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卷(无答案)

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卷
2023年“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高三联考
历史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河南新密古城寨城址是中原地区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城址。该城址所发现的陶器中,
斝、蚕、觚、壶、鬶、杯等为专用酒器,属于制作精致的磨光黑陶和红陶。陶器上附有一定数量
的陶文符号,这些陶文符号是用刀刻在陶器表面或用硬质物在器表捺印而形成的。这反映出
A.陶器成为先民主要生产生活用具
B.河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C.阶级分化决定社会生活方式演进
D.早期中华文明得到初步发展
2.图1所示为东汉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董永孝亲》,“永父”手拄鸠杖,安坐鹿车,董永正在劳
作,空中飘来一位仙女。西汉刘向《孝子图》载:“(董永)父亡,无以葬。从人贷钱一万…毕
将往为(钱主)奴,于路逢一妇人(织女)求为永妻。”
据此可知
A.汉代社会生活深受儒学影响
B.文艺创作以社会教化为目的
C,画像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佐证
D.董永孝亲在历史上并不存在
3.表1所示为唐朝部分官员出身情况。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表1
姓名
出身
官职
契达何力
铁勒部族可汗
镇军大将军
高仙芝
高句丽人
河西节度使
李光弼
契丹人
太尉兼侍中
元稹
鲜卑人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彦
大食人
翰林学士
A.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
B.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
C.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D.官僚制度的日益成熟
【高三历史第1页(共6页)】
24-213⊙
4.史载,南宋福建汀州人口剧增,北宋构筑的旧城无法承载,市街向城外转移,城内仅有三个坊,
而城外却有三十三个坊、街,城外街还包括位于城门外五里的杉岭市。史籍中有关南宋城市
领域扩大的例子还有很多。此类史料表明,南宋时
A.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政府经济职能加强
C.自然经济加快瓦解
D.社会经济活力增强
5.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山东巡抚阿尔泰上奏,提出“编查(户口)务在详悉,稽数宜归核实、
保甲宜慎选充当,上司宜严加查察”;强调要做到“每至一乡一庄,逐户查明姓名、年貌、丁口、
执业及有无地亩,一面按户填给门牌,一面造册存案”。该疏奏旨在
A.增加政府赋税来源
B.强化基层社会治理
C.禁止民间人口流动
D.完善中央集权体制
6.1874年,日本入侵中国台湾,并援引万国公法质疑中国对台湾的主权。清朝据《台湾府志》中
的政府公文书,坚持“台湾番地有主论”,强调“万国公法者,乃近来西洋各国编成之物,殊无载
我清朝之事,故不引为论辩之用,当以正理熟商”。这说明
A.日本联合欧洲列强共同侵略中国
B.清王朝统治者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C.清廷据理力争维护自身正当权利
D.日本极力巩固对台湾的殖民统治
7.1913年7月,江西都督李烈钧起兵反对袁世凯。然而,江西商会认为战端一开有碍商务,要求
李烈钧“维护市面”,后来还“送给李烈钧几万大洋作为生活费,迫使他下台”。这一现象说明
A.二次革命缺乏社会底层的有力支持
B.二次革命进程受制于资产阶级的特性
C,护国运动未能阻止袁世凯复辟帝制
D.内部组织涣散是二次革命失败的根源
8.1948年1月,中共中央工委向华中局下达关于对地主经营工商业政策的指示,其主要内容如
表2所示。这一指示体现了
表2
条目
内容

保护一切于国民经济有益的私人工商业

过去鼓励地主富农经营工商业的办法是正确的,今后仍应鼓励

地主富农工商业一般应予保护,而不应没收。只应没收官僚资本与真正反革命分子的工商业
A.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B.传统经济结构的瓦解
C.新民主主义革命原则
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9.1950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工作会议第一次会议决定,举行各民
主党派学习座谈会,每两周一次,学习内容主要为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方法以自学为主,
以小组讨论和报告为辅。这一活动
A.促成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
B.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C.旨在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D.植根于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实践
【高三历史第2页(共6页)】
24-213回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卷(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