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西省南昌市2023-2024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南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
历史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中国近代某部著作,系统地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概况,尤重对各国重大政治事件、商务关系的介绍,特别是中英商务的考察。并且对当时中国人很少了解的南美洲、大洋洲及非洲都有所记述,对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介绍则更为详细。该著作的撰写意图是( )
A.迎合禁烟斗争的需要 B.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
C.总结强国御侮的办法 D.适应当时海禁大开的局面
2.明代以后政府运作的好坏全看人君的智慧和能力,再没有协调六部尚书处理庶政的统筹机构了。这是因为明朝( )
A.设立内阁 B.废宰相制 C.宦官专权 D.设立军机处
3.1764年,中国总人口为20560万,到了1812年增至33300万余人,再至1835年已增至4亿人。人口增长的同时,地方行政机关州县的数量并无太大变化,大约1200~1300个,而且从乾隆后期起,农民起义屡屡爆发。由此可推知( )
A.清廷的统治效能相对下降 B.人地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C.高产作物得到引进和推广 D.清政府重视农业技术的革新
4.有学者称,法兰克王权理论很大程度上就是法兰克王权基督教化的历史演进。借由教务会议,墨洛温国王不仅在族群众多的高卢论证了自身统治权力的合法性,而且逐渐成为法兰克主教团认可的正统基督教君王。这反映出当时的西欧( )
A.教权依附于世俗王权 B.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
C.王权与教权矛盾缓和 D.王权借助宗教维护统治
5.20世纪60年代以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瑞典等北欧国家的政府学前教育补贴覆盖面从3—6岁儿童,扩大到1—2岁儿童;以公立机构为主,私营机构为辅的托幼体系逐步形成;部分国家甚至在延长父母双方育儿假的基础上,追加“性别平等奖励”。这些做法旨在( )
A.提高妇女的地位 B.保证人口的繁衍
C.防止社会矛盾激化 D.消除高福利的弊端
6.公元前后,玛雅人居住的地区出现了城市。在以后的七、八百年间,玛雅人建造了一百多个城市。城市里有规模很大的市场,并有客栈,供带货商人住宿。“此地城镇人口繁盛,空气清新,绿树成荫;每一座市镇都是一个花果园”。这可以佐证,玛雅人( )
A.以发展商业为主业 B.创造了灿烂文明
C.建立了集权制国家 D.完善了城市功能
7.明初,明太祖发布诏令禁止白银流通,但是到了明代中期,白银逐渐成为民间流通中的主要货币。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 据此可知明朝白银的货币化( )
A.使铜钱铁钱退出了中国市场 B.是商品经济发展中的自然选择
C.使中国经济依赖于国际市场 D.得益于明朝银矿开采业的发展
8.许多雅典政治家出于政治需要竭力拉拢民众。雅典将军客蒙就经常救助穷人,然而他却因微不足道的原因被放逐10年,后由于波斯再度入侵,才被提前召回参战。客蒙的上述经历与遭遇反映了当时雅典( )
A.采用直接民主方式 B.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
C.追求城邦利益至上 D.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9.针对清末新政,有学者指出“清廷已陷于一个诡论性的微妙处境:不改革则不能解决问题,而要推行新政就需要花钱;且多一项改革举措,就增进一步经费的窘迫,直至破产。”这反映了清末( )
A.民族意识不断觉醒 B.权力重心下移外溢
C.满汉矛盾日益激化 D.政府统治危机加深
10.下图为“美国农业的投入使用量(以1967年指数为100)”。对该图的合理解释是( )
A.机械和劳动力的投入反映国家重视的降低
B.化学品大量使用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C.农业投入量的变迁呈现出对科技依赖性的增强
D.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农业逐步走向衰落
11.16世纪晚期的中国文献中开始出现了有关辣椒的记载,但此时辣椒多是作为观赏植物来种植的;18世纪中后期,辣椒作为餐桌调料在中国部分地区流传开来;据统计,2000—2021年,全球30%以上的辣椒在中国种植,“辣文化”覆盖人口超过5亿。材料深刻反映了( )
A.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B.中国人地矛盾的激化
C.远洋粮食贸易的兴盛 D.食物物种交流的发展
12.20世纪末,远程医疗、机器人医生或者3D打印器官等,还被认为只有在科幻小说中才可能出现的情节。到了21世纪初期,这些现象离人们的生活很近,甚至已经息息相关。这说明( )
A.现代医疗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
B.发达国家医疗技术近年来突飞猛进
C.社会烈性传染病能够有效控制
D.医疗相关机构社会服务职能的凸显
13.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传教士遭到中国“暴民”的袭击,而中国劳工同样被美国工人的暴行所伤。美国传教士兼公使秘书威廉姆斯在1868年指出“如果在中国的美国人遭受的痛苦超过了至1855年以来在美华人所忍受痛苦的1/10,战争肯定因此发生。”据此可知( )
A.华夷观念引发第二次鸦片战争 B.美国试图派兵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中美关系存在严重的不公平性 D.在华传教士致力于改善中美关系
14.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初期,法国经历了长时间的动荡和内乱之后,人民已经在战争中锻炼出了一种能够对抗敌人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驱使法国人发现本民族和欧洲其他民族之间的差异。这表明当时法国的战争( )
A.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 B.激发了极端的民族主义
C.催生了欧洲统一的认同 D.传播了英国革命的精神
15.公元前6世纪后期,波斯帝国国王居鲁士首次铸造金币。此后大流士当政时,中央统一铸造的“大流克”金币流通于全国。考古学家在中亚撒马尔罕、铁尔梅兹附近发现过“大流克”,它们是丝绸之路西段通往东方的必经之地。材料表明,波斯帝国( )
A.垄断了东西方商品贸易 B.加强了区域文明的联系
C.建立了完善的税收系统 D.维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16.1901年,澳大利亚议会通过了《移民限制法》。1956年,自由党政府修改移民法,其中规定:凡有杰出技术者,或对澳大利亚有用人才,不论人种肤色,都可移民来此发展,还可有资格成为澳洲公民。1958年,《移民限制法》被正式废止。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调整( )
A.意在摆脱对宗主国的技术依赖 B.源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C.旨在增强国民的自由平等意识 D.着眼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朔五年,武帝令各地诸侯王在封地之内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给予名号,划分全国为十三州,直接代表皇帝监察高官乃至诸侯王,采用逐步将外廷权力转移至内廷的方法,一切文书、奏章、政令一概由内廷官吏执掌。设置太学,学生学业完毕后,即派往各政府机构任事。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
——摘编自林永光《试论汉武帝的治国为政之道》
材料二 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地方政权。唐朝政府与它们都保持着良好关系。……贞观十四年(640年),文成公主入藏;景龙四年(710年),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材料三 清朝既继承了历代中原王朝的疆域,也继承了历史上周边民族活动的领地,清朝的所谓“开疆拓土”,就是国家对边疆地区实行行之有效的管辖,对边疆各民族直接进行行政管理。
——成崇德《论清朝疆域形成与历代疆域的关系》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采取的措施。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唐朝与边疆各民族政权进行交往的主要方式。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二例说明清朝“对边疆各民族直接进行行政管理”的措施。
(4)结合你的回答过程,请你说明该如何分析材料?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正月,康熙帝第二次南巡,临阅河工。二月,康熙帝抵达浙江绍兴,祭大禹陵,亲制祭文,书名,行九叩礼。三月,康熙帝至南京谒明孝陵。命八旗科举先试骑射。四月,康熙帝制《孔子赞序》及颜、鲁、思、孟四赞,颁于学宫。五月,颁行《孝经衍义》。七月,派索额图与俄国使臣会谈于尼布楚,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摘编自《大清十二帝》
材料二在“太阳王”路易十四统治下(1661-1715年),法国波旁王朝进入全盛时期。他主张“朕即国家”,坚信自己是神圣的绝对君主。在其统治下,法国政府体系高度集中专制,这种统治模式为法国带来了相对稳定;他鼓励工商业发展,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促进海外贸易和殖民地的扩张,这些举措为法国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然而,绝对君主制导致了政府腐败和官僚主义增加,削弱了社会的创新能力和个人自由发展,导致社会创新能力盼下降。
——摘编自《路易十四时代下的法国波旁王朝》
材料三1722年,彼得大帝建立《爵位表》(职级表或官秩表)的晋升制度。在这个制度下,官职等级分为十四级,量才录用、晋升军政官员,只要晋升到前八级,无论出身多低,都可受封为贵族。这一制度强调个人才华和能力,而非家族血统。它不仅是一个晋升途径,更是对社会阶层体系的一种挑战,限制了旧贵族的政治影响。
——摘编自《彼得大帝:俄罗斯历史的不朽巨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熙帝的执政理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康熙帝比较,路易十四执政的异同。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彼得一世建立官职晋升制度的原因和影响。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契约是商业活动中买卖双方诚信从事买卖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经济活动中产生纠纷时进行法律裁定的依据。宋代契约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如买卖契约、借贷契约、雇佣契约等普遍存在。契约关系中都明确要求必须订立书面契约,“凡田宅、车船、牛马交易只凭契照”。在买卖中凡不依“官版契约”格式,被视为违法买卖,所定契约不具有法律效力。宋代把契约的建立和履行保证的第三人参与作为必要条件,在借贷契约中有中人、保人、见证人,而且要求担保人必须是有一定的担保能力。规定“诸负债违契不偿,官为理索,欠者逃亡,保人代偿”。宋代将全国户口分为主户、客户,佃户、雇工、人力都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有了法律上的民事主体资格,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能够作为民事主体参加活动。
——摘编自杨卉青《宋代社会变革与契约法的发展述论》
材料二:民国初期,上海金融市场已初具规模,征信问题愈益成为决定经济往来的关键。上海、交通、金城等华商银行纷纷借鉴仿照欧美国家银行的做法,设立信用调查机构。1932年6月,中国第一家独立的信用调查机构——中国征信所正式成立,其主要业务就是信用调查,“提倡社会信义,便利工商发展”。但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不仅战争频繁、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而且法制建设严重滞后,政府甚至“视法律如弁髦”。在这样的环境下,信用难以成为社会的普遍认同,银行信用制度演进和有效运作的社会基础极为薄弱,携款潜逃、亏蚀公款等金融舞弊现象突出。据统计;仅1934年1月至1935年4月,全国发生金融舞弊案件达38件之多,金额达到140余万元。
——摘编自谢冬慧《民国时期社会诚信机制及其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契约关系发展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金融业诚信机制的发展特征。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著名学者耿云志先生指出,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主要内容是由基本封闭的孔子与儒学为一尊的封建文化转变为开放式的、多元化的与民主自由法治相结合的近代文化。170多年前的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历程,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开放文化观念、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旗,加速了向近代文化的转型,其后半个世纪在徘徊中进步。这百余年的经历,尤其是近三十年来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性的飞跃。在认识中国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在学习与了解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中国人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充满信心。
——摘编自裘士京、薛来《中西文化差异与观念变化——近代文化转型中的进步》
结合材料,选取中国近现代史整体或某一时期对材料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自拟论题,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历史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中“系统地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概况,尤重对各国重大政治事件、商务关系的介绍,特别是中英商务的考察。并且对当时中国人很少了解的南美洲、大洋洲及非洲都有所记述,对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介绍则更为详细”可知,这部著作与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徐继畲相吻合。当时,徐继畲在福建处理对外交涉事务,留心搜集外国事物和西人著述,撰成《瀛寰志略》一书,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以适应当时海禁大开的局面,D项正确;A项是林则徐撰写《四洲志》的目的,排除A项;BC项均为魏源撰写《海国图志》的目的,不符合材料,排除BC项。故选D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时期废除宰相制度,皇帝亲领六部,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没有“宰相”作为“协调六部尚书处理庶政的统筹机构”,“政府运作的好坏全看人君的智慧和能力”,B项正确;内阁不是法定的决策机构,本身不是“协调六部尚书处理庶政的统筹机构”,排除A项;宦官专权是皇权加强的表现,并非原因,排除C项;设立军机处的时间是清朝,并非明朝,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764年至1835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764年中国人口已经达到2亿并在后期不断增长,虽然人口急剧增长,但是地方行政机关州县的数量却无太大变化。如果说乾隆中期以前全国近1300个县令负责处理全国2亿人口的大小事务,每县平均15万~16万人,还能保持农耕社会基本平稳。至嘉道后,每县平均增至30万~32万人口,“乾隆后期起,农民起义屡屡爆发”也说明当时清政府的统治效能相对下降,A项正确;“人地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高产作物得到引进和推广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清政府重视农业技术革新的结论,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据本题材料“借由教务会议,墨洛温国王不仅在族群众多的高卢论证了自身统治权力的合法性,而且逐渐成为法兰克主教团认可的正统基督教君王”可知,法兰克王权借助基督教会树立君主的合法性地位,说明王权借助宗教维护统治,D项正确;中世纪欧洲教权凌驾于王权至上,排除A项;近代以后民族国家意识才逐渐觉醒,排除B项;材料信息说明当时王权与教权是同盟关系,矛盾缓和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欧洲)。根据材料“瑞典等北欧国家的政府学前教育补贴覆盖面从3—6岁儿童,扩大到1—2岁儿童;以公立机构为主,私营机构为辅的托幼体系逐步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欧政府的这些措施完善了社会福利政策,缓解了社会的矛盾,C项正确;本题主旨是“社会福利政策”,而“提高妇女的地位”,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保证人口的繁衍”夸大福利政策的作用,排除B项;“消除高福利的弊端”的说法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古代玛雅文明时期的美洲。根据材料可知,题干体现了玛雅城市的发展,城市有市场、客栈,人口繁盛,绿化良好,这表明玛雅文明已经达到一定高度,即创造了灿烂的文明,B项正确;玛雅文明仍然是农耕为主的文明,排除A项;玛雅人并未建立集权制国家,并且材料内容也并未涉及玛雅文明的政治体制,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玛雅城市建设,未涉及城市功能的完善,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明初,明太祖发布诏令禁止白银流通,但是到了明代中期,白银逐渐成为民间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可知,政府对白银的禁令并没有阻止白银成为流通中的主币,说明这是商品经济的自然选择,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明代当白银成为主币后,铜币依然在流通,排除A项;材料主要交代明朝白银货币化的信息,据材料无法得知中国经济依赖于国际市场,排除C项;材料说明的是明朝白银货币化主要是商品经济发展中的自然选择,据材料无法得知明朝白银货币化得益于明朝银矿开采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雅典)。根据材料“雅典将军客蒙就经常救助穷人,然而他却因微不足道的原因被放逐10年,后由于波斯再度入侵,才被提前召回参战”和所学可知,对该将军的放逐与召回均体现了雅典的民主政治程序,反映了当时雅典采用直接民主方式,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民主派和贵族派矛盾尖锐的论述,排除B项;据材料“许多雅典政治家出于政治需要竭力拉拢民众”可知,材料反映雅典的民主政治直接民主选举方式,未涉及城邦利益,排除C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根据材料“不改革则不能解决问题,而要推行新政就需要花钱;且多一项改革举措,就增进一步经费的窘迫,直至破产”可知,清末新政的推行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进而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族意识的觉醒,排除A项;权力重心下移源于太平天国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满汉矛盾,排除C项。故选D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7年(美国)。据图示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美国农业的投入中,劳动力逐渐减少,机械和化学品投入逐渐增多,结合所学可知,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农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农业科技的进步,C项正确;美国是农业强国,投入量减少体现农业集约化发展,排除A项;化学品的应用,并不一定会带来严重生态环境污染,并且图中也没有生态环境变化的信息,排除B项;此时,劳动力的减少,是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并不是衰落,排除D项。故选C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的中国。材料表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辣椒传入中国,先作为观赏植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物种交流的发展,对辣椒的作用认识更加深刻,作为了餐桌的调料,到了21世纪辣椒在中国种植范围更大,这都体现了食物物种交流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中辣椒的传入和新航路开辟有关,和海上丝绸之路无关,尤其21世纪的辣椒在中国的种植与海上丝绸之路无关,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人多地少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辣椒,不是粮食贸易,排除C项。故选D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期(世界)。从“远程医疗、机器人医生或者3D打印器官等”的设想到应用,说明了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A项正确;题中技术成就不仅仅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B项的表述过于片面,排除B项;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有效控制烈性传染病,与题目主旨无关,排除C项;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能够加强医疗机构的社会服务职能,但与题目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如果在中国的美国人遭受的痛苦超过了至1855年以来在美华人所忍受痛苦的1/10,战争肯定因此发生”可知,美国在华传教士被袭击,在美华人也被暴行所伤,但前者受到的伤害甚至不如后者的1/10,而美国却可以为之诉诸武力,体现了国家强弱影响了国民在外的待遇,也反映了中美关系存在严重的不公平性,C项正确;1868年时第二次鸦片战争早已结束,且该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传教士遭到中国‘暴民’的袭击”表明传教士本身就与中国民众存在矛盾,且该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初期(法国)。启蒙运动提倡民主、自由、平等、法制,还包含了民族主义主张,材料中的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对外战争,促进了启蒙思想在法国传播和发展,A项正确;当时法国的民族意识并不是极端的民族主义,排除B项;材料“法国人发现本民族和欧洲其他民族之间的差异”,并不是法国人对欧洲统一的认同,排除C项;材料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故选A项。
15.B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公元前6世纪后期(波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波斯帝国国王实行统一的货币制度,促进了境内各区域间的商品贸易和文明交流,B项正确;波斯帝国只是统一铸造及发行金币,并未完全控制东西方贸易,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波斯帝国的税收系统,排除C项;丝绸之路开通于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6.D
【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题、目的题。时空范围为1901年(澳大利亚)。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吸收世界各地技术人才促进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澳大利亚政府修改并最终废止了《移民限制法》,D项正确;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调整并非只针对宗主国(英国),排除A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此时澳大利亚通过了《移民限制法》,移民政策调整在其形成之后,排除B项;材料聚焦于澳大利亚移民条件的变化,并非国民的思想观念,排除C项。故选D项。
17.(1)颁布推恩令;设立刺史;设立太学;盐铁官营;儒学独尊。
(2)军事征服(或:战争)设立军政机构;册封;和亲;会盟;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3)举例:清设伊犁将军,管理新疆;派驻藏大臣,共治西藏;设台湾府,隶属福建;改土归流。
(4)分析材料、理解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等。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代(中国)。关于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采取的措施,据材料“划分全国为十三州,直接代表皇帝监察高官乃至诸侯王”可知,设立刺史;据材料“设置太学,学生学业完毕后,即派往各政府机构任事。”可知,设立太学;据材料“在全国各地设盐官38处,铁官48处,均统归大司农管辖,直属中央政府。”可知,盐铁官营;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为巩固“大一统”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思想上为了维护“大一统”,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代(中国)。关于唐朝与边疆各民族政权进行交往的主要方式,据材料“贞观十四年(640年),文成公主入藏;景龙四年(710年),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可知,和亲、会盟;据材料“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可知,设立军政机构;据所学可知,唐朝初期陆续消灭西突厥、东突厥,这书属于军事征服;唐朝时期通过和亲加强与西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朝(中国)。关于举例说明清朝“对边疆各民族直接进行行政管理”的措施,据所学可知,所谓的清朝“对边疆各民族直接进行行政管理”的措施,实际上指清朝对边疆地区如何管理的,我们可以列举很多例子,西北地区,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朝在新疆地区设置伊犁将军;西南地区,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共治西藏;改土归流;东南地区,设台湾府,隶属福建。
(4)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本题考查学生的学习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做材料题进行材料分析题时,主要通过通读、概括材料,将材料与所学知识相结合等方式分析材料。
18.(1)理念:亲为勤政;儒家治世;传承正统;重视科举教育;维护主权。
(2)相同:高度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促进了王朝的稳定繁荣。
不同:重商主义;对外殖民扩张。
(3)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处于发展中心、英、法、荷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法国路易十四的统治推动法国社会的繁荣进步;远离发展中心,东欧俄国落后;家族血统为主的贵族统治阻碍了俄国发展。
影响:改变了官员选拔标准;限制了旧贵族的政治影响;重视人才,推动了俄国的社会发展。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清朝(中国)。关于康熙帝的执政理念,据材料“命八旗科举先试骑射”可知,重视科举教育;据材料“祭大禹陵,亲制祭文”可知,亲为勤政;据材料“康熙帝制《孔子赞序》及颜、鲁、思、孟四赞,颁于学宫。五月,颁行《孝经衍义》”可知,儒家治世;据材料“派索额图与俄国使臣会谈于尼布楚,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可知,维护主权;据所学可知,康熙帝承继正统的执政理念。
(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清朝(中国)、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关于与康熙帝比较,路易十四执政的异同,第一小问,异,据材料“他鼓励工商业发展,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促进海外贸易和殖民地的扩张”可知,路易十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积极对外殖民扩张。
第二小问,同,据材料“在其统治下,法国政府体系高度集中专制”可知,路易十四实行高度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据所学可知,康熙时期,君主专制强化,设立南书房;据材料“在‘太阳王’路易十四统治下(1661—1715年),法国波旁王朝进入全盛时期。”可知,路易十四统治时期,王朝稳定繁荣;据所学可知,康熙统治时期,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出现“康乾盛世”。
(3)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彼得大帝统治时期俄国。第一小问,关于彼得一世建立官职晋升制度的原因,据材料“这一制度强调个人才华和能力,而非家族血统。它不仅是一个晋升途径,更是对社会阶层体系的一种挑战,限制了旧贵族的政治影响。”可知,家族血统为主的贵族统治阻碍了俄国发展;据材料“在‘太阳王’路易十四统治下(1661—1715年),法国波旁王朝进入全盛时期。”可知,法国路易十四的统治推动法国社会的繁荣进步;据所学可知,在彼得大帝统治的时代,西方国家通过新航路开辟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西欧加快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慢慢地成为世界中心,对比之下俄国经济较为落后。
第二小问,关于彼得一世建立官职晋升制度的影响,据材料“这一制度强调个人才华和能力,而非家族血统。”可知,彼得一世建立官职晋升制度改变了官员选拔标准;据材料“它不仅是一个晋升途径,更是对社会阶层体系的一种挑战,限制了旧贵族的政治影响。”可知,限制了旧贵族的政治影响;据所学可知,得一世建立官职晋升制度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这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国家治理从而推动俄国社会的发展。
19.(1)表现:契约文书的运用范围广泛;契约的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有严格的格式和担保制度,具有法律效力。
原因: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出现;国家对户籍、商业活动的管理政策调整;土地私有制发展,租佃关系的普遍化。
(2)特征:借鉴西方征信经验,设立专门征信机构;服务于工商业的发展需要;受时局和政府信用影响大;社会基础薄弱,实际作用有限。
【详解】(1)本题为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宋代中国。表现:根据材料“宋代契约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中”可知,契约文书的运用范围广泛;根据材料“宋代将全国户口分为主户、客户,佃户、雇工、人力都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有了法律上的民事主体资格,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能够作为民事主体参加活动”可知,契约的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根据材料“宋代把契约的建立和履行保证的第三人参与作为必要条件,在借贷契约中有中人、保人、见证人,而且要求担保人必须是有一定的担保能力”可知,有严格的格式和担保制度,具有法律效力。
原因:结合所学宋代社会特征可知,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出现;根据材料“宋代将全国户口分为主户、客户,佃户、雇工、人力都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可知,国家对户籍、商业活动的管理政策调整;结合宋代的土地政策可知,土地私有制发展,租佃关系的普遍化。
(2)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民国时期的中国。特征:根据材料“上海、交通、金城等华商银行纷纷借鉴仿照欧美国家银行的做法,设立信用调查机构”可知,借鉴西方征信经验,设立专门征信机构;根据材料“提倡社会信义,便利工商发展”可知,服务于工商业的发展需要;根据材料“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不仅战争频繁、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而且法制建设严重滞后”可知,受时局和政府信用影响大;根据材料“银行信用制度演进和有效运作的社会基础极为薄弱,携款潜逃、亏蚀公款等金融舞弊现象突出”可知,社会基础薄弱,实际作用有限。
20.示例:
看法: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阐述: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提出“科学与人权并重”,新文化运动在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的指引下,向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发起前所未有的猛烈攻击,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浪潮。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实行文学革命。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发展为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有力地打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广大青年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推动了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如由材料“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开放文化观念、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旗,加速了向近代文化的转型”得出论题: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其次,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史实分析阐述,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前后期内容、影响等角度展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结合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提出“科学与人权并重”,新文化运动在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的指引下,向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发起前所未有的猛烈攻击,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浪潮。前后期内容结合所学可得,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实行文学革命。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发展为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解放运动。影响方面,新文化运动有力地打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广大青年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推动了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可见,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江西省南昌市2023-2024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