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历史
本试卷共6页3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和判断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涂匀、涂实,未涂、错涂、多涂或填涂不规范均不得分。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材料分析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思想家提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位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韩非子 C. 庄子 D. 墨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知该主张重点在于仁、礼,即孔子的思想核心,A项正确;韩非主张变法,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排除B项;庄子崇尚逍遥自由,排除C项;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排除D项。故选A项。
2.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朝代,其标志性的特征包括: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郡县制的普遍推行;文字的统一。这个朝代是(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本题材料“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郡县制的普遍推行;文字的统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形成的郡县制在全国推广,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A项正确;同时满足材料三个条件的应是秦朝而非汉朝,排除B项;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排除C项;宋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又改道为路,从而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排除D项。故选A项。
3. 780年,唐德宗下诏规定,根据政府用度确定征收赋税的总额,“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每户依田亩缴纳地税,分夏秋两季纳税。由此形成的制度是( )
A. 均田制 B. 租庸调制 C. 两税法 D. 摊丁入亩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C项正确;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不属于赋税制度,排除A项;租庸调制是唐时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后来随着均田制的瓦解而被废除,代之以两税法,排除B项;摊丁入亩属于清朝的赋税制度,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D项。故选C项。
4. 北宋时期,宗室、士大夫家庭中妇女改嫁很普遍,甚至有明文规定宗室可以改嫁。到南宋后期婚姻观趋于保守,妇女改嫁受到限制。上述变化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
A. 社会流动的加强 B. 程朱理学的发展
C. 商品经济的繁荣 D. 门第观念的淡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两宋时期(中国)。材料主要反映了北宋至南宋时期社会风气趋向于保守,据所学可知,两宋时期越往后,程朱理学的影响越大,理学家强调“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B项正确;社会流动的加强与社会风气趋向保守没有多大关联,排除A项;C项表述符合宋朝的史实,但是材料不能体现,材料中社会风气的保守主要和理学的影响力大有关,排除C项;D项表述符合史实,但是材料不能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5. 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向西藏派遣驻藏大臣,在蒙古族地区实行盟旗制度。以上举措的共同目的是( )
A. 增加财政收入 B. 抵御西方侵略 C. 强化边疆治理 D. 推行地方自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采取因地制宜的边疆治理策略,如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向西藏派遣驻藏大臣,在蒙古族地区实行盟旗制度等等,以上举措的共同目的是强化边疆治理,C项正确;以上举措的共同目的是强化边疆治理,与增加财政收入无关,排除A项;清朝的这些举措的共同目的是强化边疆治理,并不是抵御西方侵略,排除B项;清朝的这些举措的共同目的是强化边疆治理,“地方自治”不可能用于边疆治理,排除D项。故选C项。
6.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可知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后我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我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使我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我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
7. 下表是19世纪90年代张之洞在湖北创办的一系列企业。创办这些企业的目标是( )
企业名称 开办年份 经营方式
湖北大冶铁矿 1890 官办
汉阳铁厂 1890 官办
湖北枪炮厂 1890 官办
大冶王三台煤矿 1891 官办
湖北纺纱局 1894 官督商办
湖北缫丝局 1894 官督商办
A. 镇压太平天国 B. 推进政治改革 C. 发展资本主义 D. “自强”“求富”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19世纪90年代中国。据材料信息“19世纪90年代张之洞”可知这是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据材料“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在“自强”口号下创办了很多军用企业;据材料“湖北纺纱局 ”、“湖北缫丝局”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为创办民用企业,洋务派提出“求富”口号,D项正确;军用企业的创办带有镇压太平天国的目的,但是创办民用企业没有这样的动机,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主要涉及经济改革,不涉及政治改革,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洋务派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不可能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排除C项。故选D项。
8. 1919年5月,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此后,全国新出版的400余种进步刊物都载文介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等团体相继成立,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明显扩大。产生这些现象的历史动因是( )
A. 辛亥革命 B. 护国战争 C. 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9年5月(中国)。根据材料“全国新出版的400余种进步刊物都载文介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等团体相继成立,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明显扩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爆发于1911年,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背叛共和的袁世凯,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国民革命开始于1924年,排除D项。故选C项。
9. 1945年,刘少奇在一次会议上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他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次会议是( )
A. 瓦窑堡会议 B. 洛川会议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5年(中国)。根据所学可知,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他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瓦窑堡会议召开于1935年底,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洛川会议召开于1937年8月,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0. 1953-1957年,新中国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显著上升。这一时期还建立了一些旧中国没有的工业制造部门,如飞机、汽车、重型机器等,交通、邮电、水利等国民经济基础部门也得到显著加强。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 )
A.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B. “一五”计划的实施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3-1957年中国。材料反映了1953-1957年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据材料时间可知,1953-1957年正值我国的“一五计划”时期,因此这一时期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一定的成就与“一五”计划的实施有关,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一五”计划的实施仅仅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A项说法夸大了事实,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我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题干涉及时间是20世纪50年代,时间不符,排除C项;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20世纪90年代,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1. 1961年4月,西藏各地乡-级基层普选开始,百万翻身农奴开始行使从来没有过的民主权利。1965年8月,西藏乡县选举工作完成,大约92%的藏区建立起了以翻身农奴和奴隶为主的基层政权。这体现的原则是( )
A. 信仰自由 B. 依法治国 C. 改革开放 D. 人民民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西藏(中国)。据材料可知,20世纪60年代西藏地区进行基层普选,百万农奴翻身成为主人,行使民主权利,大部分藏区乡县建立基层民主政权,这充分说明改革后的西藏人民享有民主权利,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信仰问题,材料体现的是西藏地区人民享有民主权利,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西藏基层进行民主改革,藏区百姓享有民主权利,材料不涉及依法治国,排除B项;题干涉及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据所学当时我国还未进行改革开放,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排除C项。故选D项。
12. 1979年初,新华社、《人民日报》对安徽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情况作了连续报道,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他们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做法,肯定了他们的经验。这组报道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
A. 首批经济特区的建立 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C.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 “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9年初(中国)。根据所学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首批经济特区于1980年5月建立,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出于1956年,排除B项;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排除D项。故选C项。
13. 2003年,中央政府先后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了一系列经贸关系协议:实现货物贸易零关税;扩大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实行贸易投资便利化等。这些协议( )
A. 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首次实践 B. 深化了内地与港澳地区的交流合作
C. 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展开 D. 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03年(中国)。根据“实现货物贸易零关税;扩大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实行贸易投资便利化”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内地与港澳签署的一系列经贸关系的协定,这些协定的签署促进了内地与港澳之间交流合作日益密切,B项正确;一国两制的构想得到成功运用是在1997年,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国有企业改革,并且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于1984年,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14. “人民统治的优点首先在于它的最美好的声名,那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切职务都由抽签决定……而一切意见均交由公民大会加以裁决。”材料描述的是( )
A. 雅典民主政治 B. 斯巴达寡头政治
C. 印度种姓制度 D. 古巴比伦君主专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雅典(西方)。据材料“人民统治的优点”可知,这种政体下人民享有国家治理权,据材料“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切职务都由抽签决定”可以推断该政体是雅典的民主政体,因为雅典民主政体下,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雅典民主实行抽签选举制,A项正确;斯巴达寡头政治下人民享受不了国家治理的权利,这与材料中“人民统治”相矛盾,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材料不涉及印度种姓制度,排除C项;君主专制与“人民统治”相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
15. 以下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该笔记记述的是( )
鼎盛时间:8世纪 最高统治者:哈里发 文化成就:《天方夜谭》 历史地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A. 罗马帝国 B. 阿拉伯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奥斯曼帝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阿拉伯帝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最初的家乡是阿拉伯半岛,7 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他的言论后来被汇集为《古兰经》,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622 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在那里建立政权,势力逐渐扩大。到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7 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到8 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政治稳定,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官僚机构辅助,最重要的是宰相、枢密院和财政部等。阿拉伯人继承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他们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古典著作,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如故事集《天方夜谭》,很多故事来源于古代埃及和西亚等地民间传说。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因此,该笔记记述的是阿拉伯帝国,B项正确;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5世纪后期(476年),在内外矛盾的夹击下,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继续存在)。不符合材料鼎盛时间“8世纪”,排除A项;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帝国东部逐渐演变为拜占庭帝国。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6 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6 世纪中期之后,由于游牧部族冲击和内部矛盾,帝国陷入混乱。7 世纪中后期,拜占庭帝国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仅保有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等地区。此后帝国一度复兴,但再也未能恢复鼎盛时期的疆域。不符合材料描述,排除C项;13 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在两河流域上游发展起来,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逐步征服小亚细亚。14 世纪中期,他们跨过今黑海海峡向欧洲进军,逐渐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1453 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定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到16 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他既是宗教领袖, 也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不符合材料描述,排除D项。故选B项。
16. 文艺复兴运动并非少数几个天才所能发起,而是需要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文艺家,有众多赞助者、支持者和崇拜者以及活跃的社会氛围。在13—15世纪的西欧,具备这些要素的城市是( )
A. 阿姆斯特丹 B. 伦敦 C. 巴黎 D. 佛罗伦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至15世纪(西欧)。据本题材料“需要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文艺家,有众多赞助者、支持者和崇拜者以及活跃的社会氛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也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还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他们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而佛罗伦萨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市,托斯卡纳区首府,位于亚平宁山脉中段西麓盆地中,15-16世纪时佛罗伦萨是欧洲最著名的艺术中心,以美术工艺品和纺织品驰名全欧,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由此可知具备这些要素的城市应为佛罗伦萨,D项正确;阿姆斯特丹崛起于15至16世纪新航路开辟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伦敦崛起于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巴黎的崛起晚于伦敦,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7. 17世纪,美洲的玉米在伊比利亚半岛推广开来,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并传入各欧洲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
A. 新航路开辟与物种交换 B. 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C. 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 D. 欧洲饮食习惯的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17世纪的世界。根据材料“17世纪,美洲的玉米在伊比利亚半岛推广开来,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并传入各欧洲国家。”及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美洲农作物向欧洲及世界的传播,A项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马尼拉大帆船航线指的是1565~1815年西班牙殖民地墨西哥与菲律宾之间的垄断贸易航线,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推动了物种的交换,从而使欧洲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变化,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18. 18世纪60年代,有人在北美记叙自己的亲历见闻:“我们看到劳动者在主人的客厅里和主人坐在同一张餐桌上吃饭,一同话家常。”当时,一位英国官员也写道:“在北美,一切令人难堪的身份差别都消失在公众的平等之中。上层分子也能以较平等的态度待人。”这是由于( )
A. 奴隶制度的废除 B. 启蒙思想的传播
C. 贫富差距的消除 D. 联邦制度的确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60年代(北美地区、英国、西欧)。据本题材料“劳动者在主人的客厅里和主人坐在同一张餐桌上吃饭,一同话家常。”“一切令人难堪的身份差别都消失在公众的平等之中。上层分子也能以较平等的态度待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18世纪60年代来自欧洲的启蒙传播至北美地区,启蒙思想反对蒙昧主义、专制主义和宗教迷信,打破旧的传统观念,传播新思想,新观念,主张自由、平等、理性,才导致北美地区身份差别消失在公众的平等之中,B项正确;1865年美国废奴令的颁布标志着北美地区奴隶制度被废除,排除A项;18世纪60年代的北美地区,贫富差距并未消除,排除C项;联邦制度解决的是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9.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一部著述中提出:“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的历史是一部阶级斗争史。”该著述是( )
A. 《独立宣言》 B. 《人权宣言》 C. 《共产党宣言》 D. 《资本论》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8年(欧洲)。根据材料“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一部著述中提出:‘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的历史是一部阶级斗争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著述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1789年8月,法国议会颁布了《人权宣言》,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1867年,马克思撰写的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出版,排除D项。故选C项。
20. 19世纪以前,印度向欧洲出口的主要是纺织品和其他一些制成品。19世纪后期,印度的出口却日益局限在原棉、茶叶、小麦等范围内,英国人则用轮船运来他们的工业制成品作为交换。这一变化说明( )
A. 西方列强瓜分了整个亚洲 B. 印度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 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 D. 印度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世纪的欧洲、印度。根据材料“19世纪后期,印度的出口却日益局限在原棉、茶叶、小麦等范围内,英国人则用轮船运来他们的工业制成品作为交换。”及所学可知,19世纪后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将工业制成品运销至印度等海外殖民地,并且加强对殖民地的原料掠夺,从而导致了印度的出口产品主要是原棉、茶叶、小麦等,这说明此时印度沦为了英国的原料产地,D项正确;19世纪后期,整个亚洲并未被西方列强完全瓜分,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印度民族意识开始觉醒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1. 列宁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这些理论的首次成功实践是( )
A. 巴黎公社 B. 二月革命 C. 四月提纲 D. 十月革命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现代苏俄。据材料“列宁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可知,列宁强调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取得胜利的可能性,据所学可知,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十月革命,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关于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而且结果是失败的,排除A项;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排除B项;《四月提纲》中列宁指出俄国要由资产阶级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不符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22. 苏德战争爆发之初,苏联失去了不少国土。经过了1942年的冬天后,1943年的苏联军队开始不断收复失地,走向胜利。其转折点是( )
A. 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B. 太平洋战争
C. 波茨坦会议的召开 D. 斯大林格勒战役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期间(苏德战场)。根据材料可知,1942年7月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这次战役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它既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又是二战的转折点,D项正确;慕尼黑协定的签署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太平洋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日本帝国为首的轴心国和以美国为首的盟军于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期间进行的战争,范围遍及太平洋、印度洋、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东亚等地区。与苏联无关,排除B项;波茨坦会议是1945年7月17日到1945年8月2日,美、英、苏3国首脑杜鲁门、丘吉尔和斯大林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战时第三次会晤。这次会议对于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重大意义,并就战后许多重大问题达成了协议,从而确立了战后世界的政治格局。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故选D项。
23. 下表是联邦德国制定的部分法规、制度和措施。据此可知,联邦德国( )
时间 法规、制度和措施
1950年 恢复养老保险制度
1961年 制定联邦社会救济法
1974年 颁布失业救济条例
1985年 实施子女抚养假制度,并发放抚养费
A. 重视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B. 调整了产业政策
C. 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 改变了社会结构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0年至1985年(联邦德国)。据材料表格信息“1950年恢复养老保险制度”,“1961年制定联邦社会救济法”,“1974年颁布失业救济条例”,“1985年实施子女抚养假制度,并发放抚养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逐渐认识到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恢复了养老保险制度,到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方面,最终形成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据此可知,联邦德国重视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A项正确;材料并未对德国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展开详细论述,排除B项;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并不能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排除C项;没有德国人口阶层流动的详细数据,就无法对德国社会结构的变动情况作出有效判断,排除D项。故选A项。
24. 美国民意测验机构盖洛普曾针对“越南战争是否是个错误”,对美国普通民众进行调查,调查统计结果如图。据此可知( )
A. 美国民众漠视越南战争 B. 冷战形势逐渐趋于缓和
C. 民众反思战争日益加深 D. 越南战争符合美国利益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美国)。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自1965年至1973年的调查显示,美国民众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越战是错误的,1973年接近60%,说明从1961年开始的越战引发了美国民众越来越大的关注与反思,C项正确;关于“越南战争是否是个错误”,美国普通民众作出表态的比例高于不知道的民众,说明美国民众还是比较关注越南战争的,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冷战形势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越南战争是否符合美国利益,排除D项。故选C项。
25. 20世纪后期,集装箱运输革命大大降低了海运成本,人们的盘子任何季节都能装满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农产品;更大、更高效的飞机可以进行长途飞行,大大增加了前往遥远地方的度假者数量。这些现象( )
A. 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B. 增加了金融风险
C. 形成了多极化格局 D. 缓和了全球局势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后期(世界)。根据材料“人们的盘子任何季节都能装满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农产品;更大、更高效的飞机可以进行长途飞行,大大增加了前往遥远地方的度假者数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有利于推动全球化进程向纵深方向发展,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全球联系的加强,并未涉及到金融风险,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当前世界格局正往多极化发展,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进入21世纪,国际局势总体趋于缓和,排除D项。故选A项。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26. 隋朝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据所学三省六部制影响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被后世沿用,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题干所述为正确。
27. 自明朝中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并占据压倒优势。( )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自明朝中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但就全社会来看,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故题干说法错误。
28. 红军长征历尽艰辛最终取得胜利,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据所学,红军长征历尽艰辛最终取得胜利,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9. 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故题干说法错误。
30. 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据所学,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31. 美洲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印加人创造了辉煌的古代美洲文明。( )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中美洲、南美洲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创造了辉煌的古代美洲文明。故题干说法正确。
32. 法国大革命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创造了条件。( )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创造了条件,而法国大革命也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故题干说法正确。
33. 内燃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伟大的技术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技术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34. 日本有识之士于1868年推翻天皇统治,进行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日本有识之士于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进行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故题干说法错误。
35. 海地的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1804年海地的独立揭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36. 斯大林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后被称为“苏联模式”。( )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据所学,斯大林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后被称为“苏联模式”。
37. 二战后,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故题干说法错误。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分)
3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般认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开始于10世纪后期。其实9世纪时,意大利的一些和东方贸易有关的城市已然兴起。11世纪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西欧各地不断有新的城市出现。许多城市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者脱离农村与商人集居而成的。还有一些城市是由封建主、教会、国王主导建立的,他们希望得到货币,而获得货币的手段之一是向城市索取。
——摘编自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
材料二 长安是隋唐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唐代后期,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长江流域的扬州、益州,沿海地区的广州、明州、泉州迅速崛起,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尤其是扬州和益州,富甲天下,时称“扬一益二”,其经济地位实际上已经超过长安和洛阳。宋代城市经济空前繁荣,市民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他们要求用文艺来表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话本和戏曲就成了反映市民生活的新样式。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宋时期城市职能和城市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宋时期城市发展的影响。
【答案】(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交通便利、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发展、人口聚集、不断出现新的城市。
(2)城市职能:唐朝都城长安的职能更为偏向政治职能,而北宋都城汴京更偏向于经济职能。
分布特点:由政治军事性城市转向综合性城市;由北方地区往南方地区发展;城市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增加。
影响:促进了城市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南方城市);推动了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促进了市民阶级人口的增加和市民地位的提升;有利于话本和戏曲的发展。
【解析】
【小问1详解】
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根据材料一“11世纪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日益发展。”“他们希望得到货币,而获得货币的手段之一是向城市索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有,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根据材料一“其实9世纪时,意大利的一些和东方贸易有关的城市已然兴起。”“许多城市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可知交通便利、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根据材料一“西欧各地不断有新的城市出现。”“手工业者脱离农村与商人集居而成的。还有一些城市是由封建主、教会、国王主导建立的。”可知手工业发展、人口聚集、不断出现新的城市。
【小问2详解】
城市职能:本题是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二“长安是隋唐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沿海地区的广州、明州、泉州迅速崛起,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可知唐宋时期城市职能是,唐朝都城长安的职能更为偏向政治职能,而北宋都城汴京更偏向于经济职能。
分布特点:本题是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二“长安是隋唐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沿海地区的广州、明州、泉州迅速崛起,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其经济地位实际上已经超过长安和洛阳。宋代城市经济空前繁荣,市民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可知唐宋时期城市分布的特点是:由政治军事性城市转向综合性城市;由北方地区往南方地区发展;城市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增加。
影响: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二“长安是隋唐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沿海地区的广州、明州、泉州迅速崛起,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其经济地位实际上已经超过长安和洛阳。宋代城市经济空前繁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宋时期城市发展的影响有,促进了城市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南方城市);推动了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根据材料二“市民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他们要求用文艺来表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话本和戏曲就成了反映市民生活的新样式。”可知促进了市民阶级人口的增加和市民地位的提升;有利于话本和戏曲的发展。
3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学革命这一划时代的发展,为什么会出现在16、17世纪的西欧?一个原因在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学术成就。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近代科学最主要的进步发生在天文学领域,这方面的伟人有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哥白尼采纳某些古代哲学家的观点,认为太阳是宇宙中心,建立起了一种新的宇宙观。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的尖端科技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时间 成就
1964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 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
1967年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新中国70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所述科技成就的历史影响。
【答案】(1)原因: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为科技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地理大发现也称为新航路的开辟,大大打开了西方人的眼见,连通了世界,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为后世的科学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政治条件。
(2)历史影响: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装的国家;1966年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导弹飞行正常,核弹头在预定距离精确地命中目标,实现了核爆炸,两弹结合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核威慑和核打击能力;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创下了全世界最短的研究周期纪录,是中国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一次飞跃;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宣告中国从此进入太空时代。
【解析】
【小问1详解】
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一“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兴起的一个原因在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学术成就”可得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为科技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根据材料一“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近代科学最主要的进步发生在天文学领域,这方面的伟人有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哥白尼采纳某些古代哲学家的观点,认为太阳是宇宙中心,建立起了一种新的宇宙观。”可得出地理大发现也称为新航路的开辟,大大打开了西方人的眼见,连通了世界,这次大发现最重要的就是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为后世的科学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可能出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政治条件。
【小问2详解】
历史影响: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二“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装国家。根据材料二“1966年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可知1966年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导弹飞行正常,核弹头在预定距离精确地命中目标,实现了核爆炸,两弹结合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核威慑和核打击能力。根据材料二“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可知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创下了全世界最短的研究周期纪录,是中国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一次飞跃。根据材料二“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可知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宣告中国从此进入太空时代。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历史
本试卷共6页3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和判断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涂匀、涂实,未涂、错涂、多涂或填涂不规范均不得分。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材料分析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思想家提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位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韩非子 C. 庄子 D. 墨子
2.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朝代,其标志性特征包括: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郡县制的普遍推行;文字的统一。这个朝代是(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3. 780年,唐德宗下诏规定,根据政府用度确定征收赋税的总额,“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每户依田亩缴纳地税,分夏秋两季纳税。由此形成的制度是( )
A. 均田制 B. 租庸调制 C. 两税法 D. 摊丁入亩
4. 北宋时期,宗室、士大夫家庭中妇女改嫁很普遍,甚至有明文规定宗室可以改嫁。到南宋后期婚姻观趋于保守,妇女改嫁受到限制。上述变化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
A. 社会流动的加强 B. 程朱理学的发展
C. 商品经济的繁荣 D. 门第观念的淡化
5. 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向西藏派遣驻藏大臣,在蒙古族地区实行盟旗制度。以上举措的共同目的是( )
A. 增加财政收入 B. 抵御西方侵略 C. 强化边疆治理 D. 推行地方自治
6.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下表是19世纪90年代张之洞在湖北创办的一系列企业。创办这些企业的目标是( )
企业名称 开办年份 经营方式
湖北大冶铁矿 1890 官办
汉阳铁厂 1890 官办
湖北枪炮厂 1890 官办
大冶王三台煤矿 1891 官办
湖北纺纱局 1894 官督商办
湖北缫丝局 1894 官督商办
A. 镇压太平天国 B. 推进政治改革 C. 发展资本主义 D. “自强”“求富”
8. 1919年5月,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此后,全国新出版的400余种进步刊物都载文介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等团体相继成立,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明显扩大。产生这些现象的历史动因是( )
A. 辛亥革命 B. 护国战争 C. 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
9. 1945年,刘少奇在一次会议上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他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次会议是( )
A. 瓦窑堡会议 B. 洛川会议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
10. 1953-1957年,新中国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显著上升。这一时期还建立了一些旧中国没有的工业制造部门,如飞机、汽车、重型机器等,交通、邮电、水利等国民经济基础部门也得到显著加强。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 )
A.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B. “一五”计划的实施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1. 1961年4月,西藏各地乡-级基层普选开始,百万翻身农奴开始行使从来没有过民主权利。1965年8月,西藏乡县选举工作完成,大约92%的藏区建立起了以翻身农奴和奴隶为主的基层政权。这体现的原则是( )
A. 信仰自由 B. 依法治国 C. 改革开放 D. 人民民主
12. 1979年初,新华社、《人民日报》对安徽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情况作了连续报道,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他们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做法,肯定了他们的经验。这组报道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
A. 首批经济特区的建立 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C.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 “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13. 2003年,中央政府先后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了一系列经贸关系协议:实现货物贸易零关税;扩大服务贸易市场准入;实行贸易投资便利化等。这些协议( )
A. 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首次实践 B. 深化了内地与港澳地区的交流合作
C. 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展开 D. 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
14. “人民统治的优点首先在于它的最美好的声名,那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切职务都由抽签决定……而一切意见均交由公民大会加以裁决。”材料描述的是( )
A. 雅典民主政治 B. 斯巴达寡头政治
C. 印度种姓制度 D. 古巴比伦君主专制
15. 以下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该笔记记述的是( )
鼎盛时间:8世纪 最高统治者:哈里发 文化成就:《天方夜谭》 历史地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A. 罗马帝国 B. 阿拉伯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奥斯曼帝国
16. 文艺复兴运动并非少数几个天才所能发起,而是需要一大批才华横溢文艺家,有众多赞助者、支持者和崇拜者以及活跃的社会氛围。在13—15世纪的西欧,具备这些要素的城市是( )
A. 阿姆斯特丹 B. 伦敦 C. 巴黎 D. 佛罗伦萨
17. 17世纪,美洲的玉米在伊比利亚半岛推广开来,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并传入各欧洲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
A. 新航路开辟与物种交换 B. 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C. 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 D. 欧洲饮食习惯的变化
18. 18世纪60年代,有人在北美记叙自己亲历见闻:“我们看到劳动者在主人的客厅里和主人坐在同一张餐桌上吃饭,一同话家常。”当时,一位英国官员也写道:“在北美,一切令人难堪的身份差别都消失在公众的平等之中。上层分子也能以较平等的态度待人。”这是由于( )
A. 奴隶制度的废除 B. 启蒙思想的传播
C. 贫富差距的消除 D. 联邦制度的确立
19.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一部著述中提出:“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的历史是一部阶级斗争史。”该著述是( )
A. 《独立宣言》 B. 《人权宣言》 C. 《共产党宣言》 D. 《资本论》
20. 19世纪以前,印度向欧洲出口的主要是纺织品和其他一些制成品。19世纪后期,印度的出口却日益局限在原棉、茶叶、小麦等范围内,英国人则用轮船运来他们的工业制成品作为交换。这一变化说明( )
A. 西方列强瓜分了整个亚洲 B. 印度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 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 D. 印度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
21. 列宁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这些理论的首次成功实践是( )
A 巴黎公社 B. 二月革命 C. 四月提纲 D. 十月革命
22. 苏德战争爆发之初,苏联失去了不少国土。经过了1942年的冬天后,1943年的苏联军队开始不断收复失地,走向胜利。其转折点是( )
A. 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B. 太平洋战争
C. 波茨坦会议的召开 D. 斯大林格勒战役
23. 下表是联邦德国制定的部分法规、制度和措施。据此可知,联邦德国( )
时间 法规、制度和措施
1950年 恢复养老保险制度
1961年 制定联邦社会救济法
1974年 颁布失业救济条例
1985年 实施子女抚养假制度,并发放抚养费
A. 重视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B. 调整了产业政策
C. 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 改变了社会结构
24. 美国民意测验机构盖洛普曾针对“越南战争是否是个错误”,对美国普通民众进行调查,调查统计结果如图。据此可知( )
A. 美国民众漠视越南战争 B. 冷战形势逐渐趋于缓和
C. 民众反思战争日益加深 D. 越南战争符合美国利益
25. 20世纪后期,集装箱运输革命大大降低了海运成本,人们的盘子任何季节都能装满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农产品;更大、更高效的飞机可以进行长途飞行,大大增加了前往遥远地方的度假者数量。这些现象( )
A. 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B. 增加了金融风险
C. 形成了多极化格局 D. 缓和了全球局势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26. 隋朝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
27. 自明朝中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并占据压倒优势。( )
28. 红军长征历尽艰辛最终取得胜利,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
29. 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
30. 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
31. 美洲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印加人创造了辉煌的古代美洲文明。( )
32. 法国大革命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创造了条件。( )
33. 内燃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伟大的技术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
34. 日本有识之士于1868年推翻天皇统治,进行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
35. 海地的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
36. 斯大林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后被称为“苏联模式”。( )
37. 二战后,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分)
3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般认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开始于10世纪后期。其实9世纪时,意大利的一些和东方贸易有关的城市已然兴起。11世纪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西欧各地不断有新的城市出现。许多城市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者脱离农村与商人集居而成的。还有一些城市是由封建主、教会、国王主导建立的,他们希望得到货币,而获得货币的手段之一是向城市索取。
——摘编自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
材料二 长安是隋唐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唐代后期,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长江流域的扬州、益州,沿海地区的广州、明州、泉州迅速崛起,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尤其是扬州和益州,富甲天下,时称“扬一益二”,其经济地位实际上已经超过长安和洛阳。宋代城市经济空前繁荣,市民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他们要求用文艺来表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话本和戏曲就成了反映市民生活的新样式。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宋时期城市职能和城市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宋时期城市发展的影响。
3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学革命这一划时代的发展,为什么会出现在16、17世纪的西欧?一个原因在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学术成就。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近代科学最主要的进步发生在天文学领域,这方面的伟人有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哥白尼采纳某些古代哲学家的观点,认为太阳是宇宙中心,建立起了一种新的宇宙观。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的尖端科技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时间 成就
1964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 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
1967年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新中国70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所述科技成就的历史影响。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