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二阶段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分值: 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布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血缘关系为纽带 B.神权色彩突出 C.集权政治的出现 D.部族色彩浓厚
2.《左传》记载:“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材料反映出( )
A.家国一体的国家结构 B.商周原始民主的传统
C.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D.重视宗法血缘的特征
3.《国史十六讲》提到,在皇帝和皇太后的全力支持下,张居正把内宫(皇帝)与外朝(政府)的事权集于一身,成为明朝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经常对下属说:“我非相,乃摄也”。意思是他并非一般的丞相,而是“摄政”——代帝执政。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理解准确的是( )
A.内阁首辅是名副其实的丞相 B.内阁此时已经取得了法定的地位
C.张居正提升了内阁首辅之权 D.内阁权力加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
4.在古代雅典,每个官员任职前必须宣誓他将公正、依法从政。雅典人视法律神圣不可侵犯,任何人违法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包括十将军在内。公元前5世纪,雅典许多显赫的政治家、军事家因触犯法律或遭流放,或被罚款,或被处死。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重视构建平等公正的政治生态 B.在法律面前都做到了人人平等
C.政治精英在引领民主政治发展 D.民主政治借助宣誓的形式实现
5.在中世纪的法国,教会长期享有免税特权。1296年,国王腓力四世考虑到对英战争造成的财政困难,决定向本国教士征收“收入的十分之一税”。这一举措遭到了教皇卜尼法八世的反对。国王腓力四世通过禁止金银币出口等最终迫使教皇承认法国国王对本国教士的征税权。这表明当时法国( )
A.世俗王权呈现加强的趋势 B.政权与教权开始分离
C.新兴阶级的利益得到维护 D.议会君主制正式确立
6.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在接到国会递交的议案10日内恰逢国会休会,使总统无法将议案退还时,该议案不能成为法律,这称为“搁置否决权”。20世纪以来美国总统频繁使用搁置否决权限制国会立法,最终联邦法院不得不加以干涉,指出“只要国会委托代理人接受总统的否决文书,搁置否决就不能认为是正确的”,从而限制总统的搁置否决权。这一现象反映出( )
A.三权分立的体制遭到破坏 B.总统权力已凌驾国会之上
C.分权与制衡原则得到贯彻 D.最高法院有权通过新法案
7.民国成立后,短短一年内成立的政党“几近百”,进入议会中也为数不少。有政党宣言指出:“泰西各国知政治良窳,视乎民力强弱。而求民力之强,非广集英才,无以收张弛捷挽之效。遂乃高张党帜,左右维持,引国政于完美,跻国势于安富,党之为用大矣哉。”这反映出当时( )
A.国人对政治民主的期许 B.政党政治渐趋成熟
C.议会成为政治斗争核心 D.革命党人左右政局
8.“投豆选举法”是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了使不识字的选民能够顺利行使选举权而实行的选举方法。选举的时候,候选人不用到场,监票人告诉选民每个碗代表的候选人,选民一个个轮流进屋投票。到了选举日,各选举点像过年一样,男女老少齐出动。“投豆选举法”( )
A.扩大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 B.巩固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完善了民主选举的实施程序 D.发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1953年,党和政府提出,今后“要逐步实行比较完备的人民民主法制,来保护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的法治,巩固社会主义建设的秩序”。据此可知,新中国初期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
A.适应了经济建设的需要 B.突出了人民的主体地位
C.强化了法律的根本地位 D.维护了国家治理的体系
10.戊戌政变后,梁启超说:“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梁启超意在说明( )
A.变法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B.顽固势力太大导致变法失败
C.除旧与布新必须用力相等 D.变法中反封建主义力度欠缺
11.唐朝,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明朝“非科举毋得与官”;清朝将科举出身视为“正途”,其余“异途”不得入翰林及礼部、吏部等。这些现象体现出( )
A.民众广泛地参与科举取士 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官员的治国理政能力提升 D.科举制度的影响力凸显
12.清代学者顾炎武认为中国古代监察体系中的监察官员往往“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此大小相制、内外相维之意也。”同代学者赵翼对此也评论说:“官轻则爱惜身家之念轻,而权重则整饬吏治之威重。”两位学者的评述表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
A.体系完整,垂直管理 B.以卑察尊,以轻制重
C.动态监察,独立弹劾 D.重上轻下,强干弱枝
13.清末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将“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列入中小学堂“读经讲经”科目,规定“中小学堂宜注重读经以存圣教”,同时规定中小学堂开设地理、物理、化学等国外传来的科目。这表明当时中国( )
A.学堂选官制度确立 B.科举制度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C.近代教育开始起步 D.教育制度带有新旧并存色彩
14.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进行文官改革:撤销文官部,将文官管理纳入内阁和财政部;裁撤冗员,用合同制取代终身制,限制文官工资增长幅度;加强对高级文官的控制。这些措施( )
A.维护了文官常任原则 B.不利于走出经济滞胀
C.利于政府的廉洁高效 D.保证了文官政治中立
15.1905年,由张之洞领衔上奏的《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中倡议,办新式教育仍应“尊经学”,且“崇品行”,并进行量化考核,同时培养师范人才,对科举制下传统读书人妥善安排出路,这表明当时( )
A.清廷科举制改革措施较完善 B.教育转型局势复杂矛盾重重
C.改良理论仍然占据舆论主流 D.中体西用思想得到一定延续
16.1931年南京政府行政院发布训令,限令各学校制造匾额,一律蓝底白字,横书“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字,悬挂在礼堂或公共场所。1934年湖南、广东等省强令中小学读经,将“四书”“五经”及古文编入教科书。各地中学毕业会考,语文题目均是经书的原句。这些举措旨在( )
A.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B.培养近代化的专业人才
C.维护一党专政的集权统治 D.推行文化专制主义政策
17.南京国民政府在推行公务员制度的过程中,规定“如遇党员与非党员能力相当时,用人优先党员任用,裁员优先非党员裁”。同时,国民党中央要求考试院在各类考试中,加试“党义”(包括三民主义、建国大纲、建国方略、中国国民党重要宣言及决议案)。这些举措( )
A.完全继承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 B.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C.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D.意在强化国民党的专制统治
18.2005年《公务员法》的颁布在法律上确定了公务员聘任制,在聘任制人员适用范围、聘任方式、管理办法、纠纷解决机制上作出了明确规定。聘任制公务员依据合同进行管理,打破了公务员队伍只进不出的僵化局面。这一做法( )
A.有效避免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B.完善了基层干部选拔制度
C.利于公务员队伍水平的提高 D.加强了对干部队伍的监管
19.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对公务员的任用主要规定了选任、委任、调任和考任四种方式,实行公务员任期终身制。2006年正式实施的《公务员法》规定:“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这一转变( )
A.利于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 B.保证了公务员队伍的高素质
C.有效地避免了腐败现象的滋生 D.推动干部管理制度的民主化
20.《周礼·地官》载,作为乡大夫,“受教法于司徒,退而颁之于其乡吏,使各以教其所治,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艺。”据此可知( )
A.乡保留了浓厚的血缘宗法关系 B.政治教化由来已久
C.儒学成为基层教化的重要内容 D.官府垄断西周教育
21.唐代《斗讼律》规定:“诸告期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虽得实,徒二年”。《断狱律》,“议请减老小疾不合拷讯”中规定,法官不能强制容忍亲属作证。《捕亡律》,“知情藏匿罪人”条规定,尊长隐匿罪犯的行为可以减刑甚至免罪。由此可见,唐律( )
A.鼓励亲属间相互告发以维护治安 B.贯彻了刑主德辅的原则
C.以严刑峻法治国以保证惩戒效果 D.呈现出司法儒家化特征
22.以下为汉代部分政论家的言论摘选
“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 【西汉】董仲舒《天人三策》
“义者,君之政也;法者,君之命也。” 【东汉】王符《潜夫论》
“情无所止,礼为之俭;欲无所齐,法为之防。” 【东汉】仲长统《昌言》
据此可知,汉代思想界( )
A.摈弃了秦朝治国方针 B.儒法思想走向融合
C.呈现出多元争鸣局面 D.天人感应学说盛行
23.明代规定地方学校中的学生除学习儒家经典外,还要加学封建律令、皇帝诰令,特别要加学冠、婚、丧、祭之礼。据此可知,明代( )
A.法治教育逐渐完善 B.以礼治国制度确立
C.德治色彩十分浓厚 D.社会教化得到强化
24.下表所示为中国古代部分乡约的相关情况。这反映出中国古代乡约( )
朝代 制定者 名称 主要内容
北宋 “蓝田四吕” 《吕氏乡约》 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为宗旨,规定了乡人在日常生活与交往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明朝 王阳明 《南赣乡约》 强调“皆宜孝尔父母,敬尔兄长,教训尔子孙,和顺尔乡里,丧死相助”
清朝 陈秉直 《上谕合律乡约全书》 举书乡约的程序是:讲解完圣谕“敦孝悌以重人伦”等后,再接着“读律”(讲解律法)
A.强化了基层社会等级制度 B.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
C.旨在弘扬传统的儒家思想 D.保障了社会秩序稳定
25.公元前390年,罗马遭到高卢人入侵,城市被焚毁。重建城市时由于人口增加,地价高涨,新建房屋多不再遵守留空地的规定,而是毗邻而建。基于此,罗马法完善了有关支撑地役权的法规,如禁止妨碍光线地役权等。这反映了罗马法( )
A.重视维护公共权益 B.蕴含人人平等观念
C.调和帝国社会矛盾 D.呈现灵活务实特征
26.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法律体系比较完善,一般不承认判例的效力;明确立法和司法的分工,法官的作用不太突出。下列法律文件属于“大陆法系”的是( )
A.《大宪章》 B.《权利法案》
C.“1787年联邦宪法” D.《法国民法典》
27.加尔文教主张“先定说”,认为“谁将得到拯救,谁将被遗弃,取决于上帝预先的挑选。这是秘而不宣的,并且不以人的善恶功罪为转移。个人只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是实现了上帝所赋予的先定使命,也就是死后灵魂可以得救的可靠证明”。这一主张( )
A.否定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B.弱化了西欧民众对上帝的信仰
C.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束缚 D.适应了新价值体系建立的需要
28.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编纂过程中,编纂人员将草案印发地方人大、基层立法系点、中央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27次赴地方开展立法调研,广鉴民情、汇聚民意、集中民智;在北京召开几十次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专家的意见。这可用于说明我国( )
A.立法工作立足于密切党群关系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确立
C.法律制定遵循人民民主的原则 D.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的轨道
29.1992年以来,中国商品流通间接宏观调控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颁布和实施了《经济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与商业、市场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条例。这些措施旨在( )
A.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B.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
C.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D.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
30.2003年9月11,我国将9月20日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公民道德具体包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内容。我国设立公民道德宣传日( )
A.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B.重在培养共产党员的个人修养
C.全面提升了公民道德文化素质 D.促使社会风气得到根本性好转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而确立于唐。因为有多种科目,“分科举人”,故名科举。与重点在于推荐的察举相比,科举制度的特点在于,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没有如“入门兼美”一类的附加条件。……较之于察举制,科举制打破了与“德”“名”相关联的门第背景的限制,是一个重大历史进步;但它完全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显然亦非一切方面都优于察举。
——改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二
中国的科举制度在英国已广为人知;在当时英国期刊文献和议会辩论中,竞争考试的观念均与中国有关;议会内外都认为考试制度是中国创立的制度,而且没有人加以否认;没有任何其它国家先于中国采用竞争性的文官考试制度,而且没有任何西方的个人、国家或种族声称其拥有考试制度的发展权。
我们西方所有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及文官制度时,都把它的创始者归于中国,归功于中国的科举制度。
——改编自“(1855年)英国文官制度改革议院辩论记录”及艾伦·坎贝尔(前美国人事总署署长)谈话录
材料三
孙中山提出了以考试权独立为核心的文官考试的思想。他曾说:“余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救欧美法律、政治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孙中山完成了从科举考试到文官考试的对接,奠定了我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基础。他的文官考试思想和他下令规划、公布的考试法规,不少重要内容后来为北京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所沿用。
——摘编自《孙中山对人才选拔制度的贡献》(《光明日报》)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归纳科举制与察举制相比的“重大历史进步”之处,扼要说明科举制“亦非一切方面都优于察举”的主要表现,并指出中国古代用人制度的特点。(8分)
材料二认为西方文官制度应“归功于中国的科举制度”。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方文官制度采纳的中国古代科举制中若干重要理念,并结合19世纪中期相关史实,简要说明当时英国举行“文官制度改革议院辩论”的重要背景。(6分)
(3)依据材料三,说明孙中山提出“以考试权独立为核心的文官考试”思想的缘由,并简析这一思想所产生的重要影响。(6分)
32.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人物 政治主张
孔子 “为政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老子 “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
韩非 “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
——引自《论语》《老子》《韩非子》
材料二
“贞观之治”成绩的取得,是以人为本、以德治国这一政治路线的成功。以往谈及贞观之治,只是一味强调唐太宗、魏徵等人的自觉,常常忽略中国制度的重要背景。魏徵从贞观七年开始担任门下省的长官,直至贞观十七年去世,都是门下省的负责人。唐太宗与魏徵的关系,与三省制关系密切,而三省制的运行机制,更值得重视。
唐朝也被称为“律令国家”,因为它把中国自汉魏以来的传统律法、律令做了一番非常完善的总结和提炼,形成了律令制度……《唐律疏议》对古代亚洲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等的立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荣新江等《唐: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材料三
回顾人类文明史,编纂法典是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法治建设工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民法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它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而现行民事立法中的有些规范已经滞后,难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编纂民法典,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
——摘编自王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老子、韩非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指出秦汉时期治国主导思想的演变。(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三省制运行机制的角度说明“唐太宗与魏徵的关系”,并概括《唐律疏议》在中外法制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新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运用唯物史观,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的必要性。(6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二阶段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A A C A A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D C B C D C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D B D D D C D A
1.【答案】B【解析】据材料“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可知周王披上“上天”—神的外衣以强化王权,故选B项;“血缘关系”不合逻辑,与材料“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中“上天”与周天的关系不同,排除A项;“集权政治”不合史实,周天子没形成高度集权的统治,排除C项;“部族色彩”不合题意,与材料提及的周王的称呼为“王”“天子”相悖,排除D项。
2.【答案】B【解析】据材料“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患则救之,失则革之”可知,商周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公卿等对天子的权力有一定的限制,同时国人可以通过舆论影响朝政,体现了原始民主的传统,故选B项;据所学知识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内容可知,家国一体的国家结构主要体现在分封制、宗法制形成了政权与族权的结合,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尚未形成君主专制,排除C项;据材料“天生民而立之君......有君而为之贰”可以看出商周时期强调以民为本,君为次,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理念,没有体现重视宗法血缘的内容,排除D项。
3.【答案】D【解析】张居正强调自己作为内阁首辅权力很大,能够“代帝执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权力的大小取决于皇帝的信任,因此内阁权力不断加大,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表现,故选D项;丞相制度在明太祖时被废除,排除A项;内阁始终没有成为法定地位,排除B项;C项只是表面的现象,非本质理解,排除C项。
4.【答案】A【解析】雅典人重视法律,强调依法从政,即使是显赫的政治家、军事家也因触犯法律而遭受惩罚,这种重视法律的观念反映了雅典人重视构建平等公正的政治生态,A项正确。雅典是奴隶社会,法律面前公民平等,而非人人平等,排除B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5.【答案】A【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在中世纪的法国,教会拥有免税特权,后来经过法国国王腓力四世的努力,迫使教皇承认法国国王对本国教士的征税权,这体现王权不断加强,故选A项;“开始”一词有误,教会掌握教权,国王掌握王权,中世纪欧洲长期就是教权与政权并立的关系,排除B项;法国国王腓力四世的行为维护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并不是新兴阶级的利益,排除C项;英国确立的是议会君主制,排除D项。
6.【答案】C【解析】据材料,总统频繁使用搁置否决权限制国会立法,联邦法院限制总统的搁置否决权,反映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三者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进行政治博弈,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故选C项;总统想要扩张权力,限制国会立法,最终受到制约,说明三权分立体制仍可以有效运转,排除A项;总统使用搁置否决前限制国会立法,受到联邦法院的限制,有效保护了国会的立法权,维持了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凌驾”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显示的是最高法院行使司法解释权,最高法院无权通过新法案,只有对法案的审查权,立法权属于国会,排除D项。
7.【答案】A【解析】由“高张党帜,左右维持,引国政于完美,跻国势于安富”可知,当时各政党的意愿都是想通过政党政治来追求政治民主,求得国家富强,反映出国人对政治民主的期许,故选A项;题干所述时间为民国成立后一年内的时间,政党政治正在兴起,而不是渐趋成熟,排除B项;由“进入议会中也为数不少”可知,当时政党力量广泛兴起,但是尚未把进入议会开展斗争作为主要目标,且在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实践中,议会还未成为政治斗争的核心就草草结束了,排除C项;民国成立后的1912年3月,袁世凯就取代了孙中山,开始左右中国的政局,所以当时并不是革命当人左右政局,排除D项。
8.【答案】A【解析】陕甘宁边区政府采取灵活的形式保障选民行使选举权利,从而激发了民众的参政热情,提升了民众对陕甘宁抗日民主政权的认可,扩大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故选A项;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建立于解放战争时期,排除B项;从材料中“候选人不用到场,......选民一个个轮流进屋投票”可看出,选举程序较为严谨,但并不等于完善,这种选举方式是基于当时的民情,随着时代的发展,选举程序会更加的科学,排除C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于1954年,排除D项。
9.【答案】A【解析】据材料“实行比较完备的人民民主法制……促进社会生产力”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的举措适应了经济建设的需要,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故选A项;人民主体地位说明的是“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材料并未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排除B项;法律的根本地位,是指法律在社会规范体系中具有最为重要的地位,材料中并没有对其对比,无法推知,排除C项;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体制机制,材料只有民主法治建设的信息,排除D项。
10.【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强调改革要想成功,必须除旧和布新的用力相等,除旧不足会给新政增加危害,即梁启超强调变法中反封建主义力度欠缺,故选D项;梁启超强调变法缺乏除旧的力度,即反封建力度不够,并无变法社会基础的信息,排除A项;梁启超认为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反封建力度不够,即除旧不足给新政带来危害,并未讨论顽固派的力量,排除B项;梁启超认为除旧与布新用力相等才能有效,即之所以发生戊戌政变,是因除旧力度不足,即梁启超意在说明变法失败在于反封建的力度不够,排除C项。
11.【答案】D【解析】据材料“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将科举出身视为‘正途’”可知,唐代以后科举制的推行使科举出身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推崇和重视,甚至将科举出身官员与非科举出身官员区别对待,体现了当时科举制对社会的影响力凸显,故选D项;只有知识分子才能参与科举取士,并非普通民众不加区别都可以,排除A项;宋代以后,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的素质,但是不能保证官员的治理能力,二者不能等同,排除C项。
12.【答案】B【解析】据材料“顾炎武认为监察官员官小而权之重,赵翼认为官轻,权重”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顾炎武和赵翼认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下,监察官员品级较低,但可以监察品级较高的官员,体现了以卑察尊,以轻制重,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监察体系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体系完整这一说法过于绝对化表述,排除A项;材料展示了清代两位学者对中国古代监察体系的看法,两位学者的看法中并没有涉及对监察方式的描述,动态监察,独立弹劾属于无中生有,排除C项;重上轻下,强干弱枝指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13.【答案】D【解析】据材料“儒家经典列入中小学堂‘读经讲经’科目”“开设地理、物理、化学等国外传来的科目”并结合所学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的相关知识可知,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学堂科目保留了儒家经典,体现了其蕴含了一定传统因素,开设物理等科目又体现了其时代性,反映了当时教育制度带有新旧并存色彩,故选D项;《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标志着学堂选官制度的确立,但材料强调学堂设置的科目本身体现的特点,不是这一文件颁布的意义,该说法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A项;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这一时期已经不再强调改革科举制,而是要废除,排除B项;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建立,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
14.【答案】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文官制度的知识,撤销文官部并将文官管理纳入内阁和财政部,更便于内阁对文官的管理和监督;裁撤冗员并用合同制取代终身制,可以降低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文官的工作效率;加强对高级文官的控制,可以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有利于政府的廉洁高效,故选C项;“用合同制取代终身制”显然是对常任原则的改革,排除A项;材料中的措施能够减少政府财政开支,有利于缓解经济滞胀,排除B项;据给出的信息,撒切尔夫人进行这些改革加强对高级文官的控制,这意味着文官的政治中立一定程度上被打破,排除D项。
1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的教育改革中要考虑传统科举制下读书人的出路安排,说明当时的教育转型局势复杂,困难重重,故选B项;对传统读书人进行妥善安排反映了改革措施并不完善,排除A项;维新变法失败后,改良理论并不占据舆论主流,而且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改良理论占据舆论主流,排除C项;中体西用指的是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材料中的教育改革并不是中体西用思想,排除D项。
16.【答案】C【解析】据材料“忠孝仁爱信仪和平”、“将‘四书’‘五经’及古文编入教科书”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复古读经”,目的在于从道德层面维护、巩固国民党的核心地位,维护一党专政的集权统治,故选C项;这些举措有利于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但并非主要目的,排除A项;材料所述措施具有复古倾向,不利于培养近代化的专业人才,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禁止其他文化发展,不能得出文化专制的结论,排除D项。
17.【答案】D【解析】据材料“用人优先党员任用,裁员优先非党员裁”“加试‘党义’”可知,政府官员优先党员任用有助于推动人们加入国民党,加试“党义”有助于增强人们对国民党的认同,从而有利于建立起一支维护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官僚队伍,故选D项;国民政府对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的继承体现在建立考试院、以考试制度为主等方面,孙中山并未强调“党义”灌输,且“完全继承”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近代公务员制度是选官制度,不是民众民主选举等方面的内容,无法体现民主化进程,且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坚持一党专政,并未推动民主化进程,排除B项;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进一步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而非国民政府采取的措施,排除C项。
18.【答案】C【解析】据材料“公务员聘任制……打破了……只进不出的僵化局面”可知,公务员聘任制的实行对只进不出的传统公务员制度形成巨大冲击,所带来的竞争环境有利于培养公务员的整体责任感与危机感,从而促进公务员队伍水平的提高,故选C项;“避免了”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A项;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公务员聘任制度不属于基层干部选拔制度,也不属于监察制度,排除B、D项。
19.【答案】A【解析】据材料“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实行聘任制”可知,从20世纪90年代的任期终身制发展为21世纪初的聘任制,体现了我国公务员选任制度具有了一定的灵活性,且强调“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反映了这一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满足机关工作需要,提高公务员体系的活力,进而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故选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录用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因此公务员考试录用还是主要方式,聘任制可以引进部分专业人才,却不是主要方式,无法“保证”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排除B项;聘任制属于合同管理,相对少一些强制性,“有效地避免了腐败现象的滋生”说法错误且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公务员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法律颁布的过程体现民主化,但是聘任制本身与民主化关系不大,排除D项。
20.【答案】B【解析】材料大意是:乡大夫从大司徒那里接受教法,下来颁布给乡吏们,让他们各自用以教育所治理的民众(即进行政治教化),并据以考察被教民众的德行和道艺,该记载出自《周礼·地官》,说明政治教化由来已久,故选B项;西周实行宗法制,但材料体现的是对民众进行教化,没有涉及血缘宗法关系,排除A项;儒学创立于春秋时期,成为基层教化的重要内容是在宋朝以后,排除C项;西周时期官府垄断教育,但材料强调的是对民众的教化,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21.【答案】D【解析】据材料“诸告期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虽得实,徒二年”“不能强制容忍亲属作证”“尊长隐匿罪犯的行为可以减刑甚至免罪”可知,唐朝法律中,亲属藏匿罪犯,可减刑,司法带有儒家化特征,故选D项;唐朝法律重视礼法结合,材料只是体现了对亲属犯罪的一些规定,并未体现鼓励亲属相互告发,排除A项;材料强调儒家伦理,没有体现刑主德辅,排除B项;材料是对亲属犯罪从轻处罚,没有涉及“严刑”,排除C项。
22.【答案】B【解析】据材料“刑主杀而德主生”“义者……命也”“礼为之俭……法为之防”可知,西汉和东汉的政治家强调儒法并用,即儒法思想走向融合,故选B项;材料体现两汉时期的思想界将儒法思想融合作为治国理念,“摒弃”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体现汉代思想家认为儒和法思想都很重要,是治国的重要理念,并不是多元争鸣,排除C项;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
23.【答案】D【解析】据材料“学生除学习儒家经典外......加学冠、婚、丧、祭之礼”可知,明朝时期,地方学校不仅教授儒家经典,而且规定学生要学习律令及各种礼仪规范,这有利于强化儒家思想对社会的教化作用,故选D项;材料仅体现学习封建律令,也没有前后朝代相关内容的对比,不能反映出法治教育逐渐完善的信息,排除A项;明朝重典治国,而非以礼治国,排除B项;明朝重视法治,学校教育强调儒家礼仪和法律制度的的学习,旨在加强对学生的教化,实际统治中法治色彩浓厚,排除C项。
24.【答案】B【解析】据材料“德业相劝……患难相恤”、“孝尔父母,敬尔兄长”、“重人伦”等信息可知,这反映出中国古代乡约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乡约的道德教化功能,没有体现基层社会等级制度强化的信息,排除A项;乡约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弘扬传统儒家思想只是达到教化目的手段,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体现乡约实施的后果,且“保障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25.【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罗马法中的禁止妨碍光线地役权等法规是为了适应城市重建和人口增加的需求,修订和完善法规,更显示其灵活务实,故选D项;“维护公共权益”不合题意,而材料“禁止妨碍光线地役权”维护的是公民间私人权益,排除A项;“人人平等观念”不合史实,罗马是奴隶制国家,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的利益,排除B项;“帝国”不合时空,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前27年,排除C项。
26.【答案】D【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大陆法系的代表国家是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法国在1804年颁布了《法国民法典》,它与之后制定的四部法典一起被统称为“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法典与之前颁布的法律,构成了法国的成文法体系,逐步形成了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被称为“大陆法系”,故选D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英美法系主要涵盖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大宪章》和《权利法案》是英国法律的代表,属于英美法系,排除A、B项;1787年联邦宪法是美国法律的代表,属于英美法系,排除C项。
27.【答案】D【解析】据材料“不以人的善恶功罪......事业上取得成功”可知,加尔文教“先定论”主张人死后灵魂得救的标准不再是善恶功罪而是事业能否取得成功,这适应了原始资本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故选D项;“实现......先定使命......死后灵魂可以得救”可知,加尔文教主张信仰上帝,阅读《圣经》,因此,新教仍坚持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否定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加尔文新教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罗马教会神权垄断的需求,新教的建立有利于民众获得在上帝那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弱化了西欧民众对上帝的信仰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加尔文教的“先定论”否定对教皇的盲从,打击了教会的特权,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束缚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
28.【答案】C【解析】据材料“地方人大……征求意见”、“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广鉴民情、汇聚民意、集中民智”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编纂广泛吸取民众的意见,遵循了人民民主的原则,故选C项;立法工作要立足于我国国情,不是立足于“密切党群关系”,排除A项;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排除B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标志着我国的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的轨道,排除D项。
29.【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1992年以来中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商业、市场的法律法规,结合所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史实可知,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法律法规的颁布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故选D项;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即是在之前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发挥市场更多的作用,而非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排除A项;材料强调1992年以来颁布多部与商业、市场有关的法律法规,与政府治理能力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与市场、商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并不能得出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的结论,排除C项。
30.【答案】A【解析】据材料“公民道德宣传日”、“爱国守法……敬业奉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设立公民道德宣传日,可以加强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宣传力度,这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故选A项;材料的主体是“公民”,“共产党员”缩小了宣传群体,排除B项;“全面提升”和“根本性好转”表述过于绝对,都过于夸大了设立“公民道德宣传日”的作用,排除C、D项。
二、非选择题
31.【答案】(20分)
(1)进步:体现“开放”“公平”的特色(或自由报考)(见材料);打破门第背景的限制(见材料);使中下层读书人通过考试参与政权;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见《纲》上P38)等。(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得4分)
表现:科举制度完全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见材料),而察举制度重视人才在社会上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见《选1》P30)。(2分,每个角度1分)
特点:德才兼备(或崇德尚贤)、以德为先(参考《选3》P5或《选1》P33)。(2分)
(2)理念:文官考试(或竞争考试);公平公正;择优录用(或注重官员素质)。(2分,答出其中2点得2分)
背景:工业革命进行并完成,政府职能扩展,管理事务日益繁杂,需要建立高效率的政府;(2分)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向社会开放政府公职、改革官员录用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克里米亚战争暴露出政府管理能力的问题。(见《选1》P35)(2分)
(3)缘由:一是鉴于欧美各国政治体制中出现了弊端,并力图纠正这些弊端;二是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注入传统因素。(见材料)(4分,言之成理者即可得分)
影响:完成了从科举考试到文官考试的对接;进一步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见材料或《选1》P39、40)(2分,答出其中2点得2分)
32.【答案】(20分)
(1)政治主张:孔子:德治(为政以德);
老子:无为而治;
韩非:法治。(3分)
演变:秦:法家思想;
西汉初:黄老无为思想;
汉武帝尊崇儒术后:儒家思想。(3分)
(2)关系:唐太宗授命中书省草拟诏令;魏徵作为门下省长官进行审核并驳回不妥的诏令。(2分)
原因: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礼法结合的典范;唐以后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法律;古代亚洲一些国家的立法以此为鉴。(6分)
(3)地位:基础性。(2分)
必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现行民事立法中的有些规范已经滞后;依法治国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海湖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12月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