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综合复习题(含解析) (内蒙古地区适用)2023-2024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综合复习题
一、选择题
1.(2023上·内蒙古赤峰·九年级统考期中)查理·马特改革后, 逐渐形成了从国王到骑士的金字塔形的政治制度。 国王是最高的领主, 以下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最后是骑士。在这种体系下,各级领主依次从属, 只能直接管辖自己的附庸, 不能管辖附庸的附庸。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雅典民主制 B.中央集权制
C.民主共和制 D.封君封臣制
2.(2023上·山西大同·九年级大同市第二中学校校考期末)谚语是历史的最好写照。下列描述中,能较准确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的是( )
A.“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C.“条条大路通罗马” D.“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3.(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统考中考真题)在中世纪的欧洲,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他们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领地内行使权力。这一情形在政治上导致了( )
A.基督教的兴起 B.不同程度割据的形成
C.自由城市出现 D.大学自治权利的加强
4.(2023上·陕西安康·九年级统考期末)“在一定程度上,封君封臣制是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替代品,这一制度使得社会连成一个整体,从上到下形成了所谓责任的‘链条’”。材料中的“链条”是指( )
A.宗教信仰 B.武力斗争 C.封赐土地 D.金钱赎买
5.(2023上·河南许昌·九年级统考期末)在封君封臣关系形成的仪式中,封臣把手放在《圣经》上起誓,表示效忠于他的主人。这种宣誓仪式最能体现( )
A.封君封臣关系的神圣性 B.封君是封臣最高宗教领袖
C.封臣要秉承勤俭的作风 D.封臣要向封君缴纳什一税
6.(2023下·江西赣州·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在中世纪西欧,封臣必须随时准备跟随封君进行军事远征,如果封君没了马骑,封臣必须把自己的坐骑让给他;如果封君被囚禁,封臣必须把自己作为人质以换取他的获释。材料表明( )
A.封君与封臣不存在相互依存属性 B.封君将土地无偿赏赐于封臣
C.封君与封臣具有家庭血缘的特征 D.封臣要对封君履行一定义务
7.(2023·广东广州·中山大学附属中学校考模拟预测)西欧中古时期,封君和封臣构成当时封建制度下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这一关系的缔结和维系必须依照一整套特定的仪式,受封时,封臣必须宣讲誓词:“我……效忠我的主人……绝无违背。”封君宣誓保护封臣。这表明西欧的这一制度( )
A.使封君权力至高无上 B.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C.严重损害了封臣利益 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8.(2022上·福建泉州·九年级统考期中)“在土地分封中以封君与封臣之间个人‘约定’为基础,要求双方按‘约定’的权利与义务行事,否则'约定'就自动解除。"材料表明法兰克王国的封建化特点具有( )
A.平等观念 B.王权至上 C.教权至上 D.契约思想
9.(2022·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在世界古代历史上,帝国的战争与扩张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下列关于战争与扩张客观上促进文明交流的表述准确的是( )
A.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催生了伊斯兰教
B.阿拉伯帝国的不断扩张孕育了佛教
C.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
D.中国的造纸术在波斯帝国扩张时传到欧洲
10.(2023上·内蒙古赤峰·九年级统考期中)欧洲中世纪的庄园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均可以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有铁匠、银匠等。据此可知,这些庄园( )
A.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B.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C.具有地方管理功能 D.是地方经济的中心
11.(2022上·广西贺州·九年级校考期中)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等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等。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庄园是一个( )
A.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B.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
C.开放式的经济实体 D.比较发达的经济实体
12.(2023上·内蒙古包头·九年级统考期末)中世纪西欧的经济基础是( )
A.城市 B.庄园 C.大学 D.土地
13.(2022上·山东滨州·九年级统考期中)1300年,英格兰埃尔顿庄园接到有农奴不服被控告没有完成为庄园主运草的任务。法庭查阅了有关惯例后确认“这些农奴有义务在草地里或领主庭院中将牧草垛起,但没有义务将牧草装上马车”据此判定农奴胜诉。这反映出( )
A.庄园法庭的审判依据成文法 B.庄园法庭主要维护农奴利益
C.庄园法庭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D.庄园法庭维护了领主的利益
14.(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西欧中世纪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庄园里。有人说,那时的老百姓可能对国界毫无概念,但对村界一清二楚。材料反映了西欧庄园的特点是( )
A.等级制度森严 B.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封建制度解体 D.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15.(2019·甘肃定西·统考中考真题)《欧洲史》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据此,庄园主行使司法权的权力机构是
A.公民陪审法庭
B.庄园法庭
C.元老院
D.公民大会
16.(2022·福建泉州·统考一模)中世纪的欧洲除了贵族世袭,各行业也基本上子承父业,各阶层之间流动受阻。大学改变了这一状况,中世纪欧洲的大学( )
A.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B.促进了社会一定程度的公平
C.推动了教育的不断发展 D.消除了社会森严的等级观念
17.(2023上·内蒙古赤峰·九年级统考期中)“意大利商业城市的学校……注重教授商人所需要的语文知识和法学。”这反映出当时的大学 ( )
A.大学享有司法特权
B.大学注重基础课程的教授
C.大学课程设置已经摆脱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D.大学课程设置一定程度反映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18.(2023上·内蒙古赤峰·九年级统考期中)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 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 )
A.王室拥有对城市的绝对控制权
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
C.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
D.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贵族
19.(2023上·内蒙古赤峰·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中世纪时有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它说明了当时的城市( )
A.相对独立自由 B.自然条件优越 C.空气比较新鲜 D.脱离教会管理
20.(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那时一批知名的罗马法学者在该校任教,其精湛的学识和高超的论辩术吸引了欧洲各国的学生,波隆那大学也就应运而生。”据此可知,波隆那大学应运而生的原因是( )
A.一批知名学者的推动 B.新兴市民阶层要求
C.该校有建大学的特权 D.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21.(2023下·内蒙古鄂尔多斯·九年级校考开学考试)与如图资料卡上信息相符合的内容是( )
A.庄园法庭 B.大学兴起 C.自治城市 D.幕府统治
22.(2023上·内蒙古赤峰·九年级统考期中)今日部分欧洲国徽的双头鹰都是源自拜占庭帝国的国徽版本,如俄罗斯、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的国徽图案与拜占庭帝国的徽章图案有共同的元素——双头鹰标识(见下图)。这表明拜占庭文化( )
A.起源于俄罗斯和东欧文化 B.对俄罗斯和东欧国家产生重大影响
C.保留了古希腊和罗马文化 D.为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23.(2023上·内蒙古通辽·九年级校联考期中)列出指出:“最可靠、最必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这个“历史联系”就是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A.因:拜占廷人长期采取封闭保守的态度.果:拜占廷文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B.因:日本进行大化改新;果: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因:中古西欧城市兴起;果:加速了封建国家的分裂
D.因:马可.波罗来华;果:开辟了从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
24.(2023上·内蒙古包头·九年级统考期末)查士丁尼被誉为“文明世界的立法者”。使他获此殊荣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人权宣言》
25.(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某中学历史社团举办讲座的宣传海报。讲座的名称可能是( )
A.灿烂的拜占庭文化 B.读懂雅典民主政治
C.亚历山大帝国的崛起 D.阿拉伯帝国兴衰启示录
26.(2022·内蒙古乌海·统考一模)529年,东罗马帝国编成的一部法律文献,不仅稳固了社会秩序,保证了皇帝的专制权力,还深刻影响了后来欧洲各国法学和法律的发展。该文献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拿破仑法典》
C.《查士丁尼法典》
D.《十二铜表法》
二、综合题
27.(2023上·内蒙古通辽·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描述的是中世纪欧洲哪一种制度?维系封君与封臣之间关系的纽带是什么?这一时期西欧乡村出现了何种典型的组织形式?
材料二 大化二年(646年)元旦,发布改新诏书:……皇室、贵族领有的土地(屯仓、田庄)和人民(部民、部曲)一律收归国家,成为“公地公民”。国家给贵族以“食封”和“禄”。
——武安隆《浅论大化改新》
(2)材料二中所述内容与日本历史上的哪场改革有关?这场改革的领导者是谁?这次改革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三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分析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说一说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28.(2022上·内蒙古通辽·九年级校考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封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基本特征是封主与附庸的臣属关系的建立。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
材料二 10世纪开始,欧洲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农奴为摆脱领主的控制,大量移居城市,使得市民阶层壮大。他们(市民)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铺垫,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的萌芽。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题干“查理·马特改革后, 逐渐形成了从国王到骑士的金字塔形的政治制度。 国王是最高的领主, 以下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最后是骑士……各级领主依次从属, 只能直接管辖自己的附庸, 不能管辖附庸的附庸”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8世纪前期,欧洲的最强大的法兰克王国查理 马特任宫相进行改革,他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这次改革后,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题干的“各级领主依次从属,只能直接管辖自己的附庸,不能管辖附庸的附庸”是西欧封君封臣制的特点,D项正确;雅典民主制与查理 马特改革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央集权制,排除B项;民主共和制是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中形成的一种资本主义政体形式,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2.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能准确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的是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西欧封建社会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流行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意思是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但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B项正确;“封邦建国,以藩屏周”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排除A项;公元八世纪起,罗马成为西欧天主教的中心。相传当时各地的朝圣者从意大利半岛乃至欧洲的任何一条大道出发,只要不停地走,最终都能抵达罗马。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也由此而来流传至今,排除C项;“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与文艺复兴有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详解】根据题干的“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他们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领地内行使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君封臣制度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封君封臣的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国王或皇帝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领地内行使权力。这一情形在政治上导致了不同程度割据的形成,B项正确;基督教的兴起在题干信息中未涉及,排除A项;自由城市出现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项;大学自治权利的加强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链条”是指封赐土地,C项正确;西欧封君封臣制是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不是宗教信仰、武力斗争、金钱赎买,排除ABD项。故选C项。
5.A
【详解】根据材料“在封君封臣关系形成的仪式中,封臣把手放在《圣经》上起誓”,结合所学知识,《圣经》是基督教典籍,所以这体现出封君封臣关系的神圣性,A项正确;封君并不是封臣最高宗教领袖,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封臣要秉承勤俭的作风,排除C项;什一税是欧洲基督教会向居民征收的宗教捐税,与封君封臣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6.D
【详解】据题干“在中世纪西欧,封臣必须随时准备跟随封君进行军事远征,如果封君没了马骑,封臣必须把自己的坐骑让给他;如果封君被囚禁,封臣必须把自己作为人质以换取他的获释。”可知,封臣要为封君服务,即封臣要对封君履行一定义务,D项正确;封君与封臣不存在相互依存属性,明显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封君将土地无偿赏赐于封臣,题干未说明,排除B项;封君与封臣具有家庭血缘的特征从题干信息无法得出,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根据题干中的“这一关系的缔结和维系必须依照一整套特定的仪式……封君宣誓保护封臣”,结合所学可知,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B项正确;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排除A项;材料中封君宣誓保护封臣,不仅没有损害封臣利益,还对封臣有利,排除C项;封君与封臣之间以土地封赐为纽带,不是血缘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8.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在封君与封臣制中,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这体现出,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一定的契约意义,D项准确;法兰克王国的封君与封臣制的另一个特点是有着严格的等级性,排除A项;封君与封臣制导致王权被削弱,没有体现“王权之上”,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教权至上”,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家,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C项正确;伊斯兰教创立于阿拉伯半岛,故“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催生了伊斯兰教”说 法错误,排除A项;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阿拉伯帝国帝国扩张是公元7世纪开始的,排除B项;中国的造纸术在阿拉伯帝国扩张时传到欧洲,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根据“庄园经济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等食物均可以自给;鞋帽、衣服也是自己制作,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这说明西欧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治方面的,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地方管理,排除C项;材料反映庄园具有自给自足特征,不能说明是地方经济的中心,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根据题干“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等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等”和所学知识可知,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A项正确;材料中只出现了“村落”“堡垒”“茅舍”等住所和“手工作坊”,未体现出商品性,排除B项;材料未出现庄园开放交流的内容,排除C项;从材料中的“自然村落”“牲畜圈”中可以看出,庄园相对原始,并不发达,排除D项。故选A项。
12.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封建庄园成为欧洲中世纪经济基础,B项正确;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城市不是中世纪西欧的经济基础,排除A项;大学是欧洲中世纪的产物,具体地说是欧洲城市的产物;不是中世纪西欧的经济基础,排除C项;欧洲中世纪经济基础的是封建庄园,不是土地,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农奴被控告没有完成为庄园主运草的任务,庄园法庭判定农奴胜诉,说明庄园法庭限制了领主的特权,C项正确;“法庭查阅了有关惯例”说明庄园法庭的审判依据是习惯法而不是成文法,排除A项;领主是庄园的统治者,庄园法庭主要维护领主利益,而不是农奴利益,不能因为一次胜诉就得出此结论,排除B项;庄园法庭的判决维护了农奴的利益,而不是领主的利益,排除D项。故选C项。
14.D
【详解】根据材料“西欧中世纪、老百姓可能对国界毫无概念,但对村界一清二楚”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欧中世纪政治上实行封君封臣制,“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反映了封君封臣制的从属关系: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这种从属关系只存在于上下相邻的贵族等级之间,不能越级从属。以封君封臣制为基础,西欧经济上盛行庄园制度,大多数的人都住在庄园,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政治和经济单位,因此百姓没有国家的概念,D项正确;等级制度森严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西欧庄园主要是封建社会时期,排除B项;西欧庄园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材料未体现封建制度的解体,排除C项。故选D项。
15.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庄园还具有司法权,行使司法权的权力机构是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这些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6.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贵族世袭,各行各业也基本上都是子承父业。但是大学的诞生改变了这一状况,学位使得任何阶层的人都有了社会晋升的希望,这表明中世纪大学创办以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B项正确;中世纪大学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并不能说明各阶层之间流动障碍的消除,排除A项;中世纪大学推动了教育的不断发展,但不能说明各阶层之间流动障碍的消除,排除C项;D项叙述太过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17.D
【详解】根据题干“意大利商业城市的学校……注重教授商人所需要的语文知识和法学”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反映了大学课程受商业发展的影响,说明当时的课程设置反映了中世纪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D项正确;大学享有司法特权指的是大学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而须按教会法规定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大学法庭独立审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大学司法特权,排除A项;中世纪大学设置的基础性课程主要有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材料内容仅强调“注重教授商人所需要的语文知识和法学”,没有体现大学注重基础课程内容的教授,排除B项;材料内容反映了大学课程受商业发展的影响,没有体现基督教对大学课程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8.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主日益贪婪,对城市市民加紧剥削,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有的城市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力赢得了自治权,与材料信息符合,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伦敦市民通过金钱赎买,获得了部分自治权,并没有体现王室拥有对城市的绝对控制权,排除A项;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税收的来源,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伦敦市民通过金钱赎买,获得了部分自治权,并没有涉及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贵族,排除D项。故选C项。
19.A
【详解】根据题干“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和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的欧洲有些城市通过武装斗争和赎买从领主和国王手中获得独立,取得了相对独立和自由,A项正确;自然条件优越与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的意思不符,排除B项;空气比较清新与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的意思不符,排除C项;主教也是领主,控制着城市,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排除D项。故选A项。
20.A
【详解】据题干“那时一批知名的罗马法学者在该校任教,其精湛的学识和高超的论辩术吸引了欧洲各国的学生,波隆那大学也就应运而生。”可知,一批知名的罗马法学者拥有精湛的学识和高超的论辩术吸引了欧洲各国的学生,推动波隆那大学的诞生,A项正确;新兴市民阶层要求,题干未涉及,排除B项;题干未说明该校有建大学的特权,排除C项;国王与教皇的支持与题干中“知名的罗马法学者”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1.B
【详解】12世纪,西欧的教育和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13世纪,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等方面, B项正确;而 ACD 三项均与示意图信息不符,排除。故选 B项。
22.B
【详解】根据材料“俄罗斯、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的国徽图案与拜占庭帝国的徽章图案有共同的元素——双头鹰标识”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欧国家国徽与拜占庭帝国徽章的相似说明了拜占庭文化对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文化产生重大影响,B项正确;拜占庭文化起源于东罗马帝国时期,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拜占庭文化保留了古希腊和罗马文化,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反映拜占庭文化为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排除D项。故选B项。
23.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1453年拜占廷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A项正确;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排除B项;中古西欧城市兴起,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封建国家的灭亡,排除C项;马可·波罗来华并没有开辟从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排除D项。故选A项。
24.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东罗马帝国皇帝,528年,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撰委员会,529年,委员会把2世纪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后来,委员会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会篆》,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查士丁尼还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撰为《新法典》,以上这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C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与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有关,排除A项;《十二铜表法》制定于罗马共和国时期,排除B项;《人权宣言》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1789年8月26日)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排除D项。故选C项。
25.A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查士丁尼”和所学可知,527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制定《罗马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因此反映的是灿烂的拜占庭文化,A项正确;材料内容与拜占庭帝国有关,与BCD项中的国家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26.C
【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这部法典不仅稳固了社会秩序,保证了皇帝的专制权力,还深刻影响了后来欧洲各国法学和法律的发展,C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颁布的法典,《拿破仑法典》是法国在1804年颁布的法典,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B项;《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颁布的法典,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7.(1)封君封臣制(封建等级制度);
土地的封赐(答“土地”亦可);庄园。
(2)大化改新;孝德天皇;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3)拜占庭帝国缺乏创新,固步自封,导致了它的衰亡。
(4)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只有坚持改革开放,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勇于创新,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详解】(1)制度: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描述的是中世纪欧洲的封君封臣制(封建等级制度)。
纽带及组织:根据所学知识,维系封君与封臣之间关系的纽带是土地的封赐,8世纪前期,查理 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以土地封赐为纽带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封君封臣制;这一时期西欧乡村出现了庄园。
(2)改革: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大化二年(646年)元旦,发布改新诏书:……皇室、贵族领有的土地(屯仓、田庄)和人民(部民、部曲)一律收归国家”可知,材料二中所述内容与日本历史上的大化改新有关。
领导者:根据所学知识,六七世纪的日本非常混乱,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大化改新的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大化改新实现了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3)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三“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可知,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是拜占庭帝国缺乏创新,固步自封,导致了它的衰亡。
(4)根据所学知识,本题为开放型题目,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只有坚持改革开放,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勇于创新,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8.(1)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形成封建制度
(2)①为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②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大。
③孕育了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
【详解】(1)根据材料“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可得出,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形成封建制度。
(2)根据材料“农奴为摆脱领主的控制,大量移居城市,使得市民阶层壮大。他们(市民)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可得出,西欧城市兴起为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条件;根据材料“也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铺垫”可得出,西欧城市兴起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大;根据材料“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的萌芽”可得出,西欧城市兴起孕育了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综合复习题(含解析) (内蒙古地区适用)2023-2024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