经济模式难以撼动 B.儒家思想仍占主导地位
C.科举制度禁锢人们思想 D.西方思想受到士人排斥
24、司马迁认为《山海经》记载荒诞不经,摒弃不用;近代学者王国维则结合甲骨文研究,认为《山海经》所载商人先祖事迹确有其实。据此可知( )
A.随着时间推移历史真相终将显现 B.学者的立场导致学术成果不可信
C.近代史学工作者素质较古人更高 D.研究方法的拓展推动史学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北洋政府时期税制总体仍保持半殖民地化、征税主体分散化、税捐类型多样化的税收特征,主要表现:一是继晚清将海关税的征管权、保管权、提取权置于洋人之手后,又将盐税的诸多权利让渡给了洋员系统。同时中央税权限于一隅,税收不堪国用。二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互争税权,各种苛捐杂税驳杂混乱。从民国元年至十五年,关税收入共达91307万元,但其中仅民国六年至十五年就支出偿付外债52790万元,再加上一些地方截留关税,实际中央收入仅京师税务监督署所收税款。
——摘编自王宏顺《民国时期税收探析》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相继进入了“滞胀”时期。面对这种情形,新经济自由主义乘机而起。这些学派强调市场机制作用,主张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纷纷进行了税制改革,发达国家经济普遍回升,赤字大幅度缩减,有些国家还出现了盈余。进入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的经济又进入低迷阶段。
——摘编自李齐云、杨连鹏《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所得税制改革概况与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北洋政府税制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的税收改革。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北洋政府与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税制改革中得出的认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医疗福利制度是宋代政府仁政思想的重要体现之一。宋代出现了“医政”概念,通过医政来推行医疗福利,同时它还抑巫扬医、培养人才、加强对医疗人员的管理。宋代的医疗福利对于皇族及官员采取了保健、治疗、用药等方面的制度及措施;对于军人采取了防病、医疗、抚恤等方面的制度及措施;对于平民百姓则采取建立医疗机构和药局机构的制度及措施,同时对于弱势群体采取法律保护。此外,宋代以建立义冢的方式,掩埋无主尸骸,预防疾疫发生,形成了生有所养,病有所医,死有所葬的系统化社会福利体系。
——摘编自杜菁《宋代医疗福利制度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国贫民弱,医疗卫生状况十分恶劣。1949年11月,卫生部成立时专门设置了妇幼卫生局来保护妇女儿童的健康。1950年,《种痘暂行办法》规定:婴儿出生后六个月即应该接种牛痘,并且是免费接种。朝鲜战争爆发后,全国人民掀起了以反对美军细菌战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并于1952年成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1953年,毛主席指出:“看不起中医是不对的,把中医说得都好、太好,也是错误的。西医也有唯心论。中西医一定要团结。”同年,卫生部在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对于医务人员,要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党的领导下,建国初我国的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摘编自钟冰《建国初期党的领导集体的医疗卫生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医疗福利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建国初期我国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表现。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和建国初都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原因。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在最近几个世纪,历史家们把民族国家作为历史研究的一般范围。那么英国的历史能否单从其自身得到解释呢?我们能否将英国的内部史与它的外部关系判裂开来呢?要解答这些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反思一下英国史的过程,以及对它的主要章节作一番回顾。我们可以按照相反的顺序将这些章节排列如下。
(1)工业经济的建立(始于18世纪最后25年)
(2)责任代议制政府的建立(始于17世纪最后25年)
(3)海外扩张(始于1650—1675年间,初起于海盗劫掠,逐渐发展为世界范围内的对外贸易,获得热带地区的属地,在海外温带国家中建立新的英语社区)
(4)宗教改革(始于1625—1650年间)
(5)文艺复兴,包括政治、经济以及艺术、思想文化方面的运动(始于15世纪最后25年)
——据【英】汤因比《历史研究》
汤因比对于英国史的研究视角与以往历史学家有何不同?以近代英国历史发展进程说明其研究视角。
2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历史分期学说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学说,它反映了史学家个人或某个时代的史学对于作为研究客体的历史的把握和认识的程度。下表是1901年,梁启超发表的中国史分期“三段论”
三段论 具体思想
上世史 自黄帝以迄秦之统一,是为中国之中国,即中国民族自发达,自竞争,自团结之时代也。
中世史 自秦一统至清代乾隆末年,是为亚洲之中国,即中国民族与亚洲各民族交涉繁颐、竞争最激烈之时代也。又中央集权制度,日就完整,君主专制政体全盛之时代也。
近世史 自乾隆末年以至于今日,是为世界之中国,即中国民族合同全亚洲民族,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代也。
——摘编自顾天羽《梁启超的中国史分期“三段论”说述论》
根据梁启超的“三段论”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整体或者是某一个阶段提出一个具体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大汶口丧葬文化中,男性仰身直肢,女性则侧身曲肢面向男性,随葬品大都在男性一侧,这都体现了男性的地位,说明当时属于父系氏族社会,B项正确;大汶口文化属于原始社会文明,尚未进入早期国家阶段,排除A项;墓葬的葬式显示男性地位高于女性,排除C项;有陪葬品,说明已经出现了私有制,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以潮州的买卖婚姻习俗为题材,讽刺旧式婚姻压抑人性和虚伪丑恶”、“自由恋爱、新式婚礼逐渐在通商口岸的知识阶层和官宦人家出现”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了民国初年婚姻观念和婚俗发生变迁,这主要是受近代思想观念变化的影响,B项正确;“完全解放”的说法绝对化,排除A项;材料不仅仅涉及知识分子,而且“全盘西化”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只是涉及了一部影片和通商口岸,无法说明全国婚恋自由非常普遍,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结合所学可知,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适应了新时期中国经济体制变革的需要,B项正确;土地的所有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集体土地所有制,排除A项;题中并没有提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排除C项;1992年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且与题中描述不相关,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D
解析: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亚非拉美许多地区成为其原料产地,因而生产单一经济作物,形成单一经济,D项正确;全球商品流通只是其形成条件而非根源,排除A项;区域资源优势互补与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的单一经济无关,排除B项;亚非拉美国家注重发展民族经济,与该地区形成的单一经济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C
解析:从“耕织结合”向“耕织分离”演变和众多面向市场生产的专业性手工业的出现,表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加速了产业革新,C项正确;明清时期占主流的生产方式是封建租佃关系而非雇佣劳动,排除A项;直到鸦片战争后,封建经济基础才开始逐渐解体,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弱化,排除D项。故选C项。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淮系官僚龚寿图在接管上海机器织布局之后,将“以前投资的‘老股’股金一律七折计价”,并在企业亏空之时“力图将损失转嫁给股东”,这不利于激发国人投资实业的热情,迟滞了经济近代化进程,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洋务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官商矛盾,与外国资本的输入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在此时期,中国专注于学习西方器物,尚未开展民主法治等方面的制度改革,排除B项;材料是对洋务企业官督商办的较为落后管理方式的批判,并未改变国人守旧的经商观念,排除C项。故选D项。
7、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鉴于国土沦丧、民众沦难等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严复主张效法西方,开启民智,达到疗贫起弱、富国强兵的目标,体现了救亡图存的强烈爱国情感,D项正确;“出于夷狄禽兽,犹将师之”表明严复很大程度上仍受传统华夷观念的束缚影响,排除A项;材料仅表明效法西方的必要性,并未洞察中国落后的历史根源,排除B项;严复虽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但材料未体现其改良政体的诉求,排除C项。故选D项。
8、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及所学可知,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有利于推动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项正确;中共八大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建立先进工业国的主要任务,成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排除A项;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型革命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排除B项;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现在,农民们成立了乡、县参议会,参议会都被赋予权力,能解决有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这些都是农民们自孩提时代起就一直面临的问题。农民们第一次进入政府机构,并且发现自己具有不容置疑的管理能力和从未显露的才华。”并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时期,对根据地进行了民主政权建设,例如实行“三三制”原则、议行并列,加强监督、实行普选制和竞争制等,使民主政权建设落到了实处,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C项正确;材料所述是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并非农民运动,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的土改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排除B项;1936年西安事变标志着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材料主旨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0、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50年4月,中央政府对私营工业扩大加工订货和产品收购,解决它们在原料、资金和产品销售方面的困难,帮助他们维持和恢复生产,并适当调整私营工商业的税收;中国人民银行也逐渐增加对私营工商业的贷款”可知,建国初期,国家出台有利于私营工商业的政策以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项正确;材料强调推动私营工商业发展的措施,与投机商人无关,排除A项;1953年才开始社会主义改造,排除C项;材料中的举措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与一五计划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1世纪以来,伴随着意大利北部威尼斯、佛罗伦萨工商业城市兴起,查士丁尼《国法大全》原稿的发现,引起法学家们的普遍关注。博洛尼亚大学率先开展研究并进行注释,由此形成注释法学派,他们致力于使罗马法与城市法规、封建法相结合,以便为实际的社会生活服务。”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西欧城市兴起和工业迅速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注释法学派致力于使罗马法与城市法规、封建法相结合,服务实际的社会生活,拥有自由和自治权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推动了城市自治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所述为新兴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此时还未形成资产阶级,排除A项;人文主义肯定尊重人的自我价值,材料所述与人文主义的传播无关,排除B项;公元6世纪《民法大全》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经过700年的城市发展建设,如今中轴线串起了3处世界遗产、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4处各级文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这座城市历史悠久,承载了中华历史文化,B项正确;A项与北京无关,排除A项;中国历史上很多都城都有中轴线,排除C项;北京始建于金代,排除D项。故选B项。
1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798年,弗吉尼亚州和肯塔基州强调联邦政府权力的有限性,两州有权宣布联邦宪法违宪,这体现出州政府对联邦政府的分权和制约,故B项正确;各州的权力并没有因为联邦政府权力的有限性而得到扩大,故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州政府和联邦政府间的关系,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C项;1798年,美国的邦联体制已不复存在,故排除D项。故选择B项。
14、答案:C
解析:A.材料体现的是多党制度下政党对政治人才的争夺和政治人才的闲置,而不是政治人才缺乏。B.多党制下,不同党派秉承不同的政治理念,体现出政治理念的多元性,材料主旨不符。C.材料显示西方多党制,选举造成政治人才政党化和闲置,这不利于政治人才的整合和作用的发挥,影响到国家治理的质量。D.不同政党的政治人才随政党共进退,非政党政治人才无法参与国家管理,缩小了政治人才的空间。故选:C。
15、答案:B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具雏形,全球商品交流网络开始形成,故B项正确;材料叙述的是商品贸易,不是价格革命,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是在两次工业革命后,故D项错误。
16、答案:A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国家对国营企业及公私合营企业的放款月息相对私营企业和私营商业相对较低,说明国家对国营企业及公私合营企业采取的是扶植发展的态度。结合材料时间可以判断出这一时期国家在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A正确;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性质的变革,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B排除;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C排除;践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表现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排除。故选A。
1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租界各处马路,原多车马来往,行人宜走两旁,庶免彼此碰撞,特谕老幼男女,各宜遵守莫忘,切勿中道冲行,临时不急避让”信息可知,租界管理者刊登的告示强调行人和车马各行其道,说明现代交通推动社会生活变革,A项正确;仅从这一则告示的内容无法说明当时上海“最早引进了现代交通工具”,排除B项;题干材料中的告示所涉及到的内容是交通规则,旨在避免发生交通规则,并非说明“西式道路频繁发生交通事故”,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交通规则,而非“殖民统治”从告示内容无法得出“殖民统治渗透到交通领域”,排除D项。故选A项。
18、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随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根据材料“深圳出台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试验条例,决定在六家大型国有企业进行试点。1987年以后,各地股份制企业的试点迅速增多”表明经济体制改革探索不断深入,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
1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明中后期,士大夫对‘倭患’十分关注,胡宗宪的《筹海图编》记载了抗击倭寇中几次大战争的经过;王在晋的《海防纂要》则全面系统的总结了防御倭寇的策略;此外,《虔台倭纂》也是一部以‘防倭御倭’为主要目的的著述。”可知,明朝中后期,士大夫对“倭患”十分关注,从胡宗宪、王在晋等人著作中的“防御倭寇的策略”、“防倭御倭”可以看出,士大夫阶层的海防意识在不断加强,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朝贡体系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海外贸易的发展的信息,排除C项;著作只是在理论上的内容,无法判定是否完善了明朝的防御体系,排除D项。故选B项。
20、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国统区创办的机关理论刊物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针对当时不同的情况采用了不同的工作策略,即采取了灵活务实的工作策略,以适应民族战争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中共的这些政策,并不一定会增强国民党全面抗战的决心,排除A项;革命统一战线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排除B项;全民族抗战时期到来的标志是1937年7月发生的“七七事变”,排除C项。故选D项。
21、答案:A
解析: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孝文帝以前的北魏诸帝的狩猎活动极其频繁,孝文帝时期则几乎停顿,这反映出狩猎经济的重要性急剧下降,受汉化政策的影响农业经济的地位上升,故体现的是传统经济方式的改变,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传统经济方式的改变,并没有涉及鲜卑民族性格的变化,排除B项;根据材料得不出政权的封建化,排除C项;孝文帝改革后鲜卑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但从材料来看经济方式的改变更为准确,排除D项。故选A项。
22、答案:B
解析:黄宗羲重新解释“古圣王”的“崇本抑末”政策,指出“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是“末业”要抑制,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则属于“本业”,应重视其发展,其旨在以此论证变革传统经济政策的合理性,B项正确;黄宗羲将工商业分为有利于民生和和无益于民生两种,目的不是为了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A项错误;黄宗羲对“崇本抑末”政策的新解释,不是为了宣扬“经世致用”的观念,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黄宗羲为了“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提出区别对待工商业的,D项错误。
23、答案:A
解析:材料“然而这些来自异域的书籍只是‘对于相当敏感的士人’产生了‘压迫感’和‘异样感’”体现了当时西方的书籍在中国并没有引起重视,对中国也没有形成重大影响,这是由于中国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导致的,A项正确;儒家思想仍占主导地位属于小农经济这一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不是造成材料状况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科举制度禁锢人们思想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材料只是强调西方书籍在中国没有引起重大反响,并没有体现“排斥”,排除D项。故选A项。
2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近代学者王国维则结合甲骨文研究,对《山海经》有了新的认识,说明文献史料及考古发现的实物史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推动了历史学的发展,D项正确;随着时间推移,历史史料的呈现,历史真相才能显现,排除A项;学者的立场导致学术成果不可信表述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没有对二人进行比较,排除C项。故选D项。
25、
(1)答案:因素:列强侵略加深;北洋政府的封建性;北洋政府施行卖国政策;中央集权日益削弱;军阀割据混战;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西方近代税制的传人。
解析:
(2)答案:评价: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出于解决经济“滞胀”问题;以新经济自由主义为理论依据;取得一定成效;并未从根本上摆脱经济困境。
解析:
(3)答案:认识:税制改革受国情的影响;应根据时代变化,适时调整税制;税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税制改革关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
26、答案:(1)特点:①政府主导、重视,视医疗福利为推行仁政的重要方式。
②医疗福利的内容、对象涵盖广泛,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
③针对不对阶层,福利内容具有侧重性。
④具有一定的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
(2)表现:①重视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法制建设。
②以防为主,从小抓起。
③重视传统医学,中西医结合。
④加强思想教育,树立爱国爱民意识。
(3)原因: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建国初期,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新政权得到巩固。
②中央集权的加强和政府的重视,政令畅通、上陈下达。
③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民本思想的传承。
④医疗事业的进步和医护人员的仁德之心。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医疗福利制度是宋代政府仁政思想的重要体现之一”可知,政府主导、重视,视医疗福利为推行仁政的重要方式。根据材料“宋代出现了‘医政’概念,通过医政来推行医疗福利,同时它还抑巫扬医、培养人才、加强对医疗人员的管理”可知,医疗福利的内容、对象涵盖广泛,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根据材料“宋代的医疗福利对于皇族及官员采取了保健、治疗、用药等方面的制度及措施;对于军人采取了防病、医疗、抚恤等方面的制度及措施;对于平民百姓则采取建立医疗机构和药局机构的制度及措施,同时对于弱势群体采取法律保护”可知,针对不对阶层,福利内容具有侧重性。根据材料“宋代以建立义冢的方式,掩埋无主尸骸,预防疾疫发生,形成了生有所养,病有所医,死有所葬的系统化社会福利体系”可知,具有一定的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
(2)表现:根据材料“1949年11月,卫生部成立时专门设置了妇幼卫生局来保护妇女儿童的健康。1950年,《种痘暂行办法》规定:婴儿出生后六个月即应该接种牛痘,并且是免费接种”可知,重视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法制建设。以防为主,从小抓起。根据材料“朝鲜战争爆发后,全国人民掀起了以反对美军细菌战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并于1952年成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卫生部在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对于医务人员,要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可知,加强思想教育,树立爱国爱民意识。根据材料“看不起中医是不对的,把中医说得都好、太好,也是错误的。西医也有唯心论。中西医一定要团结”可知,重视传统医学,中西医结合。
(3)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央集权的加强和政府的重视、传统文化的影响、医疗事业的进步和医护人员的努力等方面回答。
27、答案:研究视角:以往历史学家仅仅以英国本身作为研究对象,作者除立足英国自身外还强调英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明之间的互动交流。
说明:近代以来英国历史的发展除内部因素外还受到周边及其他地区文明的影响,英国历史的发展不能与外部世界割裂,应予以综合考查。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各地,英国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16世纪,继德意志宗教改革之后,西欧其他一些国家也进行了宗教改革,英国国教在其中影响较大,推动了英国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17世纪以后,英国在亚洲、非洲、北美洲等建立了多个殖民地,成为世界殖民霸主,为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财富。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最终于1689年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这是对其传统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创新。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拓展了海外市场,成为工业革命兴起的直接原因;海外贸易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廉价的原材料。
综上,考查英国历史不仅仅要立足于英国本身,也应关注其与其他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否则无法完整解释英国历史发展进程。
解析:研究视角:根据材料中所列的章节来看,以往历史学家仅仅以英国本身作为研究对象,作者除立足英国自身外还强调英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明之间的互动交流。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英国文明发展的关联性、思想解放的发展、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
28、答案:示例论题: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上世史极具代表性和重要性的历史阶段。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封国林立,未能形成统一集权国家,亦未开展大规模对外交往,因而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是以中国本土为主的历史,即“中国之中国”,同时,在此时期,铁犁牛耕等生产技术出现并逐步推广,生产力水平飞速发展,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封建生产关系逐步确立,学术上百家争鸣,思想文化活跃繁荣,即“自发达”时代;诸侯争霸,社会动荡,战乱频仍,兼并不断,各国纷纷进行变法,以期富国强兵,立于不败之地,即“自竞争”时代;各诸侯国与周边少数民族相互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和华夏认同,国家统一成为历史趋势,即“自团结”时代。总之,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出现重大历史变革,可称得上是中国上世史极具代表性和重要性的历史阶段。
解析:结合材料及所学,从梁启超中国史分期“三段论”中任意选取一个历史时期,如以中国上世史为例,以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上世史极具代表性和重要性的历史阶段作为论题,以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出现的重大历史变革为论点对此进行论述,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南省巩义市重点中学2023-2024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