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练习
一、选择题
1.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在一些历史通俗演义小说中,孔子也被塑造为一个既食人间烟火又顾及眼前利益,同时讲究灵活变通的人物形象。这一现象( )
A.体现了民众开始关注现实 B.说明孔子形象灵活多变
C.迎合市井民众的审美需求 D.使儒家学说进一步完善
2.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广东省《新会县志》记载:“乡俗子弟多不守常业,惟事戏剧度日,至丧良心,日就放荡,或兴斗讼、或事赌博,犯刑宪而丧家产……今不分上、中、下户,非士则农,勿事戏剧,违者乡老纠之。”这反映出当时( )
A.乡村戏曲挑战法治教化 B.基层治理体系日益完善
C.清朝政府打击戏曲艺术 D.经济发展影响社会风气
3.明清时期,扬州、苏州、南京、杭州并称为“江南四大印刷中心”。扬州的印刷技术日臻完善,印制作品的品质也越来越高,尤以通俗小说、字画、艺术杂志为盛。这说明,明清时期( )
A.活字印刷技术精进 B.经济重心实现转移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D.文化政策趋向宽松
4.宋元时期,长江三角洲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盛产米粮是其典型特征之一、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明清时期,农户经营的重点不在种植粮食作物的“田”,而在种植经济作物的“地”,形成“多种田不如多种地”的观念。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地区分工调整 B.江南农业衰退经济地位下降
C.江南农业领域出现新的生产关系 D.人地矛盾引起该地经济转型
5.如图是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分布图,这说明古代中国科技( )
A.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B.体现了传统农耕经济的特点
C.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D.受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6.乾隆时期,浙江一些地区“尺寸之堤,必树之桑”,所获之利比种稻往往多出四五倍。福建、山东、直隶等地,“上腴之地,无不种烟”。当时有所谓“大商贾一年之计,夏丝秋烟”的说法。这种现象( )
A.改变了农业生产的主体地位 B.推动了农业经营结构的变化
C.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助推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
7.下表所示为顾炎武对宋明理学与“禅学”论述的摘录。据表可知,顾炎武认为宋明理学( )
来源 摘录
《〈下学指南〉序》 今之语录几于充栋矣,而淫于禅学者实多,然其说盖出于程(程颐、程颢)门。
横浦(南宋张九成)则以禅而入于儒。
象山(陆九渊)则自立一说,以排千五百年之学者,而其所谓“收拾精神,扫去阶级”亦无非禅之宗旨矣。
A.丧失了正统地位 B.重塑了道德体系
C.汲取了佛教思想 D.延续了孔孟道统
8.有学者指出,直到18世纪中叶,传教士还在中国继续宣传已过时的天文“地心”体系。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传教士( )
A.阻碍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B.以传播基督教为主要目的
C.全面介绍近代科学最新成果 D.服务于西方国家殖民扩张
9.李颙(1627—1705)说:“学人贵识时务,奏议皆识一时之务者也”,“学贵实效,学而不足以开物成务,康济时艰,亦可羞巳”。据此可知,李颙( )
A.肯定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 B.抨击了陆王心学的虚浮学风
C.追求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D.承认了程朱理学的功利色彩
10.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说“圣人之道”就是要“博学于文”,探索“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此观点( )
A.彻底否定了程朱理学思想 B.照搬了王阳明的心学理论
C.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D.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
11.以下为明后期某著作的部分章节和目录。据此推知,该著作是( )
第3章 乃粒:粮食作物的栽培技术
第4章 乃服:衣服原料的来源和加工方法
第8章 甘嗜:种植甘蔗及制糖、养蜂的方法
第15章 杀青:造纸的方法
第16章 五金:金属的开采和冶炼技术
A.《氾胜之书》 B.《几何原本》
C.《梦溪笔谈》 D.《天工开物》
12.明清时期,市民的精神欲求不断膨胀,于是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成了时代文学的主体。这根源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进步思想的兴起
C.文化专制的松弛 D.外来文化的影响
13.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顾炎武提出了“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的见解,王夫之表达了“天下非一姓之私也”的愿望。这些思想( )
A.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 B.是对君主专制的理性反思
C.否定孔孟思想为绝对的权威 D.推动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
14.明末清初,广东南海、顺德等县兴起了“废稻树桑”“废田筑塘”的热潮,或将“果基鱼塘”改为“桑基鱼塘”,到清代中叶,形成了“田地一千数百余顷”的专业化桑蚕区。这一现象( )
A.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B.源于高产作物的引进
C.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D.冲击了传统小农经济
15.明清之际,顾炎武指出,“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并非自古如此,古时“万岁”是“庆幸之通称”,“万岁”可以是民众、吏士对主人、大臣的称颂,不是只有“天子”才能享用。顾炎武的说法( )
A.批判了君主至尊至贵地位 B.体现了主流价值观的嬗变
C.纠正了传统儒家思想弊端 D.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
16.明代文学家李梦阳评价唐宋文学时认为:唐诗好在具有形象性,而宋人作诗,只言理性,不述形象。他甚至认为“诗死于宋”。李梦阳在此( )
A.质疑程朱理学的地位 B.强调文人创作重心转向诗歌
C.主张诗风应师法唐朝 D.认为不同诗歌风格相互交融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缓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抒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年)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在洋布畅销的情势下,90年代以后,中国官商也开始自设机器织布厂。先是上海设机器织布局,后来湖北也设立了机器织布局,开始在本土生产机织布。此后至20世纪初的一二十年间,各地商人纷纷开设机器织布厂。仅在1897-1912年的十五年间,全国各地就新开设机器织布厂约六十家……掀起了一股设厂热潮……从此,民间俗称的“洋布”不再只是指由外洋输入的外国棉织品,而成为以新式机器纺织的机织布的通称。
——摘编自李长莉《洋布衣在晚清的流行及社会文化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97—1912年间掀起“设厂热潮”的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阳明的新民观,包括两大层面:第一层面,是思想层面,他提出新四民观,他认为“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其归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故曰:四民异业而同道”。第二层面,是实践层面,他在南赣巡抚任上致力于肃清闽粤交界山区流民动乱问题。他提出致良知的“良方”,采取觉民传道的办法,教化民众,将放下武器的“盗贼”称为“新民”,将新民组织成义兵编入军伍之中;王阳明俯顺民情“要于河头地方添设县治”;建立学校,以易风俗;创制“十家牌法”,按牌维持治安;依据圣训亲自制定《南赣乡约》。王阳明将新民观用于改革社会现实的实践之中,获得了重大成功。
——摘编自万明《新旧之间:王阳明与明代早期近代化进程》
(1)据材料概括王阳明新民观的基本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社会背景。
(2)据材料概括王阳明新民观的社会实践及其作用。
19.材料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他的经济思想丰富而深刻。他提出“利在于民,犹在国”的原则,强调“天子不能与万物争权”“民得其利则财源通”。他还主张,对手工制造业、矿冶业和商业等行业,封建国家应“一税之后,不问其所之”。他还指出,“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是常情也。……用天下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而天下治”,认为应通过尊重人的本性来管理经济。他主张要“藏富于民”,指出“有生财之方,而后赋税可得而收也”。财政分配应兼顾中央和地方,要使“州郡有余”。发展社会经济要“与天下同利”,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贪图小利。这些思想至今仍散发着光彩。
——摘编自田泽滨《顾炎武经济思想简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经济思想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炎武的主要经济思想。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钦惟我国家,治化昌明,超轶三代,幅员之厂,生齿之繁,亘古未有。臣幸遭逢之盛,图写太平,为盛世滋生图一卷,臣执艺所有事也。其图自灵岩山起,由木渎东行,过横山,渡石湖,历上方山,从太湖北岸、介狮何两山间入姑苏郡城, 自葑、盘、胥三门出阊门外,转山塘桥至虎邱山止。其间城池之峻险,廨署之森罗,山川之秀丽,以及渔樵上下,耕织纷纭, 商贾云屯, 市廛鳞列, 为东南一都会。
——节选(清)徐扬《盛世滋生图》题跋
材料二 《姑苏繁华图》,原名《盛世滋生图》,是清代宫廷画家徐扬描绘苏州风物的巨制。此画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最终完成。全幅画有各色人物 1.2 万余人,各色房屋建筑约2140 余栋,各种桥梁 50余座,大小官船、货船、客船、杂货船、画舫以及竹筏等近 400多条,各种商号招牌200 余块,完整地表现了气势宏伟的古城苏州市井风貌。
——摘编自《〈姑苏繁华图〉赏析》
(1)据材料一,指出徐扬创作《盛世滋生图》的背景和动机。
(2)据材料二,简述绘画中姑苏“盛世”的表现。若要进一步证实画中苏州的盛况,还可搜集哪些史料。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徐扬《盛世滋生图》的史料价值。
参考答案
1.C
2.A
3.C
4.A
5.B
6.B
7.C
8.B
9.B
10.C
11.D
12.A
13.B
14.D
15.A
16.C
17.(1)特点: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2)原因: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洋布畅销的刺激;官办企业的示范。
18.(1)基本主张:提出新四民观,认为四民虽分工不同但都有利于国计民生。
社会背景: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专制统治日益僵化,社会矛盾尖锐:程朱理学逐渐失去活力(任答2点)
(2)社会实践:肃清流民动乱;提出致良知教化民众;整编新民入伍组成义兵;添设新的地方行政机构(县治)建立学校,移风易俗;创制“十家牌法”制定《南赣乡约》教化乡里。(任答6点)
作用: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基层社会的治理和稳定。
19.(1)背景:明清时期封建制度逐步僵化;商品经济发展;经世致用思潮和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顾炎武的社会实践。
(2)经济思想:反对国家与民争利,主张与天下同利;主张封建国家减少对工商业的干预;利用人的私性来管理经济;发展生产是税收的基础;要兼顾地方的财政自主权。
20.(1)背景:政局稳定,疆域辽阔,人口增长,经济繁荣。
动机:宣扬盛世,为皇帝歌功颂德。
(2)表现:人口密集;商业活跃;城市建筑气势宏伟。
史料:苏州地方志,当地人的笔记、学者的研究论文等文献史料等。
(3)史料价值:徐扬的《盛世滋生图》属于实物史料(一手史料、图像史料),具有重要价值。
该作品生动反映了当时苏州城的市井风情,对研究江南的城市布局、建筑风格、商贸往来、水路交通等领域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对研究清朝绘画也有极大的艺术价值。
绘画属于艺术作品,其中难免有渲染粉饰的地方,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十八世纪的苏州城面貌。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练习 2023-2024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