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过关检测(B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据《周易·系辞下》记载,神农氏之前存在包牺氏。包牺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后来,由于人民众而禽兽少,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体现了( )
A.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B.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
C.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D.人类生产方式的变化
2.据考古发现,在江苏六合程桥的吴国墓,湖南常德德山的楚国墓、长沙的楚墓,还有山西侯马的北西庄等遗址出土的春秋晚期的多种铁器中,不乏铁耒、铁耜、铁铧等农具。这些考古发现可以佐证,春秋晚期( )
A.南方耕作技术优于北方
B.农业生产范围拓展
C.铁农具已用于农业生产
D.精耕细作走向成熟
3.西周的诗篇描写有大量“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崩溃
B.铁犁牛耕的使用
C.井田制瓦解
D.水利工程的兴建
4.水排产生之前,有马排、人排。史料记载,马排用马一百匹冶铁一百二十斤;改用水排,在同样的时间内,可以冶铁三百六十斤。水排的直接作用是( )
A.提高炉温
B.提高灌溉效率
C.代替燃料
D.提高犁耕效率
5.右图反映的是( )
A.“小国寡民”的生活场景
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
C.儒家“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
D.“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
6.“读《孟子》书,见论说王道,丁宁反覆,皆不出乎夫耕妇蚕,五鸡二彘,无失其时,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数十字而已。”材料反映了当时( )
A.手工业发展水平较高
B.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中国农民的富足生活
D.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7.右面为汉朝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8.汉末以来许多世族聚族而居,形成“坞堡”(又称“坞壁”)。南北朝时北方农民为维持生计大量依附于“坞堡”,仅关中就有“坞堡”三千多个,这种耕战兼备的生产模式被史家称作“坞壁经济”。南北朝“坞壁经济”的出现( )
A.导致了农耕经济的衰落
B.遏制了士族门阀政治的发展
C.不利于统一局面的形成
D.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
9.据研究,南北朝中期,政府在对手工业者的管理上,出现了雇佣工匠制度和番役制度。这些制度的出现说明( )
A.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
B.国家对工匠人身束缚有所松弛
C.盐铁官营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
D.官营手工业者由籍匠变为丁民
10.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在工业中,人——工人,仅仅被看作一种资本……无论在任何地方,所看到的一方面是不近人情的冷淡和铁石心肠的利己主义,另一方面是无法形容的贫穷。该观点( )
A.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B.主张废除资本主义制度
C.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D.宣告了工人阶级的使命
11.在18世纪的英国手工工场里,每一件成品的生产过程都被分解成许多细小、单一操作的工序。如每织1尺布,平均需要14道工序;生产1枚小小的胸针,则需要18道工序。这表明( )
A.实现机器大生产已为时不远
B.工业生产操作日趋复杂化
C.提高生产效率变得非常紧迫
D.手工工场专业化程度提高
12.1823年,资产阶级激进派伯克贝克在伦敦创办第一家劳动技术学校——伦敦技工学院,对技术工人进行科学教育;此后各郡也纷纷成立技工所、夜校等工人教育机构。这反映了英国( )
A.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备
B.工人地位的提高
C.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D.工业革命的发展
13.1872年开始,法国政府创办了一批徒工学校。1879年成立了技术教育委员会,1880年制定了《徒工手工学校和初等学校补习学校法》,把徒工学校纳入学校系统。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
A.体现了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B.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推动了法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D.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需求
14.1802年英国颁布了《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案》,该法案规定了学徒必须接受适当的教育。1870年英国颁布的《初等教育法》规定5~12岁的儿童须接受义务教育。影响英国这些立法的主要因素是( )
A.工业时代的社会需求
B.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
C.启蒙运动的人文关怀
D.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15.下表为1800年前后英国议会颁布的部分法令内容。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
法令 内容
1799年《反结社法》 禁止劳资双方的结社对抗行为
1813年《捣毁机 器惩治法》 规定对破坏机器者可处以死刑
1819年《六条法令》 授权于大法官,俾有发出搜票进入私人住宅搜查军火之权……限制公共集会的权利……增加出版物的印花税等
A.工人阶级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B.暴力革命是工人抗争的主要手段
C.工业化伴随着尖锐的社会矛盾
D.重商主义经济思想依然大行其道
16.1956年,在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资助下,10位计算机领域的学者组织了一场研讨会,正式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此后数十年,他们和国际商业机器公司一起主导了这个领域。这反映出( )
A.科技的发展主要源于社会需要
B.人工智能成为新科技领域的标杆
C.科技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
D.资本与科技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17.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围绕以科技为主导的综合国力展开了激烈竞争,原子弹、半导体、雷达、航天技术等都有了新突破。后来很多技术转为民用,如导航系统广泛用于救援、城市交通管理等各个方面。根据材料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A.美苏竞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B.美苏两国引领现代科技进步
C.美苏双方在科技上相互借鉴
D.美苏双方在军事上势均力敌
18.“互联网实际上一方面是把人与人联结在一起了,另一方面是把人与信息联结在一起了。因为这两个联结实际上大大提升了我们讲的那个信息的传播效率,创造了效率。”由材料可知,互联网( )
A.加快了人们的直接交往
B.有利于鉴别信息的正确性
C.彻底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D.加速了信息传播的效率
19.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等,都显示出中国 ( )
A.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B.国际竞争的软实力持续增强
C.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增强
D.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
20.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新的社会流动,内容大致包括含义相左的“向上”和“向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从职业分层的角度看,社会流动出现明显的向上流动趋向。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明显加速
B.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连为一体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弊端显现
D.现代科技进步助推社会结构的调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2分,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生产工具 经营方式 农业技术
西周 耒、耜等,绝大部分用木、石、兽骨或蚌壳制成 公社农民聚族而居,集体劳动,“春令民毕出在野,冬则毕入于邑” 在耕作、灌溉、施肥、选种、除虫等方面具有相当丰富的技术知识
战国 耒、耜、犁、锄、铫等铁制农具,牛耕得以推广 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走向瓦解,小农经济盛行 深耕技术普遍推行,施肥、选种等技术进一步发展,修建都江堰等水利工程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唐末以迄宋元时代不断发展,渐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盛产米粮是其典型特征之一,因此有“苏湖(常)熟,天下足”之谚的广泛流传……明朝中叶这种情况发生改变,农户农业经营的重点已不在种植粮食作物的“田”,而在种植经济作物的“地”,有所谓“多种田不如多种地”的新的价值取向……长江三角洲地区明清时期农村经济结构向多样化、专业化和商业化的缓慢转变及由此形成的相对发达的整体社会经济基础,为以后的工商业发展创造了条件,该地区20世纪二三十年代萌生的乡村工业及20世纪80年代经济改革以来强大的乡镇企业均与明清时期形成的传统一脉相承。
——摘编自张家炎《明清长江三角洲地区
与两湖平原农村经济结构演变探异——从
“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至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趋势,简要分析其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变迁。(6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著名化学家法拉第(1791—1867)曾经描述他所见到的泰晤士河,“整条河变成了一种晦暗不明的淡褐色液体,气味很臭,就像街道上散发的臭气一样……整条河实际上就是一条臭水沟”。工业革命初期,主要的机械动力是水力,造成第一批近代工厂基本上依河而建,不仅解决了动力问题,还方便了工业废水的处理。这些工业废水中往往含有铅、碱、硫等污染物,使水质大大降低,河流污染严重。与此同时,随着城市的迅速扩展,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加之市政建设落后,城市房屋供应紧张;由于忽略了对房屋排污设施的建造,人畜的排泄物、生活垃圾和洗涤物无处排放,导致方圆几英里的地方水流浑浊。
——摘编自吴宪《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时期造成泰晤士河污染的原因及其影响。(8分)
(2)以英国泰晤士河污染为例,说明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6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为近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所占世界技术成果的比例。
时期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蒸汽时代 39.4% 16.8% 9.2% 24.3%
电气时代 15.8% 9.0% 17.7% 40.4%
电子时代 12.7% 3.9% 5.5% 65.2%
信息时代 4.3% 4.0% 10.0% 64.4%
——摘编自梁立明、陈立新《世界技术成果时空分布
的量化特征及世界技术中心的转移》
上表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国家和社会信息,请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12分)
第二单元过关检测(B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据《周易·系辞下》记载,神农氏之前存在包牺氏。包牺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后来,由于人民众而禽兽少,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体现了( )
A.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B.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
C.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D.人类生产方式的变化
答案D
解析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与题干材料“由于人民众而禽兽少,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相符合,故选D项;题干材料未提及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等多个文明中心等信息,排除A项;“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出现于阶级社会早期,题干材料提及的是原始社会时期,排除B项;“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是小农经济的特征,小农经济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
2.据考古发现,在江苏六合程桥的吴国墓,湖南常德德山的楚国墓、长沙的楚墓,还有山西侯马的北西庄等遗址出土的春秋晚期的多种铁器中,不乏铁耒、铁耜、铁铧等农具。这些考古发现可以佐证,春秋晚期( )
A.南方耕作技术优于北方
B.农业生产范围拓展
C.铁农具已用于农业生产
D.精耕细作走向成熟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后期,铁农具开始出现,与题干材料“春秋晚期的多种铁器中,不乏铁耒、铁耜、铁铧等农具”相符,故选C项;题干材料并未涉及南北方耕作技术的对比,排除A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考古发现中春秋晚期铁农具的发掘,并未涉及农业生产范围的拓展,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精耕细作走向成熟,排除D项。
3.西周的诗篇描写有大量“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崩溃
B.铁犁牛耕的使用
C.井田制瓦解
D.水利工程的兴建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西周的诗篇描写有大量‘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农业生产由集体劳动发展到个体经营,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兴起,故选B项;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4.水排产生之前,有马排、人排。史料记载,马排用马一百匹冶铁一百二十斤;改用水排,在同样的时间内,可以冶铁三百六十斤。水排的直接作用是( )
A.提高炉温
B.提高灌溉效率
C.代替燃料
D.提高犁耕效率
答案A
解析水排属于冶铁工具,不是农业工具,排除B、D两项;水排是利用水力的鼓风工具,可以有效地提高炉温,从而提高冶铁的水平,其不能代替燃料,故选A项,排除C项。
5.右图反映的是( )
A.“小国寡民”的生活场景
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
C.儒家“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
D.“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
答案B
解析图片的上半部分呈现的是铁犁牛耕,下半部分呈现的是女子纺织,因此图片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生产形式,故选B项;题干图片没有涉及国家的特点,排除A项;图片无法反映夫妻伦理观念,排除C项;题干图片虽然与家庭有关,但无法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故排除D项。
6.“读《孟子》书,见论说王道,丁宁反覆,皆不出乎夫耕妇蚕,五鸡二彘,无失其时,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数十字而已。”材料反映了当时( )
A.手工业发展水平较高
B.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中国农民的富足生活
D.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皆不出乎夫耕妇蚕,五鸡二彘,无失其时”反映了当时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故选D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当时手工业发展水平的信息,排除A项;题干材料反映的主要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未提及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排除B项;题干材料体现不出中国农民的富足生活,排除C项。
7.右面为汉朝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答案D
解析本题题干揭示了图片为“农事图”,据此可知图片呈现的是一群人在集体耕作,结合题干中的时间概念“汉朝”,可知图片反映了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故D项正确;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特点是男耕女织,与图片不符,故排除A项;精耕细作主要体现在生产工具的改进上,图片也无法体现,故排除B项;C项不符合汉朝时的史实,排除。
8.汉末以来许多世族聚族而居,形成“坞堡”(又称“坞壁”)。南北朝时北方农民为维持生计大量依附于“坞堡”,仅关中就有“坞堡”三千多个,这种耕战兼备的生产模式被史家称作“坞壁经济”。南北朝“坞壁经济”的出现( )
A.导致了农耕经济的衰落
B.遏制了士族门阀政治的发展
C.不利于统一局面的形成
D.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
答案C
9.据研究,南北朝中期,政府在对手工业者的管理上,出现了雇佣工匠制度和番役制度。这些制度的出现说明( )
A.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
B.国家对工匠人身束缚有所松弛
C.盐铁官营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
D.官营手工业者由籍匠变为丁民
答案B
解析家庭手工业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项;题干材料涉及的是对手工业者的管理方式,与盐铁官营无关,排除C项;通过雇佣工匠制度和番役制度,国家对工匠的人身束缚有所松弛,但工匠的匠籍身份废除是在清朝,故排除D项,B项正确。
10.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在工业中,人——工人,仅仅被看作一种资本……无论在任何地方,所看到的一方面是不近人情的冷淡和铁石心肠的利己主义,另一方面是无法形容的贫穷。该观点( )
A.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B.主张废除资本主义制度
C.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D.宣告了工人阶级的使命
答案A
解析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也日益暴露。在资本家日益富裕的同时,工人的生活条件没有得到改善,工人的政治权利非常有限,社会上的不平等现象促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故选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废除资本主义制度的主张,排除B项;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于1845年写成,排除C项;宣告了工人阶级使命的是《共产党宣言》,排除D项。
11.在18世纪的英国手工工场里,每一件成品的生产过程都被分解成许多细小、单一操作的工序。如每织1尺布,平均需要14道工序;生产1枚小小的胸针,则需要18道工序。这表明( )
A.实现机器大生产已为时不远
B.工业生产操作日趋复杂化
C.提高生产效率变得非常紧迫
D.手工工场专业化程度提高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把生产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细小、单一操作的环节,使运用机器来代替手工劳动成为可能。同时,精细的分工,使工人长期从事某一工序的工作,因而具有了某种特长,培养了一批技术熟练的工人和机械师,他们已经具备发明机器和使用机器的能力,故选A项;“细小、单一操作的工序”说明工业生产操作日趋简单化,排除B项;分工的细化不代表生产效率不高,排除C项;题干材料中没有比较的信息,不能得出“手工工场专业化程度提高”的结论,排除D项。
12.1823年,资产阶级激进派伯克贝克在伦敦创办第一家劳动技术学校——伦敦技工学院,对技术工人进行科学教育;此后各郡也纷纷成立技工所、夜校等工人教育机构。这反映了英国( )
A.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备
B.工人地位的提高
C.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D.工业革命的发展
答案D
解析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激增,而英国工人教育机构的创办及发展适应了这一需求,故选D项;英国职业教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当时尚未形成完备的体系,排除A项;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工人教育机构的发展,未涉及工人地位的提高,排除B项;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排除C项。
13.1872年开始,法国政府创办了一批徒工学校。1879年成立了技术教育委员会,1880年制定了《徒工手工学校和初等学校补习学校法》,把徒工学校纳入学校系统。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
A.体现了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B.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推动了法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D.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需求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872年开始,法国政府创办了一批徒工学校……把徒工学校纳入学校系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法国政府这一做法的目的是培养技术人员,以适应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故选D项;法国政府注重对技术工人的培养是为了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与工人阶级的斗争无关,排除A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与法国政府注重对技术工人的培养无关,排除B项;徒工学校的建立旨在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与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
14.1802年英国颁布了《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案》,该法案规定了学徒必须接受适当的教育。1870年英国颁布的《初等教育法》规定5~12岁的儿童须接受义务教育。影响英国这些立法的主要因素是( )
A.工业时代的社会需求
B.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
C.启蒙运动的人文关怀
D.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802年英国颁布了《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案》,该法案规定了学徒必须接受适当的教育。1870年英国颁布的《初等教育法》规定5~12岁的儿童须接受义务教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故选A项;题干材料体现的是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民主政治的进步无关,排除B项;影响教育立法的主要因素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人文关怀,排除C项;题干材料中发展教育事业是为了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工人阶级斗争无关,排除D项。
15.下表为1800年前后英国议会颁布的部分法令内容。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
法令 内容
1799年《反结社法》 禁止劳资双方的结社对抗行为
1813年《捣毁机 器惩治法》 规定对破坏机器者可处以死刑
1819年《六条法令》 授权于大法官,俾有发出搜票进入私人住宅搜查军火之权……限制公共集会的权利……增加出版物的印花税等
A.工人阶级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B.暴力革命是工人抗争的主要手段
C.工业化伴随着尖锐的社会矛盾
D.重商主义经济思想依然大行其道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法令内容反映了当时英国存在着劳资对抗、工人破坏机器、治安混乱等现象,说明伴随着工业化而来的还有尖锐的阶级矛盾,故选C项;工人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是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排除A项;根据题干材料中《捣毁机器惩治法》《六条法令》的规定,可知当时工人采取了暴力方式进行抗争,但是否是主要手段从题干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B项;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在工业革命之后逐渐被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所取代,排除D项。
16.1956年,在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资助下,10位计算机领域的学者组织了一场研讨会,正式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此后数十年,他们和国际商业机器公司一起主导了这个领域。这反映出( )
A.科技的发展主要源于社会需要
B.人工智能成为新科技领域的标杆
C.科技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
D.资本与科技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中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资助研讨会的召开说明资本投入促进了科技发展,但并没有说明科技的发展主要源于社会需要,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反映出资本与科技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并没有说明人工智能成为新科技领域的标杆,故B项错误,D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科技改变了世界,故C项错误。
17.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围绕以科技为主导的综合国力展开了激烈竞争,原子弹、半导体、雷达、航天技术等都有了新突破。后来很多技术转为民用,如导航系统广泛用于救援、城市交通管理等各个方面。根据材料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A.美苏竞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B.美苏两国引领现代科技进步
C.美苏双方在科技上相互借鉴
D.美苏双方在军事上势均力敌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有了新突破”“很多技术转为民用”,可知美苏竞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故选A项;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8.“互联网实际上一方面是把人与人联结在一起了,另一方面是把人与信息联结在一起了。因为这两个联结实际上大大提升了我们讲的那个信息的传播效率,创造了效率。”由材料可知,互联网( )
A.加快了人们的直接交往
B.有利于鉴别信息的正确性
C.彻底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D.加速了信息传播的效率
答案D
解析A、B两项与题干材料“因为这两个联结实际上大大提升了我们讲的那个信息的传播效率,创造了效率”不符,故错误;C项中“彻底”表述绝对,故错误;根据题干材料“这两个联结实际上大大提升了我们讲的那个信息的传播效率,创造了效率”,可知互联网加速了信息传播的效率,故D项正确。
19.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等,都显示出中国 ( )
A.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B.国际竞争的软实力持续增强
C.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增强
D.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
答案C
解析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等都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科技成就,体现了我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增强,故选C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A、B、D三项,排除。
20.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新的社会流动,内容大致包括含义相左的“向上”和“向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从职业分层的角度看,社会流动出现明显的向上流动趋向。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明显加速
B.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连为一体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弊端显现
D.现代科技进步助推社会结构的调整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2分,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生产工具 经营方式 农业技术
西周 耒、耜等,绝大部分用木、石、兽骨或蚌壳制成 公社农民聚族而居,集体劳动,“春令民毕出在野,冬则毕入于邑” 在耕作、灌溉、施肥、选种、除虫等方面具有相当丰富的技术知识
战国 耒、耜、犁、锄、铫等铁制农具,牛耕得以推广 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走向瓦解,小农经济盛行 深耕技术普遍推行,施肥、选种等技术进一步发展,修建都江堰等水利工程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唐末以迄宋元时代不断发展,渐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盛产米粮是其典型特征之一,因此有“苏湖(常)熟,天下足”之谚的广泛流传……明朝中叶这种情况发生改变,农户农业经营的重点已不在种植粮食作物的“田”,而在种植经济作物的“地”,有所谓“多种田不如多种地”的新的价值取向……长江三角洲地区明清时期农村经济结构向多样化、专业化和商业化的缓慢转变及由此形成的相对发达的整体社会经济基础,为以后的工商业发展创造了条件,该地区20世纪二三十年代萌生的乡村工业及20世纪80年代经济改革以来强大的乡镇企业均与明清时期形成的传统一脉相承。
——摘编自张家炎《明清长江三角洲地区
与两湖平原农村经济结构演变探异——从
“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至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趋势,简要分析其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变迁。(6分)
参考答案(1)趋势:生产工具由原始农具发展为铁制农具和牛耕,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经营方式由井田制下的集体劳动到小农户个体经营,封建生产关系形成并发展;农业技术进步,精耕细作。影响: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推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2)变迁:农业经营重点由种植粮食作物转向种植经济作物;农村经济结构向多样化、专业化和商业化转变。评价:封建政府调整生产关系;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玉米等高产作物引进;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为工商业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后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奠定了基础;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自然经济的束缚,不可能促进社会的深刻变革。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著名化学家法拉第(1791—1867)曾经描述他所见到的泰晤士河,“整条河变成了一种晦暗不明的淡褐色液体,气味很臭,就像街道上散发的臭气一样……整条河实际上就是一条臭水沟”。工业革命初期,主要的机械动力是水力,造成第一批近代工厂基本上依河而建,不仅解决了动力问题,还方便了工业废水的处理。这些工业废水中往往含有铅、碱、硫等污染物,使水质大大降低,河流污染严重。与此同时,随着城市的迅速扩展,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加之市政建设落后,城市房屋供应紧张;由于忽略了对房屋排污设施的建造,人畜的排泄物、生活垃圾和洗涤物无处排放,导致方圆几英里的地方水流浑浊。
——摘编自吴宪《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时期造成泰晤士河污染的原因及其影响。(8分)
(2)以英国泰晤士河污染为例,说明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6分)
参考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期间,工厂依河而建,工业废水任意排放;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污水排放;人们环保意识薄弱;环境治理能力有限。影响:自然和生活环境恶化;对居民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制约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
(2)问题:在促进工业发展的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追求可持续发展。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为近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所占世界技术成果的比例。
时期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蒸汽时代 39.4% 16.8% 9.2% 24.3%
电气时代 15.8% 9.0% 17.7% 40.4%
电子时代 12.7% 3.9% 5.5% 65.2%
信息时代 4.3% 4.0% 10.0% 64.4%
——摘编自梁立明、陈立新《世界技术成果时空分布
的量化特征及世界技术中心的转移》
上表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国家和社会信息,请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12分)
参考答案示例一
论题:19世纪末,美、德成为世界技术发展的中心。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国家开始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逐渐丧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世界技术领先地位,而美国、德国后来居上,两国新技术成果在世界技术成果中占比超过58%,远超英、法两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占比,成为19世纪末技术发展和经济发展最快的两个国家。
以上史实和相关数据充分说明,19世纪末,美、德两国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中心。
示例二
论题:科学技术是决定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18世纪中后期,英国从棉纺织业开始,出现了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影响最深远的技术变革是蒸汽机的改进,人类由此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英国的生产能力远超世界其他国家,成为“世界工厂”,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19世纪中后期,美、德凭借科技的研究和创新,与生产紧密结合,在电力、石油、化学化工、交通运输等新兴产业及钢铁、农业等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方面取得重大成就,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美国继续保持科技的领先优势,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大力发展高新科技,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增长模式,使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和国家实力增强的重要因素。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2023年秋高中历史 第2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过关检测B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