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卷(二)
历 史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40题,40.每题2分,共80分)
1.大约1万年前,原始农耕出现,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后来,各种金属工具的使用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此后人类社会的历史才真正开始。由此可知( )
A.原始农业出现是文明产生的标志 B.社会分工的出现源于农业产生
C.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文明的出现 D.人类社会历史起源于阶级分化
2.春秋时期的百余个国家,到战国初期只剩下了二十余个。战国七雄大都是多民族政权,齐国有东夷各族,秦国有西戎各族,燕国有狄族,楚国有夷族、越族等。各民族与华夏族的交往十分密切,共同推动中华文明的发展。这些现象说明( )
A.战争激化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B.各诸侯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兼并战争客观上推动民族交融 D.兼并战争导致了西周秩序瓦解
3.“朕”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说文解字》中说:“朕,我也,阙。”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本分析“朕”字的构形之义:朕,从舟,本义是舟的裂缝;还有预兆、迹象之意。秦始皇二十六年“朕”被定为帝王自称之词。这反映出( )
A.最高统治者的独尊地位 B.王位世袭制度的逐步确立
C.君权神授思想开始形成 D.文化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4.韦贤,西汉大臣,精通《诗》《礼》《尚书》,号称邹鲁大儒,官拜丞相;他的小儿子韦玄成又以精通经学受到皇帝重用。因此,邹县有谚语说:“遗子黄金满簇籝,不如一经。”这反映了当时( )
A.九品中正制下的官员选拔 B.理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C.科举制度被人们普遍接受 D.主流思想引领社会风气
5.文献中记载:“魏道武诏:‘以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与此相关的是( )
A.汉武帝出击匈奴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庆历新政 D.金世宗改革
6.佛教传入中国后,提倡以行善积德为主要途径来追求佛法,这与中国文化中强调道德和仁爱的传统有着密切关系;由于中国宗法社会的特殊性及人们传统的思维观念影响,观音也由男变女,成了送子娘娘。这种情况反映了( )
A.中原文明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B.地理环境决定佛教的嬗变
C.佛教传入中国后背离基本教义
D.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趋势
7.梅瓶是传统瓷器,因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瓶式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最早出现于唐代,辽宋元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下列图片展示了辽宋夏金元时期不同政权的梅瓶,它们体现了( )
辽 北宋 西夏 金 元
A.梅瓶拥有较大的海外市场 B.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
C.民间制瓷技术水平的精湛 D.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8.下表反映了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制度建设,这体现了少数民族政权( )
民族 政权 制度
契丹 辽 中央“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地方州县制与部族制并行
党项 西夏 仿宋制设中书、枢密、三司分管行政、军事、财政,又保留了原有“蕃官”体系;地方州、县官员多由部族首领充任
女真 金 中央沿袭唐宋制度;地方以猛安谋克制管理游牧部族,以州县制管理汉人
A.统治中心转到中原地区 B.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
C.封建化的进程得到推动 D.本民族先进的制度得到保留
9.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后,管理朝廷政务的六部尚书与都察院之都御史、通政司的通政使、大理寺的大理寺卿合称为“九卿”。“九卿”分别理事,各自向皇帝负责。这表明( )
A.九卿之间分权制衡,有鲜明的民主特色 B.六部的地位下降,内阁的地位上升
C.皇帝独揽全国政务,标志皇权达到顶峰 D.皇帝独揽大权,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10.明朝某位思想家反对程颐、朱熹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的方法,认为应在自己内心中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由此他提倡(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工商皆本
C.致良知 D.经世致用
11.清朝设置“十三行”后,中国对外贸易受到严格限制。但在中英贸易中,中国的优质茶叶、丝绸、土布等仍大受青睐,其中茶叶的出口量位居第一。18世纪初,英商购买的茶叶不过500担,到18世纪中叶增至5万担,到19世纪初更增至20万担。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A.“十三行”制度基本被废除 B.对外政策发生根本转变
C.英国强行打开了中国大门 D.闭关并未断绝对外交往
12.下表内容是西方媒体在义和团运动前后对中国的评价。这种变化说明义和团运动( )
义和团运动前 “一群没有活力的群众”“无可救药”“没有希望的民族”
义和团运动后 “有光荣革命传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完成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挽救了濒临崩溃的清政府
C.打退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D.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
13.中华民国的成立激发了国人的参政热情,但也出现了某些政客“收买选票,出资数百元即可当选”的现象,更有政客以暴力胁迫投票者的事件发生,结果旧官吏和士绅出身的议员在国会中占据多数。这从侧面说明,当时( )
A.封建势力复辟成功 B.“三权分立”精神得到贯彻
C.民主政治徒具形式 D.资产阶级掌握了立法权力
14.胡适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做讲座时,强调五四运动是一场以理性对抗传统,以自由对抗权威,张扬生命和人之价值对抗压制生命和人之价值的运动。他意在说明五四运动( )
A.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 B.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D.掀起了抗日救国的高潮
15.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部分活动记录表。由此可知该时期中国共产党( )
时间 部分活动
1922年1月 组织并领导香港海员大罢工
1922年5月 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建立起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
1922年7月 在广东海丰县成立第一个秘密农会
1922年9月 组织并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A.积极参与国民革命运动 B.以罢工形式反抗蒋介石的反动统治
C.注重发动群众进行革命 D.在农村中广泛地开展土地革命斗争
16.中国共产党在诞生之初就十分重视农民问题,右图是1931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后革命根据地农民获得的土地分配凭证。下列内容与该法律相关的是( )
A.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 B.实行农民减租减息政策
C.号召打倒列强除军阀 D.“打土豪,分田地”
17.1931—1932年,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等地以“义勇队”“自卫军”“救国军”命名的武装队伍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总兵力达几十万人。这些武装力量的出现( )
A.是为了集中一切力量“追剿”红军 B.促进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C.表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为全民族抗战进行社会动员
18.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当选的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们专程来到延安,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下面关于“延安的峥嵘岁月”表述正确的是( )
A.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确立了以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D.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19.教材的设计与编写需有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在解放战争时期编写的教材中,出现了如《怎样种棉》《城市和乡村》等充分结合革命战争形势和具体实际编写的教科书。这反映出当时的教科书编撰活动( )
A.适应了土地改革的要求 B.是国共两党合作的表现
C.配合了革命战争的需要 D.着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0.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那么,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主要得益于( )
A.“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 B.“大跃进”使工业得到快速发展
C.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推行 D.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建设积极性
21.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寒的严酷环境下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奋勇杀敌,扭转了战场态势的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场战争带来的影响是( )
A.结束了中国的屈辱外交史 B.推动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
C.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D.展现了新中国的军力优势
22.某一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的文章中写道:“六十年前,广大青年学生发起五四运动,成为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转折点……现在,我们国家正处于历史上重大转折时期,广大青年一定能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事业进行到底。”对材料中“重大转折时期”理解正确的是( )
A.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踏上新征程
C.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D.提出了“四个现代化”伟大目标
23.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不仅保持着经济快速增长,还取得了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产大型民用飞机C919、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等成就,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这主要是因为( )
A.新时期中国积极营造新型国际关系 B.我国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引领 D.中国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抓
24.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性。对下面的文明区示意图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B.②处国家的典型特征是小国寡民
C.③处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 D.④处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
25.封君封臣制度是西欧中世纪封建社会的一项基本制度,有关封君封臣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在东罗马帝国灭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B.国王或皇帝实质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C.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缴纳赋税 D.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
26.新航路的开辟,一方面促进人口的洲际迁移,另一方面也导致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1500—1800年,美洲和大洋洲有近1亿人死于传染病。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导致世界各民族特征和界线消失 B.使欧洲人能在当地迅速建立殖民统治
C.全球族群和人口分布趋向于平衡 D.三角贸易为欧洲带来大量黑人劳动力
27.宗教改革的领袖马丁·路德认为:“想要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据此可知,马丁·路德的主张( )
A.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学统治的权威 B.宣扬了启蒙运动的反专制的理念
C.适应了资产阶级的经济诉求 D.强调人的灵魂获救要靠自己的信仰
2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将其退还国会复议,如国会在规定期限(10天)届满之前休会,总统就可以把法案搁置不理,装进自己的口袋,使法案自行无效,这就是所谓的口袋否决权。这一规定体现了( )
A.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原则 B.美国总统权力超越了国会
C.行政权对立法权的制约 D.总统与国会矛盾不可调和
29.《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是一部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立足于无产阶级自身解放、追求人类美好生活实现的“政治宣言书”。这部“政治宣言书”( )
A.推动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B.揭露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C.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 D.指导了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30.在1914年战争爆发约六周之时,俄国社会主义者波特采夫致信英国《泰晤士报》:俄国所有政党和所有民族的代表,现在都与政府同心协力,这场与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战争,对俄国来说业已变成一次民族之战,对世界各族人民而言,亦是如此,由此可见波特采失( )
A.支持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B.认为俄国拥有战胜同盟国的国力
C.认为一战是发展不平衡的结果 D.力图强化俄国与英国的利益冲突
31.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虽然美国的干涉造成了革命的反复,但是1917年墨西哥仍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1917年宪法规定,一切矿物或存在于矿脉、矿层、矿块或矿床中构成矿藏之物质……其所有权皆直接属于国家。这一规定反映了( )
A.墨西哥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立场 B.墨西哥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C.墨西哥的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D.墨西哥的资源不再受外国的掠夺
32.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它的破坏性和残酷性让各国民众认识到和平的重要;同时,几乎所有交战国和中立国的政治家们都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新的国际体系来防止如此巨大的灾难再度发生。因此出现了( )
A.世界货币体系 B.维也纳体系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雅尔塔体系
33.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规定:“除粮食所有者的田地所必需留的种子以及他们的家庭到下次收获前所必需的口粮以外,一普特粮食也不应该留在他们手中”,国家要“对全部存粮实行最严格的核算和平均主义的分配”。这一政策可能是( )
A.苏联模式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市场经济政策
34.右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军在太平洋发动的一次军事行动,其产生的影响是( )
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 B.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C.使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 D.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35.朝阳工业是具有较强生命力的新兴工业部门的总称,主要包括微电子工业、信息工业、新能源工业等。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朝阳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迅速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工业的发展方向,而传统的污染大的工业所占比重则逐渐下降。这充分说明新科技革命( )
A.使贫富分化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B.使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成为生产的主要方式
C.进一步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变化 D.使科技的各个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更深刻
3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巩固西欧资本主义制度并推行称霸全球的战略,实施了马歇尔计划。苏联与之针锋相对,联合东欧各国成立( )
A.经济互助委员会 B.华沙条约组织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37.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为实现经济自立和充分就业制定了“经济自立五年计划”,60年代初又推出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这表明当时的日本( )
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力图建成现代“福利国家” D.致力于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38.20世纪90年代,英国曾实行“青年新政”:年龄在18—24岁,处于失业状态并申领求职者津贴连续6个月者,必须在政府提供的四个项目(即为期6个月的国家补贴就业或创业、全日制教育或培训、环卫工作和公益部门工作)中选择一个,这项政策主要针对的是( )
A.英国生态环境的恶化 B.国民文化素质整体下降
C.英国经济危机的影响 D.“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
39.高中学生参加辩论赛,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下表是某班同学围绕一个历史主题举行的辩论会,其辩论的主题应是( )
正方 反方
互联网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一部手机走天下”成为很多人出行时选择的方式。 手机病毒让人防不胜防。网络安全成为社会问题。保护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困难
A.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B.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C.社会信息化的利弊 D.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40.当今世界并不安宁:发展方面,全球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和平与安全方面,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导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面对这些全球问题,中国倡导( )
A.对内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B.建立军事性互助同盟
C.扩大社会主义阵营影响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4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闭幕。“红船精神”在这里孕育。 材料二
材料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红船精神”的内涵。(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井冈山会师给中国革命带来的影响。(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会议的指导思想和重大意义。综合三则材料,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体现的主题。(4分)
42.(10分)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过程,也是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17世纪,由于欧洲水手探索海洋并建立起远洋贸易的航线,全球贸易和物种交流发展起来。地理知识的积累使他们能够把世界各地通过便捷的贸易网络连接起来。同时,农作物的移植和牲畜的传播改善了人类的营养状况,增加了东半球的人口。而外来的病原体引发的传染病使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人口大量减少。欧洲的航海探险、远洋贸易网络以及哥伦布交换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推动了全球一体化进程。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大。”186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的增长超过了6倍;1851—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2倍。两次工业革命后,大量各式各样的工业产品和机器成品纷纷进入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不仅存在着商品销售市场,而且还出现了资本、投资、货币、金融市场等流通形式。20世纪初,世界范围内还出现了大量商品证券交易市场。这些商品交易场所日趋大型化并分布于欧、亚、美、非等各大洲,正是“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摘编自陈晓霞《关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教学的研究》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除美国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受到了战争的严重创伤,各国均致力于医治战争的创伤,重建本国的经济。在恢复本国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各国都面临着国际经济关系中3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是金融方面——重建国际货币制度,维持各国间的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其二是国际投资方面——创立处理长期国际投资问题的国际组织;其三是贸易方面——重建国际贸易秩序,扭转贸易保护主义和歧视性贸易政策,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17世纪欧洲航海探险对加强世界联系产生的影响。(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市场的特点。(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国家为解决二战后“国际经济关系中3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所采取的重要举措。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推动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根本因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