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有4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考古资料显示,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遗址的数量较此前旧石器时代遗址明显增多,并且分布得异常密集,呈显出区域性人口的突然大幅度增长。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当时( )
A.氏族公社贫富分化的产生 B.稻作农业的快速发展
C.长江流域各邦国的规模较大 D.定居使生活渐趋稳定
2.西周前期的述作,记述了周族初期的诞生、周人先公时期的发展壮大和文王、武王建立周王朝的过程。其中所表述的主题均关涉整个周人群体的发展以及周王朝的建立等,并将周王的世代与功业放在显著位置。这一做法( )
A.限制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反映了分封制度的发展
c.维护了宗族内部的团结 D.推动了周王权威的构建
3.汉武帝初期,十三州刺史为丞相属吏,由“司直(丞相下属官员)督刺史”;而到汉武帝晚期,刺史则改由御史大夫统领,由御史中丞“督部刺史”。这一调整( )
A.旨在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折射出中枢权力的调整 D.拓宽了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4.北魏前期基本采用重刑治民的法律,中后期的立法不仅将同姓相婚、蔑伦败俗等违犯宗法伦理的行为纳入“不道”罪的框架,且孝文帝亲定流刑、徒刑的适用范围,刑“务从宽仁”,控制死刑的运用。这一变化表明
A.儒家正统地位强化B.礼法结合趋势明显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社会矛盾趋向缓和
5.唐朝百姓热衷于采取:“契约”这一形式来完成交易,而契约本身也形成了相对严密的系统整体,包含契首、正文和尾部三个部分。契首确定了契约的性质和种类,正文是契约的核心,对标的物、对价、权利义务和效力担保都要明确规定,尾部标明了立契时间。这说明,唐朝时期( )
A.契约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 B.政府严厉打击借贷行为
C.社会经济发展较为活跃 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6.我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唐朝前期,租调制演变为租庸调制,不去服役的人可以纳绢或纳布代役:王安石变法期间废除了按户等轮差服役的制度,‘原来应该服役的民户要缴纳免疫钱,由政府雇人服役;张居正改革期间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其他杂税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清朝时期的地丁银制度把人头税完全摊入田地之中。上述变化反映了( )
A.赋税征收手续不断简化 B.国家税收范围的不断扩大
C.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 D.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不断削弱
7.有学者指出,在乡约的发展过程中,民间性是一贯的,但清政府赋予了乡约更多的权利和义务,乡约与官府的关系呈现出日益密切的倾向。该学者强调,清代( )
A.乡约稳定了社会秩序 B.乡约失去了民间性
C.乡约行政职能增强 D.、地方权力呈扩大趋势
8.民国初,《大公报》载:“目前袁总统特谕亲族及幕友人等,现改共和政体,革故鼎新:自应除百弊,凡有用人行政,原属公权,殊非一人之私,嗣后简任官缺均须选用贤才,汝等各宜自爱,不准徇情滥举,援引私人。”这反映出当时( )
A.官员选拔的改革是形势使然 B.官员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C.建立了全面的官员考核机制 D.杜绝了官场的腐败行为
9. 21世纪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吸引了超过150个国家参与,在亚洲合作修建雅万高铁、
中老铁路,在非洲帮助人民种植绿色超级水稻,在欧洲中欧班列通达200多个城市。对外工
作形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核心概念。据此可见,新世纪以来我国( )
A.继续发展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重点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c.践行“真实亲诚”的和平外交理念。D.外交彰显理性的大国责任与担当
10. 2019年,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陆续发布《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关于推动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通知》等政策文件,许多省市也出台冷链物流政策和规划:把发展冷链物流提升到同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产业升级等息息相关的层面。这反映出( )
A.冷链市场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B.现代农业生要生产经营方式变化
C.冷链行业的监管制度特别严格 D.国家启动冷链物流产业整体布局
11.古希腊宗教难多种救,众神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导致控个神界比较“混乱”,没有形成严格的宗教教义和宗教组织,其宗教行为由一系列崇拜仪式和习俗构成,所以皮诚的雅典人不会在现实生活制定严格的等级。材料可用来说明古希腊( )
A.民主政治形成有其文化渊源 B.多神教决定了雅典政治走向
C.民主政治带有浓厚宗教色彩 D.虔诚的雅典人世俗生活平等
12.美国1787年宪法明文规定:凡在政府供职者,于其任期内,不得为国会议员。日本和联邦德国也禁止文官在职期间成为政党或议员的候选人,如要当候选人,必须先辞去公职。这些规定反映了西方文官()
A.不受政党活动的影响 B.依据考试成绩录用
c.政府工作具有稳定性 D.增加政党之间矛盾
13.中古中后期的西欧,各国君主为筹措急需费用,常常向城市富有的工商业者借债,数额动辄数十万、上百万之巨。君主可以藉此建立自己能直接指挥的常备军,而不必从封建领地征召那些桀骜不驯的骑士。这表明当时西欧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
A.推动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 B.为王权加强提供了有利条件
c.推动新兴生产关系的产生 D,促进了封建骑士制度的瓦解
14.维也纳会议建立了“高级政治”体系,包括维也纳会议建立的全体代表大会、八国委员会、四国委员会。通过各国政府及代表进行外交谈判、商讨并决定处理战后欧洲的一切事务,草拟并通过了《巴黎条约》《最后议定书》等一系列国际条约。这一体系( )
A.形成了成员国“全体一致”原则 B.创造了用国际会议解决争端的先例
c.重建了欧洲封建秩序 D.体现了大国协调的国际关系原则
15.从1750年算起,欧洲人口在100年时间里从1.42亿增长到2.65亿。此前每次人口增长都会带来食物涨价.但1800年后,至少在英N国,人口增长却伴随着食物价格的下降。下列选项中,是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对外贸易的发展 B.机器大工厂开始出现
c.土豆等种植愈发普及 D.化学肥料的广泛应用
16.英国学者E·罗伊斯顿派克在其著作《被遗忘的苦难》一书中记录了以下内容:
这段记录主要反映了当时( )
A.社会贫富分化问题严重 B.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加快
C.工厂规章缺乏人文关怀 D.工业资产阶级地位上升
二、非选择题(17题14分,18题16分,19题12分,20题10分)
17.货币的流通,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发展晴雨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在中国历史上,白银的货币化与货币的白银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宋代以后,白银的价值尺度功能开始强化。明代建立后,政府发行“洪武通宝”铜钱和“大明通行宝钞”纸币作为法定货币,禁止金银作为货币流通交易。但由于宝钞发行过滥、持续贬值,统一成化年
间(1436/1487年),白银逐步取代官方的纸币和铜钱,成为民间市场交易的主要媒介。
——张翼《1550-1830年中国白银流入及其影响》
材料二:纵观历史,布雷顿森林会议所确定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奇迹,一个必然,一个例外。说它是一个奇迹,是因为经历了20世纪20 - 30年代剧烈的国际货币动荡之后,当时世界上所有重要国家就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本质达成共识。说它是一个必然,是因为它本质上就是美元体系。说它是一个例外,是因为在所有国际货币制度里它的生存时间短暂。
——摘编自向松祚:《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不对称性和不稳定性一一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什么崩溃?》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阐述明清出现“白银货币化”的原因。(6分)
(2)材料一中“奇迹”“必然’“例外”对应不同历史现象,选择其中一个,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8分)
19.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唐宋变革说”认为,自唐朝开始,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宋朝以后进入到“近世”时期,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到了宋代,商业的发展遂导致坊市制崩溃。商业活动不再局限在官方设立的市内进行,而是随时随地都可进行。人们在城内任何地方都可建立商店,开设作坊店铺,还可以推车挑担沿街叫卖;当然也更不存在时间上的限制了。一些大都市还形成了一条又一条的商业街,有的同行业集中经营,有的则是不同的众多行业错杂相邻。‘……宋代草市进一步发展,国家在那里设立镇这一行政单位,以进行管理,在镇的下面,还设立了市这一行政单位。镇市都是新兴的工商业城市,在宋代广泛出现,有的镇在人口、商业税收等方面,都超过了管辖它的州军的治所城市,它们不是政治中心,而是完全意义上的工商业中心城市,所以有些学者把这一现象称之为中国的城市革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西欧商业革命相比,宋朝的商业革命“为什么未能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6分)
20.【历史发展主轴与社会进步】(10分)
世界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所组成,各民族各国家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是以生产力
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为基础和前提的。正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最终决定了各民族各国家的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以及世界历史的发展演变。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就没有各民族各国家的历史,也没有世界历史。可以说,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世界历史是在这两根主轴的推动下产生、发展、演变的;世界历史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历史现象(政治、经济、文化等)和各个重大历史事件,归根结底,都是围绕这两个主轴展开的。 一李植树《20世纪世界史》
请以“历史发展的主轴”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3--2024学年五县联考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试
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B C D C A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A B D C C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新石器时代(中国)。据材料可知,良渚文化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遗址数量剧增、区域性人口的突然大幅度增长。结合所学可知,新石器时代南方出现稻作农业的发展。因为只有依靠稳定的农业生产,才能维持在相对狭小区域内聚集大量人口的生存,B项正确;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但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无法说明当时长江下游地区出现邦国,排除C项;定居确实能够使生活渐趋稳定但不能决定人口因而快速增长,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详解】根据材料,西周前期的述作,将周王的世代与功业放在显著位置,体现了周王顺应天命,建立功德威望,是理所应当的天下共主,推动了周王权威的构建,D项正确;关于西周历史的述作不能限制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A项;西周初期分封制比较稳固,但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关于西周历史的述作主要是强调周王的权威,并未对宗族内部秩序作出完善规定,维护宗族内部团结主要依靠宗法制,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影响题和本质题。据时间信息可知是汉武帝时期(中国)。据材料“而到汉武帝晚期,刺史则改由御史大夫统领”,可以看出刺史之前是丞相属吏,到汉武帝晚期,改由御史大夫统领,说明中央权力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C项正确;中枢权力的调整,与监察规范有效无关,排除A项;仅从材料,只能看出中央权力的调整,无法得出加强中央集权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权力的调整,无法得出拓宽了对地方的监察渠道,排除D项。故选C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据材料可知,北魏前期采用重刑治民,孝文帝汉化改革后,刑“务从宽仁”,控制死刑的运用,体现了汉化政策对北魏的影响,即礼法结合趋势明显,B项正确;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排除A项;材料中描述的是汉化政策的影响,没有描述中央集权信息,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社会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唐朝(中国)。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唐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契约被民间广泛采用并且形成了严密的体系,有利于维护民众的私有财产,这说明唐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较为活跃,C项正确;A表述太过绝对,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政府打击借贷行为,排除B项;宋代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清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古代的赋税制度,由租庸调制到免役法,再到一条鞭法,再到地丁银制度,征税的标准从人丁转移到土地,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关系不断松弛,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征税标准的变化,不是征收手续不断简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征税标准的变化,不是税收范围的不断扩大,排除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清政府赋予了乡约更多的权利和义务”“乡约与官府的关系呈现出日益密切的倾向”可知,清朝官府利用乡约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乡约行政职能增强,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乡约对社会秩序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信息显示,“民间性是一贯的”,排除B项;材料所述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而非扩大地方权力,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现改共和政体,革故鼎新,自应除百弊,凡有用人行政,原属公权,殊非一人之私,嗣后简任官缺均须选用贤才,汝等各宜自爱,不准徇情滥举,援引私人”可知,共和制度的建立推动了官员选拔的改革,体现了官员选拔的改革是形势使然,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官员文化素质发展的情况,不能得知官员文化素质得到提高,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选官制度变革,没有体现官员考核机制,不能体现建立了全面的官员考核机制,排除C项;民国时期选官制度的变革不可能“杜绝官场的腐败行为”,排除D项。故选A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中国。由材料可知,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倡议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彰显了大国责任担当,D项正确;“一带一路”是中国倡议和推动的,不属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排除A项;在非洲帮助人民种植绿色超级水稻,在欧洲中欧班列通达200多个城市,不属于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排除B项;中国提出“真实亲诚”理念,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材料不仅仅涉及非洲,排除C项。故选D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9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各级政府支持冷链物流发展,体现了冷链市场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A项正确;现代农业主要生产经营方式是大型农场、养殖场,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冷链行业的监管力度,排除C项;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排除D项。故选A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根据材料“古希腊的多神崇拜使雅典没有形成严格的宗教教义和宗教组织,虔诚的雅典人也未在现实生活中制定严格的等级”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使得雅典在政治上很难形成专制的局面,这说明古雅典的宗教特点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雅典民主政治形成有其历史渊源,A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宗教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宗教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古希腊的世俗政治的形成与宗教的关联性,并不是民主政治的宗教色彩,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宗教特点和世俗政治的关系,而不是强调雅典人世俗生活平等,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近代(西方)。据材料“于其任期内,不得为国会议员”和“禁止文官在职期间成为政党或议员的候选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文官活动不受政党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文官的特点,并不是政府工作的特点,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文官的录用标准,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文官的特点,无法得出对政党矛盾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中古时期的西欧。根据材料“中古中后期的西欧,各国君主为筹措急需费用,常常向城市富有的工商业者借债……君主可以藉此建立自己能直接指挥的常备军,而不必从封建领地征召那些桀骜不驯的骑士。”可知,城市富有的工商业者为王权的加强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B项正确;封建社会走向稳定是城市兴起的条件,排除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西欧城市的兴起、发展与封建骑士制度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本题材料“维也纳会议建立了“高级政治”体系”,“草拟并通过了《巴黎条约》《最后议定书》等一系列国际条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协商打败拿破仑的战后事宜)及此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维护和平的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 在维也纳体系下,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国际法的应用范围也逐渐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许多地方。国际社会还签订了许多国际公约,制定了一系列战争法规,试图和平解决国际争端,D项正确;一战后,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国际联盟,规定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排除A项;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结束了长达30年的欧洲混战,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奠定了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基础。 它开创了用国际会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排除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1750年至1800年后(欧洲)。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的主要结论:从1750年算起,欧洲人口在100年时间里从1.42亿增长到2.65亿。此前每次人口增长都会带来食物涨价,但这次不同,1800年后,至少在英国,两个指数开始朝相反的方向移动,人口的增长的同时,食物在降价,说明食物供应的充足,结合所学可知,土豆等新物种种植的普及,极大提高了食物的供应,C项正确;粮食不是对外贸易的大宗产品,排除A项;工厂的增加,并不一定会带来食物的降价,如果食物种植跟不上,同样会涨价,排除B项;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大批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据材料“ 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在此时间内织工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便士”“ 按其管理的机器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得监工充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及所学知识可知,工厂制度下实行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迫使工人服从管理,体现了这些规章制度缺乏人文关怀,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工厂严格的规章制度,不能体现社会贫富分化,排除A项;城市化的表现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增加,材料没有涉及城市化,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工厂制度下工人受到严格的管理,没有体现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
17.(1)原因:宝钞货币体系的信用危机;商品经济的发展;美洲等地白银通过海外贸易流入;国家赋役政策的调整。(任3点6分)
(2)选择:奇迹;说明: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尤其是以英国为核心的旧的世界经济格局趋于崩溃;在这种背景下,重建世界经济新秩序已成燃眉之急。为此,1944年7月,美苏中英等44国的代表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即布雷顿森林会议。1944年7月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签署《布雷顿森林协议》,主要内容为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该体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8分)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中国)。据材料一“由于宝钞发行过滥、持续贬值”得出宝钞货币体系的信用危机;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丝银贸易和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出现说明西方来华贸易大大增加,得出商品经济的发展、美洲等地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结合所学从国家政策的角度得出国家赋役政策的调整。
【详解】(2)本题是材料分析题之认识类的题型,时空是:现代(世界)。选择:根据“说它是一个奇迹,是因为经历了20世纪20一30年代剧烈的国际货币动荡之后,当时世界上所有重要国家就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本质达成共识。”可得出选择奇迹一说;说明:结合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具体的内容、产生的影响进行概括分析。可得出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尤其是以英国为核心的旧的世界经济格局趋于崩溃;在这种背景下,重建世界经济新秩序已成燃眉之急。为此,1944年7月,美苏中英等44国的代表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即布雷顿森林会议。1944年7月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签署《布雷顿森林协议》,主要内容为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该体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18.(1)变化: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或股份制贸易公司大量出现,银行、证券交易所等近代金融机构形成);商品的种类增多,流通量大;贸易的范围扩大;贸易中心发生转移。(任答两点,4分)
影响:推动了近代西方的殖民扩张,进一步拓展了世界市场;加快了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物种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物质生活。(任答三点6分)
(2)趋势:世界贸易额不断增长;服务贸易出现,发展迅速;关税平均水平显著下降。(任答两点2分)
因素:关贸总协定及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组织的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任答两点4分)
【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西欧各国相继建立了经营某一地区贸易的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银行、信贷、汇兑等金融业务迅速发展”得出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或股份制贸易公司大量出现,银行、证券交易所等近代金融机构形成);根据材料“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特产变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如印第安人培植的可可、咖啡、烟草等……传统的国际贸易的商品……流通量也大大增加”得出商品的种类增多,流通量大;根据材料“市场的拓宽”得出贸易的范围扩大;根据材料“意大利各城市国际商业中心的地位被伦敦、巴黎、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等所代替。英国、法国、尼德兰也取代意大利成了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得出贸易中心发生转移。(任答二点)影响:根据所学,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起商业联系,进一步拓展了世界市场;欧洲从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物种陆续传播到欧洲、亚洲、非洲等地,促进了物种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物质生活。(任答三点)
(2)趋势:根据材料二图片可知,二战后世界贸易额不断增长,除了传统的商品贸易外,服务贸易出现,发展迅速;根据材料三图片可知,关税平均水平显著下降。(任答两点)因素:根据所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主导下,23个国家于1947年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该协定的框架下,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手段。电子商务兴起后,人们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商品、技术和服务交换,突破了时空障碍,极大提高了商业效率,降低了相关成本;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它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发展,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剧增,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任答两点)
19.(1)表现:坊市界限被打破,打破了商业在时间、空间的限制;草市繁荣;镇市普遍出现,成为工商业中心城市;纸币出现;金融业繁荣,金融机构业务繁忙;海外贸易兴盛。等(任三点6分)
(2)①经济:传统的自然经济阻碍了新的生产关系的萌发;
②政治:重农轻商的传统政策阻碍商业发展;
③文化:科举制度限制了新观念的萌发(或宋明理学束缚人们的思想观念) (任三点6分)
其它:
政治:游牧民族的入侵打断了商业革命的进程;
中央集权体制的强化使地方缺少自主性;
文化:中国是大陆文明体系,缺少海洋文明的进取精神及冒险精神。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宋代(中国)。关于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从材料“商业的发展遂导致坊市制崩溃。商业活动不再局限在官方设立的市内进行,而是随时随地都可进行。人们在城内任何地方都可建立商店,开设作坊店铺,还可以推车挑担沿街叫卖,当然也更不存在时间上的限制了。一些大都市还形成了一条又一条的商业街,有的同行业集中经营,有的则是不同的众多行业错杂相邻。.…….宋代草市进一步发展,国家在那里设立镇这一行政单位,以进行管理,在镇的下面,还设立了市这一行政单位。镇市都是新兴的工商业城市,在宋代广泛出现,有的镇在人口、商业税收入等方面,都超过了管辖它的州军的治所城市,它们不是政治中心,而是完全意义上的工商业中心城市”“在宋代真正具有纸币性质的货币是交子。因四川使用铁币不便,当地大商人就联合发行一种纸币,称作交子,也是在一地交钱后到另地取钱。不久交子改由政府发行,并设立了机构管理,交子遂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流通纸币。......宋代的汇兑业务比唐代有更大的发展,除了沿袭唐代使用飞钱(宋代称便钱)外,国家还发行一种钞引,可以持钞引到各地换取需要的货币或实物。为便于便钱、钞引、金属货币等之间的兑换,宋代出现了许多金银钞引铺,进行货币兑换、汇款等业务”和所学知识可知,坊市界限被打破,打破了商业在时间、空间的限制;草市繁荣;镇市普遍出现,成为工商业中心城市;纸币出现,金融业繁荣,金融机构业务繁忙,海外贸易兴盛。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宋朝(中国)、西欧(西方)。关于宋朝的商业革命“为什么未能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据材料“到了宋代,商业的发展遂导致坊市制崩溃。”并所学知识可知,传统的自然经济阻碍了新的生产关系的萌发:重农轻商的传统政策阻碍商业发展;据所学可知,科举制度限制了新观念的萌发(或宋明理学的束缚人们的思想观念);宋朝的商业发展较快,但是周边的游牧民族的入侵打断了商业革命的进程;中央集权体制的强化使地方缺少自主性;中国是大陆文明体系,缺少海洋文明的进取精神及冒险精神。
20.(10分)考生可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进程的角度立论,展开论述;也可从一国历史发展的角度提出观点,进行论述。
示例:
标题:生产力进步和世界交往的发展推动世界历史不断演进。
论述:生产力水平,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当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后,世界交往的发展,也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的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欧美强国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军事实力,在亚洲、非洲和拉美等地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通讯事业为代表的生产力进步,使世界交往空前加强。在这样的背景下,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和其他工业文明成果,也扩展到世界各地。19世纪60年代,受西方影响,中国兴起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也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俄罗斯、日本也通过顺应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要求的改革,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促进了本国社会的进步。(评分说明:实证史料应包含2—3层含义)
结论:由此可见,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加强,推动各国发展,推动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进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18世纪至20世纪世界。首先,阅读材料,材料涉及作者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认识,作者认为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据此可以拟定论题:生产力进步和世界交往的发展推动世界历史不断演进。
其次,结合工业革命、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等史实,展开相关论述。据所学可知,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社会不断转型;人类的文明在交往的基础上不断推动历史发展。
从18世纪至20世纪的人类两次工业革命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生产力变革的典范,主要参与技术革命的欧美国家凭借技术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但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后,欧美强国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军事实力,在亚洲、非洲和拉美等地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通讯事业为代表的生产力进步,使世界交往空前加强。从人类的角度,欧美列强对亚非拉地区既带来自灾难又将人类先进的文明推广开来。在欧美先进政治经济文明的冲击下,落后国家加快了自身的变革,如中国在欧美列强经济侵略下,发起洋务运动;俄罗斯、日本也通过顺应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要求的改革,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促进了本国社会的进步。
最后,强调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在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加强的背景下,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进程加快。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