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
期中检测试卷历史
第I卷 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 “周王给予地方诸侯的恩惠和优待明显高于在中央朝廷服务的王室官员,除了一些关系到王室利益的诸侯继位等事务外,没有证据显示中央朝廷曾试图干预地方封国的内部事务”。材料表明西周( )
A. 宗法制巩固了封建统治 B. 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C. 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D. 君主专制政体正式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方诸侯的待遇较高,中央基本上不干预地方封国的内部事务等,表明西周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巩固了封建统治,排除A项;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与中央很少干预地方事务不符,排除C项;君主专制政体正式形成是在秦朝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2. 晋文公召周天子参加践土会盟,《春秋》记之为“天王(天子)狩(视察)于河阳”;臣杀君,子杀父,《春秋》一律写成“弑君”“弑父”,反之,杀掉乱臣贼子则一律写作“诛”。这种写法,被称之“春秋笔法”。由此可见“春秋笔法”( )
A. 注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B. 表达对礼乐秩序的倡导
C. 强调对社会变革的赞赏 D. 寄寓对中央集权的诉求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干内容可知,“春秋笔法”本身包含了对人物和事件的评判,对于违反礼乐规定的行为均持否定态度,说明表达了对礼乐秩序的倡导,B项正确;“春秋笔法”是注重以儒家思想为标准评价人物或事件,而不仅仅是注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排除A项;对社会变革的赞赏无法体现,排除C项;周代并没有建立中央集权,所以对中央集权的诉求无从体现,故排除D项。故选B项。
3. 东汉时期,察举制依赖乡里清议,选官权掌握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至曹魏时,中正(品评官)由朝廷政府委任,将评议权收归中央。由此可见,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
A. 与东汉察举制一脉相承 B. 以门第出身品评标准
C. 加强了地方门阀势力 D. 起初意在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东汉至曹魏时,察举制从依赖本乡名士转为依赖朝政政府,可见选官权收归至中央,意在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材料中可以看出东汉时期与曹魏时期选官制度的差别,一脉相承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门第”,以门第出身为品评标准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地方门阀”,加强了地方门阀的势力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4. 20世纪70年代初发掘的唐章怀太子李贤墓墓道两壁上绘有一幅以六人组成的“客使图”(如下图)。位于左边的三人为唐代鸿胪寺文职官员;位于右边的是东罗马使节和东北靺褐族的使者。该图可用于说明当时( )
A. 大唐文明的影响力强大 B. 民族关系和谐稳定
C. 中原王朝疆域空前扩大 D. 朝贡贸易开始兴起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胪寺官员和东罗马使节、东北靺鞨族使者在一起,体现了唐朝与罗马帝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交往和交流,反映了大唐文明的影响力较强,A项正确;中国与罗马之间的关系属于国家关系,并非民族关系,排除B项;材料只能体现唐朝与罗马帝国、东北地少数民族的交往,不能反映中原王朝的疆域,排除C项;据据材料中中国与罗马之间的交流,不能判断朝贡贸易“开始”兴起,且中国与罗马帝国之间的交流,并非朝贡贸易,排除D项。故选A项。
5. 《宋神宗实录》初编于哲宗元祐年间,书中大量采用了司马光《日记》;绍圣年间哲宗亲政,又以王安石《日录》为依据重新编修;南宋高宗绍兴初年,又因所谓神宗末年的“宜仁谤史”涉及孟太后及高宗继位正当性的书写问题,再次重修。这种现象表明( )
A. 实录作为信史记述非常审慎 B. 历史叙述随研究深入更完善
C. 历史记述受政治因素的影响 D. 原始史料能准确地再现历史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宋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宋哲宗即位之初,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高氏起用司马光等,废除王安石变法的举措,恢复旧法,《宋神宗实录》采用了司马光《日记》,否定王安石变法。哲宗亲政后,复用王安石的变法措施,《宋神宗实录》又以王安石《日录》为依据重新编修,肯定王安石变法。南宋高宗又对《宋神宗实录》再次重修,否定王安石变法。宋朝时期不同皇帝多次修撰《宋神宗实录》,并对新法等态度不一,反映历史记述受政治因素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同皇帝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修改实录,不能体现更加审慎和完善,排除A项、B项;材料并未比较哪种记述更符合历史,实际上不同记述各有其价值,需要甄别比较,排除D项。故选C项。
6. 唐代,即使家道破落人们也会在传记和墓志中追溯远祖如何显赫;宋代士大夫却不觉得贫贱是耻辱,反而会回顾当年的艰难,激励自己和清贫士子,如范仲淹就有“断齑画粥”的故事。这种变化
A. 根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 表明宗法观念逐渐消亡
C. 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 体现社会主流思想改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唐代,即使家道破落人们也会在传记和墓志中追溯远祖如何显赫”、“宋代士大夫却不觉得贫贱是耻辱,反而会回顾当年的艰难,激励自己和清贫士子”可得出,唐朝社会虽然有科举制度,但是社会中也存在比较看重家世门第,宋朝由于科举取士人数增多,更加重视贫寒子弟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的地位,更加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不同的阶层,与商品经济关系不大,排除A项;“宗法观念逐渐消亡”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唐宋时期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一直是儒家思想,材料没有强调思想的不同,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7. 北宋“关中学派”代表吕大钧订立的《吕民乡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乡约乡规。主要内容包括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南宋朱熹据此编写了《增损吕氏乡约》,吕氏乡约声名远播。这两部乡约的编写( )
A. 使国家权力深入基层社会 B. 有利于敦促教化改良世风
C. 使地方治理形成统一标准 D. 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宗教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主要内容包括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吕氏乡约》《增损吕氏乡约》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有利于敦促教化,改良社会风气,B项正确;宋代乡约是以道德教化来治理乡民,更多依靠的是宗族社会力量,排除A项;地方治理复杂多变,难以形成统一标准,排除C项;乡规民约主要是为了实现社会教化、规范人们的行为,与宗教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8. 我国古代历来都重视对县官政绩的考核。秦汉时期,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并以此作为对县官奖惩的依据;唐朝对县官的考绩制度日趋完善,包含 德、勤、能、绩四个方面;明朝制定更加严密的考绩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者相辅 进行。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 )
A. 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 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D.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秦汉时期每年考察县官任职情况的上计制度,到唐朝考核县官德、勤、能、绩的考绩制度,再到明朝考满和考察的两者相辅,我国古代县官政绩考核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实质上反映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项正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并非变化的实质,排除A项;监察制度不断完善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君主专制日益强化,排除D项。故选B项。
9. 明朝中期,皇帝因阁权过盛,重用吏部以对内阁进行制衡,吏部尚书成为事实上的外廷之长。与此同时,为防范吏部权重,皇帝又以擢升吏部侍郎入阁来加强内阁对吏部要务的参与。这说明了( )
A. 内阁逐步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B. 有效规避了文官集团的斗争
C. 内阁与六部共同协作制约皇权 D. 阁部制衡下君主专制的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皇帝因阁权过盛,重用吏部以对内阁进行制衡......为防范吏部权重,皇帝又以擢升吏部侍郎入阁来加强内阁对吏部要务的参与。”可知,明朝中期,皇帝为加强其专制统治,减少内阁对皇帝的制约,调整内阁人员结构,已达到内阁内部相互制衡,D项正确;内阁是皇帝的秘书机构,非法定中央机构,排除A项;内阁相互制衡,加大了文官集团间的斗争,排除B项;内阁与六部共同制约皇权,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10. 清代称边疆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为“藩部”,设置理藩院进行管理,并编纂有《理藩院则例》《蒙古律例》《回疆则例》《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等。这表明清代( )
A. 实现了对西北地区的严密控制 B. 提高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地位
C. 以汉化政策融合边疆少数民族 D. 民族政策具有因俗而治特征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清代称边疆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为“藩部”,设置理藩院进行管理,并编纂有《理藩院则例》《蒙古律例》《回疆则例》《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等”可知,清代对少数民族地区不仅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还针对不同少数民族编纂了不同的律例,体现出因俗而治的特征,D项正确;材料中不仅涉及西北地区,还涉及西南地区、北部的蒙古等,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制定相关律例不代表提高了少数民族的地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汉化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
11. 1901年清朝颁布《学堂选举鼓励章程》规定:凡由学堂考试合格毕业生,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出身,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这一章程的颁布
A. 推动选官制度向近代化方向变革
B. 标志着学堂选官制度正式开始设立
C. 实现了中国选官制度的根本转型
D. 确立了科举制废除以后的选官方式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凡由学堂考试合格毕业生……”体现了选官的新方式,推动了选官制度向近代化方向变革,A项正确;学堂选官制度正式开始设立的标志是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排除B项;由材料“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出身……”可知这一时期选官制度新旧杂陈,排除C项;科举制废除时间是1905年,排除D项,故选A项。
12. 下图表达的鲜明主题是( )
A. 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B. 宪政体制的实践
C. 现代性国家的构建 D. 社会共识的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初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北洋派和革命党的相互斗争,实质上属于民主与专制的斗争,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主题是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而不是现代性国家的构建和宪政体制的实践,排除BC项;材料未体现社会共识的形成,排除D项。故选A项。
13. 1929年国民政府《考试法》规定,参加高等文官考试需要具有以下资格:具有教育部承认的国外大学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证,或者拥有国立或经立案的公立、私立大学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证;或有同等学力或有专门技能或著作者,审查合格。该规定( )
A. 说明中国教育中西结合 B. 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
C. 标志着公务员制度建立 D. 旨在完善教育体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本质、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9年中国。据所学可知,参加高级文官考试有具体的学历和能力要求,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B项正确;《考试法》规定本国公立、私立大学毕业生和教育部承认的国外大学的毕业生等均可参加文官考试,说明国民政府吸纳多方人才,与教育特点无关,排除A项;《公务员任用条例》《公务员任用法》的颁布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选官而非教育,排除D项。故选B项。
14. 1931年,鄂豫皖苏区县区乡村苏维埃最高权力机关是县区乡村代表大会,规定县苏维埃代表工人须占30%,兵士至少须占5%;区苏维埃工人30人、农民500人、士兵40人各选代表1人;乡苏维埃工人5人、农民50人、士兵10人各选代表1人;村苏维埃是全村人选若干代表。这一规定体现出( )
A. 苏维埃政权的阶级性和民主性 B. “三三制”原则得到了有效贯彻
C. 农民是苏维埃政权构成的主体 D. 各阶级阶层民主权利得到保障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1年。根据材料“工人须占30%,兵士至少须占5%……”可知,苏维埃政权具有阶级性和民主性,A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实行“三三制”原则,排除B项;中国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且以材料中看不出农民是主体,排除C项;苏维埃全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大众的,而不是各阶级各层,且“保障”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15. 一位美国驻华记者曾这样记述当时的抗日根据地:“现在,农民们成立了乡、县参议会,参议会都被赋予权力,能解决有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这些都是农民们自孩提时代起就一直面临的问题。农民们第一次进入政府机构,并且发现自己具有不容置疑的管理能力和从未显露的才华。”这一记述表明,根据地( )
A. 农民运动激发了革命热情 B. 封建的土地私有制得以废除
C. 民主政权建设落到了实处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现在,农民们成立了乡、县参议会,参议会都被赋予权力,能解决有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这些都是农民们自孩提时代起就一直面临的问题。农民们第一次进入政府机构,并且发现自己具有不容置疑的管理能力和从未显露的才华。”并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时期,对根据地进行了民主政权建设,例如实行“三三制”原则、议行并列,加强监督、实行普选制和竞争制等,使民主政权建设落到了实处,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C项正确;材料所述是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并非农民运动,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的土改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排除B项;1936年西安事变标志着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材料主旨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6. 1954年9月15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式上,开国领袖毛泽东郑重宣告将在这次会议上制定宪法,制定几部重要的法律。这次法律实践的重大意义是( )
A.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 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C. 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近代化进程 D. 促进了全面依法治国理念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1954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B项正确;1954年,并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排除A项;“近代化进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依法治国提出的时间是199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7. 1956年,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正确地处理少数民族问题,是我们的国家工作中一项重大的任务。我们必须用更大的努力来帮助各少数民族在经济和文化上的进步。”这一报告( )
A. 立足于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 B. 推动了我国首个民族自治区建立
C. 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D. 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根据“正确地处理少数民族问题,是我们的国家工作中一项重大的任务。我们必须用更大的努力来帮助各少数民族在经济和文化上的进步。”可得出中共的报告,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后我国社会矛盾的变化,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在民族关系上的新方向,这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C项正确;国民经济恢复完成于1952年底,排除A项;我国首个民族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排除B项;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出台,标志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排除D项。故选C项。
18. 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提到:“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据此可知,当时
A. 修宪旨在顺应市场经济需要 B. 未改变对计划经济体制的认识
C. 国民经济比例出现严重失调 D. 法律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可知,1982年宪法强调发挥计划与市场的作用,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结合所学可知,1982年处于改革开放初期,该宪法的修订是顺应当时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的,能够对改革开放起到法律保障的作用,D项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1982年时,还未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仍是计划体制内的改革,排除A项;从材料可以看出该宪法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变化,排除B项;国民经济比例出现严重失调发生在1858年大跃进运动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19. 20世纪80年代,一批时代楷模的事迹广为人知。蒋筑英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试装置,甘做追光路上的“铺路石”;军人朱伯儒奉献自我、温暖别人,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对这些人物事迹的宣传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
A.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B. 立足法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C.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效巨大 D. 崇德向善成为核心价值标准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蒋筑英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试装置,甘做追光路上的铺路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加大了对时代楷模事迹的宣传,反映了这一时期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法治建设,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向善成为核心价值标准,排除D项。故选A项。
20. 习近平说:“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党的十八大决定施行全面深化改革,随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包括( )
①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③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③符合题意;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国企改革要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但这不属于总目标的内容,①不符合题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也不属于总目标的内容,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21. 约公元前494年,斯巴达国王克列奥美涅斯已因未能攻占阿哥斯而遭到监察官审判。约公元前506年,斯巴达人规定两个国王中只能一王出征,还必须有两名监察官随行。此外监察官和国王还要每月交换一次誓言。由此可知,古希腊城邦斯巴达的寡头政治( )
A. 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B. 国王垄断国家权力
C. 实质上还是君主专制 D. 监察官是国家元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据材料“斯巴达国王克列奥美涅斯已因未能攻占阿哥斯而遭到监察官审判”“两个国王中只能一王出征,还必须有两名监察官随行”和“外监察官和国王还要每月交换一次誓言”可知,在斯巴达的寡头政治下,国王的权力受到监察官一定程度的限制,具有一定民主色彩,A项正确;据材料“斯巴达国王克列奥美涅斯已因未能攻占阿哥斯而遭到监察官审判”可知,国王的权力受到监察官一定程度的限制,排除B项;斯巴达是寡头制,并非君主专制,排除C项;国王是国家元首,排除D项。故选A项。
22.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当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材料说明( )
A. 罗马法完全适应了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B. 罗马法因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得以在近代推广
C. 罗马法为近代资本主义法律奠定了立法基础
D. 近代英国非常重视沿用罗马法进行法制建设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可以看出罗马法为近代资产阶级立法提供了借鉴,说明罗马法为近代资本主义法律奠定了立法基础,C项正确;罗马法是奴隶社会的法律,适应的是奴隶制经济发展的需要,排除A项;罗马法是奴隶社会的法律,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的深远影响,不是强调英国重视法制建设,排除D项。故选C项。
23. 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格兰之后,建立王室法院体系,并向地方派遣巡回法庭,从而了解和融合地方习惯法,通过经年累月的审判活动形成案例集成,逐步建立统一的法律规则。这些实践( )
A. 传承了大陆法系的成果 B. 推动了英国普通法的形成
C. 开创了王在法下的传统 D. 建立独立完整的司法体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的欧洲。根据“了解和融合地方习惯法,通过经年累月的审判活动形成案例集成,逐步建立统一的法律规则”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些案例集成推动了英国普通法的形成,在英国法制史上具有重大意义,B项正确;这些实践并不是在传承大陆法系的成果,排除A项;光荣革命后才开创了王在法下的传统,排除C项;材料内容无法说明英国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司法体系,排除D项。故选B项。
24. 宗教改革后,新教不仅认为“勤劳和努力而来的财富都像土地上的收入一样是上帝的荣耀”,而且还承认资本信贷、银行及大规模贸易的必要性和利息的合法性。新教的这些思想
A. 维护了封建世俗王权的统治 B. 否定了基督教的神学理论
C. 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恢复了基督教的原始形态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的实质是在宗教外衣下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迎合资本原始资本积累的需要,因此根据材料“勤劳和努力而来的财富都像土地上的收入一样是上帝的荣耀”可知宗教改革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C项正确;宗教改革维护的资产阶级利益,与维护了封建世俗王权的统治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新教打破了教会的权威和中介作用,非否定了基督教的神学理论,排除B项;宗教改革提出了迎合资产阶级需要的主张,非恢复了基督教的原始形态,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25. 有学者认为:“在世界民族国家发展史上,西欧民族国家的构建具有典型意义,经历了从传统国家到绝对主义国家,再到近代民族国家的转变。其国家构建的过程实际上是权力的集中化与理性化过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民族国家的构建”强化了欧洲天主教会的统治
B. “绝对主义国家”在中世纪与城市自治冲突较大
C. “西欧传统国家”下王权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秩序
D. “近代民族国家”意味着对封建王权的逐渐背弃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在世界民族国家发展史上,西欧民族国家的构建具有典型意义,经历了从传统国家到绝对主义国家,再到近代民族国家的转变。其国家构建的过程实际上是权力的集中化与理性化过程。”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欧民族国家的构建经历了从传统国家到绝对主义国家,再到近代民族国家的转变,近代民族国家构建的过程实际上是由专制集权向民主、科学的转化过程,意味着对封建王权的逐渐背弃,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欧洲天主教会的统治,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西欧民族国家的演变过程”,而非强调“绝对主义国家”,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西欧传统国家”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
26. 这是一场由德意志的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冲突引发的战争,也是20世纪之前欧洲最具毁灭性的战争,德意志失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在这场恐怖的战争之后,交战各国创建了一套外交体系,借此维系相互竞争的独立国家之间的秩序。下列各项中,属于这套“外交体系”的有( )
①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②确立了“大国一致”原则
③建立了外交人员衔级制度④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这是一场由德意志的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冲突引发的战争”“交战各国创建了一套外交体系,借此维系相互竞争的独立国家之间的秩序”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18年,德意志的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之间爆发战争,欧洲各国卷入其中。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结束了欧洲混战的局面,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①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签署于二战后期的《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1815年维也纳体系形成后,外交人员衔级制度建立起来;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27. 1787年,保守派在制宪会议上宣称:主要危险来自“我们的州宪法的民主成分。人民所行使的政府的权力会把其他部门吞没。没有一部州宪法规定了足以抑制民主的办法。”这反映了美国当时( )
A. 加强中央集权势在必行 B. 宪法缺乏民主因素
C. 1787年宪法具有局限性 D. 人民权利缺乏保障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87年的美国。据材料“没有一部州宪法规定了足以抑制民主的办法”并结合所学可知,州宪法过于强调地方权力和人民民主,导致中央权力太弱,从而让美国面临危险,由此可知,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势在必行,A项正确;据材料“没有一部州宪法规定了足以抑制民主的办法”可得出当时美国不缺乏民主因素,人民权利,也不缺乏保障,排除BD项;材料是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而不是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排除C项。故选A项。
28. 下表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英国政府文官数量。据下表可知,英国政府文官数量的变化( )
年份 1891 1901 1911 1914 1922 1939 1943
文官数量 79241 116413 172352 280900 317721 387400 710600
A. 适应了政府职能的扩大 B. 缓和了社会的阶级矛盾
C. 扩大了执政党的阶级基础 D. 强化了政府对经济的主导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期的英国。据题干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官数量增多。结合所学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以来,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英国政府需要增加许多专业性的文官来更好地治理国家,因此扩大了文官数量,A项正确;文官数量的增加有利于英国政府治理能力的提高,与阶级矛盾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扩大阶级基础无关,排除C项;二战后英国强化了政府对经济的主导,排除D项。故选A项。
29. 英国曾于1855年、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主持文官考选,文官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1883年的《美国文官法》也规定: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力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由此可知,当时英美文官制度改革的相同目的是
A. 保证公共权力运行稳定 B. 完善欧美国家的政党政治
C. 杜绝官员权力滥用与腐败 D. 彰显选拔公正与社会公平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独立于党派之外文官委员会主持文官考选,文官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力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由此可知,当时英美文官制度改革的相同目的是保证公共权力运行的稳定,故A正确;材料不是完善欧美国家的政党政治,故B错误;“杜绝”说法过于绝对,故C错误;“彰显选拔公正与社会公平”不是材料的主旨,故D错误。
30.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在其所订立的盟约中规定了部分禁止战争;1928年的《巴黎非战公约》对废弃战争权具有重要的意义;1945年缔结的《联合国宪章》则全面禁止使用武力。这一演变过程反映了( )
A. 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已实现 B. 国际法的范围和作用有限
C. 集体安全机制的完全确立 D. 国际安全机制的不断强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在其所订立的盟约中规定了部分禁止战争;1928年的《巴黎非战公约》对废弃战争权具有重要的意义;1945年缔结的《联合国宪章》则全面禁止使用武力。”可知,一战后,规定部分禁止战争,1928年的废弃战争权,1945年的全面禁止使用武力,说明对于战争的爆发的遏制,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国际安全机制不断强化,D项正确;国际关系民主化已实现,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国际法的范围和作用有限,在材料中说明的信息不足,排除B项;集体安全机制的完全确立,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第II卷 非选择题
3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在司法实践中却也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时人称之为“《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三 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
——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编纂民法典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整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法律体系与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地位及颁布的重要意义。
【答案】31. 特点:源远流长;重视“例”的作用(律例结合);重视儒家思想的教化作用、礼法结合
32. 不同:欧洲法律体系特别强调法律至上;中华法系则强调法律为君主统治服务,人治色彩强烈;欧洲近代形成了不同的法律体系;中华法系则有一定的连续性;欧洲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等原则,中华法系则突出教化作用。
原因: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较快、程度较高,欧洲君主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33. 特点:参考西方法律编纂。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出现维新变法运动;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
原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34. 地位: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意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完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
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可得出,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是:起源较早、渊源流长,注重继承前代成果;根据材料一“……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可得出,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重视“例”的作用;根据材料一“……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可得出,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重视儒家思想的教化作用、礼法结合。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的中国与近代的欧洲。
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可知,欧洲法律体系特别强调法律至上;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法系则强调法律为君主统治服务,人治色彩强烈;根据材料“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可得出欧洲近代形成了不同的法律体系;中华法系则有一定的连续性;根据材料“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 ”可知,欧洲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等原则,中华法系则突出教化作用。
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较快、程度较高;根据材料“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可知,欧洲君主专制统治相对薄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小问3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
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可得出参考西方法律编纂。
第二小问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主要是因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出现维新变法运动;西方思想文化也进一步传播。
第三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可知是由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小问4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的中国。
第一小问地位:根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和所学可得出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完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
32. 我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民族关系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灭义渠后在西北地区设陇西等三郡;开岭南,在南越之地设置南海等郡。汉王朝亦然,在匈奴故地陆续设立敦煌郡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是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的最高军政长官,其职责主要是维护当地秩序,保障丝绸之路西域南北道的安全和畅通。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就以“益田一顷,益宅九亩”的“拜爵”方法,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和迁去开垦土地”。有汉一代,更是大规模实行屯田戍守、徙民实边的政策。自汉代起,“汉人”作为华夏民族的称谓已为境内外普遍接受。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的融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内地居民迁入边地,对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徐杰舜《秦汉民族政策特点初论》
材料二 “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间华夷,兼收并蓄。”北朝的胡人君主,都有大单于和中国皇帝的双重身份。唐太宗继承了同样的传统,一身兼中国大皇帝和草原上天可汗。在“回纥以南,突厥以北”有特辟的交通路线引向长安,号称“参天可汗道”。唐朝周边的许多地区实际上仍由原来地方族群的领袖管理,他们有“大都督”“大都护”这一类的名称,甚至还加上唐室中央政府的官衔。
——改编自向达《唐朝与西域文明》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着力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氛围,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泛开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
——摘自陈立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加强五方面工作》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朝前期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概括指出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党中央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
【答案】(1)举措:开拓疆土,并设立郡县进行管理;移民实边,实行军民屯田制度;开通丝绸之路,并设立专门机构进行保护。意义:推动了中国民族交融的进程;巩固了秦汉国家政权,维护大一统的国家局面;推动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发展;为后世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借鉴。
(2)民族政策开明,兼收并蓄;治理方式灵活;对前代民族政策有所继承;注重因俗而治主要方式:武力征服,战而后和;设置机构;册封;和亲;会盟
(3)认识:各民族共同开拓了中国辽阔的疆域,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
第一小问举措:根据材料“秦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灭义渠后在西北地区设陇西等三郡;开岭南,在南越之地设置南海等郡。”可知,开拓疆土,并设立郡县进行管理;根据材料“戍以充之和迁去开垦土地”“有汉一代,更是大规模实行屯田戍守、徙民实边的政策。”可知,移民实边,实行军民屯田制度;根据材料“西域都护是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的最高军政长官,其职责主要是维护当地秩序,保障丝绸之路西域南北道的安全和畅通。”可知,开通丝绸之路,并设立专门机构进行保护。
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的融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可知,推动了中国民族交融的进程,巩固了秦汉国家政权,维护大一统的国家局面;根据材料“内地居民迁入边地,对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可知,推动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发展,为后世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借鉴。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
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间华夷,兼收并蓄。”可知,民族政策开明,兼收并蓄;根据材料“唐太宗继承了同样的传统,一身兼中国大皇帝和草原上天可汗。”“唐朝周边的许多地区实际上仍由原来地方族群的领袖管理,他们有‘大都督’‘大都护’这一类的名称,甚至还加上唐室中央政府的官衔。”可知,治理方式灵活,对前代民族政策有所继承,促进民族交融,注重因俗而治。
第二小问主要方式:根据材料“唐朝周边的许多地区实际上仍由原来地方族群的领袖管理,他们有“大都督”“大都护”这一类的名称,甚至还加上唐室中央政府的官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武力征服,战而后和;设置机构;册封;和亲;会盟。
【小问3详解】天津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
期中检测试卷历史
第I卷 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 “周王给予地方诸侯的恩惠和优待明显高于在中央朝廷服务的王室官员,除了一些关系到王室利益的诸侯继位等事务外,没有证据显示中央朝廷曾试图干预地方封国的内部事务”。材料表明西周( )
A. 宗法制巩固了封建统治 B. 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C. 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D. 君主专制政体正式形成
2. 晋文公召周天子参加践土会盟,《春秋》记之为“天王(天子)狩(视察)于河阳”;臣杀君,子杀父,《春秋》一律写成“弑君”“弑父”,反之,杀掉乱臣贼子则一律写作“诛”。这种写法,被称之“春秋笔法”。由此可见“春秋笔法”( )
A. 注重对历史人物评价 B. 表达对礼乐秩序的倡导
C. 强调对社会变革的赞赏 D. 寄寓对中央集权的诉求
3. 东汉时期,察举制依赖乡里清议,选官权掌握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至曹魏时,中正(品评官)由朝廷政府委任,将评议权收归中央。由此可见,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
A. 与东汉察举制一脉相承 B. 以门第出身为品评标准
C. 加强了地方门阀的势力 D. 起初意在加强中央集权
4. 20世纪70年代初发掘的唐章怀太子李贤墓墓道两壁上绘有一幅以六人组成的“客使图”(如下图)。位于左边的三人为唐代鸿胪寺文职官员;位于右边的是东罗马使节和东北靺褐族的使者。该图可用于说明当时( )
A. 大唐文明影响力强大 B. 民族关系和谐稳定
C. 中原王朝疆域空前扩大 D. 朝贡贸易开始兴起
5. 《宋神宗实录》初编于哲宗元祐年间,书中大量采用了司马光《日记》;绍圣年间哲宗亲政,又以王安石《日录》为依据重新编修;南宋高宗绍兴初年,又因所谓神宗末年的“宜仁谤史”涉及孟太后及高宗继位正当性的书写问题,再次重修。这种现象表明( )
A. 实录作为信史记述非常审慎 B. 历史叙述随研究深入更完善
C. 历史记述受政治因素的影响 D. 原始史料能准确地再现历史
6. 唐代,即使家道破落人们也会在传记和墓志中追溯远祖如何显赫;宋代士大夫却不觉得贫贱是耻辱,反而会回顾当年的艰难,激励自己和清贫士子,如范仲淹就有“断齑画粥”的故事。这种变化
A. 根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 表明宗法观念逐渐消亡
C. 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 体现社会主流思想改变
7. 北宋“关中学派”代表吕大钧订立的《吕民乡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乡约乡规。主要内容包括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南宋朱熹据此编写了《增损吕氏乡约》,吕氏乡约声名远播。这两部乡约的编写( )
A. 使国家权力深入基层社会 B. 有利于敦促教化改良世风
C. 使地方治理形成统一标准 D. 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宗教化
8. 我国古代历来都重视对县官政绩的考核。秦汉时期,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并以此作为对县官奖惩的依据;唐朝对县官的考绩制度日趋完善,包含 德、勤、能、绩四个方面;明朝制定更加严密的考绩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者相辅 进行。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 )
A. 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 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D.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9. 明朝中期,皇帝因阁权过盛,重用吏部以对内阁进行制衡,吏部尚书成为事实上的外廷之长。与此同时,为防范吏部权重,皇帝又以擢升吏部侍郎入阁来加强内阁对吏部要务的参与。这说明了( )
A. 内阁逐步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B. 有效规避了文官集团的斗争
C. 内阁与六部共同协作制约皇权 D. 阁部制衡下君主专制的加强
10. 清代称边疆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为“藩部”,设置理藩院进行管理,并编纂有《理藩院则例》《蒙古律例》《回疆则例》《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等。这表明清代( )
A. 实现了对西北地区的严密控制 B. 提高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地位
C. 以汉化政策融合边疆少数民族 D. 民族政策具有因俗而治特征
11. 1901年清朝颁布《学堂选举鼓励章程》规定:凡由学堂考试合格毕业生,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出身,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这一章程的颁布
A. 推动选官制度向近代化方向变革
B. 标志着学堂选官制度正式开始设立
C. 实现了中国选官制度的根本转型
D. 确立了科举制废除以后的选官方式
12. 下图表达的鲜明主题是( )
A. 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B. 宪政体制的实践
C. 现代性国家的构建 D. 社会共识的形成
13. 1929年国民政府《考试法》规定,参加高等文官考试需要具有以下资格:具有教育部承认的国外大学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证,或者拥有国立或经立案的公立、私立大学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证;或有同等学力或有专门技能或著作者,审查合格。该规定( )
A. 说明中国教育中西结合 B. 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
C. 标志着公务员制度建立 D. 旨在完善教育体系
14. 1931年,鄂豫皖苏区县区乡村苏维埃最高权力机关是县区乡村代表大会,规定县苏维埃代表工人须占30%,兵士至少须占5%;区苏维埃工人30人、农民500人、士兵40人各选代表1人;乡苏维埃工人5人、农民50人、士兵10人各选代表1人;村苏维埃是全村人选若干代表。这一规定体现出( )
A. 苏维埃政权的阶级性和民主性 B. “三三制”原则得到了有效贯彻
C. 农民是苏维埃政权构成的主体 D. 各阶级阶层民主权利得到保障
15. 一位美国驻华记者曾这样记述当时的抗日根据地:“现在,农民们成立了乡、县参议会,参议会都被赋予权力,能解决有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这些都是农民们自孩提时代起就一直面临的问题。农民们第一次进入政府机构,并且发现自己具有不容置疑的管理能力和从未显露的才华。”这一记述表明,根据地( )
A. 农民运动激发了革命热情 B. 封建的土地私有制得以废除
C. 民主政权建设落到了实处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6. 1954年9月15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式上,开国领袖毛泽东郑重宣告将在这次会议上制定宪法,制定几部重要的法律。这次法律实践的重大意义是( )
A.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 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C. 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近代化进程 D. 促进了全面依法治国理念的形成
17. 1956年,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正确地处理少数民族问题,是我们的国家工作中一项重大的任务。我们必须用更大的努力来帮助各少数民族在经济和文化上的进步。”这一报告( )
A. 立足于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 B. 推动了我国首个民族自治区建立
C. 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D. 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8. 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提到:“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据此可知,当时
A. 修宪旨在顺应市场经济需要 B. 未改变对计划经济体制的认识
C. 国民经济比例出现严重失调 D. 法律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19. 20世纪80年代,一批时代楷模的事迹广为人知。蒋筑英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试装置,甘做追光路上的“铺路石”;军人朱伯儒奉献自我、温暖别人,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对这些人物事迹的宣传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
A.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B. 立足法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C.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效巨大 D. 崇德向善成为核心价值标准
20. 习近平说:“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党的十八大决定施行全面深化改革,随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包括( )
①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③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1. 约公元前494年,斯巴达国王克列奥美涅斯已因未能攻占阿哥斯而遭到监察官审判。约公元前506年,斯巴达人规定两个国王中只能一王出征,还必须有两名监察官随行。此外监察官和国王还要每月交换一次誓言。由此可知,古希腊城邦斯巴达的寡头政治( )
A. 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B. 国王垄断国家权力
C. 实质上还是君主专制 D. 监察官是国家元首
22.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当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材料说明( )
A. 罗马法完全适应了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B. 罗马法因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得以在近代推广
C. 罗马法为近代资本主义法律奠定了立法基础
D. 近代英国非常重视沿用罗马法进行法制建设
23. 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格兰之后,建立王室法院体系,并向地方派遣巡回法庭,从而了解和融合地方习惯法,通过经年累月的审判活动形成案例集成,逐步建立统一的法律规则。这些实践( )
A. 传承了大陆法系的成果 B. 推动了英国普通法的形成
C. 开创了王在法下的传统 D. 建立独立完整的司法体系
24. 宗教改革后,新教不仅认为“勤劳和努力而来的财富都像土地上的收入一样是上帝的荣耀”,而且还承认资本信贷、银行及大规模贸易的必要性和利息的合法性。新教的这些思想
A. 维护了封建世俗王权的统治 B. 否定了基督教的神学理论
C. 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 恢复了基督教的原始形态
25. 有学者认为:“在世界民族国家发展史上,西欧民族国家的构建具有典型意义,经历了从传统国家到绝对主义国家,再到近代民族国家的转变。其国家构建的过程实际上是权力的集中化与理性化过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民族国家的构建”强化了欧洲天主教会的统治
B. “绝对主义国家”在中世纪与城市自治冲突较大
C. “西欧传统国家”下王权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秩序
D. “近代民族国家”意味着对封建王权的逐渐背弃
26. 这是一场由德意志的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冲突引发的战争,也是20世纪之前欧洲最具毁灭性的战争,德意志失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在这场恐怖的战争之后,交战各国创建了一套外交体系,借此维系相互竞争的独立国家之间的秩序。下列各项中,属于这套“外交体系”的有( )
①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②确立了“大国一致”原则
③建立了外交人员衔级制度④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7. 1787年,保守派在制宪会议上宣称:主要危险来自“我们的州宪法的民主成分。人民所行使的政府的权力会把其他部门吞没。没有一部州宪法规定了足以抑制民主的办法。”这反映了美国当时( )
A. 加强中央集权势在必行 B. 宪法缺乏民主因素
C. 1787年宪法具有局限性 D. 人民权利缺乏保障
28. 下表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英国政府文官数量。据下表可知,英国政府文官数量变化( )
年份 1891 1901 1911 1914 1922 1939 1943
文官数量 79241 116413 172352 280900 317721 387400 710600
A. 适应了政府职能的扩大 B. 缓和了社会的阶级矛盾
C. 扩大了执政党的阶级基础 D. 强化了政府对经济的主导
29. 英国曾于1855年、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主持文官考选,文官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1883年的《美国文官法》也规定: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力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由此可知,当时英美文官制度改革的相同目的是
A. 保证公共权力运行的稳定 B. 完善欧美国家的政党政治
C. 杜绝官员权力滥用与腐败 D. 彰显选拔公正与社会公平
30.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在其所订立的盟约中规定了部分禁止战争;1928年的《巴黎非战公约》对废弃战争权具有重要的意义;1945年缔结的《联合国宪章》则全面禁止使用武力。这一演变过程反映了( )
A. 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已实现 B. 国际法的范围和作用有限
C. 集体安全机制的完全确立 D. 国际安全机制的不断强化
第II卷 非选择题
3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在司法实践中却也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时人称之为“《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三 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
——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编纂民法典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整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法律体系与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地位及颁布的重要意义。
32. 我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民族关系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灭义渠后在西北地区设陇西等三郡;开岭南,在南越之地设置南海等郡。汉王朝亦然,在匈奴故地陆续设立敦煌郡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是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的最高军政长官,其职责主要是维护当地秩序,保障丝绸之路西域南北道的安全和畅通。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就以“益田一顷,益宅九亩”的“拜爵”方法,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和迁去开垦土地”。有汉一代,更是大规模实行屯田戍守、徙民实边的政策。自汉代起,“汉人”作为华夏民族的称谓已为境内外普遍接受。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的融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内地居民迁入边地,对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徐杰舜《秦汉民族政策特点初论》
材料二 “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间华夷,兼收并蓄。”北朝的胡人君主,都有大单于和中国皇帝的双重身份。唐太宗继承了同样的传统,一身兼中国大皇帝和草原上天可汗。在“回纥以南,突厥以北”有特辟的交通路线引向长安,号称“参天可汗道”。唐朝周边的许多地区实际上仍由原来地方族群的领袖管理,他们有“大都督”“大都护”这一类的名称,甚至还加上唐室中央政府的官衔。
——改编自向达《唐朝与西域文明》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着力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氛围,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泛开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
——摘自陈立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加强五方面工作》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朝前期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概括指出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