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阆中东风中学校
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段考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 中国古代早期王畿外围所属疆域,以五百里为一区划,谓之服。服即服事天子之意。夏朝为五服,到周朝分天下为九服。王与各服之间关系也出现较大变化,夏之王身份为“兄长”或“盟主”,而西周之王身份为“君”。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①贵族政治被打破②对地方控制力增强③王权与神权结合④政治隶属关系强化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夏朝五服,到周朝分天下为九服”可得出西周对地方控制力增强。从“兄长”或“盟主”到“君”可得出西周政治隶属关系强化。②④C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贵族政治打破,排除①;材料没有反映出③王权与神权结合。排除ABD项。故选C项。
【点睛】
2. 我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唐朝前期,租调制演变为租庸调制,不去服役的人可以纳绢或纳布代役;王安石变法期间废除了按户等轮差服役的制度,原来应该服役的民户要缴纳免疫钱,由政府雇人服役;张居正改革期间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清朝时期的地丁银制度把人头税完全摊入田地之中。上述变化反映了( )
A. 赋税征收手续不断简化 B. 国家税收范围的不断扩大
C. 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 D. 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领依附关系不断削弱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清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古代的赋税制度,由租庸调制到免役法,再到一条鞭法,再到地丁银制度,征税的标准从人丁转移到土地,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关系不断松弛,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征税标准的变化,不是征收手续不断简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征税标准的变化,不是税收范围的不断扩大,排除B项;材料无法判断白银货币化最终完成,白银货币化从明朝时期开始,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3. 如何治理国家是自古以来统治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汉朝开始,统治者越发重视《孝经》。《孝经》是一部阐发儒家伦理的著作,以“孝”为“百行之本”,进而阐述如何以忠孝、孝悌的原则处理君臣、父子、兄弟等各种社会伦理关系,以及立身、处事、齐家、睦邻、治国、事君等各种社会政治事务。汉魏以来,《孝经》成为儒学教养的主要文本。至唐代,《孝经》获得“经典”地位,升格为与“五经”并列的儒家“经书”之一。《孝经》地位的不断演变反映了( )
A. 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 B. 儒学地位不断得到强化
C. 统治者日益重视道德教化重要性 D. 统治思想日趋保守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魏以来(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孝经》地位的不断提高,是统治者认识到通过重视儒家的道德教化来进行国家治理的重要性,C项正确;儒家开始成为官方哲学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A项;儒学地位不断得到强化是现象,并非反映出的实质,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统治思想的日趋保守,而是体现了统治阶级日益重视道德教化,排除D项。故选C项。
4. 下图为唐宋时期政府的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图中的变化趋势说明这一时期( )
A. 政府因税制改革财政收入增加 B. 海外贸易推动经济繁荣
C. 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逐渐提高 D. 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从唐代到宋代,政府的赋税收入中,钱币占比明显增多,谷物和布帛等实物占比明显下降,结合所学,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依户等纳钱,依田亩纳米粟,将征收谷物、布帛等实物为主改为征收钱币为主说明,农民为了纳税,需要将农产品拿到市场上交易换取钱币,推动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C项正确;材料仅提及钱币与实物收入,这不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全部,故不能判定财政收入增减情况,排除A项;海外贸易主要影响关税收入和商税收入,排除B项;唐宋时期,小农经济比较稳固、占据主导,鸦片战争后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排除D项。故选C项。
5. 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大量的国家权益被西方列强攫取。1927年7月,国民政府宣布:业已过期的条约和协议将由新的条约和协议取代,尚未过期的条约和协议将根据法律程序予以废除或重新签订。1928年7月,美国率先与中国重新签订关税协定,随后德国等迅速仿效。这说明当时( )
A. 中国成功从西方国家手中收回了关税主权 B. 国民政府的民族意识有所增强
C. 列强废止了从中国获得的协定关税特权 D. 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7——1928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国民政府成立后,发起了改定新约运动,意在废除侵害国家主权利益的不平等条约,体现了民族意识的增强,B项正确;“成功”的说法错误,国民政府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才正真收回了关税自主权,废除列强在华关税特权,排除A项;此时列强并没有完全废止从中国获得的协定关税特权,排除C项;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是在一战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6. 下图为2016年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本地财政收入和获得的国家补贴情况(单位:亿元)。该图说明( )
A.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缺乏自主性 B. “一国两制”在自治区落实
C. 各民族基本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D. 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6年(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国家补贴大力支持少数民族自治区,说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D项正确;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实行经济自治,排除A项;“一国两制”适用于港澳台地区的治理,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国家补贴少数民族自治区,无法说明各民族基本实现共同繁荣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7. 我国《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指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和各级政府民族事务部门录用国家公务员时,对少数民族报考者应予照顾。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录用国家公务员时,对退役军人应予照顾……对偏远地区的报考者,经省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的,可适当放宽年龄和学历要求。”这些规定说明我国公务员制度( )
A. 取代了党管干部的人事制度 B. 侧重于扩大人才选拔实施范围
C. 招录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轨道 D. 重视结合本国实际和实质公平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对少数民族报考者应予照顾”“可适当放宽年龄和学历要求”可知,我国公务员制度在实行过程中照顾民族自治地区的人民的实际情况,并且条件上给予一定的放宽,体现了我国公务员制度结合本国实际和实质公平,D项正确;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该说法错误,排除A项;公务员制度一直面向全国,并未扩大,排除B项;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排除C项。故选D项。
8. 文化外交是主权国家利用文化手段实现对外文化战略目标的一种外交手段。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主张“求同求和与全面参与”。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上,中国与123个国家签订文化合作协定,与160多个国家文化往来等。但在国际上中国文化外交仍然存在很大挑战,如“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材料说明( )
A. 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拓展国家利益边界
B. 国家方针政策的调整和文化自信的增强
C. 加强文化外交的多维度创新,积极搭建多边交流平台
D. 冷战已经结束,但冷战思维仍然存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根据材料“但在国际上中国文化外交仍然存在很大挑战”、“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及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提升,但中国的文化外交仍然受到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国家的诋毁,说明当今世界冷战虽然已经结束,但仍然存在冷战思维,D项正确;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拓展国家利益边界”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国家方针政策的调整,未强调文化自信的增强,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我国加强文化外交的多维度创新,体现不出积极搭建多边交流平台的相关信息,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9. 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和《法学阶梯》中记载:罗马人面对高空坠物伤人频发,视情况采取不同应对:如果可以找到具体抛掷人,可在市民法的框架内对此抛掷人提起诉讼;具体抛掷人很难找到时,裁判官通过告示的形式创设抛掷或倒泼之诉,让居住人来承担责任,形成通过市民法与裁判官法解决高空坠物问题的二元机制。据此可知罗马( )
A. 为欧洲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B. 注重维护罗马公民公共安全
C. 公民法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 D. 法律体系已经达到完备程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罗马。根据材料“罗马人面对高空坠物伤人频发,视情况采取不同应对”可知,罗马法充分考虑到高空坠物伤人事件的多种情况,并作出了相应的法律处理规定,反映出理性的一面,也说明罗马法注重维护罗马公民公共安全,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罗马针对高空坠物伤人频发的状况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条文,无法说明其为欧洲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这一说法夸大了罗马法的作用,排除A项;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是万民法的特点,而非公民法,排除C项;材料表明古罗马注重维护罗马公民公共安全,仅从材料不能得出完备的说法,排除D项。故选B项。
10. 美国刑事诉讼中有著名的“米兰达警告”:“你有权保持沉默;你所说的任何话,都可以作为不利于你的证据;你有权获得辩护律师的帮助;如果你无力聘请,将会为你指定一名律师并由州政府承担律师的费用。”这表明美国( )
A. 法院根据宪法独立掌握司法权 B. 打击刑事犯罪的效能得到提升
C. 刑事诉讼蕴含着程序正义原则 D. 树立并维护联邦法院最高权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美国刑事诉讼中对于诉讼程序有着明确规定,且其是公平正义的体现,如有权保持沉默,有权获得辩护律师的帮助,甚至在没有能力聘请律师的时候由政府承担聘请律师的费用,C项正确;题干中涉及诉讼程序问题,并未体现法院掌握司法权的问题,排除A项;司法程序的公平正义具有普适性,与打击刑事犯罪无关,排除B项;题干并未体现联邦最高法院的权威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11. 1821年英国正式启动金本位制度,基于对英镑兑换黄金的信任,各国都愿意持有英镑并用英镑进行国际结算。英国政府还采取政策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各类金融业务,英国的企业也通过资本输出的手段将英镑洒向了世界。材料说明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 重商主义政策成就英镑的国际地位
C. 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确立
D. 国际货币体系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以英镑为中心的金融体系,不足以体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内容,故A项错误;1821年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此时英国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非重商主义,故B项错误;17世纪时英国即确立世界殖民霸主地位,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从“各国都愿意持有英镑并用英镑进行国际结算。英国政府还采取政策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各类金融业务,英国的企业也通过资本输出的手段将英镑洒向了世界”反映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故D项正确。
12. 新冠疫情爆发后美国受到极大冲击,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达到一亿零一百万人次。尽管如此美国却没有官员受到追责,其原因在于,在选举民主制下,对高级官员的问责形式主要通过选举,但选举周期过长;对事务类官员来说,官员所作所为只要符合程序规定,即使导致负面结果也无需担责。材料意在说明( )
A. 西方文官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弊端 B. 美国政治制度尚未稳定成熟
C. 政党分肥制导致美国行政效率低下 D. 缺乏对官员的监察问责机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新冠疫情爆发后美国受到极大冲击”“尽管如此美国却没有官员受到追责”,因为“在选举民主制下,对高级官员的问责形式主要通过选举,但选举周期过长;对事务类官员来说,官员所作所为只要符合程序规定,即使导致负面结果也无需担责”可以得出,材料意在说明西方文官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弊端,A项正确;自1787年宪法制定后,美国政治制度逐渐稳定,排除B项;政党分肥制是在文官制度建立前,排除C项;根据材料美国有对官员的问责机制,只是对高级官员的问责周期过长,排除D项。故选A项。
13.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三十年战争所造成的领土变更得以调整,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大批城邦国家取得了独立,荷兰与瑞士成为主权国家,新教国家脱离了教皇的霸权。这表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
A. 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B. 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
C. 推动了宗教改革爆发 D. 集体安全体制得到了完善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大批城邦国家取得了独立……新教国家脱离了教皇的霸权”并结合所学可知,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结束了欧洲的混战局面,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该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城邦国家独立、主权国家成立等体现了欧洲出现新的政治形势,B项正确;荷兰人格劳秀斯在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排除A项;16世纪宗教改革爆发,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1945年《联合国宪章》签署,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4. 20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通过法案,允许学校跳出地方教育机关的管辖,转换成为由私有资金支持的机构;允许卫生机构摆脱地方政府控制,从不同的卫生提供系统和单位中采购合适的服务。这反映出英国( )
A. 传承地方自治传统 B. 缩减社会保障规模
C. 丰富社会救济途径 D. 强化国家干预政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英国)。据本题材料“允许学校跳出地方教育机关的管辖,转换成为由私有资金支持的机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陷入“滞胀危机”,在此背景下,英国撒切尔夫人在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放松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因此材料体现的是英国缩减社会保障规模,B项正确;材料与传承地方自治传统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放松对经济的干预,缩减社会保障规模,非丰富社会救济途径,排除C项;材料反映英国政府放松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排除D项。故选B项。
15. 二战后,西方各国意识到,要提高生活品质,改善人民生活,不能单靠政府,必须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来解决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 )
A. 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B. 社区承担更多政府功能
C. 社区实现独立决策 D. 基层管理体制达到成熟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西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社区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组织下,实行居民自我管理,不仅提供生活服务,教育等,还参与相关的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B项正确;社区组织开始形成是在工业革命后,题干涉及时间是在工业革命后,时间不符,排除A项;社区承担更多政府功能是20世纪80年代,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能说明基层管理体制达到“成熟”,排除D项。故选B项。
16. 多边主义在许多地区方兴未艾。如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朝核六方会谈机制的形成等。已有的多边组织规模都在扩大,如东盟由6国扩展到10国,而新建立的多边机构在全世界各地区都在增多。这一局面反映出( )
A. 区域经济集团化在发展 B.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C. 各国相互联系不断加强 D.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题干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的世界。根据材料,多边主义的兴起和多边组织的扩大,反映出世界各地的国家在处理共同问题时,越来越倾向于采取合作和协商的方式,而不是单方面行动或仅依赖少数大国的决定,这体现了世界力量的分散和平衡,也就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项正确;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朝核六方会谈更多是政治合作,不能够反应区域经济集团化在发展,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虽然可能导致国际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但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多边主义在安全等领域的发展,排除B项;各国相互联系不断加强,虽然与多边主义的发展有关,但也不能很好地解释多边组织规模的扩大和多边活动的增多,排除C项。故选D项。
二、材料题(共小题,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吸取了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的经验。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家机器和军队由中央政府掌握,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一定的“民本主义”。
——摘编自俞邃《“中国模式”之我见》
材料二 英国政体由三部分组成:国王、上院和 下院。专制制度瓦解后,上院成为权力重心。从19世纪起,重心明显向下院转移,20世纪下院成为权力重心。现代君主制的关键是立宪。从理论上讲,英王仍握有最高权力,但实际上,国王只是按政府的决定办事,其私“人行动在某种程度上也要受到政府的限制。世袭的原则不符合现代民主精神,英国人只是在事实上剥夺了上院的大部分权力,在形式上并没有触动它,使其保持了原有的尊严。民主制在20世纪的英国下院体现得相当充分。它由直接普选产生,在理论上获得了充分的合法性。在选举权方面,19世纪末已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20世纪主要是使妇女取得选举权。
——摘编自钱乘旦《20世纪英国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变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发展模式的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19世纪到20世纪英国政治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启示。
【答案】(1)特点: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官僚政治发达,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体现了一定民本思想。
(2)变化:权力重心由上院逐渐转移到下院;君主和贵族的权力日益形式化;选举权扩大,民主制发展。
原因:有限君权的历史传统;资本主义的发展;启蒙思想的影响;人民争取合法权利的斗争。
(3)制度建设须立足国情;制度建设应与时俱进;应关注人民利益。
【解析】
【小问1详解】
特点:根据“一是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家机器和军队由中央政府掌握”得出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根据“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得出官僚政治发达,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根据“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一定的‘民本主义’”,得出体现了一定的民本思想。
【小问2详解】
变化:根据“专制制度瓦解后,上院成为权力重心。从19世纪起,重心明显向下院转移,20世纪下院成为权力重心”得出权力重心由上院逐渐转移到下院;根据“从理论上讲,英王仍握有最高权力,但实际上,国王只是按政府的决定办事”“英国人只是在事实上剥夺了上院的大部分权力,在形式上并没有触动它”得出君主和贵族的权力日益形式化;根据“民主制在20世纪的英国下院体现得相当充分。它由直接普选产生,在理论上获得了充分的合法性”得出选举权扩大,民主制发展。原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传统、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分析,得出有限君权的历史传统;资本主义的发展;启蒙思想的影响;人民争取合法权利的斗争。
【小问3详解】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特点、目的、内容等方面,简析中、英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启示,得出制度建设须立足国情;制度建设应与时俱进;应关注人民利益。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轴心政治制度是政治体系中居于核心主导位置的制度。构建一个政治体系内部具有强大而高效整合功能的轴心政治制度对于完成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是轴心制度的形成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制度之间的竞争与博弈的过程。并且,随着时代与环境的变化,轴心制度也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与更新,否则就有被替代的可能。
——摘编自谷宇、王竟晗《轴心制度与政治体系——现代国家建设研究新视角》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逻辑清晰)
【答案】论题:英国代议制形成和完善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阐述:17世纪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689年,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逐步确立,到18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内阁制正式形成,国王成为“虚君”,统而不治。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政治前提。18世纪中期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强烈要求获得政治权利,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资产阶级代议制得到完善和发展。
【解析】
【详解】论题:据材料“轴心制度的形成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制度之间的竞争与博弈的过程。并且,随着时代与环境的变化,轴心制度也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与更新”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论题,例如:英国代议制的形成和完善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阐述:可结合英国代议制形成的背景、代议制形成的过程及对工业革命的意义、英国代议制的完善及其对的影响等方面分析阐述即可。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国际性经济全仗国际货币体系来支撑,而这个体系的基础又是要人们近乎普遍地承认金本位制。……19世纪70年代,西欧和美国都采用了金本位制。谁只要持有任何“文明的”货币——英镑、法郎、美元、马克等,就可以随时去兑换黄金;反过来,一个黄金持有者亦可以把它兑换成任何一种货币。这些通货就像许许多多不同的语言,都在表示着毫无区别的东西。
——(美)R.R.帕尔默等著《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6世纪以来西欧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的影响。
【答案】19. 原因: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及掠夺;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20. 影响: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际贸易增长;强化英国的经济霸权。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6世纪以来的欧洲。
依据材料一“欧洲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16世纪”、“开始改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以来由于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对亚非拉地区展开了疯狂的殖民扩张及掠夺,再加上中国等传统文明开拓精神不足导致了西欧在全球贸易中地位发生改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两次工业革命的主体在欧洲地区,使得欧洲生产力发展水平领先于其他各洲,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世界市场连成一个整体,奠定了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世界)。四川省阆中东风中学校
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段考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 中国古代早期王畿外围所属疆域,以五百里为一区划,谓之服。服即服事天子之意。夏朝为五服,到周朝分天下为九服。王与各服之间关系也出现较大变化,夏之王身份为“兄长”或“盟主”,而西周之王身份为“君”。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①贵族政治被打破②对地方控制力增强③王权与神权结合④政治隶属关系强化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②④ D. ①③④
2. 我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唐朝前期,租调制演变为租庸调制,不去服役的人可以纳绢或纳布代役;王安石变法期间废除了按户等轮差服役的制度,原来应该服役的民户要缴纳免疫钱,由政府雇人服役;张居正改革期间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清朝时期的地丁银制度把人头税完全摊入田地之中。上述变化反映了( )
A. 赋税征收手续不断简化 B. 国家税收范围的不断扩大
C. 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 D. 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领依附关系不断削弱
3. 如何治理国家是自古以来统治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汉朝开始,统治者越发重视《孝经》。《孝经》是一部阐发儒家伦理的著作,以“孝”为“百行之本”,进而阐述如何以忠孝、孝悌的原则处理君臣、父子、兄弟等各种社会伦理关系,以及立身、处事、齐家、睦邻、治国、事君等各种社会政治事务。汉魏以来,《孝经》成为儒学教养的主要文本。至唐代,《孝经》获得“经典”地位,升格为与“五经”并列的儒家“经书”之一。《孝经》地位的不断演变反映了( )
A. 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 B. 儒学地位不断得到强化
C. 统治者日益重视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D. 统治思想日趋保守
4. 下图为唐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图中的变化趋势说明这一时期( )
A. 政府因税制改革财政收入增加 B. 海外贸易推动经济繁荣
C. 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逐渐提高 D. 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5. 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大量的国家权益被西方列强攫取。1927年7月,国民政府宣布:业已过期的条约和协议将由新的条约和协议取代,尚未过期的条约和协议将根据法律程序予以废除或重新签订。1928年7月,美国率先与中国重新签订关税协定,随后德国等迅速仿效。这说明当时( )
A. 中国成功从西方国家手中收回了关税主权 B. 国民政府的民族意识有所增强
C. 列强废止了从中国获得的协定关税特权 D. 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6. 下图为2016年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本地财政收入和获得的国家补贴情况(单位:亿元)。该图说明( )
A.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缺乏自主性 B. “一国两制”在自治区落实
C. 各民族基本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D. 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7. 我国《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指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和各级政府民族事务部门录用国家公务员时,对少数民族报考者应予照顾。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录用国家公务员时,对退役军人应予照顾……对偏远地区的报考者,经省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的,可适当放宽年龄和学历要求。”这些规定说明我国公务员制度( )
A. 取代了党管干部的人事制度 B. 侧重于扩大人才选拔实施范围
C. 招录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轨道 D. 重视结合本国实际和实质公平
8. 文化外交是主权国家利用文化手段实现对外文化战略目标的一种外交手段。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主张“求同求和与全面参与”。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上,中国与123个国家签订文化合作协定,与160多个国家文化往来等。但在国际上中国文化外交仍然存在很大挑战,如“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材料说明( )
A. 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拓展国家利益边界
B. 国家方针政策的调整和文化自信的增强
C. 加强文化外交的多维度创新,积极搭建多边交流平台
D. 冷战已经结束,但冷战思维仍然存在
9. 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和《法学阶梯》中记载:罗马人面对高空坠物伤人频发,视情况采取不同应对:如果可以找到具体抛掷人,可在市民法的框架内对此抛掷人提起诉讼;具体抛掷人很难找到时,裁判官通过告示的形式创设抛掷或倒泼之诉,让居住人来承担责任,形成通过市民法与裁判官法解决高空坠物问题的二元机制。据此可知罗马( )
A. 为欧洲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B. 注重维护罗马公民公共安全
C. 公民法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 D. 法律体系已经达到完备程度
10. 美国刑事诉讼中有著名的“米兰达警告”:“你有权保持沉默;你所说的任何话,都可以作为不利于你的证据;你有权获得辩护律师的帮助;如果你无力聘请,将会为你指定一名律师并由州政府承担律师的费用。”这表明美国( )
A. 法院根据宪法独立掌握司法权 B. 打击刑事犯罪的效能得到提升
C. 刑事诉讼蕴含着程序正义原则 D. 树立并维护联邦法院最高权威
11. 1821年英国正式启动金本位制度,基于对英镑兑换黄金的信任,各国都愿意持有英镑并用英镑进行国际结算。英国政府还采取政策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各类金融业务,英国的企业也通过资本输出的手段将英镑洒向了世界。材料说明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 重商主义政策成就英镑国际地位
C. 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确立
D 国际货币体系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12. 新冠疫情爆发后美国受到极大冲击,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达到一亿零一百万人次。尽管如此美国却没有官员受到追责,其原因在于,在选举民主制下,对高级官员的问责形式主要通过选举,但选举周期过长;对事务类官员来说,官员所作所为只要符合程序规定,即使导致负面结果也无需担责。材料意在说明( )
A. 西方文官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弊端 B. 美国政治制度尚未稳定成熟
C. 政党分肥制导致美国行政效率低下 D. 缺乏对官员的监察问责机制
13.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三十年战争所造成的领土变更得以调整,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大批城邦国家取得了独立,荷兰与瑞士成为主权国家,新教国家脱离了教皇的霸权。这表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
A. 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B. 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
C. 推动了宗教改革爆发 D. 集体安全体制得到了完善
14. 20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通过法案,允许学校跳出地方教育机关的管辖,转换成为由私有资金支持的机构;允许卫生机构摆脱地方政府控制,从不同的卫生提供系统和单位中采购合适的服务。这反映出英国( )
A. 传承地方自治传统 B. 缩减社会保障规模
C. 丰富社会救济途径 D. 强化国家干预政策
15. 二战后,西方各国意识到,要提高生活品质,改善人民生活,不能单靠政府,必须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来解决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 )
A. 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B. 社区承担更多政府功能
C. 社区实现独立决策 D. 基层管理体制达到成熟
16. 多边主义在许多地区方兴未艾。如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朝核六方会谈机制的形成等。已有的多边组织规模都在扩大,如东盟由6国扩展到10国,而新建立的多边机构在全世界各地区都在增多。这一局面反映出( )
A. 区域经济集团化在发展 B.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C 各国相互联系不断加强 D.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二、材料题(共小题,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吸取了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的经验。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家机器和军队由中央政府掌握,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一定的“民本主义”。
——摘编自俞邃《“中国模式”之我见》
材料二 英国政体由三部分组成:国王、上院和 下院。专制制度瓦解后,上院成为权力重心。从19世纪起,重心明显向下院转移,20世纪下院成为权力重心。现代君主制的关键是立宪。从理论上讲,英王仍握有最高权力,但实际上,国王只是按政府的决定办事,其私“人行动在某种程度上也要受到政府的限制。世袭的原则不符合现代民主精神,英国人只是在事实上剥夺了上院的大部分权力,在形式上并没有触动它,使其保持了原有的尊严。民主制在20世纪的英国下院体现得相当充分。它由直接普选产生,在理论上获得了充分的合法性。在选举权方面,19世纪末已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20世纪主要是使妇女取得选举权。
——摘编自钱乘旦《20世纪英国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变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发展模式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19世纪到20世纪英国政治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启示。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轴心政治制度是政治体系中居于核心主导位置的制度。构建一个政治体系内部具有强大而高效整合功能的轴心政治制度对于完成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是轴心制度的形成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制度之间的竞争与博弈的过程。并且,随着时代与环境的变化,轴心制度也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与更新,否则就有被替代的可能。
——摘编自谷宇、王竟晗《轴心制度与政治体系——现代国家建设研究新视角》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逻辑清晰)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国际性经济全仗国际货币体系来支撑,而这个体系的基础又是要人们近乎普遍地承认金本位制。……19世纪70年代,西欧和美国都采用了金本位制。谁只要持有任何“文明的”货币——英镑、法郎、美元、马克等,就可以随时去兑换黄金;反过来,一个黄金持有者亦可以把它兑换成任何一种货币。这些通货就像许许多多不同的语言,都在表示着毫无区别的东西。
——(美)R.R.帕尔默等著《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6世纪以来西欧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