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百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春秋战国时期,赏赐土地制度日益普遍。如晋平公时大夫赵孟以绛县人筑杞城有功“与之田”;魏国名将吴起为西河郡守,悬赏部下能先登秦地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等。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诸侯国君权力不断加强 B.授民授土分封制仍被沿袭
C.商品货币经济日渐发展 D.封建土地私有制正在确立
2、汉武帝倚重法术,重用文法吏。汉宣帝将之总结为“以霸王道杂之”,这一说法是对“隆礼尊贤而王”与“重法爱民而霸”并重的体现。随着文吏研习五经、儒生修治文法,兼具儒学与吏能的士大夫群体进一步形成。这反映了当时国家治理( )
A.皇权与士族共治 B.儒家与法家并重
C.确立了外法内儒 D.德治与法治相济
3、公元733年,唐玄宗改唐初10道为15道,置采访、观察使以常驻,主管监察,道逐渐成为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安史之乱后,军事成为道的主要政务,唐廷遂将原在边防实行的镇守节度使制应用于诸道。这一调整( )
A.完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制度 B.有利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体现了中央对现实的政治妥协 D.加速了唐王朝的土崩瓦解
4、宣政院是元朝在中央政府中设置的掌管全国佛教事务以及藏族地区军民之政的特殊机构,凡是有关藏族地区的军民钱谷、官吏任免、驿站交通的事务,宣政院部都需过问。据此可知,元朝宣政院( )
A.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B.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C.成为类似于行省的地方机构 D.边疆呈现与内地一体化趋势
5、顾炎武在编写《天下郡国利病书》时,以骡马载着书籍,以实地考察来证实文献所载。但他的行旅所至重在西北,东南尤其是南洋一带并未涉足,在书写佛郎机(葡萄牙)时,仍把它纳入南蛮序列,与苏门答腊、锡兰、苏禄等放在一起。这体现出顾炎武( )
A.在学术研究中仍缺少实证精神 B.延续了传统文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C.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茫然无知 D.试图修正旧的华夷之辨的观念误区
6、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中东战纪本末》一书中指出:“古者列国分封,当王室多事之秋,犹有勤王之义旅。今旅顺失矣,盛京危矣,辇毂之下,烽烟渐近,而各省大吏,唯知自顾封疆。”该传教士提及的战争( )
A.败局引起台湾军民的抵抗 B.导致了清朝中央集权弱化
C.促成了“东南互保”局面 D.发生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7、1903年,晚清白话文运动以白话文写作为主要手段(工具),以白话报刊为主阵地(载体),民国初年迅速蔓延至白话教科书、白话告示、白话宣传品等,自然也包括白话小说、戏曲、通俗歌诗等文学体裁。这说明清末民初( )
A.知识分子积极推动文学革命 B.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日益深入
C.各种进步势力达成改革共识 D.有识之士注重对国民的思想启蒙
8、1919年3月,邓中夏等人组织成立了“平民教育讲演团”,并把人力车夫、产业工人作为启迪反帝反封建觉悟的首选对象,甚至五四运动后,平民教育讲演团成员还深入工矿企业,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这表明( )
A.救亡之路出现转向 B.国民觉悟得到提升
C.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D.新型政党开始筹建
9、1937年1月,西北办事处规定:苏维埃机关或部队,进驻至友军区域,为保证商业自由,及尊重当地市场习惯,在苏票未能在当地流通以前,一般的须使用友军的白票现洋。此规定旨在( )
A.完善抗日民主政权的金融建设
B.落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
C.践行“工农武装割据”革命思想
D.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
10、新中国建立后,有观点认为,中国国力贫弱,政府应“施仁政”,与民休息,应多发展轻工业,改善民众生活。毛泽东在1953年指出,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是小仁政;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是大仁政,重点应当放在大仁政上。毛泽东的谈话旨在( )
A.强调快速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性 B.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
C.加快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进程 D.重视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
11、根据所学知识,影响如下图中曲线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
1982—2010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示意图
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中国人口流动迅猛发展
C.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 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变
12、据希罗多德著述记载,当希腊人第一次碰到波斯人,便发现波斯人是有主子的,而希腊人是自由的。后来亚里士多德建议他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对付马其顿人要用对付奴隶的办法、对希腊人要用对待自由人的办法。据此可知,古希腊的学术思想( )
A.对奴隶制予以排斥 B.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指导
C.渗透着文化优越感 D.以维系居民自由为追求
13、如下图,1158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给意大利博洛尼亚法学院颁发了特许状。据此可知( )
·法学院人员和神职人员一样,享有自由和豁免权。 ·为了学习和教学的目的,学院人员可以自由迁徙。 ·有不因学术观点和政见不同而被报复的权利。 ·法学院人员有要求学校和教会而不是地方法庭进行裁决的权利。
A.西欧市民与大学间冲突激烈 B.统治者深受罗马法思想的影响
C.城市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世俗王权寻求城市力量的支持
14、1600年,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的特许证规定:(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在任何时候都是以伦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他们及其后继者在法律上都有权拥有、购买、接受和保留土地、租金、特权、自由、管辖权、特许经营权以及任何种类的财产继承权。由此可知,东印度公司( )
A.适应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B.垄断了英国与东方的海外贸易
C.是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工具 D.巩固了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15、意大利诗人但丁曾在神曲《炼狱》篇中说道:“来跟从我,让世界嚼舌去吧”;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曾在《论法的精神》中说道:“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力。”他们的著作及其言论反映出( )
A.新兴资产阶级对现实利益的渴望 B.理性主义取代人文主义深入民心
C.思想文化日趋为政治服务的特征 D.思想解放运动斗争方式趋于稳健
16、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藩治职制”改革,任命各藩主为藩知事,主管地方行政,同时另设管理藩主家政的“家知事”;对于藩政,“其人员黜陟均应随时呈报太政官”。这一改革( )
A.推动了地方自治发展 B.促进了封建关系的瓦解
C.确立了近代民主体制 D.废除了封建的等级制度
二、论述题
17、中国历代王朝都有其统治所依赖的核心区,它是“兵甲所出、财赋所聚、人才荟萃、正统所寄”的地区,拥有统治全国的合法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晚唐五代北宋的核心区 明清时期的核心区
——鲁西奇《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
指出两图所反映的核心区空间结构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成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493年1月,哥伦布到达波尔图·卡巴洛后,当地印第安人反映船队有人掳走了六个印第安人,计划把他们作为奴隶卖到西班牙。哥伦布找到这六个人后,下令释放,并送礼物弥补他们遭受的一切。
——据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生平与航海史》
材料二:你禀告陛下,……我们认为送回西班牙的印第安人越多越好。……加勒比人是未经开化的野人,可以做任何工作。他们体型匀称,非常聪明。他们只要摆脱吃人的残忍习俗,就会比其他奴隶都要优秀。
——1494年哥伦布写给安东尼奥·德·托雷斯的信
辨析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指出哥伦布对待贩卖奴隶的态度,并从史料鉴别的角度说明理由。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古今杜甫像对比图
图片说明:左图出自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历代古人像赞》。右图为1959年近现代著名画家蒋兆和所绘。圆腰大腹为传统国人眼中的男性之美,近代对男性形体的审美不断“瘦化”。西方打开中国大门之后,崇尚运动的西人身形矫健开始给国人带来警醒,国人逐渐认识到“身体强,则思想强;二者强,则国家强”。在近代的革命报刊中,资本家和地主在漫画中变成了肥腰大腹的形象,农民则都是瘦腰体弱的形象。
提取材料相关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三、材料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闽书》记载,明初以来,除提供征派差役依据之外,里甲“祭祀、乡饮、迎春等事,皆其措办”,清朝则增加了宣读圣谕、倡导互助等新职能。里长和甲首多以宗族为中心,控制族内的人丁和田产,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相应职务,形成了相当严密的赋役共同体。明清统治者制定了不少乡村治理的律令条规,还允许各地的家训族规成为国家律令的补充。福建地方官府大多要求基层“粮户归宗”,即承认里长和甲首的世袭特权,承认致仕归乡官僚的社会影响力,承认乡村社会的宗族自治,从而维护“服赋役而隶版籍”的统治秩序。
——据郑振满《明清福建的里甲户籍与家族组织》等
材料二:
中世纪晚期的英国,村镇、庄园、教区共同构成了乡村基层组织,它们之间各自独立履行职权,又相互牵制和争夺。在这种形势下,村民们得以开展自我管理,乡村管理者由村民集体选举产生。那些具有法律知识的乡绅逐渐跻身治安法官之列,而约曼(富裕农民)则逐渐成为陪审团的主体。大量乡绅和约曼家庭的子弟,逐渐占据财政部、枢密院、议会等中央机关的要职,挑战贵族对官职的垄断地位。村庄共同体逐渐摒弃了血缘关系纽带,形成基于地域的具有共同担当、共同抵御的集体意识。
——据侯建新《中英封建晚期乡村组织比较》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福建地方乡村治理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清福建和中世纪晚期英国乡村治理方式的异同。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英乡村治理方式的认识。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赵孟以绛县人筑杞城有功‘与之田’;魏国名将吴起为西河郡守,悬赏部下能先登秦地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可知,春秋战国仍存在赐封现象,说明传统授民授土得以沿袭,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国君权力的加强,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商品货币经济普遍发展,排除C项;赏赐土地制度的存在不能说明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排除D项。故选:B。
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汉武帝倚重法术,重用文法吏……是对‘隆礼尊贤而王’与‘重法爱民而霸’并重的体现。”并结合所学汉代国家治理重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D项正确;皇族与士族共治属于东晋的时代特征,排除A项;材料涉及法治与德治,但不能得出儒家与法家并重,排除B项;材料无法确定确立了外法内儒,排除C项。故选:D。
3、答案:C
解析: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唐代(中国)。据题干可知,在唐玄宗统治前期,道仅是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安史之乱之后,唐玄宗“将原在边防实行的镇守节度使制应用于诸道”,说明道职权的变化适应了藩镇割据形势的变化,据此可知,这一调整体现了唐朝中央政府对现实(藩镇割据)的政治妥协,C项正确;题干述及的是道职权的变化(由监察而成军事),并不是“完善”其职权,排除A项;道职权的提升,使藩镇割据局面进一步强化,对中央集权来说是弱化,而不是“加强”,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安史之乱后,地方节度使虽然掌握地方的军政大权,但在形式上,大多数节度使还是服从于中央,这就在客观上延续了唐朝的统治,而不是“加速了唐王朝的土崩瓦解”,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元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宣政院是元朝在中央政府中设置的掌管藏族地区军民之政的特殊机构,方便朝廷联络和达到军事镇遏的目的,故选B项;中国古代分裂割据的根源是小农经济而非某项制度,故排除A项;根据材料“宣政院是元朝在中央政府中设置的”,故非地方机构,排除C项;行省制度的设立体现边疆治理与内地一体化趋势,材料体现的是为加强管理对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采取的特殊管理,故排除D项。
5、答案:B
解析:本题以顾炎武的撰书经历的视角来考查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顾炎武在文献记载中延续传统观念将葡萄牙写入南蛮范围,体现出明末清初知识分子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未出现明显变化,故选B;顾炎武的实证精神在西北等地可以印证,排除A;茫然无知过于绝对,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对华夷之辨的修正,排除D。
6、答案:A
解析:据题干“旅顺失矣,盛京危矣”可知,美国传教士林乐知提及的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排除D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台湾被割让给日本,但不愿做亡国奴的台湾军民对日本侵略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故选择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南互保”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据题干可知,面临“旅顺失矣,盛京危矣”的民族危机时,“各省大吏,唯知自顾封疆”,尚不如“古者列国分封,当王室多事之秋,犹有勤王之义旅”,所以他认为导致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各省长官没有积极拱卫中央,体现出清朝中央集权弱化,而不是战争导致了中央集权弱化,故排除B项。
7、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通俗易懂的语言使进步思想更容易为民众所接受,这说明当时有识之士注重对国民的思想启蒙,D项正确;文学革命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兴起的,排除A项;白话文运动不是政治改良运动,排除B项;C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与史实均不相符,改革在当时并未形成“共识”,排除C项。故选D项。
8、答案:A
解析:材料“并把人力车夫、产业工人作为启迪反帝反封建觉悟的首选对象,甚至五四运动后,平民教育讲演团成员还深入工矿企业,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说明当时开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体现了救亡之路出现转向,A项正确;提升国民觉悟是“平民教育讲演团”的宗旨,但不能说明国民的觉悟得到提升,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进步知识分子和工人结合加深,并不能说明无产阶级力量壮大,排除C项;虽然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创始人,但材料现象并不是在筹建政党,排除D项。故选:A。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是大仁政,重点应当放在大仁政上”并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国家制定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初步基础的一五计划,属于为人民长远利益的“大仁政”,故选A项:“一五计划”为中国向苏联模式学习,而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开始于1956年《论十大关系》,排除B项;三大改造是生产关系的变革,“长远利益”应该是发展生产力,排除C项;重视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属于题干中的“小仁政”,排除D项。
11、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因为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成分增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功,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促成了人口流动增加,故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变,D项正确;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是在21世纪初,与材料大部分时间段不符,排除A项;中国人口流动迅猛发展是对材料现象的复述而非解释,排除B项;人口流动不仅仅依靠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也依靠城市生产力的解放,排除C项。故选D项。
12、答案:C
解析:从材料看到,古代西方学术话语叙述中存在有意歌颂所谓的希腊自由,贬斥其他文明的倾向,这反映出古希腊的学术思想渗透着文化优越感,故选C项。B项“人文主义精神为指导”的说法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居民自由”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1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给意大利博洛尼亚法学院颁发特许状,给予法学院人员自由和权利,结合所学可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企图获得城市大学的支持,D项正确。大学是市民经济发展的产物,市民与大学冲突激烈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罗马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特许状保护的仅仅是法学院人员的权利,排除B项;西欧中世纪晚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项时间不符,排除。
14、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1600年,英王给予东印度公司种种特权,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对英国资本原始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故选A;垄断了英国与东方的海外贸易与“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不符,排除B;19世纪4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开展,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后,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而此时英国实行重商主义政策,排除C;18世纪,英国才确立世界殖民霸主地位,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15、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孟德斯鸠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A选项两者的言论都是对“自由”的阐述,而后者主张用法律来约束自由,这是追求政治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思想的体现,文艺复兴时期仅停留在对旧秩序的批判,而启蒙运动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蓝图,C项正确;“理性主义取代人文主义”的说法不恰当,两者都关注人的价值,启蒙运动应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理性主义中包含人文主义思想,且材料无法体现“深入民心”,排除B项;虽然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他们追求的所谓人类的利益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但是材料无法体现“对现实利益的渴望”,排除A项;根据材料中的著作名称我们可以得知,文艺复兴时期主要是借助文学作品隐蔽地否定宗教神学的束缚,而启蒙运动时期是公开批判宗教神学。提出自己的政治诉求因此斗争方式应该是更加激进和直接,排除D项。故选:C。
1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明治维新后,政府首先将占领的幕领和敌对藩的领地划为最初的直辖地,同年,政府设立了分离藩行政与家臣的藩治职制,1869年,推行“版籍奉还”,将藩的领地和臣民变成国家的领土和臣民,明治政府的这些措施主要针对藩领地,意在削弱其权利,扩大中央权力,所以明治政府实行的“藩治职制”改革促进了封建关系的瓦解,B项正确;“封建等级制度”并未被废除,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材料未涉及“西方民主体制”,排除C项;材料反映出地方的权利被削弱,中央权力加强,A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
17、答案:变化:中晚唐至北宋时期仅一个核心区域且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沿岸;明清时期有两个核心区域且主要分布在东部并且南北对称。成因:政治中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北部地区(今北京);统治者在军事上重视北方地区对边境的防御作用;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国家财赋中具有至关重要作用;南方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重心南移,南方人才辈出。
解析:
18、答案:态度:从材料看,哥伦布支持奴隶贩卖。理由:材料一是19世纪西方作家的著述,描述了哥伦布对待印第安人的和善态度。从史料鉴别看,一是作者离事件比较久远,二是代表了西方人的视角。材料二是当时哥伦布写给朋友的信件,建议贩卖奴隶。材料二属于第一手史料,更具史料价值。私人书信具有私密性,较能反映历史人物的真实想法。综合起来看,材料二可信度更高因此认为哥伦布对贩卖奴隶持支持态度。
解析:据材料一可知哥伦布对待奴隶比较和善,材料二中哥伦布提议进行奴隶贸易。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是哥伦布的私人信件,比较能反映历史人物的真实想法,且属于一手史料,可信度很高,而材料一是后世人的描写,属于二手史料,且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可信度较低。所以辨析两则材料,哥伦布应该是支持奴隶贩卖的。
19、答案:示例:论题:时代变迁推动人的形体审美的变化。阐述:古代中国,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饥饿与营养不良普遍,所以在人的形体审美上推崇丰满肥壮,圆腰大腹为男性之美。近代以来,列强侵华引发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西方崇尚运动的观念及矫健的西人形体也给国人带来警醒,国人逐渐形成身体强而思想强,进而推动国家强的认识,对男性形体审美出现了不断“瘦化”的趋向,重视人体力量之美。中华民族危机也推动社会对女子审美的变化,古代社会推崇女子小脚,维新派为了“强国保种”,大力倡导“天足”,放足之美的理念逐渐传播开来。新中国成立后,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艺术作品对人的形体审美标准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健康的体魄相结合。总结:一定时期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产物,透过不同时期社会对人的形体审美观念的变化,可以了解到时代的变迁。其它论题:近现代救亡图存运动推动中国男性形体审美的变化;政治立场影响艺术品中人的形体审美理念。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西方打开中国大门之后,崇尚运动的西人身形矫健开始给国人带来警醒”可拟定论点为救亡图存下的政治博弈引领近代男性形体审美的变迁。关于阐释可从近代以来男性形体审美的变化、民族危机加深、革命发展赋予身体形态的政治意义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20、答案:(1)特点:以宗族为中心;职能丰富多元,灵活变通;充分发挥里长和甲首的作用;道德教化与法律规范相结合;国家指令和地方自治相结合。成因: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君主集权统治的需要;儒家思想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发展。
(2)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基层民众自治;地方实力派成为行使治理权的主体;法律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较为突出。异:前者呈现自上而下的中央权力渗透,后者呈现自下而上的地方权力宣示;前者乡村治理人员主要由世袭产生,后者乡村治理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前者主要以血缘宗族为纽带,而后者则以地域共同体为纽带。
(3)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对不同文明的自治程度和模式有着深刻的影响;乡村治理需要建立德治、自治、法治相得益彰的结构框架;正确理解个体、家庭、社会、国家和人类的辩证关系;要处理好自治、他治及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的中国福建。特点:根据材料“多以宗族为中心”可分析出以宗族为中心;根据材料“除提供征派差役依据之外,里甲‘祭祀、乡饮、迎春等事,皆其措办’,清朝则增加了宣读圣谕、倡导互助等新职能”可分析出职能丰富多元,灵活变通;根据材料“里长和甲首多以宗族为中心,控制族内的人丁和田产,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相应职务,形成了相当严密的赋役共同体”可分析出充分发挥里长和甲首的作用;根据材料“统治者制定了不少乡村治理的律令条规,还允许各地的家训族规成为国家律令的补充”可分析出道德教化与法律规范相结合;根据材料“承认里长和甲首的世袭特权,承认致仕归乡官僚的社会影响力,承认乡村社会的宗族自治”可分析出国家指令和地方自治相结合。成因:结合小农经济可分析出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结合古代的政治制度可分析出君主集权统治的需要;结合儒家思想可分析出儒家思想的影响;结合选官制度可分析出科举制度的发展。
(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的中国福建和中世纪晚期英国。同:根据材料“村镇、庄园、教区共同构成了乡村基层组织”可分析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基层民众自治;根据材料“里长和甲首多以宗族为中心,控制族内的人丁和田产”“大量乡绅和约曼家庭的子弟,逐渐占据财政部、枢密院、议会等中央机关的要职”可分析出地方实力派成为行使治理权的主体;根据材料“那些具有法律知识的乡绅逐渐跻身治安法官之列,而约曼(富裕农民)则逐渐成为陪审团的主体”可分析出法律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较为突出。异;根据材料“明清统治者制定了不少乡村治理的律令条规”“逐渐占据财政部、枢密院、议会等中央机关的要职”可分析出前者呈现自上而下的中央权力渗透,后者呈现自下而上的地方权力宣示;根据材料“里长和甲首的世装特权”“乡村管理者由村民集体选举产生”可分析出前者乡村治理人员主要由世袭产生,后者乡村治理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根据材料“世袭”“形成基于地域的具有共同担当、共同抵御的集体意识”可分析出前者主要以血缘宗族为纽带,而后者则以地域共同体为纽带。
(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结合各国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可分析出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对不同文明的自治程度和模式有着深刻的影响;结合法治与德治可分析出乡村治理需要建立德治、自治、法治相得益彰的结构框架;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正确理解个体、家庭、社会、国家和人类的辩证关系,要处理好自治、他治及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福建省百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