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试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1836年《中国丛报》登载:“(中国)是一个不大理会其他国家的自命不凡的国家。她视所有其他国家都不如她……一记来自外国强国的有力准确的一击,就会动摇她的基础。”率先对中国“准确的一击”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日本 C. 美国 D. 法国
2. 恭亲王奕?在致法国特使的信中写道:“法国兵士,对于皇帝避暑行宫,仍肆焚掠,其故何为?尔等亦文明之大国也,其军士饱经训练,宜有纪律,今乃焚毁皇帝行宫,所根据者何因?贵统帅何以不加禁止,置若罔知乎?”法军所犯下的暴行发生在( )
A. 鸦片战争时期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洋务运动时期 D. 戊戌变法时期
3.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名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
A.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B.掠夺了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4. 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这反映了洋务派创办的企业( )
A. 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 B. 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C. 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 D. 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扩张
5. 林则徐说:“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他还说:“……西定新疆,舍君莫属。”最终“君”没有辜负林则徐的期望。材料中的“君”指的是( )
A.魏源 B.左宗棠 C.李鸿章 D.曾国藩
6.观察《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邓世昌毅然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日本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舰射击,致远舰右侧鱼雷发射管被击中,引起大爆炸,3时30分,以右舷倾斜,在东经123度34分,北纬39度32分的海面上沉没。”该段叙述的地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这场运动是正义的,却不是正确的;它试图将外国人全部驱走,却导致了更大规模的入侵;它试图扶助大清,却遭到清政府的绞杀;它试图挽救民族危亡,却使中国面临空前危机。“这场运动”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8.《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中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攸关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9.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谭嗣同的“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到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敢把乾坤力挽回”。这些诗句共同体现了中国近代进步人士强烈的( )
A. 实业救国思想 B. 君主立宪思想 C. 民主共和思想 D. 爱国主义思想
10.著名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污染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动弹起来了。”这里强调了戊戌变法( )
A.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 B.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 D.结果是建立了民主政治
11.2022年3月12日上午,首都各界人士会聚北京中山公园中山堂,举行简短而庄严的仪式,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97周年,深切缅怀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习近平总书记也曾经说:“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之所以这样评价孙中山并纪念他,是因为他领导的辛亥革命( )
A.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B.开启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C.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的终结
D.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实现了民族独立
12.2022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11周年。如果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可作为素材的正确排序是( )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 ②公车上书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④武昌起义
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⑥建立兴中会
A. ⑥①④⑤③ B. ⑥②①④③⑤ C. ⑥①④③⑤ D. ⑥②①④⑤③
13.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袁世凯的失败使得中国在经历大变革后失去了政治中心......他的去世使中国陷入了一种因权威缺失而导致的混乱。”这种“混乱”是指( )
A.军阀割据 B.人民起义 C.政治腐败 D.列强入侵
14.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赞美家乡风光的《山中即景》:“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绝无人迹处,空山响流泉。”他用口语化的语言呈现诗歌内容,得益于新文化运动( )
A.提倡民主思想 B.抨击旧道德 C.主张男女平等 D.倡导白话文
15.“若卖国首领未诛,卖国条约未废,亡国之祸终难幸免”;“签字而山东亡,山东亡而全国随之,亡国大难迫于眉睫。吾同胞忍坐视家国之亡而甘心作奴隶乎?”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二次革命 B. 护国战争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日本海军总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是简单。阁下那么聪慧,怎会不知。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墨守陈规不知变通导致的。
(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之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材料三 慈禧看到列强未将其列为祸首,大喜过望,立即诏告奕劻、李鸿章,不论条约如何苛刻,均可照办,并慷慨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中国近代史普及读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哪一事件使“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 “在炮口的逼迫下”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对比1840年前的中国,如何理解“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3分)
(2)材料二的这封信最有可能写于哪场战争期间?该战争的失败对中国造成什么危害?从材料看,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是什么?(3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慈禧“大喜过望”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不论条约如何苛刻”指的是哪一条约?结合所学,根据条约内容简要论证“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3分)
(4)近代史留给我们的沉重感受就是——屈辱。对此,你有何感想?(1分)
17. 阅读图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1)史料按表现形式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和图像史料等。将上述史料进行分
类。(填写序号,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3分)
属于文献史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实物史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图像史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整理上述史料,将表格中A、B、C、D处补充完整。(4分)
主 题 史料 相关史实
中国近代化探索“器物”篇 B 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化探索“ A ”篇 ⑤ D
②、③ 辛亥革命
中国近代化探索“ 思想”篇 C 新文化运动
(3)从上述史料中任选一项,说明其与主题、相关史实的关系。(仿照示例完成,不得选用示例中的史料)(1分)
示例: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是辛亥革命的成果。
(4)通过材料阅读,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史认识。(1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尤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自然真想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有何术能其责?” ——李鸿章
材料三 (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中国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中国国民有建立民主共和的能力,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唯一出路。
——摘自朱志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材料四 这以前,中国人民也发生过多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政治行动。可是它们或者是单纯的军事行动,或者是只有较少人参加的爱国活动。五四运动就大不相同了。它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强烈刺激下,许多人义愤填膺。他们聚在一起便畅谈国家面对的危局。一旦经历过五四这次大风暴的洗礼,在他们眼前便打开一个新天地,带来从来没有的思想大解放,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道路。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阅读材料一,该内容是哪一政权所颁布的?它代表哪个阶层的利益?分析这个法令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3分)
(2)材料二是李鸿章对洋务运动的反思。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李鸿章这位“裱糊匠”对“破屋”进行“东补西贴”办了哪些事?他“办了一辈子的事”终“不可收拾”的原因是什么?(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兴民权、改民主”不懈努力,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2分)
(4)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前后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变化打开的“新天地”是什么?(3分)
2022年11月八年级期中历史检测试卷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5:ABDDB 6——10:BCDDB 11——15:ACADD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6.(10分)
(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甲午中日战争。危害: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等(回答一点即可)。失败原因:清朝墨守陈规不知变通。
(3)列强未将其列为祸首。《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4)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只有勇于学习先进,敢于创新,国家富强,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等(言之有理均可)
17.(9分)
(1)文献史料:③④⑤;实物史料:②⑥;图像史料:①。
(2)A:制度; B:①; C:④⑥; D:戊戌变法。
(3)①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照片见证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开启中国近代化的进程。②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旧址见证了武昌起义的胜利与清政府统治开始瓦解的历史。④《青年杂志》一卷一号目录见证了新文化运动传播民主科学思想,促进思想解放的历史。⑤“明定国是”诏书见证了戊戌变法推行改革,变法图存的历史。⑥北京大学红楼旧址见证了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主阵地,掀起思想解放潮流的历史。
(4)认识:由学习西方的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18.(11分)
(1)太平天国。农民阶层。③原因:《天朝田亩制度》是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绝对的平均主义是无法实现的空想;当时的制度落后等(只需要回答一点)
(2)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或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近代民用企业(或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建立新式陆海军、培养近代人才等(答出两点即可)。原因: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3)成果: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或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或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等(回答二点即可)
(4)变化:由单纯的军事行动或少数人参与变为参与的社会面广、态度坚决、彻底的不妥协。新天地: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任答两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湖北省黄石市四区联考2022-2023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