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秋河南省学情监测试卷
八年级历史(BBRJ)
测试范围:1-19课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两大题,满分50分,测试时间50分钟。
2.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或答题卡上。
3.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这表明( )
A.中国已经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英国发动战争的本质意图是打开中国市场
C.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失去了抵抗能力
D.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中国内地
2.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内乱毁梦”是指( )
A.永安建制 B.创立“拜上帝会”
C.颁布《资政新篇》 D.天京事变
3.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一次反思”开始于( )
A.政治制度方面探索 B.经济技术方面探索
C.思想文化方面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探索
4.2015年10月3日,国家文物局专家基本确认,在黄海海域发现的“丹东一号”沉船应为北洋舰队的致远舰,致远舰官兵英勇抗击的侵略者是( )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美国
5.1896年8月,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1897年冬天,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1898年2月,谭嗣同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南学会,创办《湘报》。这些报刊宣传的主要思想是( )
A.马克思主义 B.三民主义 C.变法图强 D.“师夷长技以自强”
6.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倍受屈辱。下列侵略战争曾经攻占过我国首都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日本侵华战争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⑤ D.②④
7.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
A.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焚毁了“万园之园”圆明园 D.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8.这次起义是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震动中外,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因而成为辛亥革命的一次重大预演。这次起义是( )
A.黄花岗起义 B.义和团运动 C.萍浏醴起义 D.金田起义
9.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其中,“民权”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在“民权”方面,孙中山主张(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10.某同学在搜集和整理“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材料时,找到一部被评价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文献应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新青年》 B.《文学改良刍议》 C.《狂人日记》 D.《劳动界》
12.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个时期,都留下了许多有着时代特色的口号。以下口号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是( )
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B.“结与国之欢心”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3.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爆发;1922年9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爆发;1922年10月,开滦煤矿大罢工爆发;1923年2月,京汉铁路大罢工爆发。这些事件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五四运动达到高潮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工农革命蓬勃发展 D.全国工人运动高涨
14.与以下三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国共合作的建立 C.中共一大的召开 D.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5.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时候,国民革命阵营内部开始出现危机。蒋介石军事实力急剧膨胀,他勾结国内外反动势力,发动了( )
A.广州起义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6.下列历史事件与其对应的内容或意义搭配正确的是( )
A.南昌起义——瓦解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B.秋收起义——失败后做出了向山区进军的决定
C.八七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
D.井冈山会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17.红军长征平均每天行军74里,平均每天一场遭遇战,每前进300米就有一名战士牺牲,翻越大雪山40余座,跨过大河近百条……这体现了长征胜利的精神源泉是( )
A.乐于吃苦的乐观主义 B.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C.艰苦奋斗、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 D.依靠群众、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
18.张学良说:“在西安主事的都是共产党…连我的部下、杨虎城的部下都听他(周恩来)的,他说出的话很有理。”由此可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得益于( )
A.中国共产党的努力 B.美苏等国的干涉
C.日本不断扩大侵略 D.蒋介石态度转变
19.1937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指出:“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这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 )
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愿望 B.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的目的
C.进行工农红军长征的目的 D.团结御侮一致抗日的诚意
20.热播电影《八佰》再现爱国将领谢晋元率约八百名官兵,在上海市区坚守四行仓库抗击日军四昼夜的壮举,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抗战精神。电影展示的是抗战时期的( )
A.武汉会战 B.徐州会战 C.淞沪会战 D.广州会战
二、非选择题。(21题6分,22题7分,23题5分,24题6分,25题6分,共3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海军总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时局变化太大了……今天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墨守陈规不知变通导致的。(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之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材料二:“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用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信息与哪次战争有关?依据材料,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何在?(2分)
(2)材料二的运动是指什么运动?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地位如何?(2分)
(3)材料三图片“中国同盟会徽章”属于______。(A.文献史料;B.实物史料)并说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分)
22.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代表了国家的未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叶,现代科技通过各种方式从欧洲、北美向世界其他地方传播。中国受西学影响,……1862年在北京开设同文馆,聘请西人教授西文,并翻译西文书籍;……1898年批准兴办京师大学堂,开启了中国现代科学教育的大门。
——摘编自马克查《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中“兴办京师大学堂”与中国近代哪次事件有关?据材料回答这所学堂兴办的影响。(2分)
材料二: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但新生的国家政权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仅有政治制度的变革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文化革新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于是,一场高举“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2)材料中知识分子认为如何才能挽救民族危亡?结合材料与所学回答新文化运动的性质。(2分)
材料三: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闻前次四国会议时,本已决定德人在远东所得权利交由五国商量处置……再由五国交还我国而已。不知因何一变其形势也。更闻日本力争之理由无他……此皆我国民所不能承认者也。国亡无日,愿合我四万万众誓死图之!
——林长民《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中华民国八年五月二日)
(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外交警报发出,由此引发了哪一历史事件?率先“誓死图之”的是哪一群体。(2分)
(4)综上所述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少年强”?(1分)
23.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才能坚定道路自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材料二: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
材料三: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1)材料一中“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该事件发生的标志性意义是什么?(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第一块“红色区域”的名称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2分)
(4)从上述材料中国找自己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1分)
2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日本士兵武夫的日记记载:上年8时30分列队。到城外下关打扫战场,也就是去处理人的尸体。扬子江岸边尸体遍地,令人吃惊。用汽船搬运死尸,投入扬子江的江心。仅我们处理的尸体就约2000具。
材料四:2006年4月,日本苦行僧岩田隆造再度来华谢罪。他身披黄色袈裟,身背两个布袋,面前的布袋写着“谢罪”两个字,背后的布则写着“谢恩”两字。他此行的目的和以前有些区别:不仅要以自己的方式,向曾遭受日军迫害的中国人民谢罪忏悔;还要向历史上传授了先进科学文化给日本的中国人民致谢。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抗日主张?(2分)
(3)材料三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1分)
(4)据材料四指出,日本僧人千里迢迢来华的目的是什么?(1分)
25.请对比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之间的联系。)
2023秋河南省学情监测试卷参考答案
八年级历史(BBRJ)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5 BDBBC 6-10 DACCD 11-15 ACBBD 16-20 BCADC
二、非选择题(30分)
21.(6分)(1)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墨守陈规不知变通。(2分)
(2)洋务运动。地位: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2分)
(3)B实物史料;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分)
22.(7分)(1)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现代科学教育的大门。(2分)
(2)进行文化革新;新文化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2分)
(3)事件:五四运动;群体:青年学生。(2分)
(4)“少年强”要努力学习,提高能力,要加强体育活动,强身健体等。(1分)
23.(5分)(1)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分)
(2)名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分)
(3)标志性事件:1919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正确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2分)
(4)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国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保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等。(1分)
24.(6分)(1)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2分)
(2)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抗日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2分)
(3)南京大屠杀。(1分)
(4)向曾遭受日军迫害的中国人民谢罪忏悔;还要向历史上传授了先进科学文化给日本的中国人民谢恩。(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