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素养综合测试(一)
第一单元至第六单元
(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2山东滨州中考)“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文中高度盛赞的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2023河南中考)“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它使中国人民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这段话评论的是( )
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三大改造
3.【跨学科·数学】(2022湖南长沙中考)以下是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在不同时期的家庭情况对比表。他家生产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新中国成立前 1953年
土地 极少 15亩多
农具 无 农具齐全
稻谷收成 350千克 1 600千克
注:亩是非法定计量单位,1亩=666.67平方米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2023山东枣庄中考)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下列成就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是( )
A.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投产
C.港珠澳大桥开通
D.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通车
5.【时空观念】(2023山东平原二模)学习历史有多种方法,依据时间顺序把多个历史事件串联起来的时间轴就是其中之一,其最大的作用就是把历史知识时序化、系统化。如图时间轴中的①②③应该是( )
A.①1840年;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开国大典
B.①1919年;②奴隶社会;③抗美援朝
C.①1840年;②封建社会;③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①1919年;②资本主义社会;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6.(2023福建中考)“‘铁人’虽逝,但精神长存”,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石油魂”为主题的我国第一座工人纪念馆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是( )
A.雷锋 B.焦裕禄
C.王进喜 D.袁隆平
7.【新独家原创】2023年5月11日是如图一文发表45周年纪念日,该文章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引发了广泛而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基础。这一“伟大转折”是指(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8.【唯物史观】(2023山东烟台中考)下图为我国某时期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示意图。该变革( )
A.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B.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
C.有利于向社会主义过渡 D.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9.(2022云南中考)2001年,使我国得以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有助于我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B.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D.推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0.(2023湖北荆州中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它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九大
11.(2023湖北随州中考)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的奋斗目标是 ( )
A.推翻三座大山统治 B.实现共产主义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2.(2023江苏苏州中考)民族区域自治实行以来,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以来,民族地区经济总量由1984年的680.9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64 77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63.5亿元增加到8 436亿元,这两项指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
A.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B.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加强了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
D.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13.【史料实证】(2022江苏泰州中考)近年来,驻澳军队广泛开展“中国故事”系列文化联谊活动,创作了《可爱的中国》《澳门同胞的中国心》《吉祥澳门》等作品,受到澳门民众的热烈欢迎。这些举措( )
A.是对“九二共识”的认同
B.促进了内地与澳门的经贸联系
C.彰显了澳门的高度自治权
D.增强了澳门民众的祖国认同感
14.(2022山东烟台中考)马英九表示:两岸“重新启动”,第一步就是“重启对话”,呼吁回到“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识”。这表明马英九认为( )
A.海峡两岸关系得到进一步缓和
B.“九二共识”利于两岸交往
C.“一国两制”成为两岸的共识
D.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耻辱
15.【国防教育·军队建设】(2022贵州贵阳中考)史明辨同学准备撰写“新中国国防力量增强”的研究报告,他可以参阅的资料是( )
A.互联网上关于青蒿素研究的论文资料
B.图书馆收藏的焦裕禄人物传记
C.《人民日报》关于“辽宁舰”的报道
D.博物馆“服饰文化展”的图片
16.(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两国(中国和印度)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下列选项属于“这些原则”的是( )
A.和平共处 B.独立自主
C.求同存异 D.多边外交
17.(2022山东临沂中考)“尼克松及夫人急忙走下舷梯,向前去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了手。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手握在一起,结束了20多年的隔绝状态,标志着中美关系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这个“新时代”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中国推进全方位外交
18.(2022福建中考)他们在戈壁荒滩、深山峡谷建立基地,风餐露宿,艰苦创业,默默无闻地为新中国的国防尖端科技事业作贡献。下列属于“他们”中的杰出代表的是( )
A.王进喜 B.雷锋
C.邓稼先 D.袁隆平
19.(2022山东淄博中考)下图是某教师在屏幕上展示的学习目录。由此判断本课的主题是( )
A.国防建设迅速发展
B.文化园地百花齐放
C.科技成就举世瞩目
D.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20.(2020安徽中考改编)词汇变化反映时代变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时曾一次性增收了5 000多个新词条,如市场经济、超市、电脑、绿色食品等。本次修订可能发生在( )
A.1956年 B.1978年
C.1984年 D.1996年
二、非选择题(共3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4分,共40分)
21.(2022福建中考改编)(14分)歌曲是时代的最强音。阅读下列歌词,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下原油见青天,祖国盛开石油花。天不怕,地不怕,放眼世界雄心大。我为祖国献石油,祖国有石油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摘自《我为祖国献石油》
材料二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
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
——摘自《在希望的田野上》
材料三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①,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②,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摘自《春天的故事》
(1)判断材料一中的歌曲传唱的历史时期,它讴歌的石油工人的典型代表是谁 (4分)
(2)材料二中的歌词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农村走上“希望的田野”的原因。(4分)
(3)从材料三的歌词①②中,任选你感触最深刻的“一个春天”,写出序号,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6分)
22.(2021河北中考)(12分)探究问题。
材料
历程 主要表现
从“小米加 步枪”开始 “南昌起义”使中国大地诞生了一支真正属于人民的军队。当时武器装备只是一些大刀、长矛和少量的火枪、步枪
进入“飞机 坦克加大 炮”阶段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检阅了陆海空部队,当时海空部队阵容还不整齐。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热战刚过冷战又开的严峻国际环境,毛主席发出了“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军而奋斗”的号召。 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国庆阅兵仪式上,出现了新型的国产武器装备。到60年代初期,中国已能独立设计制造包括中轻型坦克、火炮等在内的诸多常规兵器,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武器装备体系。这支军队再也不是昨天的“小米加步枪”,而是进入了“飞机坦克加大炮”的崭新阶段
步入“两弹 一星”时代 中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末做出了研制原子弹、导弹等尖端武器的战略决策。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后,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1966年,中国的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部队成立。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两弹一星”国防尖端科技攻关全面成功。这就使中国在6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实现了从常规武器到尖端武器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
——摘编自李大光《从大刀长矛到
神五上天——看我军现代化建设历程》
(1)【横向对比】材料表述了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建设经历过两次历史性跨越,跨越各是什么 (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次跨越使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2分)并说明这次跨越对当时世界的重大影响。(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提供了哪些保障。(4分)
23.[含评分标准]【思维开放·观点论述】(2022内蒙古包头中考)(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民日报》1949—1955年的部分社论
时间 标题
1949年9月24日 新纪元开始了——记政协代表关于国旗、国都、纪元的讨论
1949年10月1日 万岁,新中国!
1950年7月16日 土改法带来幸福远景,关中农民无限喜悦
1950年11月6日 首都文艺界集会讨论,纷纷签名志愿抗美援朝
1953年11月9日 必须大张旗鼓地向农民宣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954年6月29日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1954年9月2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有力武器
1955年4月27日 从万隆开始
——摘编自陈月明《使命与主体:
<人民日报>社论(1949—2008)的话语呈现》
根据材料可以提炼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个主题,请你任选一个,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三个相关联的史事,围绕主题,加以说明。(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符合逻辑)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故选C。
2.C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故选C。
3.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1952年,我国在农村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极大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与农业的发展,A正确。
4.C 根据所学可知,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正式通车,“一五”计划时期是1953—1957年。
5.C 根据所学可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时期,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6.C 依据“铁人”“石油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井喷,被誉为“铁人”。
7.C 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故选C。
8.D 根据题干“我国某时期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示意图”中的信息可知,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集体,使用权归农户,作物收成除了定额上交国家外,剩下的归农户所有。结合所学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民热烈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故选D。
9.A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
10.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1.C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故选C。
12.D 据材料“民族地区经济总量由1984年的680.95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64 772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63.5亿元增加到8 436亿元,这两项指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13.D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通过文化联谊活动,增加了内地与澳门之间的感情,增强了澳门民众对祖国的认同感,D项正确。
14.B 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表明马英九认为“九二共识”利于两岸交往。
15.C “青蒿素”属于生物科技方面的成就;焦裕禄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模范人物;“辽宁舰”属于海军建设方面的成就;服饰文化不属于国防力量。故选C。
16.A 根据“两国(中国和印度)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这些原则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7.A 题干材料反映的事件是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B、C、D三项均可排除。
18.C “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故选C。
19.C 题干图片中的“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复兴号动车”“C919客机”都是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因此学习主题是科技成就举世瞩目。
20.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材料中“市场经济”“超市”等词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关,故D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21.(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王进喜。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3)选择歌词序号:①。理由:中共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选择歌词序号:②。理由: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深远影响;1992年以来相继开放重庆、满洲里等城市,我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歌词并结合所学,歌曲反映的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这一时期涌现的石油工人的典型代表是王进喜。第(2)问考查20世纪80年代农村面貌欣欣向荣的原因,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3)问选择①,根据材料三歌词“一九七九年”“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崛起座座城”,围绕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说明理由;选择②,根据歌词“一九九二年”“南海边写下诗篇”“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围绕邓小平南方谈话和深化改革开放说明理由。
22.(1)跨越:从“小米加步枪”到“飞机坦克加大炮”;从“飞机坦克加大炮”到“两弹一星”。第二次。打破了当时大国对尖端武器的垄断。
(2)奠定了我国国防安全体系的基石;对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向科技创新型国家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总结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从“飞机坦克加大炮”到“两弹一星”的跨越,使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第三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是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23.示例一:
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
史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国大典);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但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外部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威胁,内部由于多年战乱,经济残破,困难重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政权的巩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示例二:
主题: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史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
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在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推动下,我国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 年,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打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遏制,维护了世界和平,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示例三:
主题: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史事:土地改革;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说明:土地改革的完成,巩固了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工业化不断发展的同时,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评分标准】
等级 主题、史事、说明和结论
一等 (10~14分) 选择主题;围绕主题提取史事充分,相互关联;紧扣主题,史论结合,说明充分;逻辑清晰;有结论或认识,符合逻辑
二等 (5~9分) 选择主题;围绕主题提取史事不充分,基本关联;能够围绕主题,运用史事进行说明,但不充分,条理基本清楚;无结论、无认识或不符合逻辑
三等 (0~4分) 无主题或主题与材料无关;未提取史事或史事与主题无关,或关联性不强;说明与主题无关,仅仅重复材料中的内容;无结论、无认识,或不符合逻辑
解析 本题为半开放性题目。要求:主题加史实,然后进行论证,得出结论。根据题干中的主题任选一个,提取相关史事,史论结合,得出结论,言之有理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素养综合测试(一)(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