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时练习(答案)--2023-2024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时练习
一、单题
1.《吕氏乡约》提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四大纲目,也明确了道德惩罚的内容,如“犯义之过,其罚五百(轻者或损至四百三百)。不修之过及犯约之过,其罚一百(重者或增至四百三百)”等。这说明宋代乡约( )
A.启迪了村民道德自觉自律 B.建立了儒家式的美好乡村
C.用封建宗法思想教化乡民 D.政府推广逐渐与法律合流
2.秦汉时期,贵族沦落,庶人上升,他们都被登记于户籍。在最高统治者来看,这些人都是国家的一份子,没有等级之分,这便是齐民。“齐民”的出现( )
A.实现了各阶级的平等 B.促使了户籍制度的瓦解
C.调和了各种社会矛盾 D.保证了国家的财税来源
3.秦国在商鞅变法时,颁布《傅律》,秦始皇继承了《傅律》中关于人口管理的制度。即百姓从出生后登于名籍,死后削籍;另有役册,称傅籍,均由乡官掌握,严惩诈伪者。这说明秦朝( )
A.国家权力开始延伸到了乡村 B.注重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C.重视强化人们的政治认同感 D.地方实权握于豪强手中
4.1880年,武昌知府李有芬改革保甲制度,把保甲的权力交付给绅士掌握,只把保甲的最低两级(牌和甲)留给平民担任,在此之上的“保”由士绅领导,并设立总揽全乡保甲系统的监管总绅。据此可知,晚清士绅( )
A.成为维护满清政权的主要力量 B.主要职责从赋役征收变为维持治安
C.逐渐成为基层社会控制的主体 D.地位的上升体现出中央集权的强化
5.“范文正(范仲淹)治杭州,二浙阻饥,谷价方涌,斗钱百二十。公遂增至斗百八十,众不知所为。公仍命多出榜沿江,具述杭饥及米价所增之数。于是商贾闻之,晨夜争进,唯恐后,且虞后者继来。”朱熹到浙东赈灾时,为了救荒,“印榜遣人散于浙西、福建、广东沿海去处,招邀客贩”。由此可知宋代( )
A.印刷术进步推动宣传方式演进 B.榜文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
C.社会救济活动已融入市场因素 D.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空前提高
6.元朝将全国人口依职业、宗教、民族等标准,编入诸色户计之内,世代承袭,不得任意变更。大瘐(今江西大瘐)有何衢亨与光龙两兄弟,初定籍民户,均输纳税。不久,二人均试中儒选,编为儒户,免其徭役。由此判断,元朝( )
①实行户籍分类管理制度 ②所有户计均需承担赋役
③一定条件下可变更户计 ④户籍更改激化社会矛盾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春秋时期,鲁、齐、卫、吴、越诸国都采用农村公社共同体的形式来处理全国土地和农业人口问题,二十五家为一社,“社之户口,书于版图”。而战国以后,以家户为对象的户籍制度开始成为国家对社区单位管理的主要办法之一。这一变化说明了( )
A.社区管理模式开始出现 B.宗法关系逐渐遭到破坏
C.国家基层管理日益严密 D.国家权力延伸到了农村
8.开皇十五年,隋文帝命令西北诸州,将民间组织管理的义仓改归由州或县管理,劝募捐助谷物的形式也改为按户等定额征税,其他诸州的义仓以后也照此办理。由此可知,隋朝政府( )
A.革新了赋税征收形式 B.调整了地方行政制度
C.强化了经济管理职能 D.加强了西北诸州管理
9.对下列《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和赋役制度关系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
A.宋代为国家承担赋役的是客户人口 B.元朝沿袭唐朝两税法在全国施行
C.户籍和赋税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 D.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逐渐减弱
10.秦代里吏有典、老二职,典、老由里人推举同里居民担任,通过乡啬夫上报,由县级长官除授。秦律明确规定,典、老除特殊情况外必须在本里中产生,无须避籍,与县乡长官在地方行政体系中的定位不同。此举( )
A.完善了地方治理体系 B.有利于地方的治理
C.体现了一定民主色彩 D.便于政令迅速传达
11.清朝乾隆二年(1737年)颁发谕令:“一省之中,工程之大者,莫如城郭,而地方何处为最要?要地又以何处为最先?应令各省督抚一一确查,分别缓急,预为估计,造册报部。将来如有水旱不齐之时,欲以工代赈,即可按籍而稽,速为办理,不致迟滞,于民生殊有裨益。”这表明,清朝的社会救济( )
A.由治标延伸到治本 B.建立全国性应急体系
C.蕴含预先规划思想 D.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
12.宋代船户在户籍上被专列为一项,称为“海船户”。船户须向官府登记入籍,只有入籍之船才有营业的合法权利,欲出海营运,须“先具名件,经官给据,委官验实,方得出海”。上述措施旨在( )
A.增加财政收入 B.限制朝贡规模 C.强化贸易管控 D.提高船户地位
13.1169年,朱熹在崇安县开耀乡五夫里创建社仓,取得良好效果。社仓在后来的推广过程中得到朱熹门人和同道的大力支持。当时,富人是地方备荒仓的重要资助者和参与者,而寺僧也在仓储的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反映出宋代( )
A.乡村粮食安全得到保障 B.理学正统地位不断巩固
C.基层治理的有效性提高 D.基层力量的影响力较强
14.明清的乡里调解协议由当事者双方、调解人以及见证人共同“号押”,当事者双方各执一份作为凭证。文书具体写明调解的内容和结果。这一方式( )
A.更有利于协调社会矛盾 B.增强了民众的契约意识
C.促进了政府权力的扩张 D.扩大了基层自治的权力
15.清朝知县上任前,九卿科道要用以下七项标准对其进行面试:“别其流品”“观其身言”“核其事故”“论其资考”“定其期限”“密其回避”“验其文凭”。这体现出( )
A.基层官员考核评价标准有所变化 B.中央政府对基层治理的重视
C.清代中央监察制度体系日益完备 D.清代官员面试程序平等公正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弘治帝时,朝廷批准了兵部发起的在全国实行保甲制的建议,但未见地方认真执行。王守仁在镇压江西南部农民起义之后,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山中贼”是对农民起义军的蔑称,“心中贼”指农民心中犯上作乱的思想。为此,他开始探寻控制基层农民行为与思想的有效途径,提出了”十家牌法”,即每十家为一牌,牌上写明同牌十户户主姓名、籍贯、各户主要人员及职业。每家轮流值日,值日一家每天到同牌家中检查人口出入动静,家里多了何人,从何地来,来做何事,少了何人,去向如何,——记录并交乡官,如果一牌之中隐瞒事实,出现事故,则十家同罪。
——摘编自王金洪等《王阳明的乡村治理思想及实践体系探析》
材料二 村名委员会的形成和发展历程(部分)
阶段 概况
初创:1980年村民委员会诞生到1982年8 月中共中央36号文件颁布之前 村委会的诞生多是“自发”的,名称不统一,组织机构不健全,村规民约不够完善
试点:从1982年中共中央36号文件颁布到1982年宪法颁布 村委会的性质,职能、地位、特点.作用已基本明确,人们的认识也趋于一致,组织机构逐步健全
普遍建立:1982年宪法颁布到1984 年年底 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在全国开始组建村民委员会,将此前对村级的行政管理,改为村民自治
整顿完善:从1984年年底至1988年 1987年,《村委会组织法》正式通过
——摘编自李金台《乡村干部培训教材》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十家牌法”的主要内容及创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我国农村基层自治制度建立与完善的因素。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明代与新中国基层自治的本质区别。
参考答案:
1.A
2.D
3.B
4.C
5.C
6.A
7.C
8.C
9.D
10.B
11.C
12.C
13.D
14.A
15.B
16.(1)主要内容:十家编为一牌;轮流值日;记录每家人口出入的动静;若隐瞒导致事故,十家连坐。
历史背景:保甲制未得到有效实施;农民起义平息后,需要巩固乡村社会秩序;王守仁主政地方,实践其教化主张。
(2)因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完善;农民当家作主的热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本质区别:明代基层治理服务于封建专制统治,新中国基层治理以人民为中心(新中国基层治理是人民民主的实践)。(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时练习(答案)--2023-2024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