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2023-2024高三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莆田锦江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
单选题(每题2分,共48分)
1. 如果要研究距今约50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长江下游的历史,可选择
A. 良渚古城遗址 B. 姜寨遗址 C. 牛河梁遗址 D. 陶寺遗址
2.一位先秦思想家这样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诈谋的国君。这位思想家的评论所体现的理念是(  )
A.以法治国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克己复礼
3. 《剑桥中国史》在评说中国古代某一制度时说:“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该制度形成于
A. 西周 B. 战国 C. 秦朝 D. 西汉
4.(2分)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蒙恬修筑了从咸阳直通北边九原的直道,“长千八百里”。这项措施(  )
A.促进了北疆与内地的交往 B.加速了国家完成统一进程
C.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使匈奴这一民族得以消亡
5.(2分)汉武帝时期任用外戚和功臣作为自己的侍中,如任命外戚身份的卫青为大将军、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任命功臣金日磾为光禄大夫,汉武帝时期(  )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实现了军政权力的制衡
C.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D.中央集权水平不断提高
6. 赵匡胤曾问赵普:“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赵普最有可能回答
A. “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 B.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C. “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D. “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
7. 宋元话本,是宋元时代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它就是《西游记》的雏型,讲史话本《大宋宣和遗事》是《水浒传》的早期故事底本,后来被说书艺人不断阐发,形成小说。这主要说明当时( )
A. 城市娱乐活动丰富 B. 文学呈现世俗化趋势
C. 通俗文化成为主导 D. 工商业资产阶级兴起
8. 明洪武六年(1373年),朝廷设西宁卫,辖五个千户所,其中四个设在西宁城内。西宁卫不仅管辖西宁及其附近地区,还控制着青海湖、柴达木及新疆南部的一些地区。弘治元年(1488年),朝廷又在西宁置抚治西宁兵备道,监管当地民族事务和西宁卫的军事防务。这反映了明朝( )
A. 行省制度的废除 B. 重武轻文的风气 C. 民族交融的加快 D. 边疆治理的强化
9.(2分)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英国在市场扩张的驱动下发动了鸦片战争。下列条款出自《南京条约》并能反映上述动机的是(  )
①协定关税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通商口岸 ④派兵保护各国使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2分)当代学者刘志琴认为:“从梁启超、胡适到侯外庐对中国早期思想启蒙的发掘和研究,揭示了中国传统思想发展到明末出现异质因素。”这种“异质因素”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经济的瓦解 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D.“西学东渐”的影响
11.(2分)辛亥革命后相继发生一些破坏民主共和的事件,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不久即被废止、袁世凯于1915年称帝、张勋于1917年拥立末代皇帝溥仪复辟等。出现这些事件说明(  )
A.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艰难 B.辛亥革命带有时代局限性
C.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D.军阀割据阻碍政治民主化
12.(2分)钱谷风在《清王朝的覆灭》中说:“辛亥革命成功得仓促,到手的乃是很不彻底的胜利。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只完成了第一项﹣﹣民族主义,其他民权、民生长期挂着欠账。”这说明辛亥革命(  )
A.完成了民族主义革命,解决了中国近代的民族问题
B.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D.实现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13.(2分)1912﹣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些说明(  )
A.民族矛盾不断的激化 B.经济发展迅速的提升
C.北洋军阀统治的腐朽 D.民国初期社会的进步
14.(2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新”主要体现在(  )
①以武装起义为革命的斗争方式 ②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的指导理论
③把实现社会主义作为奋斗目标 ④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2分)美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指(  )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革命 B.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国共合作,暴力夺取政权
16. 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第9号布告,申明“现本政府……特举行募集短期的‘革命战争公债’六十万元,专为充裕战争的用费”,规定“公债利率定为周年一分”,并郑重承诺,“本项公债规定半年还本还息,以1933年1月起为还本息时期,届时本利同时兑还”。这些措施( )
A. 有利于土地革命的社会动员 B. 配合了红军战略转移
C. 缓解了日军对根据地的破坏 D. 推动了联合政府成立
17. 1938年6月,全国军民前仆后继、团结抗敌,打响了轰轰烈的武汉保卫战。以下对此战表述准确的是( )
A. 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 国共两党配合的最好的一次会战
C. 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的会战 D. 战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8. 围绕“建设什么样的新中国和怎样建设新中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曾召开过一次历时50天的会议,会议在“团结一致,争取胜利”的方针之下在延安隆重举行,开得既生动活泼,又团结有序。这次会议是
A.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 周恩来曾在某次会议前说:“尽管我们过去在国内谈判有经验,跟美国吵架有经验,但那是学野台子戏,那是无法无天,什么也不怕,闹翻了也就那么回事。……中国是一个大国,来参加一个正式国际会议了,我们是登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网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材料所说的此次“正式国际会议”
A. 主要解决西藏地方的双边关系问题 B. 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的问题
C.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D. 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20. 据袁隆平回忆,位于井冈山南麓的桂东县是全国率先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的地区之一。1975年全县仅试种水稻98.88亩,次年便在全县迅速推开。当地民谣传唱:“层层梯田持山腰,银河两岸种杂交。”这反映了( )
A. 当地提高粮食产量的迫切愿望 B. 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杂交水稻试种成败取决于环境 D. 桂东县率先实现了粮食自给
21. 1978年,邓小平率代表团先后参观访问了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领中央代表团先后到法国、联邦德国、瑞士等西方发达国家进行访问;当时负责工业发展的国务院副总理王震也率代表团出访英国。该现象
A. 扭转了西方孤立新中国的政策 B. 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C. 预示着改革开放决策正在酝酿 D.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家地位
22. 198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在兴办社队企业的同时,鼓励农民个人先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乡镇企业,但大量新兴的私营企业还是称自己为“集体企业”。这反映出
A. 私营经济获得法律认可 B. 农村改革仍未取得突破
C. 体制转型的阻力较大 D. 国企改革目标逐步明确
23. 如图选自2006年《中国物价年鉴》中的数据,这反映了( )
A. 经济全球化冲击我国分配体制 B. 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 我国管理模式的改革由此展开 D.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24. 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北京非正式会议、第70届联合国大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等多边场合发表讲话,提出一系列攸关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命运的重大倡议主张,为世界发展把脉引航。这说明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
A. 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 坚持倡导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C. 积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D. 彰显了领导世界的大国风范
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将其命名为“丝绸之路”,其实是张骞通西域起到的效果,张骞通西域本身是出于军事、政治目的,而不是出于贸易。张骞出使西域扩大了中国丝绸在中亚的影响,引起了更远地方人们的兴趣。罗马帝国实力强大,对丝绸有强劲需求,罗马帝国贵族都以穿上丝绸为贵,随后丝绸价格甚至高过黄金,而汉朝是丝绸惟一来源。
——摘编自葛剑雄《历史上中国没有动力进行丝绸贸易》
材料二 海上丝路主要繁荣于中唐到宋元时期,该路指从中国东南出海至太平洋,或经南海至印度到南亚、西亚及非洲的航路,唐以前海路一直是陆路的补充,但中唐以后陆路阻绝,加之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发明及航海技术进步,海上丝路开始繁荣,超过并逐步取代了陆路。北宋,南宋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非常重视商业和海外贸易,保证了海上丝路的持续兴旺。
——摘编自杨正位《丝绸之路的历史动能与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海上丝路兴盛的原因(6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宋代以来城市商业的繁盛,特别是以市场活动为中心的商业市镇的兴起,是吸引商人从负贩行商到侨寓定居的首要因素。在这些市镇中,人口增长迅速且较为集中,商品销售市场广阔且相对稳定,为商人寻求稳定的利润创造了条件。这些经济型市镇大多处于水陆交通的要冲之地,交通的便利为商人提供了良好的物流,因此,商人定居于这些地方,更便于他们了解当地市场行情,获取需求信息,在此情况下,商人们无论是在客居地开设店铺,还是贩运商品至自己的居住地销售,获取高额利润的机会都更多。所以,宋人说:“富人比居四通五达之都,使其财布于天下,然后以收天下之功。”
——摘编自冯芸、桂立《宋代城市商业的繁盛与坐贾势力的发展壮大》
材料二 明清时期,市镇发展较快的松江、嘉定、太仓一带,是棉花的产地,棉纺织业发达又靠近沿海,利于海上贸易,是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吴江的河里、平望,湖州的南浔,都是著名的水乡市镇。这些市镇有的以经营手工业为主,有的以某些行业著称,有的是农副产品的交易市场或产地等。随着市镇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繁荣,明中叶以后,在经济作物和水陆交通发达的地区,先后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工商业市镇,如苏州的盛泽、平望、唯亭,嘉定的南翔、诸翟,湖州的南浔、乌镇等地。这些市镇人烟稠密,街道繁盛,市场繁荣,手工业、商业都很发达,且为各商贾所集,进行大宗交易。
——摘编自何荣昌《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城市商业繁盛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以来市镇发展的历史意义。(8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5年10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1956年7月 我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下线
1956年底 我国基本上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 1952年至1978年间我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统计表
1952年 1978年
原煤产量 0.66亿吨 6.2亿吨
钢产量 135万吨 3178万吨
粮食产量 16392万吨 30477万吨
在校学生数 5444万人 21351万人
医院、卫生院数 3540个 64421个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表:建国以来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整理
(1)结合材料一,用史实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是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8分)
(2)分析上表中1952年至1978年间国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及意义。(8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近代中国史上,不同时期出现过不同的标语口号,既是见证中国革命历史风云的“活化石”,也是承载着中国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的“生动教材”。
比较以上不同时期的标语口号,从中提取有关反映中国革命抗争对象、方针政策、斗争方式等等的相关变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写明论题,前后关联,史论结合)莆田锦江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1.A 2.D 3.B 4.A 5.C 6.C 7.B 8.D 9.C 10.C 11.A 12.B
13.D 14.D 15.C 16.A 17.D 18.B 19.B 20.A 21.C 22.C 23.D 24.C
1.【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良渚古城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距今约5000年,A项正确;姜寨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为主的遗址,排除B项;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距今5500年至5000年,排除C项;陶寺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排除D项。故选A项。
3.【详解】材料“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是对郡县制的描述,该制度形成于战国时期,并在秦朝大规模推行,因此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6.【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赵匡胤采纳赵普收精兵、制钱谷夺其权的建议,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A项的意思是申明法令,使人人遵守,谨慎发布命令,避免出现差错,排除;B项是重农抑商思想的表现,排除;D项与心学有关,排除。故选C项。
7.【详解】根据题干宋元话本是说话人的底本,并以此为基础被说书艺人阐发,形成小说,体现了文学的世俗化趋势,B项正确;题干并未体现城市娱乐生活丰富对小说形成的影响,排除A项;通俗文化并非主导,排除C项;中国资产阶级兴起是近代以后,排除D项。故选B项。
8.【详解】依据材料“西宁卫不仅管辖西宁及其附近地区,还控制着青海湖、柴达木及新疆南部的一些地区……监管当地民族事务和西宁卫的军事防务。”,可以看出明朝通过设置西宁卫来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和控制,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行省制的废除,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对边疆的管理,不能得出重武轻文,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对边疆的管理,不能体现出民族融合的状况,排除C项。故选D项。
16.【详解】由材料中,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专为充裕战争的用费,本项公债规定半年还本还息,可知,苏区的这一政策目的是解决革命战争中的军费不足问题,通过发行公债,调动广大群众参与革命的积极性,起到了苏区革命的战争动员作用,A项正确;红军转移是在1934年,排除B项;当时处于土地革命时期,排除C项;1944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A项。
17.【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的武汉会战是正面战场一场会战,武汉保卫战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D项正确;淞沪会战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排除A项;太原会战是国共两党配合的最好的一次会战,排除B项;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的会战是太原会战,大捷是平型关大捷,排除C项。故选D项。
18.【详解】根据材料中“建设什么样的新中国和怎样建设新中国的问题”“团结一致,争取胜利”“在延安隆重举行”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4-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通过了《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B项正确;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3年6月在广州举行,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排除C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排除D项。故选B项。
19.【详解】根据“来参加一个正式国际会议了”“跟美国吵架有经验”等信息可知这是有中国和美国同时参与的一次国际会议,结合所学内容判断这次会议应该是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的问题,故选B;AD项和日内瓦会议无关,排除;C项是万隆会议,排除。
20.【详解】依据材料“层层梯田持山腰,银河两岸种杂交。”,可以看出在井冈山南麓的桂东县推广种植杂交水稻,而杂交水稻作为新品种,寄托了当地人民对粮食产量的迫切愿望,A项正确;仅从材料不能得出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排除B项;环境只是影响因素之一,并不是决定因素,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杂交水稻在桂东县的试种和推广,不能得出“率先实现了粮食自给”,排除D项。故选A项。
21.【详解】1978年底我国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此之前多为国家领导人到西方国家进行考察访问,说明意图借鉴西方的市场经济因素,预示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决策正在酝酿,故选C;我国国家领导人此时出国访问考察是为了改革开放打基础,并非是为了改善外交环境,排除A;1978年我国尚未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材料中的现象与提高新中国国家地位无关,排除D。故选C。
22.【详解】根据材料“中央1号文件”属于行政法规,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大量新兴的私营企业”可知,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新兴的私营企业还是称自己为‘集体企业’”,表明人们的思想还没有从旧有的集体经济观念下解放出来,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农民个人兴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乡镇企业”属于私营企业,故D项错误。
23.【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中国)。从材料中的市场调节占比来看,市场调节占据绝大比重,说明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形成,D项正确;材料与全球化发展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说法无关,排除B项;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已经开始了管理体制的改革,排除C项。故选D项。
24【详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材料“提出一系列攸关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命运的重大倡议主张”正是积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的表现,C正确;材料的主旨并不是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A错误;联合国大会和G20并不是倡导新型区域合作模式,B错误。中国主张和平共处,并非谋求领导世界,D错误。
25【答案】(1). 历史条件:张骞通西域;中国丝织技术先进;丝绸影响扩大;罗马帝国对丝绸有强劲需求。 (4分)
(2). 原因:唐宋封建经济的繁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陆上丝路的受阻;科技和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统治者推行对外开放政策和重视海外贸易。(6分)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汉朝。历史条件:根据材料“其实是张骞通西域起到的效果”可归纳出张骞通西域;根据材料“张骞出使西域扩大了中国丝绸在中亚的影响”可归纳出丝绸影响扩大;根据材料“罗马帝国实力强大,对丝绸有强劲需求”可归纳出罗马帝国对丝绸有强劲需求;根据材料“随后丝绸价格甚至高过黄金,而汉朝是丝绸惟一来源”可归纳出中国丝织技术先进。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唐朝到宋朝。原因:根据材料“海上丝路主要繁荣于中唐到宋元时期”和所学知识宋朝商品经济得到一定程度发展,可归纳出唐宋封建经济的繁荣;根据材料“但中唐以后陆路阻绝”可归纳出陆上丝路的受阻;根据材料“加之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发明及航海技术进步”可归纳出经济重心南移、科技和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根据材料“南宋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非常重视商业和海外贸易”可归纳出统治者推行对外开放政策和重视海外贸易。
26【答案】(1)(6分)原因:坊市制度的崩溃;城市人口急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位于经济发达地区或交通要冲;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人势力的发展壮大。
(2)(8分)特点:依便利水陆交通分布:辐射范围广:与商品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工商活动为主要功能。(答出两点即可)
意义:促进了封建社会中后期经济的发展: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推动了乡镇域市化进程;冲击了传统的社会观念;丰富了民众的社会生活。
【小问1详解】
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坊市制度的崩溃;根据材料“人口增长迅速且较为集中”可归纳出城市人口急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材料“这些经济型市镇大多处于水陆交通的要冲之地”可归纳出城市位于经济发达地区或交通要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根据材料“富人比居四通五达之都”可归纳出商人势力的发展壮大。
【小问2详解】
特点:根据材料“棉纺织业发达又靠近沿海”可归纳出依便利水陆交通分布:根据才俩了“吴江的河里、平望,湖州的南浔,都是著名的水乡市镇”可归纳出辐射范围广:根据材料“随着市镇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可归纳出与商品经济发展相结合:根据材料“,先后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工商业市镇”可归纳出以工商活动为主要功能。意义: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促进封建社会中后期经济的发展、孕育资本主义萌芽、推动乡镇域市化进程、冲击传统的社会观念及丰富民众的社会生活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8分)史实: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或1954年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施一五计划,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8分)原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党和政府经济建设经验的积累;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外交环境的改善。意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详解】(1)史实:通过阅读表格,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梳理史实可得出,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史实有,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或1954年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施一五计划,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原因:通过观察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思想、历史、社会和国内国际环境等方面分析可知,1952年至1978年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主要有,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党和政府经济建设经验的积累,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和外交环境的改善等。意义:根据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分析可知,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在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28.【答案】中国革命的斗争任务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调整。
面对国内军阀割据状况,1924年开始的国民革命运动,致力于打倒列强除军阀,经过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中产党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在农村革命根据地推行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获得了农民的支持。随着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以来,日本不断加紧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国人民致力于抗日救亡运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总之,中国革命的斗争任务随着形势变化而不断调整,致力于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推动了民主革命进程。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不同时期的时间和口号可知,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国民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联蒋抗日和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是全面抗战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概括论点:中国革命的斗争任务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调整。在论述中从几个时期的革命抗争对象、方针政策、斗争方式方面进行说明。具体可进行说明如下:面对国内军阀割据状况,1924年开始的国民革命运动,致力于打倒列强除军阀,经过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中产党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在农村革命根据地推行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获得了农民的支持。随着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以来,日本不断加紧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国人民致力于抗日救亡运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总之,中国革命的斗争任务随着形势变化而不断调整,致力于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推动了民主革命进程。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2023-2024高三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