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单元综合复习题(含解析)2023-2024上学期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综合复习题
一、选择题
1.(2023·云南昆明·统考一模)教育、新闻出版乃至文学艺术,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成为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
A.推动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B.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开启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先河 D.成为新旧民主革命转折点
2.(2018上·河北保定·八年级统考期末)落后闭塞的时代,报刊作为纸媒在信息传播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下列报刊在当时的共同作用在于( )
A.促进戊戌变法的开展 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D.壮大了革命党人的力量
3.(2023上·宁夏固原·八年级校考期末)李大钊曾说:“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而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由此可以看出,李大钊认为( )
A.发展民主必须坚决反对专制 B.应提倡专制反对民主
C.当时中国已经不存在专制 D.自由与专制可以并存
4.(2022上·陕西西安·八年级统考期末)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影响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其标举的口号是( )
A.“取消二十一条” B.“为自由而战”
C.“民主与科学” D.“扶清灭洋”
5.(2023·北京大兴·统考一模)下图是中国近代化示意图。图中序号处分别是( )
A.①洋务运动 ②辛亥革命 ③新文化运动 ④戊戌变法
B.①戊戌变法 ②洋务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C.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新文化运动 ④辛亥革命
D.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6.(2023·河南郑州·河南省实验中学校考一模)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指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号召人们树立“真实的合理的”信仰。由此可见,他们旨在( )
A.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C.打破专制愚昧对民众的束缚 D.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7.(2022上·福建三明·八年级统考期中)“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的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此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A.主张彻底荡涤封建思想的毒害 B.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思想准备
C.主张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D.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
8.(2021·湖南长沙·统考一模)有人说,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西学东渐——“雾里看花”、中体西用——“移花接木”、从制度到思想——“学习仿效”。这个过程体现了
A.近代中国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 B.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C.中国近代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D.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
9.(2020·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史料信息。如下表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时间 人物 口号/主张
1861年 曾国藩 自强求富
1898年 康有为 变法革新
1911年 孙中山 民主共和
1915年 陈独秀 民主科学
A.进行近代化探索 B.摆脱了民族危机
C.赢得了民族独立 D.实现了国家富强
10.(2016上·山东东营·八年级统考期中)“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C.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11.(2023·江苏盐城·统考中考真题)时间轴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历史。下图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2.(2023上·宁夏吴忠·八年级校考期中)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他标志着(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C.中国现代史的开始 D.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3.(2023下·宁夏固原·八年级统考期末)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精神是( )
A.爱国主义精神 B.进步思想 C.民主精神 D.科学精神
14.(2023·宁夏石嘴山·统考二模)习近平寄语青年:“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回望历史,一百多年前的5月4日,那些心怀国之大者的青年学子发出时代呐喊,一场重塑国家命运的运动开始了。”“重塑国家命运”是指( )
A.建立人民军队 B.结束北洋军阀的统治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15.(2023·宁夏银川·校考二模)从前人们说中国民众是“一盘散沙”,没有组织,没有活力。五四运动勃兴,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的活动多种多样,除了组织集会游行之外,办报刊,做社会调查……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 )
A.促进了维新思想的传播 B.催生了中国无产阶级
C.激发了民众的责任感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16.(2022上·广东深圳·八年级统考期末)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成立于1919年3月,宣讲的题目有“赌博之害”等,后来增加了“为什么要爱国”“青岛问题”等。这一变化是由于
A.当时外交时局变化发展 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民众民族意识不断增强 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7.(2021上·北京东城·八年级北京市文汇中学校考期末)在一本回忆录中有这样的记载:(1919年5月)天安门外有学生千余人,手执白旗,标语为“和会失败”。这段文字描述的历史事件( )
A.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B.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C.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点
D.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18.(2023·宁夏石嘴山·统考二模)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小刚同学运用年代尺梳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并做了关键词标注。其中“开天辟地”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新中国成立
C.遵义会议 D.毛泽东思想
二、填空题
19.(2023上·宁夏吴忠·八年级校联考期末)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三、综合题
20.(2023上·宁夏银川·八年级校考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活中国政治上、道路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中中国为了自强进行了一次什么尝试?
(2)材料二中“温和的改良”是指什么事件?“革命”是什么事件?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是指什么?
(3)综上所述,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这些事件提炼一个主题,并说一说它的特点。
21.(2022·广东清远·统考二模)思想文化的演进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主要派别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选贤任能;提倡节俭。
儒家 孟子 仁政法国,民贵君轻
道家 庄子 顺其自然,独立人格
法家 韩非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1)根据材料一表格内容,提炼一个与之相符的时代主题。
材料二 武帝治下,儒学在朝中受到尊崇,而武帝却往往被指责为具有法家之风,武帝认为任用饱读儒家经典之士有利于君主,因为他们自律、利他、识礼、循规,而且忠于上司。因此,他建立了一种用儒家经典来培养未来官吏的国家教育体系,建太学,聘用博士讲授五经《易》《书》《诗经》《礼》和《春秋》
——(美)伊佩霞《剑桥中国插图史》
(2)据材料二说明西汉“儒学在朝中受到尊崇”的表现和原因?
材料三 忽必烈认识到儒学作为治国之“道”的价值,儒学成为官方学说受到推崇。他“行汉法”,任儒臣。在文化方面,对汉族传统的儒家思想进行尊崇,包括建立学校、修建孔庙等。
——摘编自《中国通史大师课》等
材料四 清朝统治者将儒家思想作为官方意识形态。清帝格外尊重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学,康熙帝首次南巡,目的之一是到曲阜祭孔子庙;他命令儒臣编纂经书,认真学习儒家经典,悟出追求稳定、修身治德、民为邦本等都是治国的重大问题。
——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元、清两朝进行思想文化建设的共同特点。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材料 五近代发生在二十世纪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5)根据材料五指出新文化运动前期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6)综上所述,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22.(2023上·宁夏吴忠·八年级校考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二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
材料三 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认同……孙逸仙者,非一氏之私号,乃新中国发现之名词也。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的目的是什么?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变法历时103天,史称什么变法?此次变法中唯一留下的新政措施是什么?
(3)材料三中,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什么革命组织?该组织的机关报纸名称是什么?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德、赛”两位先生指什么?根据材料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5)纵观上述材料,你从中国近代化历程中得到什么认识?
23.(2023·宁夏银川·校考二模)近代化探索历程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深以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耻,且戒谕将士虚心忍辱”,以学习西人“秘法”,“我军惟有多用西洋军火以制之……始克有济”,促使他更“坚意要学洋人”。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直接目的。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决定“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此次“变法”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是哪项内容
(3)根据材料三,陈独秀认定的“民主”和“科学”的运动对我国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总结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的变化。
24.(2023上·宁夏石嘴山·八年级统考期末)历史名著阅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位同学阅读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时,做了如下摘录。阅读摘录,回答问题。
摘录一 第七章近代化的一小步
洋务运动以军事工业为第一步,意在模仿西方军事技术以求自强……。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个时期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到甲午战争之前,民用企业总数已达40个以上。这些企业多有拒洋动机,少数还能办出成绩。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洋务运动包罗孔多,但大致而言,其核心或主导的东西可以归为二端:(一)在这个过程中所建立的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二)创置于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诸种近代设施。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化,构成了近代化一小步。
(1)根据摘录一,结合所学内容,概括出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2)陈先生认为洋务运动仅仅是“构成了近代化一小步”,你是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的?
摘录二 第十九章新文化运动
以白话取代文言,并不仅仅是一场反对文言文的文化运动,而且还是一场深刻的双重意义上的语言革命: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书面语,使书面语与口语统一起来,从而克服了传统语言的内在分裂;另一方面重建了全新的文学语言,使文学内容与形式之间获得了内在的和谐与统一。语言的变革并不仅仅是形式的变革,它与思维相联系,因而又是一种思维层次上的变革。
(3)作者对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白话取代文言”持肯定态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你觉得提倡白话文有什么意义?
25.(2022·安徽亳州·统考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大儒董仲舒建议武帝“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经由董仲舒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汉代儒学……广采了阴阳、墨、名、法、道各家之长的。正是这种容纳、吸收和融会的精神,使儒家学说成为当时社会的指导思想。
——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1)根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提出的建议,并分析汉代儒学能成为当时社会的指导思想的原因。
材料二 这场革命的矛头直指湮灭国民个体人格意识、造成千百年来奴隶道德的“孔教”……尽管它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而存在着不足和弱点,但其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扬弃,动摇了“孔教”在中国思想领域的统治根基,有力地回击了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等主导的“尊崇伦常”的复辟逆流,掀起了思想解放和思想启蒙的伟大潮流。
——据《新文化运动必然走向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场革命”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儒学地位的历史变迁说明了什么?
26.(2023·宁夏吴忠·校考模拟预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播……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对照得那样鲜明。
——韦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二:1750——1914年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霸权: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三个历史进程——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何以逐渐地控制了世界。
——《新全球史》
材料三:从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时起,中国社会便逐渐陷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便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沉沦”。……近代中国社会“沉沦”有一个“谷底”,这个“底”出现在20世纪的头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近代中国虽然“沉入深渊”,却出现了向上的转机,进步的力量开始酝酿和壮大,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跃出这个“谷底”后,中国社会积极向上的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
——摘自张海鹏《追求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探索》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唐初中国与西方的政局。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霸权”的政治、经济因素各是什么?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欧洲势力对世界文明交流的影响。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20世纪的头二十年近代中国社会“沉沦”到“谷底”的表现有哪些?
有哪些“进步的力量开始酝酿和壮大”推动中国跃出“谷底”?(至少各举两例)
27.(2023上·宁夏吴忠·八年级校联考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15年开始,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兴起。新文化运动者们认为,中国之所以危亡,民主科学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陈独秀指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的觉醒和社会进步。
——杜维明《儒学创新的契机》
材料二:五四时期,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中共一大)接着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对今后党的工作作出安排部署,鉴于党的力量还弱小,决定以主要精力建立工会组织,指导工人运动和做好宣传工作,强调与第三国际建立紧密关系。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新文化运动中请来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这次运动对待传统文化的看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依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回答: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们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生,你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4)材料三中的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请列举一项会议召开的内容。并回答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先生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B项正确;推动维新变法思想广泛传播的是梁启超等维新人士创办的诸如《时务报》之类的报刊,洋务运动时期,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兴办新式学校,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翻译外国科技书籍,开启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先河,新旧民主革命转折点是五四运动,均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2.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闻报》《时务报》是宣传维新变法的刊物;《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宣传民主、科学等进步思想,《国闻报》《时务报》《民报》《新青年》都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C项正确;《民报》《新青年》都是戊戌变法后创办的刊物,不能促进戊戌变法的开展,排除A项;报刊都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无关,排除B项;只有《民报》宣传革命思想,壮大革命党人的力量,排除D项。故选C项。
3.A
【详解】据“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而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可以看出,李大钊提倡民主,反对专制,认为发展民主必须坚决反对专制,A项正确;BCD项表述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4.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与科学,C项正确;“取消二十一条”是五四运动的口号,排除A项;“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口号,排除B项;“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排除D项。故选C项。
5.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戊戌变法中,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故①为洋务运动,②为戊戌变法,③为辛亥革命,④为新文化运动,故D项正确;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故①为洋务运动,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故④为新文化运动,排除AC项。故选D项。
6.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倡导理性,反对封建迷信,说明要打破专制愚昧对民众的束缚,C项正确;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辛亥革命的要求,排除A项;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题干中未体现,排除B项;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7.A
【详解】依据“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的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可知新文化运动主张开启民智、彻底荡漾封建思想的毒害,从而巩固民主共和制度,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排除B项;辛亥革命后中国已经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新文化运动主张通过“思想革命”巩固共和,排除C项;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给中国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排除D项。故选A项。
8.C
【详解】根据题干“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西学东渐……、中体西用……、从制度到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器物、制度、文化等过程,程度不断加深以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C正确;林则徐开眼看世界,洋务派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不是对于封建制度的否定,排除A;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而向西方学习先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排除B;中国人学习西方的目的是寻求强国御辱之道,救亡图存,实现富国强兵,排除D。故选C。
9.A
【详解】考查点:中国近代化探索。解题思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变法革新是维新变法运动的口号,民主共和是辛亥革命的口号。维新变法与民主共和都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民科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文化。由此判断,这张图表综合反映了中国近代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逐层深入的近代化探索过程,A正确;中国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是在新中国成立之时,BC错误;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在1861-1915年期间我国一直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实现国家富强,D错误。综上故选A。
10.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无视中国主权,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消息传来,举国震怒,1919年5月4日,北京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并且要求惩办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即题干材料中的‘痛殴卖国贼’),学生游行队伍移至曹宅,痛打了章宗祥,并火烧曹宅,引发“火烧赵家楼”事件(即题干中的“火烧赵家楼”)。这就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充分发动了群众,工、商、学、农联合起来,实际上揭开了全民族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项正确;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与1919年五四运动开启的新时代不符,排除A项;辛亥革命开启了我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与五四运动不符,排除C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根据题干时间轴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项正确;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其主要目标是推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排除B项;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贵州召开了遵义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C项;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A项正确;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鸦片战争,排除BD项;中国现代史的开始是新中国成立,排除C项。故选A项。
13.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可知,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中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A项正确;五四运动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进步思想不是核心,排除B项;民主精神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之一,排除C项;科学精神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之一,排除D项。故选A项。
14.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了,D项正确;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排除A项;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28年奉系军阀“东北易帜”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的最终结束,排除B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193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依据题干材料“五四运动勃兴,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的活动多种多样,除了组织集会游行之外,办报刊,做社会调查”的内容可知,五四运动兴起,促进了民族觉醒,激发了民众的责任感,凝聚了民族力量,D项正确;维新思想的传播、无产阶级的产生都在五四运动之前,排除AB项。五四运动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D项。故选C项。
16.A
【详解】根据材料“1919年3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参加了这次会议。在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归还山东的主权,遭到了拒绝。因此,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成立于1919年3月,宣讲的题目有“赌博之害”等,后来增加了“为什么要爱国”“青岛问题”等。A项正确;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五四运动的影响,排除B项;民众民族意识不断增强也是因为外交时局的变化,排除C项;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7.C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引起中国人民强烈愤慨,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走向天安门举行示威游行,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点,故C正确;1935年12月在北平爆发的“一二九”爱国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故A错误;太平天国起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故B错误;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故D错误。综上故选C。
18.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据以上所述并结合题干材料可知,其中“开天辟地”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A项正确;新中国成立是在1949年, 排除B项; 遵义会议是在1935年,排除C项; 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
19.鲁迅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鲁迅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0.(1)开展了洋务运动
(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民主和科学
(3)探索救国道路;先学器物再学制度再到思想,层层深入。
【详解】(1)尝试:根据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可得出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地主阶级开展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目的是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温和的改良”事件:根据材料二“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可得出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开展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最终失败;革命事件:根据材料二“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可得出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1911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根据材料二“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活中国政治上、道路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可得出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提出并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
(3)主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主危机时,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对救国道路进行了探索;特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地主阶级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资产阶级则学习了西方的政治体制和民主思想;所以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层层深入。
21.(1)百家争鸣。
(2)表现:建立了一种用儒家经典来培养未来官吏的国家教育体系;原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特点: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重视儒学教育。
(4)作用: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利于化认同、建立和谐社会、促进民族交融;有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等。
(5)全面否定传统文化(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带有片面性)
(6)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成分,如崇尚爱国、仁爱、诚信、正义、孝道、和谐等应继承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礼教等要进行否定。总之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采取极端的态度,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详解】(1)依据题干表格中的墨家、道家、法家、儒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以及思想主张,可知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局面。
(2)依据材料二“因此,他建立了一种用儒家经典来培养未来官吏的国家教育体系,建太学,聘用博士讲授五经《易》《书》《诗经》《礼》和《春秋》”可知西汉“儒学在朝中受到尊崇”的建立了一种用儒家经典来培养未来官吏的国家教育体系;依据材料二“武帝认为任用饱读儒家经典之士有利于君主,因为他们自律、利他、识礼、循规,而且忠于上司”得出原因是儒学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3)根据材料三“忽必烈认识到儒学……的价值,儒学成为官方学说受到推崇”、材料四“ 清朝统治者将儒家思想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得出共同特点是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根据材料三“在文化方面,对汉族传统的儒家思想进行尊崇,包括建立学校、修建孔庙等”、材料四“清帝格外尊重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学……他命令儒臣编纂经书,认真学习儒家经典……”得出共同特点是重视儒学教育。
(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有利于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统治者也积极学习儒家思想,有利于文化认同、建立和谐社会、促进民族交融;统治者在推崇儒家学说的同时也重视儒学教育,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5)根据材料五“近代发生在二十世纪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指出新文化运动前期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全面否定传统文化(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带有片面性)。
(6)综上所述,儒家学说等传统文化虽然存在局限,如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但是也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利于培养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因此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成分,如崇尚爱国、仁爱、诚信、正义、孝道、和谐等应继承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礼教等要进行否定。总之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采取极端的态度,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22.(1)自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
(2)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开设京师大学堂和各地新式学堂。
(3)中国同盟会;《民报》;三民主义。
(4)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5)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详解】(1)目的:根据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可知,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的目的是为了自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关键:根据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可知,李鸿章认为要实现“自强”的关键是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觅制器之器)
(2)变法:根据材料二“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戊戌变法。因变法只持续了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措施:结合所学可知,戊戌变法的新政措施中,开设京师大学堂和各地新式学堂被保留下来。
(3)组织:结合所学可知,1905年8月,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
名称: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创办《民报》作为机关报。
指导思想: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4)两位先生:根据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新文化运动。“德、赛”两位先生指的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民主与科学。
意义:根据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可知,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5)认识:本属于开放性试题,根据材料信息突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够改变中国的命运,言之有理即可。如:从材料可知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不能改革中国的命运。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3.(1)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改变政治制度;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3)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4)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的变化是由学器物技术、到学政治制度、再到学思想文化。
【详解】(1)根据材料“我军惟有多用西洋军火以制之……始克有济”并结合所学知识,“多用西洋军火”也就是学习西方先进的武器装备,可以得出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直接目的是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关键:根据材料“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变官制”也就是改变政治制度,所以梁启超认为决定“变法”成败的关键是改变政治制度。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戊戌变法在经济上的举措有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这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3)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三“只有‘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可以得出陈独秀认为只有“民主”与“科学”才能拯救中国,结合所学知识“民主”和“科学”的运动也就是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4)变化:根据上述材料,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学习西方还停留在器物阶段,也就是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到了戊戌变法时期,已经深入到了制度层面,最后到新文化运动,深入到了思想层面,所以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的变化是由学器物技术、到学政治制度、再到学思想文化。
24.(1)洋务运动建立了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兴办了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诸多近代设施。(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
(2)洋务运动使中国近代化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客观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资本入侵起到一定抵御作用。但是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腐朽的清朝封建统治,没有从根本解决问题,所以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
(3)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文化的大众化,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更是思维方式的革新。(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
【详解】(1)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一“洋务运动以军事工业为第一步,意在模仿西方军事技术以求自强”与“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个时期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还有“创置于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诸种近代设施”可以得出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洋务运动建立了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兴办了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诸多近代设施。
(2)洋务运动:根据材料一,可以得出,洋务运动建立了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兴办了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诸多近代设施,这些使得中国近代化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客观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资本入侵起到一定抵御作用。但是洋务运动最终还是失败,是因为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腐朽的清朝封建统治,没有从根本解决问题,所以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3)意义:结合所学知识,白话文与文言文相比,有利于文化的大众化,根据材料“语言的变革并不仅仅是形式的变革,它与思维相联系,因而又是一种思维层次上的变革”,这体现出白话文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更是思维方式的革新。
25.(1)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因:吸收了诸子百家的学说。
(2)背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但北洋军阀逐渐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影响:新文化运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3)说明:受到统治政策、时代要求的影响等。
【详解】(1)问题一:依据材料一信息“西汉大儒董仲舒建议武帝“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经由董仲舒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汉代儒学”可知,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问题二:依据材料一信息“广采了阴阳、墨、名、法、道各家之长的。正是这种容纳、吸收和融会的精神,使儒家学说成为当时社会的指导思想”可知,汉代儒学吸收了诸子百家的学说,这是儒家成为当时社会的指导思想的原因。
(2)问题一:依据材料二信息“但其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和扬弃,动摇了“孔教”在中国思想领域的统治根基,有力地回击了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等主导的“尊崇伦常”的复辟逆流,掀起了思想解放和思想启蒙的伟大潮流”可知,“这场革命”是指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不断传播,民主共和逐渐深入人心;北洋军阀逐渐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掀起了思想解放和思想启蒙的伟大潮流。问题二:依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儒学地位的历史变迁说明受到统治政策、时代要求的影响等。
26.(1)对比:唐初的中国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播;西方的政局是腐败、混乱和分裂。
(2)政治因素:发起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因素:先后进行两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影响:欧洲势力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一方面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先进的政治制度的借鉴,先进技术的借鉴,促进了世界向前发展;另一方面欧洲为了扩大市场,对亚非拉地区进行了残酷的掠夺。
(3)表现: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军阀混战割据;
进步力量: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详解】(1)对比:根据材料一“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播”可知,唐初中国的政局是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播;根据材料一“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对照得那样鲜明”可知,西方的政局是腐败、混乱和分裂。
(2)因素:根据材料二“1750——1914年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霸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中的政治因素是发起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因素是先后进行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势力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一方面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先进的政治制度的借鉴,先进技术的借鉴,促进了世界向前发展;另一方面欧洲为了扩大市场,对亚非拉地区进行了残酷的掠夺,给亚非拉带来巨大灾难。
(3)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1912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进步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1919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7.(1)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德先生:民主 赛先生:科学
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创新,与时俱进(此题属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3)精神:爱国主义、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
做法:秉持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学习,勇于承担历史责任,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4)内容:党的一大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答出其中一点内容,即可得2分)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详解】(1)根据材料一“从1915年开始,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兴起。”及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根据材料一“新文化运动者们认为,中国之所以危亡,民主科学不能实现,是由干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可知,新文化运动中请来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民主、科学。结合所学可知,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创新,与时俱进。
(2)根据材料二“五四时期,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及所学可知,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结合所学可知,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3)根据材料二“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可知,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爱国主义、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结合所学可知,我们应该秉持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学习,勇于承担历史责任,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4)根据材料三及所学可知,党的一大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单元综合复习题(含解析)2023-2024上学期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