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四川省广安市名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广安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两分,共60分)
1.亮相2022年央视春晚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青铜大面具,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面具,其分铸技术、合金比例与安阳殷墟属于同一系统。据此可以推断出( )
A.商周时期盛行神权政治 B.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C.分封制度促进区域联系 D.地理环境决定中华文明发展
2.良渚文化是玉器的重要发源地,出土的玉之重器主要有钺、琮、璧三种,钺是军事统帅权的象征,琮是沟通天地的神器,璧是财富的标志物。大墓里常见钺、琮、璧三器的组合,琮和璧通常有数十件,但钺一般只随葬一件。这折射出( )
A.制玉工艺发展成熟 B.贫富差距日益明显
C.国家起源雏形显现 D.区域文化交流频繁
3.“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权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之一是( )
A.根据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形成中央间接管理地方的体制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贵族政治色彩浓厚
4.孔子生活的时代,周王朝统治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征战不断,出现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社会现实。为此孔子提出的解决之道是( )
A.克己复礼 B.无为而治 C.施行仁政 D.变法革新
5.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这样评价秦代的一项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分封制的推行 B.郡县制的形成
C.秦朝面临危机 D.科举制的兴起
6.下表为西汉淄川国诸王世系表,该表可以用来说明西汉时期( )
世系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第六代 第七代 第八代 第九代
诸侯王名 刘贤 刘志 刘建 刘遗 刘终古 刘尚 刘横 刘交 刘永
王国领地 28县 28县 11县 11县 7县 7县 3县 3县 3县
A.分封制逐渐被废除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君主专制渐趋强化 D.诸侯传承方式改变
7.在中国历史的“常态”发展中,经常会出现“变态”。如果说秦汉代表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常态”,那魏晋南北朝则代表的是“变态”,在变态中仍能看到进化的迹象。以下选项中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化迹象”的是( )
A.汉族与内迁民族逐步交融 B.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C.科技在诸多领域取得新成果 D.北民南迁带动江南经济开发
8.《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琅琊王氏自汉谏议大夫王吉以下,更魏晋南北朝,一家正传六十二人,三公令仆五十余人,侍中八十人,吏部尚书二十五人。”东晋时期更有“王与马,共天下”等谚语流传。与此现象密切关联的制度是( )
A.三公九卿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三省六部制
9.翻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裤。这些现象主要反映了( )
A.各民族文化上互鉴交融 B.中外文化的相互交流
C.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 D.汉族文化占主体地位
10.唐太宗曾对朝臣们说:"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下列举措最能体现该治国理念的是( )
A .求贤若渴,虚怀纳谏 B .休养生息,不夺农时
C .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D .恢复科举,延揽人才
11.在对待儒、佛、道的态度上,唐代帝王多有不同。唐代由李姓开国,故立国初期推行尊崇道教的政策。武则天欲取代李姓王朝,又采取了兴佛抑道的政策。唐武宗为扩大财政收入,又推行了灭佛的政策。对此解读全面的是( )
A.儒学的主流地位发生动摇 B.道教更有助于稳定唐朝政治秩序
C.统治者倡导三教并行政策 D.为政者以维护政治统治为出发点
12.唐代宫廷的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中都有多部外来乐,有来自西域的龟兹、高昌、疏勒等乐,有来自天竺、康国、安国等乐,以及来自高丽、日本、扶南等乐。促成当时音乐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唐代军事实力的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加强现实统治的需要 D.歉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13.唐代民间流行谚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而宋代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书中自有颜如玉”等俗语。这一变化主要缘于宋代( )
A.边患危机的缓解 B.社会控制的松弛
C.儒家地位的确立 D.崇文抑武的方针
14.宋代在地方设置的四个路级机构(安抚司、转运司、提刑司、提举司),虽各有分管的事权,但又身负监察州县之职,故称“诸监司”,各司权力交叉重叠。这些制度的实施( )
A.扩大了地方职权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强化了中央集权 D.减轻了财政负担
15.下图是根据《宋史·食货志》记载而绘制的《江淮地区通过漕运输往汴京的粮食数量变化图》,它可用以说明( )
A.江淮农业产量居全国首位 B.经济重心南移的潜在趋势
C.漕运是南北交流唯一渠道 D.北方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
16.元代在地方设立行省,突破了以山川地理划分区域的传统做法,反而尽量做到“‘犬牙交错’,‘以北制南’,从根本上消除了……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其主要意图是( )
A.防止地方据险割据 B.整合资源发展经济
C.加强边疆地区管理 D.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17.隋朝运河开凿始于隋文帝,隋炀帝即位后利用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北起涿郡,南到余杭的大运河(图1)。元代大运河北起大都,南达杭州,从北往南共分为七大段(图2)。两条大运河的开凿均( )
图1 隋朝大运河路线图 图2 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
A.以满足帝王享乐为目的 B.导致了王朝的迅速灭亡
C.以东都洛阳为交通核心 D.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18.宋代理学家朱熹指出:“官无大小,凡是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朱熹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 )
A.不畏权贵,忠君爱国 B.自我克制,廉洁奉公
C.格物至知,慎思明辨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9.下表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对比。表中的史实表明当时( )
时期 职位 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其他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
清代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上传下达,备皇帝顾问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官僚机构的膨胀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行政效率的提高
20.明朝永乐三年至宜德八年的28年间,郑和七下西洋,访问了当时印度洋周边30多个国家和地区。600多年来,中国与印度洋各国关系的佳话流传不衰。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
A.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推动了明朝政治革新进程 D.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21.清朝中期,政府通过将军直辖、设置盟旗、土司制度、派驻藏大臣等方式稳定了边疆局势,同时在中央设置理藩院专门处理蒙、藏等民族事务。这些做法体现出( )
A .行省制度弊端显露 B.国家治理因地制宜
C.地方财政面临困境 D.专制集权高度强化
22.《清代全史》记载:杭州人张翰的祖先在(明朝)成化末年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织诸色贮币,备极精工。每下一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由于市场和规模扩大,张翰遂雇佣附近无业的游民和工匠采取“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方式组织生产,工匠工钱支付方式或“计日受值”或“计工受值”。这反映出当时( )
A.新的经营方式已经出现 B.雇佣关系在纺织业普及
C.农村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D.官营手工业日益的衰落
23.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他们向清政府提出以下要求:准英商在舟山、宁波、天津贸易;准英商在北京设货栈;于舟山附近指定一小岛,为英商停泊、居留、存放货物之……粤海关除正税外悉免其他一切税收,中国应公布关税额例,以便遵行。乾隆以所请与“天朝不合”一一驳回。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英国借此打开了中国的市场 B.乾隆的回复体现外交平等原则
C.英国迫切地要对华输出资本 D.闭关政策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24.19世纪初,英国对华贸易商A·马塞松在回答议会中国贸易特别委员会质询时坦承:“如果没有鸦片贸易,棉织品贸易也就不会发展;如果装载棉织品的船不携带鸦片的话,该船恐怕连路费都赚不回来。”这一对话反映了当时( )
A.鸦片走私已取代棉纺织品贸易 B.中国处于贸易逆差大量白银流出
C.英国以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市场 D.中国禁烟运动严重损害英国利益
25.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语言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灵活、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逐渐平民化。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宋明理学的潜移默化 B.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C.商品经济的日益活跃 D.西学东渐的广泛传播
26.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英国在市场扩张的驱动下发动了鸦片战争。下列条款出自《南京条约》并能反映上述动机的是( )
A.中英协定关税 B.赔款2100万银元
C.允许在通商口岸设厂 D.派兵保护各国使馆
27.魏源主持编撰的《海国图志》出版于1842年以后,在东亚地区流传甚广,其“师夷长技”的观点不仅催生出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还启发了日本“和魂洋才”与朝鲜“东道西器”思想的产生。这可用于说明( )
A.东亚已经完全沦为殖民地社会 B.《海国图志》启迪了东亚地区的近代化
C.东亚新旧势力之间的妥协合流 D.东亚对西方的学习已经深入文化层面
28. 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业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说明洋务运动( )
A.将外商企业排挤出中国市场 B.掌握了西方先进经验和管理制度
C.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29.清代诗人杨昌浚曾有诗云:“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诗人称赞的是( )
A.关天培在虎门抗击英军 B.邓世昌黄海海战壮烈殉国
C.左宗棠平定阿古柏叛乱 D.冯子材取得了镇南关大捷
30.在太平天国全部四十种官方文书中,除了《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外,几乎所有官方文书都是宣扬宗教迷信思想的。这一现象揭示了( )
A .太平天国运动的斗争标志 B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C .中国社会浓厚的宗教色彩 D .太平天国理论体系的完备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28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均田制下按丁计征的租庸调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由于国家对农民的压迫严重,不堪重负的农民宁愿依托地主也不愿重回自己的家园。逃户现象成为唐代中叶时国家极为头痛的问题,故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实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国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承认了乡村社会的土地租佃和土地买卖。在租佃制下,佃农与地主是一种互相依赖的经济契约关系,他们在法律身份上是平等的。 ——摘编自曹端波《唐代土地制度的转型与农民身份地位的变化》
材料二 宋代沿袭了晚唐以来的土地政策,对合法的私人土地买卖不加干预,土地买卖愈益盛行,“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地主阶级的升降沉浮波动频繁。无地少地的农民承担地主土地的耕作,要按照契约的规定,保证缴纳所规定的地租,否则官府便要干预。佃农不仅拥有迁移的自由,还可以受他人的雇佣而非地主的私属。各种分成制的产品地租代替了劳役,佃农有了更多的时间和主动性去安排生产,从而使生产得到发展。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实行两税法的原因。(7分)
(2)据材料二,归纳宋代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的表现和产生的社会影响。(7分)
32.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诸家之学,并起争鸣,经过相当时期之后,总是要归于统一的,统一的路线有两条:(一)淘汰其无用,而留存其有用的。(二)将诸家之说,融合为一。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它的指导思想是“师夷制夷”和“中体西用”。“师夷制夷”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采“西学”是为了维护“中学”,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洋务运动的领导力量——洋务派本身仍然是封建地主阶级,并不代表先进生产力,其内部十分复杂,难以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攻坚克难的领导核心。洋务运动选择的“师夷制夷”的道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解决不了主要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贫穷落后的问题。清朝统治者在“御内”和“制夷”上首先选择了“御内”“制人民”。洋务派大力“求富”,是为清政府开财源、筹军饷而不是解决广大人民的贫困问题,洋务运动是不可能得到广泛人民群众支持的。洋务运动从发生到结束的40年间,列强侵略不断加剧,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清政府风雨飘摇,洋务运动追求的富强根本不可能实现
——摘自刘俐宏《洋务运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启示》
材料三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英雄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屈服,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将思想“归于统一”的主要举措。(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列举1840—1900年间的重大史实(除洋务运动外),实证中国各阶级“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4分)
三、论述题(本题12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古代政治发展中,始终伴随着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此消彼长。在不同朝代具体的历史背景下,相权会有所加强,但相权加强的时间不会太长,一旦相权过大则会受到压制。在皇权与相权关系变化过程中,两者权力平衡时,多出现国家兴盛、政通人和的局面;两者平衡被打破时,易导致官僚机制运行受挫的不良结果。
——摘编自刘丁如《浅析中国古代皇权相权之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具体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高一历史第3次月考答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C A B B B C A B D D D C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D B A A B A D C C A B D C B
一、选择题
1.B【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青铜大面具,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面具,其分铸技术、合金比例与安阳殷墟属于同一系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可以推断出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B项正确;商周时期盛行神权政治,在题干内容中无法体现,题干内容反映的是“三星堆遗址青铜大面具,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面具,其分铸技术、合金比例与安阳殷墟属于同一系统”,排除A项;分封制度与西周相关,题干只涉及青铜器,排除C项;地理环境只能说影响中华文明发展,说法不正确,排除D项。故选B项。
2.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据材料可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主要有钺、琮、璧,钺是军事统帅权的象征,琮是沟通天地的神器,璧是财富的标志物,说明此时已出现贫富差距、礼器等,据所学这些均是国家雏形的象征,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玉器工艺的技术指标,因此无法得出制玉工艺发展成熟的认识,排除A项;贫富差距出现只是材料的一部分,材料不仅体现了贫富差距,还涉及其他信息,排除B项;材料信息 不涉及区域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
3.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的中国。据材料“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可直接得出夏商周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制度,C项正确;西周通过宗法制,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排除A项;商朝时期内外服制度形成中央间接管理地方的体制,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贵族的政治色彩浓厚,排除D项。故选C项。
4.A【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现实,孔子提出的解决之道是恢复周礼,克己复礼,A项正确;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思想,排除B项;仁政是孟子的主张,排除C项;变法革新是法家的政治主张,排除D项。故选A项。
5.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代(中国)。据材料“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可知该时期废除了分封制。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而分封制下强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郡县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因此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形成,同时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B项正确;据材料“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可知该时期废除了分封制,排除A项;材料与秦朝面临危机无关,排除C项;隋朝形成科举制,排除D项。故选B项。
6.B【详解】从表格中淄川国诸王所辖领地逐渐减少,可推知诸侯王实力逐渐衰落,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项正确;从材料淄川国诸王世系可知,分封制未被废除,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诸侯王问题,体现的中央集权问题,排除C项;D项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故选B项。
7.B【详解】材料体现中国历史发展的特征,秦汉是常态,那么魏晋南北朝是变态,这说明常态指的是统一时期,变态是指分裂时期,那么魏晋时期“进化迹象”是指在分裂中蕴含着统一,所以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是常态,不是变态时期的“进化现象”,B项符合题意;汉族与内迁民族逐步交融,民族融合会促进国家的统一,排除A项;科技在诸多领域取得新成果, 科技的发展说明统治阶级的重视以及各民族的文化交流的发展,蕴含着统一的因素,排除C项;北民南迁带动江南经济开发,说明南北交融,促进国家统一,排除D项。故选B项。
8.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标准是门第族望,造成了世家大族对政权垄断的局面,因此材料是九品中正制的描述,C项正确;材料是对九品中正制的描述,与三公九卿制不符,排除A项;察举制盛行于两汉时期,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是唐朝时期的中央机构,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9.A【详解】材料“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裤”体现的是中原汉族同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A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外文化交流,B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民族融合,并非是民族隔阂,C排除;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
10.B【详解】 从材料中的"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等信息可以看出,唐太宗认为对人民剥削过重会导致国家覆灭,最能体现该治国理念的举措是休养生息,不夺农时,故选 B 项。11.D【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由李姓开国,故立国初期推行尊崇道教的政策;武则天欲取代李姓王朝,又采取了兴佛抑道的政策;唐武宗为扩大财政收入,又推行了灭佛的政策。这说明对待道教、佛教的态度取决于统治者的需要,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儒学的地位,排除A项;武则天采取兴佛抑道的政策,不能说“道教更有助于稳定唐朝政治秩序”,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三教并行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
12. D 【详解】唐代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繁盛时代,由于统治集团实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营造了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逐渐形成了融合西域、印度、高丽等不同文化风格的多元整合的格局,故 D 项正确;唐代强大的军事实力与音乐呈现出融合不同地域文化风格的特征没有直接关系,故 A 项错误;秦朝统一全国后,百家争鸣的局面逐渐结束,故 B 项错误;唐代音乐呈现出融合不同地域文化风格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当时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而不是加强现实统治的需要,故 C 项错误。
13.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唐代‘宁为百夫长’到宋代‘书中自有颜如玉’等俗语”的流行,可知唐朝重视武功,宋代重视文治,主要因为宋代统治方略转变为重文轻武,D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宋代人重视做文官,与边患危机没有关系,排除A项;重文与社会控制松弛没有关系,排除B项;儒学地位在汉代确立,排除C项。故选D项。
14.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依据材料“虽各有分管的事权,但又身负监察州县之职,故称“诸监司”,各司权力交叉重叠”,结合所字知识可知,宋朝通过设置这些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从而加强中央集权,C项正确;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并没有扩大地方职权,排除A项;宋朝过度分权,导致行政效率不高,排除B项;宋朝机构职权交叉,官员冗多,财政负担大,排除D项。故选C项。
15.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从981年到1008年江淮地区通过漕运输往汴京的粮食数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并且江淮地区输往京师漕粮占据输京总漕粮的82%,说明南方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呈现出经济重心南移的潜在趋势,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江淮地区农业产量与整个国家的对比,无法推知是否占据首位,排除A项;C项错在“唯一”,说法绝对,排除C项;材料中的漕粮主要输往汴京,不能表明北方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排除D项。故选B项。
16.A【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可知本题为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元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加强了中央集权,A项正确;发展经济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排除C项;促进区域平衡发展不是主要意图,排除D项。故选A项。
17.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政治重心与经济重心相分离,大运河将南方的钱粮物资大量北运以服务统治的需要,客观上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D项正确;隋元两朝大运河的开凿与经营是服务国家统治的需要,不是以满足帝王的享乐为主要目的,排除A项;元朝并未因为开凿大运河而迅速灭亡,排除B项;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交通核心,元朝以北京为核心,排除C项。故选D项。
18.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朱熹认为官不在大小,而在于为公。如果为公即使再小的官,也受人尊敬,反之哪怕是做到宰相的地步,也跟没了下半截的马鞭子一样,没个好结果。朱熹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自我克制,廉洁奉公,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忠君爱国”,“格物至知、慎思明辨”,“无勿施于人”,故A、C、D错误。
19.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明朝内阁相对于清朝军机处而言,其仍具有一定权力,但军机处彻底成为传达君主旨意的工具,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A项正确;材料未反映官僚机构的变化,排除B项;据所学,“中央集权的加强”指的是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不是中央集权,排除C项;材料只是说中枢权力机构的权力范围,未提及行政效率,排除D项。故选A项。
20. A【详解】根据“600多年来,中国与印度洋各国关系的佳话流传不衰”可知郑和下西洋密切了中国与印度洋各国的关系,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故选A;郑和下西洋并不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没有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更没有推动明朝的政治革新,排除BC;郑和下西洋和封建制度的衰落没有关系,排除D。
21. B【详解】 据材料"政府通过将军直辖、设置盟旗、土司制度、派驻藏大臣等方式稳定了边疆局势"可知清朝对边疆的治理根据边疆的实际情况而定,体现了国家治理的灵活性,故选 B 项;材料没有涉及行省制的弊端,排除 A 项; C 、 D 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22.A【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丝织业发达的江南地区,如苏州、杭州等地,出现了一些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富裕机户,购买织机,雇佣机工进行生产。形成“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式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这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材料中张翰的经营方式就反映出当时新的经营方式已经出现,A项正确;当时雇佣关系只是在纺织业中零星稀疏的出现,并未普及,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农村自然经济才逐步瓦解,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
23.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93年(中国)。根据材料主旨信息可知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要求开放舟山、宁波、天津等地贸易,并免除一切税收,但被乾隆拒绝,这说明清政府坚持闭关锁国政策,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D项正确;英国借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市场,排除A项;乾隆的回复体现了天朝上国的观念,排除B项;材料中英国要求开放通商口岸,体现了商品输出的要求,排除C项。故选D项。
24.C【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初,英国对华贸易商......坦承:“如果没有鸦片贸易,棉织品贸易也就不会发展;如果装载棉织品的船不携带鸦片的话,该船恐怕连路费都赚不回来”及所学知识可得知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英国以鸦片贸易来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打开中国市场,C项正确;鸦片贸易的利润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棉纺织品贸易的亏空,而不是取代,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中国处于贸易逆差大量白银流出,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中国禁烟运动严重损害英国利益,排除D项。故选C项。
25.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逐渐平民化,主要是因为商品经济的日益活跃,C项正确;宋明理学强调伦理纲常束缚思想、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不利于平民化趋势,排除AB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逐渐平民化与西学东渐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6.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发动鸦片战争,协定关税更便于市场的开拓,故选A;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与题干中市场扩张的驱动不符,排除B;允许在通商口岸设厂属于《马关条约》的内容,排除C;派兵保护各国使馆属于《辛丑条约》的条款内容,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英国在市场扩张的驱动下”,联系所学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分析解答。
27.B【详解】根据材料“不仅催生出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还启发了日本‘和魂洋才'与朝鲜‘东道西器'思想的产生”,由此可见《海国图志》启迪了东亚地区的近代化的思想,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东亚已经完全沦为殖民地社会问题,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东亚新旧势力问题,排除B项;材料讲的是“师夷长技”的观点对洋务运动、日本与朝鲜国思想的影响,不是东亚对西方的学习,排除C项。故选B项。
28.D【详解】根据材料“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可知洋务运动期间,外国公司在中国的贸易下降,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侵略,故选D;洋务运动期间外商企业在中国实力强大,A说法明显错误,排除;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29.C【详解】根据材料“湖湘子弟满天山”“引得春风渡玉关”两句信息明确指向了新疆地区,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时空判断,应为左宗棠平定阿古柏叛乱,C项正确;关天培在虎门抗击英军是在广东,排除A项;邓世昌壮烈殉国是在黄海,排除B项;冯子材取得了镇南关大捷是在广西,排除D项。故选C项。
30.B【详解】材料信息表明农民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用科学理论指导斗争,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故选 B 项。太平天国运动的斗争目标是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排除 A 项: C 、 D 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中国社会浓厚的宗教色彩说法太绝对,只能是太平天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理念体系不完备。
二、材料分析题
31.(1)商品经济发展;土地兼并买卖频繁;均田制逐渐瓦解,租庸调制难以推行;农民税赋重、逃离原籍现象比较普遍;国家无法严格控制农民人身自由;为解决政府财政困难,保障财政收入。(答对一点2分,答到4点得7分)
(2)表现:土地买卖基本不受官府干预(2分);官府对农民的限制松弛。(2分)
影响:农民受到的人身束缚减少;农民的生产热情提高,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土地买卖盛行;贫富更替普遍,社会流动频繁。(答对一点2分,答到两点得3分
32.(1)秦: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2分)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2)失败原因: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领导阶级是封建地主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师夷制夷”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脱离人民群众(不解决人民的贫困问题,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缺少和平的外部环境(列强侵略,国际环境恶劣)。(每点2分,答到3点即可)
举例:“开(睁)眼看世界”、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运动(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
(4分,每点2分)
三、论述题
33.示例:
观点:中国古代的相权在与皇权的斗争过程中不断被削弱。
阐述:秦朝在中央始设三公,丞相是百官之首,协助坚帝处理政务,权力极大。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严重威胁皇权。汉武帝时期,设置中外朝制度,启用亲信、侍卫、宦官参与军国大事,牵制外朝,丞相的权力受到了限制,皇权加强。隋唐实行三省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相权再次被分割,皇帝总揽大权。明初,因胡惟庸飞扬跋扈,朱心璋废除宰相制度,皇权高度集中。总而之,中国古代皇权不断加强,而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废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四川省广安市名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