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练习
一、选择题
1.中原“大传统”中的“文”与“礼”具有极高的价值,不是由于其高雅性,而是由于其实用性,即在官僚制度实践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也因此受到北魏朝廷重视,并逐渐成为北魏权威价值结构中的高价值项。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这是北魏崛起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B.这是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必要前提
C.中原“大传统”符合北魏的传统价值 D.中原与边疆地区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2.西晋末年,匈奴族的首领刘渊打着“兴汉”的旗号号召汉人推翻西晋统治,并采取祖源攀附措施,即通过改“刘”姓及追溯刘汉王朝的“三祖五宗”的措施,极力将其族的先世史与更早的汉朝密切关联起来。刘渊的这些做法旨在( )
A.顺应民族交融趋势 B.推广汉族先进文化
C.增强华夏认同意识 D.构建政权的合法性
3.西晋鲁褒说: “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魏晋时期( )
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C.儒家思想地位动摇 D.门阀政治受到冲击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些史书记载,鲜卑族自称是黄帝后裔、匈奴自认为是夏朝后裔。这体现了该时期部分少数民族的( )
A.文化认同 B.疆域拓展 C.政权认同 D.文化多元
5.如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相关数据信息。以下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图中信息为魏晋南北朝时期 B.北民南迁充实了南方劳动力
C.此间国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D.北方战乱是北民南迁的主因
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家继承了两汉史学的传统,进一步确立了炎黄共祖的地位。不仅汉族统治者祖述炎黄,而且鲜卑、匈奴、羯、氐、羌等游牧民族贵族也承认炎黄的始祖地位,炎黄成为分裂时期的共同记忆。这说明当时( )
A.治史深受传统史学影响 B.少数民族政权发展迅速
C.政权并立蕴含文化认同 D.民族关系逐渐走向平等
7.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杂调。”以下最能反映材料信息的是( )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按人口多少进行分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分给农民耕种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租役
8.永嘉之乱以后,北方陷入了长期的战乱,大量北方世家大族迁徙到了南方,历史上称为“衣冠南渡”。许多南迁成功的百姓,大多数都是以世家大族为首领。当时拉拢士族的一个政策就是设立侨州、侨郡,并对南迁的百姓免除赋役。这一政策( )
A.不利于东晋政权的稳固 B.有利于缓和南方地区的人地矛盾
C.加速了赋役制度的瓦解 D.体现了对士族身份的认同和优待
9.十六国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了自己的民族割据政权,其统治之下的人民主要是汉族,为了统治和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生活的需要,采取了一些汉化政策。内迁少数民族采取的汉化政策( )
A.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B.消除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矛盾
C.巩固了自身的割据政权 D.最终导致了汉族王朝的覆灭
10.考古发现,汉魏时期的坞堡侧重于建造具有军事性质的防御设施;东晋南朝的坞堡则注重为生产生活服务,很少发现有军事性的防御建筑。坞堡这一变化反映了东晋南朝时期( )
A.军事防御意识淡化 B.江南社会相对安定
C.庄园经济趋于封闭 D.建筑规模不断缩小
11.汉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融汇了大量少数民族成分。史家胡三省说:“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下列史事与材料观点不一致的是( )
A.西晋琅琊王司马睿重建晋朝 B.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
C.李唐皇室与鲜卑独孤氏联姻 D.诗人白居易为西域族人后裔
12.有学者考订了关中地区部分地名的由来,其中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名形成于南北朝时期,如南大康、北大康均是由于康居国人曾定居于此,以国命名而来;再如邱木村与鲜卑改汉姓有关。这类新地名的形成( )
A.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B.彰显了汉文化的包容力
C.推动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D.反映了民族交融的趋势
13.陈寅恪在其《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说:“北朝汉人、胡人之分别,不论其血统,只视其所受之教化为汉抑(或)为胡而定……”。此观点的提出主要是基于( )
A.胡汉分治的现实 B.胡汉杂居通婚较多
C.民族交融的增强 D.唐代政治的包容性
14.公元493 年(太和十七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力排众议,把都城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迁到洛阳。这次迁都( )
A.强化了北魏对长江流域的控制 B.完成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C.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彻底摧毁了北魏贵族势力
15.不同时期的文献对江南地区的描述出入较大,究其原因是( )
时间 文献 有关南方社会状况的描述
西汉 《史记·货殖列传》 “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
南朝 《宋书》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A.两位作者所处阶级立场不同 B.文献资料的记载都无法考证
C.成书时间江南实际情况不同 D.文献史料不如考古实物真实
16.汉末三国时期胡人内迁,西晋灭亡,王室东迁。十六国中最早建立政权的匈奴贵族刘渊,自称汉朝皇室的后裔,其建立的政权以“汉”为国号。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分别建立了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四个国家。诸多少数民族政权为谁是正统而激烈争执,一些臣僚以东晋为“华夏正朔所在”为由劝谏君主慎重考虑南征行动。这可以说明当时( )
A.少数民族政权完成了封建化 B.国家统一趋势初显
C.民族之间斗争激烈征战频繁 D.华夏认同氛围浓厚
二、材料分析题
17.北魏中期,私家佃农纷纷脱离世族庄田,世族地主要追回逃亡人口,势必将抢夺国家税户。这是与孝文帝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力量和对基层的控制相冲突的。李冲提出的三长制得到北魏中央高层赞赏。三长制是参照我国古代的乡、里组织制定的。它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取乡人强谨者充当。三年没有过失,可以升迁录用。三长制与新租调力役制结合使北魏政府改变了过去乱征乱要的状况。同时,北魏政府还检括出了强宗豪族大量的“苞荫之户”,国家控制的税户因而增加。三长制的建立,健全了北魏政权的基层统治机构,它既使均田制的推行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又使北魏政府增加赋役来源如愿以偿,这对北魏政权的巩固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北魏以后,直至隋唐中叶,各代虽有变化损益,但都基本沿袭了北魏三长制和租调制的基本形式。
——摘编自青林《陇西李冲与魏孝文帝的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北魏推行三长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三长制推行的效果。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中“渐慕诸夏之风”者不在少数,后赵(羯族建立)“续定九品”“典定士族”,前秦(氐族建立)“优礼耆老,修尚儒学”,前燕(鲜卑族建立)“教以农桑,法制,同于上国”。前赵(匈奴族建立)的建立者刘曜致力于儒学普及,“立大学于长乐宫东,小学于未央宫西,简百姓年二十五以下十三以上神志可教者千五百人,选朝贤宿儒明经敦笃学以教之”;后秦(羌族建立)继承前秦,“学者咸劝,儒风盛焉”。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整合,汉族也肯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汉族,谁也无法否认隋唐时期的北方地区汉族,经过了传统意义上的汉族与北方民族之间融合而新生。
——摘编自胡玉春《魏晋南北朝北方民族关系的特点》
(1)根据材料,归纳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吸收中原文明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所产生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氏、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第一次南迁浪潮”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鲜卑拓跋部建立了什么政权?该政权统治者为了顺应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进行了哪些改革?简述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20.【北民南迁与民族交融】
材料一 北方人民大规模的南下计有永嘉之乱、苏峻和祖约之乱、后赵败亡、肥水之战、刘裕北伐、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下瓜步、宋失淮北四州及豫州淮西之地这七次。总数约有90万人左右。简言之,在此期间,北方平均8个人中有一个南渡,南方平均6个人中有一个北来侨民。其流徒方向大体是北方东部的人民流向南方东部,北方西部的人民流向南方西部。北方人民到达南方,大都举目无亲。出路之一便是依附早先来到南方的士族或地方豪强。成为被隐匿的人口。
——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
材料二 中国处于单一政权的统治之下是常态……南北朝都不代表“常态”。但又都以不同的方式推动了“回归”……中国历史的连续性是举世无双的,但“连续性”并不是说一成不变,它是一个动态进程,是在各种波动和“变态”中体现出来。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方人民大规模南下”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对南方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从“变态”走向“回归”的主要原因。
历史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据材料可知,北魏政权崛起并逐渐统一黄河流域,为巩固政权,必须要推动游牧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之间的融会贯通,而中原“大传统”的文化对巩固北魏政权又具有实用性,A项正确;材料揭示的是北魏政权对中原“大传统”的吸纳,未涉及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条件,排除B项;中原“大传统”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而北魏传统价值建立在游牧文明基础之上,二者有明显差异,排除C项;材料说的并不是中原与边疆地区的双向交流,而是北魏单向接受中原文化,排除D项。故选A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晋末年(中国)。据所学知识,中原地区的政权一直以汉族为主,材料中匈奴族的首领刘渊打着“兴汉”的旗号号召汉人推翻西晋统治,并采取祖源攀附措施,这样做的目的要使自己的政权合法化,D项正确。民族发展的趋势是民族平等和民族融合,A不符合材料意思,排除A项;材料里没有体现汉族的先进文化的推广,排除B项;匈奴族的首领刘渊要推翻西晋的统治,而不是增强华夏认同意识,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魏晋时期。根据材料“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及所学可知,作者抨击了当时社会金钱至上的风气,折射出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的相关内容,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儒家思想地位动摇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此时门阀政治并未受到冲击,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做为少数民族的鲜卑族和匈奴族都认为自己是夏朝的后裔,这体现了对中原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A项正确;做为少数民族的鲜卑族和匈奴族认同自己是夏朝后裔,这属于文化认同,并没有拓展疆域,也不是进行政权认同,排除B、C项;鲜卑族和匈奴族都是在认同汉文化,所以不能体现文化多元,排除D项。故选A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根据图表可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以及战乱频繁,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在宋朝完成国家经济重心南移,而“此间国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与史实不符,C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处于公元220年至公元589年,与图表标题的“公元3世纪”相符,排除A项;“北民南迁充实了南方劳动力”,符合历史事实,排除B项;北方人民因为北方战乱而南下,故“北方战乱是北民南迁的主因”的说法正确,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家继承了两汉史学的传统,进一步确立了炎黄共祖的地位”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和少数民族都认为自己是炎黄的后裔,说明当时政权并立蕴含文化认同,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和少数民族都认为自己是炎黄的后裔,没有体现治史深受传统史学影响,排除A项;材料强调文化认同,没有体现少数民族政权发展迅速,排除B项;D项说法错误,当时民族关系不平等,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杂调”可知,北魏时期推广均田制,国家将土地分给农民耕种,且同时推行租调制,农民要承担一定的租役,D项正确;均田制是在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上,对土地进行重新分配和管理,以保证国家的税收和社会的稳定,土地依然归政府所有,并非农民,排除A项;按人口多少进行分配只表达了部分材料信息,材料还体现了租调制的实现,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什么人分多少土地,没有具体说明土地要分小块进行分配,且该说法对材料信息表述不全,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中国)。根据材料“许多南迁成功的百姓,大多数都是以世家大族为首领"可知,东晋政府设置侨州、侨郡来安置流民,且给予政策上的优待,体现了对士族身份的认同和优待,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东晋政府设置侨州、侨郡来安置流民,并给予免税、免役的特权,这些做法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排除A项;大量流民南迁以及世家大族圈占土地加剧了南方人地矛盾,排除B项;材料中做法与赋役制度的瓦解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十六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为了统治和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生活的需要,采取了一些汉化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六国时期的中原汉族封建化程度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内迁少数民族的汉化政策有利于促进自身的封建化进程,从而巩固了割据政权,C项正确;促进江南地区开发的是南迁的汉族而非内迁的少数民族,排除A项;“消除”表述绝对,少数民族的汉化政策有利于民族融合但无法消除民族矛盾,排除B项;西晋亡于少数民族政权后,汉人南下建立东晋政权,与十六国中的前秦政权对峙,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汉魏至东晋南朝时期,坞堡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东晋南朝时期的坞堡以庄园的形式存在,更多地突出经济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功能,其军事防御功能不断弱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坞堡功能的这一变化反映了南方社会秩序和政治环境相对稳定,B项正确;江南坞堡中很少发现有军事性的防御建筑不能说明军事防御意识的淡化,排除A项;庄园经济本就具有一定封闭性,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坞堡功能发生变化,并未说明建筑规模缩小,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根据材料“汉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融汇了大量少数民族成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族在发展中与少数民族相互融合与交流,这体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西晋琅琊王司马睿重建晋朝”是汉族封建政权的重建,而不是民族大融合,A项正确;“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体现了少数民族的汉化趋势,排除B项;“李唐皇室与鲜卑独孤氏联姻”体现汉族在发展中与少数民族相互融合与交流,排除C项;“诗人白居易为西域族人后裔”体现民族交流的趋势,排除D项。故选A项。
1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由材料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关中地区出现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名和村名,这些名称的形成与少数民族在当地定居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这些地名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趋势,D项正确;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并不是由地名推动的,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体现汉文化的包容力,强调的是民族特色的地名,排除B项;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政权并立,没有推动国家统一,排除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朝(中国)。根据材料“北朝汉人、胡人之分别,不论其血统,只视其所受之教化为汉抑(或)为胡而定”可知,陈寅恪认为北朝汉人、胡人的区别不在于血统,而在于是否受到汉族文化的教化,这说明当时民族交融趋势的增强,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民族交融的增强,并未体现胡汉分治的现实,排除A项;从材料无法看出胡汉杂居通婚的情况,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民族交融的增强,并未说明唐代政治具有包容性,排除D项。故选C项。
14.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493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迁到洛阳,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为改革的顺利推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C项正确;洛阳位于黄河流域,孝文帝迁都洛阳,不能强化北魏对长江流域的控制,排除A项;迁都洛阳有利于鲜卑族的汉化进程,但不能表述为完成了汉化进程,排除B项;彻底摧毁北魏贵族势力说法错误,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史记》成书于西汉,此时中国的经济政治中心都在黄河流域,江南地区的经济尚未得到开发,所以呈现地广人稀、商业不发达的情形;而《宋书》成属于南朝,此时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开发,所以呈现物产丰富、手工业发达的情形。所以两本文献对江南地区不同的记载主要由成书时间江南实际情况的不同决定的,C项正确;两部文献的作者都是古代史学家,未涉及阶级立场的区别,排除A项;文献资料的记载可以通过考古等方式进行考证,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考古实物,且考古实物需要与文献史料相互印证,排除D项。故选C项。
1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十六国中最早建立政权的匈奴贵族刘渊,自称汉朝皇室的后裔”与“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分别建立了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四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均强调自身的正统地位,说明的是当时华夏认同范围浓厚,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少数民族政权已经完成了封建化,排除A项;当时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民族之间的征战,排除C项。故选D项。
17.(1)原因:世家大族与政府争夺人口与税户;孝文帝加强中央集权需要;加强对地方基层的有效管理;李冲的建议;古代乡里制度的启示。(没有依据材料信息的答案不得分)
(2)效果:改变了赋税混乱局面;打击了世族地主,增加了政府税户;健全了北魏基层管理,有利于均田制的实施;有利于巩固北魏的政权;有利于国家财税征收和中央集权,对隋唐社会也有深远影响。(每没有依据材料信息的答案不得分)
【详解】(1)原因:根据“世族地主要追回逃亡人口,势必将抢夺国家税户。这是与孝文帝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力量和对基层的控制相冲突的。李冲提出的三长制得到北魏中央高层赞赏”得出是世家大族与政府争夺人口与税户和孝文帝加强中央集权需要;三长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基层的有效管理得益于;还李冲的建议和古代乡里制度的启示。(没有依据材料信息的答案不得分)
(2)效果根据、“使北魏政府改变了过去乱征乱要的状况”、“三长制的建立,健全了北魏政权的基层统治机构,它既使均田制的推行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又使北魏政府增加赋役来源如愿以偿,这对北魏政权的巩固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各代虽有变化损益,但都基本沿袭了北魏三长制和租调制的基本形式”可知,主要是改变了赋税混乱局面;打击了世族地主,增加了政府税户;健全了北魏基层管理,有利于均田制的实施;有利于巩固北魏的政权;有利于国家财税征收和中央集权,对隋唐社会也有深远影响。
18.(1)表现:借鉴中原政治制度;倡导儒学,发展教育;鼓励农耕;重视道德教化。
(2)影响:促进了我国北方地区的经济恢复与社会发展;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为隋唐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详解】(1)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十六国时期(中国)。表现:根据材料“续定九品”“典定士族”可知借鉴中原政治制度;根据材料“前赵(匈奴族建立)的建立者刘曜致力于儒学普及”可知倡导儒学,发展教育;根据材料“教以农桑,法制,同于上国”可知鼓励农耕;根据材料“优礼耆老,修尚儒学”可知重视道德教化。
(2)本题为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影响:根据材料“经过了传统意义上的汉族与北方民族之间融合而新生”并结合民族交融的影响可知,促进了我国北方地区的经济恢复与社会发展;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为隋唐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19.(1)原因:北方战乱频繁。
影响:北方民众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工具和经验;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推动了民族交融。
(2)政权:北魏。
改革措施:迁都洛阳;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与汉族通婚。
积极作用: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三国和两晋时期(中国)。原因:根据材料一“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可知,北方战乱频繁。影响:根据材料一“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方民众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工具和经验;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推动了民族交融。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政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鲜卑拓跋部建立了北魏。改革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包括迁都洛阳;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与汉族通婚。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二“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及所学知识可知,缓解了民族矛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20.(1)特点:与重大政治事件/战乱有关;北方人南迁的比例较高;依附士族或豪强;就近原则(方向上垂直迁移)。影响: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南方劳动力资源,促进南方开发;加强了南方士族势力,改变政局;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
(2)原因:政治:为实现统一进行战争,并多次出现短暂或局部的统一;经济:江南开发推动南方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南北差距缩小;民族:南北方都出现了民族交融的局面,推动多元一体格局的复现。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范围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 北方人民大规模的南下计有永嘉之乱、苏峻和祖约之乱、后赵败亡、淝水之战、刘裕北伐、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下瓜步、宋失淮北四州及豫州淮西之地这七次”可知,与重大政治事件/战乱有关;据材料一“北方平均8个人中有一个南渡,南方平均6个人中有一个北来侨民”可知,北方人南迁的比例较高;据材料一“北方人民到达南方,大都举目无亲,出路之一便是依附早先来到南方的士族或地方豪强,成为被隐匿的人口”可知,依附士族或豪强;据材料一“其流徙方向大体是北方东部的人民流向南方东部,北方西部的人民流向南方西部”可知,就近原则。第二小问影响,据所学南方初步开发的知识可知,别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南方劳动力资源,促进南方开发,同时南方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据材料一“出路之一便是依附早先来到南方的士族或地方豪强,成为被隐匿的人口”及所学知识可知,加强了南方士族势力,改变政局;
(2)本题为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魏晋时期(中国)。原因: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为实现统一进行战争,并多次出现短暂或局部的统一;经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北民南迁,推动江南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南北差距缩小;民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南北方都出现了民族交融的局面,推动多元一体格局的复现。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练习(含解析)--2023-2024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