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九中学2023-2024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答案)

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题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这样理解的依据是鸦片战争导致( )
A.中国由闭关锁国转为开放 B.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2.我国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道:“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圆明园遗址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鸦片战争的耻辱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侵华日军的暴行 D.沙皇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
3.土地是封建统治的根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目标,太平天国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是( )
A.拜上帝教教义 B.《天朝田亩制度》 C.《劝世良言》 D.《资政新篇》
4.李鸿章曾言:“西洋人………步步紧逼而来,此种推进无法阻挡中国必须迎头抗御这一挑战,断然采纳西式船炮来加强自身。”由此,清政府( )
A.走上了富强之路 B.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开始了洋务运动 D.实现了统治集团自救
5.“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事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6.在中国近代史上,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 )
A.提出自强求富 B.公车上书 C.戊戌变法 D.提出变法维新
7.“义和团,起山东,只因鬼子闹中原。”诗句中所描写的这一斗争主要反对的是( )
A.清政府 B.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C.太平天国 D.汉族地主武装
8.下边图片所体现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
A.列强侵略 B.思想宣传 C.近代改革 D.革命团体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的共同点的是( )
A.都由孙中山号召或领导 B.都是武装斗争
C.矛头都指向北洋军阀 D.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10.《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说:“中国近代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开始的。孙中山革命活动的开始标志着一种新的社会力量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下列革命活动孙中山参与的有( )
①成立兴中会 ②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③成立同盟会 ④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北洋军阀时期,老百姓家门口的对联由“民国万岁,天下太平”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贪”,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这与当时哪一政治局面密切相关( )
A.贪官横行 B.割地赔款 C.徭役繁多 D.军阀混战
12.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命运动。它的实质是(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运动 B.青年学生追求真理的运动
C.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运动 D.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革命运动
13.“五四运动不仅有青年学生的参与,广大工人、商人、教师、市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相互呼应,取得了运动的初步胜利。”材料表明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在于( )
A.社会各界形成斗争合力 B.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
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青年学生完全觉醒了
14.纪录片《百年中国》解说词提到,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虽然不是一个世纪的起点,但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其中,“新时代的开始”指的是( )
A.中国开启了思想文化的新时代 B.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5.1921年,中共“一大”在红船上胜利闭幕,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红船精神”,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红船精神”的内涵是( )
A.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 B.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C.为了救国救民,牺牲自己的精神 D.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16.“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 原来是北边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中华民国七年新文化运动后期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的诗。其创作背景是( )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辛亥革命的结束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7.恩格斯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这次战争”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8,洋务运动被看作是中国近代化实践的起点,这个观点成立的最主要理由是洋务运动( )
A.提出“师夷长技” B.创办了近代工业 C.结束封建君主专制 D.学习君主立宪制
19.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内忧外患,中国人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其中三次历史事件,谱成了中国近代化的三步曲,这三次历史事件是(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⑤五四运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20.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
①徐锡麟、黄兴——新文化运动 ②李鸿章、曾国藩——洋务运动
③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④孙中山——辛亥革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孙中山说:“欲救武汉而促革命之成功者,不在武汉之一著,而在各省之响应也。”历史上引发“各省之响应”的事件是( )
A.萍浏醴起义 B.同盟会成立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22,20世纪初,梁启超曾说:“拿过去若干个五十年和这个五十年来比,这五十年诚然是进化了……”下列现象中最能体现“这五十年”政治方面进化的是( )
A.握手礼取代跪拜礼 B.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C,总统制取代帝制 D.新学堂取代旧学堂
23.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各地刊物纷纷提出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使这场运动触及的社会面极为广泛。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A.开启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C.指明中国革命正确方向 D.明确提出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4.20世纪初以北京大学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代表,他们认为,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由此他们发动了一场以民主科学为主题的运动以启发理智。这里的“运动”是指( )
A.维新变法 B.中共一大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5.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彰显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以下象征我党革命源头的是( )
A.五四精神 B.红船精神 C.维新精神 D.辛亥精神
二、材料分析题(共25分)
26.(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材料二: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材料三: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2分)中国历史上哪一抗争事件充分体现了材料一的精神 这一抗争事件中谁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
(2)(2分)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义和团运动的斗争对象及其口号。
(3)(2分)根据材料三,概括五四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其特点。
(4)(1分)综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什么样的共同精神
27.(9分)19世纪中期起,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慢略,争取民族独立,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材料一: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 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材料二: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随后,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垂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来竟之功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1)(2分)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例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用或民用企业。你认为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只能“勉强涂饰,虚有其表”的原因是什么
(2)(1分)材料二中“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中的“民”主要指哪一群体
(3)(4分)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有哪些 “三民”指什么 列举他的一件“未竟之功”
(4)(2分)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陈独秀认为哪两种方法可以救治中国
28.(9分)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
材料二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自6月5日起的几天内,上海就有六七万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随后,北京、汉口、南京等地工人相继罢工,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面对工人声援带来的强大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样、陆宗奥。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使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这一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材料三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纲,写明:(1)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2)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
(1)(3分)列举一例材料一中“归于失败”的政治运动,材料中的政治运动都是由哪个阶级领导的 作者认为它们“归于失败”的理由是什么
(2)(2分)根据材料二,概括“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说明这一伟大力量所产生的影响。
(3)(2分)材料三中通过“第一个党纲”的大会是什么 简要概括该党纲所确定的奋斗目标。
(4)(2分)综合上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答案
1-5 CBDBB 6-10 BBBCD 11-15 DDACB 16-20 DBBDC 21-25 DCBCB
26.(1)虎门销烟 清政府/道光皇帝
(2)帝国主义列强 扶清灭洋
(3)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 特点:全民族参与
(4)面对民族危亡,不断探索
27.(1)军事企业: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等;没有改变封建落后的政治制度。
(2)指资产阶级。
(3)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清朝的统治;没有结束专制独裁统治,没有真正实现三民主义。
(4)科学与人权/民主
28.(1)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资产阶级中国社会性质未改变
(2)伟大力量:成为五四运动后期的主力(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推动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2分,每点1分)影响:促进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1分)
(3)中共一大(1分)
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1分)
(4)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1分)
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1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九中学2023-2024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