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县中联盟高一 12月联考
历 史 试 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5 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良渚古城的城市结构包括城址区、水利系统、祭坛墓地、郊区聚落,遗址共发现各类台地 300余处。其中城址区、水利系统均为人工营建而成,土石方量达1005万立方米。 由此可知,良渚古城
A.社会分工出现细化 B.展现出较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
C.社会经济繁荣发展 D.已具备成熟的奴隶制国家形态
2.《商君书》中记载了商鞅“驱以赏”的促农策略,即国家通过“驱以赏”的方法对力耕者赏以官爵,或利用价格和税收来鼓励农耕,并采取抑末政策来引导民众从事农业生产,从而在耕战中“使生力与杀力互相转化”。商鞅的这一策略
A.主要为强国和战争服务 B.阻碍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
C.立足于农民阶级的利益 D.反映了儒法思想间相互借鉴
3.下面为考古学者在广西北海发现的东汉时期文物统计表(部分)。这可用于说明
文物 简介
波斯陶壶 无论造型、做工还是釉色都与我国汉代绿釉陶壶风格明显不同
绿柱石、水晶混合串饰 除9颗水晶、1颗玉髓外,其余均为绿柱石(主要产区在南亚,是当地流行的奢侈宝石)
铜钹 打击乐器;其背部的柿蒂纹、菱格纹,具有强烈的域外色彩
胡人俑座陶灯 俑座为男性胡人,发髻置于前额,尖下巴,络腮胡须
A.东汉与南亚国家商业贸易联系密切 B.文明交流促进了中国手工业技术发展
C.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D.丝绸之路丰富了各地人民的物质生活
【高一 12月联考·历史试题 第1页(共6页)】
4.西晋时,南方冶铸业并不发达,到东晋时,扬州发展成为冶铸的中心,建康有左右二冶,荆益二州的冶铸业也有相当规模。除官府冶铁作坊之外,民间鼓铸也有发展,冶炼技术还传播到少数民族地区。南方冶铸业的发展得益于
A.民族交融的加强 B.古代经济重心的转变
C.小农经济的衰退 D.南方社会的相对稳定
5.唐代寺院一般都拥有庄田,而且寺院庄田不断扩大,如天台山国清寺一次就购置庄田12 顷,杭州龙兴寺也“于众中募财置良田40顷”。而且,佛教寺院享有免纳赋役的特权,“天下百姓,或冒为僧尼道士”“户有三丁必令一丁落发”。这些现象
A.直接影响了国家经济利益 B.说明佛教教义出现质变
C.表明政府放松了人身控制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6.据史料记载,唐朝就已经设置了市舶司,且唐朝对外交通拥有七条国际海路,主要干道四面通达,各航道向海外广泛辐射,构建起唐代散射到世界各国的路径。这从侧面反映出唐朝
A.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文化发展兼收并蓄
C.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D.边疆形势稳定和谐
7.宋代州设置通判的员数,分情况制定:文臣为知州的州,一般设通判一员,不及万户的州不设通判;武臣知州的州,无论大小一律设置通判一员或者二员。宋代通判的设置
A.提高了各州行政效率 B.意在提升地方上的军事实力
C.保障了国家决策正确 D.凸显出崇文抑武的治国方针
8.下表是关于金朝猛安谋克制度的相关记载。据此可知,猛安谋克制度
《金史·太祖本纪》 “师还(自宁江州还)谒宜靖皇后,以所获颁宗室耆老。以实里馆资产给将士。初命诸路以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
《金史·兵志》 “金之初年,诸部之民,无它摇役,壮者皆兵。平居则听以佃渔、射猎,习为劳事;有 警则下令部内,及遣使诣诸孛堇征兵,凡步、骑之仗、糗,皆取备焉。其部长曰孛堇, 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
《金史·桓赧传》 “世祖闻肃宗败,乃自将经舍狼、贴割两水,取祖赦、散达之家……世祖至,责让肃宗失利之状。使欢都、冶诃以本部七谋克助之”
A.强化了契丹的管理系统 B.具有军事组织的性质
C.促进了民族交融的发展 D.体现因俗而治的理念
9.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宋朝政府派人到成都雕造《大藏经》五千余卷,此后除了翻刻五代监本十二经外,国子监还遍刻九经唐人旧疏和他经宋人新疏,并大规模校刻史书、子书、医书、算书、类书及《文选》《文苑英华》等诗文总集。这反映出当时
A.印本成为文化传播的主流形态 B.雕版印刷技术发展促进文化传播
C.朝廷对出版印刷业进行了垄断 D.木活字在印刷行业中得到了普及
【高一 12月联考·历史试题 第2页(共6页)】
10.南宋已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贱口奴婢,奴婢的来源都本自良人。宋代奴婢与主家的关系,是经济意义上的雇佣关系,跟租佃关系一样,“自今人家佣凭赁,当明设要契”。契约写明雇佣的期限、工钱,到期之后,主仆关系即解除。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B.家族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C.社会成员身份趋向平等 D.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发展
11.下表是关于明朝时期内阁大学士的相关记载。这反映出
时间 内容
洪武时期 内阁及其大学士,“职卑位微”,“帝方自操咸柄,学士鲜所参决”
永乐时期 内阁学士的品秩不高,但他们经常能参与对重大政务的研讨,甚至对于六部的 要政,也可以在御前进行更高层次的审议,以供皇帝参考
洪熙至宣德时期 内阁学士逐渐担任了代替皇帝草拟诏令敕浩的工作,还负责起草批复奏章的“票拟”任务;后期的大学士有些兼任尚书之职,六部尚书有事一般先请示内阁大学士
A.内阁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 B.法定中枢权力体系的完善
C.内阁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D.决策权和执行权逐渐合一
12.顾颉刚说道:“元朝以来,海道的交通便没有被冷遇过;到后来更被视为万里往来的要道……后来明成祖又跟着起了一番壮举,竟把南洋一带彻底查访一周。”明成祖这“一番壮举”的主要目的是
A.“开辟荆榛逐荷夷” B.“千里西去联月氏”
C.“杀尽倭奴兮” D.“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13.清崇德元年,成立蒙古衙门。崇德三年,在蒙古衙门的基础上成立了理藩院,隶属礼部。顺治年间定尚书,其官制同六部,成为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康熙年间,理藩院机构逐渐完善。清前中期,理藩院直接管理西藏事务。理藩院的发展
A.体现了清因地制宜处理民族事务 B.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C.正式将西藏地区纳入了中央版图 D.逐渐消除了少数民族分裂的隐患
14.1764年,中国总人口为20560万,到了1812年增至33300万余人,再至1835年已增至4亿人。人口增长的同时,地方行政机关州县的数量并无太大变化,大约1200~1300个,而且从乾隆后期起,农民起义屡屡爆发。由此可推知
A.清廷的统治效能相对下降 B.人地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C.高产作物得到引进和推广 D.清政府重视农业技术的革新
15.明朝由于产权制度的缺失,导致了生产性人力资本——商人向寻租性人力资本——官员的转变,另外由于封建专制制度天然的缺失,官员的权力难以约束,导致了绝大多数发迹的商人都对科举进行了投资,通过对政治资源的投资和获取来实现产权和商业利益的保护。这一现象
【高一 12月联考·历史试题 第3页(共6页)】
A.提升了豪强地主的政治地位 B.推动了科举制度不断完善
C.缓和了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 D.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16.1841年初冬,习惯铳炮齐鸣之后短兵相接的清军在广州城外一触即溃,兵勇连英军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便倒地了,“夷船”几百步外轰开营垒,几无可挡之物。这反映出的实质是
A.西方对亚洲地区的殖民侵略 B.中英之间军事差距明显
C.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D.清朝统治阶层封闭愚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第17 题 18分,第18 题 18 分,第 19 题 16分,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一
面对天下无道、世风日下的社会动乱局面和“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的严峻形势,孔子及其弟子们以上古三代文化和华夏文明的捍卫者自居,将全部关注的焦点都对准了现实社会的“救世”“补弊”问题,把自己的学说定位在“克己复礼”“仁者爱人”等关于“人道”的框架内。 当孔子和孟子在各国诸侯之间奔走游说,竭力推销他们的政治主张,均未能见用,然而在汉初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董仲舒的学说和汉武帝的治国之道却找到了共同的指向,那就是维护皇权——大一统。 董仲舒向武帝上书“天人三策”,其建议受到武帝重视,朝廷在太学设立五经博士,专用儒经,汉代儒学由此得到尊崇。
——摘编自陈效鸿《从春秋到汉初:儒家思想的历史际遇》
材料二
宋儒在排佛的同时,开始反思儒学。 王安石、张载、二程、邵雍等开始把目光投向佛老典籍,他们大量阅读佛老书籍,以“惟理是求”的原则,或援佛老入儒,或以儒释佛老,在吸收了佛老的精髓后,形成了不同于传统儒学的新儒学理学。 理学把自然界和入类社会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本体论的高度论证了封建伦理纲常、封建统治是永恒不变的“天理”。 理学的产生,不仅改变了儒学长期萎靡不振的局面,而且改变了以往儒学那种繁琐经学形态。这种学术被后世奉为官方哲学,并成为中国文化思潮的主流,它把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在熔铸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摘编自王冠英主编《中国文化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孔孟的主张“未能见用”的原因。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儒学的社会价值。(6 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董仲舒的学说和理学的相同点。(8分)
【高一 12月联考·历史试题 第4页(共6页)】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一
大历十四年(779年)年末,杨炎上奏德宗皇帝,请求改“租庸调制”为“两税法”,并取消各种杂税。 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正月初一,德宗正式下诏,实行“两税法”。 “两税法”是地税和户税合二为一的一种税收制度,除此原来的租、庸及杂徭等全部免掉,纳税项目比以前减少,纳税时间明确集中,夏季税收的纳税期限最迟在六月底以前,秋季税收的纳税期限最迟在十一月底以前,便于农民缴纳和政府征收管理。 “两税法”以贫富为差,殷富者多交,贫穷者少交,贫富的划分标准主要看资产的多寡,开辟了主体税种资产化的先河。后世的税制改革,基本上沿着“两税法”改革的方向进行。
——摘编自郭祥《古代重大财税改革与营改增的共性》
材料二
按照清初制度,民间男子十六岁至六十岁的称“丁”,而女子和未成年的男子统称为“口”,丁与口都记录在“户”上。 清初制度要求成丁为国家服徭役,徭役可折算成白银,以代役银的形式缴纳给国家,这就是丁银。 而丁银征收在后期成为压在贫苦百姓头上的一座大山。 大批农民无法忍受丁银不均的负担,被迫选择反抗或逃亡。 清政府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实行“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 “永不加赋”政策,固定了丁银赋税总额,并为后期推行“摊丁入亩”制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康熙年间,手工业逐渐由家庭作坊发展为独立的工场,城镇商业日渐繁荣,吸引着大批农民弃农从工。 清政府难以控制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赋税征收出现困难。 雍正时,“各省库项亏空动盈千万两”,倒逼清政府改革赋税制度。 康熙末年已在广东、四川、直隶等地试行的“摊丁入亩”政策就此在全国范围内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摘编自王郁琛《“摊丁入亩”制度的历史透视与现实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摊丁入亩”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趋势。 (12分)
【高一 12月联考·历史试题 第5页(共6页)】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
在中国历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各种各样的统一政权和地方性政权,其中由汉族以外民族建立的政权不在少数。 民族政权因其地理和文化上的特殊性,形成与汉族统治王朝不同的特点,无疑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这些政权之间长期、紧密的互动和联系,不仅使得“大一统”的外延不断扩大,统一规模和深度得以伸展,也使得“大一统”的观念内涵和治理方式更为丰富,进一步巩固了多元一体的统一格局。 中国历史上多元互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局部统一造成的交流交往交融的扩大,以及“大一统”在范围与观念上的扩展,共同推动了从局部统一走向大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
----摘编自贾益《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思考中国历史上的“华夷”与“大一统”》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论述充分。)2023~2024学年安徽县中联盟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5
6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C
D
D
B
B
C
A
D
B
A
D
C
1.B【解析】根据材料“包括城址区、水利系统、祭坛基地、郊区聚落,共发现各类台地300余处”“土石方量达
1005万立方米”可知,良渚古城的规模相当宏大,需要动用大量的劳动力才能完成,显示出当时已经具有强
大的社会动员、组织和运作能力,故选B项。“社会分工出现细化”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社会经济
繁荣发展”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良渚时期已经进人早期国家阶段,但并不是
一个成熟的奴隶制国家,排除D项。
2.A【解析】根据材料“国家通过“驱以赏’的方法对力耕者赏以官爵”“引导民众从事农业生产”“在耕战中‘使
生力与杀力互相转化”可知,这是商鞅的耕战思想。“使生力与杀力互相转化”说明其主要是为强国和战争
服务,故选A项。“阻碍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说法错误,奖励耕战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排除B项;
“立足于农民阶级的利益”说法错误,虽然商鞅这一策略鼓励农耕,但其立足于君主,而不是农民,排除C项:
材料没有体现儒家思想,排除D项。
3.C【解析】根据材料“波斯陶壶”“绿柱石(主要产区在南亚,是当地流行的奢侈宝石)”“域外色彩”“俑座为男
性胡人”可知,广西北海发现的这些文物具有不同的域外色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开辟了丝绸之
路,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故选C项。A项材料体现不出,排除:材料并没有
体现中国手工业技术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只是广西北海地区的文物发现,并不能得出“丝绸之路丰富了各
地人民的物质生活”这一结论,排除D项。
4,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东晋时期,南方冶铸行业得到较大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西晋末年前,北方
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大量人口迁往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的南方,为南方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故
选D项。民族交融并不是南方冶铸行业发展的原因,排除A项:东晋时期经济重心仍然是在北方,排除B
项;C项材料体现不出,排除。
5.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代寺院大面积的兼并土地,加速了均田制的瓦解。“佛教寺院享有免纳赋役的
特权”“天下百姓,或冒为僧尼道士”“户有三丁必令一丁落发”,这更是直接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利益。故选A
项。“佛教教义出现质变”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唐代寺院经济影响国家财政,排
除C项:材料所述现象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
6.C【解析】根据材料“设置了市舶司”“唐朝海外交通拥有七条国际海路,主要干道四面通达,各航道向海外
广泛辐射”可知,唐朝时期海上交通发达,辐射范围广,说明唐朝实施开放的对外政策,故选C项。材料强调
的是海上交通的便利,与“民族政策”无关,排除A项:B项材料并没有体现,排除: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排除。
7.D【解析】根据材料“宋代设置通判的员数‘文臣为知州的州,一般设通判一员,不及万户的州不设通判”
“武臣知州的州,无论大小一律设置通判一员或者二员”可知,宋代通判的人员设置明显体现了对抑武方针的
贯彻,故选D项,排除B项。通判要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因此行政效率的提高这一说法有误,排除A项:材
料体现的是对地方权力的分化,与国家决策无关,排除C项。
8.B【解析】根据材料“初命诸路以三百户为谋克,十谋克为猛安”“金之初年,诸部之民,无它摇役,壮者皆兵”
“凡步、骑之仗、糗,皆取备焉。其部长曰孛革,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责让肃宗失利之状。使欢都、冶诃以本
部七谋克助之”可知,猛安谋克具有明显的军事组织性质,故选B项。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排除A项;民
族交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猛安谋克制“兵农合一”的特点,体现不出因俗而治的理念,
排除D项
9.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朝政府刻印了大规模的藏经、诗文总集等,说明当时的雕版印刷在宋朝时已形
成一个庞大的产业,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印刻,大量的诗文印刷有利于促进文化传播,故选B项。印本虽然在
当时有大量印刷,但并不能说明其成为文化传播的主流形态,排除A项;“朝廷对出版印刷业进行了垄斯”与
史实不符,当时有官方印刷和民间印刷,排除C项:木活字在宋朝并没有普及,当时推广流行的是雕版印刷
术,排除D项。
10.C【解析】根据材料,“南宋已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贱口奴婢,奴婢的来源都本自良人”“经济意义上的雇佣
【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4128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