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第二次阶段性水平检测
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考古学家裴文中说:“中国可以成为世界上古人类学研究的中心。”追寻中国古人类的足迹,于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共同点的是( )
A.都会缝制衣服 B.都生活在黄河流域
C.都知道使用火 D.都使用磨制工具
2.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某学校开展“制作商周时期历史文物模型”活动,可以参考的文物图片是( )
A.司母戊鼎 B.青瓷莲花尊 C.骑驼乐舞俑 D.青花扁壶
3.据古文献记述,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都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表明( )
A.夏、商、周均秉承“无为而治”理念
B.夏、商、周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
C.推崇“君权神授”是先秦政治特点
D.中华民族同宗共祖意识源远流长
4.《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材料反映的制度变化是( )
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分封制取代禅让制
C.皇帝制取代郡县制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5.欧洲中世纪的庄园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均可以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有铁匠、银匠等。据此可知,这些庄园( )
A.经济基本自给自足 B.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促进欧洲城市兴起 D.领主占有全部土地
6.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净行也,守道居贞,洁白其操;二曰刹帝利,王种也,爽世君临,仁恕为志;三曰吠舍,商贾也,贸迁有无,逐利远近;四曰首陀罗,农人也,肆力畴陇,勤身稼樯……”。该记载反映的是( )
A.佛教的信徒等级 B.印度的种姓制度
C.西欧封建等级制 D.阿拉伯社会状况
7.528年,东罗马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编成法典。这部法典是( )
A.《十二铜表法》 B.《罗马民法大全》
C.《新法典》 D.《查士丁尼法典》
8.15世纪,欧洲学者、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之前近千年所写自传的总和还要多。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当时( )
A.租地农场开始出现 B.人文主义思潮流行
C.绘画艺术蓬勃发展 D.近代自然科学奠基
9.1776年7月4日,美国大陆会议通过了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 )
A.《大宪章》 B.《人权宣言》
C.《独立宜言》 D.《拿破仑法典》
10.观察世界石油产量柱状图,导致这一时期石油产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棉纺织业的兴盛 B.电力能源的运用
C.现代化工业产生 D.钢铁工业的发展
11.1921年美国人哈默来到苏俄,在列宁的启发下经营租赁企业。哈默还说服福特到苏俄创办企业,接着一批美国公司蜂拥而至。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农业集体化的推进
C.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D.社会保障制度建立
12.柏林墙的出现,使德国柏林成为“一堆、两城、两国”,柏林人民进入了“大墙时代”,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德国的分裂 B.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C.冷战的发生 D.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13.英国工党政府宣布建成“福利国家”后,所有家庭都享受津贴,贫困群体的生活因而大为改善,因肺炎、白喉和结核病而死亡的人数也大大下降。工党的政策( )
A.恢复了英国霸主地位 B.缓和了国内阶级矛盾
C.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D.根除了资本主义危机
14.许多非洲国家独立前,是一种或几种经济作物或矿产品的出口国,形成了“花生之国”“棉花之国”“可可之国”“铜矿之国”等。这表明,上述国家,当时( )
A.农业资源丰富 B.自然条件恶劣
C.人口外流严重 D.经济结构单一
15.《现代的历程》中描述了“一件衬衫的诞生”:制作衬衣的棉花生长在印度,棉花的种子来自美国,棉线中的人造纤维来自葡萄牙,染料则来自6个国家,领口内衬来自巴西,剪裁机器来自德国,最后的制作在马来西亚完成。材料表明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是( )
A.社会信息化 B.政治多极化
C.文化多元化 D.经济全球化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16.(13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当时的人们在公有的井田上劳动,积极性低,效率低;而在自己私有的土地上劳作,积极性高,效率高。围绕“争霸”战争的需要,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此时,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的变化。(3分)
材料二:
图1 1770—1861年英国煤和铁产量统计图 图2 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图1数据有关的重要发明成果。(1分)描述图2体现的变化趋势。(1分)
材料三: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常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了新的“世界工厂”。
——周斌、李水风《中国;做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
(3)列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在交通运输领域取得的成就一例。(1分)据材料三,指出美国作为“世界工厂”与英国相比有何不同。(1分)
材料四:德国的工业化进程落后于英国,但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走上了现代化道路。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智力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凭借这一资源,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这次工业革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同期的美国非常重视新的技术及其成果,注重发展应用技术,加强技术研究和引进。
(4)根据材料四,分别概括美德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崛起的原因。(2分)
材料五:19世纪的高等教育为西方工业化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众多科学家在大学实验室中刻苦研究,反复实践,在电磁学、化学和热力学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发明成果在生产实践中被不断转化为生产技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用了80多年,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用了60多年。
(5)据材料五,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2分)
材料六:从19世纪中期开始,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工厂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劳动分工……大批量生产成为工业社会的特征。随着技术的发展、对日益昂贵的机器进行投资的需要,进一步刺激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6)根据材料六,分析工业时代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2分)
17.(6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注定要……整个欧洲变成废墟。代之而起的是……新的领袖、新的制度和新的意识形态。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到大战结束时,欧洲的控制已明显削弱,而且正在亚非拉地区受到挑战。不仅从欧洲历史的角度看,而且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第一次世界大战也都是作为一个历史转折点而引人注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个历史转折点”的原因。(2分)
材料二
图A日军偷袭珍珠港 图B《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2)材料二图A历史事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有何影响 (1分)图B宣言的签署有什么重要意义 (1分)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材料三 战后的欧洲通过马歇尔计划等重建项目迅速恢复了经济,并逐渐形成了欧共体。二战后西欧广泛使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并对产业部门进行了改造,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朝鲜战争期间,美国不仅给了日本36亿美元的“特需”订货,还提供了大量的贷款和援助。……日本积极引进外国最新的研究开发成果,科研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上世纪90年代上升为3.0%左右,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3)根据材料三,分析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2分)
18.(11分)人类文明在碰撞与交流中得以不断延续、推动世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的起源】
材料一: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发源地古代文明文明成果代表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太阳历、金字塔西亚的两河流域①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古印度文明种姓制度、佛教爱琴海②《荷马史诗》、帕特农神庙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请将表格中①②处补充完整。(2分)
【文明的交流】
材料二:
丝绸之路线路图 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者,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
亚历山大东征示意图 亚历山大东征,洗劫和烧毁了亚洲一些古老的城市,将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掠为奴隶,以野蛮、残忍、落后的手段毁灭了许多东方文明。……亚历山大以后,希腊文化依然在亚洲得到不断传播、……医学、力学、建筑学等,都有很高成就。
(2)简述丝绸之路和亚历山大东征的共同作用。(1分)根据材料比较文明交往的方式有何不同 (2分)
【文明的延续】
材料三:
“麽乜”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壮族特有的吉祥饰物。百色在传统“麽乜”工艺的基础上,融入更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制成耳环、手机佩饰等丰富的产品。创建“麽乜”传承基地,培养一批“麽乜”民俗文化传承队伍,力拓线上销售,以产业化发展增强非遗活力。
炮龙节重大意义事件
时间 事件
2003年 文化部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审报
2007年 宾阳县政府将每年正月十一确定为炮龙节
2008年 宾阳炮龙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5年 炮龙节签约投资项目额超35亿元
(3)根据材料三,归纳有助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方式。(2分)
(4)综合上述所有材料,从“起源”“交流”“延续”中选取一个角度,以“文明”为主题提炼观点,并从材料中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总结提升。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广西柳州市重点中学2023-2024上学期九年级第二次历史阶段性水平检测试题(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