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天津专用)02(解析版)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天津专用)
黄金卷02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土”和“壤”的概念开始形成,如《周礼·地官·大司徒》中就把土和壤作了明确区别,认为后者是为了“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战国时期进一步提出了“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瘠)”的辩证观点。这说明当时
A.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发展 B.人地矛盾日益显现
C.粮食生产开始受到重视 D.道家思想影响广泛
2.如图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地理分布图(局部),该图的状况可用来说明
A.中原地区经济领先地位丧失 B.南方地区绘画水平超过北方
C.政局影响地区绘画发展走向 D.西北绘画深受中原地区影响
3.下列是关于中国古代重要文化成就的记述,其中与如图所示形式相符的是
A.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妙迹蔡侯施,芳名左伯驰
C.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罗盘)而行 D.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
4.洋务运动早期军用制造业“所需钢、铁、木、煤各项工料,均来自外国”,洋务派认为“且恐不可常恃”“与其购自外洋,不若采自中土”“1874年(同治十三年)海防议起……(光绪元年)上谕直隶磁州、福建台湾试办开采煤铁以济军需”。到了洋务运动中期,大多数民用企业实行独立核算,“所有盈亏,全归商人,与官无涉”。洋务民用企业的这一变化
A.使中国产业结构发生巨变 B.源于中国海防危机加剧
C.加速传统经济的解体进程 D.得益于政府的政策调整
5.鸦片战争后,面对外来侵略,魏源主张在必要时以守内河为主,放弃对外洋和海口的控制。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认为,在“近日财用极绌”的情况下,务必“统天下全局通盘合筹”,必要时主张弃新疆而保海疆。这反映了
①列强对华侵略重点转移 ②中国人海权意识的觉醒
③晚清国防实力较为有限 ④太平天国牵制清朝精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1930年,国民政府《土地法》规定:土地属于国民全体,分为公有土地和私有土地两类。1931年,社会活动家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县开展乡村建设活动,其主要内容是建立“乡村学校”“乡村自卫组织”和“合作社”。1935年,山西军阀阎锡山提出《土地村公有办法大纲》:由村公所发行无利公债,收买全村土地为村公有。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
A.对农村问题的解决符合实际 B.农村问题引发社会多方面关注
C.未找到解决农村问题的途径 D.改革土地所有制成为社会共识
7.建国初针对英国追随美国参加朝鲜战争,中国给予严厉谴责,并没收英国在华部分财产;同时又针对英国希望与新中国保持往来的意愿,中国同意与英国谈判建交,开展经济贸易往来。这就是“礼尚往来”方针的突出体现。这一方针
A.突破了西方对华经济封锁 B.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C.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灵活性 D.有利营造安定的周边环境
8.《人民日报》国庆社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展示当年国家在各个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方针,传达中央最新的意图,阐述国事以振聋发聩。据此判断,下列表示2013年《人民日报》国庆社论高频词统计的是
A.创业、建设、改革、发展、市场经济 B.改革、现代化、复兴、梦想、法治
C.四人帮、现代化、批判、斗争、发展 D.人民、群众、建设、中共十二大
9.考古学家曾在罗马北部的一座古城中挖掘出一幅公元前4世纪的壁画,画面上描绘着和面、擀面、切面的场景;2002年,考古学家在中国青海喇家遗址出土了约4000年前的“面条”,经鉴定,该“面条”的主要成分是黍和粟。这些考古发现可用于印证
A.物种交流促使饮食文化趋同 B.丝绸之路改变罗马生活方式
C.早期文明的独立性与相似性 D.罗马帝国是麦类作物原产地
10.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主要构成要素大多在苏美尔文明早期就已形成,这体现在:农业的产生和定居生活的开始;城市的出现与社会组织日益复杂化;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发明等方面。这表明苏美尔文明
A.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B.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C.体现出多元一体特征 D.具有鲜明的原生性
11.1750年至1850年,小麦逐渐取代了其他谷物的地位,引起了欧洲真正的食物革命,白面包不再是富人的专利和地位的象征,也不再是穷人奢望的食品。这一变化说明物种交流
A.改善了欧洲的饮食结构 B.促进了欧洲人口的增长
C.扩大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D.带来了世界文明的交融
12.1881年,苏丹的穆罕默德·阿赫迈德宣扬恢复古兰经的真意,团结斗争。他自称是马赫迪的化身和代理人,号召人民对外国殖民者和贪官污吏进行“圣战”。这反映出
A.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B.非洲独立运动具有本土特色
C.非洲专制独裁统治遭到打击 D.宗教信仰推动民族国家形成
13.阅读下表:20世纪20—30年代英国部分社会活动人士的事迹,这可用以说明
人物 身份 社会活动事迹
乔治·兰斯伯里 工党领袖,社会主义和平派的代表 参加了“不要再战”运动的发动及领导
阿瑟·庞森比 工党成员,人道主义和平派的代表 发起和平签名运动,反对兵役,拥有大批支持者
迪克·谢泼德 牧师,基督教和平派的代表 发表“和平呼吁信”,召开大会,成立“和平誓约会”,发起了影响广泛的谢泼德和平运动
A.英国和平主义阵营分裂对立 B.绥靖政策实施的社会背景
C.法西斯主义遭到了全面抵制 D.英国国内的政治危机深化
14.从1965年起,苏联实行“固定收购,超售奖励”政策,到1979年,先后7次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同时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投资力度。1966-1970、1971-1975、1976-1980这几个五年期苏联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分别为3.9%、2.5%、1.7%。这反映出苏联
A.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遭到冲击 B.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农业
C.经济体制改革缺乏实质性突破 D.社会经济陷入了全面停滞状态
15.如图是美国作为主要发起方的经济制裁次数及效果趋势图。它表明
A.制裁的次数和成功率一直呈正比关系 B.曲线变化反映美国霸权的确立与动摇
C.二战后单边主义制裁取代了多边制裁 D.多极化趋势加强削弱了美国制裁效果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16.(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时期,原夏、商、周三族互相融合并吸收了其他部落集团的成分,从而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华夏民族的雏形。周人将分封的诸侯称为“诸夏”。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非华夏各族内徙,形成了各族交错杂处的局面,加强了华夏民族的认同感。春秋诸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最讲“夷夏之辨”,但它是大一统下的“夷夏之辨”,具有兼容并包的一面,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战国时期,南方的楚国已完成了对诸蛮的统一,与中原的华夏相认同。分布在西北、北方的戎狄也随着秦、晋、燕等诸侯国的发展,成为华夏民族的组成部分。华夏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吸收与融合,至此成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
——摘编自刘正寅《中国历史上华夏认同的演进与升华》
材料二 “中国”这个共同体之内,最主要的互应变量,至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向。政治范围内,包括政权的性质和行政的结构;经济范围内,包括生产方式、生产力和资源的分配;文化范围内,包括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宗教组织;社会范围内,包括社会阶层、社会结构,尤其注重精英阶层的作用。这四个方面交叉影响,互相制衡,总的结果呈现为复杂共同体本身的强弱、盛衰和聚散。
——摘编自许伸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材料三 1953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的基础”。
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关于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1979年9月,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摘编自岳从欣《中国共产党关于“四个现代化”提法之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华夏认同逐渐形成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代的复杂系统中,社会、文化两项变量套叠非常紧密”。(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时期,概括中国共产党在该时期“现代化”的侧重点,并加以阐释。(12分)
1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在14世纪,古登堡发明设计了一种带有螺丝机械装置的平压印刷机。他运用这些技术印刷《圣经》和《诗篇》。印刷术获得了迅速的成功。1476年,希腊文本在伦巴第印刷;1500年,“罗马体”和“斜体”文字在威尼斯流行起来,与莱茵兰的“哥特体”形成竞争并逐渐取而代之。人们可以得到未被删节的文本,这些文本也不再掺杂原先不可避免地附带着的经院式、教规式的注解。人们现在有了可供沉思的《圣经》,尽管在其页边还存留着源于无知的错误。德语版《圣经》的编辑成书是在1466年,意大利语版在1471年,荷兰语版在1477年,卡斯提尔语版在1485年,而法语版则是在1487年。中世纪的文盲因此得以在每一个知识的源泉中畅饮。
——摘编自福西耶《剑桥插图中世纪史(1250—152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5世纪末欧洲印刷业的分布特点及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5世纪欧洲印刷业发展的影响。(8分)
18.(15分)【历史发展主轴与社会进步】
材料 世界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所组成,各民族各国家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是以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为基础和前提的。正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最终决定了各民族各国家的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以及世界历史的发展演变。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就没有各民族各国家的历史,也没有世界历史。可以说,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世界历史是在这两根主轴的推动下产生、发展、演变的,世界历史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历史现象(政治、经济、文化等)和各个重大历史事件,归根结底,都是围绕这两个主轴展开的。
——李植树《20世纪世界史》
请以“历史发展的主轴”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天津专用)
黄金卷02·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D C C B C B C D
11 12 13 14 15
A B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16.【答案】(1)原因:夏商周三族的互相融合奠定了华夏民族的雏形;西周的有效统治奠定了天下一家的心理文化认同(或分封制扩展了文化认同);非华夏各族内迁促进了华夏认同;儒家思想强调大一统和兼容并包;诸侯纷争和兼并战争促进局部统一。(任意三点6分)
(2)社会变量:宋代推行以文立国政策;扩大科举取士范围,形成新的文人士大夫阶层;社会阶层流动加速等。(写出一点,2分)
文化变量:宋代形成新的儒学体系——理学;宋代教育进一步发展。(写出一点,2分)
社会变量和文化变量套叠:宋代实现了社会精英与文化精英的合一;文人士大夫阶层深受理学影响,构成了宋朝统治的稳定基础。(写出一点,2分)
(3)1953年侧重于“重工业和国防的现代化”。(2分)
阐释: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美国的遏制威胁,我国的重工业基础依然比较薄弱,国防科技依然落后,为此党提出要“集中发展重工业,实现国防现代化”;经过一五计划,推动了我国重工业的发展,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巩固了国防力量。(4分)
1964年侧重于“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全面的四个现代化。(2分)
阐释: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由于受“左”倾错误的影响,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为此1960年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结构。1964年,提出“四个现代化”,重视农业和科技的现代化,有利于推动农业和科技的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4分)
1979年后在强调经济现代化的同时重视政治制度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2分)
阐释: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我国逐渐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同时也暴露了法制建设不够健全,拜金主义抬头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国家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保驾护航,同时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从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4分)
17.【答案】(1)分布特点:以德意志为中心,向欧洲其他地区扩展;印刷业地区分布不均衡。(4分)
原因: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发展不平衡;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4分)
(2)提高了知识的普及程度和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的繁荣和近代思想解放;有利于欧洲部分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进步。(答对四点,8分)
18.【答案】考生可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进程的角度立论,展开论述;也可从一国历史发展的角度提出观点,进行论述。
示例:
标题:生产力进步和世界交往的发展推动世界历史不断演进。(2分)
论述:生产力水平,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当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后,世界交往的发展,也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的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欧美强国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军事实力,在亚洲、非洲和拉美等地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通讯事业为代表的生产力进步,使世界交往空前加强。在这样的背景下,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和其他工业文明成果,也扩展到世界各地。19世纪60年代,受西方影响,中国兴起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也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俄罗斯、日本也通过顺应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要求的改革,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促进了本国社会的进步。(评分说明:实证史料应包含2—3层含义,10分)【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天津专用)
黄金卷02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土”和“壤”的概念开始形成,如《周礼·地官·大司徒》中就把土和壤作了明确区别,认为后者是为了“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战国时期进一步提出了“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瘠)”的辩证观点。这说明当时
A.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发展 B.人地矛盾日益显现
C.粮食生产开始受到重视 D.道家思想影响广泛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题干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土”和“壤”的概念,再由“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可知“壤”指的是农田土壤,战国时期“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瘠)”是围绕“壤”的生产力的观点,综上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精耕细作观念萌发,A项正确;人地矛盾是在土地私有制广泛确立后产生的,题干主旨并不是人地矛盾,排除B项;粮食生产早已受到重视,排除C项;道家是当时的显学,土壤生产力可以变化这一观点确实体现了道家的辩证法思想,但不是题干的核心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2.如图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地理分布图(局部),该图的状况可用来说明
A.中原地区经济领先地位丧失 B.南方地区绘画水平超过北方
C.政局影响地区绘画发展走向 D.西北绘画深受中原地区影响
【答案】C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中绘画地理分布图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画家人数较多,北方中原地区的画家人数、壁画寺院数量规模较小,西北地区的壁画数量明显较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繁,江南、西北地区政局相对稳定,说明政局影响地区绘画发展走向,C项正确;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经济依然领先,排除A项;通过画家人数和壁画数量并不能证明南方地区的绘画水平超过北方,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绘画的技法和内容,无法说明西北绘画深受中原地区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3.下列是关于中国古代重要文化成就的记述,其中与如图所示形式相符的是
A.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妙迹蔡侯施,芳名左伯驰
C.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罗盘)而行 D.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在材料中都城为长安,同时节度使遍布在全国各地,据此可知,此时为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的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而“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就是描写的词场景,D项正确;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描述的是西汉的司马迁的《史记》,排除A项;“妙迹蔡侯施,芳名左伯驰”其中“蔡侯”指的是蔡伦改进造纸术,排除B项;“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罗盘)而行”出自南宋吴自牧所写的《梦梁录》,排除C项。故选D项。
4.洋务运动早期军用制造业“所需钢、铁、木、煤各项工料,均来自外国”,洋务派认为“且恐不可常恃”“与其购自外洋,不若采自中土”“1874年(同治十三年)海防议起……(光绪元年)上谕直隶磁州、福建台湾试办开采煤铁以济军需”。到了洋务运动中期,大多数民用企业实行独立核算,“所有盈亏,全归商人,与官无涉”。洋务民用企业的这一变化
A.使中国产业结构发生巨变 B.源于中国海防危机加剧
C.加速传统经济的解体进程 D.得益于政府的政策调整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结合材料可知,洋务运动中期以后,生产的商品在一定范围内受到市场的影响。民用企业的创办方式从从报请上逾批准的官办方式变为依靠剩余价值资本化来实现。上述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国传统经济及其生产方式,加速了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进程,C项正确;近代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产业结构并没有发生巨变,排除A项;洋务民用企业起源于洋务军工生产对资金、原料等的需要,排除B项;清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在甲午战后,排除D项。故选C项。
5.鸦片战争后,面对外来侵略,魏源主张在必要时以守内河为主,放弃对外洋和海口的控制。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认为,在“近日财用极绌”的情况下,务必“统天下全局通盘合筹”,必要时主张弃新疆而保海疆。这反映了
①列强对华侵略重点转移 ②中国人海权意识的觉醒
③晚清国防实力较为有限 ④太平天国牵制清朝精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必要时主张弃新疆而保海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面对外来侵略,魏源主张以受内河为主,李鸿章主张加强海防,体现了海权意识的觉醒,②符合题意;李鸿章认为,在“近日财用极绌”的情况下,务必“统天下全局通盘合筹”,说明晚清国防实力有限,③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②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材料并未对列强侵华重点的变化展开论述,①不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在1964年已经镇压,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本题选C项。
6.1930年,国民政府《土地法》规定:土地属于国民全体,分为公有土地和私有土地两类。1931年,社会活动家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县开展乡村建设活动,其主要内容是建立“乡村学校”“乡村自卫组织”和“合作社”。1935年,山西军阀阎锡山提出《土地村公有办法大纲》:由村公所发行无利公债,收买全村土地为村公有。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
A.对农村问题的解决符合实际 B.农村问题引发社会多方面关注
C.未找到解决农村问题的途径 D.改革土地所有制成为社会共识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0年至1935年(中国)。据所学解读材料信息可知,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土地法》,划分了土地类型;1931年,“社会活动家梁漱溟开展乡村建设活动”;1935年“山西军阀阎锡山提出《土地村公有办法大纲》”,收买土地为公有,三个时段中,政府、个人和军阀都针对农村问题展开活动,或颁布法律,或组织活动,说明当时农村问题引发社会多方面关注,B项正确;山西军阀阎锡山收买土地为公有的做法不符合实际,排除A项;针对农村问题颁布法律,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途径之一,排除C项;“成为社会共识”说法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7.建国初针对英国追随美国参加朝鲜战争,中国给予严厉谴责,并没收英国在华部分财产;同时又针对英国希望与新中国保持往来的意愿,中国同意与英国谈判建交,开展经济贸易往来。这就是“礼尚往来”方针的突出体现。这一方针
A.突破了西方对华经济封锁 B.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C.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灵活性 D.有利营造安定的周边环境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中国)。据材料,中国在谴责英国追随美国参加朝鲜战争的同时,又根据英国希望与新中国保持往来的情况,推动中英发展外交和商贸关系,中国在中英关系方面既坚持原则又保留余地的做法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灵活性,C项正确;西方对华经济封锁是多国参与的、多方面的,不会因为与英国一国关系的发展就被突破,排除A项;决定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是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尚未实现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与英国一国的关系改善不足以促成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增强,排除B项;英国是欧洲国家,当时不是造成中国周边国际局势紧张的主要因素,排除D项。故选C项。
8.《人民日报》国庆社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展示当年国家在各个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方针,传达中央最新的意图,阐述国事以振聋发聩。据此判断,下列表示2013年《人民日报》国庆社论高频词统计的是
A.创业、建设、改革、发展、市场经济 B.改革、现代化、复兴、梦想、法治
C.四人帮、现代化、批判、斗争、发展 D.人民、群众、建设、中共十二大
【答案】B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2013年(中国)。2013年是改革开放35周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党和人民踏上了“复兴之路”的新征程,B项正确;1992年10月召开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宪法,A项并不能对应在改革开放35周年这一时间节点上,排除A项;C选项中“四人帮”“批判”“现代化”“发展”等高频词可谓“新旧杂陈”,符合1978年转折的特征,与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并不相符,排除C项;中共十二大于1982年召开,与材料对应改革开放35周年的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9.考古学家曾在罗马北部的一座古城中挖掘出一幅公元前4世纪的壁画,画面上描绘着和面、擀面、切面的场景;2002年,考古学家在中国青海喇家遗址出土了约4000年前的“面条”,经鉴定,该“面条”的主要成分是黍和粟。这些考古发现可用于印证
A.物种交流促使饮食文化趋同 B.丝绸之路改变罗马生活方式
C.早期文明的独立性与相似性 D.罗马帝国是麦类作物原产地
【答案】C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材。时空范围为公元前4世纪(古罗马)。料以“面条”这一食物及其相关壁画在中国和西方的出土为情境,反映出古罗马和古代中国均出现了“面条”,但他们的“面条”在材质和制作工序上可能存在差异,由此可推知,二者是相对独立地发明了“面条”这一食物,C项正确;材料中的两种“面条”是用不同的粮食作物制作的,排除A项;公元前4世纪,丝绸之路开辟于前138年,罗马帝国建立与前27年,排除B、D项。故选C项。
10.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主要构成要素大多在苏美尔文明早期就已形成,这体现在:农业的产生和定居生活的开始;城市的出现与社会组织日益复杂化;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发明等方面。这表明苏美尔文明
A.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B.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C.体现出多元一体特征 D.具有鲜明的原生性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两河流域。根据材料“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主要构成要素大多在苏美尔文明早期就已形成”可知,原生文明指的是完全自主,没有受到其它文明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文明,材料内容体现了苏美尔文明属于原生文明,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自然环境对苏美尔文明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苏美尔文明对其他区域的影响情况,不能得出其范围不断扩大,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苏美尔文明产生的多元性,排除C项。故选D项。
11.1750年至1850年,小麦逐渐取代了其他谷物的地位,引起了欧洲真正的食物革命,白面包不再是富人的专利和地位的象征,也不再是穷人奢望的食品。这一变化说明物种交流
A.改善了欧洲的饮食结构 B.促进了欧洲人口的增长
C.扩大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D.带来了世界文明的交融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52—1850年(欧洲)。根据材料“小麦逐渐取代了其他谷物的地位”“欧洲真正的食物革命”“白面包不再是富人的专利和地位的象征,也不再是穷人奢望的食品”可知,世界各地的物种交流使得小麦进入欧洲后广泛传播。在此基础上结合新航路开辟的知识可以得出结论: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物种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与习惯,A项正确;材料主旨在于“物种交流”,人口增长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而“经济文化的交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提及“世界文明的交融”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12.1881年,苏丹的穆罕默德·阿赫迈德宣扬恢复古兰经的真意,团结斗争。他自称是马赫迪的化身和代理人,号召人民对外国殖民者和贪官污吏进行“圣战”。这反映出
A.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B.非洲独立运动具有本土特色
C.非洲专制独裁统治遭到打击 D.宗教信仰推动民族国家形成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由“宣扬恢复古兰经的真意,团结斗争”“圣战”可知,非洲的独立运动具有利用传统宗教组织斗争的特点,B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0世纪90年代世界殖民体系崩溃,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专制独裁统治遭到打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民族国家的形成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13.阅读下表:20世纪20—30年代英国部分社会活动人士的事迹,这可用以说明
人物 身份 社会活动事迹
乔治·兰斯伯里 工党领袖,社会主义和平派的代表。 参加了“不要再战”运动的发动及领导。
阿瑟·庞森比 工党成员,人道主义和平派的代表。 发起和平签名运动,反对兵役,拥有大批支持者。
迪克·谢泼德 牧师,基督教和平派的代表。 发表“和平呼吁信”,召开大会,成立“和平誓约会”,发起了影响广泛的谢泼德和平运动。
A.英国和平主义阵营分裂对立 B.绥靖政策实施的社会背景
C.法西斯主义遭到了全面抵制 D.英国国内的政治危机深化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20—30年代的英国。根据“不要再战”、“反对兵役”、“和平呼吁信”等信息可知,这些社会人士都反对战争。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由于社会环境对于战争的反对,导致英国后来对德国一再采取绥靖政策,所以可以用来说明绥靖政策实施的社会背景,B项正确;这些社会人士都是在反对战争,无法体现“分裂对立”,排除A项;材料仅能说明英国社会人士对战争的反对态度,无法说明全面抵制法西斯主义和英国国内政治危机深化,排除CD项。故选B项。
14.从1965年起,苏联实行“固定收购,超售奖励”政策,到1979年,先后7次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同时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投资力度。1966-1970、1971-1975、1976-1980这几个五年期苏联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分别为3.9%、2.5%、1.7%。这反映出苏联
A.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遭到冲击 B.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农业
C.经济体制改革缺乏实质性突破 D.社会经济陷入了全面停滞状态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苏联。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后期,工、农业总产值的平均年增长率与前期相比明显下降,反映出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经济发展,社会的经济体制亟待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缺乏实质性突破,C项正确;计划经济体制没有遭到冲击,排除A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工业,排除B项;D项与史实不符,苏联社会经济并没有陷入全面停滞的状态,排除D项。故选C项。
15.如图是美国作为主要发起方的经济制裁次数及效果趋势图。它表明
A.制裁的次数和成功率一直呈正比关系 B.曲线变化反映美国霸权的确立与动摇
C.二战后单边主义制裁取代了多边制裁 D.多极化趋势加强削弱了美国制裁效果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4年至2022年美国。根据1914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经济制裁成功率较高,而20世纪60年代后,成功率逐渐下降,这是由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发展,D项正确;据材料1970—1979年可知,这一时期美国对外经济制裁的次数在增加,但成功率却在下降,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初期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确立了其经济霸主地位,但这一时期美国实施的经济制裁次数却并不多,排除B项;据图中数据材料仅提到了美国经济制裁的次数和成功率,无从看出美国制裁的对象及范围,故无法得出是“单边制裁”还是“多边制裁”,排除C项。故选D项。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16.(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时期,原夏、商、周三族互相融合并吸收了其他部落集团的成分,从而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华夏民族的雏形。周人将分封的诸侯称为“诸夏”。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非华夏各族内徙,形成了各族交错杂处的局面,加强了华夏民族的认同感。春秋诸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最讲“夷夏之辨”,但它是大一统下的“夷夏之辨”,具有兼容并包的一面,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战国时期,南方的楚国已完成了对诸蛮的统一,与中原的华夏相认同。分布在西北、北方的戎狄也随着秦、晋、燕等诸侯国的发展,成为华夏民族的组成部分。华夏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吸收与融合,至此成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
——摘编自刘正寅《中国历史上华夏认同的演进与升华》
材料二 “中国”这个共同体之内,最主要的互应变量,至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向。政治范围内,包括政权的性质和行政的结构;经济范围内,包括生产方式、生产力和资源的分配;文化范围内,包括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宗教组织;社会范围内,包括社会阶层、社会结构,尤其注重精英阶层的作用。这四个方面交叉影响,互相制衡,总的结果呈现为复杂共同体本身的强弱、盛衰和聚散。
——摘编自许伸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材料三 1953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的基础”。
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关于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1979年9月,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摘编自岳从欣《中国共产党关于“四个现代化”提法之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华夏认同逐渐形成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代的复杂系统中,社会、文化两项变量套叠非常紧密”。(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时期,概括中国共产党在该时期“现代化”的侧重点,并加以阐释。(12分)
【答案】(1)原因:夏商周三族的互相融合奠定了华夏民族的雏形;西周的有效统治奠定了天下一家的心理文化认同(或分封制扩展了文化认同);非华夏各族内迁促进了华夏认同;儒家思想强调大一统和兼容并包;诸侯纷争和兼并战争促进局部统一。(任意三点6分)
(2)社会变量:宋代推行以文立国政策;扩大科举取士范围,形成新的文人士大夫阶层;社会阶层流动加速等。(写出一点,2分)
文化变量:宋代形成新的儒学体系——理学;宋代教育进一步发展。(写出一点,2分)
社会变量和文化变量套叠:宋代实现了社会精英与文化精英的合一;文人士大夫阶层深受理学影响,构成了宋朝统治的稳定基础。(写出一点,2分)
(3)1953年侧重于“重工业和国防的现代化”。(2分)
阐释: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美国的遏制威胁,我国的重工业基础依然比较薄弱,国防科技依然落后,为此党提出要“集中发展重工业,实现国防现代化”;经过一五计划,推动了我国重工业的发展,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巩固了国防力量。(4分)
1964年侧重于“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全面的四个现代化。(2分)
阐释: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由于受“左”倾错误的影响,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为此1960年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结构。1964年,提出“四个现代化”,重视农业和科技的现代化,有利于推动农业和科技的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4分)
1979年后在强调经济现代化的同时重视政治制度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2分)
阐释: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我国逐渐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同时也暴露了法制建设不够健全,拜金主义抬头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国家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保驾护航,同时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从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4分)
【分析】本题贯通中国古代、现代,考查知识范围广,需要考生充分调动所学知识,认真审题,精准作答。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据材料一“ 西周时期,原夏、商、周三族互相融合并吸收了其他部落集团的成分,从而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华夏民族的雏形”,可得出“夏商周三族的互相融合奠定了华夏民族的雏形”;据材料“ 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非华夏各族内徙,形成了各族交错杂处的局面,加强了华夏民族的认同感”,可得出“西周的有效统治奠定了天下一家的心理文化认同(或分封制扩展了文化认同)”;据材料“战国时期,南方的楚国已完成了对诸蛮的统一,与中原的华夏相认同”,可得出“非华夏各族内迁促进了华夏认同”;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强调大一统和兼容并包;诸侯纷争和兼并战争促进局部统一都是华夏认同逐渐形成的原因。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二中“ 最主要的互应变量,至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向”,结合所学宋朝的历史,可列举社会变量表现为宋代推行以文立国政策;扩大科举取士范围,形成新的文人士大夫阶层;社会阶层流动加速等。文化变量表现为宋代形成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宋代教育进一步发展。社会变量和文化变量套叠可列举宋代实现了社会精英与文化精英的合一;文人士大夫阶层深受理学影响,构成了宋朝统治的稳定基础。
(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三给定的三个时期,可任选其中的两个时期,如1953年和1979年,概括中国共产党在1953年侧重于“重工业和国防的现代化”,1979年后在强调经济现代化的同时重视政治制度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1953年和1979年中国在国际、国内两方面论述侧重于“重工业和国防的现代化”和侧重于的背景以及侧重重工业和国防的现代化建设的措施及影响。
1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在14世纪,古登堡发明设计了一种带有螺丝机械装置的平压印刷机。他运用这些技术印刷《圣经》和《诗篇》。印刷术获得了迅速的成功。1476年,希腊文本在伦巴第印刷;1500年,“罗马体”和“斜体”文字在威尼斯流行起来,与莱茵兰的“哥特体”形成竞争并逐渐取而代之。人们可以得到未被删节的文本,这些文本也不再掺杂原先不可避免地附带着的经院式、教规式的注解。人们现在有了可供沉思的《圣经》,尽管在其页边还存留着源于无知的错误。德语版《圣经》的编辑成书是在1466年,意大利语版在1471年,荷兰语版在1477年,卡斯提尔语版在1485年,而法语版则是在1487年。中世纪的文盲因此得以在每一个知识的源泉中畅饮。
——摘编自福西耶《剑桥插图中世纪史(1250—152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5世纪末欧洲印刷业的分布特点及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5世纪欧洲印刷业发展的影响。(8分)
【答案】(1)分布特点:以德意志为中心,向欧洲其他地区扩展;印刷业地区分布不均衡。(4分)
原因: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发展不平衡;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4分)
(2)提高了知识的普及程度和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的繁荣和近代思想解放;有利于欧洲部分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进步。(答对四点,8分)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5世纪末(欧洲)。分布特点:根据材料一“15世纪印刷业的分布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末欧洲印刷业的分布特点是,以德意志为中心,向欧洲其他地区扩展,印刷业地区分布不均衡。原因:结合欧洲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均衡可分析出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发展不平衡;结合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可分析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5世纪(欧洲)。根据材料“中世纪的文盲因此得以在每一个知识的源泉中畅饮”“人们现在有了可供沉思的《圣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欧洲印刷业发展的影响有,提高了知识的普及程度和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的繁荣和近代思想解放;根据材料“德语版《圣经》的编辑成书是在1466年,意大利语版在1471年,荷兰语版在1477年,卡斯提尔语版在1485年,而法语版则是在1487年”可分析出有利于欧洲部分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国家的形成;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进步。(答对四点)
18.(15分)【历史发展主轴与社会进步】
材料 世界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所组成,各民族各国家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是以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为基础和前提的。正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最终决定了各民族各国家的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以及世界历史的发展演变。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就没有各民族各国家的历史,也没有世界历史。可以说,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世界历史是在这两根主轴的推动下产生、发展、演变的,世界历史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历史现象(政治、经济、文化等)和各个重大历史事件,归根结底,都是围绕这两个主轴展开的。
——李植树《20世纪世界史》
请以“历史发展的主轴”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答案】考生可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进程的角度立论,展开论述;也可从一国历史发展的角度提出观点,进行论述。
示例:
标题:生产力进步和世界交往的发展推动世界历史不断演进。(2分)
论述:生产力水平,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当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后,世界交往的发展,也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的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欧美强国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军事实力,在亚洲、非洲和拉美等地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通讯事业为代表的生产力进步,使世界交往空前加强。在这样的背景下,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和其他工业文明成果,也扩展到世界各地。19世纪60年代,受西方影响,中国兴起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也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俄罗斯、日本也通过顺应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要求的改革,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促进了本国社会的进步。(评分说明:实证史料应包含2—3层含义,10分)
结论:由此可见,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加强,推动各国发展,推动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进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3分)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18世纪至20世纪世界。首先,阅读材料,材料涉及作者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认识,作者认为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据此可以拟定论题:生产力进步和世界交往的发展推动世界历史不断演进。
其次,结合工业革命、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等史实,展开相关论述。据所学可知,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社会不断转型;人类的文明在交往的基础上不断推动历史发展。
从18世纪至20世纪的人类两次工业革命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生产力变革的典范,主要参与技术革命的欧美国家凭借技术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但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后,欧美强国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军事实力,在亚洲、非洲和拉美等地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通讯事业为代表的生产力进步,使世界交往空前加强。从人类的角度,欧美列强对亚非拉地区既带来自灾难又将人类先进的文明推广开来。在欧美先进政治经济文明的冲击下,落后国家加快了自身的变革,如中国在欧美列强经济侵略下,发起洋务运动;俄罗斯、日本也通过顺应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要求的改革,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促进了本国社会的进步。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天津专用)02(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