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答案)

资溪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
历史
一.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 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这一举措( )
A.消灭了王国势力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打击了豪强地主 D.强化了专制皇权
2.形式逻辑是研究演绎推理及其规律的科学,最基本的规律之一是同一律。托马斯阿奎那用形式逻辑论证基督教教义的目的是
A.教皇与国王利益一致 B.宣扬基督教信仰
C.教权与王权互相竞争 D.教义系统化利于统治
3.二十世纪初期,当时刚成立的中国政府曾把下列歌词作为国歌广泛传播:“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这个政府“揖美追欧”的表现有
①实行三权分立 ②实行内阁责任制 ③实行“耕者有其田” ④鼓励发展工商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将城乡有别的二元户籍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2014年,《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规定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到2016年各省普遍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我国存在半个多世纪的二元户籍制退出历史舞台。由此可见
A.户籍改革推动了管理体化与公共服务均等化 B.建立二元户籍制度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C.取消二元户籍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民主的广泛性 D.二元户籍制度的消失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5.唐太宗贞观三年诏令:“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明宣德皇帝令内阁大学士于“中外章奏许用小票墨书帖各疏面以进”,提出处理意见,即“票拟”,若内容有不当者,给事中则要求相应部门进行改正。其做法旨在( )
A.限制宰相权利 B.提高行政效率 C.避免决策失误 D.实现权力制衡
6.王安石认为“欲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为此他采取了
A.整顿太学 B.唯才用人 C.改革科举 D.精简军队
7.明朝时期的官僚系统包括监察系统在内的每一官员均受到监察,监察机构之间也要互相纠举,如科道之间,都察院与按察司之间等等,这样的制度设计( )
A.保证了吏治廉洁 B.缓和了阶级矛盾 C.加强了君主专制 D.造成了冗官冗费
8.在英国,其内部纪律禁止文官参加政治活动。如文官不得兼任议员,也不得作为议员候选人或为议员候选人从事竞选活动,除非先辞去文官职务;不得参加政党,担任政党政治机构官员,或为政党从事政治活动。这些规定( )
A.体现了文官的政治中立 B.提高了官员的参政热情
C.避免了官员的推诿扯皮 D.保证政党活动不受干扰
9.面对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激荡和冲突,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论,认为世界上的许多冲突是由不同的文明所造成的,强势文化必然战胜弱势文化。中国学者费孝通提出了“文化自觉”的理论,倡导正确认识自己的文化,正确处理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著名的“美美四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对材料的深入认识是
A.文明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B.不同视角引发不同历史认识
C.意识形态差异影响文化冲突 D.历史结论需秉持客观和公正
10.下表所示为1883~1896年美国文官职位占官员总数的比重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美国( )
时间 1883年 1891年 1896年
比重 10% 21.5% 50%
A.文官制度改革取得成效 B.分权制衡的理念不断完善
C.官员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D.政党分肥制退出历史舞台
11.史载,清代前期,“汉(口)镇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内分居仁由义循礼、大智四坊,居民“陆居则蜂房蚁,舟居则鱼鳞老阵,小门曲苍相聚辄十余家”。汉口镇的这种状况
A.取决于当地发达的交通 B.体现了儒学对商业的束缚
C.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促进了城乡人口结构变化
12.(美国)生物公司孟山都,几乎已经将世界各处的农家,都转变成为他们的订户。他们每年提出新的基因改造品种,可以抵御各种疾病,也可以提高产量。各种的基因改造后果,使农家乐于使用。后果则是:没有一个农家再能自足地在春季播下自己选择的种子 这说明
A.基因作物品种推广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 B.生物科技使农作物疾病销声置迹
C.全世界农民无法摆脱孟山都公司的控制 D.科技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
13.针对意大利半岛上的其他民族,雅典只征收贡物,但不增加其享受公民权的人数,而罗马人则准许半岛约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其余人享有拉丁公民权。罗马帝国时期,政府制定了万民法,对帝国内一切自由民皆适用。据此可知,罗马人能够统治长久的重要原因是
A.具有较强的宽容心 B.实现了人人皆公民
C.制定了统一的法律 D.实行灵活的统治政策
14.古希腊人认为他们文化中的许多重要因素是从西亚闪米特诸文明中借用来的,或是从古埃及文明中借用来的,而不是源自欧洲自身。这一现象
A.折射出西亚和古埃及文明曾经相当发达
B.反映出不同文明的交往导致落后文明消失
C.说明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增多
D.表明西亚和古埃及文明是不曾断裂的文明
15.某法律从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规定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原则,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反映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该法律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6.2019年,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上讲话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说明我国
A.发展经济就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转移
C.改善民生以国家制度改革为前提 D.国家治理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17.西方民主制度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不分出身、性别、贫富,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也就是参政、议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的权利。但雅典的民主,又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不是古代中国式的一人统治,一家之言。
——摘编自郭小凌《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的范围,结合雅典城邦的权力架构或权力运行机制分析其“伟大”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争取民主历程中斗争方式的变化趋势,并简述法国在19世纪70年代构建的民主政治的内容。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承秦制,“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盗贼多少,上其计簿”,御史大夫检查计簿所载数据的真伪,丞相府则据实以行奖惩,绩优者升迁。为了防止官吏弄虚作假,汉朝颁布了《上计律》、《功令》、《考功法》,其中规定了“上财物之计簿而欺谩不实”的行为为欺谩之罪,要承担刑事责任。对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庸吏,也要免职。唐代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考课的具体法规,明确规定考核标准,即“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是指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二十七最”是针对各个职位的具体工作而规定的具体要求,偏重在职才能的考察。各部门长官在对其下属进行初考后,考核结果要“悬于本司、本州之门三日”。
——摘编自刘守芬等《对中国古代廉政法律制度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1941年7月2日,陕甘宁边区制定施行《边区公务员考核奖惩暂行条例》,明确边区民政厅组织3人以上的考绩委员会进行干部考核,分级进行,每年一次。边区政府明确了干部任用的四条标准,即“拥护并忠实于边区施政纲领;德才资望与其所负职务相称;关心群众利益;积极负责、廉洁奉公”。边区公务员考核实行赋分制,工作50分,学习25分,操行25分。其中工作以“研究进步、著有论文”为一等,“研究进步、富有创造”为二等。考核等级按分数多少定为七等,一等升级……六等降级,七等解职。考核时特别强调,对公务人员有功或有过,人民有用任何方式向政府控告及建议之权。此外,上级政府经常派员到各处巡视,以巡视所得的材料作为考核的参考或根据。在扎实有效的干部考核作用下,延安时期“公务员不是站在老百姓头上的官僚”,他们“只是群众中间的先进分子,以自己的艰苦精神及模范作风影响推动群众”。
——摘编自康小怀《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干部考核工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陕甘宁边区干部考核的主要举措。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述考核制度的历史启示。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期,真正地确立起几千年的华夏文明的法制传统。西周提供了“礼”,一种带有强烈伦理色彩的习惯法,经儒家学说理论化而系统完善;秦汉提供了“律”,一套以惩罚为主的严格的行为规则,经历朝修订与注疏而至大备。但是,“礼”与“律”只是掌权者统治民众的工具。与皇帝的意志相比,它可随意被更改;与民间情理相比,它可常常被遗弃。它借以施行的力量,不是基于永恒的正义,而是基于可怖的暴力。
——摘编自焦峰《契约精神的自然法背景》
材料二 古罗马人在文化方面原创性的东西不多,但他们的法学理论却成熟完备,丰富精深,西方现代立法理论三个最重要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和财产所有权不容侵犯,在古罗马法中均有充分体现,它们在罗马社会生活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罗马法律之所以能超越古代东方乃至古希腊的关键在于,古罗马文明实际上融合了数百个民族与国家的文化与观念。
——摘编自陈刚《自然法·所有权·契约观念——罗马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二回答,与秦汉相比,古罗马法律的特色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罗马法律不断发展的原因。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56年,为应对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出现的海上战争行为新问题,巴黎国际会议通过了《巴黎宣言》。这是关于海上封锁问题的第一个国际法宣言,被称为“第一个得到世界承认、并依然调节海上交战权利和中立权利的极其重要的国际性文件”。但其对封锁效力和违禁品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面对20世纪初日益紧张的国际关系,1909年英国政府召集国际海军会议,来规范战时海上的国际法规则,通过了《伦敦宣言》。关于封锁的规定包括:封锁的内容、通知封锁的方式以及确定商船是否知悉封锁的判定依据等问题的规定具体而完备,强调了交战国封锁舰队对中立国的责任。《伦敦宣言》关于战时封锁的规定,是对不同国家惯例的总结和调和,把它们法律系统化,创立了一套完备的战时封锁规则。关于禁运品的具体规定:物品分为绝对禁运品、有条件禁运品、自由货物三类。它强化了交战国捕获绝对禁运品的权利,首次承认了中立国与敌国进行自由货物贸易的权利。英国参议院以这些条款将会弱化其海军优势为由而拒绝批准,美国等签字国也因此拒绝批准。一战爆发后,英国积极拓展交战国权利,尽可能地拓展禁运品种类;它频繁地在海上捕获中立国商船和货物。美国要求英国接受《伦敦宣言》作为海战法的建议遭到拒绝。
——摘编自王光伟《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化:1909年“伦敦宣言”探析》。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以来“战时海上规则的创制”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B
根据材料可知,“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项正确;A项“消灭了”的表述过于绝对,王国势力并没有完全消灭,排除A项;“推恩令”打击的是王国势力,而非豪强地主,排除C项;“专制皇权”着重解决的是皇权与官僚之间的关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托马斯·阿奎纳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神学家。他把理性引进神学,并逐渐的丰富基督教的神学体系,促进了基督教义的系统化,有力的维护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D项正确;教皇代表的神权和国王代表的神权是互相冲突的,此消彼长的,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托马斯阿奎那在宣扬基督教义,排除B项;材料并未反映教权与王权的竞争,排除C项。故选D项。
3.C
根据所学,中华民国成立后①实行三权分立 ②实行内阁责任制④鼓励发展工商业,都是学习西方,故C项正确。
4.A
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三次户籍制度的改革,最终使“我国存在半个多世纪的二元户籍制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得出“户籍改革推动了管理一体化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结论,A项正确;B项不符合材料“二元户籍制退出历史舞台”的表述,排除;取消二元户籍制度与民主的广泛性无关,排除C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5.C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太宗和明宣德皇帝作出决策前都有多部门参与,提出驳正、改正等,目的是避免决策失误,C项正确;决策前多部门参与出发点是为了更好的做出决策,不涉及限制宰相权利,排除A项;材料强调决策机制,与行政效率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旨与权力制衡无关,且封建王朝制度下,皇权至上,不会实现权力制衡,排除D项。故选C项。
6.C
据“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可知王安石意在强调科举制度的变革,故C正确;题意没有提及整顿太学、用人、军队的问题,故排除ABD。
7.C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封建社会的监察机制本质上是为君主服务的,监察机制的发展,说明君主专制的加强,C项正确;监察机制的完善无法保证吏治廉洁,排除A项;材料中描述的制度设计与阶级矛盾的缓和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宋朝造成了冗官冗费现象,排除D项。故选C项。
8.A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英国)。据本题材料“”“禁止文官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不得参加政党”的描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英国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这些规定体现了文官的政治中立,A项正确;材料内容描述反映的是英国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而非是为了提高官员的参政热情,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防止官员推诿扯皮的相关论述,无法凭材料得出该结论,排除C项;材料内容描述反映的是英国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保障国家正常的运转,而非是为了保证政党活动不受干扰,排除D项。故选A项。
9.B
材料体现的是面对世界格局的变动,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论,而中国学者费孝通提出了“文化自觉”的理论,这主要是因为不同视角引发不同历史认识, B项正确;文明冲突是可以避免的,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意识形态差异影响文化冲突,排除C项;历史结论需秉持客观和公正说法正确,但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883~1896年美国文官职位占官员总数的比重大幅提高,结合所学可知,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建立了文官制度,表格数据说明这一时期美国文官制度改革取得成效,A项正确;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分权制衡,排除B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官员素养得到提升,排除C项;“退出历史舞台”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11.C
汉口镇的人口规模和商户数量直接反映出市镇商业活动的发展,故选C;交通是商业发展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因素,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儒学对商业的束缚,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农村人口状况,无法体现“城乡人口结构”是否变化,排除D。
12.D
孟山都生物公司通过基因改造技术,将全世界的农家变为其订户,说明科技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D正确;题干未涉及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排除A;B、C表述绝对,排除;
13.D
根据材料可知,针对其他民族或被征服地区,罗马人根据不同的情况实行了不同的灵活的政策和法律,这有利于维护和巩固罗马人的统治,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罗马人的统治政策,并非宽容心,A项排除;B项说法绝对,排除;C项只体现了材料中的万民法,不够全面,排除。故选D。
14.A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古希腊人积极吸收西亚和古埃及文明的成果以丰富自身,这是由于西亚和古埃及文明曾经相当发达,A项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落后文明的消失,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不出“总趋势是不断增多”,排除C项;材料只是说古希腊文明中的许多重要因素借用了西亚和古埃及文明的成果,但不代表西亚和古埃及文明是不曾断裂的文明,排除D项。故选A项。
15.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两项原则,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均没有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原则,故A、B、D错误。
16.D
根据题干“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可知我国国家政权以人民利益为基本出发点,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故D项正确;发展经济的成果需要共享于民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排除A项;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宗旨在于为人民服务,并未改变,排除B项;题干并未强调需要通过变革国家制度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排除C项。故选D。
17.(1)范围:雅典的民主仅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奴隶、外邦人都不享有政治权利。
分析:国家权力掌握在公民大会、议事会、官员和陪审法庭手中,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议事会议员参与国家日常管理;官员由选举产生;陪审法庭审理大小案件。
(2)变化趋势:从暴力革命走向妥协(或:从对抗走向妥协)。
内容:1875年通过新宪法,确立了共和制;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立法权由两院行使;总统任期七年,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18.(1)特点:法律化;奖惩结合;德、才、勤、绩综合考察;提高透明度。
(2)举措:组织专门机构考核;明确考核标准;按分评级,重视学习研究;群众监督;经常巡视。
(3)德才并重;多措并举,注重实效;力求公平公正公开;适应时代需求等。
19.(1)特色:法学理论成熟完备;具有平等法律观;私法发达。
(2)原因:古罗马对其他民族和国家法律的借鉴和融合;平民及被征服者的不断斗争;商品经济的发达。
20.战时海上规则的创制。
海战法规是国际法关于在海上进行战争或武装冲突时,限制使用的作战手段、方法,以及保护平民、战争受难者和战斗人员的法律原则和规则的总称。1856年在巴黎签订的《关于海战法的宣言》是第一部海战法规。但没有对封锁效力和违禁品做出明确的规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不平衡加剧,到了20世纪初,国际关系日益紧张,因此英国政府召集国际海军会议,来规范战时海上的国际法规则,通过了《伦敦宣言》。但英国议会最终拒绝批准,在一战时期,也没有得到有效实施。
总之,在战时海上规则的创制方面,英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却没有得到有效实施。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