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综合复习题
一、选择题
1.(2023上·内蒙古呼伦贝尔·八年级校考期中)1877年,清朝驻英副使刘锡鸿,记下了在杜莎夫人蜡像馆见到了“林则徐”的情景:“入门右首,则林文忠公(则徐)像也……文忠前有小案,摊书一卷,为禁鸦片烟条约。上华文,下洋文。夫文忠办禁烟事,几窘英人;然而彼固重之者,为其忠正勇毅,不以苟且图息肩也,可谓知所敬。”该蜡像馆塑林氏之像的原因是( )
A.严禁鸦片使英国遭受损失 B.签订条约便利英国侵略
C.敬重林则徐“忠正勇毅” D.虎门销烟引发了中英战争
2.(2023上·内蒙古呼伦贝尔·八年级校考期末)如下图是一座雕塑: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该雕塑应该位于( )
A.广州 B.虎门 C.北京 D.福州
3.(2021·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初二某同学准备制作一期题为《近代中国民族英雄》的墙报,并设置了相关栏目。林则徐可归入的栏目是( )
A.甲午英烈 B.农民领袖 C.禁毒先驱 D.变法志士
4.(2023上·内蒙古鄂尔多斯·八年级校考期中)1840年代,资本主义的代表和封建主义的代表进行了一场充满深思的较量,这场战争也代表着资本主义体系向封建朝贡体系的进攻,是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资本主义是在为自己的发展寻找动力——市场。上述材料意在强调鸦片战争的( )
A.强调鸦片战争的影响 B.强调鸦片战争的经过
C.强调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D.强调的交战双方
5.(2023下·内蒙古巴彦淖尔·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1800年前后,铜钱一千文,可换白银一两;到了1838年前后,则需要铜钱一千五六百文,才能换白银一两。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晚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C.鸦片走私使白银外流 D.清政府闭关锁国
6.(2022上·湖南常德·八年级统考期中)关于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
A.使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7.(2023下·内蒙古巴彦淖尔·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战死
B.魏源的《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须经双方协议
D.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8.(2023上·内蒙古巴彦淖尔·八年级校考期中)下图为《1842—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该图所示现象( )
A.表明中国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 B.表明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未发生变化
C.表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较缓慢 D.成为列强再次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9.(2023下·内蒙古巴彦淖尔·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1856年12月,《北华捷报》详细梳理并刊载了当时发生在广州的一系列事件,公开了十多篇英国领事与两广总督来往书信的全文,并在评论中有意突出中国官员的“傲慢”,以佐证其“外国人长期受到中国人的蔑视和侮辱”的立场。此举旨在( )
A.向在华洋人介绍中国时局进展 B.指责中国外交上的傲慢行为
C.配合英国扩大侵略战争的需要 D.为英法火烧圆明园进行辩护
10.(2023上·内蒙古通辽·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是因为哪个条约的签订( )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11.(2023上·内蒙古呼和浩特·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与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的史实是( )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美国提出“门户开放”
C.义和团抵抗外来侵略 D.清朝签订《南京条约》
12.(2023上·内蒙古呼伦贝尔·八年级校考期末)“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材料中的“万园之园”指的是( )
A.颐和园 B.圆明园 C.寄畅园 D.拙政园
13.(2023上·内蒙古巴彦淖尔·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表述是( )
A.洋务运动中张之洞创办了汉阳铁厂
B.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1894年
D.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起维新变法运动
14.(2023上·内蒙古赤峰·八年级统考期末)在近代史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个: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两大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关系和起伏状态,这两大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和任务,下图是《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示意图,据此可得出的结论( )
A.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局面 B.外国的侵略已经深入内地
C.太平天国运动已经失败 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15.(2023下·内蒙古巴彦淖尔·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1853年,杨秀清在《谕英使文翰》中指出:“天下为一家,既无差别之分,焉有主从之分。”1861年,太平天国官员蒙时雍驳斥并拒绝了“凡挂有英国旗的船只,得自由航行江上”的要求。这说明太平天国领导者( )
A.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 B.具有成熟的近代外交理念
C.具有朴素的独立自主意识 D.具有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
16.(2023上·内蒙古呼伦贝尔·八年级校考期末)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是( )
A.定都天京 B.天京事变 C.天京的陷落 D.永安封王
17.(2023上·湖南永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下列史实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金田起义 B.青浦大捷
C.永安建制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二、综合题
18.(2023上·内蒙古通辽·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平天国运动不仅借助外来的思想武器,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因素,虽表达了农民阶级的强烈愿望,但很难付诸实践。
材料二 农民阶级的救亡图存运动以反清革命作为斗争目标以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为特点在上海遭遇华尔的洋枪队
材料三 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太平天国文书汇编》
(1)材料一所说的政治纲领指什么纲领?
(2)“以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而创立的组织是什么组织?太平天国具有怎样的时代特征?
(3)材料三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是否认同?为什么?
19.(2023上·内蒙古呼和浩特·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以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开始汹涌地向东方泛滥,而中国就成了他们的一个主要觊觎目标。……英国殖民者和中国人初次见面便使用了后来所惯用的炮舰政策。
——摘编自《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中,有三项规定对中国的危害非常大。第一项规定确立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的税率。第二项规定使“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获得了管理自己的权利。第三项规定则保证了以后其他国家在中国得到的任何权益,英国都可以同样享有。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用“炮舰政策”于1840发动这场侵略战争的根本原因。
(2)整理概括材料中二项规定的内容并指出这些规定的危害。
20.(2022上·八年级单元测试)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某校举办了一次“写中华之荣耀,书民族之正气”的影视巡演活动。下面是入选的影片,请你结合这些影视资料,完成问题。
A B C D
(1)如果按这四部影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巡演,其正确顺序是(填写字母)
(2)从这些影视资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近代列强发动的哪两次侵略战争?请说出两次战争的相同点(至少两点)。
(3)通过这些影视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哪些中华民族顽强抗争的历史事件?(至少举两例)
21.(2017上·八年级单元测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恩格斯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曾说:“英国政府的海盗政策已引起了一切中国人反对一切外国人的普遍起义,并使这一起义带有绝灭战的性质……虽然你可以说,这个战争带有这个民族的一切傲慢的偏见、蠢笨的行动、饱学的愚昧和迂腐的蛮气,可是它终究是人民战争。而对于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所采取的手段,不应当根据公认的正规作战方法或者任何别的抽象标准来衡量,而应当根据这个起义民族所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
材料三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1)图一中“沉迷的帝国”和“堕落的帝国”分别指哪个国家?导致该帝国沉迷的根源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你如何理解?材料三认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4)你认为要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然而彼固重之者,为其忠正勇毅,不以苟且图息肩也,可谓知所敬。”可知,蜡像馆塑造林则徐像的原因是敬重林则徐的“忠正勇毅”,C项正确;“严禁鸦片使英国遭受损失”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英国侵略,排除B项;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强调的是林则徐的“忠正勇毅”,“虎门销烟引发了中英战争”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详解】据材料“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并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B项正确;虎门销烟”发生在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而不是广州,排除A项;虎门销烟”发生在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而不是北京,排除C项;虎门销烟”发生在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而不是福州,排除D项。故选B项。
3.C
【详解】1839 年 6 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林则徐可以归入“禁毒先驱”一栏,故C符合题意;甲午英烈是邓世昌,排除A;林则徐不是农民领袖,排除B;变法志士是康有为等,排除D。故选C。
4.C
【详解】根据题干“资本主义的代表和封建主义的代表进行了一场充满深思的较量,这场战争也代表着资本主义体系向封建朝贡体系的进攻”可知,题干认为,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因为资本主义与封建朝贡体系之间的较量,C项正确;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题干没有提到,排除A项;题干没有提到战争经过,排除B项;中英之间爆发了鸦片战争,题干没有提到,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为了扭转中英之间的贸易逆差,从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夕,英国走私到中国的鸦片达40多万箱,从中国掠走3亿至4亿银元,从而导致银贵钱贱,能换一两白银所需的铜钱数量增加,所以才会出现题干中的现象,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1800年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造成大量白银外流,使得银价上涨,人们更加贫困。晚清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是导致题干中现象的原因,排除A项;题干所述为鸦片走私造成的影响,此时鸦片战争还未爆发,排除B项;清政府闭关锁国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6.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后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排除D项。故选A项。
7.D
【详解】根据材料“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对鸦片战争的历史评价,D项正确;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战死,魏源的《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须经双方协议,这三个选项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BC项。故选D项。
8.D
【详解】根据题干“《1842—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货物总值虽然虽然一度增加,但后来又呈现出下滑的趋势,可见这一现象并不能满足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为此西方列强于1856年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D项正确;题干没有中国进出口贸易值的比较,无从得出中国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销售冲击了传统的自然经济,使得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英国对华贸易的情况,无从得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而且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于1856年10月炮轰广州,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走私船,1856年10月,广东水师在黄埔搜捕了船上的几名海盗和涉嫌船员。英国领事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要求中国方面释放被捕人员,并向英方赔礼道歉。两广总督叶名琛为避免事态扩大,同意释放被捕人员,但拒绝道歉。这就是所谓的“亚罗号事件”。结合题干材料分析,可知英国此举旨在,配合英国扩大侵略战争的需要,C项正确;根据题意,ABD项都不是题干材料发表的目的和实质,排除ABD项。故选C项。
10.D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侵略我国,战后,鸦片输入仍末合法化,外商只有私自偷运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准许外商在通商口岸销售鸦片,并以“洋药”名目缴税,从此鸦片变为“合法”进口商品,D项正确;《北京条约》《南京条约》《瑷珲条约》中没有关于鸦片合法化的内容,排除AB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1860年联军入侵路线”“清咸丰皇帝逃跑路线”,结合所学可知,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的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放火烧毁,A项正确;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 ,排除B项;义和团抵抗外来侵略主要在1900年前后,排除C项;清朝签订《南京条约》在1842年,排除D项。故选A项。
12.B
【详解】圆明园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闻名,被誉为万园之园,1860年,英法联军大肆抢劫,然后后纵火烧毁,B项正确;颐和园没有被火烧毁,排除A项;寄畅园没有被火烧毁,排除C项;拙政园没有被火烧毁,排除D项。故B项正确。
13.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实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彩,而观点则是对某一历史事件的看法,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是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评价,属于历史观点,B项正确;ACD项都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CD项。故选B项。
14.A
【详解】根据图片可知,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力,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为镇压1851年到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当时的满清政府,不得不调离了北方的守边部队。俄国趁火打劫,采取先武力强占再逼签条约的手段,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所以中国当时面临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内忧和外国侵略者侵略的外患,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但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内忧外患,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不出太平天国运动已经失败,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是1900年,排除D项。故选A项。
15.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杨秀清提出的“不分主从”充分体现了对外政策中的独立自主,太平天国官员蒙时雍驳斥并全部拒绝英国提出的无理要求,体现了太平天国很看重主权问题,C项正确;太平天国领导人是农民阶级代表,不能代表先进阶级的思想,排除A项;依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并未形成近代外交理念,排除B项;具有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6.C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864年清军攻占天京,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C项正确;定都天京是太平天国政权正式建立的标志,并不是失败的标志,排除A项;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排除B项;永安封王标志太平天国政权的初步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
17.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0年,太平军横扫苏常,攻占整个江苏南部之后,兵锋直指上海。上海英法殖民者勾结地方官绅,雇佣美国人华尔的洋枪队和清军联合进攻青浦,经过激烈战斗,洋枪队和清军大败,华尔身中五枪,狼狈逃回上海,史称“青浦大捷”。因此,青浦大捷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B项正确;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而并不能体现太平天国运动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排除A项;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的中央政权组织初步形成。而并不能体现太平天国运动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排除C项;《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而并不能体现太平天国运动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排除D项。故选B项。
18.(1)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2)组织:拜上帝会
特征:反封建和反侵略
(3)根本原因:“洋人助妖”
原因:不认同,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只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
【详解】(1)纲领:根据所学知识,由“平天国运动不仅借助外来的思想武器,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因素,虽表达了农民阶级的强烈愿望,但很难付诸实践。”可知,政治纲领指《天朝田亩制度》。
(2)组织: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可知,“农民阶级的救亡图存运动”“以反清革命作为斗争目标”指的是天平天国运动,“以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而创立的组织指的是太平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洪秀全创办的拜上帝会。
特征:根据所学知识,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封建主义和列强侵略,所以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怎样的时代特征是反封建和反侵略。
(3)根本原因:根据所学知识,由“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洋人助妖”,即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不认同,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只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
19.(1)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夺得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
(2)内容: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危害: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详解】(1)根本原因:根据材料一中“16世纪以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开始汹涌地向东方泛滥,而中国就成了他们的一个主要觊觎目标。……英国殖民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于1840年6月发动了鸦片战争。
(2)内容:根据材料二中“第一项规定确立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的税率。第二项规定使“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获得了管理自己的权利。第三项规定则保证了以后其他国家在中国得到的任何权益,英国都可以同样享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项内容涉及关税协定,第二项内容涉及治外法权或领事裁判权,第三项内容涉及片面最惠国待遇。
危害: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特权来自于鸦片战争后,1842年《南京条约》中条款:“进出口货物关税需同英国商定”及其附件《五口通商章程》:华洋纠纷由英国领事会同当地官员用英国法律予以裁定的“领事裁判权”和《虎门条约》的“片面最惠国待遇”内容。这些不平等条款分别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司法主权和贸易主权,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20.(1)DACB。
(2)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同点:都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都有英国参与;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都是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权益。
(3)事迹:陈化成和葛云飞等抗击英军;太平军抗击英军;林则徐虎门销烟。
【详解】(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片A《鸦片战争》反映的事件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B《火烧圆明园》反映的事件是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太平天国》反映的事件发生在1851年至1864年间的太平天国运动,D《林则徐》反映的事件发生在1839年的虎门销烟,因此其正确顺序是DACB。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是A影片所反映的鸦片战争,B和C影片所反映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据所学可知,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同点: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战争的参与者都有英国参与;战争结果都是中国战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影响都是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权益。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进行的抗争包括:林则徐虎门销烟、陈化成和葛云飞等抗击英军、太平军抗击英军等。
21.(1)英国;中国。根源:工业革命后,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
(2)腐朽的封建主义难以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近代化。
(4)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实现国家独立。
【详解】(1)根据图片一种的鸦片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中“沉迷的帝国”指的是指英国,“堕落的帝国”指的指中国;导致英国沉迷的根源是工业革命后,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难以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是指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根据“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可知,材料三认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现代化。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实现国家独立。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综合复习题(内蒙古地区适用)(含解析)2023-2024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