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3年福建省莆田市初中毕业历史班质量检查试卷(答案)

2023年莆田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
历 史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60 分钟; 考试形式: 闭卷)
注意: 本试卷分为“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 答题时请按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要求 认真作答, 答案填涂或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我国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不断改良,栽培技术不断改进。米饭一直成为国人舌尖上的主 要食物。最早能尝到米饭的早期人类可追溯到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居民 D. 半坡居民
2. 如图 1,北京冬奥会火种台的造型设计模仿西周青铜礼器“何尊”的样式。这凸显了
何 尊 火 种 台
图1
A. 奥运会的精神 B. 青铜器的价值 C. 铸造技术发达 D. 传统文化元素
3. 翻开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卷轴, 展现出一幕幕输送着绚丽多彩的丝绸、精美绝仑的漆器等物品 的画面。这样的场景出现于
A. 丝绸之路 B. 玄奘西行 C. 文成公主入藏 D. 郑和下西洋
4.“兰亭临帖, 行书如行云流水……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歌词中提到的书法作品的作者是
A. 王羲之 B. 颜真卿 C. 柳公权 D. 欧阳询
5. 表 1 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从中反映出的特点是
表 1 《齐民要术》简介
卷数 主要内容
一、二、三 谷物、油料作物、蔬菜种植等
四、五、六 果树栽培、畜牧、养鱼等
七、八、九 食品酿造、加工、贮藏等
十 北魏以外的物产
A. 技术落后 B. 内容丰富 C. 品种有限 D. 分工明确
6. 唐代黄滔称赞科举制时这样说到,“吾唐取士最堪夸”,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取士不问家世”。 读书人考中后, 则“金榜高悬姓字真 ”。这说明科举制度
A. 彻底改变论资排辈 B. 导致血缘关系疏远
C. 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D. 有效防止社会动荡
7.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经历了两宋交替这一社会变革, 她的词也从主要描写闲适生活到流离 不定生活的变化。据此, 可以反映出文学创作
A. 需要重文轻武政策的支持 B. 依赖于社会地位
C. 深受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D. 来源于社会生活
历史试题 第 1 页(共 6 页)
8. 清朝年间, 由徽商出面组织徽班(表 2) 先后进京献艺, 一时誉满京城。“京剧”是由“徽剧”
逐渐发展而成的。徽班最初产生于
表 2
四大徽班 概况
三庆徽班 创建于安徽安庆,常演于杭州、扬州
四喜徽班 创建于安徽,成名于扬州,常演于苏州
春台徽班 两淮盐商总领江鹤亭组建于扬州
和春徽班 组建于安徽(或扬州), 常演于苏州、扬州
A. 关中地区 B. 江南地区 C. 北京地区 D. 西南地区
9. 表 3 从武器装备这个侧面反映了清朝
表 3 鸦片战争时期中英两军战船比较
战船模型 简况
清军战船, 大多用杉木制, 体积大, 吃水浅,作战地点局限于内河、湖泊和近 海,战斗力弱
英军“皋华丽号”,侵华舰队的旗舰, 排水量为 1 809 吨,舰上装备各型火炮 74 门
A. 政治腐败 B. 纪律松弛 C. 国力衰微 D. 白银外流
10. 这场运动既揭开了中国采用机器生产的历史即工业化历史的第一页,又揭开了中国采用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序幕。这场“运动”指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1. 如图 2、图 3, 据此可知, 清政府
图 2 《马关条约》赔款数额 图 3 《辛丑条约》赔款数额
A.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B. 财政入不敷出
C. 对外贸易数额增加 D. 收支基本平衡
12. 如图 4,这些报刊的创办和内容共同反映出的时代强音是
图 4 中国近代报刊展览
A. 自强求富 B. 变法图强 C. 实业救国 D. 救亡图存
历史试题 第 2 页(共 6 页)
13. 抗日战争时期, 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A. 瑞金 B. 太原 C. 延安 D. 西柏坡
14. 图 5 内容充分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锻造了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图 5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部分)
A. “长征”精神 B. 抗美援朝精神
C. “铁人”精神 D. 艰苦创业精神
15. 1971 年,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声明里这样说道: 我之所以采取这个行动, 是因为我深信所有国家都将从中得到好处。我将进行一次我深深希望会成为谋求和平的旅 行。 1972 年尼克松访华的目的是
A. 谋求国家利益 B. 放弃霸权主义
C. 结束冷战状态 D. 制定国际规则
16. 2023 年 4 月 1 日, 马英九先生携家人来到湖南省湘潭县, 在马家祖墓前祭拜祖父马立安, 表达慎终追远之意。回乡途中,遇到当地群众问候:“欢迎回家”,马英九用湖南方言回应: “湘潭伢子回来了!”这说明海峡两岸
A. 结束敌对状态 B. 实现三通
C. 逐渐走向统一 D. 同根同源
17. 表 4 说明了古代文明通常起源于
表 4 文明的起源
文明古国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代印度
发源地 尼罗河流域 两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A. 沿海地带 B. 偏远山区 C. 半岛地带 D. 大河流域
18. 《掷铁饼者》因包含着无限生命力而成为古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 古希腊,在运动会上获胜者被本城邦人视为英雄。这说明古代希腊体育活动
A. 彰显军事力量 B. 加剧城邦矛盾 C. 鼓励全员参与 D. 受到普遍推崇
19.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认为: 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 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这场“革命”指的是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法国大革命 C. 巴黎公社 D. 俄国十月革命
20. 1785 年,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后来, 化工、冶金、采矿 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蒸汽机的发明、改进和广泛应用主要得益于
A. 煤矿开采 B. 部门合作 C. 政府推动 D. 社会需求
历史试题 第 3 页(共 6 页)
21. 如图 6,其中“一部文献 ”处指的是
图 6 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与实践年代尺(部分)
A. 《独立宣言》 B. 《人权宣言》
C. 《共产党宣言》 D. 《联合国家宣言》
22. 林肯发表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被认为是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 奴带来了希望, 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其主要意义是
A. 推动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B. 阻碍南方经济的发展
C. 强化林肯总统的指挥权限 D. 使黑人获得人身自由
23.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有这样的描述: 任何生物如果能以任何方式发生有利于自己的、纵 使是微小的变异, 它在复杂的而且时常变化中的生活条件下, 将会获得较好生存机会, 因而 它就自然地被选择了。材料蕴含的主张是
A.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B.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C. 吐故纳新 新陈代谢 D. 优胜劣汰 推陈出新
24. 1889 年, 在日本社会生活中时常能见到这些情景: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 礼服保留下来; 酒吧多起来了, 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 当油画开始绚丽夺目时, 日本 的浮世绘也成为世界绘画的一大流派。这说明当时日本社会
A. 盲目排外 B. 全盘西化 C. 喜新厌旧 D. 兼容并包
25. 表 5 描述的是经济大危机的
表 5
经济大 危机与 罗斯福 新政 1920 年到 1929 年, 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 55%, 而工人工资仅增长 2%,到 1929 年,国家财富的 3/5 由只占人口总数 2%的人拥有
当时很多人把本来可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的钱, 疯狂投进股市, 使 股票价格暴涨, 严重背离实际价格
美国政府奉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对市场不加干预
A. 背景 B. 特点 C. 表现 D. 影响
26.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同站在协约国和反法西斯同盟一方, 且都为战胜 国的是
A. 中国和美国 B. 中国和日本 C. 日本和苏联 D. 美国和德国
27. 冷战结束后, 美国实际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重大国际问题, 美国的力量实 际上也减弱了。这表明
A. 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 B. 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减弱
C. 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 D. 新型的国际格局已经形成
28. 图 7 反映了人类的共同愿景是
A. 严格管制枪支
B. 消除军备竞赛
C. 期盼世界和平
D. 促进共同富裕 图 7 联合国总部前的雕塑
历史试题 第 4 页(共 6 页)
二、非选择题:共 4 题, 共 44 分。
29.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8 分)
九年(1) 班同学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偶然翻阅到下面材料。为此,他们展开了热烈 讨论。现邀你一起加入讨论行列。
材料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领域,基督教会和神学信仰仍发挥着特有 的作用和影响。就是众多的人文主义者, 也深受基督教神学的影响。例如但丁的《神曲》,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他们把人与神的关系作为思想和作品的主要命题。不过, 他们 是在依托宗教题材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理想, 而非在宣扬神学主义。
——摘编自周春生《文艺复兴史研究入门》等 (1) 根据材料,简述但丁和达·芬奇作品的共同点。(2 分)
(2) 小历同学认为, 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并非在宣扬神学主义, 而是在倡导人文主义。你是
否同意这一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说明理由。(6 分) 30.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赵老师组织九年(2) 班召开以“近代中国觉醒历程”为主题的班会, 同学们畅所欲言。 以下选取 3 位同学的发言稿,现邀你一起加入探究。
【张同学:以历史人物的个人事迹来例证】
材料一
表 6
人物 著作 主要内容 评价
林则徐 《四洲志》 翻译或编译了外国书 报,介绍世界情况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魏源 《海国图志》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国士大夫之稍有 世界地理知识, 实自此始”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史》编制
【李同学:以众多群体的共同努力来说明】
材料二 1919 年 5 月 4 日由北京开始的学生爱国运动,迅速得到全国主要城市学生的 响应。而当北洋军阀政府逮捕爱国学生, 进一步激怒了全国人民。工人阶级挺身而出, 举行 大罢工; 商人也纷纷行动起来, 举行罢市。商人店铺门前悬挂着“为国家, 今罢市, 救学生, 除国贼”等标语。工人、学生、商人联合起来同国内外敌人斗争, 这在中国革命史上是第一 次,它表明中国人民的觉悟和组织程度有了迅速的提高。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王同学:以人民大众的巨大付出来展现】
材料三
表 7 三大战役人民支援前线统计
项目 战役 民工 (万人) 担架 (副) 小车 (辆) 大车 (辆) 牲畜 (头) 船只 (只) 粮食 (万千克)
辽沈战役 160 13 800 6 750 30 000 3 500
淮海战役 225 73 900 410 900 3 070 6 300 13 600 28 500
平津战役 154 20 000 20 000 380 000 1 000 000 15 500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等编制
历史试题 第 5 页(共 6 页)
(1)根据材料一, 简述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觉醒的主要表现。(2 分) (2)根据材料二, 概述五四运动从北京迅速波及全国的主要因素及其意义。(6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近代中国从部分人员到众多群体再到整体觉醒历程 的原因。(4 分)
31.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计划是一只“看得见的手”,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恰到好处地利用这“两只手”, 能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因长期战争造成国家的极度贫困, 百废待兴; 国际 上, 又被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严密封锁, 受制于人。因此, 在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时, 建设 工业强国的问题理所当然被提上议事日程。“一五”计划从 1953 年开始执行, 到 1957 年底, 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摘编自张玉乔《新中国工业化的奠基》等
材料二 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 计划经济模式出现了统得过多, 忽视市场作用, 严重挫 伤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等弊端。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起, 经济建设是在 “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思路指导下启动和展开的。 1985 年起, 逐步缩小了指令性计划。 1992 年初, 邓小平发表了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等内容的南方谈话。同年,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 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一,简述我国制定“一五”计划的目的和超额完成计划的历史作用。(6 分) (2) 根据材料二,简析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原因。(4 分) (3)邓小平认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综合
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说明。(2 分)
32.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学习历史就是不断与历史对话的过程,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替。
【时人争论】
材料一 公元前 213 年,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了一次规模盛大的宴会。宴会上, 有人歌 颂秦始皇“以诸侯为郡县, 人人自安乐, 无战争之患, 传之万世”的功绩; 也有人认为“事 不师古而能长久者, 非所闻也”,主张恢复分封制。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古人评述】
材料二 分封制被废除, 从周朝衰落就开始了, 不是一天的原因。即使让圣人复生, 也 要实行郡县制。
——编译自[清]顾炎武《郡县论一》
【现代人总结】
材料三 中国政制比较成熟的重要表现, 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 厚的贵族色彩, 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 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 根据上述材料,简述古往今来人们探究的话题。(2 分)
(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围绕上述话题, 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述。(10 分。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历史试题 第 9 页(共 9 页)2023 年莆田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 28 小题,共 56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A B C D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C B A D D D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C D B D A A A C
二、非选择题:共 4 题,共 44 分。
29.(8分)
(1)共同点:充满着人文主义色彩;把人与神的关系作为作品的主要命题;依托宗教题材
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理想。(2 分。答出其中 1点即可)
(2)(6 分)
【示例】
判断:同意。(2 分)
理由:14 世纪中期,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
世界的控制,但由于思想力量有限,只好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和依托宗教题材,
反对教会“神权至上”,肯定人的价值,提倡个性解放。所以说,文艺复兴的精
神实质是在倡导人文主义。(4分)
30.(12 分)
(1)表现:了解并介绍世界;向西方学习;提出新思想。(2分。答出其中 1 点即可)
(2)因素:北洋军阀政府逮捕爱国学生;青年学生的普遍觉醒;工人阶级和商人们的声援
和支持。(4分。答出其中 2 点即可)
意义:中国革命史上的第一次;中国人民的觉悟和组织程度有了迅速的提高。(2 分。
答出其中 1 点即可)
(3)原因: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近代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引领。(4 分。答出其中 2点即可)
31. (12 分)
(1)目的: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摆脱封锁;建设工业强国。(4分。答出其中 2 点即可)
作用:标志着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2分)
(2)原因: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政策;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 分。答出其中 2点即可)
(3)(2 分)
【示例一】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
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并非是两种制度的本质区别。
历史参考答案 第 1页 (共 2页)
【示例二】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区别,而不在于计划或市场
多一点的区别。计划和市场只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32.(12 分)
(1)话题:分封制与郡县制之比较(国家治理体系的争论)。(2 分)
(2)评分标准
水平等级 观测点描述 分值
没有观点;仅使用材料中的一个史实进行论述;
对历史发展的古今联系或因果关系的描述,条理不
够清楚;不能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或规律。
水平一 观点不够明确;使用材料中的一至两个史实进 0—5 分
行论述;对历史发展的古今联系或因果关系的描述,
条理较为清楚;对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或规律把握
不足。
观点较为明确;使用材料中的两个史实进行论
述;对历史发展的古今联系和因果关系的描述,条
理较为清楚;对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有所把
水平二 握。 6—10 分
观点明确;使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史实进行论
述;对历史发展的古今联系和因果关系的描述,条
理清楚;初步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
【示例一】
观点: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论述:西周时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
诸侯国,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中国政制开始走向成熟;但到了春秋战
国时期,诸侯国之间长期处于混战状态。各诸侯统治者为了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实行变法改革,分封制遭到破坏;秦统一全国后,进一步废除分封制,建立郡
县制,避免了国家分裂和战乱。所以说,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即使圣
人复生,也要实行郡县制。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示例二】
观点:国家治理体系应随时代变化而改变
论述:经过夏商奴隶制发展,到了西周,出现了较为成熟的国家治理体系,即分封制,
主要通过血缘关系来维持统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发展,各国通过变
法,试图找到新的治理方式,分封制逐渐瓦解;秦统一全国之后,经过朝廷激
烈辩论,建立并推行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西汉和西晋仍有实行分封制,但导致“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历史表明,
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确立与之相适应新的国家治理体系。
历史参考答案 第 2页 (共 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3年福建省莆田市初中毕业历史班质量检查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