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三校联考 2023-2024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历史试卷(部编版)(答案)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三校联考 2023-2024学年
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历史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范围(选择性必修二)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元朝政府发行纸币,不仅在国内广泛流通,还有在海外流通的记载,波斯、印度、高丽、日本等皆曾仿行元代纸币。这种现象( )
A.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力 B.强化了元的外贸优势地位
C.维护并扩大了大一统国家 D.有利于弥合国家间的矛盾
2.2022年美联储在6月、7月以及9月连续3次加息75个基点,利率由1.75%达到了3.25%, 加剧跨境资本流动,导致美元快速回流美国;欧元、英镑、日元等经济体货币贬值压力加大,部分新兴经济体深陷债务危机,甚至将重蹈上世纪滞胀的覆辙。这主要反映了( )
A.世界经济危机周而复始 B.世界金融体系亟需调整
C.新兴经济体经济基础薄弱 D.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
3.1500年,一百个英国农户家庭只能供养106户家庭(包括他们自己),农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74%。到了1801年,这一致字上升到136户,而此时农业劳动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6%。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民主政体的有效保证 B.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
C.殖民扩张政策的成熟 D.工业革命的有力推动
4.唐朝后期,兴起了许多农村定期集市,有墟、集、草市等称谓。史书记载,“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唐代宗大历七年(772),“以张桥行市为县”;穆宗长庆年间,“沧州置归化县于福寿草市”。这说明( )
A.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B.商业发展影响城镇布局
C.城市的经济功能显著增强 D.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5.“ 咖啡树原产埃塞俄比亚,咖啡饮料大概在1400年左右在也门的摩卡市发展出来。1500年时,这种饮料在阿拉伯半岛已到处可见。咖啡馆诞生于中东。……巴黎的普蔻咖啡馆是文艺界人士的交流中心,伏尔泰之类人士就在这里讥刺贵族的可笑可恶。”这体现了( )
①咖啡伴随着新航路开辟传到世界
②伏尔泰推动了法国民族意识觉醒
③欧洲已成为世界政治文化的中心
④咖啡馆逐渐成为社交的重要场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1935年,英国政府组建田园城市审核评估委员会,提出开发“卫星新城”的政策建议;1940年,英国政府一专门委员会出台报告指出,应疏散伦敦中心区的工业和人口;1943年编制的《伦敦郡规划》,从交通、住房及市郊化等方面为伦敦的重建提出了解决方案。这些政策建议的出现说明英国( )
A.工业化带来的城市病比较严重 B.城市遭到战争严重破坏
C.传统的自由主义政策发生改变 D.扩大内需缓解经济危机
7.边际税率,是指征税对象收入数额的增量中纳税额所占的比率。1920年代,时任美国财政部部长、铝业大垄断资本家梅隆,不断敦促国会进行减税。微博橙子辅导认为从1921年到1925年,美国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发生了如下变化(图中圆圈处)
这一税率变化( )
A.提高了社会福利水平 B.改变了自由放任政策
C.保障了低收入者利益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8.17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粮食产量获得较大增长,成为粮食净出口国。但到了19世纪,英国却逐渐从粮食出口国转化为粮食进口国。到19世纪中期.进口粮食占了消费的六分之一以上。这反映了英国( )
A.对外贸易出现逆差 B.技术革新未延伸到农业领域
C.经济的脆弱性显现 D.工业革命引发经济结构变化
9.“国依兵而立,兵以食为命,食以漕为本,漕以河为依”。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运河交通网,以连接长安、洛阳与江淮地区间的漕渠、汴水和淮南官河最重要,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唐时期( )
A.水路运输成为主要的交通形式 B.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于世界
C.构建长安为中心的运河交通网 D.交通建设促进了国家统一稳定
10.元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发达地带位于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江浙地区、长江沿岸、大运河沿岸。1840 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城市的布局发生激变,口岸城市及铁路沿线城市的迅速发展成为其主要特征。这一变化可能会导致( )
A.我国城市交通体系的突变 B.我国城市重心转移到我国南方
C.列强入侵中国腹地更便利 D.我国城市布局地域不平衡加剧
11.目前考古发现的唐代瓷窑遗址有河北的定窑、河南的巩县窑、浙江的越窑、湖南的岳州窑等数十处,它们或临永济渠、江南河,或临黄河、长江、赣江、湘江、钱塘江等自然河流。这体现了( )
A.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 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水运的重要经济地位 D.瓷器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
12.甘蔗原产自印度,原本是王室贡品和贵族奢侈品。16—18世纪被探险家和殖民者带到巴西、海地等地区,由非洲黑奴大量种植,制成蔗糖销往世界各地。至18世纪末,甘蔗已成为大众的调味品。这反映了( )
A.经济发展使饮食结构趋同 B.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
C.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全球性市场的最终形成
13.1879年,一位名为王之春的官员在游记里用新式钟点来记录他的日常活动。19世纪90年代出版的《老残游记》《海上花列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通俗小说中的人物,都已经在使用新式钟点计时。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列强对华文化侵略加剧 B.新式生活方式日益扩散
C.市民阶层的生活奢侈化 D.工业制造能力进步明显
14.下图为《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中的“历代疫病流行分布图”。其中与四个疫病流行频次比较高的节点相对应的中医药成就,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瘟疫论》
15.据史书记载,汴州(今开封)在中唐时为雄郡,“自江、淮达于河、洛,舟车辐辏,人庶浩繁”,唐诗中对当时的汴州亦有“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之描述。当时汴州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A.汴州的都城地位 B.交通位置优越
C.少数民族的内迁 D.抑商政策废除
16.新航路开辟后,新引进的美洲农作物在改善欧洲人膳食结构的同时,也使一些曾长期在欧洲肆虐的疾病失去了往日威风。尽管欧洲近代早期的人口出生率没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死亡率的降低使得欧洲人口迅速增长。由此可见,欧洲引进美洲农作物( )
A.拓宽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 B.彻底改变了传统饮食结构
C.提升了欧洲人的身体素质 D.外来农作物开始影响欧洲
17.唐朝时期,下图所示生产工具普遍流行于( )
A.黄河流域 B.东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江南地区
18.1876年,淞沪铁路通车后,“华客即持照纷纷上车,并有妇女小孩”。1897年,京津铁路告成,“京城内外附近居民,威思(乘火车)到津一扩眼界,其中以旗人妇女为最多”。这表明( )
A.铁路是妇女解放的首要条件 B.中国近代化历程步履维艰
C.新式交通推动社会观念更新 D.妇女在晚清时期率先觉醒
19.1947年,西满地区(今辽宁锦州与河北山海关交界处)鼠疫流行,中共东北行政委员会按照预防胜于治疗的原则,制定防疫工作计划,培养防疫人员,注意在城市清理垃圾,加强城市卫生管理,在乡村开展卫生保健和卫生清扫运动。不久后即战胜鼠疫。这反映了当时东北解放区( )
A.社会主义公共服务得到完善 B.爱国民主统一战线得到巩固
C.人民群众卫生意识普遍提高 D.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20.下面为近代英国的两幅漫画,分别描述了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捏住鼻息在检查泰晤士河水的透明度和一位贵妇在看到被放大后的泰晤士水滴后的直观反应。这反映出当时( )
A.环境保护已成为英国社会的共识
B.环境污染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C.工业革命重视科研与工业相结合
D.工业文明衍生出新的社会问题
21.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英国,根据财富数量排列的职业团体堆积重叠,且彼此之间的相互交叉十分严重,以致于没有办法在整个社会金字塔上画出水平等级线来;而在法国,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一种三级结构的存在∶贵族、资产阶级和平民。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当时( )
A.法国革命运动未能动摇贵族的地位 B.英国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C.工业革命加速了法国等级制度的瓦解 D.英国贫富分化现象得到有效的解决
22.19世纪前,英国海滨城市主要是英国贵族和乡绅度假娱乐的地方;19世纪中期以后,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和工人开始到海滨城市享受新鲜空气,这些城市修建了大量的休闲设施,如剧院、哪啡屋、图书馆、体育场等。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全球联系的拓展
C.人文主义的兴起 D.欧洲文化的发展
23.研究表明,中国市场的价格独立性在19世纪70年代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和上海至伦敦电报线路的接通而丧失。这反映出( )
①中国进出口市场受到世界市场的控制②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
③中国民族经济崛起参与欧美市场竞争④便捷的交通通讯推动经济实现全球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工具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现。下列生产工具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曲辕犁 ②匣钵 ③水排 ④ 铁农具
A.③④①② B.④③①②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25.下表是1870—1970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统计,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1870—1913 1913—1950 1950—1960 1960—1970
法国 1.6(%) 0.7(%) 5.0(%) 5.8(%)
英国 2.2(%) 1.7(%) 2.8(%) 2.7(%)
美国 4.3(%) 2.9(%) 3.2(%) 4.0(%)
德国 2.9(%) 1.3(%) 7.7(%) 4.8(%)
①1870—1913美国、德国增长迅速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②1913—1950英国、法国增长缓慢主要因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③1913—1950美国增长率高于其它国家,罗斯福新政是原因之一
④1950—1970四国增长突出得益于国家干预和减少政府公共开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请根据答题卡题号及分值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26.疾病是“文明”的伴生物,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瘟疫一方面给雅典造成巨大的人员损失和混乱无序的社会秩序及信仰和道德的沦丧;另一方面则暴露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错误的战略决策,造成雅典同盟的分崩离析、经济来源的切断和远征海军基地的丧失。雅典瘟疫全方位地影响着雅典历史的进程。这次瘟疫的发生直接导致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雅典流行的瘟疫对雅典帝国的垮台有影响,而战争本身也极大地削弱了希腊城邦的力量,使得进入公元前4世纪之后的希腊诸邦面对北方马其顿王国的入侵时,毫无还手之力,对其后东地中海地区的历史发展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摘自刘榕榕《试析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瘟疫问题》
材料二 这场瘟疫带来的巨大痛苦和恐惧,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使教会失去了精神上的权威,失去了人们的支持。许多人的信仰发生了动摇和变化,禁欲主义逐渐退出,人文主义逐渐兴起,人们把目光从对天国的期许中转向了对现世的关注。人类自觉地意识到自身生命的存在,探索人性结构中的理性与非理性,追求平等与自由权,张扬人文主义,提倡社会的主宰是人而不是神。一些具有推动意义的新思想得以酝酿和传播,促使中世纪向近现代社会发展。
——李荷《灾难中的转变:黑死病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材料三 历史学家早就注意到,当致病性的微生物进化到一个活跃骚动的时期,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15世纪随哥伦布船队来到北美新大陆的各种传染病几乎杀死了90%以上的土著居民。……20世纪以来,人类历史上发生了多起全球流行的疾疫,有西班牙流感、亚洲流感、流行性脑炎和霍乱,以及埃博拉病毒等,这些疫情危害了千百万人的生命。疫病的无国界传染所呈现的全球化态势,促使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携手合作寻求疾病的原因、制定应对与预防措施,共享研究成果。
——高晞《疫病的全球化与人类文明进步》
(1)结合所学指出掌握雅典国家最高权力的机构,并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城邦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黑死病对欧洲思想观念的影响,结合所学,简析新思想的“酝酿和传播”是如何为欧洲“向近现代社会发展”创造条件的。
(3)结合所学,简析新航路开辟后传染病在美洲传播所引起的连锁反应。结合材料三指出全球化时代面临的挑战和人类的应对之策。
27.国际贸易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并将不同地区紧紧连结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子(汉武帝)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因益发使抵安息(伊朗高原)、奄蔡(今高加索一带)、黎轩(罗马帝国)、条支(叙利亚)、身毒国(印度)。……诸使外国一辈(批)大者数百,少者百余人。……汉率一岁中使多者十余,少者五六辈(批),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反。
——引自《史记·大宛列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这一时期对外贸易发展的条件。
材料二 全球贸易开始令古老的地中海贸易黯然失色。比利时的安特卫普迅速成为其中一个崭露头角的国际市场和世界经济中心。大西洋诸岛生产出的砂糖先集中到安特卫普,再销往欧洲各地。在十六世纪安特卫普的市场上,有英国的毛纺织品、北欧波罗的海地区的谷物、葡萄牙人从亚洲运回的胡椒和香料等。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在此买卖世界各地的商品,好不热闹。当时一位著名的意大利历史学家因此感叹道:“去一趟安特卫普的交易所,就能听到世界各地的语言。”
——摘自川北稔《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以“十六世纪安特卫普”为例,说明当时欧洲在商业贸易方面所出现的新变化,用一句话指出“十六世纪安特卫普”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材料三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一方面,机器直接引起原料的增加,例如轧棉机使棉花生产增加。另一方面,机器产品的便宜和交通运输业的变革是夺取国外市场的武器。……例如,东印度就被迫为大不列颠生产棉花、羊毛、大麻、黄麻、靛蓝等;澳大利亚就变成了羊毛产地。一种与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23卷)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工业革命后形成的“新的国际分工”的内涵,并简析其形成的原因。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英国政府迫于各界的压力,开展了一系列对“城市病”治理措施。英国政府在对空气污染的治理上,通过了一系列相关的法案。1843 年,议会就通过了炉灶排放,烟尘和控制蒸汽机的法案; 1863年议会又通过了《碱业法》,以减低在制碱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气体。对于城市的住房问题,政府出台了四部《工人住房法》,要求英国政府机构为工人提供更多廉价的可租赁住房。在公共卫生方面,英国政府于1848年颁布了《公共.卫生法》,开辟了国家监管公共卫生的制度。从1848 到1854年,全国共成立了182 个地方卫生委员会,它们主要负责清理街道、排放污水等任务。同时,各个城市也颁布了地方法规,改变了垃圾处理、供排水等的方法。
——摘编 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以前,英国政府基本上把城市基础设施视为自然垄断的福利性产品,主要采取政府投资运营的模式,即财政出资、公共管理部门经营管理。这一做法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建设项目成本高、工期长等问题。1979 年撒切尔政府上台.以后,极力推崇市场机制和市场力量,开始推行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通过改革,英国政府逐步减少对基础设施的直接投资,不断扩大利用社会资本的规模将市场机制运用到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
——摘编自何建文《英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市场化改革的几点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 ,概括近代英国解决“城市病”问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的发展趋势,并分析此趋势出现的背景。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工业社会中,移民从乡村涌入工业中心寻找工作。1800年,大约五分之一的英国人口居住在城镇,城镇规模在大约1万人。而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城里工作和生活。欧洲大陆、美国、日本以及其他国家也是同样的模式。到1900年,工业化国家中至少50%的人口生活在超过2000人的城镇中。1800年,欧洲人口达10万的大城市仅有20座,西半球一座也没有。到1900年,欧洲和北美的大城市超过150座。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提升相对缓慢。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承包制改革,释放了大量劳动力,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催生了大量小城镇。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城市居民住房制度改革,激励了居民购房和企业盖房积极性,给大中城市发展注入了活力,至2018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9.58%。
——摘编自刘霞辉《中国式城市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欧洲和北美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1978年以来城市化的特征,并谈谈你对当下中国城市化的认识。
历史月考答案:
1.A
【解析】根据材料“元朝政府发行纸币,不仅在国内广泛流通,还有在海外流通的记载,波斯、印度、高丽、日本等皆曾仿行元代纸币。”可知,元朝政府发行纸币,不仅在国内广泛流通,还有在海外流通的记载,波斯、印度、高丽、日本等皆曾仿行元代纸币。这种现象促进了国内和相关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力,A项正确;仿照元朝印发纸币,不能体现元的外贸优势地位,排除B项;材料中的内容为中外文化交往,不能维护并扩大了大一统国家,排除C项;有利于弥合国家间的矛盾属于无中生有,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随着美元加息,“加剧跨境资本流动,导致美元快速回流美国,从而导致其他国家货币贬值压力加大,部分新兴经济体深陷债务危机,甚至将重蹈上世纪滞胀的覆辙”,这说明了世界金融体系还不完善亟需调整,B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美元不断加息给金融体系带来了不利影响,没有体现世界经济危机周而复始,排除A项;材料中反映的新兴经济体经济受影响的原因主要是外部因素,排除C项;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彻底崩溃,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500-1801年农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降低以及一百个英国农户家庭供养家庭数量上涨,反映了农业生产力的进步,这是因为工业革命的有力推动,D项正确;民主政体不会直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排除A项;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是由于生产力的进步,主要还是工业革命的有力推动,排除B项;殖民扩张政策的成熟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解析】材料表明,唐朝后期农村集市的发展带来人口聚集,城镇兴起,政府为加强管理、征税等而设置县级行政机构,反映商业发展影响城镇布局,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政府对市的管理,排除A项;材料讲商业发展促进城镇兴起,而不是讲城市的商业发展,经济功能增强,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经济重心南移,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500年是新航路开辟时期,根据材料“咖啡树原产埃塞俄比亚,咖啡饮料大概在1400年左右在也门的摩卡市发展出来。1500年时,这种饮料在阿拉伯半岛已到处可见。咖啡馆诞生于中东。……巴黎的普蔻咖啡馆”可知非洲的咖啡传到欧洲等世界其它地方,①符合材料信息;根据材料“巴黎的普蔻咖啡馆是文艺界人士的交流中心,伏尔泰之类人士就在这里讥刺贵族的可笑可恶。”可知咖啡馆逐渐成为社交的重要场所,④符合材料信息,B项正确;材料中只是提到伏尔泰在巴黎的普蔻咖啡馆讥刺封建贵族,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传播,没有推动民族意识觉醒,②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没有体现欧洲成为世界政治文化的中心,③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C项;根据材料只能得出巴黎的普蔻咖啡馆是文艺界人士的交流中心,不能得出欧洲已成为世界政治文化的中心,③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6.A
【解析】题干所给材料“国政府组建田园城市审核评估委员会,提出开发‘卫星新城’的政策建议”、“英国政府一专门委员会出台报告指出,应疏散伦敦中心区的工业和人口”、“从交通、住房及市郊化等方面为伦敦的重建提出了解决方案”针对的是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弊端,联系所学知识,这从侧面说明英国工业化带来的城市病比较严重,A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弊端,“城市遭到战争严重破坏”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传统的自由主义政策”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扩大内需缓解经济危机”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7.D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代前期,美国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变化是:高收入群体的税率下降幅度大,其税后收入增加,而低收入群体的税率下降不多,收入增长不明显,因此会导致社会贫富分化加剧,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美国社会贫富分化加剧,而不是社会福利水平提高,排除A项;美国经济大危机促使自由放任政策发生改变,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低收入者利益受到保障,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17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粮食产量获得较大增长,成为粮食净出口国。但到了19世纪,英国却逐渐从粮食出口国转化为粮食进口国。到19世纪中期.进口粮食占了消费的六分之一以上”信息可知,英国在17世纪中期以后至19世纪中期近200年间的粮食进出口情况,这期间正值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可以得出“工业革命引发经济结构变化”,D项正确;题干材料仅记述的是粮食进出口情况,仅仅据此不能得出英国“对外贸易出现逆差”,排除A项;材料中揭示的是此时段英国粮食进出口情况,据此不能判断出英国的“技术革新”是否“延伸到农业领域”,排除B项;结合所需世界史知识可知英国在工业革命前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水平是很高的,并不存在“经济的脆弱性显现”,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解析】根据“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运河交通网,以连接长安、洛阳与江淮地区间的漕渠、汴水和淮南官河最重要,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要吃紧出唐朝注重发展全国的交通网,有利于加强各地的联系,助推国家统一稳定,D项正确;陆运才是主要,排除A项;材料没有与世界比较,排除B项;C项与主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城市的布局发生激变,口岸城市及铁路沿线城市的迅速发展,在这之前,城市位于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江浙一带以及大运河和长江沿岸,上述两个区域有高度重合的部分,这必然会使得我国城市布局地域不平衡加剧,D项正确;A项错在“突变”,鸦片战争后。我国的交通体系并未发生突变,排除A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我国城市重心转移的方向,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瓷窑多建在运河或自然河流附近,体现了当时水运的发展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唐朝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排除A项;直到明朝时期,私营手工业才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唐代瓷窑选址优先运河和自然河流附近,不能说明瓷器对外贸易规模扩大,排除D项。故选C项。
12.C
【解析】根据材料“甘蔗原产自印度,原本是王室贡品和贵族奢侈品。此后由非洲黑奴大量种植,制成蔗糖销往世界各地。至18世纪末,甘蔗已成为大众的调味品。”可知,反映了西方殖民扩张的影响下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C项正确;世界物种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但是经济发展使饮食结构趋同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生产技术的革命性变化出现在工业革命时期,排除B项;全球性市场的最终形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排除D项。故选C项。
13.B
【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90年代出版的《老残游记》《海上花列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通俗小说中的人物,都已经在使用新式钟点计时。”可知,19世纪80至90年代,普通人的社会生活受到新式钟点的影响,这表明新式生活方式日益扩散,B项正确;使用新式钟点来记录生活并不属于文化侵略,排除A项;使用新式钟点来记录生活并不意味着生活奢侈化,排除C项;新式钟点计时并一定都是由中国自己制造的,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解析】由材料“历代疫病流行分布图”可知,东汉、魏晋、北宋、元朝以及明朝时期是疫情高发期,同时这些时期出现了许多中医学理论,结合所学知识,《温疫论》是中医温病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著作,是中医理论原创思维与临证实用新法的杰出体现。分上下两卷,明代吴又可撰于崇祯十五年壬午,吴又可在《温疫论》中创立了“戾气”病因学说,强调温疫与伤寒完全不同,明确指出“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D项正确;《黄帝内经》创作于先秦至汉,排除A项;《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排除B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不是与疫情相对应的中医药成就,排除C项。故选D项。
15.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自江、淮达于河、洛”,汴州“舟车辐辏,人庶浩繁”等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大运河的开通对汴州发展的影响,促进了当地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大运河开凿后的交通位置优越,B项正确;汴州不是唐代的首都,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汴州增加的人口来自少数民族内迁,排除C项;唐代虽然商品经济获得发展,但没有废除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16.C
【解析】据题干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农作物的引进,改善了欧洲人的膳食结构,增强了体质,减少了疾病带来的灾难,使得欧洲人口迅速增长,C项正确;题干没有拓宽东西方贸易通道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彻底改变了传统饮食结构”不符合题干主旨和史实,排除B项;外来农作物早就已经影响到欧洲,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17.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图中的工具是曲辕犁,犁身可以摆动,利于回旋,适应了江南地区水田面积小的特点,因此流行于江南地区,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8.C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期间,淞沪铁路、京津铁路通车,吸引周边很多中国人特别是妇女乘车出行,便捷的交通工具打破了传统交通工具的不利,有利于社会经济思想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社会观念的更新,C项正确;材料涉及铁路的出现推动了妇女解放,没有涉及“首要条件”,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近代化历程步履维艰”、困难重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率先”的意思,排除D项。故选C项。
19.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可知,此时正值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东北解放区推行一系列公共卫生管理,促进当时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D项正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于1956年,时间不对,排除A项;爱国民主统一战线得到巩固与材料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普遍提高”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20.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泰晤士河的地位突然重要起来,无论是英国的工业发展还是生活用水,都依赖于泰晤士河,泰晤土河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英国人民的生存状况。结合材料,漫画生动折射出工业革命给伦敦带来的生存状况危机,不仅贫民窟的普通工人,就连锦衣华服的上流社会也深受其害,这表明工业革命发展衍生出新的社会问题,D项正确;材料中只是反映工业革命影响了环境,没有提及环境保护成为共识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阶级矛盾的激化,故排除B项;C项所指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1.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在英国,根据财富数量排列的职业团体堆积重叠,且彼此之间的相互交叉十分严重,以致于没有办法在整个社会金字塔上画出水平等级线来”等信息可知,英国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项正确;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势力,排除A项;18 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排除C项;英国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而不是解决,排除D项。故选B项。
22.A
【解析】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城市化进程得以发展,人们的收入增加,因此出现了材料中描述的城市发展情形,A项正确;全球联系拓展与英国海滨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项;人文主义兴起于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欧洲文化的发展得益于经济发展,因此其不构成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23.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以后,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推动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加剧,导致中国市场的价格独立性丧失,反映出近代中国进出口市场日益受到世界市场的控制,中国经济成为了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说法①②符合题意,A项正确;中国民族经济崛起、参与欧美市场竞争同“中国市场的价格独立性丧失”不符,便捷的交通通讯推动经济实现全球化与材料主旨不符,说法③④不符合题意,排除与之组合的BCD三项。故选A项。
24.D
【解析】依据材料“工具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现”,结合图示可知曲辕犁出现于唐朝,匣钵出现的时间是南朝,水排是东汉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铁农具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④③②①D项正确;其余顺序均不符合史实,排除ABC项。故选D项。
25.A
【解析】根据材料“1870—1970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统计”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科技成就突出,故1870—1913美国、德国增长迅速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①正确;两次世界大战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速普遍下降,故1913—1950英国、法国增长缓慢主要因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②正确;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加大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经济增速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仍然保持优势,故1913—1950美国增长率高于其它国家,罗斯福新政是原因之一,③正确;①②③正确,A项正确;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借鉴罗斯福新政的经验,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故1950—1970四国增长突出得益于国家干预和增加政府公共开支,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26.(1)机构:公民大会是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会议是其常设机构。
原因:瘟疫;民主政治弊端;战争。
(2)影响: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人们信仰发生变化);教会失去精神上的权威(禁欲主义退出);人文主义兴起。使人的思想开始从基督教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3)反应:美洲土著居民人口锐减,殖民地劳动力极度匮乏,欧洲殖民者开展罪恶的黑奴贸易。
挑战:传染病横行呈现全球化态势,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应对:各国人民和科学家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7.(1)特点:具有官方色彩;距离远且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交易数额巨大;贸易频率高。(答出其中3点)
条件:张骞出使西域(或“凿空”);对匈奴战争的胜利;河西四郡的设置;丝绸之路的开通等。(答出其中3点)
(2)新变化: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种类丰富;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或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一些高级奢侈品变为大众化商品;出现世界级的商品中转集散地等。(答出其中3点)
地位:新兴的国际市场和世界经济中心之一。
(3)内涵: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或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
原因: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或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厂产品大量增加,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机器生产直接引起对原料需求的增加(或工厂所需的原料需要从世界各地获取);交通运输业的变革(或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28.(1)迫于压力进行调整;从被动到主动;通过立法方式治理;涉及领域广泛;政策具有一定连续性;中央与地方协同配合;(四点即可)
(2)趋势:市场化发展趋势
背景:政府财政不堪重负;原有的体制面临严重问题(答出效率低、成本高等具体内容的也可酌情给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调整(政府减小对于国家经济的干预)(三点)
29.(1)原因: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工厂制迅猛发展;农村人口的大量涌入;新式交通工具的发明和改进。(任答三点即可)
(2)特征:小城镇数量增长较快;城市化进程快,成就显著;城乡统筹兼顾,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城镇化凸显人本理念。(任答两点即可)
认识: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之一;加速城市化进程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加速城市化进程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任答两点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三校联考 2023-2024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历史试卷(部编版)(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