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名校2023-2024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泸县五中高2022级年高二上期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19题,共100分,共4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大宪章》规定:“不征得王国一致的同意不得征收兵役免除税或捐助”,后人将其解释成“不 经 过人民的同意不得征收一切税”。后来,这个原则又被引申成“代表机关(即会议)决定赋税”的原则。这种变化表明大宪章
A. 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B. 对英国的历史进程影响不大
C. 其本质内涵后世得以弘扬 D. 确立的民主原则大于实际意义
2. 1954年10月,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提出有关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体会议的建议,其中包括调整政协的组织形式,地区和军队今后不再作为参加人民政协的单位,不再制定新的共同纲领,各民主党派经研究协商,一致同意。这一建议表明( )
A. 政治协商会议职能的转变 B. 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C. 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确立 D. “共同纲领”的临时宪法作用结束
3.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
A. 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 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 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 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4. 唐代的科举考试“科目繁多,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各科对人才的要求不同,凡博识高才、强学恃问、无失俊选者为秀才;通三经以上者为明经;明娴时务,精熟一经者为进士。”据此可知,唐代的科举制
A. 避免了家世出身对人才选拔的影响
B. 分科细致、选官制度凸显等级森严
C. 诸科并行有利于选拔优秀的人才
D. 开启了分科取士的官员选拔方式
5. 下列关于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政府工作效率最高 B. 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C. 杜绝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D. 保持政府工作稳定性和持续性
6. 据记载,西汉的刺史不仅要熟知国家各种法令,还要穿着特定服饰、坐着专用马车,每年定期到自己的监察区出巡,并“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由此可知,西汉刺史
A. 负责监察辖区外的官员 B. 可以随意处罚违纪官员
C. 具有职责明确的专职性 D. 拥有位高权重的权威性
7. 两汉皇权大多认可“亲亲相隐”,反对惩罚亲属间的相互包庇,如西汉宣帝曾下《子匿父母等罪勿坐诏》,东汉章帝一度设立《轻侮法》,对亲亲相隐施以轻罚。据此可知汉代
A. 法律彰显儒家伦理
B 司法缺乏公平正义
C. 法律维护专制皇权
D. 司法恶化社会治安
8. 14世纪30-40年代,佛罗伦萨市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对宗教裁判、对教会监督文化的作用实行限制,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 政府与教会双方决裂
B. 新兴资产阶级出现
C. 新文化发展受到重视
D. 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9.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国时期的法家也主张“法治”。下列对两个时期“法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立法理念都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法律内容都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C. 立法程序都体现民主特点
D. 司法实践都有有效的监督机制
10. 有学者认为: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是中英间第一次通使。英国借为乾隆祝寿之名,出使中国,最终目的是说服乾隆皇帝,同意公使驻京,开放天津等港口贸易,把中国纳入西方文明体系。但双方没有经过谈判,清政府便以“敕书”拒绝了英国的一切请求。这一年,实际上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拐点。该学者表达的主旨是( )
A.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酝酿了后来的侵华战争
B. 中国早在1793年就已经进入近代
C. 清朝丧失了近代西方国家与之交往机会
D. 英国对华侵略意图并没有实现
11. 如表为一国际组织成立后召开的第一、二、四次国际会议情况。该国际组织的发展
会议时间 与会国数量 会议通过的文件
1961年9月 25个 《关于战争的危险和呼吁和平的声明》
1964年10月 42个 《和平和国际合作纲领》
1973年9月 75个 《经济合作行动纲领》
A. 使联合国内力量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B. 导致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C. 从经济合作为主转向经济政治合作 D. 推动美苏关系不断走向缓和
12. 2011年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下列有关西藏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民族自治地方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独立的司法权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C. 在少数民族聚居区都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 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1950年
13.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被写入中印、中缅双方总理的联合声明中。中共十八大后,中国政府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新理念。这一新理念的提出
A. 顺应新时代国家建设的需要 B. 推动建立新型区域国际组织
C. 完全继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促进睦邻友好外交政策形成
14. 1968年,法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首次提出创立一种新世界货币来取代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后来演变为特别提款权。特别提款权并非是一种真实的货币,它只是用于成员国官方结算的一种单位。这表明
A. 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受到了挑战 B. 美元的世界主导地位丧失
C. 欧洲联合增强了抗衡美国的实力 D. 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瓦解
15. 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规定,在边区境内只准使用边区银行币,边币图案多为边区名胜,如中共中央办公楼、边区参议会会场、边区银行大楼等。自此,边币逐渐成为独立于法币之外的货币体系。边区政府这一做法
A. 打破了日军的残酷“扫荡”
B. 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
C. 扭转了根据地面临的困境
D. 有利于抗日民主政权的巩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1年7月,在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会奏变法之疏的第一疏“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中提出四条重大举措:一为设文武学堂,二为酌改文科,三为停罢武科,四为奖励游学。……1904年1月,朝廷正式颁布张之洞及管学大臣张百熙、荣庆所厘定之学堂章程,明确宣布十年三科内减尽科举名额。
材料二 1904年1月,负责修订新学制的张之洞、学务大臣张百熙及荣庆上折指出:由于科举未停,导致新学堂的设立受到阻碍;而新学堂未能普遍设立,又使得科举不能立刻停止。因此,朝廷应该确立一个过渡期,使科举和学堂教育归于一途。这个奏折上去后,得到了清廷的认可。由此,科举便开始逐渐减少录取名额而转向学堂选拔人才了。……1905年9月,直隶总督袁世凯会同盛京将军赵尔巽、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周馥等六人一起奏请立停科举,获诏准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摘选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废除科举的特点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革的意义。
18.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
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据《隋书》
(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
19. 201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中国与欧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是双方共同的需要。
阶段 与中国建交的欧洲国家
1949年—20世纪50年代 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丹麦、芬兰、列支敦士、瑞典、瑞士、挪威
20世纪70年代 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塞浦路斯、冰岛、圣马力诺、联邦德国、希腊、卢森堡、马耳他、荷兰、英国、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
20世纪90年代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斯洛文尼亚、乌克兰、北马其顿、安道尔、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摩纳哥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
从国家性质的角度,概括建国以来与中国建交的欧洲国家特点,并分析其原因。泸县五中高2022级年高二上期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19题,共100分,共4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大宪章》规定:“不征得王国一致的同意不得征收兵役免除税或捐助”,后人将其解释成“不 经 过人民的同意不得征收一切税”。后来,这个原则又被引申成“代表机关(即会议)决定赋税”的原则。这种变化表明大宪章
A. 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B. 对英国的历史进程影响不大
C. 其本质内涵后世得以弘扬 D. 确立民主原则大于实际意义
【答案】C
【解析】
【详解】大宪章是13世纪,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A错误;这种规定成为议会对于王权的一种制约,B错误;这种对于王权的限制在以后一再发展,直至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体现其本质内涵后世得以弘扬,C项正确;应该是大宪章的实际意义大于确立的民主原则,D错误。
2. 1954年10月,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提出有关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体会议建议,其中包括调整政协的组织形式,地区和军队今后不再作为参加人民政协的单位,不再制定新的共同纲领,各民主党派经研究协商,一致同意。这一建议表明( )
A. 政治协商会议职能的转变 B. 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C. 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确立 D. “共同纲领”的临时宪法作用结束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1954年10月,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提出有关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体会议的建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执行其职权,而1954年10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召开,故政协职能将发生转变,A项正确;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结束,排除B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政治协商制度建立,排除C项;1954年9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再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
3.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
A. 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 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 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 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梁启超指出康有为的观点是借鉴各国变法经验,通过“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为维新变法运动做准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康有为和梁启超已经认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性,A项正确;康梁学习西方各国政治改革从发动国民开始,说明其借鉴了外国经验,排除B项;康梁领导的戊戌变法是依靠光绪皇帝实行的自上而下的变法,排除C、D项。故选A项。
4. 唐代的科举考试“科目繁多,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各科对人才的要求不同,凡博识高才、强学恃问、无失俊选者为秀才;通三经以上者为明经;明娴时务,精熟一经者为进士。”据此可知,唐代的科举制
A. 避免了家世出身对人才选拔影响
B. 分科细致、选官制度凸显等级森严
C. 诸科并行有利于选拔优秀的人才
D. 开启了分科取士的官员选拔方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知唐朝的科举考试“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各科对人才的要求不同”根据不同的才能选拔出不同的人才,故答案为C。材料没有体现家世出身影响科举考试,A错误。材料不能显示科举考试后都可以做官,并且看不出等级森严,故B错误。科举制最早是从隋朝开始的,D错误。
5. 下列关于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政府工作效率最高 B. 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C. 杜绝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D. 保持政府工作稳定性和持续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西方文官制度实施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故D正确;A绝对化,故排除;文官制度的实施并不能减轻国家财政负担,B与材料无关;文官制度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故C说法错误。
6. 据记载,西汉的刺史不仅要熟知国家各种法令,还要穿着特定服饰、坐着专用马车,每年定期到自己的监察区出巡,并“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由此可知,西汉刺史
A. 负责监察辖区外的官员 B. 可以随意处罚违纪官员
C. 具有职责明确的专职性 D. 拥有位高权重的权威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每年定期到自己的监察区出巡,并‘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等信息可以看出,西汉刺史主要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即具有职责明确的专职性,故答案为C项;刺史负责监察辖区内的官员,排除A项;“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来看,刺史必须按照法律处罚官员,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刺史“位高权重”,排除D项。
【点睛】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巡行郡县,监察官员。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王莽称帝时期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7. 两汉皇权大多认可“亲亲相隐”,反对惩罚亲属间的相互包庇,如西汉宣帝曾下《子匿父母等罪勿坐诏》,东汉章帝一度设立《轻侮法》,对亲亲相隐施以轻罚。据此可知汉代
A. 法律彰显儒家伦理
B. 司法缺乏公平正义
C. 法律维护专制皇权
D. 司法恶化社会治安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是皇权认可儒家伦理“亲亲相隐”的原则,从而影响了汉代法律的实施,故A正确;法律面向所有人,不能说司法缺乏公平正义,故B错误;C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亲亲相隐”的原则与社会治安日趋恶化没有必然联系,故D错误。
8. 14世纪30-40年代,佛罗伦萨市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对宗教裁判、对教会监督文化的作用实行限制,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 政府与教会双方决裂
B. 新兴资产阶级出现
C. 新文化发展受到重视
D. 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佛罗伦萨市政府对教会进行限制,主要是因为该时期新文化发展受到重视,反对教会控制与束缚,故C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夸大化,与材料“对宗教裁判、对教会监督文化的作用实行限制”不符,故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新阶级的产生,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与材料世间不符,故D项错误。
9.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国时期的法家也主张“法治”。下列对两个时期“法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立法理念都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法律内容都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C. 立法程序都体现民主特点
D. 司法实践都有有效的监督机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法家主张“法治”体现的是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适用对象不包括统治阶级,古代中国的“法治”由于是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服务的,所以本质是“人治 ”,不存在民主可言,也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所以战国时期的“法治”不同于现代意义的“法治”。ACD三项可以排除,两个时期的“法治”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不同在于这两个时期的统治阶级的内涵是不同的,故本题答案为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 法家思想
【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
10. 有学者认为: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的访华是中英间第一次通使。英国借为乾隆祝寿之名,出使中国,最终目的是说服乾隆皇帝,同意公使驻京,开放天津等港口贸易,把中国纳入西方文明体系。但双方没有经过谈判,清政府便以“敕书”拒绝了英国的一切请求。这一年,实际上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拐点。该学者表达的主旨是( )
A.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酝酿了后来的侵华战争
B. 中国早在1793年就已经进入近代
C. 清朝丧失了近代西方国家与之交往的机会
D. 英国对华的侵略意图并没有实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乾隆皇帝的时候清政府拒绝了与英国进行贸易,从而导致中国丧失了与西方文明体系进行交往的机会,所以该学者表达的是清朝丧失了与近代西方国家交往的机会,C项正确;马嘎尔尼使团访华是在1793年,而鸦片战争爆发是在1840年,二者之间相差时间较长,没有因果关系,排除A项;中国在鸦片战争后才进入近代,排除B项;该学者表达的主旨是中国丧失了与西方交往的机会,而不是英国侵华的意图没有实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1. 如表为一国际组织成立后召开的第一、二、四次国际会议情况。该国际组织的发展
会议时间 与会国数量 会议通过的文件
1961年9月 25个 《关于战争的危险和呼吁和平的声明》
1964年10月 42个 《和平和国际合作纲领》
1973年9月 75个 《经济合作行动纲领》
A. 使联合国内力量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B. 导致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C. 从经济合作为主转向经济政治合作 D. 推动美苏关系不断走向缓和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通过的文件可以判断出该组织是联合国,因为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从材料中的与会国数量来看,数量明显呈现增加的趋势,说明的是联合国内力量结构逐渐发生变化,A正确;联合国既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资本主义国家,B排除;C说法不符合史实,联合国的发展趋势多方面协调国际社会发展,并非是单纯的政治经济合作,C排除;此时美苏处于对抗的状态,D排除。故选A。
12. 2011年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下列有关西藏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民族自治地方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独立的司法权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C. 在少数民族聚居区都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 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1950年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民族区域自治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故B项正确;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故排除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据当地民族关系、经济发展等条件,并参酌历史情况,可以建立以一个或者几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自治地方,故C项错误;2011年,习近平发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的讲话,由此可知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1951年,故D项错误。
13.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被写入中印、中缅双方总理的联合声明中。中共十八大后,中国政府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新理念。这一新理念的提出
A. 顺应新时代国家建设需要 B. 推动建立新型区域国际组织
C. 完全继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促进睦邻友好外交政策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共十八大后,中国政府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新理念”可知,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外交理念也随之发生变化,这是顺应新时代国家建设的需要,所以A正确;根据材料“中共十八大后,中国政府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新理念”可知,“推动建立新型区域国际组织”不符合题意,所以B错误;这一新理念是对原有外交原则的继承和发展,所以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促进睦邻友好外交政策形成”,所以D错误。
14. 1968年,法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首次提出创立一种新的世界货币来取代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后来演变为特别提款权。特别提款权并非是一种真实的货币,它只是用于成员国官方结算的一种单位。这表明
A. 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受到了挑战 B. 美元的世界主导地位丧失
C. 欧洲联合增强了抗衡美国的实力 D. 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瓦解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说明法国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首次提出创立一种新的世界货币来取代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说明原先布雷顿森林体系中规定美元为中心体系受到挑战,A正确;美元主导世界货币至今都没有丧失,B错误;材料中只是法国,没有提及欧洲联合,C错误;D中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瓦解是20世纪70年代。
15. 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规定,在边区境内只准使用边区银行币,边币图案多为边区名胜,如中共中央办公楼、边区参议会会场、边区银行大楼等。自此,边币逐渐成为独立于法币之外的货币体系。边区政府这一做法
A. 打破了日军的残酷“扫荡”
B. 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
C. 扭转了根据地面临困境
D. 有利于抗日民主政权的巩固
【答案】D
【解析】
【详解】1941年由于日军残酷的扫荡和国民党右派掀起的反共浪潮,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局面。陕甘宁边区政府以边币取代法币,有利于避免法币贬值带来的经济冲击,边币图案设计有利于加强民众的政权认同,故D正确;根据所学可知,1941年还没有打破日军的残酷扫荡,故A项错误;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的是中共开展的大生产运动,排除B。扭转根据地面临严重的困难局面,需要从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军队建设等多方面努力,仅有货币政策这一项不足以扭转根据地面临的困境,排除C;
【点睛】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边币的发行。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能够理解根据地推行边币政策的主要作用:缓解经济困难,加强政治认同。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
【答案】(1)特点:逐步推行,渐进改革;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
(2)意义: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1978年中共中央发出通知”“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等,可知逐步推行,渐进改革;根据“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可知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根据“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可知落实按劳分配原则;根据“中央只管……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等可知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
(2)本问的关键在于学生如何多角度地分析历史问题,根据“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通过逆向思维,可以反向得出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根据“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等,可以得出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再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角度分析意义。
【考点定位】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 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和意义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前几年本题多是考查中国古代改革,但今年却打破以往格局,考查了中国当代史中经济体制改革内容。虽然此题一改往年选修题目考查的范围,但是仍属于教材重点知识的考查。本题难点在于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要求考生能够平心静气,细致分析,对考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对材料解析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1年7月,在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会奏变法之疏的第一疏“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中提出四条重大举措:一为设文武学堂,二为酌改文科,三为停罢武科,四为奖励游学。……1904年1月,朝廷正式颁布张之洞及管学大臣张百熙、荣庆所厘定之学堂章程,明确宣布十年三科内减尽科举名额。
材料二 1904年1月,负责修订新学制的张之洞、学务大臣张百熙及荣庆上折指出:由于科举未停,导致新学堂的设立受到阻碍;而新学堂未能普遍设立,又使得科举不能立刻停止。因此,朝廷应该确立一个过渡期,使科举和学堂教育归于一途。这个奏折上去后,得到了清廷的认可。由此,科举便开始逐渐减少录取名额而转向学堂选拔人才了。……1905年9月,直隶总督袁世凯会同盛京将军赵尔巽、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周馥等六人一起奏请立停科举,获诏准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摘选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废除科举的特点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革的意义。
【答案】(1)特点:地方实力派(统治阶级自上而下)主导,具有渐进性。
背景:外国列强侵略;革命浪潮冲击;西方文化的影响;国内新学堂已有一定规模;近代经济的发展。
(2)意义:有利于选拔近代化人才,普及新式教育,宣传自由平等观念。
【解析】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清末废除科举的特点及背景。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会奏”“厘定之学堂章程”等信息归纳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从近代中国社会特征、西方文化影响以及经济发展等角度思考作答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清末废除科举制的意义。依据材料中废除科举制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教育近代化以及思想自由发展等角度思考作答即可。
18.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
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据《隋书》
(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
【答案】(1)特点:改变了北周的严刑竣法,减轻刑罚;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
(2)意义: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解析】
【详解】第(1)问,由材料“更定新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采魏、晋刑典”等可知,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
第(2)问,依据材料中旧法律局限性造成的危害,并结合法律对国家建设的影响来分析。
【考点定位】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隋朝的改革·隋朝法律的改革
点睛:本题具有很强的发散性,答案不像以往的选修题目那样对材料内容归纳。它需要学生翻译原文的同时还要对所学的与之相关知识的整合。需要学生对法律作用有较全面的认识,同时也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文字表述能力。
19. 201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中国与欧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是双方共同的需要。
阶段 与中国建交的欧洲国家
1949年—20世纪50年代 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丹麦、芬兰、列支敦士、瑞典、瑞士、挪威
20世纪70年代 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塞浦路斯、冰岛、圣马力诺、联邦德国、希腊、卢森堡、马耳他、荷兰、英国、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
20世纪90年代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斯洛文尼亚、乌克兰、北马其顿、安道尔、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摩纳哥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
从国家性质的角度,概括建国以来与中国建交的欧洲国家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特点:1949年——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后,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
原因:1949年——20世纪50年代,美苏“冷战”,形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中国采用“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倒向社会主义阵营。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力提高,中美关系逐渐正常化,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新独立的国家和中国建交。
【解析】
【详解】第一小问,从材料来看,1949年——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后,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第二小问,关于前者,要结合国际形势、国家性质和外交政策等方面说明我国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关于后者,要突出中美外交关系正常化后,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淡化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广泛同资本主义国家建交。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名校2023-2024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