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练习(含解析)--2023-2024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练习
一、选择题
1.19世纪初,洋钱在中国普遍用于缴纳赋税、日常开支、书画金石交易、金融流通等领域。1822年,朝廷饬令广东督抚与海关监督严行查禁白银出洋。这一消息传到江南,被演变为官方禁用洋钱的谣言,洋钱价格随之大跌。这一现象( )
A.中外民间贸易仍有发展 B.外来货币干扰中国商品市场
C.民间贸易冲击清廷统治 D.闭关自守政策已被朝廷放弃
2.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出了“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天下之人,各怀其家, 各私其子,其常情也”,还提出“疾耕”与“通商”并重的主张。这些主张( )
A.顺应商品经济的发展 B.推动了社会制度转型
C.符合了君主专制统治 D.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3.宋应星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二气五行构成的,其中二气指水与火,这里的火,我们可以理解为碳或者碳的化合物。五行是指水火木土金,水与火是最基本的物质构成,它们会转化为土、金、木,进而构成物体”。这一思想( )
A.得益于宽松的政治环境 B.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特征
C.科学解释了世界的本原 D.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
4.如表是清朝人口变化图,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
时间 人口数
1650年 9000万
1680年 10000万
1741年 14300万
1774年 22103万
1794年 31328万
①人口快速增长反映了经济的繁荣②高产粮食作物的引进是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
③1680年人口数较1741年要精准④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资源危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据德国史学家贡德·弗兰克的综合,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美洲生产的白银约3万吨,日本生产的白银约8000吨,这38000吨白银最终流入中国的约7000~1000吨,中国占有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当时白银大量流入是因为中国( )
A.实行禁海政策 B.重视朝贡贸易
C.制造业较发达 D.城市经济繁荣
6.晚明时期,女性诗人创作表现出了历史上少有的立言意识、节烈意识、史诗意识及名士意识,而此前女性文学创作以闺怨为主。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西学东渐现象的出现 B.社会的主流意识发生嬗变
C.社会娱乐生活的丰富 D.心学的传播与时代的发展
7.明清小说题材多样,有围绕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长生殿》、《莺莺传》,有描写时态民情,控诉“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及其衍生故事,有整合民间神怪传说汇于一体的《东游记》和《西游记》,还有文言志怪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这些小说( )
A.巩固了主流思想的根基 B.均贯彻了现实主义风格
C.批判了没落的封建制度 D.反映出市民文化的繁荣
8.《明神宗实录》记载,“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该材料反映出( )
A.传统主流意识形态动摇 B.自然经济结构开始解体
C.工商皆本思想得到认可 D.江南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9.下表是《清朝全国耕地面积和人口变化表》(部分),据此变化可推知,这一时期( )
时间 耕地面积(万公顷) 人口(亿)
1661年 549 0.2
1685年 608 1.2
1724年 683 1.5
1812年 791 3.6
A.政府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人地之间的矛盾逐渐走向缓和
C.农业生产技术发生根本性变革 D.高产粮食作物引进并得到推广
10.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11.明朝中期,江南一位地主低价购买了当地的大片沼泽地,并雇佣贫苦乡民治理。部分土地改为良田,开凿水池养鱼,水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运到市场销售。上述现象反映了( )
A.明朝已出现了手工工场 B.该地区是中国经济中心
C.农业经营模式的多样化 D.江南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12.“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黄宗羲该段言论表明他( )
A.否定传统道德 B.抨击君主专制 C.主张工商皆本 D.提倡个性自由
13.下列有关“良知”内容的阐述,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来源 内容
《孟子·尽心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王文成公(王阳明)全书》 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
《明儒学案》卷12《郎中王龙溪先生畿》(王阳明的弟子) 信得过良知时,独来独往,如珠之走盘,不待拘管,而自不过其则也。
李贽《焚书》卷3《童心说》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更说什么“六经”,更说什么《语》《孟》乎?……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鼓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
A.传统儒家思想一脉相承 B.儒家思想的创新性发展
C.阳明心学衍生出思想解放 D.李贽与陆王心学思想一致
14.清前期,苏州女性流行以鲜花为头饰,当地又有“莺语东风二月过,山中花少市中多。桑畦尽作栽花地,那得缫丝有绮罗”之语。这反映了该地区( )
A.消费观念的奢靡化 B.产品加工的专业化
C.土地利用的精细化 D.农业生产的市场化
15.明代以前的英雄豪杰观带有显著的“圣人”性质,甚至可以“不近人情”。明代却趋于理性化,不止认同英雄有情,“儿女情,英雄气,并行不悖”,且推项羽为英雄第一、以曹操和勾践为英雄。这一变化( )
A.与心学思潮息息相关 B.说明民本思想成为主流
C.和孔孟学说理念不符 D.反映圣人崇拜有所弱化
16.面对明朝中后期“天下事势如沉疴积痿”的局面,王守仁以“正人心,息邪说”“而后天下可得而治”自任。下列项中,属于王守仁言论主张的是( )
A.“存天理,灭人欲”
B.“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C.“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二、材料分析题
17.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的领导地位源于一系列的因素,从技术上的发明、从普遍的教育到对宗教和各种哲学思想的宽容。……上一个1000年的中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摘编自乔纳森·斯彭斯《新闻周刊》
材料二(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海外贸易……在人民日常生活方面,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摘编自谢和耐(法国)《南宋社会生活史》
材料三 明清时期,大宗商品的远距离贸易是徽商、晋商、闽商、粤商、等聚集着众多商人的商帮的行为,与以往个别商人的经营活动,已不可同日而语。国内大宗商品的远距离贸易,是大宗商品在不同的经济区内交换,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经贸区。江南经贸区是在江南便捷的交通条件和发达的丝织业、棉纺织业等基础上形成的。江南向全国输出的主要是相对高值的丝、棉纺织品,从全国输入的是低值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如粮食、大豆、蓝靛、木材、纸张等。
——摘编自唐文基《16至18世纪中国商业革命和资本主义萌芽》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具体史实,指出宋代在文化领域具有“领导地位”的主要表现并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商业方面的主要表现。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并分析阻碍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因素。
18.阅读材料:
材料一: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材料二:船山(王夫之)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气之阴与阳不断融合,如是,气与理俱日新不已。这种哲学适用于政府与历史上,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那么宋明新儒家所制定为历史与社会之典范之天理,就根本不存在了。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集》
材料三: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禁欲主义的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帝王选中儒家,经历上千年的时间,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
——任继愈《儒家与儒教》
(1)根据材料一,指出程朱二人和王阳明主张的不同之处。
(2)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夫之对理学的态度及其依据(请以与其同时代的一位思想家的观点为王夫之对理学的态度提供证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儒家思想到儒教的两次改造以及历史影响。
19.[文学作品与社会]
材料一:明中叶以前的文学作品,活跃其中的是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和妖魔鬼怪。明中叶以后,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都市的繁荣,城市市民的急剧增长和重商思想的抬头,有更多的商人,小贩,作坊主,工匠等成为小说的主角,尤其是在“三言”“二拍”中,新的主人公——市民以不同于旧人物的形象登场。
——刘群《由“三言”“二拍”看明代社会的新变》
材料二:
材料三:《说岳全传》全书八十回,讲述了岳飞出生、习艺,充军,抗金的一生,……小说歌颂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业绩,痛斥了秦桧等奸臣的卑鄙嘴脸。……进入“康乾盛世”后,由于社会趋于稳定,商品经济发达,在小说创作上,中国古典小说达到顶峰。这一时期是小说的全盛期,面向社会现实成为小说创作的主流。他们对社会都有透彻的认识,对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虚伪作了无情的揭露,……传统小说的各种体裁都比前代大大发展,而且小说的创作都已经是文人自己的创作,而不再是对话本的改编,这就更能表达出作者的主体意识。
——王立《中国文化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朝以来文学作品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请列举两项明清时期的其他文学艺术作品,并简要说明明清文学作品的历史价值。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农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比,在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方面,则有比较突出的成就。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晨、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材料二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三 (明朝中后期)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摘编自蒋以化《西台浸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农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呈现的新特点。
(3)依据材料三说明“大户”与“小户”之间关系的实质,并概括其特征。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初(中国)。材料反映了19世纪初洋钱在中国普遍使用,因朝廷下令查禁白银出洋演变为谣言导致洋钱价格大跌。洋钱在中国普遍使用,可见洋钱当时大量流入中国,这是由于在当时的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贸易顺差,使外币大量流入,说明当时中外民间贸易仍有发展,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外来货币干扰中国货币市场而不是商品市场,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民间贸易对中国货币市场的影响,没有体现民间贸易冲击清廷统治,排除C项;材料中清政府下令查禁白银出洋,说明闭关自守政策没有被朝廷放弃,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明末清初(中国)。顾炎武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肯定人的私性,重视通商,这些主张有助于商品经济发展,顺应当时商品经济发展需要,A项正确;顾炎武的主张影响有限,并未推动社会制度的转型,排除B项;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排除C项;顾炎武重视发展商业,并未强化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二气五行构成的,其中二气指水与火,这里的火,我们可以理解为碳或者碳的化合物”可知,宋应星的思想强调世界万物由水、火这类物质构成,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特征,B项正确;此时处于明清思想专制时期,政治环境并不宽松,非除A项;宋应星的思想并未科学解释世界本原,排除C项;仅从材料信息无法得知宋应星的思想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根据所学可知,清朝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口快速增长,①正确;明朝时期,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从国外引进,清代不断推广种植,这也是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②正确;依据材料无法断定1680年人口数较1741年要精准,③错误;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垦荒田,造成植被破快与水土流失,同时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④正确。结合上述分析可知B项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国)。从材料可出,新航路开辟后,中国大量的手工业品流出,使白银大量注入到中国,反映出当时另的手工业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制造业较发达,C项正确;实行海禁会导致流入中国白银减少,A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A项;当时流入中国的白银主要是民间贸易,朝贡贸易是政府主持的官方贸易,排除B项;白银流入中国主要通过对外贸易实现,城市的经济繁荣是反应国内贸易,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明朝晚期。根据材料可知,晚明时期的女性文学“表现出了历史上少有的立言意识、节烈意识、史诗意识及名士意识”,结合明代王阳明心学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明后期思想家提倡个性自由等时代背景可知,这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王阳明的心学传播与时代的发展,D项正确;西学东渐传播的思想与材料所展现的思想不吻合,排除A项;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依然是儒家思想,排除B项;社会娱乐生活的丰富会推动世俗化,与材料中出现的变化不吻合,排除C项。故选D项。
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长生殿》、《莺莺传》”、“《水浒传》”、“《东游记》和《西游记》”、“《聊斋志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小说这种文学形式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其题材多样,反映出市民文化的繁荣,D项正确;小说是市民文化表现,与主流思想无关,排除A项;《西游记》是浪漫主义风格,排除B项;《西游记》没有批判没落的封建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及所学可知,当时苏州地区的纺织行业出现了雇佣关系,而且规模较大,这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说明当时江南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D项正确;明代时期,儒家思想仍然占据主流意识形态,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工商皆本的思想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1661年到1812年,清朝的耕地面积和人口都增加了许多,但是人均耕地面积逐渐减少,这说明了清朝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我们可推知政府必然要采取措施解决人地矛盾。据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并得到推广,D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史实,据所学,封建社会后期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弱化,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清朝人地矛盾的激化,而不是缓和,排除B项;C项表述不符史实,清朝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可知,京剧脸谱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并且每个脸谱代表着一种人物特性,因此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B项正确;京剧不能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经过艺术加工,图案程式化,不能正确评断历史人物,排除C项;京剧脸谱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与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明代(战国)。从材料中的“部分土地改为良田,开凿水池养鱼,水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运到市场销售”可以看出,当时农业生产中的农副产品种类多样,并非仅仅种植粮食,说明农业经营模式的多样化,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农业,而非手工业,因此并不能看出当时已经出现了手工工场,排除A项;仅仅从材料案例,并不能反映出江南地区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多种经营方式的出现,和阶级矛盾并无关联,因此得不到阶级矛盾尖锐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明末清初(中国)。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是批判君主专制的,B项正确;其对君主专制的批判不是否定传统道德,排除A项;工商皆本以及个性自由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如珠之走盘, 不待拘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守仁和王畿认为“良知”就在每个人心中,就是“天理”,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有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具有思想解放倾向。根据材料“‘六经’《语》《孟》 ,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鼓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贽反对以儒家经典和孔孟之言为绝对权威,反对教条,提倡个性解放,冲击了传统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创新性发展,B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王阳明、李贽的思想是对传统儒学思想的否定与发展,而并非是一脉相承,排除A项;阳明心学衍生出思想解放并不能涵盖材料主旨思想,排除C项;李贽否定孔孟权威,与陆王心学不同,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前期的中国。据材料“女性流行以鲜花为头饰”“山中花少市中多。桑畦尽作栽花地”可得出,因为当时苏州女性流行以鲜花为头饰,鲜花成为了市场上畅销的商品,故很多农田种植了鲜花,这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市场化,D项正确;仅据该材料不能得出女性以鲜花为头饰是一种奢靡的消费观念,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鲜花种植出来后是否进行加工,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土地利用方式从种植粮食作物或其他经济作物变为了种植鲜花,不能体现土地利用相对于之前是否精细化了,排除C项。故选D项。
15.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明代以前,英雄豪杰观带有“圣人”性质和“不近人情”,但明代认同英雄有情,对英雄的认识逐渐理性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心学强调人的主体性,提倡人的个性解放,它推动了明朝英雄观的变化,A项正确;民本即以民为本,与英雄观的变化无关,排除B项;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与英雄观的变化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明代的英雄观趋于理性化,并不能说明圣人崇拜有所弱化,排除D项。故选A项。
1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所学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符合王守仁知行合一的思想主张,强调道德意识对道德实践的指导作用,即用良知支配人的行为,C项正确;“存天理,灭人欲”属于朱熹的主张,排除A项;“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属于黄宗羲的主张,排除B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属于张载的思想主张,排除D项。故选C项。
17.(1)文化领域的表现:宋代科技发达,火药的发明活字胶泥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等;教育普及,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出现了程朱理学等新的哲学流派。
商业领域的表现: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兴盛,外贸税收成为国库的重要财源;基层市场蓬勃涌现;宋与少数民族经济往来密切,设榷场进行交易;商业的时间限制被打破;商业的空间限制被打破。
(2)新现象:长途贸易兴盛;商帮活跃;形成多个经贸区;出现工商业市镇;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商业资本大量聚集。
主要因素: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妨碍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阻碍,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思想上:长期以来“重农抑商”“重义轻利”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地主、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外交上: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使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失去了海外市场和先进技术。
【详解】(1)文化领域的表现:根据材料一“从技术上的发明、从普遍的教育到对宗教和各种哲学思想的宽容。”及所学可知,宋代科技发达,火药的发明活字胶泥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等;教育普及,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出现了程朱理学等新的哲学流派。商业领域的表现:根据材料二“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海外贸易”及所学可知,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兴盛,外贸税收成为国库的重要财源: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基层市场蓬勃涌现;宋与少数民族经济往来密切,设榷场进行交易;商业的时间限制被打破;商业的空间限制被打破。
(2)新现象:根据材料三“大宗商品的远距离贸易是徽商、晋商、闽商、粤商、等聚集着众多商人的商帮的行为”可知,长途贸易兴盛;商帮活跃;根据材料三“国内大宗商品的远距离贸易,是大宗商品在不同的经济区内交换,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经贸区”可知,形成多个经贸区;根据材料三“江南经贸区是在江南便捷的交通条件和发达的丝织业、棉纺织业等基础上形成的。”及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出现工商业市镇;根据材料三“江南向全国输出的主要是相对高值的丝、棉纺织品,从全国输入的是低值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如粮食、大豆、蓝靛、木材、纸张等。”可知,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商业资本大量聚集。主要因素:结合所学可知,分别从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外交、制度等方面分析说明阻碍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原因,例如: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妨碍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阻碍,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思想上:长期以来“重农抑商”“重义轻利”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地主、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外交上: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使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失去了海外市场和先进技术。
18.(1)不同点:程朱认为理是万物本原,王阳明认为心是万物本原;程朱主张探究外物,王阳明强调内心反省。
(2)依据:进步的历史观。(或事物是发展的观点)
例: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限制君权,学校议政,工商皆本等;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
(3)改造:西汉时,董仲舒以天人感应神化君权,以三纲五常巩固等级制度形成新儒学;宋朝,程朱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并将孔子神化为崇拜的偶像的理学
影响:巩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国家,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使孔孟思想成为中国正统思想。
【详解】(1)不同点:根据材料一“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可推出程朱认为理是万物本原,王阳明认为心是万物本原;根据材料一“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可推程朱主张探究外物,王阳明强调内心反省。
(2)依据:根据材料二“船山(王夫之)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可推出进步的历史观(或事物是发展的观点)证明:可列举黄宗羲、顾炎武的思想说明,结合所学可知,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限制君权,学校议政,工商皆本等;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
(3)改造:根据材料三“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可推出西汉时,董仲舒以天人感应神化君权,以三纲五常巩固等级制度形成新儒学;根据材料三“帝王选中儒家,经历上千年的时间,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并结合所学可推出宋朝,程朱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并将孔子神化为崇拜的偶像的理学。影响:可从维护中央集权、强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国家,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使孔孟思想成为中国正统思想。
19.(1)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君主专制的加强(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
(2)作品:《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京剧。
历史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清社会风貌,为后人研究明清具体的历史提供了史料,但文学作品受主观因素影响大,应当谨慎考证;丰富了文学作品;满足了民众的文化娱乐需要;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
【详解】(1)趋势:根据材料“明中叶以前的文学作品,活跃其中的是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和妖魔鬼怪。明中叶以后,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都市的繁荣,城市市民的急剧增长和重商思想的抬头,有更多的商人,小贩,作坊主,工匠等成为小说的主角”,可知明朝以来文学作品的变化趋势是: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背景:根据材料“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都市的繁荣”,可知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
(2)作品: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列出,例如:《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京剧。
历史价值: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文学作品,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风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清社会风貌,为后人研究明清具体的历史提供了史料,但文学作品受主观因素影响大,应当谨慎考证;丰富了文学作品;满足了民众的文化娱乐需要;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
20.(1)特点:农作物品种增加;经营方式多样;高产作物提高粮食总产量;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等。
(2)特点:商业市镇兴起;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农产品成为商品的组成部分;区域性商人群体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实质: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特征:以自由雇佣劳动为特征。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特点:据材料“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得出农作物品种增加;据材料“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得出经营方式多样;据材料“高产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自海外传入中国”得出高产作物提高粮食总产量;据材料“棉、麻、桑、茶、甘晨、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得出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等。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特点:据材料“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得出商业市镇兴起;结合所学,自明朝后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白银货币化。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安徽南部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据材料“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并结合所学可知,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大户”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小户”,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以自由雇佣劳动为特征,实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练习(含解析)--2023-2024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