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检测练习
一、选择题
1.东汉和罗马帝国的贸易往来频繁,中国内地的铁器、铜器、漆器经过新疆地区西运,辗转至罗马。罗马和中国交易的物品种类包括矿物、动物、珠宝、玻璃、织物和香料等。这主要得益于( )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推恩令”的颁布
C.丝绸之路的开通 D.霍去病北击匈奴
2.下列是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的地图,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丝绸之路线路图 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 元朝交通路线图
A.海上交通的繁盛 B.中外交流的发展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丝织技术的进步
3.《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从公元8世纪至9世纪开始在阿拉伯地区流传,据统计在240多个大小故事中,至少有20多个故事呈现有中国元素。如《卡麦尔·扎曼与布杜尔公主》《阿拉丁和神灯》等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中国人,其中人物形象阳光和善,最后都过上了美好生活。这一现象反映了( )
A.阿拉伯文明影响中国文化发展 B.两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似
C.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普遍性 D.经济的交流带动了民间文化交往
4.下表是中世纪世界主要文明圈的一些发展情况,表格说明( )
东亚文明圈 鉴真和尚6次东渡,终于弘法日本,不仅带去了佛法,而且带去了中国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阿拉伯文明圈 阿拉伯地理学家到各地旅行,编成了30册的巨著《黄金草原》,书中记载了从东南亚到印度再到地中海的香料商路和文化交往之路。
基督教文明圈 中世纪诸多圣地吸引着朝圣者,朝圣甚至发展为一种经济。
A.文化交往伴随着物质交往 B.各文明圈内具有同一性
C.商业在各文明圈缓慢发展 D.世界性商贸体系已形成
5.1904年,在新疆吐鲁番的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了两份元代文书,其内容同为:“信实徐铺,打造南柜佛金诸般金箔,不误使用,住杭州官巷,在崔家巷口开铺。”元代新疆出现杭州金铺的广告说明( )
A.丝绸之路重新开辟 B.杭州商贸繁荣昌盛
C.广告业务形成定制 D.跨区域贸易较活跃
6.下图为明代正德年间的白釉矾红彩阿拉伯文、波斯文盘。这反映出当时( )
A.制瓷技术取得突破 B.朝廷外贸获利丰厚
C.海上丝路发展空前兴盛 D.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7.《汉书》卷六十一《张骞传》:“骞还,拜为大行。岁余,骞卒。后岁余,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三国魏·苏林注:“凿,开也。空,通也。骞始开通西域道也。”这意味着张骞( )
A.打通东西方交流的通道 B.确立汉朝对西域的统治
C.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D.实现出使西域主要目的
8.下图展示的是魏晋墓群中鲜卑族步陆孤氏陆丑墓葬出土的文物。这可以用来佐证这一时期。( )
阿纳斯塔修斯一世金币 卑路斯一世银币
正面文字为“我们的主上”“阿纳斯塔修斯’;背面为两个祭司守护圣火坛的图像,“永恒的皇帝”,背面有“君士坦丁堡”及印记;正反两面有波斯文字
A.中原文化的影响力巨大 B.中国与西欧直接往来增多
C.东西方的商贸往来活跃 D.政府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9.清末使用的新教科书里有“社会”一词。小学生知道有“人”、有“家”、有“国”,却不能理解“非国非家”的“社会”一词,老师以过去演戏、救火一类的“会”和“社”来解释,反复讲了一礼拜还是没讲通。这一现象表明近代中国( )
A.思想解放历程的艰难 B.民族意识普遍觉醒
C.教育近代化尚未开启 D.废除科举势在必行
10.1689年起,英国商人开始直接从中国购买茶叶,此后饮茶之风席卷了整个英国,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英式茶文化。正宗的英式下午茶非常讲究,幽雅舒适的环境、丰盛的点心、高档的茶具以及悠扬的古典音乐都是必不可少的。上述材料集中反映了( )
A.政治变革助推了文化的认同与创新
B.文化伴随着商品流动在借鉴中发展
C.英式茶文化体现出含蓄内敛的西方哲学
D.中英之间的茶叶贸易满足了大众的需求
11.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饮茶风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下列关于茶叶的史实正确的是( )
A.新航路开辟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美地区
B.《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展现了上流社会饮茶场面
C.中日之间形成了著名的“万里茶道”
D.荷兰根据自身风俗习惯创造了“下午茶”文化
12.学者高德步针对近代以来的国际经济格局评论道:一种与机器生产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其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A.国际政治格局的不合理性加剧 B.国际经济形势发生逆转
C.国际经济格局得到优化 D.专业化生产趋势日益加剧
13.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商品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西方运往东方的金银。但是在这之后,新的海外产品,如新的饮料、染料、香料等,开始逐渐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其商业价值也不断增长。材料主要说明了( )
A.世界贸易中商品种类的变化 B.新航路开辟推动贸易格局演变
C.世界贸易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 D.世界贸易使殖民者财富猛增
14.16世纪中期以来,收藏轻薄漂亮的中国瓷器成为欧洲王室和上层贵族的一种风潮。法国国王亨利二世(1519—1559年)收集了很多中国瓷器。德意志地区的费迪南二世大公(1529—1595年)收藏中国瓷器达233件。法王路易十四兴建“中国宫”,到处都摆上了中国瓷器、绸帐。据此可知( )
A.东西方的商业贸易扩大 B.欧洲民族国家实力增强
C.人文精神影响封建君主 D.饮茶之风盛行亟需瓷器
15.钢琴家们乘着风驰电掣的交通工具可以迅速到达自己的目的地,在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甚至兴起了一股长途有偿巡演的风潮。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工业革命推动钢琴艺术商业化发展 B.工业革命方便了艺术家们的出行
C.钢琴艺术日益成为人们的休闲选择 D.工业革命增加了人们的经济收入
16.18世纪初,中国和欧洲开始了频繁的贸易往来,中国艺术渐渐在欧洲流行起来。在凡尔赛宫的室内布局中,仿效中国宫殿布局,家具对称摆放,中间有着权力者的位置,用严格的主次划分来区别等级的高低。欧洲的王公贵族一直将中国瓷器视为珍宝,喜欢把瓷器作为室内的陈设和装饰品,同时这也是炫耀财富的手段。这反映了当时中华文化( )
A.具有无与伦比的先进性 B.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C.受到欧洲社会上层推崇 D.成为欧洲反封建的武器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籍记载,先秦时期,中原与沿海地区及海外就已经存在交往。战国时期,燕国与朝鲜、日本的交往一般是从登州湾出发,入渤海湾北向长山列岛至辽东半岛南端,沿半岛东侧北上鸭绿江口,再走朝鲜半岛西侧近海,至半岛尽头,穿越对马海峡,抵达日本本土。秦统一六国及其后的楚汉相争,导致不少内陆汉人逃到朝鲜半岛,有些人渡海进入日本。秦始皇时代的神仙传说与徐福东渡故事的真实性当然十分可疑,但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秦汉之际中国与日本、朝鲜的海上交往和催生弥生文化的历史。8、9世纪,“广州通海夷道”贯穿南海诸国、印度洋至波斯湾和东非海域,并与航向日本、朝鲜半岛的东北亚海路相连接,对东亚各国的发展影响巨大。
——摘编自李庆新《海洋贸易、货币流通与经济社会变迁——东亚海域沉船发现古代货币及相关问题思考》
(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和东亚邻国的交往方式有哪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和东亚邻国交往的意义。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蜀锦在秦汉时期蓬勃发展,由于成都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官府对蜀锦开发的政策支持,以及社会上层与地方豪族对蜀锦的痴迷与崇拜,使上层人士的消费观念引导了大众,使得蜀锦快速发展,最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蜀锦又被称为“黄润细布”,秦灭巴蜀时在蜀地设立专门管理机构负责织锦,此机构延续至汉代。汉代对蜀锦进行集中生产并以长安为中心远销各国,成都由此拥有“锦官城”的美名。
材料二 宋代是海上贸易的鼎盛时期,南方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特别是以蜀锦为大宗的商品,由原来经南方丝绸之路的西线转战至海上贸易,并传播至东亚、南亚地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汝岚《从蜀锦变迁视角探讨南方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蜀锦生产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海上丝路对蜀锦贸易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唐时期我国的对外贸易通道主要是陆上丝绸之路,到了两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逐步取代陆上丝绸之路,成为对外交流的主要通道。对于海上丝绸之路在两宋时期兴盛的原因,学界有三种说法比较流行:一是“陆丝”阻断说;二是技术推动说;三是世界格局变动说。上述看法均有道理,并具有相当史实基础。如果放宽视野,经济因素是晚唐以及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物兴的极本动因。
——摘编自柳平生、葛金芳《试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勃兴的内在经济动因》
材料二 草原丝绸之路初步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前后,其产生与游牧民族“逐水草迁传”的生活习俗以及都落之间的战争有关。匈奴族的南下与西迁将蒙古草原地带的丝绸之路进行了强有力的连搬与拓展。随着唐朝对漠北草原的统一,草原丝绸之路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元朝,驿站制度构筑了连通漠北至西伯利亚,西经中亚达欧洲、东抵东北、南通中原的发达交通网络,草原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达到顶峰。草原丝绸之路既是政令、军令上传下达的重要通道,也是对外进行商贺往来的主要线路。但随着元朝的覆灭,这条通道走向衰落,这就使生活上高度依赖中原农耕地区的草原游牧民族倍感不适。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新的丝绸之路形态的万里茶道应运而生。
——摘编自倪玉平、崔思朋《万里茶道:清代中俄茶叶贸易与北方草原丝绸之路研究》等
材料三 2017年5月,俄罗斯驻中国大使提出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共建“冰上生绸之路”的设想,同年7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时任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时表示,中方致力于与俄方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以此来落实好两国的贸易互联问题。“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为两国地区合作、航运开发、北极治理等领域带来契机,也可成为两国蓝色伙伴关系建立的开端。蓝色发展理念的丰富与蓝色活动的开展将推动两国在新型大国关系的框架下不断加强合作,继而推动中俄周边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摘编自白佳玉、冯蔚蔚《以深化新型大国关系为目标的中俄合作发展探究一从“冰上丝绸之路”到“蓝色伙伴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草原丝绸之路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21世纪中俄两国倡导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构想的时代价值。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茶,一片东方树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
材料一:茶马贸易一直从唐宋延续至近代。公元625年大唐与吐谷浑开通互市,大量的茶叶、绢帛等商品输出,以换取马匹及其他畜产品,丰足彼此,皆有便利。中原人用以交易的丝绸,对西域人来说是可有可无的生活附属品,而中原人却渴望得到代表国家军事实力的战争武器--战马。大唐王朝逐渐开始由“绢马互市”转为“茶马互市”。到了宋代更是形成了系统的茶马交易之法:以茶引作为茶叶经营的官方许可,茶马司管理相关贸易实务,茶马法确立各项贸易细则,完善的制度管理着所有的茶叶贸易。元帝国不缺马匹,茶马交易演变成以银两及土货与中原茶叶的贸易。茶马交易一直到明代又重新恢复,此时贸易实体则已经从“马”转变成中原的“茶”。清代以后,随着以马为主力的冷兵器时代谢幕,茶马交易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摘编自戎新宇《茶的国度:改变世界进程的中国茶》
材料二: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她的嫁妆中有中国茶具和茶叶。品茶从此成为英国宫廷的时尚。16世纪初,葡萄牙人带到欧洲的第一批中国瓷器花瓶引起了欧洲人的浓厚兴趣,各国的君主和达官显贵纷纷用黄金购买,并收藏起来。如图1所示,为1575年左右意大利佛罗伦萨根据中国瓷器样品制作的“软胎”油-醋瓶和1690年左右荷兰生产的装饰有中国图案的茶叶瓶。如图2所示,是法国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于1866年创作的绘画作品《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它展现了民众饮茶的场面。
图1 图2
——摘编自梅维恒、郝也麟《茶的真实历史》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扶持下,茶叶生产逐步复苏,50年代以来先后研制成功茶叶筛分机、切茶机等茶叶精制机械,使我国茶叶生产长期依赖手工的落后局面获得改善,显著减轻了茶农的制茶劳动强度,提高了茶叶加工质量。1979年我国茶园面积达到105万公顷,产量达到27.72万吨,出口量达到10.68万吨,分别为1950年的6.2倍、4.5倍、5.7倍,为我国后来茶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13年11月2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新批下来的专利《一种冷水冲泡型茶叶加工设备与工艺》,进一步提升“冷泡茶”工艺,成为“热泡清茶”品饮方式的补充,丰富了茶饮体验。
——摘编自陈宗懋《中国茶叶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朝以来茶马贸易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茶文化”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茶”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历史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东汉时期和古罗马时期。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东汉与古罗马之间贸易往来频繁,这些货物主要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进行流通,C项正确;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是在西汉初期,主要是为了恢复社会经济,排除A项;“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解决地方封国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排除B项;霍去病北击匈奴解除了匈奴对汉朝的威胁,和商品流通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丝绸之路是中外经济交流的通道,玄奘西行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流,元朝交通路线图体现了当时的中外交流,所以反映的共同主题应该是中外交流的发展,B项正确;玄奘西行和海上交通无关,排除A项;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在两次工业革命以后,与题意世界不符,排除C项;玄奘西行与丝织技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阿拉伯帝国。材料指出,西亚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中有大量中国元素,这体现了在丝绸之路开通的大背景下,中国与西亚之间的频繁经贸交往而加强了彼此了解,也引发了阿拉伯民间对中国的向往,D项正确;题目主题是阿拉伯地区的中国文化传播问题,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言及阿拉伯帝国与中国的社会经济问题,排除B项;材料只是说明有中国元素,无法判断其是否有一定情感认同,排除C项。故选D项。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世界)。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鉴真东渡、阿拉伯地理学家到各地旅行、朝圣者到圣地朝圣等文化交往活动中,都伴有一定的物质交流活动,这体现了文化交往伴随着物质交往,A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东亚文化圈与阿拉伯文化圈及基督教文化圈并不具有同一性,排除B项;材料并未反映各文明圈内的商业发展状况,排除C项;世界性商贸体系是在新航路开辟后逐渐形成的,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在新疆出土杭州金铺的广告,说明元朝时期跨区域贸易较活跃,D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断丝绸之路重新开辟,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跨区域贸易活跃,而非杭州商贸繁荣,排除B项;广告业务形成定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明代正德年间烧制出刻有阿拉伯文、波斯文的盘子,反映出当时中国与阿拉伯和波斯之间存在经济文化的交流,D项正确;仅凭材料无法反映出制瓷技术突破,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获利丰厚,排除B项;仅凭材料无法得出海上丝路兴盛,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西汉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西域文明与中原文明的联系渠道,不是东西方文明,排除A项;根据材料不能得出汉朝对西域的统治,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君士坦丁堡”“波斯文字”等和图片信息可知,陆丑墓出土的文物是东罗马帝国金币和波斯银币,文物的出土地点在丝绸之路沿线,丝绸之路上外国货币的发现可以用来佐证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的贸易往来活跃,C项正确;材料中的货币来自其他国家,无法反映中原文化的影响力,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与拜占庭帝国和西亚的波斯的交往,而非西欧,排除B项;根据材料不能得出政府的民族政策如何,排除D项。故选C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清朝末期(中国)。清末使用的新教科书里有“社会”一词,老师以各种形式讲解,但是学生只知道传统的家国概念,仍旧无法理解“社会”一词,说明学生深受传统思想束缚,无法理解近代的西方政治概念,思想解放历程很艰难,A项正确;材料中陈述学生无法理解近代的西方政治概念,B选项“普遍觉醒”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B项;洋务运动期间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时开启教育近代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科举制,和科举制的存废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89年(英国)。根据材料中“1689年起,英国商人开始直接从中国购买茶叶,此后饮茶之风席卷了整个英国”可知,英式茶文化诞生收到中英之间茶叶贸易的影响,反映了文化伴随着商品流动在借鉴中发展,B项正确。政治变革是文化的影响因素之一,但材料中强调经济因素,排除A项;含蓄内敛是东方哲学的特点,排除C项;材料仅强调英式下午茶文化形成的原因,无法得出中英之间的茶叶贸易满足了大众的需求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随着世界物种交流的加快,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美地区,A项正确;《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主要描绘了法国社会民间一处旅店的情况,与“上流社会饮茶场面”无关,排除B项;“万里茶道”是古代中国、蒙古、俄国之间以茶叶为大宗商品的长距离贸易线路。与日本无关,排除C项;英国根据自身风俗习惯创造了“下午茶”文化,而不是荷兰,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材料“近代以来的国际经济格局,一种与机器生产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逐渐形成了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落后的地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先进的地区主要从事工业生产,长此以往,会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进而加剧国际政治格局的不合理性,A项正确;以东西方贸易为例,工业革命后“很短的时间内”,就使西方经济迅速反超并领先于亚洲古老帝国,故国际经济形势的逆转不是材料现象的深远影响,排除B项;材料表现的是工业革命后国际经济格局存在不合理性,并非国际经济格局优化,排除C项;材料主旨不是专业化生产趋势,而是工业国与农业国经济上的不平等,排除D项。故选A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据材料“新的海外产品 开始逐渐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新的饮料、染料、香料等”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引起了商业革命,市场上商品种类增多,故材料主要说明了世界贸易中商品种类的变化,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世界贸易中商品种类的变化,不是贸易格局的演变,不是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也不是财富的增加,排除BCD项。故选A项。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据材料“收藏轻薄漂亮的中国瓷器成为欧洲王室和上层贵族的一种风潮”“收藏中国瓷器达233件”“到处都摆上了中国瓷器、绸帐”并结合所学,当时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引起商业革命,东西方商业贸易扩大,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东西方商业贸易扩大,B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中还有“上层贵族”,C项“封建君主”的说法以偏概全,且材料中的瓷器热不能体现“人文精神”,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收藏”瓷器,D项是把瓷器当日常用品,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A项。
1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根据材料“钢琴家们乘着风驰电掣的交通工具可以迅速到达自己的目的地”与工业革命后交通运输上的变化有直接关联,再结合“有偿巡演的风潮”可知,工业革命推动钢琴艺术商业化发展,A项正确;“在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甚至兴起了一股长途有偿巡演的风潮”是一种商业现象,而不仅仅是出行的方便,其强调的是钢琴表演者,而非大众的喜好,故排除B、C项;由材料无法得知大众消费的情况,无法判断收入的多少和收入的比例,排除D项。故选A项。
1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初(中国、欧洲)。据材料“凡尔赛宫……仿效中国宫殿布局……用严格的主次划分来区别等级的高低”、“欧洲的王公贵族……把瓷器作为室内的陈设和装饰品……炫耀财富的手段”可知18世纪初欧洲贵族对中国的宫殿、瓷器等非常喜爱,说明当时中华文化受到欧洲社会上层推崇,C项正确;A项说法过分夸大,排除A项;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是以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一些重要发明创造,排除B项;成为欧洲反封建武器的是火药,排除D项。故选C项。
17.(1)方式:移民方式(民间交往)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经贸往来的方式;官方交往方式;文化交流方式。(任答3点)
(2)意义:推动了中国边疆及周边国家交通和航海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当地文化的创新发展;拓展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范围;推动了朝鲜、日本对华朝贡关系(中朝、中日宗藩体系)的形成;为中国及周边邻国积累了深厚的历史友谊。(任答3点)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古代中国和世界。古代中国和东亚邻国的交往方式根据“秦统一六国及其后的楚汉相争,导致不少内陆汉人逃到朝鲜半岛,有些人渡海进入日本”得出是移民的方式;根据“‘广州通海夷道’贯穿南海诸国、印度洋至波斯湾和东非海域,并与航向日本、朝鲜半岛的东北亚海路相连接,对东亚各国的发展影响巨大”得出有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经贸往来的方式;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还有官方交往和文化交流的方式。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古代中国和世界。古代中国和东亚邻国交往的意义结合所学内容可从推动了中国边疆及周边国家交通和航海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当地文化的创新发展、拓展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范围、推动了朝鲜、日本对华朝贡关系的形成以及为中国及周边邻国积累了深厚的历史友谊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
18.(1)主要集中于成都地区;官方政策支持;广大群众的痴迷与崇拜;专门机构管理和集中生产。
(2)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国内蜀锦的生产;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发展。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蜀锦在秦汉时期蓬勃发展,由于成都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官府对蜀锦开发的政策支持,以及社会上层与地方豪族对蜀锦的痴迷与崇拜,使上层人士的消费观念引导了大众,使得蜀锦快速发展,最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可知,主要集中于成都地区;官方政策支持;广大群众的痴迷与崇拜;根据材料“秦灭巴蜀时在蜀地设立专门管理机构负责织锦,此机构延续至汉代。汉代对蜀锦进行集中生产并以长安为中心远销各国”可知,专门机构管理和集中生产。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汉代对蜀锦进行集中生产并以长安为中心远销各国,成都由此拥有‘锦官城’的美名”“宋代是海上贸易的鼎盛时期,南方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特别是以蜀锦为大宗的商品,由原来经南方丝绸之路的西线转战至海上贸易,并传播至东亚、南亚地区”,可从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国内蜀锦的生产;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分析。
19.(1)原因:原有丝绸之路阻断;科学技术的推动;世界格局变动的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
(2)特点:持续时间长;交通网路不断扩大;路程远。
影响:有利于推动中外经济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推动地方行政制度的变更。
(3)时代价值:和平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有利于推动中俄周边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的中国。根据材料一“一是‘陆丝’阻断说”可知,原有丝绸之路阻断;根据材料一“二是技术推动说”可知,科学技术的推动;根据材料一“三是世界格局变动说”可知,世界格局变动的影响;根据材料一“经济因素是晚唐以降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勃兴的根本动因”可知,商品经济和东西方贸易的发展。
(2)本题是特点类与影响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草原丝绸之路初步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前后”可知,持续时间长;根据材料二“在元朝,驿站制度构筑了连通漠北至西伯利亚,西经中亚达欧洲、东抵东北、南通中原的发达交通网络”可知,交通网路不断扩大以及路程远。
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匈奴族的南下与西迁将蒙古草原地带的丝绸之路进行了强有力的连缀与拓展。随着唐朝对漠北草原的统一,草原丝绸之路得到进一步发展”可知,有利于推动中外经济交流和民族融合;根据材料二“在元朝,驿站制度构筑了连通漠北至西伯利亚,西经中亚达欧洲、东抵东北、南通中原的发达交通网络”可知,有利于推动地方行政制度的变更。
(3)本题是影响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的世界。根据材料三“建设为两国合作、航运开发、北极治理等领域带来契机”可知,和平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根据材料三“继而推动中俄周边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可知,有利于推动中俄周边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20.(1)变化:中原输出物品以丝绸为主变为以茶叶为主;贸易实体从马转变为中原的茶;政府对贸易的管理不断完善;茶马贸易从繁荣到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2)趋势:流行范围从上层社会走向下层民众;从接受、模仿中国茶文化到创造出欧洲独特的茶文化。
原因:新航路开辟,促进东西方贸易的发展;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中国茶文化自身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商品的流动带动各国文化交流互鉴。
(3)意义: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减轻了茶农的劳动负担,提高了产品质量;为我国茶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引领了时尚风潮。
(4)建议: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我们要继承优秀的茶叶传统,并结合现代工业和科技,打造“中国茶”品牌;要坚持“走出去”战略,与世界各国交流互鉴,相互学习。(其他建议,言之有理亦可同等给分)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以来的中国。据材料一中“逐渐开始由‘绢马互市’转为‘茶马互市’”可得出,中原输出物品从以丝绸为主变为以茶叶为主;根据材料一中“贸易实体则已经从‘马’转变成中原的‘茶’”可得出,贸易实体从马变成中原的茶;根据材料一中“茶马法确立各项贸易细则,完善的制度管理着所有的茶叶贸易”可得出,政府对贸易的管理不断完善;据材料一“丰足彼此,皆有便利”“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可得出,茶马贸易从繁荣到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2)本题是特点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欧洲。第一小问趋势,据材料二“品茶从此成为英国宫廷的时尚……是法国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于1866年创作的绘画作品《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它展现了民众饮茶的场面”和所学知识可知,流行范围从上层社会走向下层民众;据材料二“16世纪初,葡萄牙人带到欧洲的第一批中国瓷器花瓶引起了欧洲人的浓厚兴趣,各国的君主和达官显贵纷纷用黄金购买,并收藏起来。如图1所示,为1575年左右意大利佛罗伦萨根据中国瓷器样品制作的‘软胎’油-醋瓶和1690年左右荷兰生产的装饰有中国图案的茶叶瓶”和所学知识可知,从接受、模仿中国茶文化到创造出欧洲独特的茶文化。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16世纪初,葡萄牙人带到欧洲的第一批中国瓷器花瓶引起了欧洲人的浓厚兴趣”和所学可得出,新航路开辟,促进东西方贸易的发展;据材料二“如图2所示,是法国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于1866年创作的绘画作品《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和所学可得出,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联系日益紧密;据所学可得出,中国茶文化自身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商品的流动带动各国文化交流互鉴。
(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可得出,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减轻了茶农的劳动负担,提高了产品质量;为我国茶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引领了时尚风潮。
(4)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扶持下,茶叶生产逐步复苏”可知,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据材料三“2013年11月2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新批下来的专利《一种冷水冲泡型茶叶加工设备与工艺》”可知,我们要继承优秀的茶叶传统,并结合现代工业和科技,打造“中国茶”品牌;据所学可知,要坚持“走出去”战略,与世界各国交流互鉴,相互学习。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检测练习(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