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重点学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福清重点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12月月考
高一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题,60分)
1.西周时期,周天子年老了,按照周朝的继承原则,如表的四人中最应该成为继承人的是( )
大儿子 能够领兵打仗 庶妻生
二儿子 资质较为平庸 正妻生
三儿子 能够治理国家 正妻生
小女儿 最受周王喜爱 正妻生
A.大儿子 B.二儿子 C.三儿子 D.小女儿
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私田变为公田 B.国家统一 C.铁犁牛耕的推广 D.郡县制的推广
3.孔子在教育方面成就显著,他的有一教育思想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该思想是( )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道法自然 D.无为而治
4.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又多次巡视天下,燕、齐、楚旧地一直是巡视的重点。他每到一处,就刻石立碑,宣扬威德。以上举措旨在( )
A.巩固统一政权 B.发展地方经济 C.实现思想管控 D.促进民族交融
5.汉文帝与继任者在位期间,尊奉黄老无为思想,轻徭薄赋,经济得以恢复,社会稳定,史称(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如图中序号与政权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前秦 B.②—东晋 C.③—北魏 D.④—西晋
7.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说,隋炀帝虽然无德,但是有功。只是他的功业,没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统一起来……换言之,他没有处理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关系,反而成了罪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才是隋炀帝最大的问题。最符合以上观点的史实是( )
A.开创科举制 B.开凿大运河 C.征讨高句丽 D.建东都洛阳
8.“隋末风云天下乱,强盛基业毁于旦。少年军从雁门关,果断英明才俊干。大唐开国建功章,扫挟群雄天下半……千年难遇圣明皇,文武双全凌烟赞。”诗中帝王所建立的盛世被后人称为( )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元和中兴
9.据史书记载:“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据此可知( )
A.科举成为官员主要来源 B.世家大族政治地位巩固
C.科举制度日益受到重视 D.官员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10.如图是唐代三省六部制示意图,具体可知( )
A.中书门下,权力最大 B.协商政务,减少失误
C.皇帝权力,严重削弱 D.六部分工,直属门下
11.唐朝中期后,政府对农民征收地税和户税,而户税按户等征收,户等主要以土地的数量为原则,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这种赋税制度的推行( )
A.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B.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推动了均田制趋向完善 D.增强了平定安史之乱的财力
12.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中国佛教( )
A.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 B.与儒家思想完全融为一体
C.与中国儒家伦理存在冲突 D.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
13.宋朝立国后,吸取汉唐时期地方监察官由于权力太大而变为割据势力的历史教训,采用了“分而察之,互相牵制”的统治政策。其中,为节制知州的权力,北宋创置了( )
A.郡县制度 B.刺史制度 C.通判制度 D.行省制度
14.元朝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元史 地理志》称:“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元朝对“辽阳”地区的管辖方式是( )
A.理藩院管辖 B.宣政院管辖 C.宣慰司管辖 D.行省管辖
15.朱熹著童蒙教材《小学》,要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宋代文人士大夫把传统伦理编入族规家训,用以规范族人的言行举止,期许家族长久延续。这表明宋代儒学( )
A.凸显世俗教化治理功能 B.逐渐走向了哲学思辨化
C.致力革新教育体制研究 D.迎合市民阶层兴起需要
16.“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上述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
A.东汉洛阳 B.唐代长安 C.宋代开封 D.元代大都
17.“生我兮父母,长我兮疆土,我生不逢时兮,疆土多遭倭寇侵辱,救我再生兮,朝廷雄师也。”该诗歌主要颂扬了( )
A.乾隆皇帝平定准噶尔叛乱 B.戚继光荡平东南沿海的匪患
C.岳家军打败了荷兰殖民者 D.康熙皇帝打败了沙俄侵略军
18.乾隆帝曾说:“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下列能印证乾隆帝观点的措施是( )
A.设军机处 B.设内阁 C.废丞相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9.“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肉白皮黄,可灰汁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此农作物( )
A.随丝绸之路的开辟而引进 B.郑和下西洋时从非洲带回
C.新航路开辟之后逐渐传入 D.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带入
20.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女性文学作家。她们于诗、词、文、赋、散曲、戏剧、小说及文学评论均有成功的尝试。她们不再局限于同性之间的交流,冲破“男女授受不亲”的礼仪,大胆与男性作家接触,以此来提高自己。这折射出明清( )
A.理学思想受到冲击 B.男女平等思想普及
C.推行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 D.女性成为文学创作的主体
21.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西方列强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容,反映了其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扩大市场 B.报复中国的闭关政策
C.建立军事基地,侵略亚洲他国 D.为资本输出创造条件
2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其中“摇撼下来的果子”包括( )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鸦片贸易合法化 D.通商口岸传教权
23.有学者谈到中国近代某事件时指出,“他们太不懂政治,占了南京十多年,在制度上几乎丝毫没有建树。……即使当时没有曾国藩、左宗棠,还是要失败”。该事件是( )
A.八国联军侵华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白莲教起义
24.清代诗人杨昌浚有诗云:“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诗人称赞的是( )
A.曾国藩的湘军攻破天京 B.邓世昌黄海海战壮烈殉国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冯子材取得了镇南关大捷
25.中国经受了列强多次侵犯,被迫签订了大量不平等条约。其中某个条约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黄埔条约》 C.《马关条约》 D.《越南条款》
26.近代中国某政治家提出:“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为此他发起了(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7.20世纪的大幕刚刚拉开,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个国耻。这里的“国耻”应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卢沟桥事变C.《辛丑条约》的签订 D.九一八事变
28.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务员负责政府的实际责任,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国务员副署方为有效。这说明了南京临时政府为限制袁世凯专权采取了( )
A.总统共和制 B.责任内阁制 C.君主立宪制 D.君主专制
29.下表为《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孔子的文章篇数统计表(1915~1919年)。表格所示变化主要缘于( )
年代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篇数 70 66 50 37 25
辛亥革命的转型 B.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C.资本主义的发展 D.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30.1912—1919年,中国新建工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下列关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群众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洋务运动的推动 D.帝国主义国家都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二、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40分)
3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很多王国被撤销,余存的不仅面积减缩,而且内部的行政权也被中央政府接收,至汉武帝在位期间达到极点。汉武帝公布了帝制意识形态的立场,将所谓的“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向商人抽资产税,政府专利于盐、酒及铁……使中央集权之趋势有进无退。 ——摘编自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西汉初年,西北边疆长期受到匈奴的威胁。汉武帝在位时期,改变对匈奴的消极防御政策,积极发动对匈奴的反击战争,进而把西北边防和西北开发结合在一起,修筑西北边塞,移民实边,屯田拓荒、完善行政建置。
——摘编自冯勇刚《论汉武帝反击匈奴和经略西北边疆的政策》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三个“环节”的制度名称。(3分)
(2)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西北政策的积极影响。(4分)
32.(10分)聚焦古代边疆中国古代的边疆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发展的产物和有机组成部分,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特点。
在下列方位示意图上,填写古代王朝对边疆地区采取的措施
(1) (2) (3) (4) (5) (6) (7) (8) (9) (10)
A.辽阳行省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驻藏大臣 E.修筑长城
F.西域都护府 G.雅克萨之战 H.台湾府 I.伊犁将军 J.安西都护府
3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西晋末年开始,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至于《南朝刘宋》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盖东西之极盛也。”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
——摘编自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开发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特点。(4分)
3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材料二: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频同英国商定。
材料三: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材料四: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以上材料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1)材料一中“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指的是什么?19世纪中国受到哪些方面的“不平等待遇”的? (4分)
(2)结合三个条约的主要不同之处,说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逐步形成的。(6分)
12月考参考答案:
1——5 BCAAA 6——10 BBBCB 11——15 BDCDA
16——20 CBACA 21——25 ACCCC 26——30 BCBBA
31.(1)制度名称: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3分)
(2)措施: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上大一统;经济上,将盐、铁的经营权收归中央(盐铁官营),向工商者征税。(3分,任答三点)
(3)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加强了对西北边疆地区的治理;维护了西北边疆的安全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开发。(4分,任答两点)
32.每空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E F J I A G C D B H
33.(1)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统治者重视;南方相对稳定;人民辛勤劳作等。 (6分,任答三点)
(2)特点:南方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户口南多北少的格局定型;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的粮仓等。(4分,任答两点)
34.(1)“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指清朝前期盲目自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分)
中国受到“不平等待遇”:包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制造惨案、掠夺财富、经济侵略、文化侵略等方面。(2分,任答两点)
(2)材料二规定关税协定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三允许日本开设工厂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要求。说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材料四规定在北京设立“使馆界”、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改设外交部等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帝国主义的控制之下,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6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重点学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