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西省丰城市重点学校2023-2024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12月份月考卷
高二历史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1921年,中国政府在华盛顿会议上提出关税自主的要求。经反复商讨,列强勉强同意将中国关税由实征3.7%增至5%,另外允许增加2.5%的附加税,增加部分由九国代表组成的特别委员会控制。这反映了( )
A.西方列强完全控制中国海关 B.中国海关制度逐渐走向近代化
C.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的艰难 D.一战后列强对华侵略卷土重来
2.徐霞客曾说,在其父亲去世后二十年间,由他母亲独支门户,勤俭持家,“母无他好,好习田妇织”。“特以精好闻”的徐家织布“轻弱如蝉翼,市者辄能辨识之”。据此可知,徐母得以独立维持生计的时代背景是( )
A.币制与赋役制度的变化 B.经营方式出现革新
C.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D.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3.明初,明太祖发布诏令禁止白银流通,但是到了明代中期,白银逐渐成为民间流通中的主要货币。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 据此可知明朝白银的货币化( )
A.使铜钱铁钱退出了中国市场 B.是商品经济发展中的自然选择
C.使中国经济依赖于国际市场 D.得益于明朝银矿开采业的发展
4.如表所示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赋税制度。据此可知,这一赋税制度是( )
征收名目 将田赋和名目繁多的徭役合并征收。
纳税方式 取消力役,把按丁、按户征收的力役改为折银征收,称为户丁银,并将其摊入田赋中,征收赋税一律征银,用货币取代实物和力役;差役由政府雇佣。
征收方式 改民收为官收,从征收到押运均由官府承办。
A.摊丁入亩 B.两税法 C.一条鞭法 D.租庸调制
5.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告关税自主,并多次通过改订税则,逐步提高了进口关税税率。上述措施( )
A.促进了国际贸易的高度繁荣 B.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彻底收回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D.建立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6.南北朝时期,部分政权开始发掘货币的流通性与政治宣传间的切合点,铸造了“汉兴钱”等;唐朝在击败关东地区最大割据势力后仍有小股抵抗力量存在的情况下,发行了“开元通宝”。这些做法( )
A.旨在增强国家认同感 B.表明货币铸造走向了规范化
C.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 D.成为古代年号钱发行的开端
7.明初规定,京官之家除税粮及里甲正役外,优免一应杂泛差役,外官赋税徭役按贫瘠递减。这一规定( )
A.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B.容易激化社会矛盾
C.重视维护贵族政治 D.推行内外制衡机制
8.1945—1971年,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家必须承诺将它们的汇率钉住美元不变,美国则将美元按固定比率与黄金挂钩;成员国只有在纠正国际收支的“基本失衡”并争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时,才可对钉住汇率进行调整。这些举措旨在( )
A.防止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B.提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权威
C.维护汇率稳定和金融安全 D.有步骤地恢复国际金本位制度
9.明代前中期,夏秋两税主要以稻麦形式征收,其中稻谷(米粮)的数量渐趋减少。隆庆元年(1567年)年底,太仓应支官军俸银135万两、边饷银236万两、补发年例银182万两,而太仓所存现银仅130万两。材料有助于解释晚明( )
A.官员的俸禄开始货币化 B.募兵制弊端的全面凸显
C.江南弃农经商的普遍化 D.推行一条鞭法的必要性
10.有学者指出:在宋朝仅凭借商业信用实现割裂货币材质与货币的价值很难成功,正所谓“王者制钱”,交子产生于民间的商品交换,但若无强制意志,纸币的产生与流通不会进行得如此顺畅。该学者意在强调宋朝交子产生与流通源于( )
A.铜钱流通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B.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双重推动力
C.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深刻影响 D.赋税和徭役征收呈现货币化趋势
11.《马可·波罗行记》对于元代纸币使用有详尽的描述:“用此纸币以给费用,以购商物,以取其售物之售价,竟与纯金无别。……臣民位置虽高,不敢拒绝使用”,使马可·波罗更为惊叹的是“此种纸币之上,钤盖君主印信,由是每年制造此种可能给付世界一切帑藏之纸币无数,而不费一钱。”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
A.元朝规定纸币为强制流通货币
B.纸币在元朝商业发展中发挥作用
C.货币形态实现了从金属向纸币的全面转型
D.该纸币制度为元末恶性通货膨胀埋下伏笔
12.1971年8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向全世界宣布终止美元和黄金兑换。此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挽救固定汇率制度的努力皆以失败告终。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修改章程,鼓励从固定汇率转向浮动汇率。这一变化( )
A.扭转了国际金融一体化趋势 B.强化了美国的世界经济霸权
C.体现了世界货币体系的调整 D.降低了国际金融贸易的风险
1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参战国政府大量印钞,对黄金的输出与输入予以限制,开始对纸币实行强制性的兑换率,中央银行不再负有兑换黄金的义务,停止金币自由流通和外汇自由买卖等。这反映出当时( )
A.金本位制趋于崩溃 B.布雷顿森林体系弊端凸显
C.国际金融霸权易主 D.凯恩斯主义逐渐失去效用
14.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了《牙买加协定》,该协定主要内容有:黄金非货币化;黄金与各国货币彻底脱钩,不再是汇价的基础;国际储备多元化;浮动汇率制合法化;货币调解机制多样化。由此可知,《牙买加协定》的通过( )
A.解决了全球性国际货币问题 B.冲击了美国的国际金融地位
C.导致了金本位制的彻底崩溃 D.标志着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15.汉初,半两钱重且难用,民间可以私铸钱币,出现“钱益多而轻,物益少而贵”等问题。汉武帝时期多次进行币制改革,由中央和郡国均拥有钱币的铸造权到设置上林三官垄断货币的铸造权。据此可知( )
A.民间商业发展受到限制 B.国家货币体系逐渐成熟
C.政府经济管控能力增强 D.经济发展助推货币变革
16.1935年11月,国民政府规定法币不能兑现(银),但可在指定金融机关内无限制地买卖外汇,法币与英镑实行固定汇价。英美两国对于法币改革持支持态度,而日本却认为英美对中国法币改革的支持,已经以“有害于日本的方式”加强了中国的力量。由此可知,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 )
A.折射出列强间的利益争夺 B.加剧了国际局势的动荡
C.沉重打击了日本金融霸权 D.改善了当时的外交处境
17.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出现了“两税三分法”。所谓“两税三分法”,就是将强藩地区的赋税依然按照两税法的收税原则进行缴纳,但是在赋税的支配上分为三部分:一部分留给收税当地作为日常开销,成为留支;一部分则由藩镇节度使支配,成为留州;第三部分则上缴中央,称为上供。这体现了当时唐朝( )
A.中央政府的妥协性明显 B.藩镇势力得到有效遏制
C.宗藩体制的传统被破坏 D.土地兼并之风日益减少
18.唐中期时,赋税出现了“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的现象,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的唐朝( )
A.推行轻徭薄赋政策 B.征税标准以财产为主
C.租庸调制难以维系 D.丁税沉重激化了矛盾
19.我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唐朝前期,租调制演变为租庸调制,不去服役的人可以纳绢或纳布代役;王安石变法期间废除了按户等轮差服役的制度,原来应该服役的民户要缴纳免疫钱,由政府雇人服役;张居正改革期间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清朝时期的地丁银制度把人头税完全摊入田地之中。上述变化反映了( )
A.赋税征收手续不断简化 B.国家税收范围的不断扩大
C.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 D.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领依附关系不断削弱
20.尼克松政府于1971年8月被迫宣布,对外停止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对进口商品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同年12月中旬“十国集团”达成了协议:对各国货币汇率进行调整,黄金官价从每盎司35美元提高到38美元,并取消10%的进口附加税。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导致了资本主义阵营分裂 B.形成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D.奠定了美国金融霸权的基础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19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实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在国际金融领域,仍然维持着以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塑造国际经济新格局的同时,也强烈冲击了金本位制度。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是毁灭性打击,也再次动摇了20世纪20年代短暂重建的金本位制度。20世纪30年代,国际货币体系的英镑霸权最终逐渐转向英镑、美元、法郎三大货币集团并立的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调整了大国间的政治、经济关系,美国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由此孕育了新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建立的。
——摘编自谷梦滢《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构想与实践——以怀特计划为中心的考察》
材料二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进一步认识到了以美元为核心的金融体系的种种弊端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各国开始积极寻求新的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同时,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国际政治和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考虑选择人民币作为可自由兑换货币的可能性。于是,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区域合作的双重推动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摘编自周敏《论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其反映的实质。(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建议并说明理由。(10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迭,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乃盗起兵兴,财用益绌,而租庸调税法,乃陷于败坏。
——引自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
材料二
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定税之数,皆计络钱。纳税之时,多配绫绢。往者纳纷一匹,当钱三千二三百文;今者纳绢一匹,当钱一千五六百文。往输其一,今过于二。
——摘编自陆贽《翰苑集》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救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宽,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骨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摘编自《白居易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均田制无法维持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两税法的推行产生的问题,并结合所学评价其利弊。(10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21年的中国。根据材料“经反复商讨,列强勉强同意将中国关税由实征3.7%增至5%,另外允许增加2.5%的附加税,增加部分由九国代表组成的特别委员会控制。”可知,北洋政府时期,中国政府虽与列强在关税自主问题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并未真正获得独立的关税主权,C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西方列强完全控制中国海关的信息,且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国海关制度的发展情况,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中国就已丧失关税自主权,且材料未涉及一战后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无法得出列强对华侵略卷土重来,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明代(中国)。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明代中后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在此背景下一条鞭法推行,赋役征银,这为家庭手工业成为家庭主要生计来源创造了条件,使女性成为家庭生计主要担当者,男性有更多机会从事维持家庭生计之外的事务,A项正确;晚明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手工工场和自由雇佣劳动,但材料无法体现是手工作坊还是手工工场,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排除C项;材料仅说明徐母所织棉布“轻弱如蝉翼,市者辄能辨识之”,以体现其质地优良,无法体现长途贩运贸易是否兴盛,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明初,明太祖发布诏令禁止白银流通,但是到了明代中期,白银逐渐成为民间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可知,政府对白银的禁令并没有阻止白银成为流通中的主币,说明这是商品经济的自然选择,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明代当白银成为主币后,铜币依然在流通,排除A项;材料主要交代明朝白银货币化的信息,据材料无法得知中国经济依赖于国际市场,排除C项;材料说明的是明朝白银货币化主要是商品经济发展中的自然选择,据材料无法得知明朝白银货币化得益于明朝银矿开采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据材料“将田赋和名目繁多的徭役合并征收”“摊入田赋中”“一律征银”等信息可得出,这一赋税制度是明代推行的一条鞭法,统一赋役,计亩征银,C项正确;摊丁入亩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两税法是唐代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分夏、秋两季征收,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租庸调制是隋朝及唐朝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由材料“宣告关税自主”“通过改订税则,逐步提高进口关税税率”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收回了部分关税主权,尤其是提高了进口关税,这有利于对本国企业的保护,B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收回了部分关税主权,这会有利于国内企业的发展,不一定促进国际贸易的高度繁荣,排除A项;C项说法不符史实,近代中国没有彻底收回关税主权,南京国民政府只是收回了部分关税主权,排除C项;材料涉及部分关税主权的收回,这与国民经济体系是否完整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
6.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时期到唐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部分政权开始发掘货币的流通性与政治宣传间的切合点”可知“汉兴钱”论证自己是汉朝政权的继承者,“开元通宝”表明自己政权开历史新纪元,表明当时的政权在发行货币时不仅关注货币的经济功能,还在于论证自己政权的合法性,对自己政权进行宣传,加强人民的认可度,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货币制造的工艺、流程、制度等,无法体现货币铸造走向了规范化,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货币政治宣传,无法体现货币发行是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开元通宝”不是年号钱,排除D项。故选A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按照明制,京官和外官依据品级获得相应的赋税徭役的减免特权,这体现了明显的等级色彩,容易激化社会矛盾,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社会阶层流动的相关信息,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京官和外官依据品级都可以获得相应的经济特权,没有涉及两者之间的制衡,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世界)。据材料“美国则将美元按固定比率与黄金挂钩;成员国只有在纠正国际收支的‘基本失衡’并争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时,才可对钉住汇率进行调整”及所学知识可知,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双挂钩机制,美元与黄金维持固定比率,其他货币与美元维持固定比率,有利于维护汇率的稳定和金融安全,C项正确;材料措施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稳定,排除A项;这些举措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稳定,有利于提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权威,但这不是目的,排除B项;国际金本位制并没有恢复,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中后期。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土地兼并剧烈,地权高度集中,加以官绅包揽、大户诡寄、徭役日重、农民逃徙等因素,导致稻谷数量减少,国家库银不足,引发统治危机,为推行一条鞭法埋下了基础,D项正确;题干信息无法得出官员的俸禄开始货币化,排除A项;题干不涉及募兵制弊端,排除B项;题干信息无法得出江南弃农经商的普遍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货币是中央政府制出的,交子这种货币与政府的统治意志相一致,政府强制性对其进行推广使用,在纸币产生与流通中政权起到了重要作用,纸币的产生和流通不仅受到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还依附于政权,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政治在交子产生中的作用,没有描述铜钱流通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信息,也没有体现重农抑商的政策,也没有体现赋税制度信息,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1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材料“用此纸币以给费用……竟与纯金无别”并结合所学可知,纸币在元朝广泛使用,但是并没有实现从金属向纸币的全面转型,所以C项无法据材料得出结论,C项正确;据材料“臣民位置虽高,不敢拒绝使用”可知,纸币为强制流通货币,A项材料能推出,排除A项;据材料“用此纸币以给费用,以购商物,以取其售物之售价,竟与纯金无别”可知,纸币在元朝商业发展中发挥作用,材料能推出B项,排除B项;据材料“由是每年制造此种可能给付世界一切帑藏之纸币无数,而不费一钱”可知,该纸币制度为元末恶性通货膨胀埋下伏笔,D项能推出,排除D项。故选C项。
12.C
【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范围为1971年(世界)。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美国宣布终止美元和黄金兑换,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固定汇率转向浮动汇率,作为世界经济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货币体系进行了重要调整,C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国际金融一体化趋势继续加强,排除A项;在这一变化中,美国经济霸权受到削弱,排除B项;浮动汇率的实行,使金融风险随之增大,排除D项。故选C项。
13.A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一战时期(世界)。一战期间,各国政府大量印钞,限制黄金流通,开始对纸币实行强制性的兑换率,中央银行不再负有兑换黄金的义务。这些举措使得黄金的货币属性下降,一战前建立的金本位制货币体系趋于崩溃,A项正确;二战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排除B项;金本位制的崩溃并不能看出金融霸权易主,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措施体现了国家对货币金融的干预,这符合凯恩斯主义的特征,而且当时凯恩斯主义尚未流行,排除D项。故选A项。
1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6年(世界)。《牙买加协定》规定黄金与各国货币彻底脱钩,不再是汇价的基础,这说明美国主导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进一步走向瓦解,从而冲击了美国的国际金融地位,B项正确;A项结论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A项;C项与材料时间和信息不符,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由于存款人大量挤兑,银行倒闭,黄金储备锐减,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全面禁止黄金出口,导致金本位制崩溃,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国际经济新秩序并未因此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汉朝(中国)。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汉武帝实行币制改革,铸币权收归中央,增强了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C项正确;材料反映政府经济管控能力,未涉及民间商业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汉武帝币制改革,不能得出国家货币体系的成熟,排除B项;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促使了货币改革,排除D项。故选C项。
1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5年的中国。据材料“英美两国对于法币改革持支持态度”“而日本却认为‘有害于日本’”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不论英美日是支持还是反对国民政府的法币政策,其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其在华利益,其不同态度说明列强间存在在华利益的分歧和争夺,A项正确;国民政府法币政策并未加剧国际局势的动荡,排除B项;法币政策并未起到“沉重”打击了日本金融霸权的作用,且C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C项;法币靠英镑和美元来维持货币币值的制度,使法币成了英镑、美元共同的附庸,并未起到改善了外交环境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
17.A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唐代(中国)。唐朝在推行两税法时,允许强藩截留和支配大部分地方税收,反映出中央妥协色彩明显,A项正确;材料体现出当时藩镇的势力强大,而不是削弱,排除B项;材料针对的是地方税收的分配,和宗藩体制无关,排除C项;两税法实行并不能减少土地兼并,排除D项。故选A项。
1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可知,唐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征收标准不公平,导致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说明原有的租庸调制无法继续实行,C项正确;据材料“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可知,赋税沉重,而且材料还未提及徭役,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当时的唐朝征税标准以人丁为标准,排除B项;材料主旨不是体现单一的丁税沉重,而是赋税征收标准不公平,排除D项。故选C项。
1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清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古代的赋税制度,由租庸调制到免役法,再到一条鞭法,再到地丁银制度,征税的标准从人丁转移到土地,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关系不断松弛,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征税标准的变化,不是征收手续不断简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征税标准的变化,不是税收范围的不断扩大,排除B项;材料无法判断白银货币化最终完成,白银货币化从明朝时期开始,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2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1971年美国。据材料“对外停止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说明改变了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C项正确;材料可推断出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但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不代表了资本主义阵营分裂,排除A项;目前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形成,排除B项;二战后美国成为最大债权国和黄金储备国,基于此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排除D项。故选C项。
21.(1)发展历程:19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英镑居于主导地位;1930年至1944年,构建以美元、英镑、法郎三大货币为中心的货币集团;从1944年至今,世界主流货币为美元;进入21世纪,人民币、欧元和日元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实质:国家经济实力的变化。
(2)示例一
建议:继续深化对外开放,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理由:世界主要货币的国际化都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将增强其他国家对于人民币的信心。
示例二
建议:积极开展和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货币业务和金融合作。
理由: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经济的依存度不断增强。
(“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
历程:据材料“19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实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在国际金融领域,仍然维持着以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可知,19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英镑居于主导地位;依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国际货币体系的英镑霸权最终逐渐转向英镑、美元、法郎三大货币集团并立的局面。”可知,1930年至1944年,构建以美元、英镑、法郎三大货币为中心的货币集团;依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调整了大国间的政治、经济关系,美国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由此孕育了新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建立的。”可知,从1944年至今,世界主流货币为美元;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入21世纪,人民币、欧元和日元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实质: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经济实力的变化。
(2)本题是认识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中国。
建议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继续深化对外开放,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因为世界主要货币的国际化都是建立在国家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只有不断提高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才能增强世界其他国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信心,中国的经济才能更好的发展。
建议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积极开展和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货币业务和金融合作。因为随着世界经济快速的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也在不断的深入,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也在不断的加强,中国只有积极开展开展和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货币业务和金融合作,才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占据有利局势,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2.(1)户籍不更新;人口减少;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分化严重
(2)问题:导致官员贪污腐败,人民负担加重。利:简化税收名目,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缓和社会矛盾;扩大征税对象,增加财政收入;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弊:未能遏制土地兼并,导致官员腐败,加重百姓负担。
【详解】(1)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唐朝。根据材料“天下户籍,久不更迭,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得出户籍不更新,人口减少,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分化严重。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唐朝。根据材料“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敛索无冬春”得出问题为导致官员腐败,人民负担加重。第二问,根据材料“定税之数,皆计络钱...往者纳纷一匹,当钱三千二三百文,今者纳绢一匹,当钱一千五六百文”得出简化税收名目,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和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减轻农民人身控制。根据材料“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敛索无冬春”得出未能遏制土地兼并,导致官员腐败,加重百姓负担。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中试卷答案网 » 江西省丰城市重点学校2023-2024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