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彭山一中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25届12月月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朱远志 审题人:杨天植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元代,中书省宰相议政及决策分为两个程序:一是中书议政,俗称“圆议”,诸宰相“列坐一堂……相互轩轻……然后为定”;二是入宫奏事,上报皇帝裁决。朝廷颁布的制诏、玺书、符节、驿传等,都必须通过中书省。材料所述做法( )
A.有利于缓和君相间的对立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凸显了行政运行的民主化 D.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
2.据西塞罗记载,马勒奥洛因弑母而被处以死刑,临刑前立下遗嘱,将他的朋友指定为遗产继承人,其弟弟提出异议,认为自己被不公正地剥夺了继承权。法官最终推定马勒奥洛为“精神病人”,认定其拟定的遗嘱无效。这表明罗马法( )
A.司法执行中的随意性 B.遵循遗嘱自由原则
C.法律实践上的灵活性 D.重视宗法血缘关系
3.北魏前期基本采用重刑治民的法律,中后期的立法不仅将同姓相婚、蔑伦败俗等违犯宗法伦理的行为纳入“不道”罪的框架,且孝文帝亲定流刑、徒刑的适用范围,刑“务从宽仁”,控制死刑的运用。这一变化表明( )
A.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B.礼法结合趋势明显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社会矛盾趋向缓和
4.1980年,广州东方宾馆开办了全国第一个“音乐茶座”,同年,上海和平饭店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支商业演出乐队“上海老年爵士乐队”。1984年,香港歌手罗文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办演唱会,门票2元一张,尽管被视作“天价”但仍一票难求。这主要得益于( )
A.城市精神面貌的改变 B.“双百”方针的提出
C.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 D.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5.20世纪50年代中期,周恩来提出了外交干部合理流动的“三三制”构想:三分之一在国内,三分之一在国外,三分之一储备培训,并通过挂职锻炼、出国学习、脱产进修、社会实践等形式提高干部素质,确保国内外干部轮换制度化。这一构想后来得到落实。外交干部合理流动的“三三制” ( )
A.标志着新中国开始走向国际外交舞台
B.意在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C.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提供了一定保障
D.彰显了新中国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6.目前,以美元为主的结算和储备体系正在逐渐结束其历史使命,“去美元化”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截至2020年初,至少有28个国家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还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把人民币纳入了国家货币储备体系。这反映出(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解体 B.经济全球化出现重大挫折
C.国际金融体系不断重构 D.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7.1861年,恭亲王奕诉上书清朝皇帝,正式聘请英国人赫德接手清朝海关事务。赫德把持海关大权,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追溯,使清朝海关税收由500万两上升到13400万两。由此可知,近代中国海关税收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大幅提高海关税率 B.晚清政府推行新政
C.实行统一国境关税 D.引入西方管理理念
8.秦汉时期,贵族沦落,庶人上升,他们都被登记于户籍。在最高统治者来看,这些人都是国家的一份子,没有等级之分,这便是齐民。“齐民”的出现( )
A.实现了各阶级的平等 B.促使了户籍制度的瓦解
C.调和了各种社会矛盾 D.保证了国家的财税来源
9.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在全国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个人住房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第一次给住宅按揭业务提供了法律依据。2001年,建设部发布了我国第一部《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这一系列政策和法规的出台说明( )
A.政府着力改善民生问题 B.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
C.城镇人口规模超过农村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0.1396年,英国奥克斯希尔村村民们相互达成协议,对于村内非法侵占和协议纠纷等内部冲突,绝不寻求外部力量来解决。在实际生活中,村庄与外部联系由法庭进行控制管理。由此可知( )
A.王权对乡村社会没有影响 B.领主通过法庭独断司法事务
C.村庄具有一定的自治功能 D.英国村法成为英美法系源头
11.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正德年间,官员徐文溥上奏:“近时时文流布四方,书肆资之以贾利,士子假此以侥幸,宜加痛革……其书坊刊刻一应时文,悉宜烧毁,不得鬻贩。”该奏疏主要针对的现象是( )
A.士子应考投机取巧 B.书商刊刻时文牟利
C.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D.八股文体日益僵化
12.南宋皇帝赵昀运用皇权,打击理学其他学派,正式确立了程颢、程颐、朱熹是孔孟以来儒学道统的真正继承人。这反映出南宋
A.皇权直接决定理学兴亡 B.其他理学学派销声匿迹
C.理学的政治地位空前强化 D.理学背离了先秦儒学思想
13.1928年底,北伐战争结束,国家初告统一,却形成了几大军事中心。蒋介石身为国民党最高军政首脑,他对这种状况尤为不安,这正是他为什么会积极支持和推动胡汉民倡导党治的重要原因所在。胡汉民也深知,知道没有军权的统一,也就没有政权的统一,党也就无从在中央和地方建立威信和发挥作用,因此,他极力助蒋。据此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训政”( )
A.必然成为蒋介石独裁的工具 B.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
C.完全违背孙中山最初的设想 D.利于实现真正的统一
14.唐朝的考课制度由吏部专门负责,中央官吏和地方官吏区别考核。监察长官,包括御史和谏官的考核一般由台院长官和皇帝主持并由皇帝进行专门考核,有时皇帝也会对一般监察官进行考核。这说明唐代( )
A.重视对监察官的考核 B.皇权专制达到顶峰
C.形成完备的考课体系 D.监察官的地位提高
15.1889年,德国国会通过《伤残和老年保险法》,规定年满70岁并缴纳30年以上养老保险费者可以领取老年保险津贴。1900年进一步将领取年龄降低到60岁,缴费年限调整为24年。统计数据表明,1900年德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不到50岁,人均每年155帝国马克的保险津贴也不能补偿工资的亏损。这说明该法案( )
A.以提供基本生存保障为目标 B.是自由放任政策的产物
C.具有欺骗性,加重了人民负担 D.缓解了社会贫富差距问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材料分析题(共3道大题,16题21分,17题22分,18题12分,共55分)
16.(2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朝设立了“三老五更”制度,“三老五更”各一人,都是知识渊博、德高望重的老者。乡饮酒礼也是为了“尊贤尚齿”而设。《管子-入国》记载“家中有七十以上的老人者,国家除了免费供应酒肉,还可根据老人年龄的不同,免除其一子、二予以至全家的赋役。官府编制中设“掌病”一职,负责给老人“问疾”。汉代还从精神层面实行优待老人的各项措施,比如赐老人荣誉性的爵位或官衔。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养老院”。唐代很关注精神养老,即“色养”,简单来说就是赡养老人要和颜悦色,关注到老年人的心理需要,如给老人脸色看,即视为不孝,甚至会受到惩戒。如何惩戒不孝之人也是历代养老制度和措施中的重要一环。宋代将南北朝的”养老院”制度进一步发扬光大。明清时期,人口数量大增,官办养老院无论是从资金,还是从人力上都已经力不从心,所以民办养老机构迅速发展。
——摘编自孙津华《中国古代养老制度及启示》
材料二 西欧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善的地区。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诸国已进行一些社会保障立法。1870-1914年,西欧各国都在采取措施、制定方法,建立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二战后,西欧逐步建立起面向全民的社会保障网,除退休金、失业和医疗工伤三大保险外,还设立了孕、产妇补贴、幼儿、学童补贴等几十种项目。欧共体也逐步形成自己的社会政策。1972年,欧共体“社会行动纲领”把解决失业特别是青年人和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列入优先目标之一。
——摘编自于建定《英国在西欧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养老制度体现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1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西欧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原因。(7分)
17.(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汉建立后,“即仿秦朝在中央设立御史府”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并列三公,不仅肩负辅助丞相总理国政的职责,同时握有考课、监察、弹劾百官的权力,虽称“掌副丞相”,但不受丞相制约,直接受命于皇帝。西汉中期以后,汉朝形成了中央与地方彼此分离,又紧密联系的多元监察网络。御史府(司隶校尉)监察中央官吏,州刺史监察州郡两千石官吏,督邮监察县级官吏,廷掾监察乡里官吏。西汉也颁布了一些具有监察职能的法规,如《监御史九条》和《刺史六条》是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两条监察法规。西汉历代君主对谏诤之士非常重视,曾多次下诏征召能谏之士,形成了官员时刻规劝帝王的谏议文化。 ——摘编自张永智《西汉廉政建设研究》
材料二 1853年《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确定了招收文官一律采取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英国文官守则总纲规定:文官必须效忠国家,不得将个人利益置于职责之上,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必须诚实正直。文官考试及第并开始工作后,对其日常工作随时都予以监察和考核。对成绩卓越者越一级提升,对成绩欠佳者,给予指导和告诫,无法胜任者,则通过一定程序予以降级。英国有完善的法制,文官犯罪与一般公民同罪如犯伤人、强奸、放火、严重读职等罪,不仅将被开除公职,而且在出狱以后也很难再找到工作。由于文官被视为一崇高而光彩的职业,享有公正清廉的声誉,英国的文官也以此而自豪,这种高度的荣誉感使他们自尊、自重、自律,不愿抛弃个人的前程而去以身试法。 ——摘编自杨联华《英国廉政制度评价》
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廉政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8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文官廉政建设的历史背景。(6分)
(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廉政建设的认识。(8分)
三、论述题
18.(12分)
材料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制度设计和体制安排,某种制度在设计之初也许是先进的,但随着实践的变化,这种制度也会变得僵化和保守,如果得不到适时调整与更新,最终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阻滞,正如美国学者托罗达所说:“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在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方面采取相应的变化,则政治和社会的发展通常是不可能的。”制度变革与创新是一个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可能性是指制度变革与创新的客观条件,包括物质条件、思想条件和科学条件等。当这些条件成熟时,制度创新就具备了可能性。现实性则是指制度变革与创新的完成。要使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人的艰苦努力。
——摘编自史成虎 张晓红《制度创新: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本质与核心》
解读材料,围绕“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高25届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中书省宰相议政及决策分为两个程序”,并结合所学可知,决策最终出台有相对程序的程序,并且“诸宰相‘列坐一堂……相互轩轻……然后为定’。”,这都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君相间的对立”的相关论述,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中央决策,而非地方,排除B项;结合所学,元代行政运行是服务君主专制的,不能说当时是“民主化”的,排除C项。故选D项。
2.C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古代(罗马)。根据材料可知,虽然马勒奥洛立下了遗嘱,但是罗马法在司法实践中考虑到马勒奥洛的弑母行为本身有悖人伦,认定其为“精神病人”,所立遗嘱无效,这表明罗马法在实践上有一定的灵活性,C项正确;法官最终推定马勒奥洛为“精神病人”,认定其拟定的遗嘱无效,这是因为法官考虑到马勒奥洛的弑母行为,并非随意,排除A项;材料所列举的案例中,审判结果并未遵循遗嘱,排除B项;血缘亲情影响了本案的判决,但不能说明罗马在审判中重视宗法血缘,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据材料可知,北魏前期采用重刑治民,孝文帝汉化改革后,刑“务从宽仁”,控制死刑的运用,体现了汉化政策对北魏的影响,即礼法结合趋势明显,B项正确;儒学正统地位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描述的是汉化政策的影响,没有描述中央集权信息,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社会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0年至1984年(中国)。据本题材料“1984年,香港歌手罗文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办演唱会,门票2元一张,尽管被视作‘天价’但仍一票难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共中央颁布有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号召并鼓励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得益于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音乐活动才能不断开展,C项正确;材料信息与创建文明城市,改变城市精神面貌无关,排除A项;“双百”方针的提出是在1956年,排除B项;仅凭几场音乐活动的开展,无法得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历史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推断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据材料“三三制”“三分之一在国内,三分之一在国外,三分之一储备培训”并结合所学可知,“三三制”原则使国内外干部轮换制度化,使每个外交干部既熟悉国内工作,了解国内情况,又有在国外工作的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使干部储备培训制度化,把干部的储备与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外交事业的发展准备了高素质的外交人才,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提供了一定保障,C项正确;中国外交走向国际舞台的标志性事件是中国政府先后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其标志不是“三三制”构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第三世界国家,也没有刻意强调是为了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排除B项;D项发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0年初(世界)。据题意可知,至2020年初,人民币逐渐成为世界货币,成为国际结算和国家货币储备体系的重要货币之一,冲击了以美元为主的国际结算和货币储备体系,C项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解体”表述错误,排除A项;人民币逐渐成为世界货币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排除B项;世界政治多极化还是一种趋势,尚未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861年晚清。据题干及所学可知,1861年清政府任命英国人赫德管理海关后,用了西方海关管理制度,结果关税大幅增加,D项正确;材料指出赫德采用西方的管理制度,而不是提高关税,排除A项;新政是1901年开始的,排除B项;材料是海关税收,而不是国境内的关税,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秦汉时期,贵族沦落,庶人上升,他们都被登记于户籍,成为国家的一份子,这说明国家掌控的人口越来越多,这就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保证财税来源,D项正确;实现了各阶级的平等说法错误,排除A项;“齐民”的出现促进了户籍制度的完善,排除B项;调和了各种社会矛盾说法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4——2001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关住房的政策和法规,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为房屋贷款提供法律依据等,这说明政府重视住房供给问题,着力改善民生,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民经济的比例问题,不能得出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数量,无法说明城镇人口规模超过农村,排除C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96年(英国)。据题意可知,英国奥克斯希尔村对内部冲突依靠自身的力量协商解决,村庄与外部联系由法庭进行控制管理,说明14世纪末的英国实行乡村自治,C项正确;“王权对乡村社会没有影响”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14世纪,英国上议院取得司法权,排除B项;英美法系源头是判例法,即上级法院的判例对下级法院在审理类似案件时有约束力,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详解】根据“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可知,该奏疏主要针对的现象是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投机取巧,A项正确;B项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明代儒学仍然处于正统地位,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八股文体日益僵化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12.C
【详解】南宋时期,皇帝运用皇权打击理学的其他学派,确立程朱理学“道统”(即正统)地位,反映出当时理学政治地位空前强化,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皇权“直接”决定理学兴亡,A项错误;其他理学学派“销声匿迹”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理学背离了先秦儒学思想,D项错误。
13.A
【详解】题干显示,蒋介石作为国民党最高军政首脑,意图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而要达此目的,就必须实现党政军大权的统一,而胡汉民也深有此感,所以他带领国民党大力推行“训政”,因此,国民政府的训政必然会为蒋介石实现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创造条件,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胡汉民为代表的的国民党人,设计并推行的“训政”,得到大多数革命党人的人可,排除B项;国民政府的“训政”是按照孙中山的设想,结合当时国内状况而设计的,并没有完全违背孙中山的设想,排除C项;“训政”最终成为蒋介石独裁的工具,加剧了蒋介石与地方军阀的矛盾,不利于国家的真正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
14.A
【详解】依据材料“唐朝的考课制度由吏部专门负责……监察长官,包括御史和谏官的考核一般由台院长官和皇帝主持并由皇帝进行专门考核,有时皇帝也会对一般监察官进行考核”,可以看出唐朝非常重视对监察官的考核,A项正确;军机处的设置,皇权发展到顶峰,排除B项;“完备”表述错误,排除C项;材料不能看出监察官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
15.A
【详解】根据材料“规定年满70岁并缴纳30年以上养老保险费者可以领取老年保险津贴”可知,德国政府为了保障养老,立法推行的老年(养老)保险,说明该法案立足于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存保障,A项正确;自由放任强调经济政策,而养老属于社会保障,体现的是国家干预,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养老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不能说明其具有欺骗性,排除C项;德国的养老法案只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贫富差距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16.(1)特点:尊老敬老的传统;物质赡养与精神照顾相结合;养老院制度的不断发展;养老与孝顺结合起来;正面引导与反面惩戒结合;明清以来民间养老机构发展迅速。(8分)
原因:儒家伦理思想对世人影响较大;统治阶级把孝道作为治国理念,用以更好的维护其统治;小农经济下的农耕文明,重视家庭传统。(6分)
(2)原因:二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西欧经济的一体化密切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吸取经济大萧条的教训,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7分)
17.(1)内容:继承发展中央监察制度;中央与地方形成多元监察网络;制定具有监察职能的法规;重视谏诤之士,形成谏议文化。(8分)
(2)背景:英国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政党政治的形成与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6分)
(3)认识:廉政建设要与时俱进,不可墨守成规;廉政建设要注重道德教育和法制约束的双重作用;廉政建设要注重奖廉惩贪,塑造为官典范,优化政治生态;保持廉洁的行政风气,不仅需要制度、文化上的约束,还要树立持久的反腐败的理念,时刻与腐败行为作斗争。(8分)
18.(12分)【示例一】
论题: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在创新与变革中不断发展完善
论述:西周通过实行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废分封,行县制”,促进了秦国的强大;秦朝统一全国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有效实现了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后世影响深远;西汉初年,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引起“王国问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使王国问题基本解决,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省级行政区开始设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证。明朝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清朝继承并发展,强化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
总之,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在王朝统治的实践中因时而变,不断发展完善,服务于巩固统治,安定社会,维护统一的政治目标。
【示例二】
论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创新发展政治制度
论述:新中国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两个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和政府又适时地、创造性地用和平的方法实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新时期,党和政府创新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形式,在城乡实行以居民自治为核心的基层民主制度,极大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在解决港澳台历史遗留问题上实行一国两制,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得到新发展。
总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和发展政治制度,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